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X线摄影位置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刘菲1编辑版pppt脊柱X线摄影位置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编辑版pppt脊柱X线摄影脊柱解剖复习脊柱摄影注意事项脊柱常用摄影体位脊柱其他摄影体位脊柱病变体位选择2编辑版pppt脊柱X线摄影脊柱解剖复习2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3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3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4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4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5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5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6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6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8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8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1.摄影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询问病情,根据摄影体位选择原则,正确选择摄影体位。2.摄影前应除去被摄部位体表不透x线的膏药、辅料及可显影的衣物等。腰椎、骶尾椎摄影前,应询问被检者近期有无服用高原子序数的药物,是否做过消化道钡餐检查,骶尾椎摄影前应先行排便。3.摆放摄影体位时,应在熟悉脊柱解剖和体表定位标志的基础上,利用调整被检者体位或中心线方向来适应脊柱生理或病理弯曲,使X线与椎间隙平行,避免椎体影像相互重叠。摆放摄影体位时,应避免人为地造成前屈、后伸或侧弯。9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1.摄影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询问病情,根据摄脊柱摄影注意事项4.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应避免损伤脊髓或血管,操作时,可在保持中心线、体位和胶片三者相对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摄影操作方法,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5.脊柱摄影应包括邻近有明确标志的椎骨,以识别椎序;组织密度、厚度差异较大的部位,可采用分段摄影,并应注意两片间的衔接,重复邻近的1~2个椎体,以免遗漏病变。10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4.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应避免损伤脊髓或血管脊柱摄影注意事项6.腰椎摄影宜让患者深呼气后屏气再曝光,使腹部组织变薄,利于提高影像对比,其他位置多为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7.脊柱摄影管电压较高,需使用滤线器摄影技术,并使用适当厚度的过滤板,对厚度悬殊较大的部位摄影时,应利用阳极效应使照片密度接近一致。11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6.腰椎摄影宜让患者深呼气后屏气再曝光,使腹脊柱摄影注意事项8.脊柱摄影用胶片尺寸:颈椎、骶尾椎203mm×254mm(8英寸×10英寸);胸、腰椎279mm×356mm(11英寸×14英寸)。9.摄影时应注意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特别是腰、骶尾椎摄影时,应对性腺器官进行有效的屏蔽防护。12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8.脊柱摄影用胶片尺寸:颈椎、骶尾椎203m脊柱常用摄影体位第3~7颈椎前后位;全部颈椎前后位;颈椎侧位;颈椎斜位;胸椎前后位;胸椎侧位;腰椎前后位;腰椎侧位;骶、尾椎前后位;骶、尾椎侧位;骶髂关节前后位。13编辑版pppt脊柱常用摄影体位第3~7颈椎前后位;腰椎前后位;第3~7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立于摄影架前。②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暗盒并重合于暗盒中线。③两臂置于身旁。④头稍上仰,听鼻线垂直于暗盒。⑤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胸骨颈静脉切迹。⑥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0~150角,经甲状软骨射入胶片。14编辑版pppt第3~7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立于摄影架3~7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15编辑版pppt3~7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15编辑版pppt3~7颈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显示。③颈椎骨质、椎间隙与钩椎关节显示清晰。④第1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在照片内。⑤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其边界易于分辨。⑥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间隙高度。16编辑版pppt3~7颈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除中心线之外,其余同第3~7颈椎前后位。中心线对准甲状软骨上2cm,垂直暗盒射入胶片。曝光过程中嘱被检者脑颅不动,仅下颌做快速张、闭口运动,动作要均匀而连续。采用长时间、小毫安进行曝光,曝光时间一般为3~5秒,焦~片距取75cm。17编辑版pppt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除中心线之外,其余同第3~7颈椎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18编辑版pppt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18编辑版pppt全部颈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全部颈椎正位影像。②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显示。③下颌骨模糊不清。19编辑版pppt全部颈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全部颈椎正位影像。19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立摄影架前,颈椎长轴及矢状面与暗盒平行。②被检者双手各持一沙袋,使两肩尽量下垂,以免肩部与下部颈椎重叠。近暗盒侧肩部抵暗盒下缘。③头稍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短轴平行,以免下颌骨与上部颈椎重叠。④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包括第1胸椎,颈部软组织前后缘与暗盒前后缘等距离。⑤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胶片。⑥因肢~片距较大,为减小影像大失真,焦~片距以150cm为宜。20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立摄影架前,颈椎长轴及矢状面与暗盒颈椎侧位摄影体位图21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摄影体位图21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照片①显示全部颈椎侧位影像,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现象。③椎体骨质、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显示清晰。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⑤气管、颈部软组织层次清楚。22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照片①显示全部颈椎侧位影像,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颈椎功能位置的摄影方法在颈椎侧位的基础上,头部尽量后仰时称过仰位;下颌尽量内收时称过屈位。如只需观察1、2颈椎侧位,可使用小胶片,暗盒紧贴头颈部,因减少了肢~片距,可使影像更清晰。观察喉部软骨及颈部软组织,也采用颈椎侧位,但须降低摄影条件,并使胶片包括欲显示的软组织。
23编辑版pppt颈椎功能位置的摄影方法在颈椎侧位的基础上,头部尽量后仰时称过颈椎斜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②右前斜位时面向左侧旋转,左侧身体抬高,使冠状面与床面呈55~650角,左前斜位时相反。③颈椎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颈部中线对暗盒中线。④两肩下垂,抬高侧的上、下肢屈曲,以支撑身体。⑤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包括颈静脉切迹。⑥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00角,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射入胶片。⑦摄取双侧,以作对比。24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24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25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25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26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26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照片①显示颈椎斜位影像,第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近胶片侧椎间孔、椎弓根显示清楚,椎间孔显示于椎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③诸椎体骨质清晰,椎间隙清晰。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27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照片①显示颈椎斜位影像,第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颈椎斜位影像28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影像28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对准床面中线。②两臂置于身旁,下肢伸直或屈髋屈膝,两足平踏床面。③胶片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④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29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胸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30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30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胸椎正位影像,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③各椎间隙清楚,椎骨结构清晰。31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胸椎正位影像,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31编胸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胸椎侧弯畸形者凸侧靠近床面。②两臂上举屈曲,头枕于近床面一侧的上臂上。③双侧髋、膝屈曲以支撑身体,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④两膝间放沙袋或棉垫,腰部过细者在腰下垫棉垫,使脊柱长轴与床面平行。⑤棘突后缘置于床面中线外约5cm处(或棘突垂线在胶片边缘内2~3cm处,后凸畸形者按最凸处测量)。⑥胶片下缘包括第1腰椎。⑦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32编辑版pppt胸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胸椎侧弯畸形者凸侧靠胸椎侧位摄影体位图33编辑版pppt胸椎侧位摄影体位图33编辑版pppt胸椎侧位照片①显示胸椎侧位影像,第4~12胸椎呈侧位显示于照片正中,胸椎序列略呈后突弯曲。②胸椎不与肱骨重叠。③椎体前后缘呈切线显示,无双边现象。④椎间隙显示清楚,各椎体及附件结构清晰显示。⑤棘突均包括在照片中。⑥肺野密度均匀,与椎骨形成一定影像对比。34编辑版pppt胸椎侧位照片①显示胸椎侧位影像,第4~12胸椎呈侧位显示于照胸椎正侧位影像35编辑版pppt胸椎正侧位影像35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床面中线重合。②两臂置身旁或胸前。③两髋、膝屈曲,双足踏床面,使腰部贴近床面,减少生理弯曲度。④胶片上缘平第12胸椎,下缘包括部分骶骨。⑤X线管阴极端置于组织较厚的上部分腰椎。⑥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36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腰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37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37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腰椎正位影像,第1~5腰椎、腰骶关节、两侧骶髂关节及两侧腰大肌包括在照片中,并对称显示。②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③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④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现象。38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腰椎正位影像,第1~5腰椎、腰骶关节、两腰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两臂屈曲放于胸前或上举抱头,双下肢并拢,髋、膝屈曲支撑身体。②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③腰细臀宽者在腰下垫棉垫,使脊柱与床面平行。④棘突后缘置于胶片中线外约5cm处(或棘突垂线在胶片边缘内2~3cm)。⑤胶片上缘平第12胸椎,下缘包括部分骶骨。⑥中心线投射方式:脊柱与床面平行时,经髂嵴上3cm即第3腰椎平面,垂直暗盒射入胶片;脊柱有侧弯畸形时,按脊柱倾斜方向,中心线向距床面高的一侧倾斜50角左右;臀部较宽,腰部未放棉垫时,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00角。39编辑版pppt腰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两臂屈曲放于胸前或上腰椎侧位摄影体位图40编辑版pppt腰椎侧位摄影体位图40编辑版pppt腰椎侧位照片①显示腰椎侧位影像,第1~5腰椎及腰骶关节显示于照片中,椎体前缘及棘突均包括在照片中,椎间孔投影于照片正中。②诸椎体前后缘均无双边现象。③椎体结构及骨纹理、椎间隙清晰显示。41编辑版pppt腰椎侧位照片①显示腰椎侧位影像,第1~5腰椎及腰骶关节显示于腰椎功能位照片摄影方法①腰椎侧位伸展位是在腰椎侧位的基础上,嘱被检者双下肢伸直,腰部尽量向前凸。②腰椎侧位屈曲位是在腰椎侧位的基础上,嘱患者两膝尽量向前上方屈曲,腰部尽量向后凸。③所用胶片应较宽,能包括伸、屈状态下的全部椎体及附件。
42编辑版pppt腰椎功能位照片摄影方法①腰椎侧位伸展位是在腰椎侧位的基础上腰椎正侧斜位影像43编辑版pppt腰椎正侧斜位影像43编辑版pppt腰椎骨折影像44编辑版pppt腰椎骨折影像44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身旁,双下肢伸直并拢,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床面中线。②骶椎摄影时,胶片上缘平髂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③尾椎摄影时,胶片中心对耻骨联合下3cm处。④中心线:骶椎摄影时向头端倾斜15~200角射入胶片;尾椎摄影时向足端倾斜150角射入胶片,入射点均为耻骨联合上方3cm处。骶、尾椎同时摄影时,中心线对准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胶片。45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身旁,骶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6编辑版pppt骶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6编辑版pppt尾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7编辑版pppt尾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7编辑版pppt尾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8编辑版pppt尾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8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正位影像,骶中嵴及尾椎位于照片正中,骨质结构清晰左右对称。②耻骨联合不与骶、尾椎重叠,无肠内容物干扰。③骶椎正位应包括全部骶、尾椎及腰骶关节。49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正位影像,骶中嵴及尾椎位于照骶、尾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正位影像,骶中嵴及尾椎位于照片正中,骨质结构清晰左右对称。②耻骨联合不与骶、尾椎重叠,无肠内容物干扰。③骶椎正位应包括全部骶、尾椎及腰骶关节。50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正位影像,骶中嵴及尾椎位于照骶、尾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双髋、膝屈曲支撑身体,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②骶部后缘置床面中线外4cm。③胶片后缘超出骶部后缘3cm,上缘平第5腰椎,下缘包括尾椎下缘。④单摄尾椎时,尾椎应置于胶片中心。⑤中心线经髂后下棘平面,垂直暗盒射入胶片。51编辑版pppt骶、尾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双髋、膝屈曲支撑骶、尾椎侧位摄影体位图52编辑版pppt骶、尾椎侧位摄影体位图52编辑版pppt骶、尾椎侧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侧位影像,骶、尾椎显示于照片中,边界明确。②腰骶关节及骶尾关节间隙清晰可见。③骶骨两侧无名线重叠为单一致密线。53编辑版pppt骶、尾椎侧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侧位影像,骶、尾椎显示于照片中骶、尾椎侧位照片54编辑版pppt骶、尾椎侧位照片54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体位摆放要求与骶、尾椎前后位相同。②胶片横放,上缘超出髂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③中心线向头端倾斜20~300角,对准耻骨联合上缘射入胶片,中心线倾斜角度按腰、骶椎曲度大小决定,男性倾斜角度偏小,女性倾斜角度偏大。55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体位摆放要求与骶、尾椎前后位相骶髂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56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56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髂关节正位影像,两侧骶髂关节对称显示。②骶骨呈正位投影,位于照片正中,与髂骨的耳状面重叠,可以显示重叠部分的边缘。③骶髂关节边缘、间隙显示清楚。④骶骨上部、腰骶关节均显示清晰。57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髂关节正位影像,两侧骶髂关节对称显其他摄影体位(讨论)第1~2颈椎张口位;上段胸椎侧位;腰椎斜位;腰骶关节前后位;骶髂关节前后斜位;58编辑版pppt其他摄影体位(讨论)第1~2颈椎张口位;58编辑版pppt
第一、二颈椎张口位体位:仰卧,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头稍后仰,牙齿咬合面与乳突尖连线垂直台面。曝光时尽量张口,保持头部稳定。中心线:经两口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59编辑版pppt第一、二颈椎张口位体位:仰卧,头正中矢状第一、二颈椎张口位体位60编辑版pppt第一、二颈椎张口位体位60编辑版pppt第一、二颈椎张口位影像显示部位:寰枢关节对称的第一、二颈椎前后位影像。61编辑版pppt第一、二颈椎张口位影像显示部位:寰枢关节对称的第一、二颈椎前张口位62编辑版pppt张口位62编辑版pppt腰椎斜位体位体位:仰卧,身体冠状面与床面成45°角,棘突向后2.5cm处置于床面正中线上。中心线:经脐孔向上3cm处垂直射入。63编辑版pppt腰椎斜位体位体位:仰卧,身体冠状面与床面成45°角,棘突向腰椎斜位影像显示部位:靠近摄影床一侧的椎弓根、上、下关节突及腰椎斜位影像。64编辑版pppt腰椎斜位影像显示部位:64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斜位体位:仰卧,被检侧髂骨抬高,身体冠状面与床面成15°角,将骶髂关节置于床面正中线处,被检侧下肢伸直,对侧下肢弯曲,保持身体稳定。中心线:经髂前上棘向内2.5cm处垂直射入。65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斜位体位:仰卧,被检侧髂骨抬高,身体冠状面与床骶髂关节斜位体位66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斜位体位66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斜位影像显示部位:一侧(抬高侧)骶髂关节间隙的骶髂关节切线位影像。
67编辑版pppt骶髂关节斜位影像显示部位:一侧(抬高侧)骶髂关节间隙的骶髂关脊柱摄影体位选择表68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体位选择表68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体位选择表69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体位选择表69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体位选择表70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体位选择表70编辑版pppt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71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71脊柱X线摄影位置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刘菲72编辑版pppt脊柱X线摄影位置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编辑版pppt脊柱X线摄影脊柱解剖复习脊柱摄影注意事项脊柱常用摄影体位脊柱其他摄影体位脊柱病变体位选择73编辑版pppt脊柱X线摄影脊柱解剖复习2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4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3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5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4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6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5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7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6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8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79编辑版pppt脊柱解剖复习8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1.摄影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询问病情,根据摄影体位选择原则,正确选择摄影体位。2.摄影前应除去被摄部位体表不透x线的膏药、辅料及可显影的衣物等。腰椎、骶尾椎摄影前,应询问被检者近期有无服用高原子序数的药物,是否做过消化道钡餐检查,骶尾椎摄影前应先行排便。3.摆放摄影体位时,应在熟悉脊柱解剖和体表定位标志的基础上,利用调整被检者体位或中心线方向来适应脊柱生理或病理弯曲,使X线与椎间隙平行,避免椎体影像相互重叠。摆放摄影体位时,应避免人为地造成前屈、后伸或侧弯。80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1.摄影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询问病情,根据摄脊柱摄影注意事项4.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应避免损伤脊髓或血管,操作时,可在保持中心线、体位和胶片三者相对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摄影操作方法,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5.脊柱摄影应包括邻近有明确标志的椎骨,以识别椎序;组织密度、厚度差异较大的部位,可采用分段摄影,并应注意两片间的衔接,重复邻近的1~2个椎体,以免遗漏病变。81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4.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应避免损伤脊髓或血管脊柱摄影注意事项6.腰椎摄影宜让患者深呼气后屏气再曝光,使腹部组织变薄,利于提高影像对比,其他位置多为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7.脊柱摄影管电压较高,需使用滤线器摄影技术,并使用适当厚度的过滤板,对厚度悬殊较大的部位摄影时,应利用阳极效应使照片密度接近一致。82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6.腰椎摄影宜让患者深呼气后屏气再曝光,使腹脊柱摄影注意事项8.脊柱摄影用胶片尺寸:颈椎、骶尾椎203mm×254mm(8英寸×10英寸);胸、腰椎279mm×356mm(11英寸×14英寸)。9.摄影时应注意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特别是腰、骶尾椎摄影时,应对性腺器官进行有效的屏蔽防护。83编辑版pppt脊柱摄影注意事项8.脊柱摄影用胶片尺寸:颈椎、骶尾椎203m脊柱常用摄影体位第3~7颈椎前后位;全部颈椎前后位;颈椎侧位;颈椎斜位;胸椎前后位;胸椎侧位;腰椎前后位;腰椎侧位;骶、尾椎前后位;骶、尾椎侧位;骶髂关节前后位。84编辑版pppt脊柱常用摄影体位第3~7颈椎前后位;腰椎前后位;第3~7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立于摄影架前。②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暗盒并重合于暗盒中线。③两臂置于身旁。④头稍上仰,听鼻线垂直于暗盒。⑤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胸骨颈静脉切迹。⑥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0~150角,经甲状软骨射入胶片。85编辑版pppt第3~7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立于摄影架3~7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86编辑版pppt3~7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15编辑版pppt3~7颈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显示。③颈椎骨质、椎间隙与钩椎关节显示清晰。④第1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在照片内。⑤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其边界易于分辨。⑥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间隙高度。87编辑版pppt3~7颈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除中心线之外,其余同第3~7颈椎前后位。中心线对准甲状软骨上2cm,垂直暗盒射入胶片。曝光过程中嘱被检者脑颅不动,仅下颌做快速张、闭口运动,动作要均匀而连续。采用长时间、小毫安进行曝光,曝光时间一般为3~5秒,焦~片距取75cm。88编辑版pppt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除中心线之外,其余同第3~7颈椎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89编辑版pppt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18编辑版pppt全部颈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全部颈椎正位影像。②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显示。③下颌骨模糊不清。90编辑版pppt全部颈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全部颈椎正位影像。19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立摄影架前,颈椎长轴及矢状面与暗盒平行。②被检者双手各持一沙袋,使两肩尽量下垂,以免肩部与下部颈椎重叠。近暗盒侧肩部抵暗盒下缘。③头稍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短轴平行,以免下颌骨与上部颈椎重叠。④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包括第1胸椎,颈部软组织前后缘与暗盒前后缘等距离。⑤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胶片。⑥因肢~片距较大,为减小影像大失真,焦~片距以150cm为宜。91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立摄影架前,颈椎长轴及矢状面与暗盒颈椎侧位摄影体位图92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摄影体位图21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照片①显示全部颈椎侧位影像,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现象。③椎体骨质、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显示清晰。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⑤气管、颈部软组织层次清楚。93编辑版pppt颈椎侧位照片①显示全部颈椎侧位影像,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颈椎功能位置的摄影方法在颈椎侧位的基础上,头部尽量后仰时称过仰位;下颌尽量内收时称过屈位。如只需观察1、2颈椎侧位,可使用小胶片,暗盒紧贴头颈部,因减少了肢~片距,可使影像更清晰。观察喉部软骨及颈部软组织,也采用颈椎侧位,但须降低摄影条件,并使胶片包括欲显示的软组织。
94编辑版pppt颈椎功能位置的摄影方法在颈椎侧位的基础上,头部尽量后仰时称过颈椎斜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②右前斜位时面向左侧旋转,左侧身体抬高,使冠状面与床面呈55~650角,左前斜位时相反。③颈椎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颈部中线对暗盒中线。④两肩下垂,抬高侧的上、下肢屈曲,以支撑身体。⑤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包括颈静脉切迹。⑥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00角,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射入胶片。⑦摄取双侧,以作对比。95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24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96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25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97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26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照片①显示颈椎斜位影像,第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近胶片侧椎间孔、椎弓根显示清楚,椎间孔显示于椎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③诸椎体骨质清晰,椎间隙清晰。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98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照片①显示颈椎斜位影像,第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颈椎斜位影像99编辑版pppt颈椎斜位影像28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对准床面中线。②两臂置于身旁,下肢伸直或屈髋屈膝,两足平踏床面。③胶片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④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100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胸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101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30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胸椎正位影像,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③各椎间隙清楚,椎骨结构清晰。102编辑版pppt胸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胸椎正位影像,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31编胸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胸椎侧弯畸形者凸侧靠近床面。②两臂上举屈曲,头枕于近床面一侧的上臂上。③双侧髋、膝屈曲以支撑身体,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④两膝间放沙袋或棉垫,腰部过细者在腰下垫棉垫,使脊柱长轴与床面平行。⑤棘突后缘置于床面中线外约5cm处(或棘突垂线在胶片边缘内2~3cm处,后凸畸形者按最凸处测量)。⑥胶片下缘包括第1腰椎。⑦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103编辑版pppt胸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胸椎侧弯畸形者凸侧靠胸椎侧位摄影体位图104编辑版pppt胸椎侧位摄影体位图33编辑版pppt胸椎侧位照片①显示胸椎侧位影像,第4~12胸椎呈侧位显示于照片正中,胸椎序列略呈后突弯曲。②胸椎不与肱骨重叠。③椎体前后缘呈切线显示,无双边现象。④椎间隙显示清楚,各椎体及附件结构清晰显示。⑤棘突均包括在照片中。⑥肺野密度均匀,与椎骨形成一定影像对比。105编辑版pppt胸椎侧位照片①显示胸椎侧位影像,第4~12胸椎呈侧位显示于照胸椎正侧位影像106编辑版pppt胸椎正侧位影像35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床面中线重合。②两臂置身旁或胸前。③两髋、膝屈曲,双足踏床面,使腰部贴近床面,减少生理弯曲度。④胶片上缘平第12胸椎,下缘包括部分骶骨。⑤X线管阴极端置于组织较厚的上部分腰椎。⑥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107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腰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108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37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腰椎正位影像,第1~5腰椎、腰骶关节、两侧骶髂关节及两侧腰大肌包括在照片中,并对称显示。②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③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④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现象。109编辑版pppt腰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腰椎正位影像,第1~5腰椎、腰骶关节、两腰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两臂屈曲放于胸前或上举抱头,双下肢并拢,髋、膝屈曲支撑身体。②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③腰细臀宽者在腰下垫棉垫,使脊柱与床面平行。④棘突后缘置于胶片中线外约5cm处(或棘突垂线在胶片边缘内2~3cm)。⑤胶片上缘平第12胸椎,下缘包括部分骶骨。⑥中心线投射方式:脊柱与床面平行时,经髂嵴上3cm即第3腰椎平面,垂直暗盒射入胶片;脊柱有侧弯畸形时,按脊柱倾斜方向,中心线向距床面高的一侧倾斜50角左右;臀部较宽,腰部未放棉垫时,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00角。110编辑版pppt腰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两臂屈曲放于胸前或上腰椎侧位摄影体位图111编辑版pppt腰椎侧位摄影体位图40编辑版pppt腰椎侧位照片①显示腰椎侧位影像,第1~5腰椎及腰骶关节显示于照片中,椎体前缘及棘突均包括在照片中,椎间孔投影于照片正中。②诸椎体前后缘均无双边现象。③椎体结构及骨纹理、椎间隙清晰显示。112编辑版pppt腰椎侧位照片①显示腰椎侧位影像,第1~5腰椎及腰骶关节显示于腰椎功能位照片摄影方法①腰椎侧位伸展位是在腰椎侧位的基础上,嘱被检者双下肢伸直,腰部尽量向前凸。②腰椎侧位屈曲位是在腰椎侧位的基础上,嘱患者两膝尽量向前上方屈曲,腰部尽量向后凸。③所用胶片应较宽,能包括伸、屈状态下的全部椎体及附件。
113编辑版pppt腰椎功能位照片摄影方法①腰椎侧位伸展位是在腰椎侧位的基础上腰椎正侧斜位影像114编辑版pppt腰椎正侧斜位影像43编辑版pppt腰椎骨折影像115编辑版pppt腰椎骨折影像44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身旁,双下肢伸直并拢,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床面中线。②骶椎摄影时,胶片上缘平髂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③尾椎摄影时,胶片中心对耻骨联合下3cm处。④中心线:骶椎摄影时向头端倾斜15~200角射入胶片;尾椎摄影时向足端倾斜150角射入胶片,入射点均为耻骨联合上方3cm处。骶、尾椎同时摄影时,中心线对准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胶片。116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身旁,骶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117编辑版pppt骶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6编辑版pppt尾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118编辑版pppt尾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7编辑版pppt尾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119编辑版pppt尾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48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正位影像,骶中嵴及尾椎位于照片正中,骨质结构清晰左右对称。②耻骨联合不与骶、尾椎重叠,无肠内容物干扰。③骶椎正位应包括全部骶、尾椎及腰骶关节。120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正位影像,骶中嵴及尾椎位于照骶、尾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正位影像,骶中嵴及尾椎位于照片正中,骨质结构清晰左右对称。②耻骨联合不与骶、尾椎重叠,无肠内容物干扰。③骶椎正位应包括全部骶、尾椎及腰骶关节。121编辑版pppt骶、尾椎前后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正位影像,骶中嵴及尾椎位于照骶、尾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双髋、膝屈曲支撑身体,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②骶部后缘置床面中线外4cm。③胶片后缘超出骶部后缘3cm,上缘平第5腰椎,下缘包括尾椎下缘。④单摄尾椎时,尾椎应置于胶片中心。⑤中心线经髂后下棘平面,垂直暗盒射入胶片。122编辑版pppt骶、尾椎侧位摄影要点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双髋、膝屈曲支撑骶、尾椎侧位摄影体位图123编辑版pppt骶、尾椎侧位摄影体位图52编辑版pppt骶、尾椎侧位照片①显示骶、尾椎侧位影像,骶、尾椎显示于照片中,边界明确。②腰骶关节及骶尾关节间隙清晰可见。③骶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充电桩购销合同样本
- 农业收割合同样本
- 上海拆迁分房合同样本
- 债务保证合同样本
- 充电桩车库租赁合同样本
- 2024年花艺师考试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
- 农业实习经验分享及总结试题及答案
- 兽医诊所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桑蚕养殖合同样本
- 养殖设备出货合同样本
- Unit15-The-necklace-reading-公开课一等奖课件-高中英语
- 《贝叶斯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 Q∕GDW 10202-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 审计实施方案模板格式
- (高清版)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标准JGJ_T 112-2019
- 走进高端市场郑荣禄
- 工程测量报价单
- 学习解读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实用PPT动态课件
- 培训签到表 (最新版)
- 草莓采摘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隧道地表预注浆技术交底(共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