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课件_第1页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课件_第2页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课件_第3页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课件_第4页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022/11/4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022/11/2杂质控制与质量标1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一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与标准制定方面(重点)二中药质量标准制定与分析方法验证方面三

药物安全性评价与GLP管理方面四国内外质量标准发展方面五辅料质量标准方面六质谱技术应用方面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一、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与标准制定三个相关的指导原则(广州药检所杨仲元)杂质控制与测定方法(中检所化药张启明)杂质研究基本思路(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李眉)抗生素杂质控制(中检所抗生素胡昌勤)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一、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与标准制定三个相关的指导原则(广州药检3二、中药质量标准1、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若干思路中检所中药室林瑞超强调中药质量控制理念2、中药质量标准制定与分析方法验证药典委王旭鉴别溶残含量测定限度(转移率)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一部药典附录)加样回收方法范围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二、中药质量标准1、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若干思路杂质控制与质量4三、安全性评价1、药品质量标准与安全性评价天津药检所唐元泰各种杂质对人体的危害质量标准中控制的限度2、新药申报安全性研究方面资料的要求中检所王秀文GLP试验的范围毒理研究关于推进实施[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通知未在国内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未在国内上市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制剂中药注射剂的新药2007.1.1起必须在经过GLP认证的试验室进行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三、安全性评价1、药品质量标准与安全性评价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5四、国内外质量标准发展药典委王平理念性科学发展观标准提高行动计划2010年药典制定统一标准时就高不就低淘汰落后的标准与工艺积极采用国外药品标准的先进方法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承担药品标准修订工作的机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四、国内外质量标准发展药典委王平理念性6五、辅料质量标准中检所辅料室孙会敏药用辅料标准的制定原则起草标准的研究思路辅料中的杂质控制六、质谱技术应用美国AB公司(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质谱的工作原理LC-MS在药品杂质和降解产物的发现和分析中应用配套软件系统的认证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五、辅料质量标准中检所辅料室孙会敏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7归纳总结一、杂质的定义与分类二、国内外杂质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三、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四、杂质控制标准(限度)制定原则五、分析方法验证六、稳定性试验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归纳总结一、杂质的定义与分类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8一、定义与分类ICH:药物中存在的,化学结构与该药物不一致的任何成分

中国药典:

附录(杂质分析指导原则)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凡例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检查项,系指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一、定义与分类ICH:药物中存在的,化学结构与该药物不一致的91、无机杂质2、有机杂质(特定杂质、非特定杂质)3、挥发性杂质(残留溶剂、其他挥发性杂质)特定杂质:指在标准中分别规定了明确的限度,并单独进行控制的杂质。包括结构已知的和结构未知的对于结构未知的杂质,在标准中一般用代号(如##杂质A),并用相对保留时间(如相对保留时间0.8)来加以区分。分类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无机杂质分类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0非特定杂质指在标准中未单独列出,而仅用一个通用的限度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非特定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1二、国内外杂质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1990年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方组成)Q3A新原料药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Q3B新制剂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Q3C残留溶剂的研究指导原则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二、国内外杂质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12原料药杂质限度

最大日剂量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2g0.05%0.1%或1mg(取最小值)0.15%或1mg(取最小值)>2g0.03%0.05%0.05%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原料药杂质限度最大日剂量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2g13报告限度最大日剂量≤1g>1g限度0.10%0.05%鉴定限度最大日剂量<1mg1mg-10mg10mg-2g>2g限度1.0%或5ug0.5%或20ug0.2%或2mg0.10%质控限度最大日剂量<10mg10mg-100mg100mg-2g>2g限度1.0%或50ug0.5%或200ug0.2%或3mg0.15%制剂杂质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报告限度最大日剂量≤1g>1g限度0.10%0.05%鉴定限14三个限度的含义报告限度: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并报告具体的检测数据。鉴定限度: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质控限度:质量标准中一般允许的杂质限度,如制订的限度高于此限度,则应有充分依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三个限度的含义报告限度: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15

ICH规定

在原料药质量标准中任一非特定杂质的限度不得过鉴定限度;

在制剂中可仅控制降解杂质,在制剂质量标准中任一非特定杂质的限度不得过鉴定限度。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

ICH规定

在原料药质量标准中任一非特定杂质的限度16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71、满足以下一点或几点要求则可认为是某杂质得到了合理控制:----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没有超过FDA已批准同类药品的杂质水平;----当杂质本身就是原料药的主要代谢产物;----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得到科学文献的充分论证;----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未超过体内遗传毒性研究的杂质水平。FDA

仿制药申请:原料药杂质控制指导原则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满足以下一点或几点要求则可认为是某杂质得到了合理控制:F182、药物制剂质量标准杂质可接受限定不应高于质控水平(若USP对某杂质有规定限度,则不能超过药典限度)。降解杂质实测水平超过药典限度,需证实其合理性。若某特定降解杂质的可接受限度未纳入USP,应与已批准制剂进行对比确认,保持该杂质可接受限度与上市制剂实测水平一致。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如已有资料证明该杂质毒性较大),降解杂质可接受限度需要低于控制限度。非特定杂质可接受限度可参考ICHQ3B中控制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药物制剂质量标准杂质可接受限定不应高于质控水平(若USP19制定原料药的杂质标准名称来源试样检测有效末期RLD实测拟定标准合理性证实杂质A降解产物(水解)0.20%1.1%0.5%代谢产物杂质B工艺杂质0.10%0.01%0.15%ICH质控限度杂质C工艺杂质0.09%0.07%0.15%ICH质控限度杂质D工艺杂质0.11%0.02%0.15%ICH质控限度杂质E降解产物(氧化)0.30%1.0%1.0%基于RLD调节杂质F(RRT2.55)工艺杂质0.30%0.50%0.5%基于RLD调节任一未知杂质<0.07%<0.05%0.10%ICH鉴定限度总杂质1.4%3.5%2.0%低于RLD实测值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制定原料药的杂质标准名称来源试样检测有效末期RLD实测拟定标20制订仿制剂的杂质标准名称来源原料药实测值USP标准拟定标准合理性证实杂质1工艺杂质0.05%未载明0.15%ICH质控限度杂质2工艺降解(光)0.05%0.25%0.25%USP标准杂质3工艺降解(氧化)0.10%0.25%0.25%USP标准任一未知杂质0.05%0.1%0.10%ICH鉴定限度总杂质0.30%0.75%0.75%USP标准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制订仿制剂的杂质标准名称来源原料药实测值USP标准拟定标准合21国内化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1、新原料药和新制剂----应按ICH的Q3A和Q3B进行研究,对于表观含量在0.1%及以上的杂质,以及表观含量在0.1%以下的具有强烈生物作用的杂质或毒性杂质,应予以定性或确证其结构,对于稳定性试验中出现的降解产物,也应按此规定进行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国内化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1、新原料药和新制剂杂质控制与22

----质量标准中的杂质检查项目应包括经研究和稳定性考察检出的,并在批量生产中出现的杂质和降解产物,并包括相应的限度。除降解产物和毒性杂质外,在原料中已控制的杂质,在制剂中可不再控制。无机杂质,根据生产工艺情况确定检查项目,对于毒性的无机杂质,应在标准中规定检查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质量标准中的杂质检查项目应包括经研究和稳定性考232、仿制产品

在仿制药品的研制和生产中,如发现其杂质模式与其原始开发药品的不同,或与已有法定质量标准规定不同,应按上述方法进行研究,申报新的质量标准或对原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并报有关药监部门审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仿制产品在仿制药品的研制和生产中,如发现其杂质24几个关注点1、共存的异构体和抗生素多组分一般不作为杂质检查项目,作为共存物质,必要时,在质量标准中规定其比例,以保证生产用的原料药与申报注册时的一致性。但当共存物质为毒性杂质时,该物质就不再认为是共存物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几个关注点1、共存的异构体和抗生素多组分一般不作为杂质检查项252、单一对映体药物,其可能共存的其他对映体,应作为杂质检查。消旋体药物,当已有其单一对映体药物的法定质量标准时,应在该消旋体药物的质量标准中设旋光度检查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单一对映体药物,其可能共存的其他对映体,应作为杂质检查。263、新药研究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或仿制药研制中发现的新杂质和新降解产物,应进行分离纯化制备,以供进行安全性和质量研究。对于确实无法获得的杂质和降解产物,应在申报资料和质量标准起草说明中写明理由。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新药研究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或仿制药研制中发现的新杂质和274、在创新药的研究过程中,已通过一系列的药理毒理研究及临床研究来证实该药品的安全性,而研究所用的样品本身会包含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杂质,如果在这些研究中并未明显反映出与杂质有关的毒副作用,即使有些杂质的含量超出了附件1、附件2的质控限度,仍可认为该杂质的含量已通过了安全性的验证。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4、在创新药的研究过程中,已通过一系列的药理毒理研究及临床研285、在此前提下,如果该杂质的含量同时也在正常的制备工艺所允许的限度范围内,那么根据试验样品中杂质的含量所确定的限度可认为是合理的。但由于动物与人体反应的差异以及临床病例数的限制,其申请上市时的安全性数据仍很有限,故新产品在上市后应监测不良反应,并对新增加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与杂质相关,应降低杂质含量,制订合理的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5、在此前提下,如果该杂质的含量同时也在正常的制备工艺所允许296、如某杂质也是该药物在动物或人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则对该杂质可不考虑其安全性,但仍需制订合理的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0三、杂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基本方法无机杂质研究: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阳离子);离子色谱(阴离子)。挥发性杂质:HS-GC(溶残),GC-MS(其他挥发性杂质)有机杂质:HPLC、HPTLC、HPCE、LC-MS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三、杂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基本方法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1溶剂残留的研究与控制一类:5种,禁止使用二类:27种,限制使用,氯仿60PPM、甲醇3000PPM三类:27种,GMP要求限制使用,乙醇、乙醚等,限量0.5%四类:10种,无足够毒理数据,异丙醚、石油醚等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溶剂残留的研究与控制一类:5种,禁止使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32杂质分析指导原则规定:残留溶剂,应根据生产工艺所用的溶剂及其残留情况,确定检查项目。对残留的毒性溶剂,应规定其检查项目。申报要求:在原料药的申报中,若无溶残研究,一律退审;在制剂过程中使用了有机溶剂,也应按规定进行溶残研究。目前存在情况:申报单位隐瞒生产工艺所用溶剂,中检所在复核标准时发现色谱图中有其他杂峰,则按照残留溶剂测定法规定,同时采用极性柱与非极性柱进行定性鉴定,必要时采用GC-MS确证,然后在进行定量测定。建议:申报单位也采用此方法进行溶残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分析指导原则规定:残留溶剂,应根据生产工艺所用的溶剂及其33有机杂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杂质谱分析(概念):包括药物中所有杂质的种类、含量、来源及结构等信息。药学研究过程:预测、分离、鉴定、分析方法的建立、数据积累、制订限度。安全性研究:采用杂质纯品进行毒理学研究;或对毒理学和临床用样品中杂质毒性的评估,为最终产品中杂质限度的确定提供安全性依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有机杂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杂质谱分析(概念):包括药物中所有34斑马鱼毒性快速评价平台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对杂质的胚胎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进行评价优点:仅需微量(ug级)的纯品可用于试验无需知道杂质结构实验周期短(3、4天1个周期)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斑马鱼毒性快速评价平台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5特定的降解反应产生杂质制备HPLC分离杂质斑马鱼平台进行毒性评价杂质的结构分析显微注射微量杂质到斑马鱼胚胎观察胚胎的发育过程选择特定的靶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其变化结合形态观察对毒性结果进行判断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特定的降解反应产生杂质制备HPLC分离杂质斑马鱼平台进行毒性36预测:1、分析起始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2、分析合成过程中副反应引入的杂质3、分析合成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

通过强制降解试验,分析潜在的降解产物,考察药品在酸、碱、高温、光照、氧化等因素影响下的降解产物。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预测:1、分析起始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37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8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9制剂中杂质来源的分析原料药引入的杂质降解产物(制剂杂质研究的重点)制剂制备过程产生的杂质贮藏期间的降解产物原料药与辅料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复方制剂各组分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制剂中杂质来源的分析原料药引入的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40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41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42分离与鉴定色谱分离技术TLC、GC、HPLC、UPLC鉴定结构LC-MS技术根据杂质来源、产生条件,结合母核的质谱裂解规律推断杂质的可能结构。1、鉴定未知同系物:紫外光谱图得到有关母核结构的信息一级质谱得到分子量二级质谱得到碎片峰信息,推断出有关取代基的情况利用色谱保留行为来验证推测结果是否正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分离与鉴定色谱分离技术TLC、GC、HPLC、UPLC432、鉴定未知降解杂质结构对于反应机理已知的降解杂质: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加速实验一级质谱得到分子量信息二级质谱得到碎片峰信息,进一步推测降解产物的结构利用UV特征和色谱保留行为来验证推测结果是否正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鉴定未知降解杂质结构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443、确定未知杂质推测杂质的可能结构反合成推测的可能杂质LC/MS通过质谱裂解规律和色谱保留时间确定所推测杂质结构的准确性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确定未知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45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色谱方法(HPLC、TLC、GC)分析方法各有局限,注意不同原理分析方法间的相互补充和验证采用HPLC,应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有杂质吸附到色谱柱上未被洗脱?是否有杂质在色谱柱上未被保留,随流动相一起出来?是否所检测到的色谱峰存在共出峰?是否所有峰能被检测器检测到?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色谱方法(HPLC、TLC、GC)杂质控制46此外,还应考虑溶液是否稳定、方法本身是否引起药物降解?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此外,还应考虑溶液是否稳定、方法本身是否引起药物降解?杂质控47杂质的定量方法-HPLC法峰面积归一法-简便、快捷、重现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解决杂质量与主成分量不在同一线性范围内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解决杂质与主成分响应值不一致杂质对照法-定位、定量准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的定量方法-HPLC法峰面积归一法-简便、快捷、重现杂质48杂质限度的确定创新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思路

安全性评价-综合药学、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结果----含有一定杂质量样品的安全性试验和临床试验----杂质单体直接进行安全性评价----参考相关文献生产可行性评价-考虑工艺的正常波动----分别计算各批样品中该杂质的平均值与标准差,平均值+3*SD产品稳定性评价-考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限度的确定创新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思路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49创新药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申报临床阶段应对已有批次产品的杂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测,根据安全性研究用样品的杂质含量情况来证明临床研究用药品是安全的。申报生产阶段临床研究结束后,应将放大生产的样品与临床研究样品中的杂质进行详细比较;如因生产规模放大而产生了新的杂质,或已有杂质含量超过原有的限度时,应根据ICH规定的限度来判断该杂质的含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参照决策树来考虑下一步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创新药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申报临床阶段应对已有批次产品50仿制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思路确定依据---指导原则要求(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拟仿品质量标准(该质量标准是否完善)---拟仿品实测结果(杂质种类、杂质含量)---试制样品研究结果(杂质种类、杂质含量)---相关文献资料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仿制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思路确定依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511、直接采用拟仿品质量标准中限度----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方法规范、完善----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检测方法适用于试制样品----试制样品杂质水平不超过拟仿品(杂质种类、杂质含量)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直接采用拟仿品质量标准中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522、以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方法及限度为基础,放宽对个别单一杂质的控制(慎重)----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方法规范、完善----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检测方法适用于试制样品----试制样品杂质谱与拟仿品一致,个别已知杂质通过改进工艺,含量已降至较低水平,但仍超过拟仿品标准中限度,在有充分的安全性支持的情况下(比如该杂质为人体内主要代谢物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以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方法及限度为基础,放宽对个别单一杂质的533、以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方法及限度为基础,增加对单一杂质的控制----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方法规范、完善----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检测方法适用于试制样品----试制样品已知杂质水平不超过拟仿品----有超过鉴定限度的新杂质,经过改进工艺后仍超过鉴定限度,但已确证其结构,有安全性支持的情况下根据样品实际的杂质水平、安全性可支持的杂质水平综合考虑确定杂质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以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方法及限度为基础,增加对单一杂质的控制544、根据指导原则、对比研究结果确定限度适合以下情况----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方法不完善----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无有关物质检查项----试制样品杂质谱或杂质含量与拟仿品有较大差异(高于拟仿品实测值2倍)根据指导原则中限度控制要求、样品实际的杂质水平、安全性资料可支持的杂质水平综合考虑,确定各已知杂质、未知杂质(非特定杂质)、总杂质限度与新药的杂质限度确定原则一致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4、根据指导原则、对比研究结果确定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55其他类的新药杂质研究限度确定的思路改变给药途径的产品,其杂质限度的确定参照创新药物的要求。改剂型不改变给药途径,如果能获得上市的对照样品,可参照仿制药的研究思路,在详细的质量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杂质的限度。如果不能获得对照样品,应按照创新药物的要求确定杂质限度,或通过详细的安全性试验来证明已有的杂质限度是安全的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其他类的新药杂质研究限度确定的思路改变给药途径的产品,其杂质56复方制剂的杂质研究杂质的预测……主药的稳定性将不稳定主药的降解产物和主药带进的毒性杂质或含量较高的杂质(已知杂质)作为重点,在无法兼顾其他杂质时,首先保证此类杂质监控。……主药之间、主药与辅料之间的相容性主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应作为重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复方制剂的杂质研究杂质的预测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57研究的思路1、复方制剂中的已知杂质,应采用杂质对照品法进行检查2、复方制剂中各杂质结构相近时,在确保方法专属性的前提下,可采用一种色谱条件进行杂质研究3、各杂质结构差异较大,可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4、各主药稳定性相差较大时,可针对不稳定主药的杂质进行研究5、各主药含量相差较大,但稳定性均较好,可针对量大的主药进行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研究的思路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586、各主药稳定均较差,或者各主药量相近、稳定性也相近时,建议均进行相应杂质的研究7、对组分较(多复方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应详细分析各组分的稳定性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杂质研究。重点要关注方法的专属性8、对多层片但不同片层含不同成分的,如能(切开、分拣)用物理方法简单分离,可参照单方制剂来进行杂质研究。但应证明主药之间无迁移现象。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6、各主药稳定均较差,或者各主药量相近、稳定性也相近时,建议59杂质归属……相关文献分析各主药独自的已知杂质……HPLC-MS进行定性归属根据杂质的分子离子峰、特征基团的特征峰、特征元素产生的特征峰杂质定量……对已知杂质最好用杂质对照品……对未知杂质建议采用含量较小(或响应较弱)的主成分来进行对照……对于各主成分含量相近、响应因子也相近时可采用峰面积的平均值来计算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归属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60质量标准中杂质对照品的使用1、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需要2、该杂质与主成分的相对响应因子差异过大(超出0.5-2.0)时,特别是响应因子较小的杂质,怕低估其杂质含量。3、该杂质的毒性较大,需要专门严格控制4、杂质定位需要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质量标准中杂质对照品的使用1、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需要杂质控制61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1、通用名称

该杂质也是一个药物,且已有药品通用名称2、化学名称没有药品通用名称,且化学名称比较简单3、“##杂质A、##杂质B”的命名形式化学名称比较长,使用不方便易出现差错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1、通用名称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62需要注意的几点:1、使用简称要谨慎2、当只有一个已知杂质时,仍要用##杂质A,给将来增加杂质时命名留空间。3、质量标准中,第一次出现,按照“##(活性组分)杂质A对照品”给出全称,再次提到可简称“杂质A”4、“##(活性组分)杂质A对照品”不应写成“盐酸##杂质A对照品”5、在B品种中采用的化学对照品在A品种已出现过,应使用A品种中已出现的对照品全称,同时在括号中给出该杂质在B品种中的命名。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需要注意的几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63分析方法的验证药典附录-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审评中心电子刊物引用ICH–有关物质检测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杂质检测方法的验证项目:定量测定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限度检测专属性、检测限、耐用性重点在于专属性和灵敏度的验证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分析方法的验证药典附录-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杂质64专属性杂质可得---最难分离物质的分离试验、粗品中间体分离试验、辅料与杂质及主成分的分离试验杂质不可得---强制降解试验、与另一成熟方法比对峰纯度(二极管阵列、质谱,改变流动相比例)方法不够专属时,应多个方法予以补充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专属性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65破坏性试验酸降解,一般用0.1M-1M盐酸或硫酸碱降解,一般用0.1M-1M的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降解,用合适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必要时可以加热高温试验,通常高于加速试验温度的10℃,如50℃、60℃。光照试验,可采用4500LX注意:对于原料药要考虑水溶液或混悬液的降解,考虑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降解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破坏性试验酸降解,一般用0.1M-1M盐酸或硫酸杂质控制与质66灵敏度:试样中能被检测(或定量)的最低量通常用检测限及定量限表征

直观评价、信噪比、响应值的标准差和斜率获得注意:定量限应多次进样,考察RSD小于一定数量,定量限应在规定限度之下,最好为其1/10以下,最好给出试样中的最低量,而不仅是进样量。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灵敏度:试样中能被检测(或定量)的最低量通常用检测限及定量限67精密度多次取样检测结果中间精密度可以2人,用两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偏差来评价准确度已知杂质,用加样回收率来评价线性若杂质检测与含量测定方法相同,线性范围可应为杂质限度的-20%至含量限度(上限)的+20%间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精密度多次取样检测结果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68耐用性:在验证方法耐用性时色谱柱可选择相同类型的色谱柱根据色谱柱制备工艺分类A型金属残留量较大B型硅胶纯度较高E型内嵌极性基团或极性基团封尾(在05版药典操作规程中,将国内市场供应的色谱柱的类型已标出)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耐用性:在验证方法耐用性时色谱柱可选择相同类型的色谱柱杂质控69稳定性研究分类分类时间条件备注影响因素(考察极端条件下药品固有的稳定性,了解其降解途径&可能的降解产物;为处方筛选、贮藏条件、包装提供依据;估测加速长期试验温度&湿度)0、5、10天高温60-40±2°原料及口服固体制剂去包装、液体制剂及粉针带包装光照4500±500Lx高湿90-75±5%加速试验(为包装及运输贮藏提供依据,粗略评估有效期)0、1、2、3、6月40±2°75±5%40±2°20±2%半透性容器包装30±2°65±5%40°不合格或乳剂、混悬剂、软膏、乳膏、糊剂、凝胶剂、栓剂、眼膏、气雾剂、泡腾片25±2°60±10%温度敏感长期试验(确定包装材料、贮藏条件&有效期)0、3、6、9、12、18、24、3625±2°60±10%0、3、6、9、126±2°温度敏感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稳定性研究分类分类时间条件备注影响因素0、5、10天高温70稳定性试验(其他)项目时间条件备注热循环(冻融)各2天2~8℃&40℃加速温度变化可能引起物相分离、粘度减小、沉淀或聚集的药品,需要考察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凝胶剂、霜剂、软膏剂、栓剂、难溶性药物的注射剂、输液剂等。各2天-10~-20℃&40℃加速配伍稳定性0、0.5、1、2、4、6、8小时常温放置需重新配置使用的药品(注射液小针、粉针、溶液片等)多剂量产品拆封后稳定性考察根据服用周期来定模拟临床使用方法&环境选择1-3批样品,其中一批应临近效期末;如果是多规格多包装的产品,应选择最容易发生变化的规格&包装进行试验。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稳定性试验(其他)项目时间条件备注热循环(冻融)各2天271稳定性考察项目剂型重点考察项目原料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及根据品种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片剂性状、崩解时限或溶出度(释放度)、含量、有关物质胶囊性状、水分、崩解时限或溶出度(释放度)、含量、有关物质;软胶囊要检查内容物有无沉淀。颗粒性状、粒度、溶化性或溶出度(释放度)、含量、有关物质注射剂性状、pH值、可见异物、含量、有关物质、无菌&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稳定性考察项目剂型重点考察项目原料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72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原料药的显著变化1、性状改变:如颜色、熔点、溶解度、晶型、比旋度2、结晶水发生变化3、含量测定超过质量标准规定4、有关物质:如降解产物、异构体杂质等变化超过规定5、其他指标超过规定(重金属、炽灼残渣等)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原料药的显著变化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73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制剂显著变化1、外观、物理性质以及功能性试验不能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如颜色改变、相分离、再混悬能力改变、结块、硬度改变、每掀给药剂量改变。2、pH值超标3、溶出度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4、含量测定发生5%变化;或者不能达到生物学或者免疫学检测的效价指标5、任何一个降解产物超过它可接受的限度要求。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制剂显著变化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74需要关注几点:1、对于多个规格制剂进行稳定性试验时,如要求简约,需要说明理由,中间规格的效期确定原则可参考ICH的文件Q1E。2、稳定性测定采用的方法应有文献依据或已有药品标准的依据,新设计的方法应经过验证。3、原料药中的毒性杂质和可能的降解产物、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和制剂的效能检查应列入制剂稳定性的检查项。4、对杂质的测定,一定要列出数据,方能看出杂质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需要关注几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75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youagain3rew2022/11/4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youagain3rew76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022/11/4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022/11/2杂质控制与质量标77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一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与标准制定方面(重点)二中药质量标准制定与分析方法验证方面三

药物安全性评价与GLP管理方面四国内外质量标准发展方面五辅料质量标准方面六质谱技术应用方面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78一、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与标准制定三个相关的指导原则(广州药检所杨仲元)杂质控制与测定方法(中检所化药张启明)杂质研究基本思路(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李眉)抗生素杂质控制(中检所抗生素胡昌勤)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一、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与标准制定三个相关的指导原则(广州药检79二、中药质量标准1、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若干思路中检所中药室林瑞超强调中药质量控制理念2、中药质量标准制定与分析方法验证药典委王旭鉴别溶残含量测定限度(转移率)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一部药典附录)加样回收方法范围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二、中药质量标准1、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若干思路杂质控制与质量80三、安全性评价1、药品质量标准与安全性评价天津药检所唐元泰各种杂质对人体的危害质量标准中控制的限度2、新药申报安全性研究方面资料的要求中检所王秀文GLP试验的范围毒理研究关于推进实施[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通知未在国内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未在国内上市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制剂中药注射剂的新药2007.1.1起必须在经过GLP认证的试验室进行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三、安全性评价1、药品质量标准与安全性评价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81四、国内外质量标准发展药典委王平理念性科学发展观标准提高行动计划2010年药典制定统一标准时就高不就低淘汰落后的标准与工艺积极采用国外药品标准的先进方法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承担药品标准修订工作的机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四、国内外质量标准发展药典委王平理念性82五、辅料质量标准中检所辅料室孙会敏药用辅料标准的制定原则起草标准的研究思路辅料中的杂质控制六、质谱技术应用美国AB公司(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质谱的工作原理LC-MS在药品杂质和降解产物的发现和分析中应用配套软件系统的认证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五、辅料质量标准中检所辅料室孙会敏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83归纳总结一、杂质的定义与分类二、国内外杂质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三、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四、杂质控制标准(限度)制定原则五、分析方法验证六、稳定性试验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归纳总结一、杂质的定义与分类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84一、定义与分类ICH:药物中存在的,化学结构与该药物不一致的任何成分

中国药典:

附录(杂质分析指导原则)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凡例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检查项,系指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一、定义与分类ICH:药物中存在的,化学结构与该药物不一致的851、无机杂质2、有机杂质(特定杂质、非特定杂质)3、挥发性杂质(残留溶剂、其他挥发性杂质)特定杂质:指在标准中分别规定了明确的限度,并单独进行控制的杂质。包括结构已知的和结构未知的对于结构未知的杂质,在标准中一般用代号(如##杂质A),并用相对保留时间(如相对保留时间0.8)来加以区分。分类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无机杂质分类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86非特定杂质指在标准中未单独列出,而仅用一个通用的限度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非特定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87二、国内外杂质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1990年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方组成)Q3A新原料药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Q3B新制剂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Q3C残留溶剂的研究指导原则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二、国内外杂质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88原料药杂质限度

最大日剂量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2g0.05%0.1%或1mg(取最小值)0.15%或1mg(取最小值)>2g0.03%0.05%0.05%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原料药杂质限度最大日剂量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2g89报告限度最大日剂量≤1g>1g限度0.10%0.05%鉴定限度最大日剂量<1mg1mg-10mg10mg-2g>2g限度1.0%或5ug0.5%或20ug0.2%或2mg0.10%质控限度最大日剂量<10mg10mg-100mg100mg-2g>2g限度1.0%或50ug0.5%或200ug0.2%或3mg0.15%制剂杂质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报告限度最大日剂量≤1g>1g限度0.10%0.05%鉴定限90三个限度的含义报告限度: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并报告具体的检测数据。鉴定限度: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质控限度:质量标准中一般允许的杂质限度,如制订的限度高于此限度,则应有充分依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三个限度的含义报告限度: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91

ICH规定

在原料药质量标准中任一非特定杂质的限度不得过鉴定限度;

在制剂中可仅控制降解杂质,在制剂质量标准中任一非特定杂质的限度不得过鉴定限度。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

ICH规定

在原料药质量标准中任一非特定杂质的限度92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931、满足以下一点或几点要求则可认为是某杂质得到了合理控制:----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没有超过FDA已批准同类药品的杂质水平;----当杂质本身就是原料药的主要代谢产物;----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得到科学文献的充分论证;----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未超过体内遗传毒性研究的杂质水平。FDA

仿制药申请:原料药杂质控制指导原则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满足以下一点或几点要求则可认为是某杂质得到了合理控制:F942、药物制剂质量标准杂质可接受限定不应高于质控水平(若USP对某杂质有规定限度,则不能超过药典限度)。降解杂质实测水平超过药典限度,需证实其合理性。若某特定降解杂质的可接受限度未纳入USP,应与已批准制剂进行对比确认,保持该杂质可接受限度与上市制剂实测水平一致。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如已有资料证明该杂质毒性较大),降解杂质可接受限度需要低于控制限度。非特定杂质可接受限度可参考ICHQ3B中控制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药物制剂质量标准杂质可接受限定不应高于质控水平(若USP95制定原料药的杂质标准名称来源试样检测有效末期RLD实测拟定标准合理性证实杂质A降解产物(水解)0.20%1.1%0.5%代谢产物杂质B工艺杂质0.10%0.01%0.15%ICH质控限度杂质C工艺杂质0.09%0.07%0.15%ICH质控限度杂质D工艺杂质0.11%0.02%0.15%ICH质控限度杂质E降解产物(氧化)0.30%1.0%1.0%基于RLD调节杂质F(RRT2.55)工艺杂质0.30%0.50%0.5%基于RLD调节任一未知杂质<0.07%<0.05%0.10%ICH鉴定限度总杂质1.4%3.5%2.0%低于RLD实测值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制定原料药的杂质标准名称来源试样检测有效末期RLD实测拟定标96制订仿制剂的杂质标准名称来源原料药实测值USP标准拟定标准合理性证实杂质1工艺杂质0.05%未载明0.15%ICH质控限度杂质2工艺降解(光)0.05%0.25%0.25%USP标准杂质3工艺降解(氧化)0.10%0.25%0.25%USP标准任一未知杂质0.05%0.1%0.10%ICH鉴定限度总杂质0.30%0.75%0.75%USP标准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制订仿制剂的杂质标准名称来源原料药实测值USP标准拟定标准合97国内化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1、新原料药和新制剂----应按ICH的Q3A和Q3B进行研究,对于表观含量在0.1%及以上的杂质,以及表观含量在0.1%以下的具有强烈生物作用的杂质或毒性杂质,应予以定性或确证其结构,对于稳定性试验中出现的降解产物,也应按此规定进行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国内化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1、新原料药和新制剂杂质控制与98

----质量标准中的杂质检查项目应包括经研究和稳定性考察检出的,并在批量生产中出现的杂质和降解产物,并包括相应的限度。除降解产物和毒性杂质外,在原料中已控制的杂质,在制剂中可不再控制。无机杂质,根据生产工艺情况确定检查项目,对于毒性的无机杂质,应在标准中规定检查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质量标准中的杂质检查项目应包括经研究和稳定性考992、仿制产品

在仿制药品的研制和生产中,如发现其杂质模式与其原始开发药品的不同,或与已有法定质量标准规定不同,应按上述方法进行研究,申报新的质量标准或对原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并报有关药监部门审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仿制产品在仿制药品的研制和生产中,如发现其杂质100几个关注点1、共存的异构体和抗生素多组分一般不作为杂质检查项目,作为共存物质,必要时,在质量标准中规定其比例,以保证生产用的原料药与申报注册时的一致性。但当共存物质为毒性杂质时,该物质就不再认为是共存物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几个关注点1、共存的异构体和抗生素多组分一般不作为杂质检查项1012、单一对映体药物,其可能共存的其他对映体,应作为杂质检查。消旋体药物,当已有其单一对映体药物的法定质量标准时,应在该消旋体药物的质量标准中设旋光度检查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单一对映体药物,其可能共存的其他对映体,应作为杂质检查。1023、新药研究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或仿制药研制中发现的新杂质和新降解产物,应进行分离纯化制备,以供进行安全性和质量研究。对于确实无法获得的杂质和降解产物,应在申报资料和质量标准起草说明中写明理由。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新药研究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或仿制药研制中发现的新杂质和1034、在创新药的研究过程中,已通过一系列的药理毒理研究及临床研究来证实该药品的安全性,而研究所用的样品本身会包含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杂质,如果在这些研究中并未明显反映出与杂质有关的毒副作用,即使有些杂质的含量超出了附件1、附件2的质控限度,仍可认为该杂质的含量已通过了安全性的验证。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4、在创新药的研究过程中,已通过一系列的药理毒理研究及临床研1045、在此前提下,如果该杂质的含量同时也在正常的制备工艺所允许的限度范围内,那么根据试验样品中杂质的含量所确定的限度可认为是合理的。但由于动物与人体反应的差异以及临床病例数的限制,其申请上市时的安全性数据仍很有限,故新产品在上市后应监测不良反应,并对新增加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与杂质相关,应降低杂质含量,制订合理的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5、在此前提下,如果该杂质的含量同时也在正常的制备工艺所允许1056、如某杂质也是该药物在动物或人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则对该杂质可不考虑其安全性,但仍需制订合理的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06三、杂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基本方法无机杂质研究: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阳离子);离子色谱(阴离子)。挥发性杂质:HS-GC(溶残),GC-MS(其他挥发性杂质)有机杂质:HPLC、HPTLC、HPCE、LC-MS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三、杂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基本方法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07溶剂残留的研究与控制一类:5种,禁止使用二类:27种,限制使用,氯仿60PPM、甲醇3000PPM三类:27种,GMP要求限制使用,乙醇、乙醚等,限量0.5%四类:10种,无足够毒理数据,异丙醚、石油醚等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溶剂残留的研究与控制一类:5种,禁止使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108杂质分析指导原则规定:残留溶剂,应根据生产工艺所用的溶剂及其残留情况,确定检查项目。对残留的毒性溶剂,应规定其检查项目。申报要求:在原料药的申报中,若无溶残研究,一律退审;在制剂过程中使用了有机溶剂,也应按规定进行溶残研究。目前存在情况:申报单位隐瞒生产工艺所用溶剂,中检所在复核标准时发现色谱图中有其他杂峰,则按照残留溶剂测定法规定,同时采用极性柱与非极性柱进行定性鉴定,必要时采用GC-MS确证,然后在进行定量测定。建议:申报单位也采用此方法进行溶残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分析指导原则规定:残留溶剂,应根据生产工艺所用的溶剂及其109有机杂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杂质谱分析(概念):包括药物中所有杂质的种类、含量、来源及结构等信息。药学研究过程:预测、分离、鉴定、分析方法的建立、数据积累、制订限度。安全性研究:采用杂质纯品进行毒理学研究;或对毒理学和临床用样品中杂质毒性的评估,为最终产品中杂质限度的确定提供安全性依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有机杂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杂质谱分析(概念):包括药物中所有110斑马鱼毒性快速评价平台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对杂质的胚胎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进行评价优点:仅需微量(ug级)的纯品可用于试验无需知道杂质结构实验周期短(3、4天1个周期)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斑马鱼毒性快速评价平台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11特定的降解反应产生杂质制备HPLC分离杂质斑马鱼平台进行毒性评价杂质的结构分析显微注射微量杂质到斑马鱼胚胎观察胚胎的发育过程选择特定的靶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其变化结合形态观察对毒性结果进行判断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特定的降解反应产生杂质制备HPLC分离杂质斑马鱼平台进行毒性112预测:1、分析起始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2、分析合成过程中副反应引入的杂质3、分析合成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

通过强制降解试验,分析潜在的降解产物,考察药品在酸、碱、高温、光照、氧化等因素影响下的降解产物。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预测:1、分析起始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113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14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15制剂中杂质来源的分析原料药引入的杂质降解产物(制剂杂质研究的重点)制剂制备过程产生的杂质贮藏期间的降解产物原料药与辅料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复方制剂各组分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制剂中杂质来源的分析原料药引入的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116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17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18分离与鉴定色谱分离技术TLC、GC、HPLC、UPLC鉴定结构LC-MS技术根据杂质来源、产生条件,结合母核的质谱裂解规律推断杂质的可能结构。1、鉴定未知同系物:紫外光谱图得到有关母核结构的信息一级质谱得到分子量二级质谱得到碎片峰信息,推断出有关取代基的情况利用色谱保留行为来验证推测结果是否正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分离与鉴定色谱分离技术TLC、GC、HPLC、UPLC1192、鉴定未知降解杂质结构对于反应机理已知的降解杂质: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加速实验一级质谱得到分子量信息二级质谱得到碎片峰信息,进一步推测降解产物的结构利用UV特征和色谱保留行为来验证推测结果是否正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鉴定未知降解杂质结构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203、确定未知杂质推测杂质的可能结构反合成推测的可能杂质LC/MS通过质谱裂解规律和色谱保留时间确定所推测杂质结构的准确性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确定未知杂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21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色谱方法(HPLC、TLC、GC)分析方法各有局限,注意不同原理分析方法间的相互补充和验证采用HPLC,应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有杂质吸附到色谱柱上未被洗脱?是否有杂质在色谱柱上未被保留,随流动相一起出来?是否所检测到的色谱峰存在共出峰?是否所有峰能被检测器检测到?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色谱方法(HPLC、TLC、GC)杂质控制122此外,还应考虑溶液是否稳定、方法本身是否引起药物降解?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此外,还应考虑溶液是否稳定、方法本身是否引起药物降解?杂质控123杂质的定量方法-HPLC法峰面积归一法-简便、快捷、重现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解决杂质量与主成分量不在同一线性范围内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解决杂质与主成分响应值不一致杂质对照法-定位、定量准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的定量方法-HPLC法峰面积归一法-简便、快捷、重现杂质124杂质限度的确定创新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思路

安全性评价-综合药学、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结果----含有一定杂质量样品的安全性试验和临床试验----杂质单体直接进行安全性评价----参考相关文献生产可行性评价-考虑工艺的正常波动----分别计算各批样品中该杂质的平均值与标准差,平均值+3*SD产品稳定性评价-考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限度的确定创新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思路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125创新药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申报临床阶段应对已有批次产品的杂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测,根据安全性研究用样品的杂质含量情况来证明临床研究用药品是安全的。申报生产阶段临床研究结束后,应将放大生产的样品与临床研究样品中的杂质进行详细比较;如因生产规模放大而产生了新的杂质,或已有杂质含量超过原有的限度时,应根据ICH规定的限度来判断该杂质的含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参照决策树来考虑下一步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创新药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申报临床阶段应对已有批次产品126仿制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思路确定依据---指导原则要求(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拟仿品质量标准(该质量标准是否完善)---拟仿品实测结果(杂质种类、杂质含量)---试制样品研究结果(杂质种类、杂质含量)---相关文献资料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仿制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思路确定依据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271、直接采用拟仿品质量标准中限度----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方法规范、完善----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检测方法适用于试制样品----试制样品杂质水平不超过拟仿品(杂质种类、杂质含量)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直接采用拟仿品质量标准中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282、以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方法及限度为基础,放宽对个别单一杂质的控制(慎重)----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方法规范、完善----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检测方法适用于试制样品----试制样品杂质谱与拟仿品一致,个别已知杂质通过改进工艺,含量已降至较低水平,但仍超过拟仿品标准中限度,在有充分的安全性支持的情况下(比如该杂质为人体内主要代谢物质)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2、以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方法及限度为基础,放宽对个别单一杂质的1293、以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方法及限度为基础,增加对单一杂质的控制----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方法规范、完善----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检测方法适用于试制样品----试制样品已知杂质水平不超过拟仿品----有超过鉴定限度的新杂质,经过改进工艺后仍超过鉴定限度,但已确证其结构,有安全性支持的情况下根据样品实际的杂质水平、安全性可支持的杂质水平综合考虑确定杂质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3、以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方法及限度为基础,增加对单一杂质的控制1304、根据指导原则、对比研究结果确定限度适合以下情况----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方法不完善----拟仿品质量标准中无有关物质检查项----试制样品杂质谱或杂质含量与拟仿品有较大差异(高于拟仿品实测值2倍)根据指导原则中限度控制要求、样品实际的杂质水平、安全性资料可支持的杂质水平综合考虑,确定各已知杂质、未知杂质(非特定杂质)、总杂质限度与新药的杂质限度确定原则一致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4、根据指导原则、对比研究结果确定限度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131其他类的新药杂质研究限度确定的思路改变给药途径的产品,其杂质限度的确定参照创新药物的要求。改剂型不改变给药途径,如果能获得上市的对照样品,可参照仿制药的研究思路,在详细的质量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杂质的限度。如果不能获得对照样品,应按照创新药物的要求确定杂质限度,或通过详细的安全性试验来证明已有的杂质限度是安全的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其他类的新药杂质研究限度确定的思路改变给药途径的产品,其杂质132复方制剂的杂质研究杂质的预测……主药的稳定性将不稳定主药的降解产物和主药带进的毒性杂质或含量较高的杂质(已知杂质)作为重点,在无法兼顾其他杂质时,首先保证此类杂质监控。……主药之间、主药与辅料之间的相容性主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应作为重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复方制剂的杂质研究杂质的预测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33研究的思路1、复方制剂中的已知杂质,应采用杂质对照品法进行检查2、复方制剂中各杂质结构相近时,在确保方法专属性的前提下,可采用一种色谱条件进行杂质研究3、各杂质结构差异较大,可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4、各主药稳定性相差较大时,可针对不稳定主药的杂质进行研究5、各主药含量相差较大,但稳定性均较好,可针对量大的主药进行研究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研究的思路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346、各主药稳定均较差,或者各主药量相近、稳定性也相近时,建议均进行相应杂质的研究7、对组分较(多复方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应详细分析各组分的稳定性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杂质研究。重点要关注方法的专属性8、对多层片但不同片层含不同成分的,如能(切开、分拣)用物理方法简单分离,可参照单方制剂来进行杂质研究。但应证明主药之间无迁移现象。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6、各主药稳定均较差,或者各主药量相近、稳定性也相近时,建议135杂质归属……相关文献分析各主药独自的已知杂质……HPLC-MS进行定性归属根据杂质的分子离子峰、特征基团的特征峰、特征元素产生的特征峰杂质定量……对已知杂质最好用杂质对照品……对未知杂质建议采用含量较小(或响应较弱)的主成分来进行对照……对于各主成分含量相近、响应因子也相近时可采用峰面积的平均值来计算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杂质归属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36质量标准中杂质对照品的使用1、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需要2、该杂质与主成分的相对响应因子差异过大(超出0.5-2.0)时,特别是响应因子较小的杂质,怕低估其杂质含量。3、该杂质的毒性较大,需要专门严格控制4、杂质定位需要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质量标准中杂质对照品的使用1、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需要杂质控制137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1、通用名称

该杂质也是一个药物,且已有药品通用名称2、化学名称没有药品通用名称,且化学名称比较简单3、“##杂质A、##杂质B”的命名形式化学名称比较长,使用不方便易出现差错

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1、通用名称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38需要注意的几点:1、使用简称要谨慎2、当只有一个已知杂质时,仍要用##杂质A,给将来增加杂质时命名留空间。3、质量标准中,第一次出现,按照“##(活性组分)杂质A对照品”给出全称,再次提到可简称“杂质A”4、“##(活性组分)杂质A对照品”不应写成“盐酸##杂质A对照品”5、在B品种中采用的化学对照品在A品种已出现过,应使用A品种中已出现的对照品全称,同时在括号中给出该杂质在B品种中的命名。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需要注意的几点:杂质控制与质量标准培训汇报139分析方法的验证药典附录-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审评中心电子刊物引用ICH–有关物质检测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杂质检测方法的验证项目:定量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