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24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运用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比较方法和国际资料,对90年代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成本竞争力进行了计算,并与我国的要紧经贸伙伴以及竞争对手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每小时的劳动力待遇来看,即使调高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是专门低的;与劳动生产率的国际相对水平比较,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也是偏低的。因此,要紧由于保险福利的过快增长,90年代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增速是劳动生产率的1.5倍。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国际竞争力最近,国外有关我国出口竞争力的讨论较多,关于其阻碍因素和前景,看法不一。《日本工业新闻》(2003年4月7日)的一篇文章认为,由于中国一些都市(如上海、深圳)的工资水平增长较快,与东盟各国相比,中国正在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与此观点相呼应,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府人士(《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6月20日)认为,我国通过人为地将人民币维持在弱势水平上来增强出口竞争力。相反,美国《商业周刊》(2003年6月2日)报道,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又有廉价的劳动力,2003年中国有望取代墨西哥而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有关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国际化讨论,差不多引起我国有关方面的关注。在排除汇率因素的可能阻碍的基础上,本报告旨在对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需要讲明的是,阻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除了劳动力市场优势以外,还有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等。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有关研究为本报告的国际比较提供了基础和可能。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了满足各国政府、雇员和雇主组织关于世界劳动力市场信息的要求,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决定每两年编辑出版一期《劳动力市场关键性指标》。2002年出版发行的第二期报告(ILO,2002;以下简称劳工报告)分为九章,对有充分资料的国家和地区过去20年的劳动力市场的多种指标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有两章专门讨论了一些国家(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由于资料所限,有关这一主题的讨论涉及的经济实体不到50个。可能是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和劳动力市场以及迅速进展中的经济,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章节也包括了中国内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下将内地简称为中国或者我国)。然而,由于劳工报告只收集到我国1997年往常的劳动力生产率数据,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劳工报告,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是,基于这份劳工报告提供的方法论和数据,利用我国现有的一些统计资料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成果,本报告对90年代(以1990、1995、1997和1999年为代表)我国经济(由于资料限制,选取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力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本报告第一部分介绍要紧的发觉和有关建议,剩下的三个部分分不讨论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比较方法、有关我国竞争力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统计结果的国际比较。一、要紧发觉和建议由于国际资料的限制和考虑到可比性,本报告只对90年代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为了较为全面地分析我国在该产业的竞争力,本报告还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地位进行了讨论。依照国际劳工组织有关一些要紧经济的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统计资料以及本人对中国相关数据的概算,关于90年代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成本竞争力,能够作出以下几点推断:第一,尽管在90年代末可能存在着人民币低估的问题,然而,即使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调高50%,与我国的要紧经贸伙伴以及竞争对手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仍然专门低。第二,在90年代,我国城镇正规单位职工的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差不多一致的,然而,包括非工资费用的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国际上,我国制造业非工资费用的快速增长和较高的比重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即使如此,与选取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仍然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第三,关于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计算,本报告选取的是正规单位的正规就业群体。实际上,据一些典型和个案调查的资料,城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从业人员以及正规单位的零时工、劳务工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远远低于本报告计算的水平。第四,由于担心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成本竞争力,一些专家学者关于推行保障劳动者差不多权益的社会政策,持消极态度。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不适宜的。因此,我国劳动力待遇中的非工资成分过大的现象确实值得注意。为了尽可能地促进灵活就业和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关于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要操纵,同时资金来源渠道不能过分依靠正规就业群体的缴费,能够考虑通过财政渠道解决一些保障项目的资金问题。第五,国际上有关劳动力成本统计的技术和方法较为成熟,作为一个开放的负责任的政府,应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的统计和调查,既增加透明度,也有利于科学地制定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政策,以保证劳动力市场成本的国际竞争力和宽敞劳动人口的购买力。总而言之,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市场还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结论是针对全国制造业平均待遇水平而言的,不排除个不地区(如上海市区、深圳市区)、个不行业(如木制品生产、电子装备产品生产)的竞争力较弱。二、国际劳工组织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国际劳工组织(ILO,2002)认为,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应要紧从单位小时的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单位小时的劳动力成本这一指标考察雇佣一个劳动力平均每小时支付的费用,它包括雇主直接或者间接支付的全部工资和非工资费用,后者是指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依法或者自愿性支付的各种福利费用以及用于职员招聘和培训的费用。为了便于国际比较,劳工报告将费用水平数值按照市场汇率换算成了美元值。除了研究平均每小时劳动力费用的水平和变化趋势以外,劳工报告还比较各国雇佣费用的构成及其变化。这是因为非工资费用所占比重是评价劳动力市场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以工资为基础的保险福利一般排斥弹性和灵活就业者,因此,在总人工成本中,保险福利所占的份额越大,讲明雇佣方需要支付的非工资费用就越高,劳动者对正规就业的依靠也越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也就越低。在国际劳工组织所使用的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口径中,一般没有包括专门小型的经济实体,这大体相当于我国的个体工商户。(二)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劳动力投入所发生的产出,它是测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表现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劳工报告将“产出”具体定义为增加值,它是由总产值减去各种中间投入,比如原材料、半成品和能源投入,等等。在国民账户中,增加值又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全口径的GDP是以市场价格表示的,单个行业(如制造业)的GDP要按照要素成本水平进行调整,要扣除产品和生产中的所有间接税,同时,要加上各种补贴。为了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劳工报告在调整的制造业购买力平价(PPP)基础上将各国(地区)的增加值数据都换算为1990年的美元值。关于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中的“劳动力投入”,较好的测量指标是“所有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时刻”。然而,由于对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的工作时刻的统计较难、估算又不太准确,也能够使用有效的“全部从业人员”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来计算劳动生产率。三、对我国竞争力指标的计算讲明关于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市场成本竞争力的统计,劳工报告只提供了1997年及往常的劳动生产率数据。因此,本文需要对90年代的单位小时劳动力成本以及1999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计算。(一)单位小时的劳动力成本在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进行计算时,由于资料限制,本报告不仅舍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也没有包括城乡私营企业,更没有覆盖正规单位以劳务工、零时工等名义招聘的农民工。只是,从有关学者(李培林、张翼,2000)对全国10个大都市508家企业所作的典型调查来看,1995年私营企业的工资水平和全部劳动力费用只相当于正规单位的70%左右。一般来讲,个体工商户雇工的待遇还要低。另外,据我们在上海和无锡等地进行的个案调查,正规单位的非正规用工的待遇只有正式职工的一半左右。因此,尽管本文计算出的“单位小时劳动力成本”只适用于城镇正规单位的正式职工,然而,包括城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以及非正规用工在内的全产业口径的人均成本绝对可不能高于正规单位的水平。关于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职工的人均工资,能够在有关年份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找到;关于非工资费用,则没有分产业和行业的统计。只是,该年鉴提供了全部企业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保险福利费用的数据。由于我国各行业的要紧保险福利费用差不多上依照国家的统一规定按照工资总额提取或者缴纳,因此,能够从全部企业保险福利费用相当于其工资总额的比重来推算制造业的人均非工资费用。人均非工资费用与工资相加,即得到全部劳动力成本的人均水平。有关90年代人均实际工作时刻的统计,《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只有对大都市国有工业企业或者制造业的典型调查数据。由于选取都市和企业的不断减少,90年代后期这项调查的代表性存在较大的缺陷。可能是由于那个缘故,2000年以后发表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不再提供这方面的统计资料,因此,本文需要对1997年的人均实际工作时刻进行适当的较正并外推1999年的数据。具体方法是,假定1997年和1998年典型调查的制度工时利用率和加班工时所占比重差不多上可靠的,据此能够外推1999年这两项工时指标的数据。将1997年和1999年的日历工时减除制度公休工时,得到这两年的制度工作工时;再分不乘以相应年份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与加班工时比例之和,即得到调正后的1997年人均全年实际工作小时和外推的1999年工时数。(二)劳动生产率由于全部制造业的全体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时刻专门难推算,本报告作用有效的“全部从业人员”人数来计算“劳动力投入”和劳动生产率。按照劳工报告的一个定义,本文计算的我国劳动力生产率应该是“每一个有效从业人员平均制造的增加值”。关于1997年往常的劳动生产率,劳工报告差不多提供了基于PPP调整后的估算数据(ILO,2002;Wu,2001),并以1990年的美元值表示。关于1999年的劳动生产率的估算,理想的方法是将1999年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基于PPP调整,并以1990年的美元值表示。由于计算1999年我国制造业相对美国的PPP的资料不足,本文利用一些学者(如Szirmai,BaiandRen,2001)关于我国90年代劳动生产率的估算数据,推算与1997年相同口陉的1999年劳动生产率。通过比较1995年我国工业企业普查有关从业人员的统计结果以及相应年份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年度统计资料,上述学者发觉,我国年度统计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比实际人数小25%左右,因此,他们认为,在计算劳动生产率时,关于年度统计的从业人员要依照企业改革情况进行相应地放大处理。基于这种考虑,按照年度统计的从业人员原始数据和调整值以及历年制造业增加值,他们计算出了我国1978~1999年的劳动生产率的两个时刻数据序列(不变价的人民币值)。从本文采纳的国际劳工局的有关定义来看,按照小口径,即年度统计的从业人员的原始数据,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更适用本文的要求。要紧理由有二。首先,本报告关注的是有效的从业人员人数;其次,依照近年来城镇正规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90%左右),能够假定普查得到的全部从业人员的有效利用率在75%左右。这是因为在制造业中正规单位从业人员只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44%左右(《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0,表3-1和1-7)以及非正规经济实体更易受到原材料缺乏、动力不足、没有生产任务和雇工兼职等多方面因素的阻碍。由于这些学者(Szirmai,BaiandRen,2001)计算劳动生产率时使用的是制造业增加值的不变价人民币值,没有按照PPP进行调整换算成美元值,因此,没法直接利用。只是,依照他们提供的1997~1999年的劳动生产率数据,能够计算出这几年大幅度结构性调整期的平均增长率,进而依照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1997年劳动生产率数据,计算出可比口径的1999年劳动生产率。四、国际比较和讨论(一)参照国家和地区的选取为了研究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选取了两类国家(地区)作为参照。一类是我国要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和要紧的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德国和新加坡。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表17-7和17-15),来自这七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我国总计的80%左右,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合计占我国总计的2/3以上。另一类是我国吸引外资和出口的要紧竞争对手,包括印度、印尼和墨西哥。(二)单位小时的劳动力成本表1显示1990~1999年期间有关国家和地区单位小时劳动力成本及其变化情况,表中将各地的费用水平都换算为美元值。专门遗憾,没有印度和印尼的资料。由表可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水平相差较大。在选取的有数据的9个国家(地区)中,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最廉价,德国最昂贵。具体来看,在1990年,我国的劳动力费用是每小时0.244美元,而德国人工成本是21.88美元,美日等发达国家接近每小时13美元,东亚“四小龙”的费用也在3~4美元,墨西哥的成本是香港的一半。在1999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增加到每小时0.756美元,德国涨到26美元以上,美日在20美元左右,“四小龙”的成本在7~9.5美元之间,墨西哥也增加到每小时2.12美元。显然,在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选取国家和地区的单位小时成本一直都在增加。然而,由表1可知,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的年均名义增长率最快(13.4%),德国最慢(2%),墨西哥和中国台湾的增速不到中国内地的1/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以后,年均实际增长率的差不更大。我国为10.4%,德国为负增长,墨西哥略有增长。表190年代有关国家(地区)劳动力成本及其变化情况(美元/小时)
注:(1)括号中数据是只对工资及其增长率的统计计算结果。(2)以1990年为100,1999年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27.5。资料来源:有关年份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外汇治理年报(2000)》;ILO(2002:KILM17)。由于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在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速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劳动力待遇与所选国家(地区)的相对水平在缩小(见表2)。从我国劳动力费用相当于所选国家(地区)的百分比来看,1990年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到德美日等国的2%,只有“四小龙”的7%左右,接近墨西哥费用的1/6。在90年代末,我国劳动力的相对成本有所提高,分不为德日美等国的3~4%,东亚“四小龙”的10~14%,墨西哥的1/3左右。只是,即使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值50%,我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也只有“四小龙”的20%左右,还不到墨西哥的54%。表2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相关于海外的百分比(%)资料来源:由表1计算。(三)非工资费用的比重表2显示的是90年代有关国家和地区非工资费用(即保险福利费用)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百分比。由表可知,各个国家和地区保险福利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也专门大。在1990年,最高的是德国,占全部成本的23%,最低是香港,只有3.2%,中国内地的比重为13.3%;在1999年,中国内地跃升为第一,保险福利费用占全部成本的1/3以上,中国香港的比重仍然最低,保持在3.2%。表390年代有关国家(地区)保险福利费用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百分比(%)资料来源:同表1。由表3能够看出,90年代各国(地区)非工资费用所占比重一般是稳中有升,增幅不大。然而,我国保险福利费用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比重却增加了20多个百分点,比增幅位列第二的韩国多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保险福利费用所占比重的差不,要紧反映的是他们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和筹资渠道。比如讲,香港实行的是较为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专门少干预居民的生活和医疗保障,而且,有限的保障制度要紧是通过财政和一般性税收资助的,因此,雇主支付的保险福利费用专门少。相反,在内地,社会保险种类齐全,保障水平又专门高,且差不多上是通过雇佣双方按工资缴费筹措的资金,因此,随着保障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雇主被迫支付的养老和医疗等保险福利费用不断攀升。(四)劳动生产率表4显示的是90年代有关国家(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情况。由表可知,在选取的且有资料的9个国家和地区(香港和新加坡空缺)中,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平均增速比其他发达国家要快得多;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与韩国、台湾和墨西哥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034:2025 SER EN-F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ALL PARTS
- 陕西省榆林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英语试题(含解析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山东省2025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学习质量检测济南期末试题和答案
- 2024版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合同3篇
- 2024版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具体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电力施工协议条款及细则版B版
- 2024项目泥工专项分包协议条款版B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井研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冲刺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暑假安全责任书(34篇)
- 2024酒店会议服务协议
- 高低压配电柜-福建宁德核电站投标书
- 少儿绘画之《水仙花开迎春来》
-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成品油税收分类编码
-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升本)学士学位考试复习题
- 铁路货场平面设计说明书
- 抽象函数的单调性
- 2019年血站绩效考核标准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3500字
- 盘扣架支架计算小程序EXC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