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正安县农业主推技术_第1页
2022年正安县农业主推技术_第2页
2022年正安县农业主推技术_第3页
2022年正安县农业主推技术_第4页
2022年正安县农业主推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正安县农业主推技术中蜂浅继箱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浅继箱养殖原理:中蜂活框添加浅继箱,主要是增加蜂巢空间,将平箱中的多余蜜蜂分散到继箱中,避免育虫区的拥挤。一方面延长了蜂群的发展阶段,使群势得到进一步壮大;二是延缓了分蜂热的发生,尽最大可能性的减少自然分蜂;三是增大贮蜜空间,延长贮蜜后熟时间。在繁殖期,扩大了育虫、化蛹区域,使蜂群群势增长显著加快;在流蜜期,增加了贮蜜空间,可以使贮蜜得以尽量的后熟可以使蜂群产量增加,蜜质增效;取蜜时不伤虫、蛹,不会失落、误伤蜂王,管理较为方便。示范推广情况:我县引进该技术以来,由于气候、蜜源,以及后期投入及养蜂户技术不够熟练等因素,成功较少,推广较慢。2021年全县有少数蜂农采用该技术,但都不很成熟,推广蜂群约300群。2022年拟推广2000群以上。(三)提质增效概况:据2021年测定数据显示,与平相比较波美度提高2度,产量每箱增加5千克,群增加经济效益1000元。二、技术要点“王优群强”是中蜂浅继箱生产的基础。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3-4框足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一)抓春繁,组建基础群势。1、春季开繁后,要适时奖励饲喂,有效激励蜂群培育蜂子。繁殖期奖励饲喂采用30%~50%浓度的糖奖,于每日傍晚,连续不断的对蜂群施以持久的奖励饲喂,可以有效地激励蜂群培育蜂子。2、蜂群繁殖期要注意防寒保暖。在早春繁殖期,天气较冷,气温尚不稳定,为防止蜂群因冷空气侵袭导致蜂子受冻伤亡,引发应激性立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蜂群进行保温。最简单的做法是,在箱内隔板外填充成束稻草或者其他保温物至箱内1/2高度。3、保持蜂群饲料充足。“有蜜才有蜂”,蜜是蜜蜂的主要饲料。蜜蜂饲料,包括蜂蜜(或糖浆)和花粉,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得以维持强大群势。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蜜,蜂王的产卵量就会锐减,甚至停产。严重的还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中蜂强群饲养中,不但应保持群内常年有充足的贮蜜,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3.1.人工补饲蜜糖:一是补饲蜜脾。一般是将蜜脾插在隔板外边或边二脾的位置。二是补饲糖浆:按糖水比1:1的比例,倒入饲料盒中饲喂。饲喂时避免洒落于箱外,引起盗蜂。3.2.人工补饲花粉:在蜜蜂繁殖期群内花粉不足时,还应补给足量的花粉。花粉可以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每次饲喂的量一般以蜂群能在2~3天食完为度。(二)适时加脾造脾,培育强群。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危害。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三)保持蜂群密集,确保蜂脾相称。中蜂喜密集、结团,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利于保温,对贮蜜的消耗较少,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防御敌害能力增强。(四)适时换王,缓解消除分蜂热,安全度夏。中蜂好分蜂,是中蜂难于强群饲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蜂强群饲养中,除了采用优质蜂王、适时扩大蜂巢增加育子外,还可以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常规措施缓解消除分蜂热。1、适时换王,采用新王,在分蜂期采用介王台或新王换掉老王。蜂王培育,选择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群势、高产和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的蜂群作母群和父群培育新王。在饲养中蜂的生产实践中,中蜂蜂王一般在使用1年后其产卵力明显下降,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分蜂性提高,抗病力降低,生产能力下降。因此,在中蜂生产中,一般应1年换1次王,即在春季分蜂季节换王,年年采用新王。有条件的蜂场,可以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各换1次王,1年换王2次,以为中蜂常年维持强群,提高生产打下基础。2.增加蜂巢空间,适时扩大蜂巢要根据蜂群、蜜粉源和天气情况,适时加入空脾、巢础或者继箱扩大蜂巢。扩大蜂巢时,能造脾的蜂群,应尽可能采用础框让蜂群造脾扩巢。一般情况下,在新造的脾产满卵后即可再插入础框造脾扩巢。在扩巢时要注意保持蜂群密集,插入空脾或础框后,要确保蜂脾相称,早春相对较密集更有利蜂群保温。2.1.在蜂群繁殖中期以后,要注意缓解箱内拥挤状况,除加脾造脾外,还可以加浅继箱养殖的方式扩大蜂巢空间。在浅继箱中加入浅框,让多余的工蜂能在增加了的空间结团散热。2.2.在蜂群繁殖中后期,要每隔3-5天检查1次蜂群,彻底毁除王台。3.安全越夏:越夏是县内饲养中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五)病虫害综合防治。综合防治病虫害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目前,主要威胁中蜂强群饲养的病虫害有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中蜂界称“两虫一病”。对于这些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饲养抗病蜂种、在饲养管理中保持蜂群密集,注意蜂群保温和巢内防湿排湿,以及在蜂群的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药物防病等。中囊病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毒中国毒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春繁期间,以危害大龄幼虫为主。通常采取压蜂缩脾、保暖排湿,加强管理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发病后,主要采取中草药,清热解毒、祛寒排湿为治疗措施,当病情较严重时采取扣王断子,结合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中草药可以用刺五加、虎杖、南天竹、山慈菇等煎水配制糖浆饲喂。组方中:刺五加含4-甲基水杨醛、鞣质、棕榈酸、亚麻酸、维生素A和维生素B等,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调节病理过程等作用。虎杖为萝科植物,根入药,含大黄素、葡萄糖甙和几种多糖等,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南天竹为小檗科植物,根入药,含南天竹碱、小檗碱和维生素C等。山慈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欧洲幼虫腐臭病防治:欧洲幼虫腐臭病是由蜂房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导致蜜蜂幼虫在封盖前被细菌感染死在巢房中,通常使3-4日龄的未封盖幼虫死亡。可以采用穿心莲、蒲公英、金银花、甘草等煎水配制糖浆饲喂预防。3、巢虫防治:对于巢虫,保持蜂群密集相当重要。密集后的蜂群护脾能力提高,巢虫难于侵扰。此外,采用新脾和经常清理箱底可以有效减少巢虫危害。药物防治,一般用巢虫清片置于框梁上,每箱投放1-2片。(六)蜂蜜采收:待浅继箱内蜂巢蜜全部封盖后,即可采收。采收蜂蜜时,如有部分未封盖成熟,通常采取双机操作,先摇取未封盖蜜作备用饲料,再用另一摇蜜机摇取封盖成熟蜜。三、推广区域桴焉、杨兴镇为重点,适当辐射中观、芙蓉江、乐剑等乡镇部分养蜂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