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课件_第1页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课件_第2页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课件_第3页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课件_第4页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第一节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第一节技术条件与区域发1几组数据

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我国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美国进行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几组数据.2中国彩电之痛“中国电子信息十强”之一的上海广电集团(以下简称“上广电”)因巨亏18亿元,资不抵债,面临破产。作为惟一一个有上游面板支持的彩电企业,上广电巨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公司6年前投资近百亿元引入的日本NEC的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后不但不盈利,反而给公司带来了数十亿元的债务。上广电的困境只是中国彩电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落后的技术让中国彩电行业不得不受制于人,即使引入技术也是海外接近淘汰的技术,往往进入“投产即落后”怪圈。昨日投产的京东方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虽比上广电6年前引进的第5代生产线先进,但与目前主流的第7.5代或第8代生产线相比,还很落后。引入技术时一定要起点高,就目前而言,一定要引入8代或以上生产线。若仍然按此前模式发展,中国彩电行业、显示行业将出现更多‘上广电’。”.中国彩电之痛.3一、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它包括: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二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狭义的技术进步广义的技术进步.一、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42、技术进步的类型中性技术进步:指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率由于技术的变动而以同等比率地提高,从而,在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总量不变的基础上,生产相同数量产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力同比例地降低,产品中所包含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不变。.2、技术进步的类型中性技术进步:指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率由于技5①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资本O革新前革新后L0L1K0K1.①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资本O革新前革新后L0L1K0K1.6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变动导致资本-劳动比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②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资本O革新前革新后L0L1K0K1L2K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变动导致资本-劳动比率提高,资本有机7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率下降,资本有机构成降低。劳动资本O革新前革新后③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L0L1K0K1L3K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率下降,资本有机83、区域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量度

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利用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提出的计算技术进步的方法。假定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不变的条件下,估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估算一定时期内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以一定时期总产出分别减去劳动弹性与劳动价格乘积,以及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价格乘积,余值就是中性技术进步对总产出的贡献。.3、区域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量度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9式中:Q表示总产出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A是正常数,α和β都是正分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A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α和β分别相当于产出的资本投入弹性系数和产出的劳动投入弹性系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KαLβ

2.科布—道格拉斯函数.式中:Q表示总产出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A10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技术进步率,对生产函数进行微分,得产出的增长率=技术进步率+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增长率的乘积+劳动产出弹性与劳动增长率的乘积。它的左端为产出增长速度,右端第一项是技术进步速度,第二、三项分别为参数与资金、劳动增长速度的乘积,参数为资金的产出弹性,为劳动的产出弹性。.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技术进步率,对生产函数进行微分,11则技术进步率=产出的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增长率的乘积-劳动产出弹性与劳动增长率的乘积。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即在产值增长速度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比重,它是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则技术进步率=产出的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增长率的乘积-12应用实例下表为某一地区1982—1995年总产值、资金投入、劳动力等历史统计数据。.应用实例.13根据表1数据,用水平法算出总产值、资金和劳动力在1982—1995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参数按照国家规定分别选择将上述数据代入增长速度方程,算出年平均科技进步的速度.根据表1数据,用水平法算出总产值、资金和劳动力在198214进而可分析算出科技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资金增长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劳动力增长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计算结果如表.进而可分析算出科技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资金增长对总产值152.综合要素生产率模型肯德里克认为,劳动和资本在数量上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出是增加的一种外延性增长,而劳动与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所引起的产出的增加才体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其计算可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变形得A=Q/KαLβ

肯德里克将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产值率统一于一个计算公式中,得出A2=Q2/K.L即技术进步率的平方等于资本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乘积..2.综合要素生产率模型肯德里克认为,劳动和资本在数量上的增加16二、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二)技术进步削弱了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束缚

(三)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四)技术进步为区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17三、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例:一台平板电视的“面板”,也就是显示屏,占到成本的70%;机芯,也就是“模组”,占到成本的15%,这两个核心部件占整机成本85%。与日韩等外资企业相比,中国本土企业在这两类核心部件上的生产能力几乎为零。核心技术的开发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人才支持。在这些方面中国企业都很不足。以韩国三星为例,该公司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多达50亿美元,中国家电企业研发投入最高竟不超过3亿美元。.三、区域科技条件评价.18(一)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科技人力资源的鉴别分析以下几方面: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科技人力资源培养..19(二)研究与发展经费图1

主要国家和地区R&D经费支出的构成.(二)研究与发展经费图1

主要国家和地区R&D经费支出的构20图2

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与GDP之比(单位:%).图2

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与GDP之比(单位:%).21

图3

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按经费来源分布.

22我们国家863计划的1/4、国家973计划的1/3都是由中关村的企业承担科研攻关的。在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但总的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我们国家863计划的1/4、国家973计划的1/3都是由中关23

图5部分国家企业R&D经费的活动类型结构.

24

图6我国R&D经费按执行部门的分布(2003年)

.

图6我国R&D经费按执行部门的分布(20025(三)科技活动产出2003年,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技论文7.7万篇,比上年增长19.9%,世界排名升至第5位。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数为4.1万篇,位居世界第6位,比上年提升了2位,数量超过了加拿大和意大利。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继续增强,论文被引用篇数和次数分别达到2.4万篇与5.2万次,比上年增长31.6%和33.3%。我国三种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5万件,授权量达到13.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分别为2.1万件、5.7万件和5.3万件,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发明专利授权中,本国人拥有0.6万件,外国人拥有1.6万件,本国人的拥有量仅为外国人的37.6%。.(三)科技活动产出.26表6-1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较多的地区(2002年)

地区论文数(篇)占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比重(%)北京1863229.78上海782312.50江苏51968.30陕西31685.06湖北31455.03.表6-1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较多的地区(2002年)27图3各国家高技术产业R&D强度比较(四)高技术产业.图3各国家高技术产业R&D强度比较(四)高技术产业.28一、技术扩散(一)概念

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得到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它不仅仅指对生产技术的简单获取,而是强调对技术引进方的技术能力的构建活动。技术扩散是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后才发生的,并且与技术创新在市场上的推广传播过程有关,而创新则是指那些第一次被引入到商业贸易活动中的新发明。第二节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一、技术扩散第二节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29(二)技术扩散的形式空间式跳跃式双向对流式.(二)技术扩散的形式.30(三)技术扩散模型时间使用者数量.(三)技术扩散模型时间使用者数量.31三、技术引进1.国际间的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经营方法和提供服务所需的系统知识的购买、生产设备的购买。.三、技术引进1.国际间的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32例子日本近百年一直主导着电视技术。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技术”的显像管技术虽然是由德国人发明的,但把该技术发挥到“顶峰”的是日本人。显像管技术之后,美国人发明了液晶显示器原型,但同样被日本人“发扬光大”。在显像管逐渐被液晶及等离子等平板显示取代之时,韩国异军突起,与日本一起主导市场。其实,韩国最初也是走引进之路,但在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时,韩国立志最终要走自主发展之路;韩国超前开发研制新一代技术,并为后续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韩国在平板显示领域曾远远落后日本,但如今韩国三星公司已成为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领头羊。.例子.33国际间技术转移的类别(1)转移的层次垂直技术转移:将国外的科研成果引进。水平技术转移:将国外已用于生产的技术引进。(2)转移的深度简单技术转移:对国外的技术创新仅仅进行引进和使用,技术设备一旦损坏,需要重新进口零件。技术吸收:新技术被转移后,能够被输入国复制出来,是一种真正的技术转移。.国际间技术转移的类别(1)转移的层次.34国际间技术转移的障碍①需求障碍,新产品在国内市场缺乏需求。②资本障碍,本国缺乏应用新技术必需的资本。③自然资源障碍,本国缺应用新技术的自然资源。④就业障碍,为促进充分就业,或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政府不愿采用劳动节约型新技术。⑤人才障碍,本国缺技术人才,无法利用新技术。⑥规模障碍,本国没有形成进行规模生产的厂商。⑦基础设施障碍⑧文化障碍⑨时序障碍⑩国外对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国际间技术转移的障碍①需求障碍,新产品在国内市场缺乏需求。.35技术引进的标准高产出标准,经济绝对增长。社会极限生产标准,量力而行。高积累率标准,资本生产和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目标标准,不同阶段的经济目标有不同的标准。.技术引进的标准高产出标准,经济绝对增长。.362.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中间技术是介于先进技术和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1)比较简单、容易掌握;(2)设备简便;(3)市场适应性强;(4)原料依赖性小;(5)组织管理简单。.2.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中间技术是介于先进技术和传统技术之间的37适用技术:符合引进国或区域特殊条件而且能取得最大效果的技术。适用技术选择的依据①环境目标②社会目标③经济目标.适用技术:符合引进国或区域特殊条件而且能取得最大效果的技术。38适用技术适用性的表现:①与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②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相适应。③与区域将来的发展相适应。.适用技术适用性的表现:①与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②39适用技术选择的原则:①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②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适用技术选择的原则:①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40④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的问题。⑤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④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413、我国的技术引进我国的技术引进方分为技术引进、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和与投资结合的技术引进。目前我国技术引进是以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方式为主。.3、我国的技术引进我国的技术引进方分为技术引进、与设备结合42唐山机车车辆厂诞生于1881年,是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系统第一家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开发生产了国内第一列双层内燃动车组、200公里/小时动力试验车、首列160公里/小时摆式列车、铝合金车体常导中低速磁悬浮车和70%低地板轻轨车.2005年工厂与西门子公司成功进行技术合作,进入高速电动车组市场。.唐山机车车辆厂诞生于1881年,是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系统第43唐山机车车辆厂与铁道部、西门子公司交通技术集团列车部签订了时速300公里铁路动车组项目合同。根据合同,由铁道部向唐山机车车辆厂与西门子采购60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中,包括整列进口3列,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其余57列在唐山机车车辆厂制造,其中的关键零部件由西门子公司提供。这批动车组是在德国ICE型动车组的基础上开发的产品,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动车组水平。该批动车组按照中国铁路标准进行了必要的设计改造,以满足中国快速铁路客运的需要。合同签订后,唐山车辆厂围绕技术引进、国产化和实施ERP对该厂管理流程再造“三条主线”,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300公里动车组工业化改造总体方案、300公里动车组项目整体推进计划、技术转让进程表等已经确定,工业化、物流、采购ERP、工程设计等项目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西门子公司的技术支持。

.唐山机车车辆厂与铁道部、西门子公司交通技术集团列车部签订了时44复习思考题

1、简述技术进步的概念和类型,说明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2、谈谈技术扩散和技术引进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影响。3、区域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如何量度?.复习思考题1、简述技术进步的概念和类型,说明技术进步是如何45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第一节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第一节技术条件与区域发46几组数据

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我国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美国进行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几组数据.47中国彩电之痛“中国电子信息十强”之一的上海广电集团(以下简称“上广电”)因巨亏18亿元,资不抵债,面临破产。作为惟一一个有上游面板支持的彩电企业,上广电巨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公司6年前投资近百亿元引入的日本NEC的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后不但不盈利,反而给公司带来了数十亿元的债务。上广电的困境只是中国彩电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落后的技术让中国彩电行业不得不受制于人,即使引入技术也是海外接近淘汰的技术,往往进入“投产即落后”怪圈。昨日投产的京东方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虽比上广电6年前引进的第5代生产线先进,但与目前主流的第7.5代或第8代生产线相比,还很落后。引入技术时一定要起点高,就目前而言,一定要引入8代或以上生产线。若仍然按此前模式发展,中国彩电行业、显示行业将出现更多‘上广电’。”.中国彩电之痛.48一、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它包括: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二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狭义的技术进步广义的技术进步.一、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492、技术进步的类型中性技术进步:指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率由于技术的变动而以同等比率地提高,从而,在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总量不变的基础上,生产相同数量产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力同比例地降低,产品中所包含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不变。.2、技术进步的类型中性技术进步:指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率由于技50①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资本O革新前革新后L0L1K0K1.①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资本O革新前革新后L0L1K0K1.51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变动导致资本-劳动比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②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资本O革新前革新后L0L1K0K1L2K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变动导致资本-劳动比率提高,资本有机52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率下降,资本有机构成降低。劳动资本O革新前革新后③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L0L1K0K1L3K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率下降,资本有机533、区域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量度

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利用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提出的计算技术进步的方法。假定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不变的条件下,估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估算一定时期内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以一定时期总产出分别减去劳动弹性与劳动价格乘积,以及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价格乘积,余值就是中性技术进步对总产出的贡献。.3、区域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量度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54式中:Q表示总产出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A是正常数,α和β都是正分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A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α和β分别相当于产出的资本投入弹性系数和产出的劳动投入弹性系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KαLβ

2.科布—道格拉斯函数.式中:Q表示总产出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A55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技术进步率,对生产函数进行微分,得产出的增长率=技术进步率+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增长率的乘积+劳动产出弹性与劳动增长率的乘积。它的左端为产出增长速度,右端第一项是技术进步速度,第二、三项分别为参数与资金、劳动增长速度的乘积,参数为资金的产出弹性,为劳动的产出弹性。.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技术进步率,对生产函数进行微分,56则技术进步率=产出的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增长率的乘积-劳动产出弹性与劳动增长率的乘积。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即在产值增长速度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比重,它是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则技术进步率=产出的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增长率的乘积-57应用实例下表为某一地区1982—1995年总产值、资金投入、劳动力等历史统计数据。.应用实例.58根据表1数据,用水平法算出总产值、资金和劳动力在1982—1995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参数按照国家规定分别选择将上述数据代入增长速度方程,算出年平均科技进步的速度.根据表1数据,用水平法算出总产值、资金和劳动力在198259进而可分析算出科技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资金增长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劳动力增长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计算结果如表.进而可分析算出科技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资金增长对总产值602.综合要素生产率模型肯德里克认为,劳动和资本在数量上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出是增加的一种外延性增长,而劳动与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所引起的产出的增加才体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其计算可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变形得A=Q/KαLβ

肯德里克将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产值率统一于一个计算公式中,得出A2=Q2/K.L即技术进步率的平方等于资本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乘积..2.综合要素生产率模型肯德里克认为,劳动和资本在数量上的增加61二、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二)技术进步削弱了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束缚

(三)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四)技术进步为区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62三、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例:一台平板电视的“面板”,也就是显示屏,占到成本的70%;机芯,也就是“模组”,占到成本的15%,这两个核心部件占整机成本85%。与日韩等外资企业相比,中国本土企业在这两类核心部件上的生产能力几乎为零。核心技术的开发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人才支持。在这些方面中国企业都很不足。以韩国三星为例,该公司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多达50亿美元,中国家电企业研发投入最高竟不超过3亿美元。.三、区域科技条件评价.63(一)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科技人力资源的鉴别分析以下几方面: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科技人力资源培养..64(二)研究与发展经费图1

主要国家和地区R&D经费支出的构成.(二)研究与发展经费图1

主要国家和地区R&D经费支出的构65图2

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与GDP之比(单位:%).图2

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与GDP之比(单位:%).66

图3

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按经费来源分布.

67我们国家863计划的1/4、国家973计划的1/3都是由中关村的企业承担科研攻关的。在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但总的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我们国家863计划的1/4、国家973计划的1/3都是由中关68

图5部分国家企业R&D经费的活动类型结构.

69

图6我国R&D经费按执行部门的分布(2003年)

.

图6我国R&D经费按执行部门的分布(20070(三)科技活动产出2003年,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技论文7.7万篇,比上年增长19.9%,世界排名升至第5位。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数为4.1万篇,位居世界第6位,比上年提升了2位,数量超过了加拿大和意大利。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继续增强,论文被引用篇数和次数分别达到2.4万篇与5.2万次,比上年增长31.6%和33.3%。我国三种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5万件,授权量达到13.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分别为2.1万件、5.7万件和5.3万件,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发明专利授权中,本国人拥有0.6万件,外国人拥有1.6万件,本国人的拥有量仅为外国人的37.6%。.(三)科技活动产出.71表6-1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较多的地区(2002年)

地区论文数(篇)占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比重(%)北京1863229.78上海782312.50江苏51968.30陕西31685.06湖北31455.03.表6-1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较多的地区(2002年)72图3各国家高技术产业R&D强度比较(四)高技术产业.图3各国家高技术产业R&D强度比较(四)高技术产业.73一、技术扩散(一)概念

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得到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它不仅仅指对生产技术的简单获取,而是强调对技术引进方的技术能力的构建活动。技术扩散是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后才发生的,并且与技术创新在市场上的推广传播过程有关,而创新则是指那些第一次被引入到商业贸易活动中的新发明。第二节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一、技术扩散第二节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74(二)技术扩散的形式空间式跳跃式双向对流式.(二)技术扩散的形式.75(三)技术扩散模型时间使用者数量.(三)技术扩散模型时间使用者数量.76三、技术引进1.国际间的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经营方法和提供服务所需的系统知识的购买、生产设备的购买。.三、技术引进1.国际间的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77例子日本近百年一直主导着电视技术。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技术”的显像管技术虽然是由德国人发明的,但把该技术发挥到“顶峰”的是日本人。显像管技术之后,美国人发明了液晶显示器原型,但同样被日本人“发扬光大”。在显像管逐渐被液晶及等离子等平板显示取代之时,韩国异军突起,与日本一起主导市场。其实,韩国最初也是走引进之路,但在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时,韩国立志最终要走自主发展之路;韩国超前开发研制新一代技术,并为后续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韩国在平板显示领域曾远远落后日本,但如今韩国三星公司已成为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领头羊。.例子.78国际间技术转移的类别(1)转移的层次垂直技术转移:将国外的科研成果引进。水平技术转移:将国外已用于生产的技术引进。(2)转移的深度简单技术转移:对国外的技术创新仅仅进行引进和使用,技术设备一旦损坏,需要重新进口零件。技术吸收:新技术被转移后,能够被输入国复制出来,是一种真正的技术转移。.国际间技术转移的类别(1)转移的层次.79国际间技术转移的障碍①需求障碍,新产品在国内市场缺乏需求。②资本障碍,本国缺乏应用新技术必需的资本。③自然资源障碍,本国缺应用新技术的自然资源。④就业障碍,为促进充分就业,或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政府不愿采用劳动节约型新技术。⑤人才障碍,本国缺技术人才,无法利用新技术。⑥规模障碍,本国没有形成进行规模生产的厂商。⑦基础设施障碍⑧文化障碍⑨时序障碍⑩国外对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国际间技术转移的障碍①需求障碍,新产品在国内市场缺乏需求。.80技术引进的标准高产出标准,经济绝对增长。社会极限生产标准,量力而行。高积累率标准,资本生产和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目标标准,不同阶段的经济目标有不同的标准。.技术引进的标准高产出标准,经济绝对增长。.812.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中间技术是介于先进技术和传统技术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