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_第1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_第2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_第3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_第4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四川盆地文学第三节四川盆地文学四川盆地学习导航看图导入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课堂小结1234

5蜀道变通途四川盆地学习导航看图导入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课堂小结12345(四)四川旅游资源峨眉山峨眉金顶(四)四川旅游资源峨眉山峨眉金顶都江堰都江堰九寨沟黄龙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四川盆地

我国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

四川盆地

我国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

一、了解位置1、位于四川东部和重庆境内,长江上游2、西—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东—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北—大巴山(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南—大娄山(云贵高原)3、经纬度定位:30ºN、34°N、100°E、105ºE、110°E一、了解位置1、位于四川东部和重庆境内,长江上游人们用“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描述四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人们用“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1)四川盆地位于

省和

市境内,西临

高原,南有

高原,东有

山脉,北有大巴山和

山脉。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四川重庆青藏云贵巫山秦岭图7.39四川盆地地形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2)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3)观察河流流向,思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样的地势?岷江、嘉陵江、乌江等多条河流从盆地四周汇入长江,使长江干流水量大增。四川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图7.39四川盆地地形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3)观察河流流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盆地以北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冬季很少受到寒潮影响,少霜雪,使得盆地内部冬季气温较纬度相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这里全年多云雾、少日照、多夜雨。得天独厚的湿热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部分地区可一年三熟。冬季风图7.39四川盆地地形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盆地以北的气候温和湿润从中间向四周流盆地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紫色土气候温和湿润从中间向四周流盆地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紫色土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一地形条件1、海拔500米左右;2、周围山岭、高原环绕,内部低山、丘陵起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西有成都平原;3、被称为“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由于长江的下切、侵蚀,盆地内湖水外泻而形成,现为外流盆地。特点:成因:一地形条件1、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岷江、沱江及其支流(二)气候与农业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周有山脉环绕,特别是北有秦巴山地的屏障,使冬季寒潮和冷空气入侵程度减弱,夏季热量也不易扩散。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香蕉、龙眼、荔枝均能安全越冬。盆地周围山区热量资源的垂直变化比较明显:为多种多样的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二)气候与农业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高于同纬降水空气湿度大,多云、雾、阴天,雨量充沛: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较强,降水比较丰富,大部地区年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水、热季节分配不够协调:冬季少雨、干旱;春季雨水偏少,春旱明显,影响春播;夏季雨水集中;九十月秋雨较多,气温偏低,不仅影响水稻灌浆结实而且有碍棉花吐絮。巴山夜雨(山谷风影响形成的)降水空气湿度大,多云、雾、阴天,雨量充沛: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较(三)水文流量大;汛期集中于夏季;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四)植被和土壤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含丰富的磷钾成分,较肥沃。紫色土的成因:四川盆地含铁铝成分较多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经风化而成。(三)水文流量大;(四)植被和土壤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利条件:气候暖湿;灌溉便利;地形多样;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开发较早,劳动力充足。

不利:春季低温;夏季可能出现伏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有利条件:气候暖湿;灌溉便利;地形多样;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开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从上述内容可知“天府之国”啦: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甘蔗、柑橘、桑蚕、油桐等,生猪、茶的生长也很有名。人们利用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势,开挖人工河渠,进行自流灌溉。成都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功能-防洪、灌溉、航运)。从上述内容可知“天府之国”啦: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盆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自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的生产基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发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四川盆地示意图四川盆地示意图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4)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四周环绕的山地,曾阻碍了四川盆地与周边的地域联系,故引来古人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图7.39四川盆地地形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四周环绕的山地,现在的蜀道还“难”吗?现在的蜀道还“难”吗?图51——52图51——5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改变“蜀道难”的局面,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干线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公路,成都、重庆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图7.48四川盆地交通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改变“蜀道难”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使之成为中国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要致富确实要先修路啊!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盆地想一想,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有什么有利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体系完整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资源十分丰富想一想,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有什么有利学习思路图学习思路图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有什么条件?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有什么条件?第三节四川盆地文学第三节四川盆地文学四川盆地学习导航看图导入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课堂小结1234

5蜀道变通途四川盆地学习导航看图导入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课堂小结12345(四)四川旅游资源峨眉山峨眉金顶(四)四川旅游资源峨眉山峨眉金顶都江堰都江堰九寨沟黄龙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四川盆地

我国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

四川盆地

我国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

一、了解位置1、位于四川东部和重庆境内,长江上游2、西—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东—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北—大巴山(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南—大娄山(云贵高原)3、经纬度定位:30ºN、34°N、100°E、105ºE、110°E一、了解位置1、位于四川东部和重庆境内,长江上游人们用“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描述四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人们用“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1)四川盆地位于

省和

市境内,西临

高原,南有

高原,东有

山脉,北有大巴山和

山脉。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四川重庆青藏云贵巫山秦岭图7.39四川盆地地形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2)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3)观察河流流向,思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样的地势?岷江、嘉陵江、乌江等多条河流从盆地四周汇入长江,使长江干流水量大增。四川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图7.39四川盆地地形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3)观察河流流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盆地以北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冬季很少受到寒潮影响,少霜雪,使得盆地内部冬季气温较纬度相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这里全年多云雾、少日照、多夜雨。得天独厚的湿热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部分地区可一年三熟。冬季风图7.39四川盆地地形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盆地以北的气候温和湿润从中间向四周流盆地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紫色土气候温和湿润从中间向四周流盆地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紫色土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一地形条件1、海拔500米左右;2、周围山岭、高原环绕,内部低山、丘陵起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西有成都平原;3、被称为“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由于长江的下切、侵蚀,盆地内湖水外泻而形成,现为外流盆地。特点:成因:一地形条件1、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岷江、沱江及其支流(二)气候与农业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周有山脉环绕,特别是北有秦巴山地的屏障,使冬季寒潮和冷空气入侵程度减弱,夏季热量也不易扩散。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香蕉、龙眼、荔枝均能安全越冬。盆地周围山区热量资源的垂直变化比较明显:为多种多样的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二)气候与农业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高于同纬降水空气湿度大,多云、雾、阴天,雨量充沛: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较强,降水比较丰富,大部地区年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水、热季节分配不够协调:冬季少雨、干旱;春季雨水偏少,春旱明显,影响春播;夏季雨水集中;九十月秋雨较多,气温偏低,不仅影响水稻灌浆结实而且有碍棉花吐絮。巴山夜雨(山谷风影响形成的)降水空气湿度大,多云、雾、阴天,雨量充沛: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较(三)水文流量大;汛期集中于夏季;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四)植被和土壤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含丰富的磷钾成分,较肥沃。紫色土的成因:四川盆地含铁铝成分较多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经风化而成。(三)水文流量大;(四)植被和土壤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利条件:气候暖湿;灌溉便利;地形多样;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开发较早,劳动力充足。

不利:春季低温;夏季可能出现伏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有利条件:气候暖湿;灌溉便利;地形多样;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开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从上述内容可知“天府之国”啦: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甘蔗、柑橘、桑蚕、油桐等,生猪、茶的生长也很有名。人们利用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势,开挖人工河渠,进行自流灌溉。成都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功能-防洪、灌溉、航运)。从上述内容可知“天府之国”啦: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盆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自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的生产基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发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课件11四川盆地示意图四川盆地示意图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4)古人说:“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