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总体规划文本new_第1页
湄洲岛总体规划文本new_第2页
湄洲岛总体规划文本new_第3页
湄洲岛总体规划文本new_第4页
湄洲岛总体规划文本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则1.1为统筹安排湄洲岛各项建设,指导全岛合理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1.2本规划经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成为法定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1.3本规划由莆田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与管理。第二章规划对策2.1为解决湄洲岛用地紧张的问题,对新的建设开发用地,应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高效率地利用。规划对全岛度假用地按照高、中、大众等不同档次进行划分,同一档次度假设施集中设置,加大大众度假用地比例,尽量减少占地较大的高档旅游度假设施比重,从而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2.2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岛上还应保留一部分的养殖业、捕捞业,并且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保证居民充分就业;岛上的人口分布也有必要进行重新调整、整合,人口适当集中,优良用地应优先保证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用地。2.3规划应明确村镇建设用地、风景名胜区用地及旅游开发建设用地的各自划定,尽量减少不同性质用地之间的穿插及相关十扰。2.4在没有充足的理由建设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之前,应该保持海岛特色,积极发展水上交通,同时积极开发岛上特色交通方式,使交通方式成为吸引观光客的亮点,最大限度地保持海岛上宁静、安全、神秘、浪漫的旅游气氛。第三章规划范围、性质、期限、目标、规模3.1湄洲岛总体规划范围:湄洲岛本岛及附近屿礁,总面积约15.81km2(包括沙滩和周围屿礁)。3.2湄洲岛性质:湄洲岛性质是以妈祖祖庙和妈祖信仰文化为精髓,以海蚀地貌和优良沙滩为特色,综合功能较强的国家旅游度假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全世界妈祖信仰的中心。3.3湄洲岛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近期分为二个阶段:2003-2005年、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3.4分期规划目标调整3.4.1近期规划目标近期第一阶段2003-2005年全面保护,继续完善岛上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保护好湄洲岛的生态环境,封山育林,加强全岛的绿化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岛上各类不利于风景资源保护的活动应得到有效制止直至完全杜绝。明确界定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和村镇建设区的用地范围,严格控制居民建设用地。进一步突出妈祖祖庙和妈祖宗教文化特色,使湄洲岛成为福厦沿线最具特色的朝圣及旅游观光地。为中远期旅游度假产业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近期第二阶段:2005-2010年的建设目标是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完成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进一步提高湄洲岛的环境质量,大力建设旅游度假设施,使湄洲岛成为福建省沿海最具影响力的朝圣、观光旅游度假目的地。3.4.2远期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生态监测工作,继续提高全岛的绿化水平和森林覆盖率,建设高档度假区域,加强旧村改造建设工作,优化全岛用地布局结构,加大全岛旅游开发用地比重,进一步配套完善旅游度假设施,弘扬妈祖文化,使湄洲岛成为全世界妈祖文化信仰的中心,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著名的海岛型度假胜地之一。3.5规模3.5.1现状人口及游客量2002年底,湄洲岛总人口3.86万人,全年游客量为63万人次,旅游收入1.46亿元,3.5.2游客*®测近期:2005年游客量70万人次;2010年游客量108万人次;远期:2020年游客量213万人次;3.5.3服务人口规模预测2005年服务总人口约2300人2020年服务总人口约8300人计划远期40%的服务人口将由岛外引入,60%的服务人口由本岛解决。远期外来服务人口将净增3300人。3.5.4村镇人口预测假设至2020年之前不考虑人口外迁因素近期(2005年)湄洲岛村镇人口约4万人(2010年)湄洲岛村镇人口约4.1万人远期(2020年)湄洲岛村镇人口约4.4万人据分析,湄洲岛远期(2011-2020年)应有5000人左右外迁则2020年湄洲岛实际村镇人口约3.9万人3.5.5置业人口考虑到湄洲岛规划中的高、中、大众等各档度假用地中将有一部分会开发成为旅游房地产项目,预计岛上总置业人口约为1300-3800人。3.5.6环境容量湄洲岛风景名胜区游人即时适宜环境容量为2.28万人,年适宜环境容量为686万人次。第四章规划布局第一节规划结构4.1.1湄洲岛用地分为三大片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和村镇建设区。4.1.2风景名胜区沿湄洲岛东南部的海岸连续分布,形成带状空间,包括东部沿海大小沙滩和周围景观较好的岛屿。规划陆域面积约5.48Wo风景名胜区内设置六大景区:湄屿潮音景区、妈祖祖庙景区、莲池澳沙滩景区、卧佛屿景区、鹅尾山景区、九宝澜沙滩景区。4.1.3旅游度假区位于风景名胜区西侧,集中了各种旅游度假设施和服务设施,旅游度假区由三大组团组成,即祖庙旅游综合区、中部度假组团、南部度假组团。规划总面积约3.49krtfo4.1.4村镇建设区位于湄洲岛的西部,是岛上居民生产生活主要区域,分为北部生产生活片区、中部生产生活片区以及南部生产生活片区。城镇中心位于湖石果北部,集中了行政办公、金融、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公建设施,是全岛旅游及生活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区的规划面积约4.57km2。第二节村镇建设区规划布局4.2.1居住用地1、 规划措施根据“集中化''原则将原来分散的居住用地进行集中。零星居住用地就近并入集中的组团。严格控制居住用地的范围。岛上居住用地总量只减不增。景观及用地条件好的居住用地部分置换作为旅游度假用地。重点建设中、北部居住组团,鼓励人口往上述两组团迁移。岛上居住用地划分为一类或三类居住用地2、 规划布局调整采用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布局方式,全岛居住用地分为南、中、北三个居住组团,其中北部居住组团最大,居住人口最多。规划总居住用地面积192.7公顷。3、 组团布局北部居住组团主要包括东蔡村、高朱村、莲池村和寨下村。北部居住组团中一类居住用地64.2公顷;三类居住用地23.8公顷。规划总居住人口16000人。北居住组团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寨下和东蔡村。对于临近风景区的宫下、莲池、高朱三村部分居住用地实行外迁。北部组团人口内部平衡。位于妈祖祖庙以东的牛头尾自然村可建设成渔家乐旅游村。本区应鼓励居民利用住宅开办民俗旅馆。中部居住组团主要包括汕尾村和西亭村。有一类居住用地3.2公顷;三类居住用地53.6公顷。总居住An13900人。中部组团是岛上南部居民北迁的主要安置地。为保持优良的环境,与度假区有机分隔,组团内部仍保留大片空地辟为绿地。南部居住组团主要包括北壕村、港楼村、后巷村和下山村。规划南部居住组团中三类居住用地47.9公顷。总居住人口约12000人,是居民外迁的主要组团。其中后巷、下山两村整体外迁;原居住用地改作为旅游度假用地。4.2.2公共设施用地1、总体布局村镇建设区的公共设施中心设于兴岛路与湄洲大道交汇处,是湄洲岛全岛的旅游及生活服务中心。集中设立商业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邮政电信、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建设施。相对独立的中、南部居住组团就近设置一些小型的商服设施。2、规划布局行政办公用地将原湄洲镇政府所在地作为未来湄洲岛的管理中心。各行政、事业单位也尽量在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集中建设。商业服务业用地大中型商业服务设施、主要金融设施集中设置在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并于各分组团设置营业网点;宾馆酒店、特色餐饮主要设置于旅游度假区内,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也安排一定比例的此类用地。在原镇农贸市场附近另辟新地建设全岛最大的农贸市场,中部及南部居住组团各自设立一处小型农贸市场。文化娱乐用地规划要求在生旅游生活服务中心设置1-2处电影院、剧院。为适应旅游发展需要,在服务中心区设置一定数量的歌舞厅、桑拿、夜总会、图书馆、中小型展览馆等文化娱乐设施。教育用地随着岛上人口的重新调整,相应的对小学布局也作了一些调整,人口完全迁移地区,小学取消,相距较近的小学则进行合并,经调整小学减少到6处。而每一处小学旁都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用地。体育用地详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医疗卫生用地规划在各度假区组团配套设置医疗所、卫生站等医疗设施,这些设施也对岛上居民开放。在现红十字医院旁划定用地,作为医院发展备用地。4.2.3生产用地1、 岛上生产用地集中在西部安排。西部海域允许在近海养殖捕捞,保留西部汕尾、寨下、宫下三个渔港,允许渔民出海捕捞。2、 在白波面海滩旁建设以旅游小商品及水产品加工为主的小型工业区。区内安置无污染少污染企业,原岛上修船厂保留。3、 在西海岸货运码头附近设置仓储区。4.2.4湄洲岛村镇建设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规划用地面积(ha)占村镇建设总用地(%)人均(m2/l)1R居住用地192.742.1345.45其中一类居住用地67.4三类居住用地125.3中、小学用地13.72C公共设施用地21.54.705.07其中行政办公用地0.9商业金融用地13.7文化娱乐用地2.1医疗卫生用地1.6其他公共设施用地3.23M工业用地10.002.182.364W仓储用地1.80.380.425T对外交通用地15.103.303.566S道路广场用地86.118.8220.30其中道路用地68.4广场停车场用地17.67V市政公用设施用地9.11.992.148G绿地121.226.5028.58合计村镇建设用地457.43100107.88注:规划期末(2020年)规划人口3.91+0.33=4.24万人(本岛居民3.91万人外来服务人口0.33万人)第三节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4.3.1祖庙综合区位于妈祖祖庙南部,已有一定的规模,该区定位为海岛北部最大的旅游综合服务区,主要为在妈祖庙、湄屿潮音、莲池澳沙滩景区旅游度假的游客提供服务。规划要求对现有设施进行整治、优化,商业服务业设施的档次以大众化为主。在宫下渔码头附近设置特色餐饮区。把牛头尾村建成体验渔家民俗生活的旅游村。为进一步确立湄洲岛作为全世界妈祖信仰文化中心的地位,在祖庙综合区划出较多用地建设与妈祖有关的各类文化及旅游观光设施,在妈祖庙入口广场对面空地设置妈祖广场,解决人旅游高峰期车疏散问题。4.3.2中部度假组团中部度假组团包括:寨下、汕尾村海滨大众度假区;高朱、莲池、北壕村东海岸地区大众化的度假用地;湖石果休闲健身娱乐区;岛上唯一的高档度假区及主题游乐岛。寨下、汕尾村海滨大众度假区位于湄洲岛西部,安排大众化度假用地及开展一些沙滩活动。高朱、莲池、北壕村东海岸地区属大众化的度假用地,是湄洲岛近期重点建设的度假区,开展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在现黄金海岸娱乐中心处设置度假服务区。安排中小型商服、娱乐设施。湖石果休闲健身娱乐区,位于海岛中段湖石果附近,包括了湖石果高尔夫球场、体育健身区及以开展各种休闲健身娱乐活动为主的旅游休闲用地,是旅游度假区中唯一以活动为主体的组团。西部的体育健身区可建设田径场,跑马场、赛车场、淡水游泳池、健身馆以及各类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各建设项目之间应有大面积绿化环绕,形成公园效果。该组团同时也是岛上居民的体育活动中心。岛上唯一的高档度假区,属远期开发区域。在高档度假区内可设置各类高档别墅、高档酒店、餐饮设施,结合高档宾馆设置国际会议中心。也可安排一些小型的高档文娱设施;在高档度假区外海面上的洋屿岛开发成以野营、情侣探索、海岛野餐、生存训练、海钓等活动为主的主题游乐岛。4.3.3南部度假组团是岛上最重要的度假组团,分近、远两期实施,此区东、南、西三面分别为卧佛屿、鹅尾山、九宝澜沙滩景区。在组团东部临海、条件最好处安排中档度假用地,其余地区安排大众度假用地。在后巷村宝澜路附近建设组团的服务区,也可为南部居住组团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南部度假组团内还规划了一片旅游休闲用地,拟引进海洋科普设施。南部度假组团近、中期主要在空地上进行建设,远期结合后巷、下山两村的整体迁移,在原村庄用地上建设大众化度假设施。第五章风景名胜区规划布局5.1风景名胜区的范围风景名胜区位于湄洲岛东部及南部海岸,包含了岛东、南部全部的海岸线及部分海岛、水域。风景名胜区陆域部分总面积为5.48抑,海域面积约9.70km2(含海岛)。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18knd5.2风景名胜区性质湄洲岛风景名胜区是以妈祖祖庙和妈祖信仰文化为特色,结合海蚀地貌和沙滩等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宗教朝拜、观光旅游和休假为主要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5.3规划分区湄洲岛风景名胜区分为六大景区。1、 妈祖祖庙景区以妈祖祖庙为中心,包括妈祖故事石雕园、湄洲天后宫西、南建筑群、妈祖石雕像、妈祖碑林等重要景群和景点,突出妈祖祖庙和妈祖宗教信仰等人文景观特色。2、 湄屿潮音景区包括湄屿潮音、虎狮山、沙滩、虎狮列岛等重要景群和景点,以欣赏岩石景观和远眺海岛风光为特色。3、 莲池澳沙滩景区以莲池澳沙滩、公蛋屿为主要景源,以沙滩浴场和各种沙滩水上休闲游乐活动为特色。4、 卧佛屿景区包括卧佛屿、观音石、含苞石菇、月亮峰、金山寺等主要景源,保护和突出卧佛屿景观。5、 鹅尾山景区包括鹅尾神石园、鹅尾山沙滩等主要景源,突出体现海蚀地貌景观。6、 九宝澜黄金沙滩景区以九宝澜黄金沙滩为主要景源,结合九宝澜黄金沙滩南部的海域开展水上休闲游乐活动。5.4湄洲岛省级风景名胜区用地统计表湄屿潮音景区妈祖祖庙景区莲池澳沙滩景区卧佛屿景区鹅尾山景区九玉澜臾金沙滩景区合计景区面积(ha)陆域1418.719.28.726.340126.9海域3.61.649.2总计17.618.720.812.726.340136.1风景区面积(ha)陆域548海域970总计1518协调区面积(ha)陆域1033海域2220.57总计3212.57第六章分级保护规划6.1保护内容1、 保护岛上森林植被2、 保护岛上坡度超过10度以上的山体;3、 保护岛上文物古迹;4、 保护沙滩、滨海石岸、礁石;5、 保护有景观价值的海岛;6、 保护有景观价值的海域。6.2保护分级将湄洲岛用地划分为特、一、二、三级保护区。在保护区外另划定协调区。6.2.1特级保护区的划定1、 将湄洲岛东北部的虎狮列岛划为特级保护区,以保护典型的海岛礁屿风貌景观,规划面积3.6公顷。2、 将湄洲岛东南部的卧佛屿划为特级保护区,以保护其形如两尊卧佛的奇特景观与自然环境。规划面积4公顷。6.2.2一级保护区的划定1、 将湄屿潮音景区中的湄屿潮音和虎狮山划为一级保护区,保护其海蚀地貌景观及自然环境,规划面积5.7公顷。2、 将妈祖祖庙景区中的妈祖祖庙建筑群划为一级保护区,保护好妈祖宗教文化及其载体,规划面积10.1公顷。3、 将卧佛屿对岸的沙滩和海蚀地貌岩石群划为一级保护区,规划面积4.9公顷。4、 将鹅尾山景区南部的海蚀地貌岩石群划为一级保护区,规划面积14.8公顷。5、 将九宝澜沙滩中段划为一级保护区,规划面积24.2公顷。6、 将莲池澳沙滩和公蛋屿划为一级保护区,规划面积20.8公顷。6.2.3二级保护区的划定1、 将白波面海滩的红树林保护区划为二级保护区,规划面积12.23公顷。2、 将景区范围扣除特级和一级保护区的部分划分为二级保护区,规划面积71.84公顷。3、 将风景区范围内的所有沙滩滨海石崖、礁石(除去景区范围内的沙滩)都划为二级保护区,规划面积62.16公顷。6.2.4三级保护区的划定1、 将风景区范围内扣除特级、一级和二级保护区的部分划为三级保护区,规划陆域面积312.74公顷,海域面积970公顷,总面积1344公顷。2、 将湄洲岛北部轮渡码头西侧的风景绿地和滨海石台以及鲍鼻尾附近沙滩、洋屿划为三级保护区,规划面积103.20公顷。3、 将全岛风景林地(除风景区之外)划为三级保护区。面积约86.75公顷。4、 将土兴宫、立英宫、显镜寺、永德堂、莲池宫、明瑞宫、明瑞祠、龙兴宫、卢厝宫、基督堂、镜峰寺、樟头寺、文兴宫、白石宫、园光寺、天利宫和麟山宫划为三级保护区,规划面积0.6公顷。6.2.5协调区的划定1、 将湄洲岛扣除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的部分划定为陆域协调区,规划面积1033公顷。2、 将东、南部海岸线外二千米的海域划为海域协调区,规划面积1258.36公顷。3、 将西部海岸线除6波面每滩密外五百米内的海域戈的海域办调区规划面积962.21公顷。6.3各级保护区的保护规定6.3.1特级保护区的保护规定特级保护区内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禁止游人进入。特级保护区总面积6公顷。6.3.2一级保护区的保护规定一级保护区是湄洲岛的重要保护地带。一级保护区总面积为80公顷。一级保护区内可以设置必须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宜安排旅宿床位,大、中型服务设施不得安排在此区,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6.3.3二级保护区的保护规定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应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二级保护区总面积170.63公顷。6.3.4三级保护区的保护规定在三级保护区内,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适宜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允许适量机动交通进入,但限制居民活动进入。三级保护区总面掘34.55公顷。6.3.5协调区规定在协调区内应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可以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但要分别控制各项设施的规模与内容。区内各村庄布局、建设和发展,均应加以宏观控制;加强区内村庄、道路的绿化与美化,搞好环境卫生,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全面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海域协调区内不应进行海水养殖,不得停泊大、中型船舶,海水水质要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协调区总面积3253.57公顷。第七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7.1旅游接待床位规模预测1、 近期(2005年)需旅游接待床位1100床,岛上现有及在建的宾馆床位数基本能满足要求,高峰日有缺口,可鼓励开办民俗旅馆解决。(2010)需旅游接待床位3900床。2、 远期(2020年)需旅游接待床位13000床。床位具体分配如下表:数(床)规划期中度假组团南度假组团祖庙综合服务区其余地区(村镇建设IX及民俗旅馆)2010年15009009006002020年54004500100021007.2旅游服务设施系统湄洲岛的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分为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一级服务中心、二级服务中心和三级服务点四个层次。7.3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设于现湄洲镇中心区域。服务中心应设置:宾馆饭店、较大型的购物中心、游人中心(博览、演示、咨询、休息)、较大型的会议中心、各类文化娱乐场所、邮局、银行、医院、信息中心、展览馆、大型停车场等。7.4一级服务中心一级服务中心位于祖庙综合区。应该具备的设施包括:宾馆饭店、较大型的购物中心、餐馆、旅游商店、文化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金融邮电设施、中小型停车场等。7.5二级服务中心二级服务中心应该具备的设施包括:旅游商店、卫生所、邮电设施、专项服务设施(会议中心、水上活动服务区等)及其配套设施、度假区内的配套服务设施、小型停车场等。湄洲岛的二级服务中心共两处。分别位于莲池澳沙滩服务区、下山村二级服务中心。7.6三级移动服务点结合景点与休息处、休闲游步道两侧和沙滩上设立可移动的临时三级服务点,主要提供小卖、茶水等服务。第八章湄洲岛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情况汇总序号用地名称规划用地面积(ha)占全岛土地总面积(%)1风景名胜区用地54834.662村镇建设区用地457.428.933旅游度假区用地34922.07其中度假用地189.9其中大众度假用地175.2高档度假用地14.70旅游服务设施用地24.77旅游休闲用地43.81高尔夫球场用地69.37体育健身区用地21.154林地211.7813.405沙滩14.820.94全岛总用地1581100第九章专项规划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9.1.1对外交通1、 建议将莆田市区全文甲码头42公里的道路等级提高,成为旅游高速路,与福厦高速公路对接,缩短省内游客从公路到达湄洲岛的时间。2、 充分利用湄洲岛3000吨客运码头,力争近期开辟全厦门、福州的航线,中期开辟全上海、广州等东南部沿海主要客源城市的航线,远期开辟至台湾、香港、澳门的航线。3、 中、远期在湄洲岛中部设置简易直升机场。4、 在东蔡村建立500吨货运码头,作为海岛大陆间货运主码头,宫下车渡码头主要作车渡使用。5、 以文甲——湄洲客运轮渡方式解决游客上岛问题,在岛南端结合3000吨客运码头再设一处轮渡码头,方便度假游客就近游玩活动,宫下轮渡码头主要为岛上居民及香客服务。适当扩大车渡码头规模适应车流量的增加。6、 在车渡码头处预留跨海隧道出口位置。7、 保留海岛西侧汕尾、寨下、宫下渔业码头。9.1.2内部道路交通1、路网布局以现有路网为骨架,适当延伸及加密,形成较自由的网络状布局。岛上的道路分为主十道、次干■道、游览主十道、游览次十道共四个等级。其中主十道红线宽14米、16米、22米;次十道红线宽10米,游览主十道红线宽12米。岛上纵向道路大部分已成形,以改造为主,湄洲大道在湖石果段适当截弯取直,西环岛路为满足旅游度假需要,线型也作调整;东环岛路改造为游览主十道,仅允许通行环保型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应急性机动车辆。横向新建多条道路。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路网适当加密。9.1.3交通规划调整1、 停车场规划在客运、轮渡码头、人流集散地、主要服务设施(服务区)和主十道边设置社会停车场。全岛共规划12个社会停车场,另外还可以结合度假区和服务区设立配套中小型停车场。2、 公共交通严格限制岛上居民及单位购置机动车辆,以公交作为主要交通出行方式。按照合理服务半径,在岛上设置公交车线路,公交车辆选用环保、漂亮的小巴。在旅游区域内以各种特色交通工具,如电瓶车、环保小火车、马车等作为代步工具。鼓励居民及游客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3、 水上交通应积极发展海上旅游,组织海上游线,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在鹅尾山西侧专辟区域建设游艇停泊码头,主要停泊度假用、海上观光用、私家用游艇;在三佛山北设简易游艇码头,供游客上洋屿游玩。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9.2.1湄洲岛的绿地采用自由式的布局形式。9.2.2在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边建造一个中央公园,在服务中心区与祖庙综合区之间沿湄洲大道设置带状绿轴,联系两大中心。在东部及南部海滨设置两个广场,形成滨海景观节点。在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设置兴岛广场。利用原有的菜地、空地或防护林地改造成为中小规模公共绿地。9.2.3岛上主十道、游览主十道两侧均设绿化隔离带。道路绿化隔离在一般情况下不小于5米,有特殊原因也不应小于3米。对原有的防护林进行绿化改造,增加阔叶树、景观树比重。重点保护红树林保护区。9.2.4引种湿地松、黑松、肯氏相思、台湾相思、柠檬核,近期改造已进入成熟阶段的木麻黄、长势差的木麻黄,远期逐步更替木麻黄林,应注重林相变化。风景区边缘及风景区与度假区交界处可选用园林树种。9.2.5扩大原苗圃范围,从岛外引进新的树种在苗圃驯化,为绿化湄洲岛提供大量苗木。苗圃的植被主要为风景区绿化、道路绿化、防护林绿化服务。第三节景观规划9.3.1湄洲岛全岛共分为八大风貌区,即渔家乐风貌区、度假风貌区、养殖风貌区、宗教风貌区、中心服务风貌区、自然风貌区、滨水娱乐风貌区、健身休闲娱乐风貌区。各风貌区应注重塑造不同的景观效果。9.3.2宫下轮渡码头和九宝澜客运轮渡码头是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门面,应注重其环境营造,并注意指标牌、IC电话亭、公厕、垃圾果壳箱等小品的设计。9.3.3主要景观道路和岛上制高点的景观处理1、 湄洲大道、环岛西路、环岛南路、环岛东路和金滩路是岛上主要景观道路。道路两侧应各设10米宽以上的绿化带。环岛南路、环岛东路上只允许通行内部游览车辆及应急车辆,尽量保护东部的景观和旅游度假区的环境。2、 对岛上的妈祖山、大山鼻头和鹅尾山三个制高点进行重点景观处理。妈祖山应进一步加强绿化,作为妈祖塑像的大前景,新建建筑都要顺应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和环境,很好地溶入整个山体环境中。规划要求大山鼻头中远期迁出公墓,加强山体的绿化,原采石区利用绿化或雕塑化等处理方式进行美化,修缮山顶灯塔,供游客登高远眺。鹅尾山应加强山顶区林地绿化,在制高点处修建控制性建筑作为点缀,改善山体外部总体景观效果。9.3.4建筑景观规划1、 总体要求湄洲岛建筑的高度、造型、体量、风格等均应以满足旅游要求,与全岛自然景观协调为前提,建筑高度方面宜低不宜高,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建筑造型应尽量采用坡顶,建筑材料尽量避免城市化、商业化。2、 居民组团建筑景观规划进一步提高建筑密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杜绝“空心村"现象的出现。建筑的层高应控制在4层以内,部分景观敏感地带的居民组团的层高应控制在3层以内。建筑风格应采取莆田传统民居的形式。屋顶采用红色坡顶,建筑材质以砖木石等自然材质为主,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要符合小渔村的整体氛围。委托专业设计人员对湄洲及莆田传统建筑形式进行研究,设计富有地域特色的样板住宅向全社会推广。3、公共建筑及旅游度假区建筑景观规划中、高档度假区内的建筑控制在3层以下;大众度假区内的建筑除兴岛路西侧的建筑控制在3层外,其他都控制在4层。旅游休闲用地的建筑层高全部控制在3层。公共设施建筑除旅游生活服务中心区局部可以保持5层外,其他建筑高度都控制在4层以下。体育健身区、高尔夫球场和水产加工区的建筑高度都控制在层以内。建筑的尺度应与其高度相适合,形成合适的体量和比例。通过建筑的材质、色彩、表面肌理和设计的细部处理来获得符合旅游度假区的休闲娱乐的氛围。提倡采用自然建材,屋顶采用坡顶,屋顶颜色与莆田传统民居协调,采用红色。第四节岸线及海域利用规划9.4.1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海岛东、南部主要安排旅游岸线,海岛西部岸线除部分区段外,集中用作交通及渔业、养殖业生产。岸线及海域划定一级功能区5个,艮"港口航运区、渔业资源利用区、旅游区、工程用海区、海洋保护区。9.4.2划定宫下轮渡港区(含车渡码头)、九宝澜客运及轮渡港区、东蔡货运港区,划定进出湄洲岛客运码头航道以及轮渡、货运码头全文甲的航道。9.4.3划定寨下、汕尾、宫下三个渔港,划定汕尾滩涂养殖区、湄洲岛西部浅海养殖区、湄洲岛东部浅海养殖区,养殖区的范围应与本规划“保护规划”进行协调。9.4.4从北部牛头尾至西端九宝澜黄金沙滩、海岛西部鲍鼻尾沙滩及东蔡滨海石岸均划定为旅游岸线,岸线外为海域协调区。在旅游岸线上设置九宝澜、莲池澳海滨浴场及水上乐园,设鹅尾山、金沙滩两处海滨浴场,对景观价值较高的石崖、礁石进行重点保护。9.4.5在湄洲岛西海岸划定海底电缆区及湄洲岛跨海输水管道区,建议在现车渡码头位置预留未来跨海海底隧道出口。9.4.6划定湄洲岛港楼红树林保护区。划定湄洲岛及周围一定范围海域为湄洲岛海岛生态环境特别保护区。第五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9.5.1给水工程规划1、 用水量预测规划区远期总用水量按23000m3/d计。2、 水源远期本规划区供水仍以忠门半岛东圳水库水作为水源,用水高峰期可采用本岛地表水和地下水补充,也可在忠门镇设加压泵站增加供水量。对湖石果和前范水库进行清淤和控制污染,以作备用水源,保证两水库常年蓄水以防管道维护或其它因素引起的断水。3、 水厂本规划推荐岛内自建水厂,在湄洲岛4000m3/d北壕水厂附近山坡上就地扩建至2.3万m3/d规模。4、 管网规划本规划区管网由DN150-DN600管道组成环状网。给水管布置成沿南北敷设的环岛主十管,并在主十管之间布置若干■条连络管,在DN150以上管道每隔120m设一室外消火栓,其服务半径不小于150m,尽可能布置在路口。9.5.2排水工程规划1、 排水体制岛上排水采用完全分流制。雨水就近排海或进入湖石果蓄存后排海,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深海排放。2、 污水量岛内平均日污水量约为1.7万m3/do3、 排水管网规划区污水管网由d300-d600管道组成,主要由南向北集中全污水处理厂处理。中途在适当位置设置污水加压泵站。南、北部雨水就近排入海中,中部向湖石果集中蓄存或溢流入海。4、 污水处理岛上污水处理厂厂址拟设在湄洲岛北面西环路西面的渡船头。污水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海域污水水质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近期在污水厂建成之前各单位以及生活污水应经自设的小型污水处理器进行二级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5、 暴雨量公式暴雨强度公式采用下列公式1950.22(l+0.629LgTe)q= (L/s.hm)(t+6.756)0.697Te取值为1年,综合径流系数0.60。9.5.3防洪规划1、 湄洲岛应作为城市重要地区考虑,其防洪堤标准按百年一遇潮位设防。内河、排洪沟按20年一遇降雨计算。湄洲岛四周各段防洪堤应在百年一遇的潮位基础上加上相应的超高。2、 岛上有条件的地形应尽可能设计成可收集雨水的水库或水池,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增加岛上淡水蓄存又不至造成危害,各蓄水设施根据规模不同按防洪规范相应的防洪标准设计。第六节电力通信工程规划9.6.1电力工程规划1、 负荷预测湄洲岛远期规划累计总电力计算负荷为8.40万KW,平均电力负荷密度为53kW/hao2、 城市电源变电所规划及电力平衡规划在寨下毛哩沙设HOkV变电站1座,该变电站考虑与本岛环境、景观协调,规划为户内室或半户外室,并建成自动化水平高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电压等级110kV/10kV,装机3台,规模3x50MVA,占地0.5haoHOkV电源引自忠门220kV变电站,并从对岸山柄引海底电缆全本岛变电站。3、 城市电网及供电设施规划城市电网电压等级规划为llOkV、10kV、380/220Vo规划区内10KV配电网配电方式采用10KV开闭所向各配电室配电的方式。10KV电力开闭所按带负荷6000-9000KW规划,规划开闭所设在负荷中心的场所,要求开闭所建筑面积150M2左右,开闭所要有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两个开闭所间要有联络,且此两个开闭所的电源引自HOkV变电所10kV侧的不同母线段。4、 电力线路敷设岛上新架设的导线均规划为电力电缆沿地下通道(电缆沟或电力排管)敷设,已建的导线逐步改造,由架空逐步向地埋过渡,最终实现全电缆化。岛内线路规划沿道路的人行道下敷设,沿道路东、南侧敷设。9.6.2通信工程规划1>电信预测累计岛内市话业务量达4.33万部。维持本岛现有两处电信局局址。规划原模块局容量按3.0万门规划,预留的局址设模块局,规模2.0万门。话务量每2400门左右需设接入网传输机房1个,内设光交电节点,同时每个接入网机房带3〜5个光终端点。岛内线路均规划沿道路的人行道或慢车道下敷设,沿道路西、北侧敷设。2、 移动通信网莆田移动通信传输网将采用分层状结构的SDH环组成。笏石四新局为沿海传输中心,沿海各基站将通过笏石四新局传送到交换局。湄洲岛属沿海地区西环(子环),环上连接为笏石四新-东庄-秀屿-东埔-梯吴-巷里-月塘-笏石四新;共计环连带8局所,环长75km。湄洲岛信号从巷里微波接入。岛内主要采用光缆传输,并在主要十道均预留光缆通道,走向同电信网。3、 联通移动通信网莆田市将建设1个2.5Gb/s骨十网,同时把已建及新建基站纳入骨十网。并采用光缆与微波传输相结合的传输方式接入骨十网。湄洲岛站属笏石骨十环东埔节点,环上连接为笏石-山亭-东埔吉城-东埔-忠门-笏石,带东埔-湄州岛微波支线,湄洲岛-港楼光缆支线,共6个基站。传输网岛内以光缆传输为主,光缆通道的规划原则是在主十道上均应设置,其走向同电信网O4、 广播电视网规划岛内有线电视传输网以光缆传输为主,光缆通道的规划原则是在主次十道上均应设置,其走向同电信网。5、 邮政本区规划邮政支局2个,除原有1个局外,新设邮电支局1个(现为邮政培训中心),邮政所3个。第七节环境保护规划9.7.1湄洲岛周围海域海水执行标准为除西部养殖区按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余海域按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按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执行。9.7.2排除无法消除自然噪声外,湄洲岛噪声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HGB3096-93)执行。具体执行标准为:风景区及度假区执行0类标准,白天50分贝,夜间40分贝。居住区文教机关区域执行1类标准,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中心商业区执行2类标准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9.7.3大气质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执行。具体执行标准为:一类I级标准。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9.8.1岛上的生活垃圾远期全部运往岛外处理。居民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至垃圾转运站,根据垃圾成分不同,分类转运。建筑垃圾由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作为工程填方等用途在岛上就地平衡。9.8.2在西海岸规划利用东蔡货运码头把岛内垃圾集中转运岛外。近、中期垃圾仍考虑岛内填埋,填埋场设在北壕沙滩附近。供居民直接倾倒垃圾的小型垃圾收集、转运站,收集服务半径不小于200m,占地面积不小于40m2。居住区每700米设置一座小型转运站,西南地区隔1000米设置一座小型转运站。各转运站面积为100m2。9.8.3岛上公厕在居住区内按常住人口每2500-3000人设置一座,面积为30-50m2。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区公厕间隔400m左右为宜,其他区域间距不大于800米。度假区内公厕间距1000米左右为宜。风景区内根据人流密集度布置公厕。9.8.4岛上殡葬依托忠门半岛。现岛上的公墓应逐步外迁。第九节防灾规划9.9.1消防规划1、 在中部中心区设一个二级消防站,南部设一个三级消防站,各类建筑应规定安置相应消防设施。2、 将岛上供水网作为消防的主要水源,同时考虑将岛上的天然水系作为防火临时水源,岛上重要商业建筑及祖庙区等火灾危险较大区域及应做到双水源供水。岛上给水管网管径、消火栓间距应符合国家防火设施规划。3、 城市道路规划时应尽量组织环线。消防通道规定保护必要的宽度(主3.5m)。净空(主4m)、间距(主160m)和转弯半径(主120m)。街区道路也必须考虑消防车通行。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大于160米。当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通道。4、 消防供电根据供电重要性和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采有相应的供电负荷等级。。5、 消防站应设置两条以上火警通讯专线,逐步建设较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及消防通讯指挥系统,形成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自动化系统。6、 湄洲岛应建立森林防火体系,设置专职消防人员、护林防火员、火情了望员等。9.9.2抗震规划1、 建立完善的路网结构,形成畅通的交通疏散体系。2、 主次十道两侧的建筑均须后退红线3-5m,较高建筑前须留出停车场广场用地,疏散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5m。3、 在公共绿地、停车场、广场、体育场等开阔性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上,综合考虑其作为灾害发生时的避难疏散场所的功能,并保证与疏散通道的连接。4、 新建建筑在建筑密度、间距、建筑材料及结构上都应满足相应的抗震要求。5、 城市的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电源、通信、给排水等应统一设防。9.9.3人防工程规划1、 根据城市战时疏散要求,湄洲岛居民主要疏散往忠门半岛。2、 应在地下掩体内设置地下蓄水池,其水源来自城市日常供水体系,结合消防用水考虑。同时还需设置地下仓储以及工程抢修、医疗救护、消防车停放、指挥通信、专业队员、掩蔽等配套工程建筑。3、 逐步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全岛整体防护能力,防空地下室应按平战结合的原则予以利用。4、 利用东南风景区修建人防工程设施,将山地人防工程与平地防空地下室结合起来,构成较完整的防护体系。第十章发展时序第一节近期建设10.1.1参照2003年编制的《莆田市近期建设规划》,湄洲岛至2005年的近期建设项目,详见下表:项目类别用地名称用地规模总投资资金备注

(公顷)(万元)来源公园用地鹅尾山岩石景观区28.26自筹湄洲岛天然生态公园约333.312000自筹结合风景区设置湖石果公园约13.331000自筹中、远期后做为高尔夫球场天妃故里约7.223975自筹居住用地北京住总别墅区6.677000自筹中、远期转为休疗养区黄金海岸度假村7.57988自筹冏业金融金隆实业公司1.40自筹下山村旅游度假服务中心5.25600自筹下山村四星级酒店7.53自筹缩小用地远期作为中档度假区的配套设施行政办公林勇文综合楼1.37自筹省水利厅综合楼3.31500自筹莲池村联检机构用地0.8800自筹教育科研中国教育服务中心1.471000自筹中、远期作为大众度假区的配套项目湄洲岛海洋观测站0.85体育用地体育文化中心6.671100自筹中、远期作为大众度假区的配套项目文化娱乐闽台文化交流中心6.6717315自筹中、远期作为大众度假区的配套项目工业用地海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6.67500自筹文物古迹妈祖文化园8985自筹市政设施消防中队0.67力宝地宫下村力宝用地1.23自筹规划主要用作景观生态林地东蔡村力宝用地-11.95自筹规划主要用作景观生态林地租用地东蔡村力宝用地-23.15自筹规划主要用作景观生态林地东蔡村力宝用地-35.89自筹规划主要用作景观生态林地港楼村力宝用地1.331000自筹第二节理想的建设发展时序10.2.1总体构想湄洲岛近期建设仍应以开发新的景点,丰富朝圣观光内容作为旅游开发工作重点,开发重点集中在海岛北部;而为了迎接下一阶段开展度假旅游,应做好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从2005-2010年应大力建设各类新的度假设施,开发重点在岛的中南部;2010年至2020年远期发展阶段,应对岛上原有建设用地挖潜改造,实施岛上人口重新分布,重新调整优化用地布局。在改善全岛城镇建设面貌,提升居民人居环境品质的同时,利用人口外迁及岛上居住用地整合,换取新的旅游开发建设用地,进一步充实旅游度假设施,丰富旅游度假内容,形成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10.2.2近期建设1、 理想的近期建设规划目标是:继续完善岛上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岛上生态环境水平,重点建设海岛北部地区,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休闲观光景点,使全岛旅游开发硬件得到全方位的强化,使朝圣、观光旅游形成较完整的体系。2、 在旅游观光内容方面,近期应不断对风景名胜区范围的风景资源进行开发,包括继续对鹅尾神石园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