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局部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拟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教材分析】《我与地坛》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七单元第15课,是一篇充满着哲理和感情的散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全文共两个局部,第一局部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局部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那么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局部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教学目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的朗读,恰当的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开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制定以下教学目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品位作者沉静、细密、抒情的语言。.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教学重难点】难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重点: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朗读法、讨论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平常,我们常常抱怨命运对我们的不公平,为什么不给我一张漂亮的脸蛋,有了漂亮的脸蛋,又抱怨为何没有更聪明的头脑,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等等,我们总是没有学会感恩,没有学会感谢现在的美好生活,感谢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感谢周围存在的许多东西……如果有一天,就在你们如此青春欢畅的时候,突然失去了一条腿或者一只手,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会恐惧害怕吗?学生发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史铁生他在生命最灿烂,最狂妄的年龄一一21岁,忽然瘫痪时,面对生与死,他又有怎样的感悟?又是什么给了他生命的真谛呢?设计依据: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对残疾人抱有歧视鄙夷的态度,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课文的导入是为了拉近作者与读者(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残疾人的心理有一个的初步的体会。二、研读课文1、让学生一边听课文朗读录音,一边跟着默读课文。(由于篇幅较长,教师适时停止录音范读)设计依据:学生初读课文可能不能够十分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所以先让学生听朗读录音,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让学生跟着默读课文,可以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2、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①我为什么要去古园?(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讨论、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可以想象,作者不仅在身体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内心的痛苦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特别是在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作者自然会想到死。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活,在由“死”到“活”的过程中,是地坛给了他启示和感悟。)②古园给了他什么启示呢?(先回答古园的特点)荒芜(读第三自然段)一一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并不衰败(充满着生机)(品读第五自然段并请同学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一一“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讨论,明确:地坛和地坛里的小生物它们全都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去关注它们,可它们仍按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那么生存着。这些小生物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分析: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一时不能准确地找到答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古园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一起朗读文本,在朗读中寻找、思考答案。如果学生非常准确地回答了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作者感情的体味,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③这些古园的景致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果怎样?A.想关于死的事:第六自然段作者在古园最终弄明白了什么?(学生朗读,然后齐读,并试着背诵)“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明确:对于死的思考使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现实痛苦、迷惘。B.想关于怎样活的事:(请学生朗读第七段)六个譬如:落日、雨燕、脚印、古柏、草木和泥土的味道、秋风一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三、小结地坛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令作者感动的是地坛看似寂静、荒凉、萧瑟,但其中却蕴涵着醇厚、深厚的超然博大、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正是这些难以言说的包含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作业布置】预习文字的第二局部,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板书设计】15.我与地坛r宁静r宁静生存的.希望第二课时、歌曲导入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二、研读第二局部母亲的付出1、第1自然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忧……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比照以及后面的内容那么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当”)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明确: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明确:通过比照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一一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荒芜但不衰败)地坛亲(面对生活的态度)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荒芜但不衰败)地坛亲(面对生活的态度)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总结第二局部: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当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三、课文总结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局部,前半局部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局部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 鸡兔同笼|北师大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初步认识 丨苏教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西师大版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合计3份
- 2024年槽钢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专题21 信息的传递-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与解题方法
- 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度代养大型猪群养殖基地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专业瓷砖铺贴班组劳务合同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10(专题-几何图形的证明)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 0:写给泛产品经理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 振动振动测试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勐滨煤矿采矿权价款退还计算说明》
- sbl-ep16高低压开关柜培训中法文kyn6140.5安装使用说明书
- GB/T 9113.1-2000平面、突面整体钢制管法兰
- GB/T 8947-1998复合塑料编织袋
- PALL 颇尔过滤器 -乙烯系统培训
- 2021年湖北师范学院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试卷
- CB/T 3136-1995船体建造精度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