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2、体会精致清爽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
3、培育诵读力量、理解力量、观赏力量、审美力量。
4、培育喜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同学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学问告知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日我们来观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伴侣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自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观赏。
二、分析课文
(一)、朗读课文
1、明确读音和句读
轻声朗读课文,标出不明白的读音、句读。同学提出。
(同学若不提出,可提示: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同学全文朗读。(留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同学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同学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预备提问。
导引:对比解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争论:在同学发问时,视状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旧互答解决;
同学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留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同学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漂浮,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相互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挡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二)、分析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纳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
争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同学(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围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争论:是怎样一步步呈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2—3个同学(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句,老师留意确定、补充)
小结。老师在同学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景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纳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画,将一幅天高气爽、颜色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爽。接着,在进行详细描绘之前,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知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爱好。
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亮:“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晰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此外连用两个比方,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非常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宏伟。
2、明辨课文的主旨
朗读:全体朗读课文,建议同学利用板书内容尝试背诵。
争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回答人数不少于5人。适当板书待用)
小结。引导同学回顾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得意(负势争高,息心忘反)突破束缚同时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得意,轻松自如。
生平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别有小说《续齐谐记》。
总之,生平多坎坷,虽亟思奋勉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心情。
3、体会写作特色
朗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提问: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放开回答。留意引导同学关注句式“两两相对”的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作业
1、比较阅读: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吴文尚自然,少人之活动。意境是自然生成的,人只需去感受即可。
而柳文人的活动更多。意境的生成是需要人的活动的,人是景的有机组成成分。
吴文句式井然,有韵律。柳文语言活泼,形式自由。
2、探究活动: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旧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同学"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同学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两岸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惜时间匆忙,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可略:(你觉得生动地描写表现在哪里?(论讨后回答)
本文描写非常精彩,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服!
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清澈。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五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高耸,更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把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观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悟喜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育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同学体会到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育同学的审美力量。
2.关心同学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预备
让同学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老师预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同学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育同学的审美力量,一要教同学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擅长启发同学的想像和联想。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尝文中的意境。要留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亮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叉在一起。还要留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亮。老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同学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老师可以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的幻觉,如此等等。依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辩,但更有可能消失老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闻名的景IX?
(同学争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观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学争论回答。)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闻名的文学家吴均在巡游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行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留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老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漂浮: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其次自然段
1.同学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始终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晰,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特别清亮。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其次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齐读其次自然段。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1.老师领读后讲解。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相互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
边遮挡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似乎,犹如。@交映:相互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喜爱美妙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争论
1.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究竟“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同学争论,发表看法。)
老师归纳:
同学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亮(“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写景要留意条理,请大家分析争论这篇文章写景的挨次。
(同学争论,发表看法。)
老师归纳: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怪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其次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方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颜色。
六、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资料链接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一般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欣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积累一些文言学问,精确把握本文的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子。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学习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同学积累文言学问,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力量。
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品尝赏析文章,培育同学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量,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对课文的写景方法进行探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赏富春江山水的秀丽多姿的美丽景色,体会感悟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精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品尝文章描写山水的奇妙手法,培育同学的审美力量。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对课文的写景方法进行探求。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争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面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很多文人墨客写下很多美丽的诗文,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写山水的诗句。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写山水的美文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二、简介作家作品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出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本文是写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是一篇美丽的山水小品。
三、吟诵课文,赏美丽风光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把你不熟悉的字或者不简单记住的字写在黑板上。明确:文中注音的字及邈(miao)、窥(kui)
2、老师吟诵课文,同学听读,画出节奏、领悟感情,再读课文。
明确:宠爱、赞美、沉醉
3、三读课文,读懂内容
(1)、结合课文解释,疏通文意,理解文句,合作沟通,让同学板书你认为重点的词语和句子,点拨释疑。
老师释:奔、轩、邈、东西、好鸟
(2)、各段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来写水之异的?从哪些角度来写山之奇的?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4、融情背诵课文
四、品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本文是一篇模山范水的美文,请前后一桌的同学合作探究,品尝赏析文章,用《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句式,说说对课文美点的发觉。
提示:从描写角度、修辞方法、词语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示例:《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语言,你看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结构,你看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其次段分写水之美,第三段分写山之美,先总后分,脉络清楚,严谨完整。
五、现学活用,小试牛刀
仿吴均体,写一段文字记录幻灯图片所述的场景或者自己经受的趣事。老师点评同学作品
六、归纳小结,结束新课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仿吴均体,写一段文字记录自己所见的景色或者经受的趣事。
板书设计:
21与朱元思书
吴均
异水清、急
景天下独绝
奇山高峻、树密、景美
情憧憬大自然鄙弃功名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4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是八班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意,无不渗透着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化思索,表达了对美妙生活和抱负人格的追求。作为本单元第一篇选文,可见其在本单元及本册的地位。《与朱元思书》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亮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动身,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文章骈散相间,清爽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同学学习名家名篇,培育同学阅读古文的力量,品尝文章的美丽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同学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肯定数量的名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观赏品尝和审美情趣”等要求,依据单元学习要求和课后练习支配。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看解释后积累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把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解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诵读课文后,谈谈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养成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4、探究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后,做口语复述练习。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读熟文言文。教学难点是:把握课文的主旨。谈谈文中流露出的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怀。
二、说学情:我任教的对象是乡镇中学的同学,同学厌学,缺少学习热忱,尤其是对语文科,而对于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更是提不起爱好。同时,班级人数多,且同学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大部分同学则习惯在课堂上保持缄默,甚至思维“休眠”,因此不断激发学习爱好,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
三、说教法:本文教学我采纳诵读法、质疑法、辩论法、复述法及练习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同学自主学习,老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依据文言文学习的特别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需熟读若干篇,牵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同学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究才能发觉真理,才能有所创新。对字词的疏通,采纳质疑法,让同学利用解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加以解决,老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在突破教学的难点上,采纳辩论法,对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引导同学开展辩论,训练同学发散性思维的力量。进行拓展训练时,采纳练习法,培育学问的迁移力量。
四、说学法:新课标提出“同学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对于学校同学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育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应使同学能娴熟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同学自学,教会同学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同学学习语文的力量。为此,我设计的学法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育语感,激发同学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2、借助工具书和解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力量。
3、利用合作,争论、探究的方法,实行师生互动的方式,走进范仲淹的生活,理解的豪情壮志和社会责任感。
五、说设计:《与朱元思书》教学支配两课时,第一课时以疏通文字,感知教材为主。其次课时以争论理解,拓展训练为主。教学过程分六步完成。
第一步:温故知新,激趣导入。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烟海。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三峡》吗?(展现三峡风景挂图,播放《高山流水》曲。)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峡中四时景色的变化,布满了诗意,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与朱元思书》。由于好的开头是胜利的一半,我设计的导语既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激发了学习新课文的爱好。
其次步:检查预习,识记生字。主要把握: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我指导同学结合课文内容,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理解、认记。让同学大声读一读、动手写一写。这是读顺、读懂、读熟文言文的必定步骤,尤其是我们乡镇中学的大多数同学。
第三步: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采纳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留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亮,速度稍缓。
2、疏通文意:A、先借助解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B、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师生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C、课堂沟通,翻译全文,老师点拨。D、连续朗读课文,以至成诵。这一步是完成学习重点,我始终贯穿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同学自学为主,实现和谐的生生、师生互动。
第四步:理解内容,观赏课文:通过以上学习,同学疏通了文意,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也许的了解。接着引导同学对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首先让同学背诵课文,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喜爱这篇小品文吗?能说出你的理由吗?让同学通过合作探究,说出自己的感悟。我适当引导同学从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等方面去理解课文,去观赏课文的美。我设计下面问题加以引导:
1、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文章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写景挨次和详略上有何特点?(结构美)
2、山水究竟“奇”在哪里,“异”在哪里?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意境美)
3、文章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志趣美)
4、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语言美)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同学思维力量的训练。
第五步:探究描写,口语复述:抛出问题:同学们,假如我们是富春江漂流公司的导游,我们应当怎样向游客介绍“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山水风物呢?提示:
1、抓住景物的特点,突出“奇山异水”。
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挨次写:从流漂浮、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3、采纳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亮,富于生气。
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有度。
5、绽开联想和想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提高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内化课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培育同学的思索力量,联想力量和想象力量。学会复述,是学会写作的一个中间环节。
第六步:拓展延长,比较阅读:我首先让同学集体背诵《三峡》,熟识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同学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鼓舞同学放开谈,随便谈。这一环节,同学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强求。我略加点拨,目的是为了让同学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温故知新,提高同学的鉴赏力量。
五、说板书与朱元思书
本板书反映的是本文的结构内容和主旨,力求体现板书设计的简洁性、直观性原则,旨在更好的落实教学的重点、难点。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认仔细真地读,深深化入地想(争论),扎扎实实地练的阅读教学规律。力求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的读、想(争论)、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5
胜利学习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美,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
第一课时
胜利目标
要想学的好,目标少不了,让我们一起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吧!
1.熟读课文,能借助课下解释与工具书翻译课文。
2.学习本文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欢乐自学
目标已明确,方法先行!请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厨房卫生工具管理规定(3篇)
- 《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船舶侧向推进器课程设计
- 物联网烟雾报警课程设计
- 生物数学的基础课程设计
- 自动服务课程设计
- 2024幼儿园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总结范文(31篇)
- 艺术家作品课程设计
- 航空公司服务员工作总结
- 教育行业营销策略分享
-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创新转化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新修订《数据安全法》全文ppt
- 各项常规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课件
- 2021年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总结
- 绿化苗木组织供应及售后服务方案
- YY∕T 0314-2021 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
- 第五章_油样分析
- 储罐受限空间作业方案DOC
-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
- 课程设计---年产5.6万吨乙醇精馏塔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