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_第1页
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_第2页
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_第3页
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_第4页
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xxx公司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车站控制技术的发展摘要:车站控制技术保证了站内的行车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等的重要技术装备。本文通过介绍车站控制技术—计算机联锁技术,分析国内外车站控制技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车站控制技术的特点,概括了现代化车站控制技术的特征,提出新一代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的目标。关键词:计算机联锁;车站控制技术0引言联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机械化联锁、机电联锁和电气集中联锁几个阶段,目前正逐步进入计算机联锁阶段。文献1介绍了自1984年以来,我国第一个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在南京梅山铁矿井下的运输线车站上开通使用,填补了我国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空白,也掀开了车站联锁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的新篇章。此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北方交通大学等单位相继展开了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二十几年来,我国计算机联锁从路外到路内,从小站到大站,从支线到干线,从中间站到编组站发展十分迅速;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技术性能也日趋成熟和完善。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有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TYJL-Ⅱ型双机热备系统、TYJL-TR9型三取二系统;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研制的DS6-11型双机热备系统、DS6-20型三取二系统;北方交通大学研制的JD-1A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研制的VP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自此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得到空前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联锁技术,分析国内外车站控制技发展概况况,结合国内外先进车站控制技术的特点,概括了现代化车站控制技术的特征,提出新一代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的目标。1.计算机联锁技术简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车站联锁的系统。因此,它不仅具有继电联锁设备的联锁控制功能,而且利用计算机的快速信息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可方便地实现继电联锁设备难以实现的一些功能。(1)联锁控制功能: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联锁功能是与继电式电气集中相同的,能根据车站行车安全的需要,在规定的联锁条件和规定的时序下自动对进路、信号和道岔实行控制。具体包括:1.进路的控制2.信号的正常开放、关闭、人工重复开放以及防止自动重复开放3.道岔的单独操纵、锁闭和解锁。(2)显示功能: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大屏幕显示取代6502电气集中表示盘,可以向操作人员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显示信息。(3)记录存储和故障检测与诊断功能: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存储量大的优点,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实现系统维护、行车管理自动化奠定了基础。(4)结合功能:计算机联锁系统利用标准化的通信接口板,网络接口板以及标准化的通信规程,可直接与现代化信息处理系统相联结进行数据交换。与传统的继电联锁相比,计算机联锁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技术上:(1)进一步完善了联锁控制功能(2)可靠性、安全性高(3)灵活性大(4)便于维护(5)便于与其他计算机化系统接口。在经济上:(1)降低设备投机成本(2)重量轻、体积小、可减少基建费用。因此,发展计算机联锁技术成为当代的迫切需求。2.国外车站控制技术的应用发展概况1978年世界第一个计算机联锁系统在瑞典哥德堡问世,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国竞相研究开发计算机联锁系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日本在1980年由铁路综合技术研究所、京三公司、日信公司合作开发生产了由三重冗余微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联锁装置,1985年实际投入使用的JR东日本的南古谷车库的计算机联锁装置是日本第一台计算机联锁装置。90年代起很多国家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微机联锁系统,如日本、英国制定技术政策,不再发展继电联锁,而由计算机联锁取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联锁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完善成熟的技术,计算机联锁由面向工程技术研究转向以面向服务为中心,其应用现状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计算机联锁制式主要由三取二和二乘二取二两种,通过软件、硬件容错技术提高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双机热备系统已经淘汰。(2)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性能逐渐提高,比如:快速计算能力,高速率数据交换的通信能力,以适应高速铁路和综合化信号控制系统的要求。(3)面向工程和服务,采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功能非常完善和强大的CAD系统,并从制度和设备上建立完善的维修体系和仿真检测体系。(4)积极发展、推广使用全电子模块化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使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开放式结构,并且更加小型化、智能化。(5)以旅客营业系统为中心,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成功发展分布式分层处理的综合信号控制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计算机联锁不仅仅是一个特定的车站的控制系统,而逐渐演变成综合行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备。(6)通过分布式结构扩大控制范围,实现集中联锁分散控制的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使计算机联锁系统网络化。(7)计算机联锁系统功能逐渐扩大,实现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联锁关系而直接控制信号设备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基本功能,通过系统集成,将车站和区间设备一体化,由计算机联锁系统代替继电器节点逻辑控制方式提供丰富的列车控制信息;在车站由计算机联锁系统完成对电码化控制信息的逻辑处理,通过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站内进路电码化,由这两种方式组合而成的联锁、列控一体化综合系统,在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均得到成功应用。比如:于2002年12月开通的日本东北新干线盛岗-八户段数字ATC地面设备,包括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局域网(SAINT-LAN)、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逻辑部(SAINT).3.新一代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目标新一代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工程技术层面,还需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用系统的观点,研究计算机联锁系统所存在的铁路运输大环境及在该大环境中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行为。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总体上也可以归纳为:一方面应遵守自身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适应国内需求。(1)开放式系统结构:新一代计算机联锁整体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和灵活的网络结构,系统组成实现柔性化设计,使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裁减性,应具有强大的接口、结合能力和灵活的接口网络通信方式,在功能和规模上应可灵活配置,通过监控机、联锁主机、其它各种制式的联锁总线、局域网、广域网实行多层次控制,使控制范围扩大。(2)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应用环境将发生很大变化,不再是独立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而是铁路安全信号综合控制监测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中关键子系统之一。不仅要在一般线路上使用,还要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客运专线中。在新的应用环境中,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将进一步增强和扩大,计算机联锁系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3)高智能性:计算机联锁系统要达到无维修的目标,除了要求设备本身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自诊断、监测和自恢复功能,即较高的智能性,实现自我管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当然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也是实现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4)高性能:新一代计算机联锁系统应具有更大容量信息的快速运算能力,对信息响应的的快速实时控制能力,与其它系统强大结合能力、信息交换能力、对其它系统实时响应能力等。(5)全电子模块化:目前使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车站还保留一部分原6502电气集中执行组继电器,这部分继电器的保留不利于计算机联锁系统智能化、信息化优势的发挥,研究和研制全电子模块化计算机联锁系统,取消全部继电器,也能大大减少占地,降低工程造价,应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方向,当然对全电子模块化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执行电子模块的故障-安全性的理论和实现方法应加强研究和试验验证。(6)数据传输的故障-安全性:综合化信号控制监测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中,计算机联锁系统和其它系统之间需要大量数据交换,从发展角度看,这些交换的数据将会被定义为安全数据,采用什么方法和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交换也是计算机联锁系统需要解决的课题。(7)面向高效率、高品质服务的安全检测和维修系统4.结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新一代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将往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性能、电子化、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综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继承与创新,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一定会取得辉煌。硕果。[参考文献][1]喻喜平.浅谈我国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110-112.[2]金国富.世界各国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2):173.[3]宋保卫.新型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2009.[4]方亚非.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