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改革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1页
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改革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2页
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改革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3页
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改革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改革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总结了高校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教学成效低的根本原因;引入创新项目为导向培养模式,对创新项目为导向教学培养模式的意义和内容做了部分阐述。

关键词:创新能力;项目导向;培养模式

00G718000B001002-76610010-125-01

目前大学生在高校里的学习还是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对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很难得到宝贵的实践项目经验,给日后的就业带来很多的困难。尤其在学校学习的各门功课教学相对独立,没有很好的课程合作,学生不能结合各门课的知识来应用。因此提出了科研项目为导向,将多门课程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课题,这是逆向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方法,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尝试[1]。

一、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不足

1、教学机械化

传统的教学是机械化教学,机械化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各门功课学习方法机械,学习目的只为考试,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学科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某一领域的研究,而是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任何知识的缺失都会对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产生很大影响,不具备创新的基础[2]。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大多数专业课程设置雷同,采用全国统编教材,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学科之间学习知识重复严重,课程设置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设置不够,学生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较为缓慢,没办法又不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迁移。

二、创新项目导向的意义

在大学里开展一系列创新项目,将各门知识的教学融入其中,充分发挥项目组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是整个项目过程的主角,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那么大部分的教师就可以在繁重的没有效率的机械化教学上解脱出来做一些项目的指导教师,合理的将一些专业的知识融入项目。这一方式的将不断完善把传统的授课内容融入各种项目,学生在项目的需下去学习知识,这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是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培养。

教师在这个过程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机械授课,而是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潜心做一些创新项目的组织和推进。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直接引入项目势必速手无策,需要专业教师带动和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最后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这样大大提高指导老师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有利于创新团队的更好合作,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捷径。而对教师而言,有更多的时间来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搞些研究,和学生的创新项目很好的结合,两个方面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更容易出成果,所以在学校搞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和创新是个双赢的选择[3,4]。

三、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首先要求选择合适的创新项目,在选题上要慎重,对我们指导教师有一定的具体要求,对传统的课程要压缩,授课要配合一些项目的进度来进行,整个项目运作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核心,在项目上要尽量对接企业,与企业的研发方向保持一致。

1、项目内容的选择

对创新项目的选择要注重知识的交叉性,多学科融合、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同时考虑一些学生专业基础薄、实践经验少的特点;将以前的一些课程能融入项目进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导入不同的课程知识;对创新项目产生的就业前景也要有一定的预期,这需要得到企业的一些真实需求;而且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完成,这些需要教师在前期做更多的调研工作,项目设计工作[4]。

2、项目指导教师的要求

在校大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少,更缺乏实践经验,往往是空想和乱想,创造缺乏现实性,创新成果雷同大。缺乏实践经验的创新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点帮助,要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要从“务实”入手。项目要顺利完成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具备相关领域的综合知识,单独一位老师恐怕是不能够胜任,最好是两名以上的指导教师,而且指导教师在相关领域有些成果。指导教师在项目指导方面需要学校层面建立数据库,对相应问题有相应领域的问题有制定的人选。对学生创新指导方法上需要做一些专业的培训,鼓励指导教师对项目的指导内容、指导方法、项目推进、项目结题等方面进行定期研讨和总结,不断加以完善提高[5]。

3、授课方式改革

将各门课程要围绕创新项目的实施进度来穿插授课,结合项目体验来对学生点拨式授课,以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为主,以集中讨论方式完成授课,考核方式不局限于考试,可以以论文的方式或者答辩的方式来进行。授课要结合项目实践来进行,讲授学科的发展前沿知识要实时讲解,多运用实例来分析讲授。这样的授课对教案的更新较快,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较强。从项目指导教师对项目组成员的熟悉和项目的专业角度考虑,课程最好能让项目指导教师多承担一些,或者是几个创新项目指导老师轮流授课,在授课上一门课可以选几名教师来上,选自己熟悉的领域来上,这样一门课的专业性和前沿性更容易得到保证。

四、结论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点,是针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不重视创造性培养的必然对策。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培养模式的颠覆,教师的”谆谆教诲”式教学已经过时了,无效的教学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和教师大量的心血,中国的教育模式也要不断的创新,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培养模式是一次较好的探索。[1]边涛,周玉红主编.创造性思维[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01)

[2]易红.高校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2).

[3]左铁镛.高校实验室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