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部分)

HistoryofAncientChineseLiterature

(thePartofpre-QinDynasty)【课程编号】 0110011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34 【编写日期】 2007.5 一、教学目标掌握先秦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熟悉整个先秦文学发展脉络。了解先秦文学的源头意义和地位。重点学习并掌握《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历史散文等。深入了解并掌握重点作家如屈原的生平与创作,以及重点作品如《诗经》、《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二、教学内容(一)绪论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主要样式及发展过程。(带“△”者,表示了解。下同)△(2)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带“△☆”者,表示重点掌握。下同)2、教学要求:(1)了解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主要样式及发展过程。(2)了解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二)第一章 原始歌谣与神话学时: 2 1、主要内容:△(1)原始歌谣△(2)上古神话2、教学要求:(1)了解原始歌谣。(2)了解原始神话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三)第二章诗经 学时: 3 1、主要内容:△(1)《诗经》的概念、编排体例、结集、年代、作者、社会功用和流传。“风”、“雅”、“颂”的分类。“献诗”说和“采诗”说。“赋诗”和“引诗”。四家诗。△(2)《诗经》的内容:A颂赞诗;B怨刺诗;C征役诗;D婚恋诗;E农事诗;F礼俗诗。△☆(3)《诗经》的艺术成就:A鲜明的形象性;B赋比兴手法的运用;C富于表现力的诗歌形式。△(4)《诗经》的影响:A写实精神的影响;B“赋比兴”手法的影响;C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影响。2、教学要求:(1)了解《诗经》的概念、编排体例、结集、年代、作者、社会功用、流传和内容。(2)重点掌握《诗经》的艺术成就。(2)了解《诗经》的影响。(四)第三章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学时: 2 1、主要内容:△(1)古代历史散文的形成。△(2)《尚书》:A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B以记言为主;C《尚书》的文学因素。2、教学要求:(1)了解古代历史散文的形成。(2)了解《尚书》的性质与文学因素。(五)第四章《春秋》《国语》 学时: 2 1、主要内容:△(1)《春秋》的有关常识与记事特点。△(2)《国语》的有关常识、思想特点与写作特点。2、教学要求:(1)了解《春秋》的有关常识与记事特点。(2)了解《国语》的有关常识、思想特点与写作特点。(六)第五章《左传》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左传》的书名、作者与记事。△☆(2)《左传》的思想倾向:A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礼制;B集中反应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3)《左传》的写作特点:A精彩细密的叙事;B叙事成就更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C个性鲜明的人物;D微婉巧妙的辞令。2、教学要求:(1)了解《左传》的书名、作者与记事。(2)重点掌握《左传》的思想倾向与写作特点。(七)第六章《战国策》 学时: 2 1、主要内容:△(1)《战国策》的书名、体例、编者和基本内容。△(2)《战国策》的思想倾向:A重士的思想;B崇实尚利的观念;C重“权借”,尚“时势”的思想;D有时代特色的进步观点。△☆(3)《战国策》的艺术成就:A辩丽横肆的辞令;B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人物。△(4)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2、教学要求:(1)了解《战国策》的书名、体例、编者、基本内容和思想倾向。(2)重点掌握《战国策》的艺术成就。(3)了解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八)第七章诸子散文概说 学时: 2 1、主要内容:△(1)诸子散文产生的背景。△(2)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3)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A关注现实,崇尚理性;B鲜明地体现了士的独立人格,由此又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C注重形象,富于情感。△(4)诸子散文对后代的影响:A对思想的影响;B对文艺观念的影响;C对创作的影响。2、教学要求:(1)了解诸子散文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概况。(2)重点掌握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3)了解诸子散文对后代的影响。(九)第八章《论语》 学时: 2 1、主要内容:△(1)《论语》的编纂。△(2)孔子的生平。△(3)孔子的思想:A在政治上,孔子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B孔子最有进步意义的思想主张是关于仁的学说;C孔子的教育和文艺思想。△☆(4)《论语》的写作特点:A《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其特点是浅显生动,言简意赅;B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C《论语》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D在记言的同时,《论语》还记录了一些生活片段;E《论语》还善于在记言记事中表现人物个性。2、教学要求:(1)了解《论语》的编纂、孔子的生平与孔子的思想。(2)重点掌握《论语》的写作特点。(十)第九章《墨子》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墨翟的生平和《墨子》一书。△(2)《墨子》的写作特点:A保留了语录体的形式,还有不少篇章则已初具议论文的规模;B《墨子》的文章重视实用,不求文采,风格平实质朴;C墨家还提出以“三表”作为立言的依据;D墨家又很讲究形式逻辑,重视论辩技巧;E比喻往往是以事喻事。2、教学要求:(1)了解墨翟的生平和《墨子》一书。(2)了解《墨子》的写作特点。(十一)第十章《老子》 学时: 2 1、主要内容:△(1)老子的生平。△(2)关于《老子》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代。△(3)《老子》的思想:A关于道的理论;B自然无为的思想;C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观点。△☆(4)《老子》的写作特点:A精警凝练,言简意赅;B譬喻形容,富于形象性;C文多用韵,句多排比对偶。2、教学要求:(1)了解《老子》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和思想。(2)重点掌握《老子》的写作特点。(十二)第十一章《孟子》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孟子的生平和《孟子》的编纂。△(2)孟子的思想主张:A仁政主张;B民本思想;C性善论;D重视道德修养;E“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3)《孟子》的散文艺术:A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B充沛的感情、强劲的气势;C精彩的比喻和寓言;D《孟子》的语言。2、教学要求:(1)了解孟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孟子》的编纂。(2)重点掌握《孟子》的散文艺术。(十三)第十二章《庄子》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庄子的生平。△(2)庄子的著述。△(3)庄子的思想:A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B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C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D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4)《庄子》的艺术成就:A哲理与诗意的交融;B意出尘外的想象;C异采纷呈的寓言故事;D洸洋自恣的文章形式。2、教学要求:(1)了解庄子的生平、著述与思想。(2)重点掌握《庄子》的艺术成就。(十四)第十三章《荀子》 学时: 2 1、主要内容:△(1)荀子的生平和《荀子》的编定。△(2)荀子的思想。△(3)《荀子》的写作特点:A《《荀子》的散文已发展为完整而详密的鸿篇巨制;B荀子还发展了驳论文体;C的另一个特点是淳厚渊雅,文采斐然,带有浓厚的学者气;D在记言的同时,《论语》还记录了一些生活片段;E《论语》还善于在记言记事中表现人物个性。△(4)《成相》和《赋》篇。2、教学要求:(1)了解荀子的生平、思想《荀子》的编定。(2)了解《荀子》的写作特点。(3)了解《成相》和《赋》篇。(十五)第十四章《韩非子》与李斯散文 学时: 2 1、主要内容:△(1)韩非的生平与《韩非子》。△(2)韩非的思想。△(3)《韩非子》的写作特点:A犀利峻峭;B论证严密;C大量的寓言和故事,大都平易朴实,短小凝练;D文体丰富多样。△(4)李斯的散文。2、教学要求:(1)了解韩非的生平、思想与《韩非子》。(2)了解《韩非子》的写作特点。(3)了解李斯的散文。(十六)第十五章《楚辞》 学时: 3 1、主要内容:△(1)楚辞的产生:A名称;B特点;C文化背景。△(2)屈原的生平与作品简介。△☆(3)《离骚》:A篇名和创作背景;B《离骚》的内容;C《离骚》的艺术成就。△(4)《九章》、《九歌》、《天问》与《招魂》。△(5)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6)宋玉的《九辩》△(7)宋玉的赋。2、教学要求:(1)了解楚辞的产生、屈原的生平与作品。(2)重点掌握《离骚》的篇名和创作背景、内容和艺术成就。(3)了解《九章》、《九歌》、《天问》与《招魂》。(4)了解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5)了解宋玉的《九辩》与赋。三、教材与学习资源(1)韩兆琦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郭预衡、张俊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册),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1996。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先修课要求:对“中国先秦史”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能使用“文史工具书”。(2)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以先秦文学史为根本,结合先秦文学作品,基于大文化视野。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发言、集体讨论等形式。五、考核方式综合论文质量和平时发言情况来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部分)

HistoryofAncientChineseLiterature

(thePartofQin-HanDynasty)【课程编号】 0110011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分数】 1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18 【编写日期】 2007.5 一、教学目标掌握秦汉思想与先秦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悉整个秦汉文学发展脉络以及秦汉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了解秦汉文学承上启下的意义和地位。重点学习并掌握汉赋、历史散文、乐府、“古诗十九首”等。深入了解并掌握重点作家如司马迁等的生平,以及重点作品如《史记》、《汉书》等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二、教学内容(一)绪论 学时: 2 1、主要内容:(1)秦代文学的概况。△(2)汉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汉代经学对文学的影响。两汉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变迁。(3)两汉文学的渐趋独立。文学走向独立的趋势。△☆(4)两汉文学创作的成就:A儒家的文艺思想在汉代占了主导地位,强调“美刺”和“讽谏”。B司马迁“发愤著书”说。(5)两汉的文学思想2、教学要求:(1)了解两汉文学的发展脉络。(2)重点掌握汉代文学思想特色。(二)第一章汉代论说散文 学时: 4 1、主要内容:△☆(1)西汉前期和的论说散文:A陆贾《新语》;B贾山《至言》;C贾谊《过秦论》;D晁错《论贵粟疏》;E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淮南子》。△(2)西汉中期的论说散文:A司马相如的庙堂之作;B东方朔和司马迁感慨士之不遇、抒写牢骚的作品;C董仲舒的经学散文。(3)西汉后期的论说散文:A抨击时弊的奏议:刘向《论起昌陵疏》;B扬雄《解嘲》和《解难》;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4)东汉前期的论说散文:A歌功颂德之文:班固《典引》;B自由活泼之文:冯衍《显志赋》、桓谭《新论》、王充《论衡》。(5)东汉后期的论说散文:A批判性文章:王符《潜夫论》、崔寔《政论》、仲长统《昌言》;B老庄色彩而充满艺术情趣的散文:延笃《与李文德书》。骈文的体式日臻成熟。2、教学要求:(1)了解两汉论说散文发展脉络。(2)重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如贾谊《过秦论》。(三)第二章司马迁和《史记》 学时: 4 1、主要内容:△☆(1)司马迁的生平。司马迁的家世。司马迁的家学与司马谈。司马迁与李陵之祸。司马迁发愤著《史记》。《报任安书》。△☆(2)《史记》的体例。△☆(3)《史记》的的思想内容。(4)《史记》文学成就与影响。人物描写方面的成就。《史记》叙事十分精彩生动。《史记》语言富于表现力。《史记》的审美特征。《史记》对后代文学的影响。2、教学要求:(1)了解史传文学的传统。(2)重点学习司马迁及其《史记》思想内容。(四)第三章班固和《汉书》 学时: 2 1、主要内容:(1)班固的生平。《汉书》的内容。(2)《汉书》的体例。(3)《汉书》的思想倾向:A高度评价汉朝的历史地位,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B表彰节义操守,品德突出,特立独行的人物。△(4)《汉书》的写作特点:A成功的人物描写;B浓厚的文学性;C典雅整饬的语言。(5)其它史传散文:A刘向《新序》、《说苑》和《列女传》;B范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2、教学要求:(1)了解《汉书》特点。(2)《汉书》与《史记》的比较。(五)第四章汉赋 学时: 3 1、主要内容:(1)赋的名称和起源。△☆(2)散体赋兴盛。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上林》。(3)散体赋的发展:A西汉后期至东汉中叶散体大赋:作家有扬雄、班固和张衡。B东汉中期,散体赋的创作出现多元化倾向。(4)散体赋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5)汉代骚体赋。A大一统时代的苦闷: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严忌《哀时命》。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B人生的感受和志向:刘歆作有《遂初赋》。扬雄《太玄赋》、《逐贫赋》。张衡《归田赋》C东汉末年的骚体抒情赋:赵壹《刺世嫉邪赋》、蔡邕《述行赋》。2、教学要求:(1)了解汉赋的特点。掌握汉赋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2)重点学习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的作品。(六)第五章汉代诗歌 学时: 3 1、主要内容:△(1)汉代乐府诗的分类和内容。△☆(2)汉代乐府诗的艺术成就。《孔雀东南飞》。汉代乐府诗的重要影响。(3)汉代文人诗。文人五言诗的产生。《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内容,艺术成就和地位。2、教学要求:(1)了解汉代乐府、古诗的特点。(2)重点学习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三、教材与学习资源(1)韩兆琦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郭预衡、张俊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二册),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1996。四、选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选修课要求:对“中国秦汉史”,包括汉代经学思想,汉代的制度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中国先秦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能使用“文史工具书”。(2)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以秦汉文学史为根本,结合秦汉文学作品,基于大文化视野。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发言、集体讨论等形式。五、考核方式综合论文质量和平时发言情况来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部分)

HistoryofAncientChineseLiterature

(thePartofWei-JinandSouthern-NorthernDynasties)【课程编号】 0110011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22 【编写日期】 2007.5 一、教学目标掌握魏晋南北朝思想与两汉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悉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脉络以及魏晋南北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意识。重点学习并掌握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团体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和这一时期的诗文、笔记小说、民歌等,以及文论著作如《文心雕龙》等。深入了解并掌握重点作家如曹植、陶渊明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二、教学内容(一)绪论 学时: 2 1、主要内容:△(1)时代特点。A大动乱;B思想异常活跃;C门阀士族。△(2)文学概况。A文学进一步脱离学术而独立;B文学意识的觉醒与成熟;C文学理论的成熟与繁荣△☆(3)文学创作的成就。2、教学要求:(1)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思想发展状况。(2)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有总体的把握。(二)第一章建安、正始文学 学时: 5 1、主要内容:△(1)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A崇尚自然通脱;B追求华丽文风;C浓厚的生命意识;D任气使才的创作方法△☆(2)曹操与曹丕。A曹操:生平、乐府诗、散文。B△☆(3)曹丕:生平、乐府其他诗歌、《典论·论文》。△☆(4)曹植:A曹植的生平;B曹植创作的前后两期:前期或流丽华美,或志气豪迈;后期情感深潜,风格沉郁苍凉。C曹植《洛神赋》;D曹植的散文△(5)建安七子与蔡琰。△☆(6)阮籍与嵇康。A正始时期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况。阮籍的生平,阮籍的诗歌,阮籍的文与赋,嵇康的生平与个性,嵇康的诗与赋,嵇康是散文(7)刘伶,向秀。2、教学要求:(1)总体上了解建安、正始文学。(2)重点学习“三曹”、阮籍与嵇康的作品。(三)第二章两晋文学 学时: 2 1、主要内容:(1)两晋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成就(2)晋初文学:傅玄和张华(3)太康文学:三张二陆两潘一左(4)两晋之际的诗人△(5)东晋玄言诗人(6)王羲之2、教学要求:(1)总体上了两晋的诗文状况。(2)对东晋玄风有一定的了解。(四)第三章陶渊明 学时: 4 1、主要内容:△(1)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2)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优美的田园风光;真切的躬耕体验;邻居朋友的亲切交往;读书饮酒的活动;农村在战乱中的饥寒残破及其生活的困窘(3)思想内涵: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一;享受亲情友情;继承“魏晋风流”对情的执著;情趣与理趣的统一。(4)艺术特色:平淡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质而实绮,似癯实腴。△☆(5)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语气平静,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有一种诗意。△☆(6)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教学要求:(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2)重点把握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五)第四章南朝文学 学时: 3 1、主要内容:△☆(1)谢灵运。A山水诗兴盛与玄学。B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2)鲍照。A“元嘉三大家”:鲍照、谢灵运、颜延之。B鲍照乐府诗内容。C鲍照乐府诗艺术特点。D鲍照七言体的歌行体及七言体在文学史上的产生发展。E鲍照文与赋。△(3)谢朓与永明体诗歌。△(4)宫体诗。宫体诗的特点。宫体诗出现的原因。(5)南朝骈文与辞赋。2、教学要求:(1)了解谢灵运的生平和思想、宫体诗。(2)重点把握谢灵运的山水诗歌、鲍照的诗文。(六)第五章庾信、王褒及北朝散文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北朝文学的概况△☆(2)庾信。庾信的生平。庾信的诗。庾信的赋和文。庾信的地位。(3)王褒。“北地三才”:温子昇、邢邵、魏收。△(4)北朝散文:《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2、教学要求:(1)了解北朝散文的特点。(2)重点把握鲍照晚年的作品。(七)第六章南北朝民歌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南朝乐府民歌:A兴盛的原因。B“吴歌”与“西曲”。△☆(2)南朝民歌的内容。《西洲曲》△(3)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A浪漫的感情,悲哀的情调。B语言清新自然。C大量运用双关隐语的修辞手法。D体制短小。△☆(4)北朝民歌的内容。《木兰辞》。△(5)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A粗犷豪放。B语言质朴无华。C形式多种多样。(6)南北朝民歌的影响。2、教学要求:(1)对南北朝名歌有总体上的把握。(2)重点学习《西洲区》、《木兰辞》。(八)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学时: 2 1、主要内容:(1)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2)《搜神记》和志怪小说。干宝及其《搜神记》。△☆(3)《世说新语》和轶事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2、教学要求:(1)对南北朝小说有总体的把握。(2)重点学习刘义庆《世说新语》。三、教材与学习资源(1)韩兆琦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郭预衡、张俊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册),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1996。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先修课要求:对“魏晋南北朝历史”,包括这一时期的门阀制度、玄学、佛学思潮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先秦两汉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能使用“文史工具书”。(2)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以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为根本,结合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基于大文化视野,宏观梳理和具体分析相结合,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发言、集体讨论等形式。五、考核方式综合论文质量和平时发言情况来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部分)

HistoryofAncientChineseLiterature

(thePartofSui-TangandFiveDynasties)【课程编号】 0110011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32 【编写日期】 2007.5 一、教学目标掌握隋唐五代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悉整个隋唐五代文学发展脉络以及隋唐五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认真学习盛唐文学,尤其史唐诗的成就。重点学习并掌握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样式“近体诗”和重要的文学运动“古文运动”,重要的文学流派如“元白诗派”、“韩孟诗派”等,以及这一时期的传奇、变文、词等。深入了解并掌握重点作家如李白、杜甫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二、教学内容(一)概论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唐代社会文化特征(2)唐诗的分期(3)其它各体文学:传奇、词、散文2、教学要求:(1)了解魏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2)对唐代文学又整体的把握。(二)第一章隋与初唐文学 学时: 2 1、主要内容:△(1)隋代诗歌:A由北朝入隋的诗人:卢思道、杨素、薛道衡。B隋炀帝时期的宫廷文人:杨广、诸葛颖。C在野的诗人:王绩。△(2)初唐宫廷文人与律诗的完成△(3)初唐四杰△☆(4)陈子昂△☆(5)初唐其他诗人:刘希夷、张若虚2、教学要求:(1)了解隋唐之际文学风格的变化。(2)重点学习陈子昂的诗歌及其文艺主张。(三)第二章盛唐诗歌 学时: 4 1、主要内容:△(1)盛唐诗的基本特点:强烈的入世精神、“少年精神”、“隐逸情怀”△☆(2)盛唐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孟浩然△☆(3)盛唐边塞诗与高适、岑参2、教学要求:(1)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有一定的了解。(2)重点学习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3)对盛唐边塞诗有一定的了解。(4)重点学习高适的边塞诗。(四)第三章李白 学时: 4 1、主要内容:△(1)李白与盛唐文化△☆(2)“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的乐府风调2、教学要求:(1)对李白的生平和思想一定的了解。(2)重点学习李白的诗歌。(五)第四章杜甫 学时: 4 1、主要内容:△(1)转折时期的杜甫△☆(2)“诗圣”:对杜甫思想内涵的解读△☆(3)“诗史”:对杜甫诗歌内涵的解读△☆(4)杜甫各体诗的艺术特色2、教学要求:(1)对杜甫的生平和思想一定的了解。(2)重点学习杜甫的诗歌。(六)第五章中唐诗歌 学时: 4 1、主要内容:△(1)大历诗风:神情未远,气骨顿衰△☆(2)韩孟诗派:务言人所不敢言△☆(3)元白诗派:务言人所共欲言△☆(4)刘禹锡与柳宗元:中唐诗坛的别调2、教学要求:(1)对中唐诗歌的流变有一定的了解。(2)重点学习韩孟、李贺和元白的诗歌。(七)第六章晚唐诗歌 学时: 4 1、主要内容:△(1)晚唐诗人众生相:苦吟诗风、怀古咏史、绮艳诗风、隐士情怀、乱离之感、怨刺诗风△☆(2)风调高华杜牧之△☆(3)晚唐绝唱李义山2、教学要求:(1)了解晚唐诗歌的总体特点。。(2)重点学习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八)第七章唐代散文的发展 学时: 4 1、主要内容:△☆(1)唐代的古文:韩柳、晚唐小品文△(2)唐代的骈文:初唐、盛唐、中唐、晚唐2、教学要求:(1)了解唐代散文的发展脉络。(2)重点学习韩柳古文。(九)第八章唐五代词 学时: 2 1、主要内容:△(1)词的起源及体制。(2)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3)温庭筠、韦庄与其他花间词人。△☆(4)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璟、李煜。2、教学要求:(1)了解词的起源。(2)重点学习李煜的词。(十)第九章唐传奇与唐代通俗文学 学时: 21、主要内容:△(1)唐传奇概述。△☆(2)唐传奇各阶段的创作特色。唐传奇的代表作。(3)讲经文与变文。(4)通俗诗。2、教学要求:(1)了解传奇的体制。(2)重点学习代表性的传奇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三、教材与学习资源(1)韩兆琦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郭预衡、张俊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册),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1996。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先修课要求:对“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先秦文学史”和“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古典诗歌修养,能使用“文史工具书”。(2)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以隋唐五代文学史为根本,结合隋唐五代文学作品,基于大文化视野,宏观梳理和具体分析相结合,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发言、集体讨论等形式。五、考核方式综合论文质量和平时发言情况来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辽金部分)

HistoryofAncientChineseLiterature

(thePartofSong,LiaoandJinDynasties)【课程编号】 0110011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33 【编写日期】 2007.5 一、教学目标掌握宋辽金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悉整个宋辽金文学,尤其是两宋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两宋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重点学习并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样式——词,以及这一时期的诗文革新。深入了解并掌握重点作家如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二、教学内容(一)绪论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宋代的政治、思想与文化。△(2)宋代城市生活与宋词的发展.△(3)宋代诗文成就与文学史地位。2、教学要求:(1)了解宋代的社会发展和思想状况。(2)对宋代文学有宏观的把握。(二)第一章北宋前期诗文 学时: 2 1、主要内容:△西昆体与宋初诗坛。A白体诗:徐铉、李昉和王禹偁。B晚唐体:九僧诗人、林逋、寇准。C西昆体。D王禹偁与宋初散文。2、教学要求:了解宋初的文学状况及文学革新。(三)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学时: 2 (1)庆历诗文革新。△☆(2)欧阳修的诗文成就及其影响A欧阳修的生平思想。B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C梅尧臣、苏舜钦与欧阳修共同致力于诗风革新。欧阳修的诗文成就及影响:A文备众体。B将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C政论文和史论文析理透辟,议论剀切。D记叙文将叙事、写景与抒情完美地融合起来,借鉴骈体文的技法。E在诗歌创作上成为宋调的开创者。△(3)梅尧臣与苏舜钦的诗歌创作。△(4)曾巩、苏洵、苏辙的散文。△(5)王安石的诗文创作。2、教学要求:重点学习欧阳修的诗文创作。(四)第三章北宋前期词坛 学时: 3 1、主要内容:△(1)晏殊、欧阳修词风的因革与渐变。△(2)范仲淹、张先、王安石等人对词境的开拓。△☆(3)柳永对宋词的重大创变:A题材扩大。B突破了词原先的体制,大量制作慢词。C运用了铺叙手法。D柳永在两宋词坛的深远影响。2、教学要求:(1)了解北宋初期的词坛状况。(2)重点学习柳永的词作。(五)第四章苏轼 学时: 4 1、主要内容:△(1)苏轼的生平与思想。△☆(2)苏轼的散文:A达到了宋文的最高成就。B平易自然、流畅婉转。B众体兼善。△☆(3)苏轼的诗:数量可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4)苏轼的词:A诗词同源,以诗为词。B开拓词境。2、教学要求:(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2)重点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品。(六)第五章北宋中后期诗坛 学时: 2 1、主要内容:△☆(1)黄庭坚的诗:A重视篇章布局和句法结构的出奇变化,讲究字眼的锤炼。B意象奇特、比喻新颖的。C使事用典。D押险韵,作拗律,出硬语。E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富于理趣,为宋诗风格之代表。△(2)其他苏门诗人的诗。△☆(3)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江西诗社宗派图》“一祖三宗”。吕本中“活法论”。南渡前后江西诗人的反思。2、教学要求:(1)了解两宋之际诗坛的变革。(2)重点学习黄庭坚的诗歌。(七)第六章北宋中后期词坛 学时: 3 1、主要内容:△(1)黄庭坚、晁补之、晏几道。△☆(2)秦观与贺铸。△☆(3)周邦彦: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在章法、句法、音律等方面力求精工。2、教学要求:(1)了解北宋中后期词坛的状况。(2)重点学习秦观、周邦彦的词作。(八)第七章南宋前期文学 学时: 3 1、主要内容:△☆(1)李清照生平。李清照南渡前后词作风格之异。李清照词论:提出“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词在音乐和节奏方面有属于自己的界限。△(2)朱敦儒、张元幹等词人:充满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3)陈与义和曾几的诗2、教学要求:(1)了解南宋前期的文学状况。(2)重点学习李清照的文学作品。(九)第八章南宋中期诗歌 学时: 5 1、主要内容:△☆(1)南宋中兴诗人之首:陆游:A“铁马冰河入梦来”。B“尚余一恨无人会”。C“律令合时方妥帖,工夫深处却平夷”。△☆(2)杨万里与“诚斋体”(3)范成大的使金诗与田园诗△(4)朱熹与理学家诗2、教学要求:(1)了解南宋中期的诗文状况。(2)重点学习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的文学作品。(十)第九章辛弃疾 学时: 2 1、主要内容:△(1)辛弃疾的武将风骨与学者气质辛弃疾词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2)辛派词人2、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辛弃疾的诗词成就。(十一)第十章南宋后期诗词 学时: 4 1、主要内容:一、南宋后期词坛△☆(1)姜夔的词:高雅的情趣和脱俗的韵致。△☆(2)吴文英的词:打破词的传统写作方式与章法结构。△(3)其他词人: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刘辰翁继承姜夔、吴文英诗风。二、南宋后期诗坛△(1)永嘉四灵和江湖诗人:A永嘉四灵: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往往渗透着浓厚的感世伤怀情绪,B“江湖诗人”:推崇贾岛、姚合的诗风,崇尚苦吟的作诗之法。(2)宋元易代诗人:A文天祥: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诗人,深受杜甫的影响。B郑思肖、林景熙和汪元量。2、教学要求:(1)了解南宋后期的词坛状况。(2)重点学习姜夔、吴文英的词作。(3)了解南宋后期的诗坛状况。(4)掌握“永嘉四灵”及“江湖诗人”的诗歌特点,重点学习文天祥的作品。(十二)第十一章辽金诗歌 学时: 1 1、主要内容:△(1)辽代诗歌。△☆(2)元好问与金代诗歌。《中州集》。元好问诗歌:金、元易代的诗史性作品,风悲壮慷慨,境界苍莽雄阔2、教学要求:(1)了解辽金的文学。(2)重点学习元好问的作品。三、教材与学习资源(1)韩兆琦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郭预衡、张俊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册),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1996。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先修课要求:对“宋辽金历史”,包括这一时期分裂和鼎立的局面、学术思潮思潮、经济状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隋唐五代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能使用“文史工具书”。(2)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以宋辽金文学史为根本,结合宋辽金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两宋的文学作品,基于大文化视野,宏观梳理和具体分析相结合,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发言、集体讨论等形式。五、考核方式综合论文质量和平时发言情况来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部分)

HistoryofAncientChineseLiterature(thePartofYuanDynasty)【课程编号】 0110011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分数】 1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16 【编写日期】 2007.5 一、教学目标掌握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熟悉整个元代文学,尤其是元代文学史发展脉络以及元代独特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重点学习并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样式——杂剧和散曲。深入了解并掌握重点作家如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二、教学内容(一)绪论 学时: 1 1、主要内容:△(1)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A少数民族入主华夏,政治统一。B一定的民族压制。C理学的逐渐兴起。D思想兼收并蓄。△(2)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以自然本色为主流,2、教学要求:(1)了解元代的社会状况。(2)对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二)第一章北曲杂剧的兴衰与体制 学时: 1 1、主要内容:△(1)北曲杂剧的来源与形成。△☆(2)北曲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A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B元代政治的作用。C元代文人社会地位相对降低,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D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北曲杂剧的南移与衰变。△(4)剧本构成:唱词(曲文)、宾白、科泛(科介)。(5)结构体制:本、折、楔子。△(6)音乐体制:联套、宫调、曲牌、一人主唱。(7)角色体制:末、旦、净、杂。2、教学要求:(1)了解北杂剧的形成。(2)理解北杂剧兴盛的原因。(3)了解元杂剧的体制。(4)了解元代杂剧的文学地位。(三)第二章关汉卿与《窦娥冤》 学时: 3 1、主要内容:△(1)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A关汉卿的社会剧:《窦娥冤》等。△B关汉卿的爱情婚姻剧:《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C关汉卿的历史剧:《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D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征:a.情节结构简洁集中,激烈机巧;b.题材广阔;c.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2)《窦娥冤》A题材来源。B戏剧冲突:社会冲突、道德冲突、意志冲突。2、教学要求:(1)了解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情况。(2)重点学习《窦娥冤》、《单刀会》等。(四)第三章王实甫与《西厢记》 学时: 2 1、主要内容:△(1)《西厢记》的作者与版本。△☆(2)《西厢记》的改写策略:A西厢故事源流。B否定“始乱终弃”的道德正当性。C张生:坚贞不渝的情人。(3)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A问题:如何看待“一见钟情”?B内在原因:男女之间的心灵感应。C“一见钟情”的文化意蕴。(4)吟诗抚琴:恋爱的方式(5)恋情:“合礼”与“合理”(6)“合理”恋情与社会认可(7)才子形象的文化意蕴(8)《西厢记·别宴》讲析2、教学要求:(1)了解《西厢记》的作者与故事流变。(2)重点学习《西厢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五)第四章白朴、马志远及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学时:3 1、主要内容:△☆(1)白朴的杂剧作品:《梧桐雨》通过唐明皇的形象和遭遇,概括了一代王朝兴亡的变化。△☆(2)马致远的杂剧作品:《汉宫秋》结合元代的时代精神和作者的现实感受,进行了全新的艺术创作。△☆(3)郑光祖的杂剧作品:代表作《倩女离魂》。(4)爱情婚姻剧:A杨显之《潇湘雨》。B石君宝《秋胡戏妻》。C尚仲贤《柳毅传书》。D李好古《张生煮海》。E乔吉《两世姻缘》。△(5)社会剧:A李潜夫《灰阑记》。B阙名《陈州粜米》。C郑廷玉《看钱奴》。D秦简夫《剪发待宾》。(6)历史剧:A纪君祥《赵氏孤儿》。B康进之的《李逵负荆》。C杨梓《霍光鬼谏》、《豫让吞炭》。2、教学要求:(1)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杂剧作品。(2)重点学习《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六)第五章高则诚与《琵琶记》学时: 2 1、主要内容:△(1)南戏的演变。南戏的体制。△☆(2)作者与版本△☆(3)《琵琶记》故事源流(4)病梅:蔡伯喈形象的文化人格(5)贤德:赵五娘形象的文化人格(6)《琵琶记》的艺术创新:A结构布局。B语言艺术。C戏曲史意义。2、教学要求:(1)了解南戏的体制。(2)重点学习《琵琶记》。(七)第六章散曲的体制与特征 学时: 2 1、主要内容:△(1)散曲的来源与形式(小令和套数)。(2)比较词曲之异同。(3)元散曲的发展(以1314年为界)(4)元散曲的主要内容:A“非自放于山巅水涯,即自娱于妇人醇酒”。B叹世与归隐。C写景与咏史。D恋情与闺怨△☆(5)前期散曲作家:A刘秉忠。B卢挚。C姚燧。D关汉卿。E白朴。F马致远。△☆(6)后期散曲作家:A张可久。B徐再思与贯云石的散曲:“酸甜乐府”。C张养浩。D睢景臣。E刘时中。2、教学要求:(1)了解元代散曲的总体状况。(2)重点学习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张养浩的散曲。(八)第七章元代诗文 学时: 1 1、主要内容:△(1)元代诗文概说。△(2)前期诗文作家:A北方:为王恽、姚燧、刘因。B南方:戴表元、邓牧和赵孟頫。△(3)后期诗文作家:A虞集。B杨载、范梈、揭徯斯与虞集号称“四大家”。C少数民族作家。△☆(4)杨维桢。“铁崖体”:追求新异,有时陷入怪诞、晦涩。2、教学要求:(1)了解元代诗文的总体状况。(2)重点学习杨维桢的诗歌。(九)第八章宋元话本 学时: 1 1、主要内容:△(1)宋元话本的兴起。民间说话人的创作。(2)宋元小说话本:A由“入话”、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B以情恋婚姻和公案两类作品为最多,成就也最高。△☆(3)A宋元讲史话本:《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B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2、教学要求:(1)了解宋元话本的特点。(2)重点学习《宣和遗事》、《三国志平话》。三、教材与学习资源(1)韩兆琦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郭预衡、张俊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五册),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1996。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先修课要求:对“元代历史”,包括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入主华夏大一统的局面、学术思潮思潮、经济状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宋辽金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相当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对元代戏曲语言和戏曲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能使用“文史工具书”。(2)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以元代文学史为根本,结合元代文学作品,基于大文化视野,宏观梳理和具体分析相结合,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发言、集体讨论等形式。五、考核方式综合论文质量和平时发言情况来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部分)

HistoryofAncientChineseLiterature(thePartofMingDynasty)【课程编号】 0110011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分数】 1.5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20 【编写日期】 2007.5 一、教学目标掌握明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学术思潮,如王阳明心学的兴起。熟悉整个明代文学,尤其是明代文学史发展脉络以及明代独特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重点学习并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样式——长篇章回小说和传奇。深入了解并掌握重点作家如汤显祖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及重点作品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二、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章回小说的形成与演变学时: 2 1、主要内容:△(1)章回小说的形成。△(2)章回小说的体制。△(3)章回小说的演变。△(4)章回小说的题材类型:A历史小说。B神怪小说。C世情小说。D公案小说。E侠义小说。F社会小说。2、教学要求:(1)了解章回小说的特点。(二)第二章讲史小说《三国志演义》 学时: 3 1、主要内容:△(1)《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2)《三国志演义》的作者、版本、流传及研究。△☆(3)《三国志演义》的叙事结构及其象征意蕴。A结构框架。B情节主线。C结构布局。△☆(4)《三国志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5)《三国志演义》的叙事艺术: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2、教学要求:(1)对《三国志演义》的形成有一定的了解。(2)重点学习《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以及人物形象。(三)第三章英雄传奇《水浒传》 学时: 3 1、主要内容:△(1)《水浒传》的成书过程。△(2)《水浒传》的编著者、版本、流传及研究。△☆(3)《水浒传》的三重寓意: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忠义之烈。△☆(4)A《水浒传》与封建文化B《水浒传》与政治文化。C《水浒传》与江湖文化。△☆(4)《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形象:宋江、吴用、鲁智深。△☆(5)《水浒传》的叙事艺术。A描写对象与创作方法。B富于个性的形象塑造。C白话艺术与情节结构。2、教学要求:(1)对《水浒传》的形成有一定的了解。(2)重点学习《水浒传》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以及人物形象。(四)第四章神魔小说《西游记》 学时: 3 1、主要内容:△(1)《西游记》的成书过程。△(2)《西游记》的作者、版本、流传及研究。△☆(3)《西游记》的意义结构:A两个故事和多重主题。B社会意义。C象征意义。△☆(4)《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形象: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5)《西游记》的游戏笔墨:A世情调侃。B形象幽默。C叙事趣味。2、教学要求:(1)了解神魔小说的内容特点。(2)重点学习《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和人物形象。(五)第五章话本小说与“三言”、“二拍”学时: 2 1、主要内容:△(1)A冯梦龙与“三言”的编选。B凌濛初与“二拍”的编撰。△☆(2)“三言”“二拍”的时代特征:A描写男女恋情。B表达文人趣味。C披露社会风尚。△☆(3)“三言”“二拍”的叙事艺术:A严整精致的叙事结构。B运用自如的叙事方法。C曲折巧妙的叙述技巧。D流畅生动的叙述语言。2、教学要求:(1)了解拟话本的特点。(2)学习“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六)第六章徐渭与《四声猿》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徐渭的生平与创作。△☆(2)《四声猿》:A《狂鼓史》中的阴间与阳间、忠臣与奸相。B《玉禅师》中的今生与来世、僧侣与娼妓、纵欲与禁欲。C《雌木兰》中的弱女与猛将。D《女状元》中闺阁与金銮。△☆(3)《四声猿》的艺术特色。2、教学要求:(1)对明代后期戏剧的繁荣局面有总体的把握。(2)重点学习《四声猿》的艺术特色。(七)第七章汤显祖与《牡丹亭》 学时: 3 1、主要内容:△(1)汤显祖的人生追求:A汤显祖的社会理想。B汤显祖的人性观念。△(2)《牡丹亭》的故事来源。△☆(3)《牡丹亭》的核心情节及其象征意蕴:“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4)《牡丹亭》的艺术成就:A因情成梦,因梦成戏。B抉发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C才情在浅深、浓淡、雅俗之间。2、教学要求:(1)掌握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2)重点学习《牡丹亭》,了解《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八)第八章归有光和晚明小品文 学时: 2 1、主要内容:△(1)归有光的生平。△☆(2)归有光的创作。(《尚书别解序》、《寒花葬志》)△☆(3)晚明小品文。(袁宏道《满井游记》、《虎丘记》、《徐文长传》,钟惺《宿乌龙潭》,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2、教学要求:(1)了解“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等的艺术主张和作品。(2)重点学习归有光的艺术主张和作品。三、教材与学习资源(1)韩兆琦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郭预衡、张俊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五册),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1996。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先修课要求:对“明代历史”,包括学术思潮思潮、经济状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元代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相当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对戏曲语言和白话小说有一定的了解,能使用“文史工具书”。(2)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以明代文学史为根本,结合明代文学作品,基于大文化视野,宏观梳理和具体分析相结合,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发言、集体讨论等形式。五、考核方式综合论文质量和平时发言情况来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部分)

HistoryofAncientChineseLiterature(thePartofQingDynasty)【课程编号】 0110011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分数】 1.5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18 【编写日期】 2007.5 一、教学目标掌握清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学术思潮,如经学致用、朴学兴起。熟悉整个清代文学,尤其是清代文学史发展脉络以及清代独特的社会状况和文学成就。重点学习并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样式——长篇章回小说和传奇。深入了解并掌握重点作家如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及重点作品如《长生殿》、《桃花扇》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教学内容(一)第一章清前中期诗歌 学时: 1 1、主要内容:△(1)吴伟业与“梅村体”。(2)袁枚与“性灵说”。2、教学要求:(1)了解清代前中期社会发展状况和思潮。(2)重点学习遗民的作品。(二)第二章清前中期词学时:11、主要内容:(1)陈维崧与阳羡词风。(2)朱彝尊与浙西词风。(3)哀怨骚屑纳兰词2、教学要求:(1)了解清代前中期的词派发展和词人生平。(2)重点学习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的作品。(三)第三章洪昇与《长生殿》 学时: 1 1、主要内容:△(1)洪昇的坎坷生平:A叠遭“家难”。B国子监生。C传奇创作.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