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校长手记: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心得_第1页
读《李镇西校长手记: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心得_第2页
读《李镇西校长手记: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心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李镇西校长手记: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心得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著作颇丰如《给教师的36条建议》、《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这本《李镇西校长手记: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是李老师时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时候的教育随笔合集,记录了担任校长9年的教育探索及管理思考:一、朴素、常识、良知:保持朴素,遵循了常识,坚守良知就是教育的真境界,作为老师,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孩子,不能区别对待,不搞那么多花样不夸张不华丽,遵循教育的规律,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永远保持纯净的童心。保持朴素,遵循了常识,坚守良知就是教育的真境界,作为老师,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孩子,不能区别对待,不搞那么多花样不夸张不华丽,遵循教育的规律。我想到台湾作家张晓风,一次他送儿子去学校,当儿子向她告别后,他看着儿子走进校园的背影,渐行渐远,感慨万千。回到家里写下一篇散文,题目是《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世界呀,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们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最后一句发问,敲击着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的心,我们的所有教育行为,不都是为了回答,这位母亲的发问吗?教育是从爱出发进入人的心灵传播爱,培植爱。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母亲的孩子,就是为了我们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我们教育朴素的起点,我们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尤其要关爱那些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尊重,别看他们平时满不在乎,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老师的关注和尊重的,因为他们平时很少被尊重,所以老师哪怕给他们一点点爱,他们也是非常珍惜的。学生往往比老师大度,有同学犯了错误,老师狠狠批评后还在生气,可孩子们见了老师一样亲热的打招呼叫老师好,我们老师做,做的到如此大度吗?这方面老师要向学生学习。严格要求也是爱的一种体现方式之类强调,科学的严格要求就是要讲究方法,学生犯了错误一样可以指责甚至大发雷霆,但任何时候无论老师多么气愤,都不能打学生,也不能说损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比如那天有个老师批评学生,这是你爹妈教的吗?学生一下就火了,于是师生矛盾激化。其实这个老师是很爱小孩子的,但他没有意识到冲动中说出一句话会激怒孩子。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正视并尊重孩子之间的差距和差别,符合每一个孩子特点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必须承认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和差别的,差距指的是在同一领域不同的人,所呈现出的不同接受能力,和通过同等的努力所获得的不同效果。比如同样是学英语,大家都很努力,但有人事半功倍,有人则事倍功半,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在语言学习或者接受能力上是有差距的。差别指的是不同人在不同的领域所呈现出的不同智慧或者是天赋。比如有人学数学很吃力,但作文却特别好;有人则相反,学数学很轻松,而一写作文便痛苦不堪,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此有相当令人信服的解释。“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就是以自己的行动作出表率。身教胜过言传。李老师说朴素比特色更重要,良心比品牌更珍贵,孩子的心灵和他们的未来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市场,让教师幸福并且成功,孩子快乐并且成长。二、读书、实践、写作:1、不停地实践。智慧是从难题中来的,我们每遇到一个难题,就把它当成课题来研究。长期这样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工作,就会越来越有智慧。教师要把教室当做自己成长得实验室,把讲台看做进步的平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把每一个学生当做研究对象,任何后进生都是科研对象,跟踪他、研究他、思考他、剖析他,把每一个难题都当做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实践。事实上,很多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精神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在此基础上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2、不停地思考。思考是前行的火把,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思考首先是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多揣摩、琢磨、体验、品味自己教育实践的得失。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过于关注学生的共性,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生命的成长;不断武装孩子的头脑,却忽略了极其重要的情感教育。只有在思考的深度上下功夫,常反思,反常思,思反常,那么每一次的错误才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才能沿着台阶一步步的把教书育人这条路走得更深更远。3、不停地阅读: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主要途径,闫学说,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阅读。吴正宪说:“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书本为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无捷径。”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要把阅读当成一种生存方式,或者说是我们生命的一种呈现方式,就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每天都要阅读。我们阅读不仅是为了让知识把我们的心灵占满,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心胸得以荡涤因而空旷清澈。正如吴非老师说,老师爱读会读,有知识、有激情、有趣味,学生观察讲台前站立的这个人,也就可能对“学习”有清晰的认识。明白“人”是如何立起来的。没有教师饱满的灵魂,就不会有学生充实的精神世界。4、不停地写作:写作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记录、总结、梳理、升华。比方说,这节课自我感觉比较成功,我就会把它记录下来;和学生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把他们说服了,我也会写下来。每天的生活经历都是财富,记录每天的教育故事就是采矿,时间一长,经过提炼这些矿藏都会变成黄金,这是教育的馈赠。只有精彩的“做”才能精彩地“写”,而精彩地“写”又能够促使我们更加精彩地去“做”。写作,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换言之,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和写作却会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一个优秀老师和一个平庸老师还有一个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记录自己的教育实践。如果我们不及时记录,很多教育实践就从我们的指缝中白白流逝。李镇西老师在他一次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之所以能成为特级教师,能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并不是我比别人优秀多少,而是大家仅仅是做了,而我不仅做了而且写了,不仅写了,而且编成书出版了……”李老师所以能成为特级教师,能够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并不是李老师比别人优秀多少。而是大家仅仅是做了,李老师不仅做了,而且写了。我们到底跟李镇西老师差得有多远?李镇西老师备课,我们也是一样备课,李老师写教案,我们也写,李镇西老师开家长会,我们也开家长会,李镇西老师跟孩子们谈心,我们也会。他其中的99步,我们都走了。但是唯独差做完后的思考、记录哪一步,我们说我累了,我不做了,我不走了。于是,李镇西老师成了李镇西老师,我们成为了我们。三、示范、感染、家校携手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也是一门艺术。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你们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里粗野暴躁,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害了你们的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