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多篇)_第1页
高中物理教案(多篇)_第2页
高中物理教案(多篇)_第3页
高中物理教案(多篇)_第4页
高中物理教案(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中物理教案(多篇)第一篇: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变更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变更量的识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对比,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问题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3.识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起动的车辆初始时刻的速度(m/s)可以达成的速度(m/s)起动所用的时间(s)

小轿车03020

火车050600

摩托车02022

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对比察觉: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那么,如何对比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二)新课内容

1.速度的变化量

提问: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

(速度由经一段时间后变为,那的差值即速度的变化量。用表示。)

提问:越大,表示的变化量越大,即速度变更的越快,对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议论得出:要对比速度变更的快慢,务必找到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变更量。

2.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3)单位:米/秒2(m/s2)

(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5)a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1]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务必先选一个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分析议论:

(1)火车40s秒内速度的变更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

(2)汽车2s内速度的变更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

其次篇:2022年高中物理1.2动量教案1

2022年高中物理1.2动量教案1

1.2动量教案1

三维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知道动量定理的适用条件和适用围;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动量定理确实切含义的根基上正确区分动量变更量与冲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规律思维才能,会应用动量定理分析计算有关问题。教学重点:动量、冲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

教学难点:动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议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佐教学设备。

1、动量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p=mv单位:kg·m/s读作“千克米每秒”。

理解要点:

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面共同抉择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大家知道,速度也是个状态量,但它是个运动学概念,只反映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运动,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了物质便没有运动.鲜明地,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和“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更能从本质上透露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动力学概念。②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用动量来描述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强弱以及这个效果发生的方向,动量的大小等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动量的变化量:

1、定义: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和p′,那么称:△p=p′-p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2、指出:动量变化△p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一致。一维处境下:δp=mδυ=mυ2-mδυ1矢量差

例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见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向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2、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2)公式:ft=m-mv=-

让学生来分析此公式中各量的意义:

其中f是物体所受合外力,mv是初动量,m

量所需时间,也是合外力f作用的时间。是末动量,t是物体从初动量变化到末动

(3)单位:f的单位是n,t的单位是s,p和的单位是kg·m/s(kg·ms)。-1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恒力作用,也适用变力作用的处境(此时的力应为平均作用力)

(5)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对微观现象和高速运动依旧适用.

前面我们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下面对动量定理作进一步的理解。

(6)动量定理中的方向性

例2:质量为m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大小v向右运动与墙壁发生碰撞后以大

小v/2反向弹回,与墙壁相互作用时间为t,求小球对墙壁的平均作用力。

小结:公式ft=m-mv是矢量式,计算时应先确定正方向。合外力的冲量的方向

与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一致。合外力冲量的方向可以跟初动量方向一致,也可以相反。

例3:质量为0.40kg的小球从高3.20m处自由下落,碰见地面后竖直向上弹起到1.80m

高处,碰撞时间为0.040s,g取10m/s2,求碰撞过程中地面对球的平均冲力。

小结:式中的f务必是合外力,因此解题时确定要对研究对象举行受力分析,制止少力

的处境。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分析多过程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分阶段法。

学生练习:有一个物体质量为1kg,以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问经过2s时物体的

动量的变化量为多大?此时物体还没落地。

小结:利用动量定理不仅可以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曲线运动中的有

关问题,将较难计算的问题转化为较易计算的问题,

总结:

1、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根本步骤

2、应用动量定理解答时要留神几个问题,一是矢量性,二是f表示合外力。同时动量

定理既适用恒力,也适用于变力;既适用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3、动量定理的应用

演示测验:鸡蛋落地

【演示】先让一个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下落到细沙堆中,让学生揣测一下鸡蛋的“命

运”,然后做这个测验,结果察觉并没有象学生想象的那样严重:察觉鸡蛋不会被打破;然

后让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下落到讲台上,让学生揣测一下鸡蛋的“命运”,然后做这个实

验,结果鸡蛋被打破。请学生分析鸡蛋的运动过程并说明鸡蛋打破的理由。

鸡蛋从某一高度下落,分别与硬板和细沙堆接触前的速度是一致的,也即初动量一致,碰撞后速度均变为零,即末动量均为零,因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鸡蛋的动量变化量一致。而两种处境下的相互作用时间不同,与硬板碰时作用时间短,与细沙堆相碰时作用时间较长,由ft=△p知,鸡蛋与硬板相碰时作用力大,会被打破,与细沙堆相碰时作用力较小,因而不会被打破。

在实际应用中,有的需要作用时间短,得到很大的作用力而被人们所利用,有的需要延长作用时间(即缓冲)裁减力的作用。请同学们再举些有关实际应用的例子。加强对周边事物的查看才能,勤于斟酌,确定会有收获。

在实际应用中,有的需要作用时间短,得到很大的作用力,而被人们所利用;有的要延长作用时间而裁减力的作用,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些有关实际应用的例子,并举行分析。(用铁锤钉钉子、跳远时要落入沙坑中等现象)。

(加强对周边事物的查看,勤于斟酌,确定会有收获。)

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可分为以下三种处境:

(l)△p确定,t短那么f大,t长那么f小;

(2)f确定,t短那么△p小,t长那么△p大;

(3)t确定,f大那么△p大,f小那么△p小。

例如以下现象并请学生分析。

l、一个人慢行和跑步时,不提防与迎面的一棵树相撞,其感觉有什么不同?请解释。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和一辆小轿车在同样的牵引力作用下都从静止开头获得一致的速度,哪辆车起动更快?为什么?

3、人下扶梯时往往一级一级往下走,而不是直接往下腾跃七、八级,这是为什么?

第三篇: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运动、空间和时间(其次

一、课题:运动、空间和时间(其次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司南版

二、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三、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

(1)、知道运动有多种类型,机械运动是一种简朴的运动形式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查看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便当;在对比不同物体的运动处境时,务必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识别.知道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及其符号.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2)、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爱国留神情感

四、教学重点:

1、参考系的概念,及学会合理选择参考系判断物理的运动处境

2、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3、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

五、教学难点:

1、学会合理选择参考系判断物理的运动处境

2、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六、教学工具:

七、课时安置:1课时

八、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本章课程的引入:

结合课本16页内容,在学生自行阅读的根基,教师引入本章内容并简要讲解本章的学习要求(可见课本16页)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机械运动和参考系:

(1)、各种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

(2)、机械运动的定义:一个物理相对别的物理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根本形式

(3)、参考系的概念: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参照物,叫参考系教学过程:以课本所介绍的电梯运动为例来说明选择参考系的必要性并强调:对于同一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查看和描述的结果可能会不同的。

(4)、参考系确实定方法

教学过程1:学生议论以下题目:

例1、以下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务必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务必沿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务必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答案:d

教师评析: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在概括问题上,一般以对运动的描述简朴便当作为根本原那么,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教学过程2:强化训练:

例2、某同学坐火车郊游,当火车开动以后他一向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杂志,当他猛然抬头向车外望去,望见路旁的建筑物快速地后退。这段话中画线的三种运动处境分别是以什么为参考系?

答案:地面、车厢、火车

例3、两辆汽车在平直马路上,甲车内的人望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察觉甲车没有运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第,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运动快慢一致。

答案:d

2、空间位置的描述

教学过程1:通过两个例子的议论:一是向目生人说明你在龙岩三中的位置,二是课本中所例举的汽车位置的描述例子,让学生自已归纳总结得出确定空间位置的步骤

(1)、选择大家做熟谙的标志作为参考

(2)、说明在该标志的那个方向

(3)、距离多少

师:在物理学中,借助于数学方法,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2:举课本14页及15页中的两个例子,说明如何利用一维和二维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教学过程3:学生议论以下题目:一辆汽车由校门向东行驶,要描述汽车的位置,应建立怎样的坐标系?

答案:应建立一维坐标系,以校门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以1米(或其它单位长度)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

教师评析:建什么样的坐标系,关键是看物体运动轨迹的外形:假设是直线那么建立一维坐标系,假设是平面上的曲线,那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假设是立体的曲线,那么建立三维坐标系。建立坐标系时要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例如:要描述做飞行表演的飞机的位置变化,那么要建立三维坐标系。

教学过程4:学识延迟:用钟表的时针指向几点来确定空间位置的方法,也是实际应用时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3、时间的描述

教学过程1:以课本16页中“神舟”5号飞船飞行的片面重要时刻表为例(黑板上画出),同学生一起议论得出以下几点:

(1)、区分时间与时刻: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一点;时间间隔指的是两个时刻的间隔,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一段线段。

(2)、时间的单位:s、min、h等

(3)、时间与时刻在数轴上的表示:见(1)

教学过程2:同学生一起议论“1秒内、2秒内、第1秒内、第2秒内、第1秒末、第2秒初等,它们分别表示时间还是时刻?(画出时间坐标轴来分析)2

答案:1秒内、2秒内、第1秒内、第2秒内都是表示时间;第秒末、第2秒初都是表示时刻。

强化训练1:有人说,“在时间坐标轴上,第3秒初到第5秒末是2秒钟,第4秒末到第5秒初是1秒钟。”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都错,第3秒初到第5秒末是3秒钟;第4秒末到第5秒初是同一时刻。

强化训练2:作息时间表和列车时刻表上的数字都表示时刻,列车时刻表为什么不叫列车时间表,而作息时间表为什么不叫作息时刻表?

答案:由于列车时刻表中列的数据表示的是进站及发车的时刻,而不是时间间隔,因此不叫“时间表”;作息是工作和休息需要的时间,不能在某一时刻完成,作息时间表表示的是工作和休息的时间间隔,因此不叫作息“时刻表”。

(三)本节小结:

1、学会合理选择参考系判断物理的运动处境

2、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3、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

(四)课堂练习(可相互议论):

1、甲乙两车停在车站里,甲车上的乘客猛然看到车外的树木向西运动,从另一侧望见乙车也向西运动,但比树木慢。那么请问车外的维持秩序的交警看到甲、乙两车运动的处境是怎样的?(细致说明)

答案: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也向东运动但运动得比甲车慢。

2、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留心看山山不动(推举访问ww.aod.co),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答案:a评析:该题以诗的意境为背景,别致别致,很地表达了新课标加强情感与价值观教导的思想。

3、为车站播送道:“从北京驶往广州的xxx次列车将于11点20分到达本站1号站台,停车12分钟,请旅客们做登车的打定。”这里的12分钟是指时间还是时刻?火车正点驶离本站的时刻是多少?

答案:12分钟是指时间;火车正点驶离本站的时刻是11点32分。

(五)课外作业:

1、阅读课本15页及17页“信息窗”2、课本17页作业及练习册中相关练习

(六)板书:第一节:运动、空间和时间

1、机械运动和参考系

2、空间位置的描述: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3、时间的描述:时间和时刻

(七)课堂教学反思:

1、教材的处理

2、习题的选择

3、学生的回响

4、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第四篇:高中物理10.2《热和内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

热和内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学识方面要求:

(1)知道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2)知道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知道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

(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关,能识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变更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识别,了解热功参量的意义。

2.在培养学生才能方面,这节课中要让学生建立:分子动能、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

物体内能、热量等五个以上物理概念,又要让学生初步知道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做功与热传递在变更物体内能上的关系。因此,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导:在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关系的讲授中,渗透统计的方法。在分

子间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上和做功与热传递关系上都要渗透归纳推理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管三个概念(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掌管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热传递与功的关系)。

2.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势能曲线是教学上的另一难点。

三、教具

1.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的演示测验:

圆形玻璃筒、活塞、硝化棉。

2.幻灯及幻灯片,表示分子间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精心爱心潜心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分子的动能、温度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矩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矩运动的动能。由于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率大小不同,因此,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由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矩运动的结果,所以研究个别分子运动的动能是没有意义的。而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需要将全体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求出来,这个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学习布朗运动和分散现象时,我们知道布朗运动和分散现象都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强烈,分散也加快。依照分子动理论,这说明温度升高后分子无规矩运动加剧。用上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来说明,就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假设温度降低,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因此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标志”的含义是指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表示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或减小。温度不变,就表示了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其他宏观物理量如时间、质量、物质种类都不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但是,温度不是直接等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另一方面,温度只与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意义上的平均动能相对应,对于个别分子或几十个、几百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大小与温度是没有关系的。我们知道,温度这个物理量在宏观上的意义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而它又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含义。

2.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抉择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假设分子间距离约为10m数量级时,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此距离为r0。

当分子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要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务必抑制斥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这种情形与弹簧被压缩时弹性势能增大是好像的。如图1中弹簧压缩,弹性势能ep增大。

假设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要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务必抑制引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这种处境与弹簧被拉伸时弹性势能增大是好像的。如图1中弹簧拉伸,ep增大。

从以上两种处境综合分析,分子间距离以r0为数值基准,r不管减小或增大,分子势能

-10

都增大。所以说,分子在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最低点。假设分子间距离是无限远时,取分子势能为零值,分子间距离从无限远逐步裁减至r0以前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而且距离裁减,分子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其数值将比零还小为负值。当分子间距离到达r0以后再减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在分子间距离减小过程中,抑制斥力做功,使分子势能增大。其数值将从负值逐步变大至零,甚至为正值。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处境可以在图2的图象中表现出来。从图中看到分子间距离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既然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那么在宏观上什么物理量能反映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处境呢?假设对于确定的物体,它的体积变化,直接反映了分子间的距离,也就反映了分子间的势能变化。所以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

3.物体的内能

(1)物体中全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矩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

提问学生:宏观量中哪些物理量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标志?

根据学生的回复,引导到一个确定的物体,分子总数是固定的,那么这物体的内能大小是由宏观量——温度和体积抉择的。假设不是确定的物体,那么物体的内能大小是由质量、温度、体积和物态来抉择。

课堂议论题:以下各个实例中,对比物体的内能大小,并说明理由。①一块铁由15℃升高到55℃,对比内能。

②质量是1kg50℃的铁块与质量是0.1kg50℃的铁块,对比内能。

③质量是1kg100℃的水与质量是1kg100℃的水蒸气,对比内能。

(2)物体机械运动对应着机械能,热运动对应着内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同时还可以具有机械能。例如在空中飞行的炮弹,除了具有内能,还具有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提问学生:一辆汽车的车厢内有一气瓶氧气,当汽车以60km/h行驶起来后,气瓶内氧气的内能是否增加?

通过此问题,让学生熟悉内能是全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之总和,而不是分子定向移动的动能。另一方面,物体机械能增加,内能不确定增加。

4.物体的内能变更的两种方式

(1)列举锯木头和用砂轮磨刀具,锯条、木头和刀具温度升高,说明抑制摩擦力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假设外力对物体做功全部用于物体内能变更的处境下,外力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变更多少。假设用w表示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用δe表示物体内能的变化,那

么有w=δe。功的单位是焦耳,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

演示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说明外力压缩空气过程,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到棉花的燃点而使其燃烧。

以上实例说明做功可以变更物体的内能。

(2)在炉灶上烧热水,火炉烤热周边物体,这些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些实例说明依靠热传递方式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变更。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裁减。假设传递给物体的热量用q表示,物体内能的变化量是δe,那么,q=δe。热量的计算公式有:q=mcδt,q=ml,q=mλ(后面的两个公式分别是物质熔解和汽化时热量的计算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过去的单位是卡。

所以做功和热传递是变更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3)做功和热传递对变更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一杯水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即热传递方式)传递给它确定的热量,使它从某一温度升高到另一温度。这过程中这杯水的内能有确定量的变化。也可以采取做功的方式,譬如用搅拌器在水中不断搅拌,也可以使这杯水从一致的初温度升高到同一高温度,这样,水的内能会有一致的变化量。两种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除非事先知道,否那么我们无法识别是哪种方式使这杯水的内能增加的。

因此,做功和热传递对变更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虽然做功和热传递对变更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这两种方式的物理过程有本质的识别。做功使物体内能变更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而热传递的过程只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课上练习:

1.判断下面各结论是否正确?

(1)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确定大。

(2)同样质量的水在100℃时的内能比60℃时的内能大。

(3)内能大的物体,温度确定高。

(4)内能一致的物体,温度确定一致。

(5)热传递过程确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热量。

(6)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或者说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7)摩擦铁丝发热,说明功可以转化为热量。

参考答案:(1)、(2)是对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吸收热量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的过程,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因而物体的内能不变。

(2)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而物体的内能增加。

(3)所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4)分子的内能不变。

参考答案:以上四个结论都不对。

(三)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新建立了三个物理概念: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内能。要知道这三个概念确实切含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区分温度、内能、热量,知道内能与机械能的识别和联系。

(2)要掌管三个物理规律: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做功与热传递在使物体内能变更上的关系。

(四)说明

这节课是概念性很强的课,又不是从物理测验或物理现象直接得出结论的课。对于概念要知道引入的目的、切当含义、与其他概念的识别和联系。所以课上要讲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内能、热量等概念的意义,并且要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通过判断、推理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熟悉

第五篇:高中物理新课标课改必修一教案:《绪言》教学设计一

高中物理新课标课改必修一教案:《绪言》教学设计一

2022-10-1010:17

2022-08-2911:5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物理学概况,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围.知道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查看才能、分析、概括才能和自学才能.

3.激发、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重点

物理学的研究围和学习方法

三、难点

物体重心确实定.

四、才能训练点

培养学生设计测验的才能、动手才能

五、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科学测验的方法素质。

六、教学方法

测验法、阅读教学法、归纳法

七、教具打定

投影仪、投影片、砖(三块)、泡沫塑料、瓦、四个生鸡蛋、金属屏蔽罩、感应起电机机、小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解、设问: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多的物理学识,高中物打理有哪些新的内容

和要求,我们怎样来学高中物理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便会知道。

二、新课教学

1.演示测验

【教师活动】

①.板书课题

②.投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③.分别介绍、指导演示几个小测验:

鸡蛋开砖

高压电火花下的小鸟

【学生活动】

两个学生上台亲自做测验,其余学生查看

④问:怎么会展现这些现象呢?

2.物理学的研究围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布局和运动根本规律的学科

【教师活动】

①板书

②巡回指导

③投影斟酌题:

⑴物理学有哪几个分支学科?

⑵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从时间尺度上看从_____秒到_____秒,共跨越_____个数量级;从空间尺度上看从_____米到_____米,共跨越_____个数量级

⑶你知道当今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吗?

④总结并板书

3.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根基之一,它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被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根基;物理学对推动社会进展有重要作用

【教师活动】

①板书

②巡回指导

③投影斟酌题:

⑴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交错产生了哪些交错学科?

⑵大量高新技术的进展都与物理学密不成分你能举例说明吗?

⑶试结合实例说明物理学对推动社会进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④引导总结

4.怎样学高中物理

⑴重视查看和测验

⑵重在理解

⑶学会应用学识

⑷做练习

【教师活动】

①板书

②巡回指导

③投影要点:

④讲解并提出概括要求

⑤组织议论后提问

【学生活动】

①听讲记录

②分组议论

③表态发言

后记:

①本节课的最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几个演示测验是关键②少讲思想打定,明确概括要求更有效

5.好玩性。仅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1)远处崩山,轰隆隆的声音足以让窗户振颤,甚至把酒杯震碎。一次海上大风暴到临之前,曾使一船乘客竟毫无外伤地死去,解剖结果察觉均为心脏破碎——这是声波惹的祸!

2)小测验。将收音机调准某电台,正常播音,用一铁盒罩住收音机,声音机小,拿离铁盒,声音又恢复原来音量——电磁屏蔽现象。

3)小测验。做教材p151页用漏斗吹乒乓球测验。测验前让学生推测测验结果,结果大多揣摩与测验结果不符——飞机之所以会飞的原理。

4)小测验。电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用蹄形磁铁靠近阴极射线管,会察觉电子束发生偏转像一把无形的“手”在操纵——磁场力的作用。

在现代大型魔术中,声、光、电的高明应用,会产生出神入化的效果——物理真奇异!

三、如何才能学高中物理?

物理学是如此好玩,如此有用,当然应当学高中物理。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的老师,有了兴趣,才容许学习。容许学习,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长期坚持,就产生了较稳定的学习兴趣—志趣。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是成长生涯中必不成缺少的一件事。经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成效。

2.掌管学习策略,擅长整体把握

“整体大于片面之和”,在任何一段材料学习支前,先从整体、宏观去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方法、布局和思路、内在的规律关系等,再从局部、细节入手,掌管各自学识点,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强调应用,在应用中内化、感悟,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丰富学生们的学识布局,建立多节点相连的学识络。结果在从整体的角度扫视学习过程,对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学识能充分的理解和应用。如“绪言”教学设计中我们是先粗读课本,从封面、插图、目次到各章内容、安置题例等,整体上了解高一物理是干什么的,有哪些内容,是如何安置的。然后再说“绪言”的内容,我们依旧是先找出“绪言”分几片面,每片面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该核心问题举了哪些例子等,结果梦想同学们通过绪言的学习达成如下公识:高中物理的有用性、好玩性;有信仰学高中物理;学物理有法可依。

3.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