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第一章课件_第1页
现代史第一章课件_第2页
现代史第一章课件_第3页
现代史第一章课件_第4页
现代史第一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第一章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节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一、五四前夜的中国二、五四爱国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一)五四爱国运动(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三、关于五四运动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五四前夜的中国(一)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及其操纵下的军阀统治(基本原因)(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的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经济基础和阶级条件)(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想基础)(四)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干部准备)凡尔赛宫外景:巴黎凡尔赛宫内景:

凡尔赛宫内景:五四时期的外交总长——陆徵祥施肇基:五四时期任驻英公使王正廷——出席巴黎和会的南方军政府代表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1000余人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法政专门学校、高等工业学校学生代表在北大法科礼堂开会。会议通过四项决议:1、联合各界一致力争;2、通电巴黎和会中国专使坚决不在和约上签字;3、通电各省于5月7日举行游行示威;4、5月4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之大示威。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是一个时期,它的内涵和外延无论是爱国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都是很丰富的,时间也是较长的。仅就爱国运动本身来说,它包含着五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5月4日天安门集会、东交民巷请愿、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行动。曹汝霖(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的外交次长,受袁命同日本谈判并签订了“二十一条”。五四时期任交通总长。章宗祥(1879——1962)浙江吴兴人,字仲和。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6年任驻日公使,在段祺瑞的指使下,出卖国家主权。金水桥南竖起一面白色的大旗,上书一副挽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下署:“学界泪挽遗臭万古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罗家伦起草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五四时期北京高师学生——匡互生“我于仓猝间,避入一小屋(箱子间),仲和(即章仲祥)由仆引到地下锅炉房(此房小而黑)。这箱子间,一面通我妇卧室,一面通两女卧室,都有门可通。我在里面,听了砰然一大声,知道大门已撞到了,学生蜂涌而入,只听得找曹某打他,他到哪里去了。后又听得砰砰蹦蹦玻璃碎声,知道门窗玻璃都打碎了。继又听得瓷器掷地声,知道客厅书房陈饰的花瓶等物件都摔地而破了。”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高潮是5月19日挽留北大校长蔡元培、反对安福系掌握教育权的斗争。蔡元培行前向北大师生留下了一个启事,上有“我倦也!杀君马者道旁儿”一语。在五四运动的第一个阶段(5月4日——6月初),爱国运动以北京为中心并逐步波及到全国上百个大小城市;斗争的形式是以学生罢课为主;参加者主要限于知识分子,因而缺乏雄厚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的第三个高潮是6月5日开始的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各地纷纷响应上海的三罢斗争,几天之内,抗议活动波及全国,北洋政府为之震惊,不得不释放全部被捕学生。五四运动的第四个高潮是6月10日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斗争。五四运动的第五个高潮是6月28日拒签《巴黎和约》的斗争。“在巴黎的中国政治领袖们,中国学生各组织,还有华侨代表,他们全部每日必往代表团总部,不断要求代表团明确保证,不允保留即予拒签。他们还威胁道,如果代表团签字,他们将不择手段,加以制止。”

——《顾维钧回忆录》6月28日,中国专使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国内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是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中国外交史上一个空前的事件,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在对外交涉中最终没有屈服的抗争,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大吃一惊。拒签使日本对山东权益的继承没有合法依据,同时,也对美国国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美国参议院最终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6月5日——6月28日),其中心由北京移到了上海;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对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这场运动由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的爱国运动发展成为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统一战线的爱国运动;斗争的形式是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国际环境来看:2、从国内的情况来看:a.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者不同。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三,五四运动最伟大的成果,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共的成立。三、关于五四运动研究的几个问题1、五四运动的领导权

2、五四运动是理性的运动还是非理性的运动

3、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

5、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道路四、新的政治分野的出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政治集团由两分变为三分,最后又由三分归为一统。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集团;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地主阶级和封建统治者以及与帝国主义势力相勾结的买办,是反动的集团。两大政治集团的矛盾与对立,是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政治的基本格局。中共成立后,组织起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学生等广大阶层,形成了一股浩大的政治力量。若干阶级和阶层团结起来,在中共领导和影响下,形成一个最进步、最革命的政治集团。与此相对立,侵华的帝国主义、中国的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势力相勾结的买办以及他们的政治代表、官僚等,是反革命集团。他们仍然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政治性格决定了它处于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集团和帝国主义、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地位,它是一个中间政治集团。三个集团之间的复杂多变的关系和斗争的最终结局,构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政治史的基本内容。第二节改造中国的各种政治主张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一、改造中国的各种政治主张(一)各种“新思潮”的激荡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各派学说竞起。当时这些不同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西方思潮,都被称为新思潮。各派新思潮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还有实验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等。五四时期的胡适梁启超的照片巴枯宁(1814~1876年)无政府主义运动活动家和理论家。

克鲁泡特金(1842年12月9日—1921年2月8日),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工读主义或“工读互助主义”,是综合当时流行的俄国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以及新村主义等“新思潮”而形成的。1919年12月,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王光祈发表《城市中的新生活》一文,提出在北京先行着手组织工读互助团。这一倡议得到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的支持。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后,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地纷纷效仿。工读主义主张劳心与劳力、工与读相结合,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把工读互助团办成“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组织,将来各小组联络起来,创造一个新社会。工读主义的提倡与实践,表现了青年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热切愿望,但它的空想性决定其必然失败。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在五四时期众多的社团中,少年中国学会是最重要的一个,也是会员最多(前后120多人加入),历时最长(1918——1925年),分布最广(总会在北京,南京、成都、巴黎设有分会)的一个。1920年3月,少年中国学会向左中右三方急剧分化。王光祈深感打击,赴欧留学,最后又在音乐的星座里找到了自已的归宿,著有《中国音乐史》。少年中国学会中那些走上了阶级斗争、武装革命道路的会员,在1949年领导创建了新中国。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个。蔡元培的照片“五四”以前,中国有些知识分子,主要是无政府主义者,曾对法国和美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组织的新村作过访问和介绍,但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较小。而周作人对日本贵族出身的自然主义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的介绍和鼓吹影响较大。周作人曾于1919年3月发表了《日本的新村》一文,详细介绍了新村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年7月,他赴日本参观了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归来后继续撰文宣传。新村主义主张脱离旧社会的恶势力圈,另辟一块小天地,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脑力和体力劳动对立,人人平等,互助友爱的新村。他们认为,新村普遍了,旧社会的组织“自然就成为落伍的东西,没有存在的价值了。”然而这种世外桃源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主张1、制宪救国即通过制定一部民主宪法,达到救国治国的目的,这是20年代初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抵制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主张和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性质。2、省自治和联省自治联省自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以完成国家的统一,即确定中国的全部组织为联邦制的组织。鼓吹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有两种人,一是军阀政客,一是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改良派。前者是利用自治的名义,行割据之实,巩固自己的地盘;后者则是企图通过自治来改良政治,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3、“好人政府”1922年5月13日,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王宠惠等在《努力》周报上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提出组织一个“好政府”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他们提出政治改革的三条基本原则,即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公开的政府”和一种“有计划的政治”。他们认为,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出来和恶势力奋斗,组织“好人政府”,“这是政治改革的唯一下手功夫”。青年梁漱溟4、废督裁兵辛亥革命后,军阀手握重兵,操纵政治,混战不已,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怎样才能拔除内战的祸根?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只有废除督军,裁减军队,才能杜绝乱源。关于裁兵的办法,(1)“以兵裁兵”;(2)“外力裁兵”;(3)“中央政府裁兵”;(4)“自身裁兵”(5)“国民全体裁兵”。上述主张、方案都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主张,他们都忽视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是中国的根本乱源,反对或不赞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些主张没有一个取得实际效果。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表现主要为:第一,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潮的报刊大量涌现;第二,进步社团纷纷成立;第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第四,涌现出一大批积极传播马列主义的先进分子。三、思想界的三次论争(一)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二)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论争三次论战的结果,在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中间明确了以下两大问题。一是确定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方向----社会主义,二是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作为实现这一长远目标的工具。“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话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1956年2月董必武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曾作了上述题词,意指有些事开始时极微小,后来会发展壮大。董老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革命的新生事物从小到大的哲理。关于中共创建史研究的参考文献1、黄修荣:《横穿出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刘宋斌、姚金果:《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4、任玉青:《近十年来中共创建史研究述评》,《北京党史》,2006年第4期。5、程金蛟:《陈独秀何以当选“一大”中央总书记》,《安庆师院学报》,2007年第1期。6、李颖:《共产国际、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安徽史学》,2005年第2期。7、黄国雄:《关于共产国际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探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4期。第一章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三节中共的创建与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三、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和农民运动的兴起问题1:中共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诞生?问题2:中共的创建工作在何时完成?中共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使得领导革命的重任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共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了中共党的组织活动的开展,加快了建党的进程。作为一个完整形态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坚强的组织机构;正确的革命纲领;一定数量的党员。党的“一大”的召开,只是从组织上完成了建党的任务;“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纲领,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前后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其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五四运动到早期党组织的筹建,是建党的酝酿准备阶段;从各地党组织的产生到“一大”的召开,是全党统一组织的建立阶段;从党的“一大”到“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是党的创建的完备阶段。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建立中共创建的开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开始。从1920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进入实践的阶段,即由初期的原理介绍进到具体的社会革命实践。共产国际代表威金斯基(中文名为吴廷康)周恩来在巴黎(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

1、召开时间:1921年7月23——31日

2、地点: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

3、与会者:15名代表

4、代表全国党员人数:约50多人

5、成果: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纲领;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共“一大”会址周佛海马林尼可尔斯基“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话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1956年2月董必武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曾作了上述题词,意指有些事开始时极微小,后来会发展壮大。董老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革命的新生事物从小到大的哲理。(三)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使中国革命有了马列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二、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最重要的文件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前途、最高奋斗目标和最低奋斗目标,比较系统地阐明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实际上也是作为一种救国主张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它的指导思想是“不断革命论”。

“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具体内容:

1、乱源分析: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是中国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对象。2、救治办法:分析了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和政治作用,提出了建立革命的“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3、实行途径: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即经过民主主义到达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共产党人要积极参加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4、奋斗目标:建立一个“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革命在现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中共“二大”还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其基本精神为即将形成的国共合作做了理论上的准备。1、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2、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的初步结合。3、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三、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和农民运动的兴起(一)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及其特点第一次工运高潮的有关情况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时间:1922年1月——1923年2月3、概况: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李立三

1946年回国前,李立三和妻子及女儿英男合影郑州“二七”塔这次工运的基本特点如下:1、始终体现了党的领导。2、罢工斗争范围广、规模大、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3、为中国职工运动开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4、在罢工斗争中,中国工人阶级表现了高度的阶级觉悟性、革命坚决性和组织纪律性。5、罢工斗争一开始就以反帝反封建作为自己的任务。中国工人运动一开始就成为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工人运动的一部分。6、罢工运动发展不平衡。第一次工运高潮的有关情况4、结果: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反动军警镇压失败。此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5、教训: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凶残,仅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难以战胜敌人,必须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中国革命“应以国民革命为中心”;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开展革命的武装斗争(二)早期农民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农民运动,最早发生在浙江萧山县的衙前村。广东的海丰也是现代农民运动最早兴起的地区。农民运动兴起较早的地区还有湖南。第四节帝国主义的“协同”侵略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一、华盛顿会议及其影响(一)华盛顿会议的召开背景:1、日本企图巩固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独霸中国的局面;英国谋求恢复大战前在华势力的优势局面;美国为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和殖民地,极力向亚洲扩张。

2、战后列强展开的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使各国不堪重负。美国为协调列强在远东问题与军备问题上的矛盾,于1921年11月11日——1922年2月6日发起召开了美、英、法、日、意、比、荷、葡、中九国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北洋政府派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英公使)、王宠惠(大理院院长)等参加了会议。华盛顿会议中国全权代表(自左至右)驻英公使顾维钧、驻美公使施肇基、大理院长王宠惠。

翻译梁如浩(左),施肇基夫人(中),顾问蔡廷干(右)

王宠惠,顾维钧夫人(中),顾维钧

为华盛顿会议搭建的拱门内容:会议分别讨论了限制军备问题以及太平洋问题和远东问题,中国提出交涉的内容有三项:有关各国对华一般原则的交涉;有关各国在华特权的交涉;山东问题的交涉。结果:会议经过三个月的讨价还价,共签订了《九国公约》、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美英日法意《关于海军军备条约》。中国与日本代表在会外“直接交涉”,达成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二)华盛顿会议的影响1、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外交的胜利。2、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直接危害了中国的前途,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3、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挽回国家利权的斗争取得了一些结果。列强在一些方面做了小的让步:同意撤除外国在华邮局;关于关税自主,只是规定税率由3.5%提高到5%,三个月内召开关税会议讨论废除厘金及征收附加税问题;关于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仅由日本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修改个别条款;关于山东问题的交涉,1922年2月4日,中日代表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等人在华盛顿会议上展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华盛顿会议成为第一次为中国争回一些民族权利的国际会议。为此北洋政府特授予施肇基、顾维钧一等大绶嘉禾章、王宠惠为一等文虎章,以表彰他们在华盛顿会议上的突出表现。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协调主宰世界、维护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统治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统治的新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北洋军阀的混战与政治争斗(一)直皖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帝国主义在华的争夺重新激烈起来。上述斗争的加剧,必然使得直皖军阀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直系新首领曹锟、吴佩孚勾结西南军阀,利用人民反皖浪潮扩充自己的势力,北洋军阀分裂的种子仍在滋长,直皖战争已在酝酿。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

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故称“袁项城”,北洋军阀的创始人,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安徽合肥人,皖系首领,曾六次主政:1913年5月1日至7月31日代理国务总理;1916年4月22日至6月28日任政事堂国务卿;1916年6月29日至1917年5月23日、1917年7月17日至12月22日、1918年3月23日至10月10日三次出任国务院总理;1924年11月24日至1926年4月20日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黎元洪(1864-1928年)字宋卿,湖北黄陂人,曾任北洋政府总统。1917年7月1日,发生了清廷的复辟。由于这次复辟是由封建军阀张勋一手制造的,史称“张勋复辟”。复辟消息传出后,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组成讨逆军,防守的“辫军”一触即溃,张勋在德国人的保护下逃入荷兰使馆,复辟丑剧仅仅上演了12天,就在万人唾骂声中收场了。

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位时年号“宣统”。

冯国璋(1859—1919年)字华甫,河北河间人,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徐世昌(1855——1939)北洋军阀政客。光绪进士。清末协助袁世凯创办北洋军。1918年由“安福国会”选为大总统。曹锟,号仲珊,直隶天津人,北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