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方案_第1页
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方案_第2页
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方案_第3页
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方案_第4页
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连接接头施工方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4人员要求 11.6原材要求 12、接头等级的选定 23、型式检验 24施工工序 34.1钢筋下料 34.2钢筋加工 35施工质量要求 55.1加工要求 55.2丝头加工质量 65.3丝头外观质量 65.4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质量 66施工注意事项 77成品保护 88施工现场接头的检验与验收 89、质量保证措施 1110安全及环保措施 11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方案1总则1.1编制目的编制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提高功效,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1.2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张承高速承德段五合同段桥梁薄壁空心墩工程所采用的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1.4人员要求加工钢筋技术人员必须按该技术交底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岗操作,人员应相对稳定。1.5主要设备滚轧直螺纹机、管钳扳手、扭力扳手(10级)、切割机、量规(牙形规、环规、塞规)。1.6原材要求1.6.1钢筋原材所有钢筋原材进场后,必须对到场钢筋的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等进行复核,并按不同批次、规格、炉号及不同厂家的原材进行外观和物理性能的检测。(每批数量不得大于60t)。其中,外观检测中,重点检查钢筋表面不得出现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偏差,并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对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对其母材质物理性能分别做拉伸和冷弯实验。实验合格之后才能使用。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材。1.6.2连接套(套筒)钢筋连接直螺纹套筒为定型产品。套筒母材质为45#钢。每批套筒进场时须核实其产品合格证,两端有保护套进行保护,经进场质检员复核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钢筋直螺纹加工必须有检验记录。按照钢筋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之相关要求,使用前分别对套筒形式、级别、规格的连接接头进行型式检验。标准型套筒的几何尺寸钢筋直径(mm)螺距(mm)套筒外径(mm)套筒长度(mm)202.5316028344702、接头等级的选定本工程接头在同一连接区段内为50%接头,并且为了充分发挥钢筋强度,选用标准型Ⅱ级接头。3、型式检验用于型式检验的直螺纹试件应散件送达检验单位,由型式检验单位或在其监督下由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按表6.21或表6.22规定的拧紧扭矩进行装配,拧紧扭矩值应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型式检验试件必须采用未经过预拉的试件。型式检验的试验方法应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附录A的规定进行,当试验结果符合下列规定时评为合格。a、强度检验:每个接头试件的强度实测值均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表3.0.5中相应接头等级的强度要求。b、变形检验:对残余变形和最大力总伸长率,3个试件的平均实测值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表3.0.7的规定。型式检验应由国家、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并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附录B的格式出具检验报告和评定结论。4施工工序4.1钢筋下料钢筋下料应使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筋,切口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许有马蹄形和翘曲,严禁用剪断机剪断或用气割切割下料。4.2钢筋加工4.2.1开车前准备检查电源及滚轧机床安装是否水平,向机床中的减速机注入润滑油,向冷却液箱中注入足量的水溶性切削液。4.2.2试车接通电源检查滚压头旋转方向,当面对滚压头时,滚压头应逆时针方向旋转,检查冷却液泵的旋转方向,冷却液应供应充足,回水通畅。4.2.3滚轧直螺纹机调整安装与待加工钢筋规格相同的滚压头及调整行程块位置的准确性。4.2.4直螺纹丝头加工在定心夹钳内夹卡钢筋,钢筋的轴向装卡位置与滚压头端面平齐,误差应不大于4mm,启动冷却泵及主轴开关,加工中手动沿逆时针转动进给手柄,使滑台向钢筋的方向进给,此时用力应均匀,速度应适中。当钢筋咬合后松开进给手柄。此时,滑台可自动进给,待滑台碰限位行程块后,自动停止约3秒后滚压头反转,钢筋从滚压头中退出,手动将滑台退回原位,即完成一个钢筋直螺纹丝头的加工。加工中必须使用冷却切削液,以保证加工质量,减少刀具的磨损。4.2.5钢筋连接连接是用扳手将直螺纹连接套拧松并拔出钢筋连接端的保护帽,同时检查钢筋丝头是否和连接套规格一致,直螺纹牙型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如发现杂物或锈蚀时用铁刷清除干净,然后用扳手或管钳将直螺纹连接套与一端钢筋拧到位,再将另一端钢筋与连接套拧到位。4.2.6连接示意图:4.2.7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工艺流程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5施工质量要求5.1加工要求5.1.1钢筋示意图见下:5.2丝头加工质量1)用专用的环规检验直螺纹头的有效长度及螺纹中径,如有不符合JGJ107-2010加工质量要求(见后)的丝头必须切断重新加工。2)对加工好的直螺纹丝头,检查人员按10%进行外观检查。合格率不得小于95%。合格后方可使用。5.3丝头外观质量目测牙形要饱满,牙顶宽超过0.75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1/2螺纹周长。5.4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质量5.4.1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质量要求1)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2)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拧紧扭矩(N·m)1002002603203605.4.2套筒质量要求1)套筒表面无裂纹,螺牙饱满,无其他缺陷;2)牙形规检查合格,用直螺纹塞规检查其尺寸精度;3)各种型号和规格的套筒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若套筒为异径的则应在两端分别作出相应的钢筋级别和直径;4)套筒两端头的孔必须用塑料盖封上,以保持内部洁净,干燥防锈。6施工注意事项1)钢筋在起丝端头必须保证断面平齐,严禁用剪断机剪或气割下料。2)采用螺纹套筒连接时,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宜超过50%。3)在丝头加工时,加工丝头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滚轧钢筋直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油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的亚硝酸钠。不得使用机油代替或不加润油液直接滚压丝头。4)加工过程中,机床保护接地线必须安装完备,确保人身安全。5)对检查合格后的丝头必须加以保护,将钢筋一端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长度分类堆码,堆码时必须按要求下垫上盖,不得使钢筋丝头受到污染或破坏。6)钢筋连接时,被连接的钢筋端面要顶紧,并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得大于一道螺距,连接套要保证套内丝扣赶紧、无损。7成品保护1、各种规格和型号的套筒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2、钢筋螺纹保护帽要堆放整,不准随意乱扔。3、连接钢筋的钢套筒必须用塑料盖封上,以保持内部洁净、干燥、防锈。4、钢筋直螺纹加工经检验合格后,应戴上保护帽或拧上套筒,以防碰伤和生锈8施工现场接头的检验与验收1、工程中应用钢筋机械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施工过程中,更换钢筋生产厂时,应补充进行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2)每根试件的抗拉强度和3根接头试件的残余变形的平均值均应符合JGJ107-2010表3.0.5和表3.0.7的规定;表3.0.5接头的抗拉强度接头的抗拉强度接头等级Ⅰ级Ⅱ级Ⅲ级抗拉强度f0mst≥fstk或f0mst≥1.10fstk断于钢筋断于接头f0mst≥fstkf0mst≥1.25fstk表3.0.7接头的变形性能接头的变形性能接头等级Ⅰ级Ⅱ级Ⅲ级单向拉伸残余变形/mmu0≤0.10(d≤32)u0≤0.14(d>32)u0≤0.14(d≤32)u0≤0.16(d>32)u0≤0.14(d≤32)u0≤0.16(d>32)最大力总伸长率/%Asgt≥6.0Asgt≥6.0Asgt≥3.0高应力反复拉压残余变形/mmu20≤0.3u20≤0.3u20≤0.3大变形反复拉压残余变形/mmu4≤0.3且u8≤0.6u4≤0.3且u8≤0.6u4≤0.6注:当频遇荷载组合下,构件中钢筋应力明显高于0.6fyk时,设计部门可对单向拉伸残余变形u0的加载峰值提出调整要求。Asgt——接头试件的最大力总伸长率;d——钢筋公称直径;f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fst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0mst——接头试件实测抗拉强度;u0——接头试件加载至0.6fyk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的残余变形;u20——接头试件按JGJ107-2010附录A加载制度经高应力反复拉压20次后的残余变形;u4——接头试件按JGJ107-2010附录A加载制度经大变形反复拉压4次后的残余变形;u8——接头试件按JGJ107-2010附录A加载制度经大变形反复拉压8次后的残余变形;εyk——钢筋应力为屈服强度标准值时的应变。3)接头试件在测量残余变形后可再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并宜按JGJ107—2010附录A表A1.3中的单向拉伸加载制度进行试验;4)第一次工艺检验中1根试件抗拉强度或3根试件的残余变形平均值不合格时,允许再抽3根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时判为工艺检验不合格。3、接头安装前应检查连接件产品合格证及套筒表面生产批号标识;产品合格证应包括适用钢筋直径和接头性能等级、套简类型,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以及可追溯产品原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质量的生产批号。4、现场检验应按JGJ107-2010进行接头的抗拉强度试验,加工和安装质量检验;对接头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在设计图纸中另行注明相应的检验项目。现场检验是由检验部门在施工现场进行的抽样检验。一般应进行接头试件单向拉伸强度试验以及加工和安装质量检验。5、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应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应作为一个验收批。6、螺纹接头安装后应接JGJ107-2010第7.0.5条的验收批,抽取其中10%的接头进行拧紧扭矩校核,拧紧扭矩值不合格数超过被校核接头数的5%时,应重新拧紧全部接头,直到合格为止。7、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JGJ107-2010表3.0.5中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应评为合格。8、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一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1倍。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均一次抽样合格时,表明其施工质量处于优良且稳定的状态。故检验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即按不大于1000个接头为一批,以减少检验工作量。9、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可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及机械连接方法补接。10、对抽检不合格的接头验收批,应由建设方会同设计等有关方面研究后提出处理方案。9、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管理机构: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分别任正、副组长领导的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有安质部、工程部、材料物资部、实验室、财务部等各部门负责人及各队长组成。质量检查工程师直接对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负责,行使质量检查权、监督权、质量检查否决权,具体职责如下:9.1协助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组织制定完整的质量保证计划、工作程序,认真填写质量检查记录和验收记录。9.2对质量保证体系贯彻执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措施。9.3审查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的技术措施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规和设计图纸的要求。9.4主持对不合格的产品和质量事故调查处理。9.5进行内部质量评价、质量随机抽检评定和动态分析。9.6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联系、组织隐蔽工程、分项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工作。10安全及环保措施10.1、安全措施:10.1.1进入现场的钢筋机械在使用前,必须经项目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作业,并在机械旁挂牌注明安全操作规定。10.1.2钢筋机械必须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设置机棚和排水沟,防雨雪、防砸、防水浸泡。机械必须接地,操作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10.1.3钢筋加工机械要设专人维护维修,定期检查各种机械的零部件,特别是易损部件,出现有磨损的必须更换。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10.1.4钢筋加工机械处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保证操作人员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下操作。在进行加工材料时,弯曲机、切断机等严禁一次超量上机作业。10.1.5打磨钢筋的砂轮机在使用前应经安全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开机前检查砂轮罩、砂轮片是否完好,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对有裂纹的砂轮严禁使用。10.1.6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砂轮片运转切线方向和旁侧。10.2环保措施:10.2.1现场在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型时,要控制各种机械的噪声。将机械安放在平整度较高的平台上,下垫木板。并定期检查各种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以降低噪音。浇筑混凝土时不要振动钢筋,降低噪声排放幅度。10.2.2钢筋原材、加工后的成品或半成品堆放时要注意遮盖(用苫布或塑料),防止因雨雪造成钢筋的锈蚀。如果钢筋已生锈,钢筋在使用前必须用铁丝刷或砂盘进行除锈。为了减少除锈时灰尘飞扬,现场要设置苫布遮挡,并及时将锈屑清理起来,统一清运到规定的垃圾集中地。10.2.3直螺纹套丝的铁屑装入尼龙口袋送废品回收站回收再利用。附表一钢筋接头外观及拧紧力矩检验步骤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1、生产工艺流程:1.1弯头工艺流程原材料复检原材料复检下料推制成型平口盘头整形热处理坡口加工表面处理无损探伤几何检验油漆标识资料确认包装入库发货1.2热压三通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复检原材料复检下料整形压制成型热处理端面加工工表面处理无损检测几何检验油漆标识资料确认包装入库发货1.3钢板制对焊三通工艺流程材料检验材料检验直缝焊接卷板成型下料压制成型整型处理三通盘头超声探伤端面加工表面处理无损检测热处理成品检验储存发运标记包装1.4热压大小头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复检原材料复检下料整形压制成型热处理端面加工工表面处理无损检测几何检验油漆标识资料确认包装入库发货1.5中频推制弯管生产工艺流程包装发运包装发运资料确认成品检验无损检测加工坡口热处理盘头整型切割下料原材料复检平口推制成型表面处理2、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控制:2.1材料2.1.1材料选用1)冶炼方式:原材料按相应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冶炼,必须为镇静钢且具有要求的热处理状态。2)选用制作管件材料的表面,应无缺陷、油脂、过多的锈迹、焊渣或其它异物。3)材料标志清楚、完整符合项目工程有关条款的技术要求。4)原材料应有证明书,其检验项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订货要求。无标记、无批号、无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说明书项目不全的钢材不能使用。2.1.2材料尺寸。制造管件选用管材应根据管件几何尺寸及设计计算选择长度、外径、宽度及壁厚。2.1.3材料的检验表面及尺寸检验:原材料的表面应平整、光滑、厚度均匀,不得有超过标准要求的凹坑、重皮、裂纹、油污、腐蚀和其它污物。表面尺寸检验、除锈后的材料进行表面及尺寸检查。原材料应有证明书,其检验项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订货要求。无标记、无批号、无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说明书项目不全的钢材不能使用。材料按炉号进行化学分析,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最大百分含量应符合相应标准及本项目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及本项目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对于复检不合格的原材料应予退回,不允许用于管件制作。材料的追溯性标识清楚,在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的炉号、批号以及所用材料部位及过程编号等均应有追溯性记录。2.2下料2.2.1下料方法主要是机械切割,切割后应用机械方法清理切割面至露出金属光泽。2.2.2下料操作人员应熟悉切割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范,按规定画样、切割。切割时应根据操作工技能和设备不同留一定的切割量。下料管材表面清理除锈后不允许有低熔点金属污染。不应有重皮、裂纹等严重缺陷。2.2.3在下料后的坯料上将原材料上的标识内容进行移植。2.3管件成型2.3.1弯头生产作业指导书2.3.1.1先启动中频电源将推制芯棒加热到规定温度以上,将推制弯头用坯管放在推制机芯棒上启动液压推进装置推动坯管随芯棒外形而变化。2.3.1.2根据坯管的材质和规格不同按相应工艺规定的温度和推速控制推制过程中的感应套加热温度和液压系统的推进速度。2.3.1.3推制成型后的弯头半成品在热态下放在胎具中用压力机进行整形处理。2.3.1.4推制弯头在整形完成后根据半成品的情况和成品要求的外形尺寸进行盘口处理,盘口后留有5-15mm的加工余量。2.3.2热压三通生产作业指导书2.3.2.1热压前准备2.3.2.1.1操作人员应学习相关工艺文件并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及工艺过程。2.3.2.1.2操作人员应按工艺卡要求和下料尺寸对坯管进行检查并标记,坯管装炉前表面不允许有低熔点金属污染(铜、锡、铝等),不应有重皮、裂纹等缺陷。2.3.2.1.3准备好在工作过程中需用的各类器具。装炉:将坯管放在加热炉中用耐火材料将其垫高距炉台200mm以上,两坯管之间间隔100mm以上。2.3.2.2坯管压扁:加热温度(详见工艺卡),恒温≥5分钟出炉在压力机下把坯管压扁成椭圆形,对于变形量小的(支管/主管≤1/3)压扁管可采用冷压制。2.3.2.3压制鼓包2.3.2.4开孔拔制:将具有三通形状的工件在支管顶端划线开椭圆孔,对开孔处进行拔制成型。拔制应由小到大逐级进行直至支口达到要求尺寸,拔制过程中应用测温仪对工件温度进行监测,当工件温度低于工艺要求温度时应将工件装炉重新加热。2.3.2.5整型处理:将具有三通形状的工件进炉加热,加热至规定温度后保温规定时间后,出炉后进行整型。2.3.3钢板制对焊热压三通生产作业指导书2.3.3.1卷板成型。选择适宜的板材尺寸切割后按图纸加工成筒状,材料及加工尺寸见卷管图。2.3.3.2卷管焊接(按焊接工艺卡)。对卷管成型后进行机械坡口和修整,并对坡口处进行分层检测。对坡口完好的卷管按焊接工艺规程进行焊接,焊接应由持证焊工操作且焊工应经过焊接工艺评定。2.3.3.3热压前准备2.3.3.3.1操作人员应学习相关工艺文件并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及工艺过程。2.3.3.3.2操作人员应按工艺卡要求和下料尺寸对卷管进行检查并标记,坯管装炉前表面不允许有低熔点金属污染(铜、锡、铝等),不应有重皮、裂纹等缺陷。2.3.3.3.3准备好在工作过程中需用的各类器具。装炉:将卷管放在加热炉中用耐火材料将其垫高距炉台200mm以上,两卷管之间间隔100mm以上。2.3.3.3.4坯管压扁:加热温度(根据不同材料参见压制工艺卡)。2.3.3.3.5压制鼓包:将压扁后的坯管进炉加热,加热温度(根据不同材料参见压制工艺卡)每次压制都要在胎具上涂抹润滑剂以得到光滑的成型面。在连续成型过程中,工件表面达到规定温度后,恒温≥10分钟即可出炉压制。2.3.3.3.6开孔拔制:将具有三通形状的工件在支管顶端划线开椭圆孔,拔制应由小到大逐级进行直至支口达到要求尺寸,拔制过程中应用测温仪对工件温度进行监测,当工件温度低于工艺要求温度时应将工件装炉重新加热。2.3.3.3.7整型处理:将具有三通形状的工件进炉加热,加热至一定后保温规定时间后,出炉后进行整型。2.3.4热压大小头生产作业指导书2.3.4.1清除炉内水、锈及其它杂物。注意不同材质的坯料不能放在同一炉内加热。2.3.4.2装炉。2.3.4.2.1采用天然气或电加热炉,加热炉应经过有效加热区测定,各仪器、仪表均处在有效检定期内,加热炉的控温精度要求为±10℃;2.3.4.2.2装炉前将坯料上的标识做好移植记录,必要时绘制装料位置图。2.3.4.2.3将坯料放在加热炉中用耐火材料将其垫高距炉台200mm以上,两坯料之间间隔100mm以上,坯料不得与炉壁接触。2.3.4.3坯料加热2.3.4.3.1加热过程应使用可连续记录加热温度的记录仪记录加温温度曲线,最高加热温度(详见工艺卡)。2.3.4.4压制成型2.3.4.4.1管件料坯在加热炉内保温规定时间后出炉进行压制。坯料出炉后要尽快的移到胎具上进行压制,要求始压温度(详见工艺卡)。压制过程中要用红外测温仪或光学高温计对压制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超出规定时应终止压制。2.3.4.4.2热挤压异径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压制次数(即减少加热的次数)。2.3.4.4.3坯料冷却后将原标识移植回坯料本体。2.3.4.5整型处理:对形状不符合要求的压制坯料应当整形校正。校正如使用支撑物不允许焊接在工件上。2.3.4.6大小头整型后进行表面质量、尺寸检查。2.3.5钢板制对焊大小头生产作业指导书2.3.5.1钢板卷制焊接2.3.5.1.1将下好的坯片吊装到卷板机上进行大小头的卷制加工。加工可用导轮也可通过调整下杠间隙进行。2.3.5.1.2坯管卷制成型后进行表面及尺寸检查,对于成型后多余的部分应切割掉,当不合乎要求时,应在组片前进行矫正。2.3.5.1.3所有焊缝(包括返修焊缝)应由考核合格的焊工按照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完成。焊接工艺评定按照JB4708进行,焊工考试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2.3.5.1.4卷管完毕后按焊接工艺卡进行焊接。2.3.5.1.5焊后的卷管焊缝进行清理修磨,再进行UT探伤检测,按JB/T4730—2005相关要求达到Ⅰ级合格。焊缝缺陷可采用打磨的方法进行修理,但不应产生沟、槽,去除的厚度不应超过直管段公称厚度的6.5%,同一位置的焊缝返修不允许超过2次。2.3.5.2热压大小头2.3.5.2.1清除炉内水、锈及其它杂物。注意不同材质的坯料不能放在同一炉内加热。2.3.5.2.2装炉。将坯料放在加热炉中用耐火材料将坯管垫高距离炉台200mm以上,两坯料之间间隔100mm,以便使坯料能够受热均匀。2.3.5.2.3检查加热炉通风系统及炉台,炉门运行装置是否顺畅。检查燃料是否充足。2.3.5.2.4台车推进炉内防止坯料与炉体接触。关闭炉门检查炉门的密封是否良好。2.3.5.2.5开启风路,点燃加热炉,检查记录仪监测升温情况。控制温度升速不能超过200℃/小时。2.3.5.2.6加热过程中经常检查风路,燃料供给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记录仪的显示情况对燃料供给量进行随时调节,力求炉内温度均衡。2.3.5.2.7当温度升至(根据材料不同参见具体工艺卡)时,适当减小风量,使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温(根据材料不同参见具体工艺卡),连续炉恒温时间(根据材料不同参见具体工艺卡)。2.3.5.2.8先关闭风路与燃料供给系统,打开炉门迅速开出台车,用叉车将坯料取出放到胎具规定的位置上,开启压力进行压制。2.3.6中频推制弯管生产作业指导书2.3.6.1弯前准备2.3.6.1.1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技术性能、工艺过程。2.3.6.1.2弯管操作人员应按工艺卡要求和弯管尺寸对钢管进行检查和准备,钢管表面清理除锈后不允许有低熔点金属污染(铜、锡、铝等),不应有重皮、裂纹等严重缺陷。2.3.6.1.3将钢管纵焊缝放置在内弧距壁厚基本不变的中性线±10°区域内,弯管不允许对接。2.3.6.1.4弯管在下料时,各部位尺寸应测量准确,并在管材上标记。2.3.6.1.5准备好在工作过程中需用的各类器具,监测弯管加热温度的温度显示器(动态温度测量用光学高温计)。2.3.6.1.6将摇臂转“0”位,夹具准确放在所要求的弯曲半径处,该值应考虑材料的回弹变化量,并在材料上划线做点。2.3.6.1.7操作工应检查弯管机的主机、辅机、水泵、油泵、空压机,纯水装置等,应正常完好处于备用状态。2.3.6.1.8弯管前检查弯管机四周,不得有妨碍弯管机运行的障碍物,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2.3.6.1.9检查感应圈与钢管间隙应均匀,应控制在20±3mm之间。2.3.6.1.10应准备应付停电等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2.3.6.2弯制过程2.3.6.2.1开启冷却水系统,检查感应圈喷水情况(准备好通针)。2.3.6.2.2开启中频电源,并检查调整。中频启动后,液压推制系统启动,(弯制温度应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值确定最佳加热温度)开始热煨制。2.3.6.2.3调整液压推进装置控制推速、外弧侧喷水角度、内弧侧喷水角度、中性区喷水角度及加热带宽度等参数。随时调整水泵压力,控制喷水量和冷却速度。2.3.6.2.4弯制开始初期,应密切注意推进速度和加热温度,功率升降推速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