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_第1页
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_第2页
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_第3页
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_第4页
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张紫微

图/本刊记者梁辰

初读尹学芸的《寻隐者不遇》,读者可能会感到些许茫然,她的小说总是“上来就说,不拉架势〞,像地里长出来的青苗,朴实、俏拔,带着清爽的土腥味,一个写惯了乡村、县城、官场、酒局的作家,怎么会想到写一部雾里看花的都市情爱小说?2021年同名小说集收录了《寻隐者不遇》《望湖楼》《喂鬼》《苹果树》《比风还快》等几部中篇,继续往后读,这部“蹊跷〞的小说才渐露来历,一个让老读者熟悉的尹学芸也逐渐浮现。

尹学芸文字的源头在天津市最北部的蓟州(2022年以前为蓟县)。小城里有一片人工湖,曾是天津重要的水源地。过去,人们常在湖里钓鱼、坐船、游泳,但为了保护水源,这些工程都取消了,湖边的大量建筑也一一拆迁,她闲来无事就沿湖走走。

《寻隐者不遇》陈述了薛小梨、苏梅这两个女人和一个年轻男人寒武几次“两两组合〞,去一座废弃庄园寻觅隐居高人的故事。小说缘起于尹学芸本人的一次偶遇。一次闲逛中,她走进了一座废弃的庄园,在里面看到不同的花花草草,还有秋千、体育场、养鱼池、望湖亭,旧日的奢华清楚可见,她甚至还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人的题字。小城从前有好多家装潢考究的疗养院,都是各个部门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造的,普通人平日难以进来,后来纷纷拆除。这样一个庄园竟然能藏身在小小的蓟州,连本地人都很难发现,她猜想,这个园子也是那些疗养院之一。

小城只有几处场景,一个场景可以被来回端详、推测、使用,这个隐秘的庄园先后被尹学芸写进了《望湖楼》和《寻隐者不遇》。繁华的时候,园子是县城的退休工人掏空腰包也要请客吃一次的望湖楼;萧瑟的时候,园子又成了背着手、迈着官步的老干部神出鬼没的地方。

反复打捞、淘洗、咀嚼自己的生活,不愿浪费一粒灵感,貌似是她写作的本能。从罕村到埙城

蓟州是天津唯一一个半山区,北高南低,高山、平原、大洼、库区在这里集聚。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明代有诗云:“西来山尽处,始见蓟州城。〞山区里的生活少变动,人也不善变通,尹学芸笔下的人物都有执着的底色:《岁月风尘》中在战乱年代坚守爱情、追寻光明的李勋李荃姐妹,《菜根谣》中不顾反对坚持寻觅失踪小伙伴的冯诺,《苹果树》中对苹果树的神力坚信不疑的刘苹……有历史学者告诉尹学芸,清军入关时蓟县人至死不降,以致被三次屠城,这里人的性格就是横、楞、拧。

蓟州是产生执念的地方,尹学芸的文学也是执着结下的果实。

有人读完尹学芸的作品去寻访她的村庄,却失望地发现河水没有那样清、街巷没有那么长,进村也不是总有牛叫和炒蚂蚱香。尹学芸真实见过这些漂亮,但她笔下的罕村既不是一个桃花源,也不是诞生诡奇传闻的化外之地,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其间穿梭着形形色色的乡里乡亲,为一日三餐奔波、算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千丝万缕。

确切说来,尹学芸出生成长的村子在蓟州南部最低的洼处,三面环水,只有南边有一条马路。让她获鲁迅文学奖的“李海叔叔〞,每年就是沿着这条路,两手空空来到“我〞家,给一家人带来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荣光,然后满载着东拼西凑的粮食、物资回去。有去无回的友情坚持了二十多年终究透支,家里人对李海叔叔讳莫如深,“我〞才知道叔叔屈辱的生存史,他不是住在有花园、高楼的城市小区里,而是偏僻贫瘠的苦梨峪,家中一贫如洗,好几口人每年都等着李海叔叔从“我〞家带回面粉才能包饺子过年。两家人相互仰望又暗自攀比着,度过艰苦的时期。

尹学芸小时候,村子里的日子以几近凝固的速度滚动着,唯一的变化是谁死了、谁出嫁了。有些人家冬天和夏天穿一套衣服,只不过,夏天把棉絮掏出来,冬天再塞进去。村子的外号叫“唠叨村〞,有的是不务正业、好吃好喝的人,在别的村子里卖不出去的肉,在这里准卖完。她的父母都是农民,身边没有一个跟文字工作打交道的人。她寻觅自己文学基因的源头,那是会看话本、会唱戲文、会喊夯号的爷爷。

好多作家都记得自己的阅读史,她也在小本子上记:《野火春风斗古城》《战斗的青春》《金光大道》……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读的书名,记了147个,这个数字让她自己也怀疑,是不是记错了?但这些书用她的话概括,都是讲打仗的,对文学来说可能没有太多营养。十多岁时,她还不知道世界上有杂志这回事,更别提接触外国文学。

即便这样也要读书,一本一本地读,一点一点地走出来。由于稀缺,对书的记忆反而稳固。

乡下孩子接触书籍并不简单,有时候还需要跟哥哥姐姐“斗智斗勇〞。小时候,比她大七岁的姐姐爱看书,经常往家里拿书,却不给她看。有一次姐姐藏了一本说是“少儿不宜〞的书,她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最终在一只旧棉鞋里找到了,把书掏出来,只闻到一股脚丫子味,姐姐不在家时她掏出来看,看完再塞回去,偷偷摸摸地看完了那本“搞对象〞的书(后来知道是《青春之歌》)。

不上学的时候,她一边放羊一边看书,身旁一只小羊,膝上放一本没有书皮的《红楼梦》,书是繁体字写的,她基本看不懂,但还是能记得“尤二姐吞生金自逝〞这样的情节,书里的故事在她脑子里扎下根。去镇子里上学的路上,她和村里的孩子走在麦子地里,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挤到她身边,她手上拿着纺锤,把棉花田里顺手扯来的棉花纺成线,嘴里则把书籍、记忆混上想象编成故事,又讲给小伙伴们听。她开始空想有朝一日自己写的字能变成铅字。

高中毕业后,尹学芸去村办服装厂当了一名缝纫女工。只要有一天假,她就跑到县城买上十本杂志,彻夜翻完,工作之余也开始给刊物投稿。最开始的时候她没留心不同刊物之间的区别,记不得自己读过的作家的名字,什么也不懂,屡被退稿。有时,编辑在退稿信里批评她不该一味模仿某个作家,她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模仿〞的这位作家是谁。图/受访者提供

她骨子里仍旧是个靠天吃饭的农民,雨下得多,秧苗就疯长,大旱则颗粒无收,写作也是这样,不存拿奖、著名的野心,只是按部就班地耕耘,想到哪就写到哪。这一时期她靠着与生俱来的灵性和情分,写乡里的生活、村野的生态,表现周边那些“想着法儿活着的人〞,发表的刊物从《蓟县文艺》到《天津文学》《天津日报》,付出逐渐地有了回报。

1980年代末,尹学芸的小说《一个叫素月的女人》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央视播出,这部电视剧的背景音乐由一种叫“埙〞的乐器演奏,尹学芸被埙的声音深深感动,决定用“埙〞给今后作品中的城市命名,此后“埙城〞成了她的另一个文学地标。当时她正在帮县里写县志,由于央视的影响力,县委特地给了她一个名额,从临时工直接转成了国家干部。谈到这里,尹学芸不住慨叹:“文学改变命运,真的是文学改变命运。〞浮出深水

从农民转变成了干部,尹学芸辗转文化馆、旅游局、住建委等多个不同的部门,工作让她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她拉开一段距离,观测人在工作中怎么思考、行动,有什么样的关系需要协调,写出了一个个入木三分的基层干部形象。早些年,还有单位的人警告她,别把自己写成小说,她暗自反问:“哪个单独的人物能构成一篇小说?〞她喜欢将人物放到时间的长河里冲刷,洗掉他们一时的意气风发和灰头土脸,留下平日幽微却又真实的人性,再为他们编织一个故事的框。

和乡村不一样的是,机关把人分出了好多层面,领导和非领导、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甚至身后的背景都会有人刻意衡量和揣测,在单位里,人总要面对好多不同的人,处理好多不同的关系,在这样繁杂又温吞的日常生活里,她拓展着人灵魂自省的深度。《士别十年》(2022年发表)是一个典型的人性在机关工作里蜕变的故事,这本小说很早就开始写,中间被搁置在电脑里长达十年,十年的时间,让“看事物总是一厢情愿,见不得任何形式主义,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文艺女青年郭缨子,学会了察言观色、收敛锋芒,成了办公室里八面玲珑、酒局上左右逢源的主任,与当时的缨子境遇极像的陈丹果不堪领导骚扰和同事孤立,跳楼自杀,陈丹果的死让缨子意识到自己已沉沦为帮凶,也向读者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追问:世俗的成功是否以丧失常识和常态生活为代价?这部小说引起了好多人的共鸣,并获得百花文学奖的认可。

小说问世之前,尹学芸在文学上也经历了一段“温水煮青蛙〞的时间。

她对名利一直不敏感。用她的话来说,偏远山区的远离了都市,也就远离了名利场,所以人一直是潜在深水里的状态,想漂流都难。

90年代之后,尹学芸给人的印象是写作停顿了几年。那时她年纪尚轻,时不时发表点小说、散文,办着一份小刊物,和相识的四处赏花、打牌、野餐,每天乐乐呵呵的。但很快她感到疲乏。虽然一直有作品发出来,但常联系的刊物只有几家,小说在一个小圈子里撞来撞去,没有向上的动力。

走出了山洼,年岁渐长之后,她想到了以前没想过的事情。“你生活在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好处是自己对比自由,害处也是自己对比自由,没人督促你。后来认识XX那些作家,特别羡慕人家有这样一个三五个人的小团体,写东西知道好在哪、不好在哪。但那时候我在有的地方发了也没人看见,也没人告诉你应当怎么走。〞尹学芸说。

好在,基层作家之间的善意“接住〞了她。在她小说写得不温不火时,有经验的作家给她指路——去更生活化、读者更多的晚报发表。于是她开始为晚报写小说,也写散文、随笔,内容更加丰富了,侃足球、忆乡村、拉家常,什么都写。那段时间,她每日入夜去登山,一边登山一边琢磨写作,“有的时候一串题材在后面排队,总有好多可写的东西,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让你觉得生活就是很有意思的。〞尹学芸形容。

报纸的专栏发稿量大,一次要发好几篇,她想到了写自己生活的乡村中逐渐消失的词语。眼看着城镇化不断加速,农村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地方色调的场景变得面目模糊。乡民走入城市,存于50到70年代之间的大量方言词汇退出人们的交流,有相当一部分在80年代初即已成历史。为了不让这些词语悄无声息地消失,她走遍了县境里大大小小的村庄,从本地人口中挖来那些字词。有些词传播的地域广阔,有些词在南方和北方、古代和现代的用法不一样,有的腔调难以用文字模拟,遇到难以把握的部分,她也跟天南海北的网友探讨。这段在田垄上的寻访经历,留下了诸如“开圈〞(队里把地里的白薯、花生或小麦都收完了,允许社员们去刨遗留下的白薯、花生或拣拾残留在地上的麦穗)、“新宿〞(偶尔借宿在别人家里)、“看青〞(在庄稼即将成熟、由绿转黄的时候看管庄稼,防止别人偷粮食)等百个乡村词语的记录,后来成书为《逐渐消失的乡村词语》(2022年出版)。

写了几年散文、专栏,她渐渐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感觉,整个城市的百姓也知道了她。

2022年对尹学芸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她发了五部中篇小說,写出了《李海叔叔》和《士别十年》,进入了作品的井喷期。直到现在,她和这几部作品的命运仍旧让她唏嘘。当时一部中篇小说《玲珑塔》被退稿,她怎么也想不明白退稿的原因,就把稿子给了《收获》杂志,编辑不到一周就打电话来提出了修改看法。等待终审的那几个月她什么也没干,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她对自己说,终审过了再开始写,终审不过以后就不写了。那年她50岁,到了女干部离岗的年龄,假如稿子没有给《收获》、没有过审,她可能会换一个活法。

终审还是过了,《收获》发表《玲珑塔》后,不断有编辑找尹学芸约稿。她第一个写的就是《李海叔叔》,但由于版面的问题一直搁置。她又把另一篇稿子拿给编辑提看法,被对方要走发表,这篇就是《士别十年》。“我老跟那些作家朋友说,不用慌张,自己逐渐写,你自己有机遇,作品有机遇,来了就来了。有的时候反正你找也找不到,这又不是一部作品就怎么样的时代。〞尹学芸说。

其次年尹学芸继续发力,发了10部中篇,到2022年发了14部。她至今都覺得那段时间的生产力是不可思议的。“虽然说那个时候都已经不是创作力最好的时候了,但是你会觉得文学突然给你开启了一扇窗,你可以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其实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人告诉你应当怎么样,但是自己真是有这种感觉。〞她说。士别三十年

近年来,尹学芸的视野从乡村跨越到城市,投向城乡之间的牵扯、纠结和疼痛。

离开家乡30年后,她写了一篇名字骇人的《喂鬼》,小说的主人公云丫为躲避家乡的干娘临终前指派她在葬礼上为其“喂鬼〞的仪式,急匆促与网友阿祥相约远赴云南旅行。一路上却不断接到来自干娘的大儿子的催促和央告,令她心神担心。结果旅行终止返回埙城,她还是依照干娘的遗愿去喂鬼,才知道喂鬼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佛教法事(“喂鬼〞也叫“放焰口〞,其实就是赈济鬼魂,给予法食令其饱满。)。三个多月后,云丫接到电话,她的朋友阿祥已在三个月前死于一场车祸。这是一场徒劳的出走。

尹学芸谈起这篇小说的创作时说:“好多时候家乡就是一枚爱人,有时候让你想着法地逃离,可更多的时候,又让你想着法地回归。有比较才有反差,有反差才有不可怜感方式的表达。〞

尽管作为基层工,尹学芸还是需要经常跟乡村打交道,但已经不是小时候那种生活在其中的状态,而是客居。年龄大了,和乡村的距离也在拉大,她和家乡的那些人、事之间有了一层越来越碍眼的隔膜。过去她喜欢把熟悉的人反复用在多部作品里,刻画人物不同的侧面,把故事写得满满当当,但现在她的生活里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人。在《寻隐者不遇》中,现代人的神龙见首不见尾,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薄、疏远,通过大量留白表现出来。再也找不到《李海叔叔》里那种长达二十多年的精神连接。“再然后你就发现,其实你跟所有的家乡、所有的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