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 海 工 学 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1页
淮 海 工 学 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2页
淮 海 工 学 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3页
淮 海 工 学 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4页
淮 海 工 学 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

2020年规划纲要(讨论稿)2010年11月第一部分“十一五”回顾顾」TOC\o"1-5"\h\z一、 “十一五"建设成就 2二、 “十一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o"CurrentDocument"第二部分学校“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8一、 “十二五”发展的机遇 8二、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0\o"CurrentDocument"第三部分学校“十二五”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1一、 学校发展指导思想 11二、 学校“十二五”发展定位 11\o"CurrentDocument"三、 学校“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 12\o"CurrentDocument"第四部分发展战略与主要工作 21一、 学校“十二五”发展基本战略 21二、 “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23\o"CurrentDocument"第五部分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条件 33\o"CurrentDocument"第六部分学校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 38附件1:淮海工学院“十一五”发展成就一览表附件2:淮海工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项目一览表“十二五”期间,是我校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多科性大学的关键时期,是我校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进一步明晰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及水平,根据国务院《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经济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精神以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第一部分“十一五”回顾一、“十一五”建设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积极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1、教育规模稳步增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根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完善了我校“综合框架、工科骨干、海洋特色”的教育框架。目前,我校的本科专业总数已从“十五”末的34个发展到55个,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学生数由2005年末的15762人增长到2010年的18731人,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校人数36人。通过“以评促建”,全面加强了本科教学工作。“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牢固,素质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入,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卓有成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民办教育、继续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稳步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投入显著增加,教学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个,新增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新增省级以上精品课程5门;新增省级以上精品教材6部,6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4部教材获得省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6项;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31项,78个项目被列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在校大学生570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2、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人才高地初步凸显学校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建设了一支结构明显优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十一五”期间,学校投入0.6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比“十五”期间多出0.5亿元。专任教师数量从2005年的732人增加到目前的86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从2005年的40人增加到目前的160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51.9%增长到74.5%;教授从59人增加到114人,副教授从164人增加到27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31.00%增长到45.2%;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由2005年12人增至17人;“333工程”培养人选由2005年10人现增至15人;省级“六大人才高峰”由2005年2人现增至10人;入选“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由2005年3人现增至9人。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3、学科建设获得突破,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积极培育学科特色。学校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评审,正式成为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6年以来,学校新增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有6门学科进入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之列。“十一五”期间,全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2个,其中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2个,国家级基金项目19个,国家级一般项目4个,5万元以上横向课题12项;五年内总到帐科研经费3540万元;全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163篇,被SCI、EI、ISTP、CSSCI收录796篇;出版专著36部;申请专利27项;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为40%;9项成果分获教育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学校十分重视研究平台的建设,为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我校与国家科研院所、省市政府主管部门、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海洋种质资源中心、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4、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学术声誉明显提高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四海战略,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积极探索建设服务型大学,在服务社会,为苏北特别是连云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一五”期间,学校积极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组织科技团队进乡镇,先后派出了数百位教授和博士到对接乡镇的农村进行驻点指导,担任“科技村长”和“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建立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专业村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参加开展“科技专家团队进企业”活动,选派教授、博士深入企业,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排忧解难。同时学校采用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企业家来校与教授专家见面交流,进行项目推介,极大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出国留学的学生54名,在校留学生人数达45名。公派出国进修交流教师114名;参加国际会议20多人次,我校专家首次主持国际会议,其中2人次做大会主题发言。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及学术报告200多场次;许多教师担任了省部级以上各种学术学会、协会的理事及重要学术刊物的编委。5、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重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年度总收入由2005年的1.6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1亿元;争取到省部共建资金3750万元;负债率从“十五”期间的22.21%下降到18.05%。学校投入基本建设资金3.55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建成了第三教学区、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等一批教学生活设施;投入1500万元建成两个停车场、球场及学校道路绿化等工作。完善了千兆主干校园网;馆藏图书资料由2005年的55万册(印刷型)增加到2009年的128.79万册,在馆藏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一个新的飞跃。“十一五”期间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各类设备投资达6700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2005年末的8800万,达到现在的1.55亿元;新增设备值0.62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教学科研设备达140台件。“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多方努力,建成了5万平米教师住宅小区一毓秀花园,大大改善了教师居住条件。6、 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二级学院,探索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初步搭建了多科性大学的发展框架,为进一步加强两级管理打下了基础。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量化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在人事管理方面,首次开展了全校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激励机制不断强化,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新型后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学校提供了较有力的后勤保障。7、 党建工作成绩显著,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学校大力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委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工作,推进了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淮工精神,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学校涌现出一批“感动淮工”、“感动港城”的先进典型、全市十佳科技带头人;校团委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获得“优秀”,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学校党建工作分别在全国和全省党建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并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人民网评为第一批全国“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二、“十一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在“十一五”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 发展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与省内同层次高校相比,发展速度缺少比较优势。3、 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还比较缺乏。4、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尚待进一步增强。第二部分学校“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一、“十二五”发展的机遇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学校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近十年来,在世界经济的格局上,我国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倚重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江苏提出了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加快推进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省”、“人才强省”等目标,这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我省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教育和科技发展有着迫切要求,我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然要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将使学校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长期以来,江苏沿海地区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洼地”,经济上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去年以来,国家实施了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江苏沿海地区进入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刻,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实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比省内其他任何地区都更需要高层次人力资源支撑,更需要科技、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和快速发展,我校若能把握这个机遇,就可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赢得空间。(3)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我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二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主题是:大学制度改革、特色发展、教育质量提高。大学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更彻底的办学自主权、更大的政策空间、更多的学术民主和管理民主。特色发展的方向是更加注重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教育质量提高的方向是根据学校的定位建立多元化的质量标准体系,更加注重杰出人才和优秀应用人才的培养。国家及省在“十二五”期间,将主要按照项目的形式,加大教育投资。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如果能够积极推进大学制度改革,着力培育优势学科,不断强化对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彰显海洋特色,大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可能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4)连云港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重点龙头地位为我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国务院近年来相继发布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实施,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地位,其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枢纽地位和增长极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连云港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北翼,又与环渤海经济区南端相连,位于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接受双重辐射和双向拉动,同时,连云港又是陇海一兰新经济带依托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在促进中西部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这种地域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功能,也将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生源竞争将日趋激烈受出生人口下降的影响,2015年左右全省高中毕业生规模将会有一个台阶式下降,“十二五”期间我校面临的生源竞争将日趋激烈,生源的特性也会使得创新型优秀人才培养的难度增加。二是诸多高校对海洋学科的介入使得优势和特色的保持更加困难由于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内许多大学纷纷向海洋学科扩展。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学纷纷把触角伸向沿海地区,这些学校发展的起点高,加速度大,使得我校彰显海洋学科优势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一些区域性学校也纷纷加强了海洋科学领域,更使得我校的传统优势受到挑战。三是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过去十年里,一大批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改变了苏北地区乃至全省高等教育的格局,一些高校经过资源重组与整合后,办学效益与整体优势已经日益凸现,其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我校在苏北地区原有的区位优势已相对减弱,这些后起的高校的发展势头较快,“十二五”期间,在就业市场,校企合作,资金和项目竞争等诸方面对我校可能有较大冲击。四是办学经费紧缺问题有可能加剧“十二五”期间,我校面临较重的校区建设任务和校区调整任务,各项内涵发展以及改善教职工生活待遇均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而学校融资渠道不大可能有太大的突破,所以,办学经费的紧缺将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十二五”是学校发展历史上关键阶段,有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前提。第三部分学校“十二五”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一、 学校发展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目标,以“提高质量、提升水平、彰显特色、强化服务”为内涵,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动力;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创新思路,深化改革,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拓展内涵,积极发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升办学水平,确保在2012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硕士学位建设点验收,力争实现建成多科性大学的目标。二、 学校“十二五”发展定位以“十二五”末达到教学科研型大学基本的建设水平为目标,以完成硕士授予单位的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进一步突出海洋特色,强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学校类型定位教学为主,注重科研,强化应用;以工为主,理经管农文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连云港,服务江苏,辐射陇海,面向全国。特色定位覆盖海洋学科,海洋特色鲜明,为海洋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办学规模定位⑴本科全日制在校生21000其中苍梧校区18000东港校区3000⑵研究生 全日制600〜1000校区功能定位苍梧校区 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基地通灌校区 大学科技园东港校区 民办本科教育三、学校“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是:完善综合框架、工科基础、海洋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打造优势学科,突出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水平,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在建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基础上,创建具有综合优势和鲜明海洋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具体的发展思路与指标:学科建设工作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水平、确保通过国家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验收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继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重点学科,加强特色学科,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学科,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注重合理布局、完善学科框架,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支撑和交叉融合,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硕士学位授予权验收。工作目标:(1) 2012年通过硕士学位建设点验收。(2)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8个;(3) 省级重点学科1-3个,(4) 重点建设学科达到10个(5) 研究生在校规模600-1000人;本科教学工作工作思路: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构建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深化学分制等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质量工程”等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努力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工作目标:(1) 本二年均招生4000-4500人,规模在16000-1800人左右;本三年招生1000~1500人,规模稳定在4000人左右。(2) 本科专业结构要按照适应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数量规模保持在55〜60个;建设省级特色专业达15〜16个、品牌专业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达5〜6个。(3) 教学成果:省级教学成果奖4〜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优秀教学团队2〜3个。省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创新人才实验基地2〜3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实验基地1个。建设教材50〜60部,其中省级以上精品教材4〜6部;国家级精品教材1〜2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积极拓展校际交流,吸引国外学生来我校留学。成人教育: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继续努力拓展继续教育空间,积极发展助学自考专业,各类培训形成特色。招生规模年均1500人左右,在校生规模5000人;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1〜2个,助学自考专业2〜3个。科研工作工作思路:紧密围绕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和对接国家、地方和行业重大科技发展规划,积极展开研究工作;重视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大项目策划力度,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力争科研工作实现较大跨越。主要目标科研经费:“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比“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增长,各类科研经费总量目标1亿元;科研项目:年均争取省部级以上计划项目15〜20项,“十二五”期间,在研省、部级及以上计划项目达100-120项;科研成果: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15项,经批准的全国学会奖3〜5项;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成果突破。获得发明专利50项;出版专著40〜50部。服务社会水平明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加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提高水平”的思路,以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为保障,以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基础,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工作目标:总量目标:到2015年达到专任教师总数达到900人左右;生师比控制在17:1左右;专任教师缺编控制在10%以内;一线实验队伍人员总数为一线专任教师总数的12〜15%。结构目标:进一步实现教师队伍职务结构合理化、年龄结构均衡化、学历结构高层化、学缘结构多元化。职称结构:到2015年,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基本符合教育厅要求。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接近50%,其中教授130〜150人。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博士220〜260人。学缘结构:学校教师的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术梯队建设目标:在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培养引进3〜5名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以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建设专业、校级重点学科、硕士点为主要载体,引进培养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0〜15名,力争进入“333工程”、“青蓝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行列的教师达到50名;培养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100名,带动一批重点建设学科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重点建设好10个高水平学术团队。培养和形成一批具有专业优势、学科互补、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学者群体,培育和加强特色学科,促进学科发展。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以“大学科、大平台”为建设方向,以开设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和实习为目标,积极争取部省共建资金,努力加大投入,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构建共享度高、技术先进的实验教学平台,大力改善专业办学条件;以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动力,大力改进实践教学管理,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海洋特色学科为核心,集中资源,打造高端科研平台;积极创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力争成为区域技术研发中心。工作目标:设备投入:5年总投入不低于8000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4亿元左右;基础教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专业实验教学条件达到先进水平,实验条件全面达到国家评估的优秀标准;以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积极做好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申报工作。新增3-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突破;建成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力争建成:1个国务院部委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学科基地;1个省级计量认证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目标6.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工作思路:按照学校校园总体规划,加快实施步伐。继续完善教学生活设施,改善目前实验场所紧张状况,适当扩大苍梧校区办学空间,加快校区置换,力争实现一校区办学。工作目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亿元左右,完成教学行政及学生生活用房建筑面积约25万平米,完善苍梧校区公共设施。苍梧校区达到国家本科教学评估要求,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留有空间。按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完成主运动场、第二学生生活区食堂及浴室工程;计划建设风雨操场2.4万m2,第四教学区6.5万m2、东院学生生活区8万m2,食品化工楼扩建工程(化工分析测试中心)1.2万m2,综合办公楼(文科楼)2.5万m2,研究生楼及科技大楼3万m2。完成淮海花园小区建设,全面改善我校教职工居住条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通灌校区、墟沟校区、东港校区置换。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富有江苏海洋与连云港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环境、科学文化和物质文化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建设具有凝聚、陶冶、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大力丰富师生员工的文化体育生活,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形成教风学风优良、校园环境典雅、学术氛围浓郁、文体生活丰富的和谐校园。文化物质环境建设按照“高雅与通俗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硬件条件建设。加强校史的编撰和整理;建设好校园网主页及新闻网页。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形象文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形象标识,形成校训、校风、校歌、校徽、校标的精神引领作用。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加强校报、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栏、阅报栏、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的建设,合理配置人文景观,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力度。大力培育优良校风从教风、学风、作风入手,着力培育优良校风。在教师中着力营造崇尚学术、勤学求实、敬业创新的治学氛围,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规范教师学术道德。营造教师间合作、包容、交叉、渗透的团队精神,提供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杜绝学术腐败。在学生中积极倡导大学的主流价值,营造创业、创造、创新的成才精神,培养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3) 丰富校园生活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推进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形成以工程训练中心和实验室为依托、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为核心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新格局;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工作锻炼计划。努力将高品位的艺术活动引入学校,建设高水平艺术团,带动大批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继续办好已经形成品牌的各类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个性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的评选,构建“群星璀璨”的和谐校园。(4) 弘扬大学文化倡导科学民主的大学文化,培育创新所需要的民主、和谐的办学氛围,注重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的建设。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逐步建立全校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精神、思想、情感、心、态互动交流、理解沟通和化解抚慰的新机制,建设有利于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人心工程,努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5) 推进精神文明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和发展各项文明创新活动成果,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化解各类矛盾,营造和谐发展环境;构建民主校园,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构建法治校园,进一步健全依法治校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建平安校园,不断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第四部分发展战略与主要工作一、学校“十二五”发展基本战略(1) 全力推进“四海”战略:强化“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这一主导思想,以振兴苏北,服务沿海为己任,抢抓江苏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有利时机,主动对接临海产业需求,积极服务沿海经济开发,主动发挥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教育功能,为我省沿海地区实现快速崛起、为大陆桥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2) 质量内涵发展战略: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明晰人才质量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大力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构建我校教学质量工程体系;积极参加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应用型人才。(3) 人才强校战略:牢牢树立人才是立校之本的观点,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置于重要位置,重点加强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水平较高教师队伍。(4) 特色发展战略:持续不断地打造和彰显海洋特色。切实加强海洋学科建设,努力构建海洋人才高地,在海洋学科积极寻求二级学科方向特色;相关学科围绕海洋,在交叉科学领域以海洋为研究对象寻求结合与突破;基础学科结合海洋,以海洋为研究内容。人才培养上突出海洋特色,用特色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5) 分层次发展战略:按照带头学科、支撑学科和一般学科三个层次规划学科建设,确保带头学科的重点发展,以此为基础,集中整合力量,加强策划,精心组织,重点建设,形成我校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学科,以点的突破带动学校学科建设上水平。(6) 强化应用战略:以强化社会服务职能为导向,以应用基础和技术应用研究为重点,以培养从事技术发明、技术转化、技术应用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标志,突出对江苏特别是连云港地方经济的服务,突出对沿海开发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需求的服务。(7) 大项目发展战略:在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采用整体策划专人负责的形式,突出抓好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国家级教学科研奖励、国家级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争取重要的国家级标志性成果。(8) 统筹发展战略:围绕学校重点建设工作,加强学校统筹组织和协调,打破学科壁垒,打破部门或单位的人员及设备管理壁垒,强化规划及规划管理,跨学科集中人力财力,整合设备及物质资源,建立新的人员和实验基地的组合模式,确保学校重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树立协调发展的思想,注重文理兼顾,支持薄弱学科快速发展。二、“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营造各级领导重视教学、全体教师潜心教学、管理服务围绕教学、科学研究反哺教学的优良环境氛围。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工作的投入机制,确保各项教学经费的绝对数和在学校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有所增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增加融合度,自觉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要把培养学生作为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第一工作责任,牢固确立以教学为责、以教学为乐、以教学为荣的观念,高度重视教学,深入研究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加强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顺应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理、工、经、管、文、法、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以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校级特色专业为骨干、其他专业为支撑的三个层次专业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探索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抓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鼓励各学院举办试点班和试点专业,成熟后予以推广。构建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深化学分制等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拓宽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的渠道,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大力推进“质量工程”,促进内涵建设。以积极参与国家、省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各项教学基本建设,逐步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切实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突破,争取在品牌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重点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并以此带动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机制,逐步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把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扎实推进学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继续推进“文明自律”、“行为激励”、“生活服务”、“心理保障”、“学业支持”、“就业指导”等六大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引导帮助学生成人立志、成才立业。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心辅导员的成长进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高度关注弱势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完善助学助困机制,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防御防范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尽力把各种偶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认真研究生源状况和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势,进一步做好招生工作,确保生源质量逐年提高。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毕业生及时就业、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二)加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牢固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把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依靠全体教师育人兴校。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育名师,造就一批省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杰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造就一批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团队,力争更多的教师进入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行列;在加快自主培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思路和办法,下大力气引进一定数量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大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代表着学校的未来和希望。要满腔热忱地关心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引导青年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创新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鼓励教师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和省政府留学奖学金出国深造,依托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实施开放式培养,使一批起点高、能力强、潜力大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岗位设置管理,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用人效益和质量,推动人才队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工作理念,转换用人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现教师管理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不断完善以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教师队伍构成要初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平衡;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更加关注目标评价,更加关注聘期评价,更加关注质量评价,引导广大教师放眼长远,立志创新,多出高水平成果,争当名师大师。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和服务三支队伍都是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要加强教育引导,形成三支队伍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注重整体部署,在提出发展目标时统筹考虑三支队伍的需求,在制定工作规划时统筹考虑三支队伍的保障,在制定政策措施时统筹考虑三支队伍的导向。完善职级与职务相结合的职员体系,拓宽职员发展渠道,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员队伍。切实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育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高服务品位、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三)强化学科龙头地位,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合理规划,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从区域产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出发,合理规划学科、完善学科结构,确立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目标,大力建设代表我校水平的优势学科;正确处理好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进一步优化“综合框架、工科主体、海洋特色”的学科结构;对立项建设的3个授权学科和2个支撑学科,要集中力量,重点建设,确保2012年高标准通过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验收。同时,积极发展、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整合凝练新的学科方向,全面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交叉融合,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制定实施学科团队管理和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考核办法,尽快推出一批能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在省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组织能力和良好学术操守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促进学科交叉,组建适应大科学、大工程的学科团队。鼓励学科团队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研究项目,支持学科团队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整合创新,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按照依靠特色、发挥优势的基本思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开放共享、整合集成的基本原则,建设一批前瞻性、综合性、带动性、开放性的学科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江苏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等特色学科平台建设水平。认真抓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建立1-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推进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充分依托地方政府,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构建学科平台共建机制。目标管理,构建科学的学科管理体制。实行首席学科建设带头人制度,推行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将学科建设的职责、目标落实、分解到学院及学科带头人,并将“人、财、物”的支配使用权直接与职责和目标挂钩,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建立学科评估制度,制定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项目及成果、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条件、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具体措施、预期成果、建设经费实施评估,通过评估提高学科建设的效率和责任意识。建立学科滚动建设制度,采取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实行学科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形成学科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学科建设奖励制度,加大学科建设方面的奖励力度,对学科建设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一定重奖,充分调动各方面在学科建设发展中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实行保证重点、规划实施、立项管理的有效措施,按照不同层次学科的不同建设目标和内容开展学科投资项目建设,使投入的资金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四)强化科技服务,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着力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及领军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强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培养、加强对特色领域和方向的扶持,逐步形成一直专兼职结合的科技人员队伍。根据国家、省市不同项目的研究层次要求,从我校的特色和优势出发布局研究层次,指导教师针对不同研究层次采取不同定位和研究发展方向;精心组织研究队伍,对于高层次人才的研究计划,学校和各学院应精心组织研究队伍,充分发挥科研群体和交叉学科的优势,在有基础的研究方向上进行创新研究;加强研究工作的前期积累,增加知识积累,进一步加大指导计划的资助力度,为争取高层次的研究计划奠定基础。以现有的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省级平台为基础,依托我校在海洋领域的专业优势,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渠道,积极申报争取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建设,大力提升我校科研基地的水平层次。着力催生重大科研成果。根据“两保一建”的目标要求,强化高层次人才的责任和作用,下大气力争取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提高科研层次,着力催生一批代表学校特色和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在省部级以上项目,国家级奖励成果等方面实现较大跨越;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事业的合作,扩大课题数量,力争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着力催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助推效应的应用性成果。着力强化社会服务。根据苏北工业化和江苏沿海大开发要求,积极实施海岸带战略和产业链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关注和研究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主动提供强有力的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启动“百名教授兴百企工程”,继续参与“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加快与连云港市共建"淮海工学院大学科技园”进程,积极推进与赣榆县合作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积极探索二级学院和广大教师利用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创业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展继续教育发展空间,做大做强继续教育。主动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技术服务、文化辐射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的贡献度。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注重舆论引导,弘扬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发展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大力倡导学术无禁区、研究无权威、成果无水分、真理无止境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分类指导,强化团队考核、强化成果应用,在全校上下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政策合理导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思想迸发、创新成果涌现的科技政策体系,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协调推进机制,促进学校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有效互动的良好局面。(五)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保证校长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开展工作。支持、保证教授团体积极有效地行使学术权力。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支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实施民主监督。进一步推进二级管理,理顺学校和二级学院之间责、权、利的关系,激发和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学校整体效益和学院部门效益的共同提高。切实提高管理效益。高度重视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研究,高度重视学校战略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切实加强人事管理,提高用人质量和用人效益。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确保财务运行的安全稳定,增强筹资融资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强资产管理,加强校区的整合与管理,逐步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和效益评估机制,推进教学、科研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各类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切实加强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积极实施管理创新。深入研究高校事业发展规律,深刻分析学校校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明确办事流程,明确办事标准,有效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逐步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合理配置工作岗位,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用人制度,努力降低用人成本,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各类人员比例,同时进一步减少学校的临时用工人数。(六)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室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理念。按照现代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和理念,精心建设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知识运用与能力提升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统筹协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围绕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目标,以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以海洋科学与技术特色学科为核心,集成实验室资源,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体系,提高教学保障能力。积极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工作,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严格实行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实验教学经费在教学经费中的比例,保持实验设备的更新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步,新购设备与自研自制设备协调并进。以学生为本,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实验平台,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体系。重点加强化学教学实验平台、物理教学实验平台、生物教学实验平台、力学教学实验平台、计算机教学实验平台、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土木工程教学实验平台、测绘工程教学实验平台、现代商务教学实验平台、语言教学实验平台等建设,在原有条件基础上,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力争更多的教学实验平台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增加实验室文化环境建设投入,营造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个人兴趣、创新动机、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培养和实验室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环境。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新途径,形成以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重点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新模式,提高教学保障能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促进实验室资源高效利用。明确管理职责,理顺实验室体制,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校、院两级实验室管理体系。按照科学设岗、优化结构、精干高效、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实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不断充实实验教学队伍数量,提高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引导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鼓励教授进实验室、讲实验课,对在实验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实施奖励。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推进面向学生的实验室开放,初步实现学生可根据实验内容,按需随时自主选择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保障能力,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进实验室资源信息化建设,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丰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建立网上实验教学平台,形成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建立校级技术服务开放共享机制,完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和对外开放制度,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和“效益、开放、共享”原则,实行二级教学单位自评、学校评价结合的二级实验室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全面促进实验室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第五部分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条件(一)加强党建工作,推进精神文明,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武装师生员工;传承与培育学校文化传统;全面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立党为公、内涵兴校的能力,驾驭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改革开放、领导发展的能力,形成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使用、培养、管理、考核、监督的配套机制,建设一支视野宽、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党政管理队伍。推进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代会、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学术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听取师生员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推进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在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前,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坚持正当程序原则,要有一定的审议、决策、监督、申诉程序。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和统战工作,畅通民主渠道,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维护教职工的根本利益,集中集体智慧,形成建设合力。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偶发事故防范及预警应对机制,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创建活动,为学校事业发展创造平安的校内外环境。(二)深化内部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建设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实施两级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继续深化学院实体化改革,以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为抓手,实质性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及管理活力;合理划分事权,进一步缩小管理跨度,逐步建立起校领导宏观决策与协调,院级领导对学院实现过程管理的运行机制;以学科为统领进行资源整合,基本形成以学院为基本单位的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制改革,加强编制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实现评聘分离;明确岗位设向重点学科、重点项目倾斜,建立区别性的岗位设和人员指标分配制度,确保重点学科的发展。明确学术岗位、各行政岗位的责权利,确保岗位设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强化岗位,淡化身份,建立“优胜劣汰、优劳优酬”的良性激励机制。推进目标管理。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研究等的目标管理,做到重点投入,重大产出;围绕学校整体目标,构建各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按照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建立与绩效挂钩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岗位业绩津贴分配制度。(三)拓展资源渠道,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合作,大力拓展资源渠道。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海内外各界及校友的联系,有目的有重点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和国际学院等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学校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办学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积极开源节流,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办学效益,逐步推行成本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防止学校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经营效益。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财经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大额资金流动的动态监控系统,及时了解资金流动情况;建立资金链风险防范和预警体系及控制机制,确保学校资金供需平衡。鼓励各学院引入社会资本,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基地及实验室,提高开放办学水平。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紧紧抓住连云港大发展、江苏沿海经济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强与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高校等的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科研、人才优势,创新产学研良性互动办学模式,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不断拓宽经费筹措的渠道,提高学校对社会资源的集聚吸纳能力,多渠道合作办学,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四)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按照“整合资源、集成优化”的理念,完善校区建设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完成第四学生食堂、第四教学组团、第三学生生活区、主运动场、大学生活动中心等项目的建设任务。力争尽早启动风雨操场、科技大楼、文科大楼等工程项目。积极拓展办学空间,确保学校发展用地。继续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按照有利于发挥资源效益、有利于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原则,科学调整校区布局,逐步实现在主校区集中办学的格局。继续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努力建设生态型、园林化校园。加强图书馆建设。进一步加强图书情报信息建设,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为重点,建立健全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相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高图情文献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提高校园网建设水平为标志,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促进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效率;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捷通道;构建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为师生提供科研活动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构建信息化的服务环境,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为社会提供多渠道的知识服务。深化后勤改革,提供满意服务。以安全、保障、优质服务为目标,以成本核算、经济效益、规范运行、合理分配为抓手,继续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努力构建优质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后勤服务真正实现资产多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企业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和各类文化设施建设,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创造必要条件。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切实解决好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教职工收入有新提高、生活条件有新改善、福利待遇有新增加。根据新一轮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建立与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总量增长机制;高度重视教职工住房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十二五”期间,完成淮海花园小区建设,为教职工潜心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与建设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第六部分学校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2011年一2020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学校将建设成为国内海洋学科领域一流的教育科研中心,江苏省海洋科技产业主要孵化基地,拥有区域和行业知名的学科团队、适宜的学科方向、优秀的学生群体、丰富的教学内容、一流的硬件设施、雄厚的科研实力、充足的财力支持、深远的学术声誉和开放的办学体系,成为工、理、管、文、经、法、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按照这一目标,学校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学校的发展将分为两步走。第一步,2011〜2015年,即“十二五”期间,迈入教学研究型大学行列。达到教学研究型大学基本建设标准。其标志性指标为:学校整体上获得国家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教育专业覆盖学校多数一级学科。优化教育结构,稳定本科生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占本科学生的比例力争达到5%以上;争取1〜2项国家级奖励;重点投入和培育海洋、机械、化工三个主干学科和电子工程、工商管理两个支撑学科,瞄准博士点建设,带动全校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学校综合排名达到350-450名。第二步,2016〜2020年,即“十三五”期间,恢复“淮海大学”校名。建成名副其实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其标志性指标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方针,使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15〜20%,进一步突出海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