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评审表_第1页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评审表_第2页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评审表_第3页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评审表_第4页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评审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您现在可以填报申报评审表注意:为了确保正常填报,建议您使用WordXP、Word2003、Word2007或您现在可以填报申报评审表注意:为了确保正常填报,建议您使用WordXP、Word2003、Word2007或Word2010打开该申报表进行填报。您现在可以打印申报评审表(打印完成后请先关闭文档再提交)如果您需要修改内容请点击“解除文档保护”按钮。您尚未启用宏,现在不能填写或打印文档,请根据以下三个步骤操作:进行Word宏安全性设置(建议采用WordXP、Word2003、Word2007或Word2010版本编辑此文档):如果您是WordXP或Word2003版本用户,请把Word宏的安全性设置为:“中”,设置方法:Word菜单->工具->宏->安全性->安全级,设置为“中”;如果您是Word2007或Word2010用户,点击Word左上角“安全警告”处“选项”中的“启用此内容”。完成Word宏的安全性设置后,关闭本文档,重新打开本文档;点击“启用宏”按钮,开始填写本文档。申报表填写步骤:申报者信息、参评成果信息通过下面相应按钮填报、修改。申报者信息:参评成果信息:在申报表表格中直接填写参评成果的其他信息(表格中有灰色底纹的部分不能直接填写或修改)。点击按钮,以检查填报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本申报表进行保护。通过检查保护后,方可打印、提交申报表(本说明页无需打印)。

附件2申报评审表奖项种类:学科类别:成果名称:申报者:申报学校: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5年1月

申报者郑重承诺:1.《申报评审书》所填各项内容真实,引用的事实和数据准确;2.申报成果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3.合作成果已征得其他作者授权同意;4.已认真阅读并遵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和《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自愿接受本次评奖结果;5.若填报内容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愿意承担全部后果。申报者签名:年月日

填表须知1.申报者应当认真阅读《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和《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真实、规范填写。2.申报奖项种类: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成果普及奖。3.学科类别可择一填写:(1)马克思主义;(2)思想政治教育;(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管理学;(14)政治学;(15)法学;(16)社会学;(17)民族学与文化学;(18)新闻学与传播学;(19)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教育学;(21)心理学;(22)体育学;(23)统计学;(24)港澳台问题研究;(25)国际问题研究;(26)交叉学科。所属学科按照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准确选择填写。4.以课题组名义申报的成果,表一“申报者情况”填写申报联系人信息。5.表一中“主要作者”要按照成果实际署名顺序填写。如本次获奖,获奖名单和奖励证书中署名以此为准,不得更改。6.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成果获奖情况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7.本表一式8份(成果普及类一式10份),用A4纸打印,相关证明材料附后。

表一申报者情况姓名李毅性别男出生日期1968-12-12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行政职务工作单位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联系电话办信地址及邮政编码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法学院(邮编:610000)住宅电子邮箱liyi12@手件类型身份证证件号者情况申报者是否第一作者是主要作者(含申报者)表二成果简况成果名称青少年防灾的忧患意识与基本技能培养——永远不要熄灭心中的防范之火成果类型研究报告出版、发表或使用时间2013-11出版单位、发表刊物或使用单位四川省民主促进委员会所属学科88099/教育学其他学科成果语种汉语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成果被引用应写明引用书名或刊期、次数;应用成果被采纳应写明采纳单位和被采纳内容以及产生的效益或影响,并附相关证明材料)1.成果被四川省民进所采纳,研究报告所提出的针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已经在实践层面得以逐步落实,社会反响极热烈,得到了广大学校校长的支持与鼓励2.成果得到了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张雨东的高度评价,并进一步推动了青少年防灾忧患意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工作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写明是否被译成其他文字、再版或多次印刷情况;转载情况;其他的相关评价等情况,并附相关证明材料)1.四川省民进省委评价:该课题通过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以及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我省为重点对小学到大学的青少年防灾忧患意识及防减灾基本技能培养的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相关建议。该研究报告逻辑性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观点明确,论证极具说服力。所提建议恰当实用,对我省甚至全国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报告,课题重大、研究扎实,很有份量。现已被作为民进四川省委重大研究报告上报会中央,为中共中央建言献策。2.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张雨东评价:从四川历次大地震得到启示,青少年防灾教育是有效提高灾害生存率的重要措施,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成果获奖情况(写明奖励单位、奖项名称、奖励等级、获奖时间,并附相关证明材料)1.2013年,获得中国民主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年度参政议政(调研报告类)一等奖2.2014年,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表三成果内容简介(3000字以内)一、内容提要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通过对成都地区处理灾害现状情况进行介绍,指出我国在防灾忧患意识及防灾技能培养方面的不足,厘清二者关系,以分析制度规范和防灾教育实践之间的脱轨和缺陷。继而点出本项目的调研背景、立项基础和重要性。第二部分我国青少年防灾教育制度及现状介绍我国防灾教育制度在预防方面、实际演练和隐患排查方面的现状,结合调研数据和资料,了解了政府在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和责任制度等具体问题的手段,以及学校在硬件设施、防灾演练、出入制度、技能培养课程改革和忧患意识教育沟通方面的建设情况,并考察了学生家长在对青少年防灾教育方面的进行情况。从而点明了防灾教育机制的不足之处,提出创新预案。同时分析了防灾教育的责任制度,明确了责任分配和承担。第三部分日本国民防灾的终身教育以及学校务实的防灾教育通过介绍灾害多发国日本的防灾终身教育和学校务实的防灾教育,分析日本防灾教育系统的优点,通过对比,发现我国防灾教育的不足,旨在更为合理和全面的完善我国防灾教育制度和实践。第四部分小结与建议首先,从职能部门、学校、青少年与学生家长四方面对当前防灾教育进行了评价,通过教育实施者与接受者评价的对比,指出我国防灾教育的缺陷和疏忽。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1、如何在学校中最有效率地进行防灾忧患意识的培养?2、如何加强学校与教师对于安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3、如何改进大学中的安全教育培养模式?4、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教育资源?我们在此提供几点方案以供参考。其次,以可实践和可推广为原则,在分析问题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针对第一个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家委会”资源、成都市已有的“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同时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短期授课和增加学校防灾演练的频率;针对第二个问题,在加强学校防灾忧患意识方面,提出了严格学校自查、专项检查和联合检查三项检查方式,在加强教师防灾忧患意识方面提出了签订安全协议书、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和加强校园安全事故惩罚机制等具有可行性的标准;针对第三个问题,提出了大学课程安排改革和大学军训内容多样化的建议;针对第四个问题,提出了整合已有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合演练的具体化建议。二、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1、学术价值(1)首次指明防灾教育的核心从理论上证明了青少年防灾教育应该是大中小学防灾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只有当我们真切的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灾难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时,我们才能意识到防灾忧患意识养成的紧迫感,才能意识到防灾忧患意识教育须从青少年甚至是儿童时抓起的必要性。我们所寻求的,不简单的是防灾技能的培养或提高,而是如何真正从内心认同和理解居安思危的思想,并将其运用于实践,这是一种观念的变革,让我们拥有一颗随时警惕着的内心,这不仅是为了儿童、青年的健康发展,也是为了家庭、社会的幸福。防灾忧患意识的培养与防灾基本技能的养成紧密相连,没有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的防灾忧患意识的加强,防灾基本技能的培养就会停留于形式化,而难以让青少年正真关注、重视、掌握防灾基本技能。目前,我国的防灾教育在实践中对防灾忧患意识与基本技能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致使大中小学防灾教育质量低下,效果不尽人意。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就是为要强调防灾忧患意识的加强和其技能的提高才是防灾教育的核心,并为此提供理论支持。(2)铺垫防灾教育后续探索为青少年防灾教育的下一步探索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合理的青少年防灾忧患意识及防灾技能培养的体系,更加缺少对于该教育的评价体系,而本项目正是致力于此,为下一步通过本项目成员所在的学校进行实地的试点,对本项目提出建议进行实践,最终提出符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提出培养体系及其评价体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为新学科提供支持灾害社会学理论是上个中叶世纪在国外兴起,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展开的新学科。当前该学科还处于比较稚嫩的状态,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对其进行支持。目前这个学科最需要的即是,理论体系化,课题现实化,方法科学化,而恰恰本项目的提出,从完善理论体系,实践课题内容,运用科学方法的角度为这个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2、社会价值(1)本项目本身的社会价值本项目通过调研,利用从汶川特大地震和芦山大地震所带来灾害带给我们的反思,解释了当前我国青少年防灾教育模式中,防灾忧患意识与防灾技能培养的欠缺。通过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由于中小学防灾忧患意识及技能的培养严重不足,致使进入大学的学子们在此方面也显得尤为不足;通过对比日本国民防灾教育的终身教育以及学校务实的防灾教育的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在学校中最有效率地进行防灾忧患意识的培养,如何加强学校与教师对于安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如何改进大学中的安全教育培养模式,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教育资源等问题,并对其一一作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对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2)本项目延伸的社会价值21世纪,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完整的基础性灾害教育体系,将被高度文明社会所拒绝,因此加强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防灾危机意识培养以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培养已迫在眉睫。因此,如何寻求一种高效、便捷、青少年易接受且统筹文化教育与防灾忧患意识培养于一体的实践培养方式并将之推广到全国各地,同时,给个人,社会以及政府管理带来便利,便是本项目所寻求的社会价值。具体而言,其社会价值有三方面内容:①个人防灾忧患意识与技能加强。本项目最大的社会价值即在塑造青少年防灾忧患意识,有了防灾忧患意识便能更加自觉自愿地学习防灾技能,掌握更多的防灾技能也就能更好地提高防灾忧患意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青少年掌握更多的防灾技能,通过培养青少年防灾技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防灾忧患意识的形成。现代文明社会中,个人的防灾忧患意识是增强社会稳定因素、减少灾害来临时所造成的损害的不可缺失的一环。因为,一方面,当灾害来临时,个人面对灾害能够正确、及时、有效地应对,会直接减少因灾害使人们惶恐所带来的混乱。当所有个体都在有序、高效地应对灾难时,整个社会也会更加稳定,也就更容易高效救灾,减少损失;另一方面,个人防灾技能的娴熟,也会直接减少灾害对个人造成的损害。②社会更加高效有序地应对灾害。社会是由一个个社会成员组成的,当每个社会成员能够情绪稳定、正确及时、高效有序地面对灾害时,那么整个社会也会呈现出,冷静面对灾害,高效救灾的局面。而这一切的基础恰恰是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进行培养的防灾忧患意识与防灾技能。正是因为有这两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每个人都时刻在内心中燃烧着防范之火,对于防灾技能有着高度自觉的学习意愿,对于可能发生的灾害都有着高度的警惕,最终就能做到情绪稳定、正确及时、高效有序地面对灾害,而整个社会也就会井井有条地救灾。③政府有条不紊地应对灾害。政府对社会有着管理职责,在灾害来临时最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的就是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青少年防灾忧患意识与防灾技能培养会在两个方面影响到政府的工作:一是,政府在推动青少年防灾忧患意识与防灾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自身也更加注重相关工作的开展;二是,青少年的防灾忧患意识与技能的增长会直接反馈到已为人父母的公务员身上。因此,政府将会更加有条不紊地面对灾害。本项目对我国当前缺失的青少年防灾忧患意识及技能培养的空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在学术上进行了漏洞填补;在社会价值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具体详实的建议,是具有前瞻性和进步意义的项目。注:本表可加页。

表四初审意见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学术委员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