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决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1.gif)
![经营决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2.gif)
![经营决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3.gif)
![经营决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4.gif)
![经营决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69b6e0ef91455c3a324fec782ac1a0a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经营决策2022/10/31第6章经营决策第6章经营决策2022/10/22第6章经营决策16.1产品功能成本决策产品功能成本决策:将产品的功能与成本成本对比,寻找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管理活动。目的: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适当的、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价值: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关系。
价值(V)=功能(F)/成本(C)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1.F↑,C↓;2.F→,C↓;3.F↑,C→;4.F↑↑,C↑;5.F↓,C↓↓第6章经营决策26.1产品功能成本决策产品功能成本决策:将产品的功能与成本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一、选择分析对象;二、围绕分析对象搜集各种资料;三、功能评价;四、试验与提案;第6章经营决策3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一、选择分析对象;第6章经营决策36.1.1选择分析对象选择分析对象的原则:1、产量大的;2、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3、体积大或重量大的;4、投产期长的;5、畅销产品;6、原设计中问题比较多的;7、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8、成本高的;9、零部件消耗量大的;10、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大的;第6章经营决策46.1.1选择分析对象选择分析对象的原则:第6章经营决策46.1.2功能成本决策所需资料1、产品需求状况;2、产品竞争状况;3、产品设计、工艺加工状况;4、经济分析资料;5、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资料;第6章经营决策56.1.2功能成本决策所需资料1、产品需求状况;第6章经营价值(V)=功能(F)/成本(C)价值系数(V)=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6.1.3功能评价:指标与程序第6章经营决策6价值(V)=功能(F)/成本(C)6.1.3功能评价:指标功能评价1:评分法例:某改进型手表,三个备选方案,5个功能方面,5分制。项目走时夜光防水防震外观总分选择方案13454521√方案25535422√方案35443420×项目预计销售量(件)直接材料、人工等制造费用单位制造成本方案1500028080000296方案2500027050000280令方案1的成本系数为100,则方案2的成本系数为(280/296)×100=94.59两方案的价值系数V1=21/100=0.21V2=22/94.59=0.23第6章经营决策7功能评价1:评分法例:某改进型手表,三个备选方案,5个功能方功能评价2:强制确定法强制确定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方法01法,是将各功能一一对比,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最后用某功能得分除以总得分即为功能评价系数。零件名称一对一比较结果得分功能评价系数ABCDEFGA×11011150.238B0×0110020.095C01×001130.143D101×11040.191E0010×1130.143F01000×120.095G010100×20.095合计211.000第6章经营决策8功能评价2:强制确定法强制确定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方法计算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目前成本成本系数价值系数A0.2383000.2500.952B0.0955000.4170.228C0.143480.0403.575D0.191460.0385.026E0.1431000.0831.723F0.095800.0671.418G0.0951260.1050.905合计1.00012001.000—①价值系数=1。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②价值系数>1。说明零件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③价值系数<1。说明零件成本与其功能相比偏高,应作为降低成本或潜在功能挖掘的主要目标。③价值系数=0。说明该配件不重要,可以取消或合并第6章经营决策9计算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目前成本成本系数价值系数A0.238假定甲产品目标成本为1000元,则各零件的成本减低额是多少?功能评价系数按功能评价系数分配目标成本目前成本成本降低额A0.23823830062B0.09595500405C0.14314348-95D0.19119146-145E0.143143100-43F0.0959580-15G0.0959512631合计1.00010001200200第6章经营决策10假定甲产品目标成本为1000元,则各零件的成本减低额是多少?6.2品种决策1、生产何种新产品?2、亏损产品是否停产?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4、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第6章经营决策116.2品种决策1、生产何种新产品?第6章经营决策116.2.1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3: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丙、丁两种新产品可投入生产,受剩余生产能力限制,只能生产其中一种,企业固定成本1800元,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甲乙丙丁产销数量(件)300200180240销售单价(元)10869单位变动成本(元)4535单位贡献毛益34贡献毛益总额540960固定成本总额(元)1800第6章经营决策126.2.1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3: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6.2.1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4: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丙、丁两种新产品可投入生产,受剩余生产能力限制,只能生产其中一种,企业固定成本1800元,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丙专属固定成本180元,丁专属固定成本650元。甲乙丙丁产销数量(件)300200180240销售单价(元)10869单位变动成本(元)4535单位贡献毛益34贡献毛益总额540960专属固定成本180650剩余贡献毛益总额360310第6章经营决策136.2.1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4: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6.2.2亏损产品的决策例6-5: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项目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18002900730012000销售成本2100240049009400营业利润-30050024002600项目甲乙丙制造成本12008002900制造费用200400700管理费用192340360财务费用220380420销售费用288480520贡献毛益40017003700△P=△R-△C第6章经营决策146.2.2亏损产品的决策例6-5: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甲、亏损产品决策:补充例题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A、B、C三种产品,年终按全部成本法算出三种产品的成本与各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比较,A产品净利5000元,B产品净亏2000元,C产品净利1000元,全公司净利合计为4000元。假定三种产品的销售量、销售单价及成本资料,如下:摘要A产品B产品C产品销售量(X)销售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b)1000件20元/件9元500件60元/件46元400件25元/件15元固定成本总额18000元(按各产品的销售额比利分摊)要求:为该公司做出B产品是否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P=△R-△C第6章经营决策15亏损产品决策:补充例题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A、B、C三种产品,分析计算表产品名称A产品B产品C产品合计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20,000900030,00023,00010,000600060,00038,000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11,0006000700090004000300022,00018,000净利(或净亏)5000(2000)10004000第6章经营决策16分析计算表产品名称A产品B产品C产品合计销售收入总额20,0B产品停产后的贡献毛益与净利计算表产品名称A产品C产品合计销售收入总额20,00010,00030,000变动成本总额9000600015,000贡献毛益总额11,000400015,000固定成本总额12,000600018,000净利(或净亏)(1000)(2000)(3000)结论:只要亏损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就不应停产。由于B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总额7000元,所以不应停产。第6章经营决策17B产品停产后的贡献毛益与净利计算表产品名称A产品C产品合计无敌型的产品是否应该停产?为什么?项目豪华型普通型无敌型总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200000120000240000180000200000160000640000460000贡献边际固定成本800006000060000500004000050000180000160000税前利润2000010000(10000)20000例:麦克公司生产销售三种型号的烤肉架,今年三种产品的损益情况如下所示:第6章经营决策18无敌型的产品是否应该停产?为什么?项目豪华型普通型无敌型总计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亏损产品指提供的利润为负数的产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实亏产品和虚亏产品。
实亏产品指单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的亏损产品,这类亏损产品应该停产。
虚亏产品指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的亏损产品,不应该停产,而应该扩大产量,使之扭亏为盈;若考虑转产,则要求转产所获得的边际贡献应大于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停产前利润停产后利润转产后利润第6章经营决策19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亏损产品指提供的利润为负数的产品第6章如果扩大甲销量至3600元,分摊固定成本不变……项目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36002900730013800减:变动成本2800120036007600贡献毛益800170037006200减:固定成本700120013003200利润10050024002600第6章经营决策20如果扩大甲销量至3600元,分摊固定成本不变……项目甲乙丙合是否应转产……1、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贡献边际<0,实亏损,应停产!贡献边际>0,虚亏损,不应停产!2、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转产)?边际贡献<相关机会成本,应停产(转产)!边际贡献>相关机会成本,不应停产!甲丁产销数量(件)180075000变动成本(元)140055000贡献毛益总额40020000专属固定成本012000剩余贡献毛益总额4008000△P=△R-△C第6章经营决策21是否应转产……1、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贡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分类相关成本满足条件决策结论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指由于停产而导致的闲置能力无法被用于企业经营的其他方面,即既不能转产,也不能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变动成本
具备条件:该亏损产品的销售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该亏损产品的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零;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大于零;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继续生产:具备条件而停产将使其多损失与贡献毛益相等的利润变动成本不具备任何一条上述条件且不属于国计民生必需的产品停产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指由于停产而导致的闲置能力能够被用于企业经营的其他方面,即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或将空闲设备对外出租或转产其它产品等。变动成本加上与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毛益大于与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继续生产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毛益小于与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应当停产:否则,企业将多亏损相当于机会成本与亏损产品创造贡献毛益之差相等的利润。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毛益等于与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停止或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都可以,究竟是停产还是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视实际情况而定。第6章经营决策22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分类相关成6.2.3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比较自制与外购的成本高低,就低不就高。一般采用增量成本法进行分析。单位增量成本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总成本:每件每1000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33000直接的固定性制造费用22000间接的、经分配的固定性制造费用44000
99000可避免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3直接的固定性制造费用2
5外购单价7第6章经营决策236.2.3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若自制需增加一项专属固定成本,则需采用成本无差别点的分析方法。例6-9:年需B零件860件,外购单价8.4元。若公司目前有无法转移作他用的多余生产能力可以自制B零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但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200元。设x为B零件的年需要量,则外购的增量成本y1=8.4x自制的增量成本y2=1200+6x成本无差别点x*=1200/2.4=500(件)所以,当年需要量在500件以内时,外购有利,年需要量在500件以上时,自制有利。第6章经营决策24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若自制需增加一项专属固定成本,则需采用供应商财务折扣或折让的促销措施时例6-10:某公司需要某一零件,自制时,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并需购置一台年折旧额为2200元的机器;若外购,一次购买3000件以下时,单位外购价2元;一次购买超过3000件时,单位外购价1.55元。问题:该公司自制好还是外购好?第6章经营决策25供应商财务折扣或折让的促销措施时例6-10:某公司需要某一零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零件外购而不自制,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转产其他产品而获得贡献毛益或出租获得租金。例6-11:年需C零件5000件,若自制,则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若外购,则外购单价为12元,腾出的生产能力可出租,年租金3200元。项目自制增量成本外购增量成本外购成本12×5000=60000自制变动成本10×5000=50000外购时租金收入3200合计5320060000第6章经营决策26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零件外购而不自制,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练习题1假定凤凰洗衣机厂每年需用甲零件3600个,如向市场购买,每个进货价包括运杂费在内为28元。若该厂金工车间目前有剩余能力可制造这种零件,经会计部门会同生产部门进行估算,预计每个零件的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14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联合固定制造费用6元
合计30元要求就以下几种独立情况作出相关决策:(1)假定金工车间如果不制造该零件,生产设备没有其他用途,甲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2)假定金工车间如果不制造该零件,生产设备可以出租给外厂使用,月收租金1300元,则甲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3)假定金工车间如果自己制造该零件,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4000元,则甲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第6章经营决策27练习题1假定凤凰洗衣机厂每年需用甲零件3600个,如向市场购练习题2某汽车制造厂过去制造卡车所需用的活塞,一直依靠外购,购入单价为500元。现该厂金工车间有不能移作他用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自制活塞。经过估算,自制每个活塞的单位成本为:直接材料180元直接人工120元变动制造费用120元
固定制造费用130元单位成本550元自制时每年还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6,000元。要求:进行自制或外购的决策第6章经营决策28练习题2某汽车制造厂过去制造卡车所需用的活塞,一直依靠外购,课堂作业题
1、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其中,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元,并按个各产品的销售收入比例分摊,单位:元要求:(1)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不能用于其它方面,亏损产品应否停产?
(2)如果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预计全年可获租金收入10000元,亏损产品应否停产?(3)如果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可用于增产原有的A产品1/5,亏损产品应否停产?ABC销售收入变动成本300002100020000100002500020000第6章经营决策29课堂作业题
1、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所课堂作业题22、某企业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件。该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目前企业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27元,自制生产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每年可获30000元。要求:
做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第6章经营决策30课堂作业题22、某企业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件。该零件可以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业对于那种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进一步加工变成产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所做的决策。采用差量损益分析法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半成品的销售收入–进一步加工后的成本半成品的成本–>应进一步加工应出售半成品<第6章经营决策31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例6-13某企业每年生产销售甲产品3800件,每件变动成本16元,每件固定成本为1元,售价为24元。如果把甲产品进一步加工成乙产品,售价可提高到30元,但单位变动成本需增至20元,另外尚需发生专属固定成本800元。进一步加工直接出售差异额相关收入30×380024×380022800相关成本16000变动成本20×380016×380015200固定成本3800+8003800800差量损益6800第6章经营决策32例6-13某企业每年生产销售甲产品3800件,每件变动成本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指利用同一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若干种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例如炼油厂提炼原油,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煤油等各种燃料油。有许多联产品即可以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也可以经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进一步加工联产品方案的相关成本中的追加变动成本和专属成本称为“可分成本”,属于相关成本,分离前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属于无关成本)。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分离后的销售收入–可分成本>应进一步加工应分离后出售<第6章经营决策33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指利用同一原材料,在同一生例6-14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在继续加工过程中,可分离出A、B两种联产品。甲产品售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40元。A产品分离后即予销售,单位售价160元;B产品单位售价240元,可进一步加工成子产品销售,子产品售价360元,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62元;(1)分离联合成本分离时A分担的单位变动成本=[140/(160+240)×160]=56(元)分离时B分担的单位变动成本=[140/(160+240)×240]=84(元)(3)B产品进一步加工与否决策差异收入=360-240=120(元)可分成本=62(元)所以,对B进一步加工是有利的。<差异收入=120(元)第6章经营决策34例6-14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在继续加工过程中,可分离出A1.在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2.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A.沉没成本B.增量成本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3.在有关产品是否进一步深加工的决策中,进一步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A.沉没成本B.机会成本C.重置成本D.专属成本第6章经营决策351.在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4.判断题:在短期经营决策中,所有的固定成本或折旧费都属于沉没成本。()5.某企业需一种零部件,外购单价比自制单位变动成本高出1.5元,另外自制每年需追加固定成本3000元,则企业每年该零部件需求量为3000件时,应()A.外购B.自制C.两者均可D.不能确定6.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接受追加订货的最低条件是客户的开价()A.小于产品的单位成本B.大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C.等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D.低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第6章经营决策364.判断题:在短期经营决策中,所有的固定成本或折旧费都属于沉7、设一生产电子器件的企业为满足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成本开支,其中()是专属固定成本。A.为及时完成该批产品的生产,而要购入一台新设备B.为及时完成该批追加订货,需要支付职工加班费C.生产该批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D.为生产该批产品以及以后的生产建造了一间新厂房8、判断题:如果一项资产只能用于某一职能,则不会产生机会成本()9、判断题:机会成本是一项实际指出,应登记入账()第6章经营决策377、设一生产电子器件的企业为满足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一6.3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如果多种产品共用一种或几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有限的,就应使各种产品的生产组合达到最优化结构,以便有效、合理的使用这些限制因素;产品组合优化决策:通过计算、分析进而做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各个生产因素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例6-15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两种产品共用设备工时总数18000小时,共用人工工时24000小时,A产品单位所需设备工时3小时,人工工时5小时,单位CM42元;B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5小时,人工工时5小时,单位CM60元。预测市场销售量:A产品3000件,B产品2000件。设A生产x件,B生产y件。5x+6y≤24000(L1)3x+5y≤18000(L2)x≤3000(L3)y≤2000(L4)x,y≥0
目标函数S=42x+60y约束条件第6章经营决策386.3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如果多种产品共用一种或几种因素,而一、逐次测试法例6-15:1、计算工时需求量:项目工时需求资源限制AB合计设备3×3000=90005×2000=100001900018000人工5×3000=150006×2000=120002700024000单位产品需用工时预计需求量单位产品边际贡献设备人工A35300042B56200060第6章经营决策39一、逐次测试法项目工时需求资源AB合计设备3×3000=902、以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排产:单位资源边际贡献AB排产设备42÷3=1460÷5=12选择A人工42÷5=8.460÷6=10选择B项目工时需求资源限制AB合计设备3×3000=90005×2000=100001900018000人工5×3000=150006×2000=120002700024000第6章经营决策402、以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排产:单位资源边际贡献AB排产设备423、初次测试:(以A产品优先排产)(1)优先安排A产品:按市场需求生产A产品3000件。占有机时:3000×3=9000,剩余18000-9000=9000占有人工:3000×5=15000,剩余24000-15000=9000(2)利用剩余时间可生产B产品:
按机时计算:9000÷5=1800(件)按人工计算:9000÷6=1500(件)(3)安排生产B产品1500件。
还剩机时:9000-1500×5=1500,人工:9000-1500×6=0(4)计算边际贡献=42×3000+60×1500=216000元第6章经营决策413、初次测试:(以A产品优先排产)第6章经营决策414、再次测试:(以B产品优先排产)(1)优先安排B产品:按市场需求生产B产品2000件。占有机时:2000×5=10000,剩余18000-10000=8000占有人工:2000×6=12000,剩余24000-12000=12000(2)利用剩余时间可生产A产品:按机时计算:8000÷3=2667(件)按人工计算:12000÷5=2400(件)(3)安排生产A产品2400件。还剩机时:8000-2400×3=800人工:12000-2400×5=0(4)计算边际贡献=42×2400+60×2000=220800元回顾:优先排产A时,边际贡献=42×3000+60×1500=216000元第6章经营决策424、再次测试:(以B产品优先排产)回顾:优先排产A时,第6章5、最终排产:(1)由于两次测试的剩余人工工时均为0,选择边际贡献大的方案。(2)决策:再次测试的边际贡献>初次测试的边际贡献则:安排生产A产品2400件,B产品2000件。还剩机时:8000-2400×3=800人工:12000-2400×5=0
(可考虑利用人工加班,充分利用机器小时。增加A:800÷3=267件,需加班267×5=1335小时,此时应考虑加班增加的费用)第6章经营决策435、最终排产:第6章经营决策43例2: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生产部门,现有生产能力分别为9000机器小时和15000机器小时。根据市场情况,下一年度生产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都要经过甲、乙两个生产部门进行加工,有关资料如表所示: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何安排两种产品的产量,才能获得最大利润?项目产品单位产品需用机时预计需求量单位产品边际贡献甲部门乙部门A84100015B2625009第6章经营决策44例2: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生产部门,现有生产能力分别为9000分析:1、以单位资源边际贡献选择“产品生产部门”或“部门生产产品”:单位资源边际贡献AB排产甲部门15÷8=1.859÷2=4.5选择B乙部门15÷4=3.759÷6=1.5选择A项目产品单位产品需用机时预计需求量单位产品边际贡献甲部门乙部门A84100015B2625009第6章经营决策45分析:单位资源AB排产甲部门15÷8=1.859÷2=4.52、初次测试(方案一:优先排产A产品)产品(1)A产品按需求量排产为1000件:占用机时:甲部门=1000×8=8000,剩余:9000-8000=1000乙部门=1000×4=4000,剩余:15000-4000=11000(2)剩余机时可生产B产品:甲部门可生产B产品=1000÷2=500,乙部门可生产B产品=11000÷6=1833,实际可生产B产品500件(3)生产B产品:占用机时:甲:2×500=1000,剩余机时:1000-1000=0乙:6×500=3000,剩余机时:11000-3000=8000(4)生产A产品1000件,B产品500件边际贡献=1000×15+500×9=19500元。
单位产品需用机时甲部门乙部门A84B26第6章经营决策462、初次测试(方案一:优先排产A产品)产品3、再次测试(方案二:优先排产B产品)(1)B产品按需求量排产为2500件:占用机时:甲部门=2500×2=5000,剩余:9000-5000=4000;乙部门=2500×6=15000,剩余:15000-15000=0(2)生产B产品2500件,A产品0件边际贡献=2500×9=22500元
单位产品需用机时甲部门乙部门A84B26回顾:优先排产A(方案一)时,边际贡献=1000×15+500×9=19500元。第6章经营决策473、再次测试(方案二:优先排产B产品)单位产品需用机时甲部4、调整测试(消除剩余机时)(1)原因:
方案一剩余乙部门机时;方案二剩余甲部门机时。(2)调整一次:减少一个B产品,可节约乙部门机时6小时,可生产A产品:6÷4=1.5个减少一个B产品,可节约甲部门机时2小时增加1.5个A产品,需要甲部门机时1.5×8=12小时,利用减少一个B产品节约的2小时,共需要甲的机时12-2=10小时。(3)调整次数:要充分利用甲的机时需要调整4000÷10=400次,共减少B产品:400个,增加A产品1.5×400=600个(4)最优组合:A=600,B=2100边际贡献=600×15+2100×9=27900元
单位产品需用机时甲部门乙部门A84B26第6章经营决策484、调整测试(消除剩余机时)单位产品需用机时甲部门乙部门A二、线性规划法1、列出目标函数2、列出约束条件3、求最优解(1)图式法:(2)单纯形法:第6章经营决策49二、线性规划法1、列出目标函数第6章经营决策496.4生产组织决策
6.4.1生产工艺决策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某一种产品或零件时,如果采用的机器设备以及加工方法不同,其加工成本往往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地说,采用技术含量较高设备的固定成本较高,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低;采用技术含量较低设备的固定成本较低,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高。不同加工设备的决策,在加工批量不确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成本平衡点分析法进行分析。第6章经营决策506.4生产组织决策
6.4.1生产工艺决策不同生产工例,补充某公司生产C零件,有甲、乙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固定成本为72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4元/件,乙方案固定成本为48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分析加工C零件应采用哪种方案。设: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
;乙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x0为成本平衡点业务量.成本平衡点业务量
=20000件
当加工批量小于20000件时,采用(变动成本较高的)乙方案加工成本较低;当加工批量大于20000件时,应选用(变动成本较低的)甲方案。
第6章经营决策51例,补充某公司生产C零件,有甲、乙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供选择例6-14某公司计划生产甲产品,共有A、B、C三个不同的工艺方案,其成本资料如表6-23所示。专属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方案A7005方案B6006方案C8002第6章经营决策52例6-14某公司计划生产甲产品,共有A、B、C三个不同的6.4.2根据成本分配生产任务的决策问题:某零件或产品,多个设备都可以加工,或多个车间都可以生产,那么,由哪个设备或车间加工最有利?对策:根据相对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分配生产任务。1、根据相对成本分配生产任务相对成本:在一种设备上可以加工几种零部件时,以某一种零部件的单位成本为基数(一般为1),将其他各种零部件的单位成本逐一与之相比较而得到的系数(倍数)。一般而言,零部件应该交由相对成本较低的设备去加工。第6章经营决策536.4.2根据成本分配生产任务的决策问题:某零件或产品,多例6-15某公司有甲、乙和丙三种零件。本来全部由A小组生产,后来由于市场需求增大,必须将一部分生产任务交给B小组。A小组生产能力为2400工时,B为1500工时。零件种类单位成本(元)计划产量(件)所需工时A小组B小组单位零件总计甲56602403720乙838848041920丙455256021120合计3760以甲零件的单位成本为基数以乙零件的单位成本为基数以丙零件的单位成本为基数适宜的生产部门A小组B小组A小组B小组A小组B小组甲零件110.6750.6821.2441.154A、B小组乙零件1.4821.467111.8441.692B小组丙零件0.8040.8670.5420.59111A小组第6章经营决策54例6-15某公司有甲、乙和丙三种零件。本来全部由A小组生2、根据单位变动成本分配生产任务例6-16某公司A、B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去年各生产了1800件。今年计划增产600件,A、B两个车间均有能力承担增产任务,如何分配任务?项目A车间B车间全公司产量(件)180018003600单位变动成本45—变动成本7200900016200固定成本8200600014200总成本154001500030400单位成本8.568.338.44第6章经营决策552、根据单位变动成本分配生产任务例6-16某公司A、B两个6.4.3最优生产批量决策最优生产批量:在成批生产的企业里,每批生产多少,全年分几批生产最为经济的问题。应考虑两个成本因素:生产准备成本和储存成本。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产成本与决策无关,不必考虑。生产准备成本:在每批投产前,要进行调整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与每批数量的多少无直接联系,但与生产批次成正比,具有固定成本性质。储存成本:单位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支付的利息等(相当于变动成本),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等(相当于固定成本)。最优生产批量法就是在决策分析过程中确定一个适当的生产批量,使其全年的生产准备成本与全年的储存成本之和为最低。第6章经营决策566.4.3最优生产批量决策最优生产批量:在成批生产的企业里①全年批次==
⑥全年总成本(T)=全年生产准备成本+全年储存成本
=S•+C•(1-)全年需要量每批产量AQ②全年生产准备成本=每批零件的生产准备成本X全年批次=S•AQ④年平均储存量=×每批生产终了时的最高储存量=(1-)12Q2YX⑤全年平均储存成本=单位零件的全年平均储存成本X平均储存量=C•(1-)Q2YXYXQ2AQ③每批生产终了时的最高储存量=×(每天产量-每天耗用量)=(X-Y)=Q(1-)每批产量每天产量YXQX设:全年需要量=A,每批产量=Q,每次准备成本=S设:每天生产量=X每天耗用量=Y设:单位零件年储存成本=C第6章经营决策57①全年批次==
⑥全年总成本利用数学模型计算经济批量用微分法求:全优生产批量的全年总成本T为极小值时的Q值:求T的一阶导数:第6章经营决策58利用数学模型计算经济批量用微分法求:求T的一阶导数:第6章经例6-17某公司生产A产品每年需用甲零件7200件,专门生产甲零件的设备每天可以生产80件,每天因组装A产品耗用甲零件20件,每批生产准备成为600元,每件甲零件年储存成本为8元。求经济生产批量决策。第6章经营决策59例6-17某公司生产A产品每年需用甲零件7200件,专门几种零部件轮换分批生产时……设N为n种零部件的共同生产批次,则有
N=Ai/Qi,i=1,2,……,n⑴;零部件i的年储存成本=零部件i的年调整成本=NSi;n种零部件的年储存成本之和α=n种零部件的年调整成本之和β=当α=β时,所解出的N为最优共同批次;进而,根据公式(1),可解出最优批量Qi;第6章经营决策60几种零部件轮换分批生产时……设N为n种零部件的共同生产批次,6.4.4赶工决策:成本计划评审法问题:赶工可以带来额外收益,但是需要追加一定费用,如何赶工可以利益最大化?背景: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管理方法,即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method,CPM),第一年就节约了100多万美元,相当于该公司用于研究发展CPM所花费用的5倍以上。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时,应用了被称为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PERT)的计划方法,使北极星导弹潜艇比预定计划提前两年完成。统计资料表明,在不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既定条件下,采用PERT就可以使进度提前15%-20%,节约成本10%-15%。第6章经营决策616.4.4赶工决策:成本计划评审法问题:赶工可以带来额外收成本计划评审法(
PERT∕COST)基本要点:将一项工程或生产项目分解成前后连接的若干工作(或作业),并预计它们所需的正常时间、赶工时间、正常成本和赶工成本,以求在赶工安排中提高经济效益。赶工时间: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时间;赶工成本: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成本;运用的工具:网络图;(→,,О)绘制网络图的要点:1、务必真实反映整个工艺流程;2、不能出现闭环路线;3、任何一条箭线的首尾都应有О点,不能从箭线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关键路线:所有加工路线中所需时间最长的加工路线;第6章经营决策62成本计划评审法(PERT∕COST)基本要点:将一项工程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工作原则工作前提:提前完工的时间与因赶工而增加的成本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安排赶工应遵循的几个原则:1、应在关键路线上寻找需要赶工的工作;2、若同时存在多条关键路线,应在这几条关键路线上同时安排赶工,并提前同样的时间;3、优先安排成本斜率低的工作;4、安排赶工的工作的成本斜率原则上应低于提前完成整个项目一天的得益额。第6章经营决策63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工作原则工作前提:提前完工的时间与因赶工而增例6-19工作需用时间(天)成本(元)成本斜率正常赶工正常赶工12231324344545885724573617001600150024002100140020002100240028002500175015050030040020035010700第6章经营决策64例6-19工作需用时间(天)成本(元)成本正常赶工正常赶工例6-1913245t=4t=5t=8t=5t=7t=8150元500元300元200元350元400元完成时间:21天,成本:10700元;图6-6第6章经营决策65例6-1913245t=4t=5t=8t=5t=7t=81(四)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应用:例1、画出网络图,找出关键路线:A:1—2—3—4—5:时间=4+5+5+7=21B:1—3—4—5:时间=8+5+7=20C:1—2—4—5:时间=4+8+7=19
关键路线:A,时间=21天,成本=10700元。13245t=4t=5t=8t=5t=7t=8150元500元300元200元350元400元完成时间:21天,成本:10700元;第6章经营决策(四)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应用:例13245t=4t=5t=8t662、第一次安排赶工:在关键路线A上找出赶工作业,1—2的成本斜率=150最低,可赶工2天,但次长路线B的时间=20天,只需赶工1天。此时:A:时间=21-1=20天,B:时间=20天,C:时间=19-1=18天关键路线:A、B,时间=20天,成本=10700+150=10850元第6章经营决策672、第一次安排赶工:第6章经营决策67②
3(2)150元8(7)400元①5(4)500元④7(6)350元⑤
8(5)300元5(3)200元③关键路线①②③④⑤和①③④⑤完成时间为20天第一步:①②赶工1天第6章经营决策68②第一步:①②赶工1天第3、第二次安排赶工:在A、B两条关键路线上同时起作用的作业上找出赶工作业。赶工组合:A:1—2,B:1—3,成本斜率=150+300=450A:2—3,B:1—3,成本斜率=500+300=800A、B:3—4,成本斜率=200A、B:4—5,成本斜率=3503—4的成本斜率=200最低,可赶工2天。此时:A:时间=20-2=18,B:时间=20-2=18,C:时间=18关键路线:A、B、C,时间=18天,成本=10850+200×2=11250元第6章经营决策693、第二次安排赶工:第6章经营决策69第二步:③④赶工2天②
3(2)150元8(7)400元①5(4)500元④7(6)350元⑤
8(5)300元3200元③完成时间为18天第6章经营决策70第二步:③④赶工2天4、第三次安排赶工:在A、B、C三条关键路线上同时起作用的作业上找出赶工作业。赶工组合:A、C:1—2,B:1—3,成本斜率=150+300=450A:2—3,B:1—3,C:2—4,成本斜率=500+300+400=1200A、B、C:4—5,成本斜率=3504—5的成本斜率=350最低,可赶工1天。此时:A、B、C的时间=18-1=17天,成本=11250+350=11600元第6章经营决策714、第三次安排赶工:第6章经营决策71第三步:④⑤
赶工1天②
3(2)150元8(7)400元①5(4)500元④6350元⑤
8(5)300元3200元③完成时间为17天第6章经营决策72第三步:④⑤赶工1天5、第四次安排赶工:在A、B、C三条关键路线上同时起作用的作业上找出赶工作业赶工组合:A、C:1—2,B:1—3,成本斜率=450A:2—3,B:1—3,C:2—4,成本斜率=12001—2,1—3组合的成本斜率=450最低,可赶工1天,此时:A、B、C的时间=17-1=16天,成本=11600+450=12050元第6章经营决策735、第四次安排赶工:第6章经营决策73第四步:①②和①③同时赶工1天或①③,②③,②④同时赶工,但前者成本为450元,后者为1200元,安排①③同时赶工1天②
2150元8(7)400元①5(4)500元④6350元⑤
7(5)300元3200元③完成时间为16天第6章经营决策74第四步:①②和①③同时赶工1天或①③,②③,6、第五次安排赶工:在A、B、C三条关键路线上同时起作用的作业上找出赶工作业。赶工组合:只有组合1—3,2—3,2—4可以赶工,在时间上还可以赶工1天,但成本斜率=1200>收入=600,这一天不必赶工。通过以上赶工安排,可赶工21-16=5天,可提前20-16=4天。(20天为交货时间,不能超过)此次赶工安排:收入=600×4=2400元,成本=12050-10700=1350元,收益=2400-1350=1050元第6章经营决策756、第五次安排赶工:第6章经营决策757、如果正常生产每天获利1000元,第五次赶工安排:提前1天可获利:1000+600=1600<赶工成本=1200,赶工组合:1—3,2—3,2—4;可赶工1天时间=16-1=15天,成本=12050+1200=13250元。通过以上赶工安排,可赶工:21-15=6天,可提前:20-15=5天此时:收入=1000+6000=31000元,成本=12050-10700=13250元收益=31000-13250=1450元提前5天的收益=1450元>提前4天的收益=1050元第6章经营决策767、如果正常生产每天获利1000元,第五次赶工安排:第6章经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youagain3rew2022/10/31第6章经营决策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youagain3rew77第6章经营决策2022/10/31第6章经营决策第6章经营决策2022/10/22第6章经营决策786.1产品功能成本决策产品功能成本决策:将产品的功能与成本成本对比,寻找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管理活动。目的: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适当的、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价值: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关系。
价值(V)=功能(F)/成本(C)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1.F↑,C↓;2.F→,C↓;3.F↑,C→;4.F↑↑,C↑;5.F↓,C↓↓第6章经营决策796.1产品功能成本决策产品功能成本决策:将产品的功能与成本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一、选择分析对象;二、围绕分析对象搜集各种资料;三、功能评价;四、试验与提案;第6章经营决策80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一、选择分析对象;第6章经营决策36.1.1选择分析对象选择分析对象的原则:1、产量大的;2、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3、体积大或重量大的;4、投产期长的;5、畅销产品;6、原设计中问题比较多的;7、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8、成本高的;9、零部件消耗量大的;10、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大的;第6章经营决策816.1.1选择分析对象选择分析对象的原则:第6章经营决策46.1.2功能成本决策所需资料1、产品需求状况;2、产品竞争状况;3、产品设计、工艺加工状况;4、经济分析资料;5、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资料;第6章经营决策826.1.2功能成本决策所需资料1、产品需求状况;第6章经营价值(V)=功能(F)/成本(C)价值系数(V)=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6.1.3功能评价:指标与程序第6章经营决策83价值(V)=功能(F)/成本(C)6.1.3功能评价:指标功能评价1:评分法例:某改进型手表,三个备选方案,5个功能方面,5分制。项目走时夜光防水防震外观总分选择方案13454521√方案25535422√方案35443420×项目预计销售量(件)直接材料、人工等制造费用单位制造成本方案1500028080000296方案2500027050000280令方案1的成本系数为100,则方案2的成本系数为(280/296)×100=94.59两方案的价值系数V1=21/100=0.21V2=22/94.59=0.23第6章经营决策84功能评价1:评分法例:某改进型手表,三个备选方案,5个功能方功能评价2:强制确定法强制确定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方法01法,是将各功能一一对比,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最后用某功能得分除以总得分即为功能评价系数。零件名称一对一比较结果得分功能评价系数ABCDEFGA×11011150.238B0×0110020.095C01×001130.143D101×11040.191E0010×1130.143F01000×120.095G010100×20.095合计211.000第6章经营决策85功能评价2:强制确定法强制确定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方法计算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目前成本成本系数价值系数A0.2383000.2500.952B0.0955000.4170.228C0.143480.0403.575D0.191460.0385.026E0.1431000.0831.723F0.095800.0671.418G0.0951260.1050.905合计1.00012001.000—①价值系数=1。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②价值系数>1。说明零件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③价值系数<1。说明零件成本与其功能相比偏高,应作为降低成本或潜在功能挖掘的主要目标。③价值系数=0。说明该配件不重要,可以取消或合并第6章经营决策86计算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目前成本成本系数价值系数A0.238假定甲产品目标成本为1000元,则各零件的成本减低额是多少?功能评价系数按功能评价系数分配目标成本目前成本成本降低额A0.23823830062B0.09595500405C0.14314348-95D0.19119146-145E0.143143100-43F0.0959580-15G0.0959512631合计1.00010001200200第6章经营决策87假定甲产品目标成本为1000元,则各零件的成本减低额是多少?6.2品种决策1、生产何种新产品?2、亏损产品是否停产?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4、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第6章经营决策886.2品种决策1、生产何种新产品?第6章经营决策116.2.1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3: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丙、丁两种新产品可投入生产,受剩余生产能力限制,只能生产其中一种,企业固定成本1800元,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甲乙丙丁产销数量(件)300200180240销售单价(元)10869单位变动成本(元)4535单位贡献毛益34贡献毛益总额540960固定成本总额(元)1800第6章经营决策896.2.1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3: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6.2.1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4: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丙、丁两种新产品可投入生产,受剩余生产能力限制,只能生产其中一种,企业固定成本1800元,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丙专属固定成本180元,丁专属固定成本650元。甲乙丙丁产销数量(件)300200180240销售单价(元)10869单位变动成本(元)4535单位贡献毛益34贡献毛益总额540960专属固定成本180650剩余贡献毛益总额360310第6章经营决策906.2.1生产何种新产品例6-4: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甲、乙6.2.2亏损产品的决策例6-5: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项目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18002900730012000销售成本2100240049009400营业利润-30050024002600项目甲乙丙制造成本12008002900制造费用200400700管理费用192340360财务费用220380420销售费用288480520贡献毛益40017003700△P=△R-△C第6章经营决策916.2.2亏损产品的决策例6-5: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甲、亏损产品决策:补充例题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A、B、C三种产品,年终按全部成本法算出三种产品的成本与各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比较,A产品净利5000元,B产品净亏2000元,C产品净利1000元,全公司净利合计为4000元。假定三种产品的销售量、销售单价及成本资料,如下:摘要A产品B产品C产品销售量(X)销售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b)1000件20元/件9元500件60元/件46元400件25元/件15元固定成本总额18000元(按各产品的销售额比利分摊)要求:为该公司做出B产品是否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P=△R-△C第6章经营决策92亏损产品决策:补充例题假定某公司本年产销A、B、C三种产品,分析计算表产品名称A产品B产品C产品合计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20,000900030,00023,00010,000600060,00038,000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11,0006000700090004000300022,00018,000净利(或净亏)5000(2000)10004000第6章经营决策93分析计算表产品名称A产品B产品C产品合计销售收入总额20,0B产品停产后的贡献毛益与净利计算表产品名称A产品C产品合计销售收入总额20,00010,00030,000变动成本总额9000600015,000贡献毛益总额11,000400015,000固定成本总额12,000600018,000净利(或净亏)(1000)(2000)(3000)结论:只要亏损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就不应停产。由于B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总额7000元,所以不应停产。第6章经营决策94B产品停产后的贡献毛益与净利计算表产品名称A产品C产品合计无敌型的产品是否应该停产?为什么?项目豪华型普通型无敌型总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200000120000240000180000200000160000640000460000贡献边际固定成本800006000060000500004000050000180000160000税前利润2000010000(10000)20000例:麦克公司生产销售三种型号的烤肉架,今年三种产品的损益情况如下所示:第6章经营决策95无敌型的产品是否应该停产?为什么?项目豪华型普通型无敌型总计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亏损产品指提供的利润为负数的产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实亏产品和虚亏产品。
实亏产品指单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的亏损产品,这类亏损产品应该停产。
虚亏产品指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的亏损产品,不应该停产,而应该扩大产量,使之扭亏为盈;若考虑转产,则要求转产所获得的边际贡献应大于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停产前利润停产后利润转产后利润第6章经营决策96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亏损产品指提供的利润为负数的产品第6章如果扩大甲销量至3600元,分摊固定成本不变……项目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36002900730013800减:变动成本2800120036007600贡献毛益800170037006200减:固定成本700120013003200利润10050024002600第6章经营决策97如果扩大甲销量至3600元,分摊固定成本不变……项目甲乙丙合是否应转产……1、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贡献边际<0,实亏损,应停产!贡献边际>0,虚亏损,不应停产!2、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转产)?边际贡献<相关机会成本,应停产(转产)!边际贡献>相关机会成本,不应停产!甲丁产销数量(件)180075000变动成本(元)140055000贡献毛益总额40020000专属固定成本012000剩余贡献毛益总额4008000△P=△R-△C第6章经营决策98是否应转产……1、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贡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分类相关成本满足条件决策结论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指由于停产而导致的闲置能力无法被用于企业经营的其他方面,即既不能转产,也不能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变动成本
具备条件:该亏损产品的销售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该亏损产品的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零;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大于零;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继续生产:具备条件而停产将使其多损失与贡献毛益相等的利润变动成本不具备任何一条上述条件且不属于国计民生必需的产品停产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指由于停产而导致的闲置能力能够被用于企业经营的其他方面,即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或将空闲设备对外出租或转产其它产品等。变动成本加上与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毛益大于与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继续生产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毛益小于与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应当停产:否则,企业将多亏损相当于机会成本与亏损产品创造贡献毛益之差相等的利润。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毛益等于与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停止或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都可以,究竟是停产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地夜行听评课记录
- 100秒计时器课程设计
- 青海省海东地区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押题密卷含解析
- 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适用于山东)
- 《错账更正》课件
- 中国象棋学习介绍
- 第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例文
- 化粪池接缝布施工方案
- 乡镇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2024年行政前台年度工作计划
- 昆明市二手房赠送车位合同
- 【MOOC】国际商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新课标培训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培训课件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英语1》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创业实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济南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技术规程
- 万能中国地图模板(可修改)
- 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毕业论文
- 滑动模板施工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