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小小考古家第二季题库_第1页
2014小小考古家第二季题库_第2页
2014小小考古家第二季题库_第3页
2014小小考古家第二季题库_第4页
2014小小考古家第二季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262014“小小考古家”题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若再往北走,则是北路,往南走是南海路。公元前139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国,身毒国等。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一、丝路常识1、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2、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3、陆上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4、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5、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6、“丝绸之路”的名称是德国地理学家在19世纪70年代命名的.7、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首次打通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8、 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成为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21世纪初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9、 在丝绸之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10、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1、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12、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所指的丝绸之路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13、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不仅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更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14、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15、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16、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17、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18、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19、到唐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以及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并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20、海上丝路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广州从秦汉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明清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泉州发端于唐,宋元时成为东方第1大港21、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二、文化交流1、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著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唐代的《金刚经》也发现于敦煌2、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古代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遍了整个欧洲3、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技术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4、为解决西域沙漠缺水问题,汉朝派遣军队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将坎儿井和井渠技术引入西域,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5、印度佛教文化东传,给新疆古代建筑艺术输入了新的血液,在喀什、和阗、库车、拜城、吐鲁番等地,现在还保存着大量依山傍水开凿的石窟,以及地面营建的塔庙建筑。6、丝绸之路新疆地区沿线的石窟和塔庙建筑,既充分利用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法,又吸收和融汇了印度、伊朗等外来文化因素,从而产生了新的建筑艺术风格,曾给我国内地的建筑艺术以深远的影响。7、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8、佛教:广义的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的说,他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该叫佛法。9、拜火教:又名琐罗亚斯德教,以其创始人古波斯先知之名名之.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10、拜火教在公元三、四世纪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被称为祆教、火祆教、拜火教11、摩尼教,又称作牟尼教、明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为西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12、摩尼教的创教者摩尼生于公元216年,242年在巴比伦传教,277年被钉于十字架.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宗教,超越一切的宗教传统。13、景教是叙利亚基督教聂斯脱里教派的一个分支,史料记载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寺”,“大秦寺”。三.丝路商贸1、丝绸之路商贸钱币,一面是汉文”五铢",另一面是佉卢文。这种可以在汉人与西方来的商人之间交换。粟特人也是同样把钱币做成两面可用的文字,一面是按照开元通宝做的,另一面是粟特文,“双面钱币”不仅方便贸易流通,更扩大了当时的文化交流。2、丝绸作为丝绸之路主要的出口贸易商品,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3、阿富汗的青金石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随着丝路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4、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西域食品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丰富了东亚人的饮食。5、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6、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7、在公元前11世纪为了便用于商旅运输,人们不断使用良种马及其它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动物,阿拉伯地区经常使用,耐渴、耐旱、耐饿的单峰骆驼,令大规模的贸易文化交流成为可能。8、新疆和田玉晶莹如羊脂,殷商时即传入中原,丝绸之路开辟后,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导材料,成为一种价值的象征。9、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10、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11、“昆山之玉”即为昆仑山下出产的软玉,而胡犬则是产自中亚、西亚的一个狗的品种。12、随着公元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的开辟,带动了中国对西方的商贸交流,西域地区诸如鄯善、龟玆等国家纷纷在这一时期逐渐出现。13、欧亚之间繁荣的经贸并不仅是希腊人的成就,地处阿拉伯半岛及中亚的阿拉伯人—-尤其是那巴提斯人(前106年为罗马帝国所灭)为中亚的贸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四。人文典故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东汉官员甘英、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1、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与鸵鸟蛋等等。曾经奉命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2、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达洛阳,被拜为长水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3、甘英(生卒年不详),字崇兰,东汉人。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出使罗马、班超于公元97年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甘英虽然没能与罗马进行直接接触,但却是中国人首次到达地中海东岸(现在的希腊附近),而且还带回了大量关于中亚、印度、西亚、罗马等地的情报。以这些情报为基础,通商也逐步走向繁荣。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的使者来到后汉拜访,大秦王安敦是当时的罗马皇帝。4、“永平求法”,即指东汉永平7年,明帝刘庄遣使西行往天竺(即今天的印度)求取佛经、佛法的事件。永平求法标志着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5、鉴真东渡日本: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6、玄奘(602—664年),原名陈袆,洛阳(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通称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见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五、 新时代下丝路发展(一)、丝绸之路经济带1、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2、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3、在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的省市区有: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4、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的中亚五国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5、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6、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7、较古代丝绸之路相比,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再是单一的一条狭窄的线路,而是立体的通道,由现代公路、铁路、航空和油气管道组成,其中铁路(即三条亚欧大陆桥)的发展较为成熟,扮演最重要角色.8、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亮点。中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大型能源合作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新鲜血液。9、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并分别成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二)、丝路申遗1、2006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及中国在中国吐鲁番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中国与中亚五国跨国联合将丝绸之路申报为世界遗产,标志着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2、按照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工作的要求,首次公布中国丝绸之路项目首批申遗名单共包括22处遗产点。3、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共有8处遗址申报丝路申遗。4、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有3处遗址入围丝路申遗项目5、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六个省市自治区签署了《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6、陕西共有五处遗址被列为丝绸之路首批申遗名单: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兴教寺塔、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大雁塔、小雁塔7、河南的申遗点分别为: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8、甘肃省申遗点包括:玉门关遗址、麦积山石窟、悬泉置遗址、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9、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城市有:山东省烟台市、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遗址公园联盟中国遗址公园联盟是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圆明园遗址、金沙遗址、周口店遗址等四家机构联合发起的组织联盟,联盟宗旨是探索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发展道路,推动大遗址保护事业,共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创新成果,建设东方大遗址保护和发展的联动平台。1、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2、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陕西成为目前拥有遗址公园最多的省市,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均上榜.3、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代行宫式御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4、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5、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6、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于1988年,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其中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并在“西洋楼”旧址建有园史展览馆,供人瞻仰凭吊。7、金沙遗址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城西部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商周时代的遗址,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8、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07年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成开馆,金沙遗址是周边同时期商、周遗址的中心遗址,有祭祀场所、大型建筑、一般居址、墓地等遗址遗物展出。9、金沙遗址出土大量文物,包括金器、玉器、青铜器、石器、象牙器等。10、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11、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于1953年在北京人遗址附近建成开放。12、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与圆明园遗址公园在2012年展开了文物换展活动。13、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与金沙遗址于2013年举行了文物换展活动。博物馆之城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文化的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正是从博物馆开始的,博物馆可谓大众的终身学校和精神家园.2010年4月成立的“博物馆之城”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味,也将改变西安市民的生活方式,去博物馆参观将成为西安市民最流行的休闲方式,而这里也将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归宿.一、西安重要的博物馆简介1、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侧,现藏文物37万余件(套),以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代金银器和唐墓壁画最具特色.2、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以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而享有盛誉。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3、秦始皇兵马俑坐落在距西安37公里处的临潼区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5、秦始皇兵马俑是在秦陵兵马俑陪葬坑遗址上建立的一座大型专题遗址类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6、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7、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8、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最著名的有人面鱼纹网纹盆、五鱼纹盆等。二、特色文物展示介绍1、孔子问答镜葵花形,圆钮。钮左侧一人头戴冠,左手前指,右手持杖.右侧一人戴冠著裘,左手持琴。故此镜又称“三乐镜”。镜中图案的题材出自《列子•天瑞》.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2、青铜龙是战国秦的遗物,龙体中空,形体巨大,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jù)"的大型乐器架的底座。3、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4、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5、舞马衔杯纹: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何家村,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舞马衔杯纹则印证了唐玄宗时曾驯养良马随乐起舞的历史记载,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大明宫内博物馆简介、博物馆特色1、丹凤门遗址博物馆于2010年10月1日随同大明宫遗址公园一并对公众正式开放。2、丹凤门是皇帝出入宫城的主门。2005年经考古发掘揭露出丹凤门遗址墩台,其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3、现在的丹凤门遗址展示工程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是以本体保护展示为陈列主题,通过高技术手段,融合了多种元素而形成的国际化一流博物馆。二层为贵宾接待厅。4、大明宫遗址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区自强东路585号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是一座以展示唐代大明宫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内展出的文物共计267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9件,等级文物占全部文物展品的2/3以上,均为唐代文物精品。6、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南宫城西南角,丹凤门西侧,馆藏文物800余件(套),镇馆之宝为“秦封泥"7、大明宫陶瓷艺术博物馆位于大明宫丹凤门遗址东侧宫墙内,由五段宫墙组成,展览大厅展出藏品400余件,分为陶器、唐三彩以及历史上著名窑口的瓷器。精品厅展出宋元明清精品瓷器80余件。8、唐都新碑林博物馆位于大明宫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东侧,展品106件,均为历代文人骚客诵咏唐都的诗、书、画碑刻等艺术作品。四、大明宫博物馆特色遗迹遗物1、鎏金铜铺首出土於唐代大明宫遗址内,应是唐王朝宫廷建筑门上的装饰件。鎏金的铺首安在朱红大门上,以显示皇族的尊严。这种装饰件早在汉代就已流行,除了惹人注目,以显示身份地位外,还可以避邪,求吉祥。2、白陶舞马是国家一级文物,1971年唐太宗昭陵陪葬墓出土。高46.5厘米,身长54厘米,马为立姿,通体皆白,如象牙雕刻,右前蹄抬起,似正随乐曲舞蹈,具有极强的动感,扬颈低头,双耳挺立,长鬃缚尾。3、舞马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当时驯马戏中的一种,是训练马自身随着音律翩翩起舞,表演各种动作。4、大明宫遗址博物馆的基建,专家对博物馆区域内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10座汉墓,目前4座汉墓已发掘完毕,4座汉墓均为砖墓,有墓道、封门和墓室,墓底、墓室四周均为汉砖铺设。每个墓葬均不太大,最大的一座有3米多长,不足2米宽,除了一座外,其余均保存完整。5、从2005年9月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丹凤门遗址展开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发掘面积近八千平方米。考古发掘查明,丹凤门为城门中最高等级的五门道制,现今只保留了三个半门道。这次考古发掘是唐长安城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取得了重要成果.6、拓片,就是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7、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打印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好办法。考古研究考古常识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他国家考古学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将其划归艺术史的。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同时,考古学也属于历史科学的一部分,但又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历史科学。与历史科学以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相比,考古学中实物资料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实现这些成果的科学手段有以下四步:调查、发掘、报告数据和研究分析。(一)考古发展1、考古学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过程,直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随后才普及到世界各国.2、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3、金石学从萌芽到衰落分为四个时期,即春秋末叶到隋唐五代的金石学萌芽期,宋代的金石学肇创演进期,清代的金石学兴盛期,清末到1959年前的近代考古学期。4、考古学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5、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传统上,考古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如今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发展,考古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6、考古学家不同于历史学家,他们通过研究远古人类的遗迹遗物,探索人类文化的起源。(二)研究对象1、考古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人类的生存环境、经济生活与生产技术的进步、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社会组织与结构的发展变化.即:环境考古学、经济形态考古学、精神世界考古学、社会考古学.2、考古学研究对象一般分为遗物、遗迹、遗址、考古学文化几方面。3、考古学主要是以地下出土的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所谓实物遗存主要是指考古发掘,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它们绝大多数是古代的人工制品,是当时人们生活遗留下的遗存。4、遗迹中,小到单个居住遗址、墓葬和窑穴,大到村落、都城;遗物中,小到陶器、石器,大到重数百公斤的青铜器,都是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地设计和建造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5、遗存:主要包括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这两类。6、遗址:是指人类遗物、遗迹或者自然遗物在空间上的集合体.7、遗迹:是指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8、遗物:古代人类生活遗留下来的物品总称,包括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品等。9、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除了人工制品之外,还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遗存。如古代人们居住的洞穴、农作物的种子和家畜的骨骼、遗址中出土的栗子、胡桃等野生植物以及野猪、鹿等野生动物等。10、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当今以及将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考古技术(一)发现1、确定和记录考古遗址和遗迹的位置是考古的一项主要任务。2、考古调查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地面调查和航空勘察。3、地面调查分辨遗址一般有四个方法:①明显的土墩、石砌的废墟或其他地表遗迹;②覆盖的植被:植被可以直视下伏地层的状况,比如存在遗址的土壤富含腐殖质,所以地表的植被或庄稼往往长得比周围的植被茂盛;③土壤:古代遗址的文化层往往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土壤;④地表发现的石器、陶片、碎骨以及其他材料也可以指示附近遗址的存在.4、航拍:用航空摄影来进行考古调查是在20世纪初开始实践的,航拍有两种类型:垂直和倾斜.垂直照片表现的是近乎平面的景象,有助于测绘和制图;倾斜的照片可以提供地表遗迹的立体轮廓和形象,也可以显示几乎消失的河岸和壕沟.5、中国传统的地下探测工具是洛阳铲,原来是盗墓的工具。它是一种半圆形的铲子,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并将地下的泥土带出,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洛阳铲的原理是通过对地下不同深度的取土,观察土层、土质和其中的包含物,以了解遗址的堆积厚度和范围.6、为尽可能保证遗址和遗存不受破坏,科学家们改进勘探技术,运用无损伤的遥感技术进行地下探测,包括地震和声学方法.7、地震方法:在遗址表面用沉重的气锤敲打,地下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出回声,从而可以判断底下的情况。比如未经人为动扰的地下回声比较沉闷,而挖掘的墙基、壕沟及坑穴则会产生共鸣.8、电阻探测:用电阻探测仪来测量土地对电流阻抗的一种方法。由于沉积物中含有易溶的含水矿物盐类,因此岩石和土壤是导电的,不同沉积物所产生电阻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来指示考古遗址的情况.这种方法在透水性好的土壤区最为有效,在欧洲使用广泛。9、电磁探测:利用电磁脉冲,向地下发送短波,回波能够反映地下土壤和沉积物的各种变化,比如壕沟、墓葬、墙基等。10、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认识问题的手段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11、水下考古勘探的三种方式:用调查船摇曳的质子磁力仪探测海底的钢铁船体;用测向扫描声纳以扇形传递声波探测海底表面的遗迹;用海底剖面成型仪以声波脉冲的反射信号探测水底的遗迹和遗物。12、准确的地图和遗址分布图是遗址记录最基本的要求。13、遗址调查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收集和记录地下的遗迹;收集和记录地表的器物和其他遗迹;根据上述材料来对遗址的年代、文化内涵和功能作出初步判断。14、地表采样主要根据暴露在表面的遗物来了解遗址的关键信息.15、地表采样的目的:收集地表器物以判断遗址的时代和被使用的不同阶段;确定该遗址中人类从事的活动性质;收集遗址所在区域居住最为密集的位置信息,以便做整体或局部的采样发掘。(二)发掘1、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2、中国历史悠久,埋藏在地下的文物非常丰富。地下文物的发掘既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又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手段.3、考古发掘的目的:揭示器物、生态物和遗迹在沉积中的三维结构和形态;评估这种形态在功能与年代上的意义.4、考古发掘类型包括垂直发掘和水平发掘。5、垂直发掘:通过局部探测遗址来了解考古沉积的厚度、年代、范围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6、水平发掘:正式发掘的主要方式,意在全面揭露遗址,了解建筑或居址的平面布局和结构.7、考古学家为了更好地测量和记录,一般采用探方和隔梁来划分垂直剖面的框架,以便对大部分的发掘面积做层位上的控制.8、探方: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方格,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做探方。9、所有的考古发掘都始于详细的地面勘探,并制定精确的遗址分布图,然后将采集的文物作为参考依据来决定发掘位置。10、考古发掘运用地层学来分析遗址的埋藏规律和特点。11、观察遗址地层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遗址的形成过程,并分辨人类的活动。12、地层学的观察目的包括四个方面:①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遗址中的活动,并注意后期活动对前期活动和居住遗迹的影响;②了解遗址被废弃后的改造和人类活动;③了解史前人类居住阶段自然沉积和侵蚀的动力过程;④了解遗址被废弃后自然动力对遗址的改造。13、发掘记录包括绘制平面图、绘制剖面图、三维记录、摄影。14、平面图可以显示一个遗址分布状况的整体特点,并为考古报告提供准确的图版说明.15、剖面图可以区分自然层与文化层,记录地层变化和扰动,以及各种埋葬遗迹,如建筑遗迹、墓葬等。16、文化层:由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地层堆积,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和年代,凡是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堆积叫做“自然层”.17、三维记录:遗物和遗迹的位置会在发掘过程中消失,因此,对于这些重要遗存和遗迹的空间关系需要靠三维记录来重建.18、摄影:用相机来记录遗物和遗迹的各种特征、迹象和出土情况。19、考古学是“时间"与“空间”的科学。时间年代的表示可以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20、相对年代:利用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来推定.21、绝对年代:依靠考古遗存中有纪年的文字资料和各种自然科学的测年技术。22、考古类型学: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23、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一种通过判定遗址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根据土质土色区分不同堆积,根据叠压、拓破及平行关系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地层学的根本问题是划分层次,确定层位关系。24、堆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可分为地层堆积和遗迹堆积。25、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天然堆积的土层叫生土,考古发掘时,挖到生土才算结束;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层叫熟土。发掘步骤1、测量:以一个固定的地方做标准点,在预订要发掘的现场中,测量出一条纵横交错的方格网,这个方格网叫做探方,大小约是2x2和5x5米,最后再从其中选一个要发掘的探方。2、发掘:铲除探方内的表面土层,按照土质、土色划分地层,清理整齐探方四壁.接着利用手中的工具——平头手铲打破关系层逐层发掘,如果发现文物,应当先用相机拍照记录,再利用卷尺测量位置,登记、绘图之后,再用工具清理周围土层,直到文物完全暴露出来。3、记录:从测量、定坑位、发掘一开始就要持续进行的各种记录:①文字记录用来写报告;②绘图,就是把挖出来的文物画出来;③照相,就是把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用相机拍摄下来。这些记录下来的所有东西将会成为考古学家研究的重要证据之一。4、整理:当考古发掘结束后,要进行遗物整理。首先是清洗:长期埋葬于地下的遗物,其表面常沾有泥土、水垢、锈蚀等.为了便于观察器物的形态、花纹等,有必要进行清洗和清除;其次是分类统计:将出土的器物按照类别、形、式进行统计;再次是修复:对于破损的器物要进行修复;最后是器物的绘图、摄影、拓印。出土遗物1、出土遗物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金属、木器、骨器、玉器、贝壳。2、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的石器技术发展缓慢,而且水平很不平衡.最初,人们用打制方法来生产石器,后来开始采用磨制的方法制作磨光石器.3、适合制作工具的石头一般都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如火石、燧石、黑曜石、细颗粒的石英石等,这些石料硬而脆,打击后能产生锋利的切缘。4、早期人类最简单的工具是具有自然刃缘的石片或木棒。5、陶器是人类制作和使用最为广泛的物品之一,它造型和装饰的灵活度敏感地反映了考古文化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的变化.所以在传统考古学的文化谱系研究中,陶器一直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6、陶器具有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前者如陶器的形状、质地和性能等;后者包括陶器的作用、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观念体系等。7、唐代最著名的瓷窑是烧白瓷的邢窑和烧青瓷的越窑。8、铜是最早被利用的金属,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是由我国商代的工匠们制作的,最早的青铜器是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酒器“爵”,在唐代铜被广泛用于铜镜的制作。9、青铜器研究包括礼器、兵器和生产工具类型的研究、青铜器铭文和造型艺术的研究、青铜乐器及其声学研究和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研究等.10、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又称青铜镜。唐初年间,铜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瑞兽葡萄镜是唐镜中引人注目的镜类,它揭开了唐代镜主题纹饰的序幕.11、玉器在考古中往往是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12、贝壳在考古中也时有发现,大的蚌壳有时被用作切割工具和镰刀,但更多的是将其用作装饰品和奢侈品。1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商朝时用贝壳作为货币,它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唐代时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北宋时,随着货币流通额增加,便出现了“交子",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4、鸱吻是建筑屋脊上的一种装饰构件,它位于建筑屋脊的正脊两端。“鸱”在古代是指“鹞鹰",是一种凶猛的大鸟。传说鸱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为其中之一。鸱的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特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因此被安放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寓意镇宅保平安。五、文物修复1、文物是历史遗迹和遗物总称.其中各类遗迹因为具有不可移动的存在形态,又叫不可移动文物。各类遗物对应叫做可移动文物。2、可移动文物依据文物本身具有的不同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3、不可移动文物分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纪念性建筑等类型。4、文物修复是一门科学,它包含了很多学科和实用技术。5、文物修复在学科方面,有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鉴定学、金石学、金属工艺学、化学、美术鉴赏学等。6、文物修复在实用技术方面,有钣金、铸造、鎏金、油漆、陶瓷、造纸、电焊、石刻、色彩等。7、文物修复工作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除文物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标本的残缺部分,其目的是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防止附着有害物继续危害文物藏品。8、在进行文物修复时,首先要确定原制品材料类别,性能及其损坏情况,先做好文字绘图,照相记录,然后制定修复方案,修复用料要尽可能与原物一致,并尽量采用原制作方法和工序。古代墓葬1、汉代皇陵的地下宫殿在结构、名称上多有变化。西汉中晚期,凿山为陵的墓室多为横穴式,并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部分。南、北耳室分别为车马房和仓库,前室为接待宾客的厅堂,后室为墓主的寝卧内室。这种墓室结构俨然为一座大型住宅的再现.2、唐代时,皇陵墓室结构也大致保持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些特点。唐代“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虽然是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乾陵的陪葬墓,但其墓室结构和平面布局是模仿帝王宫殿或皇陵地宫结构设计的。他的墓道共有6个过洞、7个天井、8个小龛,最后才是前后两座墓室。在第一个过洞前的墓道两壁绘有城墙、阙楼、宫城、门楼及车骑仪仗,象征帝王都城、宫殿景象。第一天井与第二天井两壁绘有廊屋楹柱及列戟,列戟数目为两侧各12杆,与史书中所载宫门、殿门制度相同,过洞顶部绘有天花彩画,墓室及后甬道的壁上绘有侍女图,从其手中所持器物判断,也与唐代宫廷随侍制度相一致。从整座墓室及其墓道来看,它正是唐代宫廷建筑的缩影。其规模自然也相当有气势。3、宋代皇陵墓室缺乏相应的考古材料,据某些不完全的史料记载,墓室结构和用材、壁画艺术等多承唐制。当时,以砖刻表现建筑形象者很多,其中心墓室的四壁刻镌为四合院落,四周的正房、厢房、倒座房的式样,柱、额、椽、瓦俱在。更有趣的是山西一带金元墓葬中尚有墓室内雕出戏台一座,上置戏剧偶人,供墓主在阴间享用.4、清代的陵墓地宫充分利用石材特点,在石壁表面、石门上都雕满佛像、经文、神将等。从地下墓室的发展过程来看,越到后来,皇陵地宫中的象征性成分越少,而仿真的程度越显著,故到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考古学家简介1、安特生:瑞典地质学家、古哺乳动物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拉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其卓著的贡献使中国的传统史学家意识到考古,尤其是田野考古对于了解中国历史的重大意义.2、李济: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第一个自行主持考古发掘的中国人。1922毕业于美国哈弗大学,他创造的许多田野科学考古工作方法沿用至今,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3、裴文中: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河北丰南人。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1931年起,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历史上的大明宫一、营建(一)建设1、八水绕长安: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2、唐长安城,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新建而成的。城郭近似整齐的正方形,面积达84万平方公里,为汉长安城的2。4倍.3、唐长安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4、唐长安城内,居民区称为“坊”,商业区称为“市”,坊、市整齐对称地排列在外郭城中长安城中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5、在唐代京都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在今西安交通大学一带,“西市”在今劳动南路一带。“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6、108坊恰好对应寓意108位神灵的108颗星曜(如《水浒》中的108将);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我们现在所说的“街坊"便来源于此。7、朱雀大街最北端为皇城,是唐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场所。8、唐长安城最初的宫殿建筑均遵循了坐北朝南的子午向。9、宫城太极宫南面之门为“朱雀门”,北面之门称为“玄武门”,唐初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10、大明宫坐落于长安城廓城以北禁苑内,始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四面宫城总长7679米,面积约3。2平方千米,是北京清故宫的4.5倍。11、大明宫监造者为司农少卿梁孝仁,监督着大明宫工程的进展,大明宫的设计者则是当时的将作大匠阎立本.12、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大明宫,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大明宫成为了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13、大明宫名称变迁: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初名永安宫;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改名大明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更名为蓬莱宫;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又恢复了大明宫名称。14、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于乾宁三年(896年)被烧毁。15、大明宫共有11座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面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16、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17、大明宫建筑格局的两大特点:前朝后寝、中轴线对称18、前朝后寝:大明宫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19、中轴线对称: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宣武门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20、唐长安城修建了比较完整的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每条大街的两侧或以侧都有水沟。(二)建筑1、大明宫建筑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含元殿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米,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2、含元殿位于丹凤门以北约600米处,龙首原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外朝”。3、含元殿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4、含元殿主殿前是一条长78米、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分为中间的御道和两侧的边道,表面铺设花砖。5、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龙首原的高地,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诗句“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就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气势。6、大明宫里的皇帝办公室-—宣政殿,位于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7、宣政殿是皇帝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之处。殿前东西则,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是皇帝上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8、唐朝皇帝的日常办公室——紫宸殿.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5米处,称为“内朝”,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9、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10、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11、大明宫的北部为园林区,围绕太液池周边天然地形修建,建筑布局疏朗,形式多样。12、太液池:大明宫的人间仙境.太液池面积约16000平方米。水池的形状接近椭圆形,又名蓬莱池,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园.它位于大明宫内庭(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的中心地区。史书载,大明宫太液池环池有游廊400间,从池北至玄武门有多处殿堂楼阁。13、麟德殿:大明宫的国宴厅。麟德殿是皇帝举行宫廷宴会、观看乐舞表演、会见来使的主要场所。14、史载在麟德殿大宴时,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百戏,还可在殿前击马球,故殿前是开敞的广场.麟德殿是迄今所见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15、麟德殿台基由前、中、后三室毗连的殿阁组成,有东、西亭,郁仪、结邻楼,周围回廊环绕,其阶道铺有莲花方砖。16、梨园:大唐国立艺术学院。梨园作为我国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雅称,源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倡导确定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唐梨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歌舞戏剧综合艺术学校。17、金銮殿:皇帝接见文人的场所,紫禁城中清故宫的太和殿经常被俗称为“金銮殿”。然而,金銮殿的出处却是唐朝的大明宫。大明宫的金銮殿位于太液池之南,是唐代皇帝召见学士等官员的大殿。李白在翰林院就职的时候,就经常出入金銮殿受到唐玄宗的召见。18、含凉殿:唐朝宫廷的环保空调房。含凉殿依水而建,是后宫寝区中一座非常重要的宫殿。19、翰林院:大明宫最高学术机构,翰林院始于唐代,后长期存在于在中国历史中,并一直带有浓厚学术色彩。20、三清殿:大唐皇室的精神圣地.三清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角,台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台上原来是楼阁式的建筑。21、唐朝的统治者崇尚道教,认老子为祖先,因此在大明宫内除有三清殿外还有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道教建筑。22、凌霄门:亦名青霄门,是大明宫北墙偏西之门,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在肃宗病危之际,肃宗次子李系与皇太子李豫为争夺皇位而引发的“凌霄门之变”,即发生在此。23、玄武门:大明宫北面的正门,是宫城宿卫重兵驻扎的地方,其北有重玄门。24、重玄门:重玄门左右廊与玄武门相接,是北衙宿卫处,其外有骥德院。25、莲花纹纹饰:大明宫特有的莲花纹纹饰中环绕一圈的连珠纹是古代西亚特有的纹饰,而莲花则是佛教中高洁、神圣的象征,所以,莲花纹方砖就有着道德和佛教双重含义。它既高贵又圣洁,只有最高级的建筑才能使用,因此,凭借这种特殊的文化内涵,被到过大明宫的日本、新罗、渤海使节注意并传回本国,成为一种广泛分布在东亚广大地域的高级建筑材料。(三)园林1、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2、皇家园林分为大内御园、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大明宫、兴庆宫等属大内御苑;华清宫为行宫御苑;麟游的九成宫、浐河的南北望春宫等为离宫御苑。3、私家园林分为贵族园林、士大夫园林和庶民园林。4、京都长安,东西11条街,南北14条街,街旁多栽槐树作为行道树.5、唐长安城内承天门至朱雀门间的天街,两旁因栽的槐树多且整齐而被人称为“槐街”、“槐衙".6、大明宫太液池岸栽植树木为翠竹,玄宗称其为“义竹”,提醒各位诸王要似竹子般“根根相连、枝枝不疏”。7、大明宫庭院中还有樱桃园、杏园.禁苑中有桃园、梨园、葡萄园、石榴园。8、世人常说“唯有牡丹真国色”,然而唐朝并没有确定国花,花开动京城的牡丹花并非唐朝国花.二、政治(一)帝王1、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存世的270多年,大唐22位帝王中,有17位在此朝寝。2、在唐代,在位最长时间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共在位45年。3、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陇西成纪人。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后世明君之典范。4、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5、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3岁)。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再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其统治开明,内外稳定,被后人称为“上承贞观,下启开元”.6、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是唐朝的全盛时期,首都长安城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二)政务1、在唐朝,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诸省的职官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职官制度.2、唐朝的中央管理机构为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4、中书省为决策机构,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5、门下省为审议机构,负责审查诏令内容,门下省长官称为侍中。6、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六部的长官都称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六部下有司,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7、六部中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8、九寺包括太常寺:掌礼乐、郊社;光禄寺:掌祭祀宴饮时的膳食供设;卫尉寺:掌仪仗兵器与帷幕供设;宗正寺:掌天子宗属与外戚之事;太仆寺:掌天子舆马之事;大理寺:掌刑狱审判之事;鸿胪寺:掌外事接待与凶丧之仪;司农寺:掌仓储及林园苑之事;太府寺:掌财货。9、五监包括国子监:为中央教育机关,掌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诸学;少府监:为国家手工业机关;将作监:掌土木工程;军器监:掌兵器制造;都水监:掌水利、川泽等事。10、诸省包括秘书省:掌国家图集收藏及校勘;殿中省:掌皇室衣食住行等事物;内侍省:即宦官机构掌管宫中各具体事务.11、唐朝继承完善了在全国竞争性考试基础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其科举和教育制度影响中国近1300年。12、首都长安有三间最高学府:尚书省礼部的国子监;门下省的弘文馆;皇太子的崇文馆.13、武则天首创武举制度,选举武官.14、翰林院在是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供职的机构,属于教育部和教育研究中心.15、翰林院供职的人员分为大学士和编修,若中了进士但暂未委派官职的人,就在翰林院做编修,从事文字工作.16、为避免政务繁杂而使文书积压,唐玄宗便在翰林院选取文学之士,起草重要文书,分掌制诏书敕,号称翰林供奉。17、中书省的骨干官员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18、中书省官员就省内事物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需发表自己的初步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19、中书省署在都城长安,分置于外朝与宫内地区.位于皇城中承天门西侧的称中书外省,位于大明宫宣政殿西侧西廊月华门外的称为中书内省.20、政事堂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构。21、门下省:省署在都城长安,分置于外朝与宫内地区,外朝与中书外省相对面置。宫内之处于西内太极宫,位于太极殿东侧;与东内大明宫在宣政殿东廊日华门外称门下内省。22、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和称两省或北省。23、唐代都城长安的官署里,内官分为常参官和非常参官,常参官就是每天必须面见皇帝的职事官.24、在大明宫内上早朝时,百官经过两次“唱籍”(即让官员点名)后,在大殿前整理队伍,文官在前,武官在后,依次进入宣政门.25、唐代的武官系统机构主要有六军、十六卫、十率府。26、六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称为北衙六军,各设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三人统率。27、武官十六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右左威卫、右左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其中前十二卫均管辖府兵,只有后四卫不辖府兵,负责京城和宫殿诸门警卫以及皇帝的贴身宿卫。28、太子东宫六卫率: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诸卫率各领军府3至5不等,东宫十率府中的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不统府兵。为太子直属的亲兵,由其直接掌握。29、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的监察机构,被称为“天子的耳目",负责纠察百官、审问案件、监督府库出纳,其长官是御史大夫.30、唐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隋朝基本相同,仍为州县两级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为县令,县下设乡,乡下设里。31、唐代官员的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俸料。32、唐太宗时,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称为道。时常派黜陟使或巡察使到各道巡察。唐玄宗时,又分全国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一人,督察所属州县。33、府兵是唐初的主要军事力量。其编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又称军府).34、唐代官员以品级发放俸禄,以九品区分职级。35、驿站的主要工作是传递各类政府文书,军事情报,接待来往公干人员,安排食宿,并根据规定提供他们所需的马匹和驿夫。(三)事件1、大明宫位于隋朝皇宫大兴宫(唐称太极宫)之东,始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唐太宗建造初衷是为给太上皇李渊居住,以尽孝道。但大明宫未建成,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修建即刻停止。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大明宫成为了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2、公元663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大唐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大唐的皇帝离开了太极宫,从此,帝国的权力中心从太极宫转移到大明宫。3、750年,安禄山被封为郡王。成为大唐的历史上极其罕见的非皇室血统封王事件。随后安禄山迅速成为大唐最有权势的封疆大吏。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十五万大军离开边疆直逼都城长安。唐玄宗选择了逃跑。皇帝逃离大明宫之后,长安城一片混乱.史书记载,安禄山的叛军攻占长安城后涌入大明宫。宫殿被毁,皇室成员被杀皇家的财富被抢劫一空。安史之乱不仅摧毁了繁华的大唐,而且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最重要的分水岭.一个空前的盛世结束了,曾经的繁华再也不会复返.4、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了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5、公元835年,宦官指使禁军闯入大明宫的中书和门下省,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这就是大唐历史上令人发指的“甘露之变”。安史之乱以后,除了跋扈的藩镇,宦官也开始越权,干涉朝政。6、880年,当黄巢的起义军向长安挺进的时候,僖宗正在清思殿主持一场耸人听闻的赌局。四个高级官员用击马球的方式来决定任职的地方,获胜者优先选择富庶之地。由于皇帝的偏好,很多不学无术之人因球技高超而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就在这年冬天,大明宫中的唐僖宗逃跑,黄巢的军队占领长安。大明宫就此结束了大唐权力中枢的历史使命。从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宫存世二百二十二年。(四)外交1、公元680年,大明宫落成后仅仅15年,大将军裴行俭在西行路上俘虏了突厥可汗。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大唐的威望远播四方。2、唐人对各国人士一律统称为“胡人”,外国商贩称之为“胡商”、“胡贾”,外国僧人统称为“胡僧”,外国女子统称为“胡姬”。3、许多外商在长安城的“西市”经营店铺,长期居住,同时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留居长安的“胡人”多达4000到5000人。4、唐朝有鸿胪寺用于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5、唐代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中最知名的是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学问僧最知名的是空海。6、阿倍仲麻吕: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开元初入唐,时年20岁,亦名朝臣仲满,入唐后改名朝晁衡.7、中国僧人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最著名的是鉴真和尚。武则天时期,他应日本圣武天皇之请,东渡日本传法,经六次努力,历尽艰险,终于天宝十三载(754年)到达日本,时年近七旬,双目失明.他将律宗传到日本,同时传授了佛寺建筑、雕塑、绘画、医药等。8、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两国佛教徒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高僧玄奘和义净。9、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10、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高僧义净赴印度。他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10年,后又到室利佛逝的末罗瑜(在印尼苏门答腊)搜集抄写佛经。他周游30余国,历时25年,于证圣元年(695年)回到洛阳。他带回400部梵文经书,还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很多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是研究东南亚、南亚各国历史、地理和中印文化流史的可贵资料。11、641年(贞观十五年),唐太宗答应吐蕃的请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710年(景龙四年),唐金城公主又携带着锦缯各数万匹、多种工匠以及一个龟兹乐队进入吐蕃,嫁给弃隶缩赞赞普。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12、821年(长庆元年),吐蕃可黎可足赞普派专使到唐朝请求会盟,缔结友好盟约。823年,在拉萨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大昭寺前,成了汉藏两族人民友谊团结的珍贵物证.(五)文化1、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宴乐”,亦称“燕乐”。燕乐通常是汉族俗乐与外来(外国或外族)音乐的总称.2、燕乐中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其中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其中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在唐代燕乐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3、我国第一座由国家举办的正式医学专科学校是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长安建立的唐“太医署”。唐“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大部份组成,与现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相类似。4、僧一行是我国唐朝时期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测量出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测量子午线的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长度与测知地球的大小息息相关.5、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家,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画的《步辇图》生动描绘了唐太宗从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吴道子的画立体感强,所画人物形态逼真,“吴带当风"被后世称为“画圣”。6、唐玄宗时从坐部伎及宫女中挑选出一大批技艺最高的乐工、舞伎,设立了梨园,专事歌舞的排练和演出。唐玄宗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7、唐代舞蹈有键舞、软舞之分,键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如《剑器》《胡璇》等;软舞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如《绿腰》《春莺啭》等8、著名的《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传来的民间舞。这也体现了唐代民族大融合的时代特色。9、《霓裳羽衣》乐曲传为唐玄宗李隆基部分地吸收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编创.而杨贵妃是首先将此曲编为舞蹈的人,且又以她的表演为最美.其舞、乐和服饰都着力描绘虚无飘渺的仙境和仙女形象。10、唐代体育运动以蹴鞠为主,在长安大明宫、梨园等地均修建了蹴鞠活动场地,这种古代最奢华的体育娱乐活动源自波斯.11、马球古称为“击鞠”,这一运动形式除了马以外,主要器械为球和杖。其中的球仅如拳头大小,而打马球的棍子叫“球杖”、“鞠杖”。三、生活1、宫官尚食局相当于厨房,负责制备食物,是掌管皇帝饮食的机构.2、大明宫内的日常用水和太液池息息相关,太液池边特别是龙首原北岸低地上有多处水井,且水井相对集中,这说明宫内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严格管理和控制。3、大明宫的排水系统均将雨水汇集到太液池中,经太液池出水渠排出宫外。4、唐朝胡风盛行,家居用具上出现了伊朗、印度及突厥人的画像与款式。5、中唐时期流行一些“非汉族”的外来风尚.当时流行各种小“胡饼”,特别是芝麻籽的蒸饼和油煎饼。6、步打球:即今日之曲棍球。这种运动出现在唐代,是把打马球搬到地上进行,其对抗性和激烈性都不如马球,适合妇女玩耍.7、秋千

:亦作“千秋”,又称彩索、彩绳.

宫廷女性多好此戏。尤其是到了寒食清明时节,天气和暖,特别适合这些室外运动。

8、曲水流觞:上巳节这天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称曲水宴),并由此而派生出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酒杯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这既可以视为上巳节的习俗,也可以作为一种宴饮游戏,在平常的日子也玩。皇帝与朝臣的唱和应制诗多有涉及到这种游戏的。9、竞渡:即端午节赛龙舟的节俗,而宫中竞渡不一定安排在端午节那天。

10、角觝(牴,抵):又称角力、校力、贯交、争交等,后世称为“相扑”,类似摔跤.

唐朝宫中有“角抵队”、“相扑棚”,节日、举行南郊大礼或内廷赐宴,一般都要安排角觝节目。宪宗时,角觝与马球同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11、射猎(射生)与骑马

:射猎禽兽的武士称为“射生手”,一般由男子担任.作为宫中游戏,则由宫女充射生手之职,其骑射本领令人叹服,且女子骑马射箭亦颇具英姿飒爽之美。

12、围棋:古称“弈",是最先在宫廷中流行的棋类。唐代的皇帝雅好围棋,以玄宗为甚,他在翰林院设“棋待诏",选高明的围棋手担任,如玄宗时的王积薪、宣宗时的顾师言等人。13、六博:又作陆博,是中国古代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其中的古玩法大博,由于是与象棋一样要杀掉特定棋子为获胜,是很早期的兵种棋戏,被推论象棋类游戏可能从大博演变而来。唐史探秘一、唐大事记1、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全部被赐死.2、贞观之治(627年-649年):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3、周武之治:武则天在位期间,善于治国,为了打击以关陇集团为主的公卿门阀,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以便选用贤士,并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国家在其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极其重要的基础,史称周武之治。4、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5、安史之乱: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6.甘露之变: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7.黄巢起义:指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人黄巢领导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登上大明宫含元殿举行了继位典礼,在丹凤门城楼宣布国号为“大齐",年号金统。大明宫一度成为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政权所在地.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二、名人轶事1、房谋杜断: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房、杜二人,就是一个善于出计谋,另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妻子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流着眼泪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3、口蜜腹剑: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日子久了,伪善的面具终被揭穿,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说他口有蜜、腹有剑,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4、文成公主进藏: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亲自迎接,谒见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唐风民俗一、服饰礼仪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礼仪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一)官服1、唐代官吏服装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祭祀与重大政事活动的服装,称为祭服或朝服;一类为比较普通的工作与社交活动的服装,称为公服或常服.2、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二)女装1、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2、唐代最具特点的大袖对襟纱罗衫(大袖衫)起源于中唐,盛于晚唐至五代,结束于宋,是穿在襦裙外面的女装外衣.在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三)男装1、唐代男子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