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_第1页
大学语文复习_第2页
大学语文复习_第3页
大学语文复习_第4页
大学语文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第一部分,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骰”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共七篇。第二项,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第三项,主旨。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为第五、第六自然段。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上张,指出耍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耍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耍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行也。民便可以加多了。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构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第五项,学习要点。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广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具体提出,要给民以五亩之宅,白亩之田。要使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卜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第六项,写作特点。写作特点有三点:第一点、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白矜其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己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已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梁惠王的自满情绪基本已被扫除。在论辩中已处于劣势,孟广趁胜追击,因势利导、循循善秀,提出了施行人道的具体措施。勉励他施行仁政。并为梁惠王描绘出一幅行王道的美好图景,这是应用扬的说理方法。然后以杀人怪兵器为喻,批评梁惠王没有对人民施行仁政,这是运用抑的方法,最后梁惠上只要不把责任归罪于荒年,则天下之民至焉的愿望定能实现,这乂是扬。这是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点。第二个特点善用比喻生动形象,文中以战为喻的描写有声有色,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指出梁惠王的作法与邻国没什么区别,也抨击了他自诩有功的矜态,又用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揭穿统治者惯于推卸责任的手法,议论尖刻、有力。第三个特点,文中的排比句:排比句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和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三个排句。下面还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卜者可以衣帛矣,和第二个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个句子也是排比句。第七项,疑难词句。(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就是凶年,灾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力口,是增加,更加的意思。(3)弃甲曳兵而走。兵,兵器。走,跑,这里指逃跑。(4)直不百步耳。直,仅,只。(5)数罟不入夸池。数,细密的意思。(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就是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者办丧死。(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指须发花白。(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读望,用作动词,即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的意思。(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怪罪。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斯,是这样。焉,代词,指梁惠王。第八项,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翻译:丢弃了盔甲,托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有的逃了五十步停下,那些跑了五十步的战士耻笑跑了一百步的战士行不行。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翻译:七卜岁以上的人有丝绵衣穿,有肉吃,老白姓不饥饿,不受冻,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孽而不知发。翻译: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加以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曾想到打开仓原加以拯救。这一篇《寡人之于国也》辅导完了。《秋水》第一项,作家作品。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他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和“杂篇”是他的门人和后学者所作。第二项,文体知识。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第三项,主旨。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卜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中心论点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自多。第四项,层次和段落。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即河伯所想所说。先写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到海边看到海以后,认识到最为天下之美近在已是错误的。会见笑于大方之家。第二部分是第二个自然段。即写,海神,北海若的谈话。阐述天下万物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人不可自多,不可自满。以上两大段还可以各分儿个层次。第一段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写何伯的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到海边后才认识到自己那种自多的观点是危险的。第二段分为四层。第一层从“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至『尔将可与语大理矣”。阐述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第二段第二层从“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海若阐述海是比河大,但又比天地小,所以不能自多。第二段第三层从“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也”到“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通过一系列的类力,阐述世界万物和人类都有大小、多少之比,人是很渺小的。第二段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最后,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卜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的结构特色是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第五项,本文的写作特点。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本篇是议论文,但我们未见有抽象的说教,而是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r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三、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令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上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还有,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还有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羁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而大仓乎?还有一个句子,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土之所劳,尽此矣。第二段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最后,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的结构特色是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第五项,本文的写作特点。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本篇是议论文,但我们未见有抽象的说教,而是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侑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三、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H不暇接。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上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还有,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间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还有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野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翻米而大仓乎?还有一个句子,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土之所劳,尽此矣。《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一项作家作品.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北宋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死后追赠为太师,谥文忠。欧阳修是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反对北宋初年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强调内容重于形式,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而文章想写得好,即要道胜文致,也就是说要道德修养好。只有道德修养好的人文章才会达到高的境界。欧阳修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与宋祁合写的作品是《新唐书》。第二项文体知识。这篇文章是为《新五代史。伶官》一文写的序,宋初宰相薛居正监修一部《五代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文体卑弱,叙述或失之于烦冗。《新五代史》是欧阳修自撰的,文章远初旧五代史之上,欧阳修乂仿照《史记》设《刺客列传》,《滑稽列传》,《义儿传》,《伶官传》等,伶官是宫中的东工和扮演杂剧的艺人,后唐庄宗李存勖爱好音律,庞用伶人,使得财政乱国,故欧阳修特立《伶官传》。欧阳修为此做序,以庄宗的史实展开论述,以总结历史经验,警世未来。序,是实用性文体,它可是记叙性的,也可以是议论性的,本文属于史论。第三项主旨。本文阐述了盛衰取决于人事,不取决于天命,文中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政权的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满招损,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都为人“事”上的成败之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里的人事主要是指人的主观努力。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三段,紧扣盛衰两字展开议论。第一段高层建甑的提出自己观点,说明一个国家的盛衰归根结底是由人事决定的,而且指出这可以由庄宗的“得天下”与“失之者”的事实中得到印证。第二段用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卜.”又“失天下”的历史事实和正反对比的议论归结出江山难得而易失,成败全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这第二又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及“凯旋而纳之,记叙庄宗接受父命,忍辱负重,为国忧劳,胜利凯旋而归得天下的事实,证明事在人为。第二层由此发出议论,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到这段的结尾。写庄宗得天下时意气昂扬,所向无敌;失天下时“士卒离散,不知所归”,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得出结论:“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第三段是最后一段。转入精辟的阐释,阐明人事的含义,前面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国家的兴亡盛衰确实不在天命,而在人事,那么人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这要重点进行分析,作者对此的分析既是总结,又是对现实状况的警世,他先引入《尚书》上的警句“满招损,谦得益”作论据,然后顺理成章地分析出由于庄宗的历史事实说明的道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猴包藏着祸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日常不注意这些细微小事,沉溺于自己所偏爱的事物,灾祸就会到来了。而这作为•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也不仅仅表现在伶人这一件事上,至此作者写文警世人的目的也就完成了。第五项写作特点。一、论点鲜明。本文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而且满怀激情,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二、论据确凿,论据非常有力。第一种论据就是用历史事实做论据,文中第二段用大段篇幅写了后唐庄宗怎样接过晋王临终的三矢及所蜘,如何把矢藏于庙而又取出,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如何凯旋而纳之,报了梁之大仇,“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然后又写出如何“仓皇东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样一个由盛而很快又衰败的历史事实。作者紧紧扣题,发出议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事实胜于雄辩地证明了作者的论点。第二种论据就是理论论据,主要举出《尚书》上的名言“满招损,谦得益”做理论根据,然后作者据此阐发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自然之理也”。说明庄宗之事就是例证,所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世独伶人也哉!”发出了警世之语,论据简洁有力,确凿无疑。三、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本文开头结尾都是议论,中间举了事实采用记叙的笔法,但记叙完了也发了议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四、对比强烈,效果鲜明。文中先记叙庄宗劳记父亲的遗志,消灭仇敌,连连告捷,极力演梁其强胜,在告成功定天下之后,再以迅疾的笔调写其衰败之速,在盛哀成败兴亡的鲜明对比中,以事实证明满与逸豫之非,使文章开头就昭示的中心论点得到有力的证明。第六项疑难词句..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就是推究探求的意思。之是连同,连接主谓关系可以不译。第二个之字是助词当“的”讲,这里是的原因的意思。第三个之字是代词,代道理译为这个道理亦可。.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是给,矢是箭,其是语气副词,表期许命令的语气,也可以视成一定、要或等的意思。就是可以解释成一定、必须这种命令式的语气。.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一少牢:用猪、羊各一个作祭祀时的用品。牢:祭祀时所用的牲畜。请:取出。.及仇雕已灭,天下已定,……到仓皇东出。及是等到,仇邮就是仇敌,仓皇就是仓促,惊慌。.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是全的意思,莫是“无”或者“不”的意思。第七项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文。呜呼,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变化规律虽然人们都说在于天意,但难道不是以人的主观努力和行为密切相关吗,推究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世人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之计,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对他说梁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跟我相约为兄弟,可是都背叛了晋而归负于梁,这三庄事情我死而有憾,给你三支箭,你可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意愿。庄宗把箭收下而藏在宗庙里,此后用兵之时就派官员以猪、羊作祭品酬祷于宗庙,恭敬地把箭取出,放在织锦的袋子中,背着它冲杀在前,等到凯旋之时再把箭放加宗庙里。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朝君臣的首级,进入宗庙,把箭交回先王的灵前,而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时,他意气扬扬,可以说明极为豪壮啊!等到仇敌已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于四方群起响应,庄宗慌慌张张地由东门逃出,还没有见到敌人而士卒就已经纷纷逃跑溃散,君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奔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这时又是何等的衰败。难道说真是得到天下困难,而丢失天下太容易了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其实本来都是由于人为的呢?《尚书》上说自满就要招致损失,谦虚就会有所补益。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旺起来,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气势正盛的时候,所有天下的豪杰都没有人能够跟他抗争,到了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包围着他,而身遭杀害,国家灭亡被天下人所耻笑。可见祸患常是由细小的事情逐渐积累起来的,而充满智慧和勇敢的人大多因有所溺爱迷恋而陷于困境,难道仅仅伶官的事会导致这恶果吗?所以写了《伶官传》。《论毅力》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称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变法维新派康有为的学生。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与康有力一致,号称“康梁”。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政治上鼓吹维新,宣传立宪保皇,抨击专制主义,提倡民权。在文学方面,把散文做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又是最早评价和创作小说的人。他论著甚丰,变法前主办《时务报》,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主要著作是《饮冰室合集》。第二项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证论文,做为变法维新当时新文体的代表作家,梁启超自己说,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上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议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以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致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新文体》。他的议论文写得平意流畅,清晰自然,气势恢宏。第三项主旨。全文的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本文写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人士有的被杀,有的流亡,有的退隐。梁启超逃亡日本,还想努力进取,于是写《论毅力》,勉励处于逆境中的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败吓倒,不要被暂时的逆境所困扰,要坚持不懈,继续前进。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分四段。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今中外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开头起笔就旗帜鲜明运用正反对照的手法突出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以此统领全文。第二段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人生有顺境有逆境,事情不分大小都有阻力,从人生历史的一般规律来论证毅力的重要性,说明只有毅力至强的人才能获得成功。这段首先从纵向的方面来说明一个规律,人生历程,顺逆相间,人的一生大抵说来,大概是逆境居十分之六七,顺境只居十分之三四,而且每件事情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的阻力,这就为中心论点提供了理论根据。既然人人都要遇到逆境和阻力,所以就必须要有毅力。然后又从横的方面来分析人们对待逆境和阻力的不同态度,作者论说了四种人,有“志力薄弱之士”,“次强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对待逆境和阻力的态度不同,他们都是“非至强者”,只有至强的人才能善终。这就用分析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第三段从顺境和逆境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论证毅力的重要性。第一,作者认为小逆之后会向小顺转化,大逆之后会向大顺转化,而关键是要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批评看见人家成功就认为是幸运儿的错误态度。从而得出结论顺、逆、幸、蹇时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决定成败的关键就看是否有毅力。二,作者又以操舟为比喻,操舟都会碰到顺逆两种情况,遇到逆境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突过;一种是遇逆而返,终不达彼岸。对比之下,进一步说明要使逆境转为顺境关键在毅力,有毅力者可使逆境转为顺境。第四段引用孔孟名言,以堆山者和堆土者正反对举总结论证毅力的重要,以此结束全文。这段用孔孟之言总结说明做事重在坚持,也就是说所谓的毅力也就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做事,成败之数,视此而已。第五项写作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全文自始至终运用正反对照的说理方法,如成与败,逆与顺,强与弱,彼与我,“攻亏一黑”和“虽覆一溃”的对瘵,处处阐述了有毅力,行无毅力会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个特点是思路开阔,纵横开合,论证周密,结构严谨。文章一起笔就说天下古今成败之林,横贯天下,纵观古今,大开大合,接着论顺、逆、幸、蹇,又以逆水行舟、挖土掘井等圣人之言证明,或理论或现实依据,思路开阔,论证非常周密,而结构集中严谨。第三个特点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要阐明的道理具体形象,比喻如操舟之喻;造山以填土之喻;掘井之喻分别强调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层递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思递进而形式相近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本文有两处用层递手法。一是第二段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突出要想成功,应行“至强之人”的毅力,二是第三自然段操舟的对比,这几种情况的对比用层递式以此反衬出坚持到底者毅力的重要性。第六项疑难词句。.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莽然是广大众多的样子。.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的呈现。.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猝是突然的意思。.盘根错节之既经。盘根错节就是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情烦难友杂,不易解决。.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应刃而解是顺着刀口就分隔开来了。比喻事情容易解决。.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是非常羡慕。.以为是殆幸运儿。殆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又以为我蹇于遭逢,蹇是跛足,引申为艰难、困厄。遭逢是遭遇。.唐语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席i巨就是岂,怎么。第七项古文今译。普天之下古往今来,成功和失败的事情经验教训是如此之多,而情况和途径之不同又是那样纷芸复杂,推究他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失之就失败。人生的历程,大致不顺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间隔着交替而来的,不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一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意志和能力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容易很容易的,等到很快尝试到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勇气;那些意志能力次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第一关,但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再坚强些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事情越大,遇到的挫折也越多,要不退缩也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不能善始善终把事情进行到底的。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不顺利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利,大的不不顺利之后必定有大的顺利。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随之便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幸运儿,老天爷特别宠爱他,又认为我是倒霉,所以成就比不上他。这种人怎么能知道所谓“倒霉”,“幸运”,他与我都是相同的,而能不能征服,这个“倒霉”利用这个“幸运”,就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拿驾船来做比方,如果以二十天的时间行一千里的路程,其间风向潮流的或顺或逆,常是互相交错的。人家以艰苦忍耐的力最迎着逆风冲过去,然后可以从容地前进,去渡过顺风的一段;而我或者一天就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因此对岸就始终不能达到。孔子说:好比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如果停止,就此停止了;乂如好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继续干,我就前进了。孟子说:要干事的人,就象掘井,掘的再深而没有挖到泉水,那仍然是一口废井。成败的道理,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种树郭橐驼传》这个题目就是种树人郭橐驼的传。橐是一种口袋,用这个橐来形容骆驼背上隆起的那个肉峰,因此称骆驼为橐驼。木文用橐驼来称呼种树的人,因为他驼背。一、作家作品。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九年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顺宗时,官礼部员外郎。他参加了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王叔文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刺史,病逝于任所,因又称柳柳州。柳守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侣导者,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故并称“韩柳”。他的作品对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能无情的加以揭露和批判,说理透辟,笔锋犀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写作的一些讽刺寓言,篇幅虽小,寓意深刻,也为后人广泛传诵。他的诗歌风格幽峭洁净,自成一家。有《柳河东集》。二、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而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散文。三、中心思想。本章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反对当官的人“政乱令烦”,主张“顺民之天以致其性”,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全文虚构了一个人物——善于种树的郭橐驼。说他种树能“顺木之天而致其性”以此类比做官的人管理百性也要顺乎民意,只有“养民”才能治国。四、层次段落。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性格、职业和才干。第二部分,为第3自然段。通过对话、对比来阐述郭橐驼种树的经验,突出全文中心“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为第4、5自然段。与种树之理类比官理,指出当时做官的人喜欢频繁的发命令,百性时时都得接待,使民不得安居乐业。最后点明记叙这件事是要以种树比喻做官。再以郭橐驼种树的经验类比做官治民“传其事以为官戒”。五、写作特点。本文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虽日传记,但更多虚构成份,用此寄寓作者的政治主张。.本文在说理方面总体上运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乎民心”;用“其府也若尸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性;用种完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要让老百性休养生息。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使百性“病旦怠”。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明治民必须养民的道理。.本文在说明郭橐驼种树的道理时采用了对比手法。以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相对比,他植者之中,又以“疏懒”的和“爱之太殷”的相对比。在态度和方法上层层对比,这种写法还为后面以种树和治民的类比作好了铺垫。.剪裁详略得当。全文对郭橐驼这人的原名、家氏、朋友交往等都略写,却详写他种树的经验、方法。再写与他对比的他植者时,略写态度马虎、疏懒的,详写“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这是为了与后面写的“长人者好烦其令”作类比,揭示这做作法表面看是爱,实者为祸。这样写使文章脉络清楚、前后照应、文气通畅、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六、疑难词语。(1)驼业种树业:以什么为业。意动用法,可以译为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2)又何以蓄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蕃、安:均为使动用法,使什么繁荣、安定。译为:又靠什么使我们人丁兴旺、生活安定呢。(3)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隆然:就是脊背弯而高耸的样子。类:是类似,好像。(4)甚善,名我固当固:是本来。当:相当,相称。(5)且硕茂、早实以蕃硕茂:高大茂盛。实:结实。蕃:繁植,这里是多的意思。(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窥伺:暗中观察。(7)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寿:是活得长。孳:是繁植。天,指事实发展的自然规律。致:获得。性:指树木的本性。(8)去不复顾去:是离开。(9)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手指甲去抓。肤:指树皮。(10)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养育。遂:是成长,指喂养好。(11)故病且怠病:是困苦。怠:疲劳。七、古文今译。郭橐驼不知道原先叫什么名字,他因为佝偻病,而后背隆起,俯扶着身子走道,有点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他为“橐驼”。他听到后说:“很好,这样叫我本来合适”。于是是舍弃他的原名,也自称“橐驼”了。橐驼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面,他以种树以职业。长安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家,为观赏游玩以及卖果广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中去,看橐驼所种的树木,有的移栽后,没有不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的乂早又多。别的种树的人虽然偷看模仿,但却没有人能赶得上他。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久,而旦繁植的快,只不过能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充分发展他的本性罢了,大凡种树的规律:树根要叙展,培土耍均匀,移栽要带旧土,捣土要细密、瓷实。这样做了以后,就不要去动它,也不要去想它,离开后不要再去管它。移栽时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似的,栽完后把它搁在一边,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得到保全,而它的本性也就能得以发展。所以,我只是不妨碍它生长罢了,并不是有法子使它的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就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在一起,移栽又总换上新土,培土不是过份就是不够。如果有能不这样做的,却又对树木爱的过于殷切,担心的过了头,早晨看晚上摸,走开了还耍回头瞧瞧。更严重的用指甲抓破树皮来难看树的死活,摇动树根来查看树的松或实。这样树的本性就一天天的丧失了。虽说是爱树,其实是害了树;虽说是担心树,其实是愁恨树,所以比不上我啊,我又能做什么呢?”问的人说:“把您种树的道理,移用到当官治民匕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矣,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我住在乡里,看到一些当官的,烦琐地发布命令,好像非常爱护百性,结果却因此而给人民带来灾祸。每天早晚差役来喊叫,’上官有令,催你们耕田',劝你们播种,督促你们收割。早点缴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喂好你们的小鸡和小猪,一会儿击鼓把百性聚集起来,一会儿又敲木梆把百性招来。我们小百性停止做饭、吃饭去接待差役,尚且没有闲空,又怎能使我们发展生产,生活安定呢?所以,都困顿而且疲惫。像这样,与我那些同行的,也许也有相似之处吧!”间的人感叹的说:“这不说得很好吗!我问养树的事,却得了养民的办法。我记下这件事,把它作为官治的鉴戒”。《香市》一、作家作品。作者:茅盾、茅盾生于1896年于1981年逝世,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桐乡县人。他于1916年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进入上海商务编译所,即开始了文学活动。曾任《小说月报》主编,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瞿秋白等致力于推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展。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矛盾的长篇小说《蚀》、《腐蚀》,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面貌;特别是长篇小说《子夜》,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光辉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散文集有《风景谈》、《白杨礼赞》等,均脍炙人口。茅盾还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撰写理论批评文章。他的理论批评文章大都写得明白晓畅,反映出他一贯坚持的为现实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思想。二、文体知识。这是一篇记叙文,属记事散文。《香市》发表于1933年7月,《中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上,1934年收入散文集《话匣子》,现编入《茅盾文集》第九卷。作者在《故乡杂记》一文中说:"香市’就是阴历三月初一起,到十五日止的土地庙的‘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乡下人都来烧香,祈神赐福,保佑蚕好,趁便逛一下。”三、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传统“香市”昔盛今衰的对比描绘,从一个侧面形象而又深刻的反映了: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破产、萧条的情况。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原因。即: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反动军伐残酷剥削、压榨人民,表明了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四、层次段落。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前4个自然段。作者记叙了往昔香市的盛况。文章开头先交待香市举办的时间,并特别点明:香市是传统活动。接着交待了香市的参加者,主要是农民,也就是蚕农。凡口子还过的去的农民,都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借佛游春”四个字确切的说明了香市的性质。作者交待这一点无疑是告诉读者:香市的盛衰正是农村情况的集中反映。这里有人、物、有情有景,传声绘色笔笔传神,让人感到的确是个“狂欢节”的样子。最后作者点明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第二部分:即第5个自然段。第5自然段是转折过度,写香而被取消。举办香市的场地也被占作它用:“社庙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上又了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公安分局“象征着军伐的反动统治无处不在:”蚕种改良所“则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作为香市的场所被瓜分,正暗示了香市衰败的缘由,从而暗示了导致江南农村经济破产崩溃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第6个自然段到第11个自然段。第6自然写恢复举办香市。下面的7、8、9三个自然段,详细了写了禁而复开的香市的冷清衰败。作者在文后指出,往常“香市”的主角是农民,今天是差不多看不见。结尾写希望借香市振兴市面的小商人也失望了。五、写作特点。.采用对比方法突出上题。对比鲜明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色。同一个乡镇的香市,昔盛今衰,今昔迥异。但如果孤立地来看,难见深意。作者将今昔两个“香市”的场面摆在一起,两相对比就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作者先声色俱到的描绘了往昔“香市”红火热闹的场面。昔日的香市,人山人海,将社庙前50-60亩地的大广场挤的满满的、江湖班表演着各种走绳索、弄缸弄骁等一些杂技,还有髦儿戏等种类繁多的而看客却人海一般。香市的气氛也异常热烈,热闹的骚音在三里路外也听得见。然后,作者倒转笔锋,描绘眼前“香市”的景象:冷清的市面、阴惨的空气、坍塌的戏台,踝露的屋椽子,单调的锣鼓声,处处透着凄凉。来演出的是在上海都有名气的“南洋武术班”,他们表演着技艺高超的精彩节目,但依然门亭冷落,观者寥寥。今昔“香市”不同场面的对比,还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一方面着意描写“南洋武术班”的演艺精赞,票价极低,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肯定是“挤的满场没个空隙。”另一方面作者又强调今天看客极少,特别是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作者极力突出演技的高低与观众的多寡,从而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二、场面描写生动而富有层次。如文章写往昔“香市”热闹情景采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作者先总写一句:“香市”的主要节目无非是“吃”和“玩”。然后,依次写庙前、庙里的热闹情景。庙前武枪弄棒,各种杂耍儿红红火火,令人目不暇接。庙里烛光点点,香烟缭绕,人们虔诚祈富。最后,再作收述:庙里庙外“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写来层次十分清楚。六、学习要点。.主题在今昔对比中显现。“香市”并不在意于介绍故乡习俗,也不终情于追忆儿时生活。而是以“香市”的变化,因小见大,揭示30年代初江南农村正在破产,乡镇日益调壁的现实。如此严肃的主题,竟在极其短小的篇幅中得以体现,主要是依做仗于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作品通篇都在描写“香市”,先写其盛,后写其衰,格局的安排就是一种对比。写盛时,极力宣扬繁闹的场面与狂欢的气氛;写衰时,则选择数个境头以显示其惨淡经营。全文像两幅风俗画,同为“香市”,面目全非。今昔不同的场面与气氛,经作者的组接,便产成一夜之秋的效果,鲜明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作品中描写往日“香市”盛况部分的层次与内容。第一层次,以说明性文字表达“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与“玩,第二层次,主要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香市”上武枪弄棒、吹弹拉唱等各种杂艺的场面之大。第三层次,有多种感观出发,描绘庙里的品物之盛与祈神赐福的香火之缭绕。第四层次,从听觉角度,表现庙里、庙外的声响之嘈杂。作者多角度的描摹“香市”的内容、场面与气氛,以渲染其昔日的盛况。三、表现重兴“香市”的冷落景,运用的反衬手法。作品在写“香市”的冷落、箫条时,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一方面着意描述武术班技艺精湛,远远优于从前,弄缸弄兼、走绳索这些无名的“江湖班”,甚至表演卖力,票价便宜,“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肯定满场没个空隙。另一方面作者又强调眼卜.看客却少,特别是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从而通过往昔“下三流”的技巧却吸引大量看客,如今艺高价廉的武术班却不能赚取观众的对比。突出演技的高低与观众的多寡成反比的事实,反衬出“香市”的冷落与重兴的失败。四、“香市”主角转换的内涵。作者在表现“香市”的盛衰时,突出了一个重要标志:即“香市”主角的转换。“香市”的兴盛本是农民祈神赐福、“借佛游春”的需要,所以昔日“香市”的主要游客是农民。这在作品的开端便有介绍。可是重:振“香市”后,却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差不多看不见。“香市”的主角转变为镇上的小商人。这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农民并非不想祈神赐福、“借佛游春”,只是他们已没有经济能力消受这“香市”了。而农村的破产又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与发展。于是镇上的小商人想重兴这“香市”,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刺激买卖,可是他们也失望了。这就清楚的表明: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什么商业手段、广告效应,都无法挽回农村破产,市、镇凋敝的事实。五、重要段落简析。第一、“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一段仅三句话。每一句话似照实写来,而又都含有暗示,寓意匪浅。其第一句,不仅表明重振“香市”的时代背景,并且说明大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JL有直接影响。第二句,则以“公安分局”这一具体事物,象征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以占据农村,并成为致使江南农村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未句中,“蚕种改良所”一个招牌,暗示了内容更为丰富。什么叫“蚕种改良”?蚕种为会要改良?作者对比虽无介绍,但当年的读者一看便知这招牌的含义。30年代洋货冲斥市场,严重冲击破害民族工业勺农村的自然经济。维系江南地区乡下人生命线的蚕丝也同样难以逃避厄运。于是不得不废弃土种、购养洋蚕种,虽仍无济于事,但这“蚕种改良”正表现了当时农村自然经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征。意味着帝国主义的经济渗透与侵略。这更进一层的暗示,透露了导致江南农村经济破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第七、疑难词句。(1)我们镇上照例行所谓“香市”“香市”:是作者在《故乡杂记》一文中曾解说:“‘香市’就是阴历三月初一起,卜五日止的土地庙的‘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乡下人都都来烧香,祈神赐福,——蚕好,趁便逛一下。”(2)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髭弄缸弄醛:是杂耍儿节目之一,常以头、肩等身体部位顶接缸、鬟。弄nong",玩弄,引中为戏耍。会,音"beng“,大瓮、坛子,一种腹大口小的陶器。(3)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泓:是水深冒。再一个解群是清澈。(4)上海的《良友画报》《良友画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辑出版的一种画报。《爱尔克的灯光》一、作家作品。《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他是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23年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1928年旅居巴黎,创作并出版了他的处女作《灭亡》。回国后又陆续出版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乂《秋》)、《寒夜》、《憩园》等作品。其代表作是《家》,通过对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内幕的生动描绘,深刻暴露了封建末世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的罪恶,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对封建势力的斗争。除小说外,巴金还有《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等十多个散文集。他的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意境清新,语言流畅。解放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二、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选自散文集《龙。虎。狗》。这篇文章写于1941年3月,原载1941年4月19日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最初收入散文集《龙。虎。狗》,后收入《巴金文集》第十卷。三、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抒写了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述了所谓“长宜广孙”的封建家庭对年青生命、年青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且由18年后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木质及其顽固性的清醒认识。从而,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是和旧家庭决裂,年青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四、层次段落。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主要写作者回到阔别了18年的故居,在门外徘徊时的所思、所感。作者怀着亲切的心情在故居门外徘徊,当他看到大门内“长宜子孙”四个字,原样的嵌在那里时,一下了触动了他的情怀,他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于是展开了对18年前的往事的回忆。这里的“长宜子孙”有引领全篇的作用。故居的大门内闪亮了昏暗的灯光,然而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当他再看那微弱的一线光时,猛然联想到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此引出欧洲关于爱尔克姐弟的传说。接着,文章自然过度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从第5自然段到第9自然段。通过写对被旧制度吞噬了姐姐的深切怀念。指出:生活在这个旧家庭的子孙,只能是寂寞的活着,寂寞的死去,是不必要的浪费。封建礼教、封建家庭,这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不知残害了多少像姐姐这些年青而又善良的人。他的笔开掘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吞噬妇女、吞噬青年,有多少人的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都被噬食了。第三部分,从第10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五卜个傍晚,寻觅着人生的道路。批判“长宜子孙”对子孙们的毒害。并指出:爱尔克的灯光是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巴金讲得好: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很清楚,一个富裕的封建家庭,即使有万贯家产,也并不能拯救其中一代又一代青年没落的命运。因为生活在这种富家的子孙没有生活技能,找不到正确的生活道路。即使是这种家庭中的那些有理想、有善良气质的年青人,如果光靠祖传的财富生活,没有自食其立的能力,那他们的才智也就被毁灭了。作者以一个反判者的姿态批判它,并绝然表示: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与旧家庭彻底绝裂,到广大的世界中去,走自己的新路。第四部分,从第13自然段至文章的结束。写作者再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在“心灵”的灯的指引下,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作者在亲友的送行中,离开自己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的家,奔向广大的世界。当然,离开生养自己的家,免不了留恋、惆怅之情,是作者心美的灯指引着他走向新的道路、走向光明的“灯”,使他战胜了离愁,坚定的投身到广大世界中去的不可动摇的信心。五、写作特点。.灯光JL有深邃的象征意蕴,使文章充满了诗意。本文写到的三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蕴。第一种灯光:是第3自然段中出现的: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的灯光。这灯光从色彩来看“是阴喑中的一线微光”;给作者的感觉是“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使他感到好像盛满希望的水碗被打碎了一般失望。这灯光象征旧家庭、I日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第二种灯光:是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这灯光蕴含着一个姐弟情深的悲哀的故事,乂象征着旧家庭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第三种灯光:是文章最后一段出现的“我心灵的灯”,这灯光是作者奔向广大世界的前进道路上出现的,他象征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以灯光作为统贯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萦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作者抓住伫立在故居门前所见到的微弱灯光,猛着想起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此,生发、开去,展开对姐姐这一旧氏女子命运的回忆。从而引出对封建家庭的遗训“长宜子孙”的批判。从中清楚的领悟到:爱尔克的灯光是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于是,作者又一次离开狭小的“家”,投身到广大的世界中去。路上在田野里的菜花中间,他又仿佛见到了常见的灯光,那是永远指引他前进的心灵的灯。作者以“灯为”贯穿全文,体现着作者思想感情逐层推进的过程,标志着文章思想内容的不断深化,突出文章的主题。.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怀着浓烈的感,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为一炉。抒情,情随景迁;叙事,按时间顺序推移;议论,精深透彻,富于哲理。如文章开头,与叙事中包含着深情,情由景生。故地重游,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憎恨和对亲人的怀念。这里,作者自然地将叙事、抒情熔为一体。又如文章的后面,对“长宜子孙”的议论充满了批判的感情,这感情随着议论而加深,作者情不自禁的呼喊:“长宜子孙,我恨不能消去这四个字!,这里,作者又将议论、叙事、抒情熔为一炉,使文章充满了感人的艺术力量。六、学习要点.文章展示了两种人生道路:一条道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儿孙创建家业,枳攒财富,希冀为子孙谋求舒适与幸福,实质却葬送了许多年轻可爱的牛.命,囚禁了许多年轻善良人的心乂,使许多人走着憔悴的捱着日子的人生道路。又一条道路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作者明确否定了旧家庭祖辈们为儿孙投计安排的人生道路,并庆兴自己走出了小天地,更坚定的走向广大世界,探求新的人生道路。.灯光的象征意蕴。文章中多处出现灯光,而灯光又分为三种:第一种灯光,是第3自然段出现的旧居大门内闪亮起的灯光,此灯光是阴喑中的一线微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作者心上的黑暗,并使他感到好像希望的水碗被打碎了一般的失望。这灯光代表了笔者的故居,象征着那狭小的“家”,象征着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哀亡。第二种灯光,是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这灯光蕴含着一个悲哀的故事,即表现了姐弟之情,又象征着苦难与希望的破灭。第三种灯光,是我的心灵的灯。这灯光是在作者走向广大世界的前进路上展现的。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灯光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彻全文。文章开端处作者站在旧居门前,这旧家庭曾给巴金以痛苦、失望,混合着眼前微弱的灯光,使作者联想起有悲剧意味的爱尔克的灯光。随之,爱尔克的灯光又引起作者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想起当年的姐弟之情,以及姐姐的悲惨遭遇,更清楚地认识到这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于是,联系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展开对封建家庭的批判。从而作者的心灵之灯点亮了,他指明了年青人应该走的人生道路。作者一方面以“灯光”作抒情线索连缀全文,一方面通过“灯光”突出并联系文章中批判“长宜子孙”的主要内容,使作者思绪以情感的推进显得更有层次。微弱的灯光映照了旧居的败落,随后又通过爱尔克的灯光过渡到旧家庭的揭露与控诉,并指出其败落的必然性,而这些又从反面给人以教育,促使人们认清应走的人生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在涵义与逻辑。.对姐姐悲剧的回忆与作品主旨的关系。作者对如姐悲剧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文章的例证和结论的关系。姐姐是个善良年青的女性,本该有长久的幸福,然而她却悲惨的、早逝,甚至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的这种回忆暴露旧家庭、旧礼教催惨青春和生命的罪恶,并以这活生生的事实从反面催人猛醒:应冲出狭小的“家”,去追求别样的人生。七、疑难词句。(1)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的嵌在那里照壁:大门内作屏障用的墙壁。“长宜子孙”:是造福于子孙,与子孙世代共享。(2)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克岛上的灯光哈立希岛上的灯光:是一个欧洲的古传说,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爱尔克姐蛆点亮。(3)那些可怕的梦魇!梦魇:是梦中惊骇、恶梦。(4)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口子捱:苦度时光。《麦琪的礼物》一、作家作品《麦琪的礼物》作者是欧。亨利,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幼年丧母,十五岁即浪迹社会,做过药房小伙计、牧场放羊工、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银行出纳员。1896年,奥斯丁国立银行发现现金短缺,传讯欧。亨利。他自知清白,但有口辨,被迫离家出逃,改名换姓,去拉丁美洲避难,历经艰辛。翌年,妻子生病,他回家探望,被捕入狱。在狱中,他担任药剂师,并开始以欧。亨利的笔名写作短篇小说。出狱后,他来到纽约,经常出入小客店、小酒家、贫民窟和下等剧院,自觉为小人物立言,自命是纽约四百贫民的代表。在十几年间,他共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他的小说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小说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而乂不悖情理,历来为人所称道。《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短篇杰作。麦琪,指基督初生时从东方来耶路撒冷给他送礼物的三贤人:梅尔基奥尔(光明之王)赠送黄金表示尊贵:加斯帕(洁白者)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撒泽赠送殁药预示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麦琪首开圣诞馈赠礼物的风俗。二、文体知识《麦琪的礼物》是一篇短篇小说。三、主题圣诞节前夜家境贫困的德拉和杰姆夫妇忍痛割爱,为对方买了最心爱的圣诞礼物,但当他们互相赠送时,却发现两件心爱的礼物都变得没有用处了。小说通过这样一个巧合而动人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四、结构分析小说以礼物作为叙事发展线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女主人公德拉为丈夫买礼物的事。在这个极其贫困的小家庭中,夫妻相亲相爱,临近圣诞妻子德拉想送给丈夫一件称心如意的礼物,无耐经济窘迫、力不从心,她伤心的抽泣。猛然间他发现了自己那头令人欣赏不已的金发正是财源的来源,于是,德拉毫不犹豫地用他换钱为丈夫的金表配了一条金表链。忘我的精神换来了具大的精神上的慰藉,她兴冲冲的回到家,等待丈夫归来送给他这件珍贵的礼物。第二部分:从丈夫杰姆进家门开始,主要是写夫妻交换礼物,作者先写杰姆一进门就看到了剪了长发的妻子的惊愕,再写德拉看到丈夫的礼物发梳时的惊喜与心酸;然后写德拉食H1表链要给杰姆的表配上时,确发现杰姆是卖掉金表才买回全套发梳。崇高的牺牲换来的竟是莫大的遗憾!但他们即可从彼此的牺牲中感受到了巨大精神上的慰藉,因为他们拥有美好纯真的爱情。第三部分:是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指出德拉和杰姆的看似是“无谓的牺牲”却是最高贵、最聪明不过的,从而点明主题:他们就是当今世界的贤人麦琪。五、学习要点(-)说明麦琪的礼物的含义。麦琪是基督初生时从东方来耶路撒冷给他送礼物的三贤人。麦琪首开圣诞馈赠礼物的风俗。本文以麦琪的礼物喻指主人公德拉和杰姆在圣诞节时互相馈赠的礼物。(二)理解小说明写德拉、暗写杰姆的“一实一虚、双线并行”的构思方式。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德拉和杰姆夫妇各自牺牲自己心爱之物,以换钱置换对方的意中物的故事,但作者的构思十分巧妙,作者在小说中只详写德拉卖掉秀发买表链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而对杰姆卖金表买发梳一事则直到末尾才一笔点出,实际上小说中有两条线索,一明写,一暗写,这就叫作,,一实一虚,双线进行”的构思方式。采取这种构思方式既可以避免重复、呆板,又可能造成强烈的悬念,在作品结尾形成一个令人惊愕出人意料而又在情侣之中的结局。(三)理解小说通过人物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来刻划其心理活动。作者善于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来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小说描写德拉站在壁镜前决心卖秀发时的由兴奋到惊骇、到留恋、到痛苦、再到坚定的心理过程,都是通过外在动作和表情描写来显现的。具体表现在:突然他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这个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突然想出的卖秀发买礼物的办法时的兴奋心情。“在20多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这个表情描写表现了德拉十分惊骇的心情。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她完全披散下来。这个动作描写,表现她对秀发无限留恋的心情。“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的站在那里,有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这又表现了她痛苦的心情。”“她穿上她那褐色的旧外套,戴上她那褐色的旧帽上眼睛里还流着晶莹的泪光,裙/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走下楼梯,来到街上,这一连串行动描写,表现了她卖掉秀发的坚定决心。自考新版“大学语文”讲义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乂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乂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臼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在打消梁惠上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2,比喻的使用。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1)用逃跑者“以五I・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拿’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草而不知发。(4)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1,本文的艺术特色是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苫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再次,通过援譬设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磬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稀米之在大仓乎?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2、论证方法颇有特色。(1)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2)大量排比句(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③春秋不变,水旱不知.④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姆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秋米之在大仓乎?⑤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和反诘句(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磐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③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全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全文共过对比进行说理: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格言名句: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满招损,谦得益”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五组对比词:1.“满与谦”2,“损与益”3.“忧劳与逸豫”4.“兴国与亡身”5.“盛与衰”自考新版“大学语文”讲义(2).总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作者强调的核心观点: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说理方法:采用正反对比的写作方法。.层递句式、其表达作用:第二段五种人用层递法中的递进法。第三段中“操舟”的比喻,写“我”几种不同情况用层递法中的递进法。.比喻意义:作者用“操舟”做喻,说明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孟子用“掘井”之喻,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事业就可能半途而废,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才能达到最终成功。一、演说所阐发的“三事”,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三事”的内容是:一归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二日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日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助,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广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二、演说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方法。主题突出,针对性强。行文有破有立,观点鲜明,加强论证力度。文中强调的几件事,都含有匡正时弊的目的。当时北京大学校风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文中列举之各种腐败现象在校中确实存在。演讲中虽说对“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但实际上却是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硬,大有催人猛醒之势。三、本文说理不仅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演说中有痛心的指陈,有激越的阐发,也有设身处地的忠告。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最后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可谓语重情长。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诚为中国现代演讲之经典。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1、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2、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3、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显然,这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二、论证方法: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1、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2、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3、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1、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例如《史记》李广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例如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2、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强调语言应该贵在创新。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二、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1、归纳法关于史记中李广射虎和韩愈贾岛推敲的故事用的是归纳的方法。2、演绎法作者在论证语言贵在创新时用的是演绎法。3、比喻法为了说明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作者分别把它们比喻为月轮、月晕。更加形象直接,容易把握。三、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1、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2、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3、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因此易用,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因此难用。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2、同时,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本文由“吃饭”而引发的议题广泛,涉及社会人情世态诸相,在针硬时弊中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二、使用了类比的方法文章生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始,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如: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三、木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一、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冯谖为孟尝君市义,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土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土”风气和政治风貌。二、重点掌握冯谖的形象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性格特征: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表现手法: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铁而歌,要求优闻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僮足的小人。这是先抑。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土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三、重点掌握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性格特征: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表现手法: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铁,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自考新版“大学语文”讲义(3)重点提示一、张巡、许远镇守睢阳的背景及韩愈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安史之乱初期,叛军攻势凌厉,气焰嚣张,唐军则屡遭败绩,形势危殆。在这种局面下,张巡、许远以万余部众坚守孤城睢阳,抗击强大的敌人,“蔽遮江淮,沮遏其势”,为日后唐军的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尽管最终英勇牺牲,但他们的气概和功绩,可歌可泣,深受人们景仰。平乱以后,朝中有人利用张巡儿子的幼稚,散布谣言,混淆视听,以为藩镇割据势力张韩愈对此愤慨万分。他所以写作本文,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