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课件讲义整理_第1页
治法课件讲义整理_第2页
治法课件讲义整理_第3页
治法课件讲义整理_第4页
治法课件讲义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治法第五章治法第五章治法第一节内治法在外科疾病的辩证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治疗不仅要辨别方寸之间形色,还应坚持“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疡科纲要·治疡药剂》说“疡家药剂,必随其人之寒热虚实、七情六淫,气血痰湿诸证,而调剂之,故临证处方,无论外形如何,要必以内证为之主。此疡医之最上乘也,苟能精明内科治理,而出其余绪,以治外疡,虽有大证,亦多应手得效。”这说明外科的全身辩证理同内科,只要从整体观进行辨治,就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2021/2/42第五章治法第五章治法第五章治法第一节内治法在外科疾病的辩第一节内治法在外科疾病的辩证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治疗不仅要辨别方寸之间形色,还应坚持“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疡科纲要·治疡药剂》说“疡家药剂,必随其人之寒热虚实、七情六淫,气血痰湿诸证,而调剂之,故临证处方,无论外形如何,要必以内证为之主。此疡医之最上乘也,苟能精明内科治理,而出其余绪,以治外疡,虽有大证,亦多应手得效。”这说明外科的全身辩证理同内科,只要从整体观进行辨治,就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2021/2/42第一节内治法在外科疾病的辩证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治疗不仅要外科疾病有自己的发病规律,根据化脓性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初起为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成脓期,瘀滞化热、腐肉成脓;溃后则为脓毒外泄、正气耗损。根据这个过程,确立了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2021/2/43外科疾病有自己的发病规律,根据化脓性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初起成脓溃后消法托法补法消散毒邪解除阻塞托毒透毒扶助正气助其新生2021/2/44初起成脓溃后消法托法补法消散毒邪解除阻塞托毒透毒扶助正气助其一、消法外科疾病的初起成形,是由于邪毒及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络阻塞、气血瘀滞,于是才有外形的红肿或结聚成形,此时,还没化热腐肉,只要消除邪毒及各种致病因素,解除它们对经络的阻塞,再加行气、活血、通络之品。自然壅者易通,结者能散,从而使疾病的形和症一起消除有,而达到治疗目的。因些,所谓消法就是用不同性质的消散药物,使初起肿疡得到消散,以避免化热腐肉溃脓及开刀之苦。2021/2/45一、消法外科疾病的初起成形,是由于邪毒及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消法的临床运用:必须针对病因、病情,运用不同的方法,如表邪者解表,里实者通里,热毒壅结者清热解毒,寒邪凝滞者温通,痰凝者祛痰,湿阻者理湿,气滞者行气,血瘀者化瘀和营,并且把病人的体质因素,如气血盛衰、脏腑功能正常与否、病变部位所属经络等结合起来考虑。2021/2/46消法的临床运用:必须针对病因、病情,运用不同的方法,如表邪者消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消法不仅能使毒邪结聚消散无形,即使不能内消,也能使毒邪移深居浅,转重为轻,起到灭毒、减毒的作用。如果疮形已成,并已化热腐肉成脓,则不可全用肉消之法。因这时用消法不仅不能使之消散,还可能使毒邪走散、正气受损、脓毒内蓄、侵袭好肉,甚至腐烂筋骨,使病情加重。2021/2/47消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消法不仅能使毒邪结聚消散无形,即使不能(一)解表法应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毒通过发汗随汗外出而解,而达到消散和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叫外科的解表法。2021/2/48(一)解表法应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毒通过发汗随汗外出而解,(1)解表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肌表是人体的外卫,所以外感邪毒侵犯肌表,多引起发热、恶寒等卫表证,此时邪气尚浅,可应用解表散邪之剂,使邪毒随汗而解。此即内经所谓“汗之则疮已”。2021/2/49(1)解表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肌表是人体的外卫,所以外感邪毒(2)临床运用在临床运用时,当分辨风热、风寒,治法分辛凉解表和辛温解表。2021/2/410(2)临床运用在临床运用时,当分辨风热、风寒,治法分辛凉解表辛凉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疮疡焮红肿痛;或咽喉疼痛,或皮肤起风团、丘疹、红斑等,伴有恶寒轻、发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舌苔薄黄、脉浮数者。如颈痈、痄腮、乳痛、瘾疹(风热型)、药疹等。常用方剂如荆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常用药物有薄荷、桑叶、蝉衣、牛蒡子、连翘等。2021/2/411辛凉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疮疡焮红肿痛;或咽喉疼痛,或皮肤起辛温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证,疮疡肿痛痠楚,或皮肤起风团、丘疹、皮疹颜色白,伴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者。常用方剂有荆防败毒散、万灵丹。常用药物有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生姜等。2021/2/412辛温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证,疮疡肿痛痠楚,或皮肤起风团、丘疹、注意事项:从解表药的药理及外科疾病的病理来分析,辛凉与辛温不仅能发汗,而且具有辛散疏通经络的作用。而外科疾病邪毒壅聚之时不仅毒邪在表,而且壅滞经络。所以解表法不单是为了解表发汗,而且还要发挥它的消肿解毒、通利经脉的作用。解表药本身也有这种作用,但为了加强这些作用,往往要加上这一类药物,才能提高解表法的疗效。2021/2/413注意事项:从解表药的药理及外科疾病的病理来分析,辛凉与辛温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说:“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这里虽然是指金创出血过多和大的化脓性感染出脓过多,气血阴津均受损,不可发汗,以免重伤津液,引起痉厥。但却提示了我们在临床上遇见阴血不足的患者患疮疡疾病时,要注意掌握解表药的使用,以免变证发生。2021/2/414《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说:“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此法除应用于风寒型疮疡及皮肤病外,尚对麻风病初起肢体麻木及破伤风进展期痉挛抽搐,虽然无表证,但此时邪毒尚在表,亦可以用驱风通络解痉的解表法。2021/2/415此法除应用于风寒型疮疡及皮肤病外,尚对麻风病初起肢体麻木及破(二)通里法是用泻下的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达到除积导滞,逐瘀散结,泻热定痛、邪去毒消的目的治疗方法。2021/2/416(二)通里法是用泻下的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通里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因脏腑蕴热而引起的外科疾病,是因为脏腑蕴热生毒,加之外感邪毒而成。所以毒热较单纯外感为重。这种症候以内热、毒蕴为主要矛盾,表现一派脏腑蕴结、毒热炽盛、大便不通等症状。应疏通脏腑,排泄内蕴之热毒,才能达到邪去毒消,脏腑安和的目的。2021/2/417通里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因脏腑蕴热而引起的外科疾病,是因为脏临床运用攻下法:适用于表证已罢,热毒入腑,内结不散,如外科疾病的实热阳证,焮红高肿,疼痛剧烈;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肠痈之腹痛拒按。伴口干饮冷、壮热烦燥、呕恶便秘、腹胀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糙、脉沉数有力者。常用方剂有大承气汤、凉膈散等,常用药物有大黄、枳实、槟榔、芒硝、厚朴等。2021/2/418临床运用攻下法:2021/2/418润下法适用于阴虚肠燥便结,如疮疡、肛门病、皮肤病等阴虚火旺症,由于胃肠津液不足,出现口干食少、大便秘结、脘腹痞胀,苔黄腻或薄黄、舌干质红、脉象细数者。常用方剂有润肠汤,常用药物有瓜蒌仁、火麻仁、杏仁、蜂蜜等。2021/2/419润下法2021/2/419清泄脏热适用于痈疽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结,烦躁饮冷,心烦胸闷,舌干口苦,六脉沉实有力等邪毒在脏之症。常用方剂如内疏黄连汤,常用药物如黄连、黄芩、山栀、大黄等。2021/2/420清泄脏热适用于痈疽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结,烦躁饮冷,心烦胸注意事项:1.攻下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年老体衰、妇女妊娠或月经期更宜慎用。2.使用泻下法应中病即止,不宜过量,否则会损耗正气,尤其在化脓阶段,过下之后,正气一虚,则脓腐难透,疮势不能起发,反使病情恶化。3.泻下药物虽然可以直接泻下壅结之热毒,但在使用时应该适当加上清热解毒之品,使排毒与解毒的作用协同起来。2021/2/421注意事项:1.攻下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年老体衰、妇女妊娠(三)清热法清热法是运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是治热毒蕴结的主要法则。也就是《内经》所谓“热者寒之”的治法。2021/2/422(三)清热法清热法是运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是外科疾患由热邪火毒所致者甚多,火毒内壅则腐肉成脓,且因火毒炽盛,正气虚损,可致火毒“内陷”、“内攻”。这时,应用“寒凉直折火毒”之剂,则能够解毒清火。清热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2021/2/423外科疾患由热邪火毒所致者甚多,火毒内壅则腐肉成脓,且因火毒炽临床运用在具体运用时,首先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气分之热;热在营血分者,当清营血分热;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2021/2/424临床运用在具体运用时,首先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1.清热解毒适用于红肿热痛的阳症,如疮疡中的疖、疔疮、有头疽等。常用方剂为五味消毒饮。常用药物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等。2021/2/4251.清热解毒2021/2/4252.清气分热适用于红肿热痛或白肿热痛的阳证,以及皮肤之皮损焮红灼热、脓疱糜烂等,如颈痈、流注、附骨疽、蕴热型肠痈、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伴有发热、口渴、喜冷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等证。常用方剂有黄连解毒汤,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山栀、石膏、知母、鸭跖草等。在临床上清热解毒与清气分之热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常相互合并使用。2021/2/4262.清气分热2021/2/4263.清血分热适用于焮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乳发、大面积烧伤;皮肤病的红斑、瘀点、灼热,如丹毒、药物性皮炎、红斑性狼疮、血热型白疕;可伴有高热、口渴不喜饮、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滑数等证。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常用药物有犀角、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紫草、大青叶、板蓝根等。2021/2/4273.清血分热2021/2/427上面三种方法在热毒炽盛时往往同用。假如有热毒内传,而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昏厥不语、苔焦黑而干、舌质红绛、脉象洪数或细数,如走黄、内陷,又当用清心开窍法治疗,常用药物如安宫牛黄丸(针剂为醒脑净)或紫雪丹。2021/2/428上面三种方法在热毒炽盛时往往同用。假如有热毒内传,而见烦躁不4.养阴清热适用于阴虚火旺的外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走黄、内陷后期阴伤有热者。常用方剂有知柏八味丸、沙参麦冬汤,常用药物有生地、玄参、天冬、麦冬、龟板、沙参、知母、黄柏。2021/2/4294.养阴清热2021/2/4295.清骨蒸潮热适用于虚损性外科疾病虚热不退的病症,如瘰疬、流痰等。常用方剂有清骨散。常用药物有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等。2021/2/4305.清骨蒸潮热2021/2/430注意事项1.清热药大都苦寒,过服可以损伤胃气,而出现嗳酸,便溏,纳呆等症状,因此,用药不可太过,并要兼顾胃气。特别是对素有脾胃虚寒者,更应慎用。2.在疮疡溃后,过投寒凉会影响疮口愈合。2021/2/431注意事项1.清热药大都苦寒,过服可以损伤胃气,而出现嗳酸,便(四)温通法温通法是运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是治疗外科寒证的主要法则。温通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有些外科疾病,由于寒邪凝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阳气不能畅达,出现外形漫肿、不红不热,或暗紫色,局部发凉等,而形成所谓的寒凝证。用具有温散作用的药物,可以驱散寒邪,通达阳气,以解除寒凝,通行气血,而达到治疗作用。此即内经所谓“寒者热之”的治寒以热的方法。2021/2/432(四)温通法温通法是运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临床运用分二种方法1.温经通阳,散寒化痰适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患处隐隐酸痛,漫肿不显,不红不热,口不作渴,形体恶寒,小便清利,苔白脉迟等内寒现象,如流痰、脱疽等病。常用方剂有阳和汤,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干姜、桂枝、麻黄、白芥子等。2021/2/433临床运用分二种方法2021/2/4332.温经散寒,袪风化湿适用于体虚风邪寒湿袭于筋骨,患处酸痛麻木,漫肿不红不热,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迟紧等外寒现象,如脱疽及麻风初起。常用方剂如独活寄生汤,常用药物如细辛、桂枝、生姜、羌活、秦艽、防风、桑寄生等。2021/2/4342.温经散寒,袪风化湿2021/2/434注意事项1.阳和汤以温阳补虚为主,一般多用于体质较虚者,而独活寄生汤是祛邪补虚并重。2.阴虚有热者,不用本法,免温燥药助火劫阴,而变生他症。3.临床上多以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的法则配合使用,能提高更好的疗效。这是因为正气充足,血可运行无阻,经脉流通,阳气自然畅达。2021/2/435注意事项1.阳和汤以温阳补虚为主,一般多用于体质较虚者,而独(五)袪痰法袪痰法是运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法则。袪痰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痰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轻注经络、筋骨、皮肉,而形成外科的疾病。如风热夹痰邪侵犯而成颈痈等。此外,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以及体质虚弱等,均能使气机阻滞而聚液成痰,引起外科痰病的发生。所以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病因,才能达到化痰消肿、软坚散结的目的。2021/2/436(五)袪痰法袪痰法是运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临床运用1.疏风化痰适用于风热挟痰之病症。如颈痈肿块结痛、咽喉肿痛,伴有恶风、发热等证。常用方剂如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常用药物如牛蒡子、薄荷、菊花、蝉衣、夏枯草、陈皮、杏仁、茯苓、半夏等。2021/2/437临床运用1.疏风化痰2021/2/4372.解郁化痰适用于气郁挟痰的病证,如瘰疬、乳癖、肉瘿等,结块坚实,色白不痛或微痛,伴有胸闷气塞,性情急躁等。常用方剂如逍遥散合二陈汤,常用药物如柴胡、川楝子、郁金、香附、海藻、昆布、贝母、蛤壳、白芥子等。2021/2/4382.解郁化痰2021/2/4383.养营化痰适用于体虚挟痰之症,如瘰疬、乳岩,结块坚硬,经久不消,伴形容消瘦,神疲肢软者。常用药物如香贝养营汤,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丹参、熟地、首乌、川芎、贝母、陈皮、茯苓、桔梗、瓜蒌等。2021/2/4393.养营化痰2021/2/439注意事项1.因痰而致的外科疾病。多与气滞、火热相结合,故一般很少应用温化之品,以免助火生热之弊。2.根据病变部位经络脏腑所属,而随经用药,如病在颈项腮颐加疏肝清火之品,又如病在乳房加清泄胃热之品。2021/2/440注意事项1.因痰而致的外科疾病。多与气滞、火热相结合,故一般(六)理湿法理湿法是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理湿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湿是重浊粘腻的邪气,其中人缓,其入人深,能阻塞气机,能潴留成水,病难速愈。况湿又分外湿和内湿。所以理湿之剂,当分清内外之湿而分别治之。湿邪致病常和其他邪气结合为患,最多为挟热,其次为挟风,最次为挟寒,理湿之法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结合清热,袪风等法,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2021/2/441(六)理湿法理湿法是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临床运用1.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交并证,如湿疹、漆疮、臁疮,症见肌肤焮红作痒,滋水淋漓。常用方剂如二妙丸、萆薢渗湿汤。常用药物如黄柏、苍术、萆薢、苡米、泽泻等。如患部灼热肿胀疼痛为主则系热重于湿,如委中痈,附骨疽等,则可选用五神汤,如病变部位在肝经部位,因湿热引起的乳发、脐痈、囊痈、蛇窜疮等疾病,则宜清泻肝胆经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2021/2/442临床运用1.清热利湿2021/2/4422.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袭于肌表之症,如白癜风等,常用方剂有豨莶丸,常用药物有豨莶草、羌活、防风、威灵仙等。3.健脾理湿适用于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外泛肌肤,如脾虚型的湿疹、脂溢性皮炎、天疱疮及下肢慢性溃疡,症见皮肤糜烂、渗液、皮肤肥厚、病势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印,脉濡缓或弦滑。常用方剂有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常用药物有白术、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扁豆、苡米等。2021/2/4432.祛风除湿2021/2/443注意事项:1.湿邪常与热、风、寒、暑等邪相结合发病,故治疗时应结合清热、祛风、散寒、清暑等方法。2.根据湿邪致病的部位特点,一般来说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3.理湿之药,妄用每能伤阴,故阴虚、津液亏损者,宜慎用或一般不用。2021/2/444注意事项:1.湿邪常与热、风、寒、暑等邪相结合发病,故治疗时(七)行气法行气法是应用行气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条达、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消痞散坚、止痛的目的的治疗方法。行气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气血瘀滞是外科疾病的病理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可见气滞是血瘀的前提。又肝有疏泄条达气机的功能,所以气机郁滞,亦可通过疏肝来调达,使之通畅。2021/2/445(七)行气法行气法是应用行气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条达、气血调和临床运用因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所以行气药与活血药联合使用。1.行气活血适用于疮疡初起,酸痛板滞或结块肿痛,红热不甚者;或痈疽后期,寒热已除,毒热已退,肿硬不散者。常用方剂如木香流气饮,常用药物如木香、槟榔、川芎、当归、陈皮等。2021/2/446临床运用因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所以行气药与活血药联合使用。202.疏肝行气适用于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所致的外科疾病,如气瘿、乳廦等。常用方剂如逍遥散,常用药物如柴胡、青皮、枳壳、川楝子、延胡索等。2021/2/4472.疏肝行气2021/2/447注意事项1.行气法在外科应用非常广泛,但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常与祛痰、和营、清热解毒等法配合使用。2.行气药物多有香燥辛温特性,容易耗气伤阴,若气阴亏虚者或火毒炽盛者,须要慎用或禁用。2021/2/448注意事项1.行气法在外科应用非常广泛,但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常(八)和营法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活血散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流畅,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2021/2/449(八)和营法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活血散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和营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外科疾病的形成,虽然有各种致病因素,但总的来说,是由于“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成。应用调和营血,活血散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营卫气血畅行,而逆转病的的发展,达到治疗外科疾病的作用。2021/2/450和营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外科疾病的形成,虽然有各种致病因素,临床运用1.活血化瘀适用于经络阻隔,气血瘀滞引起的外科疾病。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不红或青紫者,皆可应用。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活血散瘀汤,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等。2021/2/451临床运用1.活血化瘀2021/2/4512.破血逐瘀适用于瘀血凝聚,闭阻经络所引起的外科疾病,如结节性红斑、瘢痕疙瘩、脱疽等。常用方剂如大黄庶虫丸等,常用药物如庶虫、水蛭、蛴螬、赤芍、虻虫、大黄、三棱、莪术等。2021/2/4522.破血逐瘀2021/2/452注意事项1.本法须与其他治法相结合,如有寒邪,宜与祛寒药同用,共奏和营散寒通经之功;如有湿邪,则与祛湿药同用,共奏和营化湿之功。2.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和营法又应和行气法配合使用。3.和营祛瘀药一般多性温,所以火毒炽盛,不应使用,以防助火;对气血亏损者,破血药也不宜过用,以免伤血。2021/2/453注意事项1.本法须与其他治法相结合,如有寒邪,宜与祛寒药同用二、托法外科疮疡发展到中期即成脓期,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一时疮口不能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均会导致脓毒滞留,或在局部散漫走窜,或扩入营血、内陷脏腑,形成严重的证候,因此,应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方法,称之为托法。2021/2/454二、托法外科疮疡发展到中期即成脓期,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一时适应证:常用于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出,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如果毒气虽盛,正气未衰,一时疮口不破者,可以用透脓法,促使其早日毒随脓泄,以免脓毒旁窜深溃。2021/2/455适应证:常用于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出,疮形平塌,根现在临床使用托法,是在疮疡疾病的脓肿形成期,应用托法的目的是促其早腐早溃,从而脓出毒解。根据病情虚实情况,又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类。2021/2/456现在临床使用托法,是在疮疡疾病的脓肿形成期,应用托法的目的是(1)补托用益气补血、养阴、温阳之药,使正虚之体不致毒邪内陷,并尽早脓毒外泄,从而毒随脓解,以达到治疗外科疾病的目的。2021/2/457(1)补托用益气补血、养阴、温阳之药,使正虚之体不致毒邪内陷(一)补托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疮疡疾病发展到酿脓之时,脓毒蕴滞。并在邪正斗争的过程中,机体正气已受到损伤。或素体正气亏虚者,皆正气不足以抗邪,无力托毒透脓外出。则不易破溃出脓,更容易扩散旁窜。甚则扩入营血,内陷入里。应用补托法,补其不足,助其正气,促进腐脓及溃破。并托毒外出,使毒邪随脓出而解。2021/2/458(一)补托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疮疡疾病发展到酿脓之时,脓毒蕴(二)临床运用根据机体阴阳气血虚实状况,结合邪正斗争情况,临床运用分益气托毒、养阴托毒、温阳托毒及清热托毒四类。2021/2/459(二)临床运用根据机体阴阳气血虚实状况,结合邪正斗争情况,临1.益气托毒适用于肿疡毒势亢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清稀,坚肿不消,并出现身热、精神不振、脉数无力等病证。常用方剂有托里消毒散,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芪、白芷、皂刺等。2021/2/4601.益气托毒适用于肿疡毒势亢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2.养阴托毒适用于体虚阴亏,毒邪不得外泄,疮形平塌、根盘散漫、疮色紫滞、腐脓难成或溃出脓水稀少、或带血水,伴壮热口渴、唇燥、大便秘、小便赤,脉细数,舌质红苔黄等证。常用方剂有竹叶黄芪汤加味,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麦冬、生地、皂刺、桔梗等。2021/2/4612.养阴托毒适用于体虚阴亏,毒邪不得外泄,疮形平塌、根盘散漫3.清热托毒适用于疮疡肿痛,毒热壅滞,难于破溃,或溃破坚硬,脓水清稀等证。常用方剂如四妙汤,常用药物如金银花、甘草、黄芪等。2021/2/4623.清热托毒适用于疮疡肿痛,毒热壅滞,难于破溃,或溃破坚硬,4.温阳托毒适用阳气虚弱的疮疡患者,疮形漫肿无头,疮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或局部肿势已退,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不知疼痛;伴自汗肢冷,腹痛便泄,精神萎糜,脉沉细,舌质淡等证。常用方剂如神功内托散,常用药物如附子、干姜、党参、黄芪、山甲等。2021/2/4634.温阳托毒适用阳气虚弱的疮疡患者,疮形漫肿无头,疮色灰暗不(2)透托用透脓的药物使已酿脓的疮疡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2021/2/464(2)透托用透脓的药物使已酿脓的疮疡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透托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疮疡疾病的酿脓之时,邪毒结聚,形症已成,虽然正气不虚,但毒邪深沉散漫,不能高突成脓外溃。透托剂具有促进酿脓和加速溃破能力,其中皂刺、山甲之类具有攻坚穿透之功,故能使毒邪移深居浅,使疮疡早脓早溃。2021/2/465透托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疮疡疾病的酿脓之时,邪毒结聚,形症已临床运用用于疮疡疾病的酿脓之时,虽然正气不虚,但毒邪深沉散漫,高突但不能成脓外溃之症。常用方剂如透脓散,常用药物如山甲、皂刺等。2021/2/466临床运用用于疮疡疾病的酿脓之时,虽然正气不虚,但毒邪深沉散漫(三)注意事项1.透脓法不能用的过早,否则易使毒邪扩散走窜变生他证。2.体虚者不能纯用透托法,以免透托助毒邪走散,反而内陷入里。2021/2/467(三)注意事项1.透脓法不能用的过早,否则易使毒邪扩散走窜变三、补法用扶正补虚的药物,使机体气血充足,以消除各种虚弱现象,恢复人体正气,以抗邪气,助养新肉生长,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方法。适应症:溃疡的后期,毒势已去,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2021/2/468三、补法用扶正补虚的药物,使机体气血充足,以消除各种虚弱现象(一)补益法补益法是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得以消除各种虚弱现象,恢复人体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使疮口早日愈合。它分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方面。2021/2/469(一)补益法补益法是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得以消补益法应用机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奋起反抗,扶正就是帮助机体抗邪。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发生外科疾病。调整阴阳能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疾病康复。特别是疮疡的后期,由于脓毒外泄,耗伤气血,损伤阴阳,更应调补,使之机体虚弱状态改善,助其肌肉新生,加快疮口愈合,从而缩短病程。2021/2/470补益法应用机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奋起反抗,扶正临床运用1.益气适用于肿疡疮形平塌散漫,顶高不突,成脓迟缓,难于溃破;或外科疾病兼见呼吸气短,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饮食不振,舌淡苔少,脉虚无力者。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2021/2/471临床运用1.益气2021/2/4712.补血适用于溃疡脓水清稀,难于生肌收口,或外科疾病兼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舌质淡者。常用方剂为四物汤,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鸡血藤、白芍等。如皮肤病皮肤干燥、脱屑、肥厚、粗糙皲裂、伴有血虚症状者,宜养血润燥。2021/2/4722.补血2021/2/4723.气血双补适用于疮疡平塌散漫,顶不高突,成脓迟缓;溃后日久不敛,脓水清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等症。常用方剂如八珍汤,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当归、熟地、鸡血藤等。2021/2/4733.气血双补2021/2/4734.滋阴适用于外科疾病兼见口干咽燥,耳鸣目眩,手足心热,午后低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如生地、玄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等。2021/2/4744.滋阴2021/2/4745.温阳适用于疮疡肿形软漫,不易酿脓腐烂,溃后肉色灰暗,新肉难生;或肠痈脓成溃后,兼见大便溏,小便频数,肢冷自汗,少气懒言,倦卧嗜睡,脉细弱,苔薄质淡等证。常用方剂如附桂八味丸或右归丸。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鹿角片等。2021/2/4755.温阳2021/2/475注意事项1.正虚外邪未尽,不能过早使用补益剂。当先祛邪,以免留邪为患,必要时扶正祛邪并用。2.运用补益剂时,首先要注意患者的脾胃运化功能,如脾胃运化较差,可适当加入醒脾理气的药物,增进脾胃的吸收机能,达到补而不滞,防止“虚不受补”,即填补必先理气之意。2021/2/476注意事项1.正虚外邪未尽,不能过早使用补益剂。当先祛邪,以免3.外科疾病没有单纯气虚或血虚、阴虚或阳虚,也有气血两虚、阴阳互伤,所以应用补法,也当灵活,但以见不足者补之为原则。2021/2/4773.外科疾病没有单纯气虚或血虚、阴虚或阳虚,也有气血两虚、阴(二)养胃法养胃法是用扶持胃气的药物,使脾胃健运、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来源,起到间接补益气血的作用。它包括:理脾和胃、和胃化浊、清养胃阴三个方面。2021/2/478(二)养胃法养胃法是用扶持胃气的药物,使脾胃健运、纳谷旺盛,应用机理凡疮疡溃后,脓血大泄,必须靠水谷的营养,以助气血的恢复,而调补脾胃,则促进了气血的生化之源,起到了间接补助气血的作用,气血充足,则易于生肌敛口。因此,养胃法是疮疡溃后治疗的重要手段。2021/2/479应用机理凡疮疡溃后,脓血大泄,必须靠水谷的营养,以助气血的恢临床运用1.理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如溃疡兼见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苔薄质淡,脉濡等症。常用方剂如异攻散,常用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等。2021/2/480临床运用1.理脾和胃2021/2/4802.和胃化浊适用于湿浊中阻,胃失和降,如疔疮或有头疽溃后,症见胸闷欲呕,胃纳不振,苔黄腻,脉濡滑者。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常用药物如陈皮、茯苓、半夏、竹茹、谷芽、麦芽、枇杷叶等。2021/2/4812.和胃化浊2021/2/4813.清养胃阴适用于胃阴不足,如疔疮走黄、有头疽内陷、大面积烧伤,症见口干少津而不喜饮、胃纳不香,舌质光红,或伴口糜,脉细数者。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常用药物如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等。2021/2/4823.清养胃阴2021/2/482注意事项1.古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治疗外科疾病,自始至终都要注意到胃气。在外科疾病的过程中如出现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应及时调理脾胃,不必拘泥于疮疡的后期。因为脾胃不仅是气血生化之源,对外科疾病的发生变化有重要关系;而且药物入胃,亦需要脾胃的运化、吸收,才能发挥治疗作用。故除见脾胃虚弱、脾胃功能失调应调补外,就是用药也应考虑脾胃,如过用苦寒,就可以伤败脾胃。所以调补脾胃不仅适用于疮疡后期,而应根据情况酌情考虑。2021/2/483注意事项1.古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治疗外科疾病2.理脾和胃、和胃化浊二法的运用,适应证中均有胃纳不佳之症,但前者适用于脾虚而运化失职,后者适用于湿浊中阻而运化失常。区别点在于苔腻之厚薄,舌质之淡与不淡,以及有无便溏、胸闷欲呕之间。而清养胃阴之法,重点在于抓住舌光质红之症,如此法用之不当,则更增胃浊。2021/2/4842.理脾和胃、和胃化浊二法的运用,适应证中均有胃纳不佳之症,谢谢观赏谢谢观赏第五章治法第五章治法第五章治法第一节内治法在外科疾病的辩证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治疗不仅要辨别方寸之间形色,还应坚持“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疡科纲要·治疡药剂》说“疡家药剂,必随其人之寒热虚实、七情六淫,气血痰湿诸证,而调剂之,故临证处方,无论外形如何,要必以内证为之主。此疡医之最上乘也,苟能精明内科治理,而出其余绪,以治外疡,虽有大证,亦多应手得效。”这说明外科的全身辩证理同内科,只要从整体观进行辨治,就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2021/2/42第五章治法第五章治法第五章治法第一节内治法在外科疾病的辩第一节内治法在外科疾病的辩证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治疗不仅要辨别方寸之间形色,还应坚持“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疡科纲要·治疡药剂》说“疡家药剂,必随其人之寒热虚实、七情六淫,气血痰湿诸证,而调剂之,故临证处方,无论外形如何,要必以内证为之主。此疡医之最上乘也,苟能精明内科治理,而出其余绪,以治外疡,虽有大证,亦多应手得效。”这说明外科的全身辩证理同内科,只要从整体观进行辨治,就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2021/2/487第一节内治法在外科疾病的辩证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治疗不仅要外科疾病有自己的发病规律,根据化脓性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初起为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成脓期,瘀滞化热、腐肉成脓;溃后则为脓毒外泄、正气耗损。根据这个过程,确立了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2021/2/488外科疾病有自己的发病规律,根据化脓性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初起成脓溃后消法托法补法消散毒邪解除阻塞托毒透毒扶助正气助其新生2021/2/489初起成脓溃后消法托法补法消散毒邪解除阻塞托毒透毒扶助正气助其一、消法外科疾病的初起成形,是由于邪毒及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络阻塞、气血瘀滞,于是才有外形的红肿或结聚成形,此时,还没化热腐肉,只要消除邪毒及各种致病因素,解除它们对经络的阻塞,再加行气、活血、通络之品。自然壅者易通,结者能散,从而使疾病的形和症一起消除有,而达到治疗目的。因些,所谓消法就是用不同性质的消散药物,使初起肿疡得到消散,以避免化热腐肉溃脓及开刀之苦。2021/2/490一、消法外科疾病的初起成形,是由于邪毒及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消法的临床运用:必须针对病因、病情,运用不同的方法,如表邪者解表,里实者通里,热毒壅结者清热解毒,寒邪凝滞者温通,痰凝者祛痰,湿阻者理湿,气滞者行气,血瘀者化瘀和营,并且把病人的体质因素,如气血盛衰、脏腑功能正常与否、病变部位所属经络等结合起来考虑。2021/2/491消法的临床运用:必须针对病因、病情,运用不同的方法,如表邪者消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消法不仅能使毒邪结聚消散无形,即使不能内消,也能使毒邪移深居浅,转重为轻,起到灭毒、减毒的作用。如果疮形已成,并已化热腐肉成脓,则不可全用肉消之法。因这时用消法不仅不能使之消散,还可能使毒邪走散、正气受损、脓毒内蓄、侵袭好肉,甚至腐烂筋骨,使病情加重。2021/2/492消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消法不仅能使毒邪结聚消散无形,即使不能(一)解表法应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毒通过发汗随汗外出而解,而达到消散和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叫外科的解表法。2021/2/493(一)解表法应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毒通过发汗随汗外出而解,(1)解表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肌表是人体的外卫,所以外感邪毒侵犯肌表,多引起发热、恶寒等卫表证,此时邪气尚浅,可应用解表散邪之剂,使邪毒随汗而解。此即内经所谓“汗之则疮已”。2021/2/494(1)解表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肌表是人体的外卫,所以外感邪毒(2)临床运用在临床运用时,当分辨风热、风寒,治法分辛凉解表和辛温解表。2021/2/495(2)临床运用在临床运用时,当分辨风热、风寒,治法分辛凉解表辛凉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疮疡焮红肿痛;或咽喉疼痛,或皮肤起风团、丘疹、红斑等,伴有恶寒轻、发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舌苔薄黄、脉浮数者。如颈痈、痄腮、乳痛、瘾疹(风热型)、药疹等。常用方剂如荆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常用药物有薄荷、桑叶、蝉衣、牛蒡子、连翘等。2021/2/496辛凉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疮疡焮红肿痛;或咽喉疼痛,或皮肤起辛温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证,疮疡肿痛痠楚,或皮肤起风团、丘疹、皮疹颜色白,伴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者。常用方剂有荆防败毒散、万灵丹。常用药物有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生姜等。2021/2/497辛温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证,疮疡肿痛痠楚,或皮肤起风团、丘疹、注意事项:从解表药的药理及外科疾病的病理来分析,辛凉与辛温不仅能发汗,而且具有辛散疏通经络的作用。而外科疾病邪毒壅聚之时不仅毒邪在表,而且壅滞经络。所以解表法不单是为了解表发汗,而且还要发挥它的消肿解毒、通利经脉的作用。解表药本身也有这种作用,但为了加强这些作用,往往要加上这一类药物,才能提高解表法的疗效。2021/2/498注意事项:从解表药的药理及外科疾病的病理来分析,辛凉与辛温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说:“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这里虽然是指金创出血过多和大的化脓性感染出脓过多,气血阴津均受损,不可发汗,以免重伤津液,引起痉厥。但却提示了我们在临床上遇见阴血不足的患者患疮疡疾病时,要注意掌握解表药的使用,以免变证发生。2021/2/499《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说:“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此法除应用于风寒型疮疡及皮肤病外,尚对麻风病初起肢体麻木及破伤风进展期痉挛抽搐,虽然无表证,但此时邪毒尚在表,亦可以用驱风通络解痉的解表法。2021/2/4100此法除应用于风寒型疮疡及皮肤病外,尚对麻风病初起肢体麻木及破(二)通里法是用泻下的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达到除积导滞,逐瘀散结,泻热定痛、邪去毒消的目的治疗方法。2021/2/4101(二)通里法是用泻下的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通里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因脏腑蕴热而引起的外科疾病,是因为脏腑蕴热生毒,加之外感邪毒而成。所以毒热较单纯外感为重。这种症候以内热、毒蕴为主要矛盾,表现一派脏腑蕴结、毒热炽盛、大便不通等症状。应疏通脏腑,排泄内蕴之热毒,才能达到邪去毒消,脏腑安和的目的。2021/2/4102通里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因脏腑蕴热而引起的外科疾病,是因为脏临床运用攻下法:适用于表证已罢,热毒入腑,内结不散,如外科疾病的实热阳证,焮红高肿,疼痛剧烈;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肠痈之腹痛拒按。伴口干饮冷、壮热烦燥、呕恶便秘、腹胀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糙、脉沉数有力者。常用方剂有大承气汤、凉膈散等,常用药物有大黄、枳实、槟榔、芒硝、厚朴等。2021/2/4103临床运用攻下法:2021/2/418润下法适用于阴虚肠燥便结,如疮疡、肛门病、皮肤病等阴虚火旺症,由于胃肠津液不足,出现口干食少、大便秘结、脘腹痞胀,苔黄腻或薄黄、舌干质红、脉象细数者。常用方剂有润肠汤,常用药物有瓜蒌仁、火麻仁、杏仁、蜂蜜等。2021/2/4104润下法2021/2/419清泄脏热适用于痈疽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结,烦躁饮冷,心烦胸闷,舌干口苦,六脉沉实有力等邪毒在脏之症。常用方剂如内疏黄连汤,常用药物如黄连、黄芩、山栀、大黄等。2021/2/4105清泄脏热适用于痈疽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结,烦躁饮冷,心烦胸注意事项:1.攻下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年老体衰、妇女妊娠或月经期更宜慎用。2.使用泻下法应中病即止,不宜过量,否则会损耗正气,尤其在化脓阶段,过下之后,正气一虚,则脓腐难透,疮势不能起发,反使病情恶化。3.泻下药物虽然可以直接泻下壅结之热毒,但在使用时应该适当加上清热解毒之品,使排毒与解毒的作用协同起来。2021/2/4106注意事项:1.攻下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年老体衰、妇女妊娠(三)清热法清热法是运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是治热毒蕴结的主要法则。也就是《内经》所谓“热者寒之”的治法。2021/2/4107(三)清热法清热法是运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是外科疾患由热邪火毒所致者甚多,火毒内壅则腐肉成脓,且因火毒炽盛,正气虚损,可致火毒“内陷”、“内攻”。这时,应用“寒凉直折火毒”之剂,则能够解毒清火。清热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2021/2/4108外科疾患由热邪火毒所致者甚多,火毒内壅则腐肉成脓,且因火毒炽临床运用在具体运用时,首先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气分之热;热在营血分者,当清营血分热;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2021/2/4109临床运用在具体运用时,首先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1.清热解毒适用于红肿热痛的阳症,如疮疡中的疖、疔疮、有头疽等。常用方剂为五味消毒饮。常用药物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等。2021/2/41101.清热解毒2021/2/4252.清气分热适用于红肿热痛或白肿热痛的阳证,以及皮肤之皮损焮红灼热、脓疱糜烂等,如颈痈、流注、附骨疽、蕴热型肠痈、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伴有发热、口渴、喜冷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等证。常用方剂有黄连解毒汤,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山栀、石膏、知母、鸭跖草等。在临床上清热解毒与清气分之热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常相互合并使用。2021/2/41112.清气分热2021/2/4263.清血分热适用于焮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乳发、大面积烧伤;皮肤病的红斑、瘀点、灼热,如丹毒、药物性皮炎、红斑性狼疮、血热型白疕;可伴有高热、口渴不喜饮、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滑数等证。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常用药物有犀角、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紫草、大青叶、板蓝根等。2021/2/41123.清血分热2021/2/427上面三种方法在热毒炽盛时往往同用。假如有热毒内传,而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昏厥不语、苔焦黑而干、舌质红绛、脉象洪数或细数,如走黄、内陷,又当用清心开窍法治疗,常用药物如安宫牛黄丸(针剂为醒脑净)或紫雪丹。2021/2/4113上面三种方法在热毒炽盛时往往同用。假如有热毒内传,而见烦躁不4.养阴清热适用于阴虚火旺的外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走黄、内陷后期阴伤有热者。常用方剂有知柏八味丸、沙参麦冬汤,常用药物有生地、玄参、天冬、麦冬、龟板、沙参、知母、黄柏。2021/2/41144.养阴清热2021/2/4295.清骨蒸潮热适用于虚损性外科疾病虚热不退的病症,如瘰疬、流痰等。常用方剂有清骨散。常用药物有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等。2021/2/41155.清骨蒸潮热2021/2/430注意事项1.清热药大都苦寒,过服可以损伤胃气,而出现嗳酸,便溏,纳呆等症状,因此,用药不可太过,并要兼顾胃气。特别是对素有脾胃虚寒者,更应慎用。2.在疮疡溃后,过投寒凉会影响疮口愈合。2021/2/4116注意事项1.清热药大都苦寒,过服可以损伤胃气,而出现嗳酸,便(四)温通法温通法是运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是治疗外科寒证的主要法则。温通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有些外科疾病,由于寒邪凝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阳气不能畅达,出现外形漫肿、不红不热,或暗紫色,局部发凉等,而形成所谓的寒凝证。用具有温散作用的药物,可以驱散寒邪,通达阳气,以解除寒凝,通行气血,而达到治疗作用。此即内经所谓“寒者热之”的治寒以热的方法。2021/2/4117(四)温通法温通法是运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临床运用分二种方法1.温经通阳,散寒化痰适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患处隐隐酸痛,漫肿不显,不红不热,口不作渴,形体恶寒,小便清利,苔白脉迟等内寒现象,如流痰、脱疽等病。常用方剂有阳和汤,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干姜、桂枝、麻黄、白芥子等。2021/2/4118临床运用分二种方法2021/2/4332.温经散寒,袪风化湿适用于体虚风邪寒湿袭于筋骨,患处酸痛麻木,漫肿不红不热,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迟紧等外寒现象,如脱疽及麻风初起。常用方剂如独活寄生汤,常用药物如细辛、桂枝、生姜、羌活、秦艽、防风、桑寄生等。2021/2/41192.温经散寒,袪风化湿2021/2/434注意事项1.阳和汤以温阳补虚为主,一般多用于体质较虚者,而独活寄生汤是祛邪补虚并重。2.阴虚有热者,不用本法,免温燥药助火劫阴,而变生他症。3.临床上多以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的法则配合使用,能提高更好的疗效。这是因为正气充足,血可运行无阻,经脉流通,阳气自然畅达。2021/2/4120注意事项1.阳和汤以温阳补虚为主,一般多用于体质较虚者,而独(五)袪痰法袪痰法是运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法则。袪痰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痰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轻注经络、筋骨、皮肉,而形成外科的疾病。如风热夹痰邪侵犯而成颈痈等。此外,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以及体质虚弱等,均能使气机阻滞而聚液成痰,引起外科痰病的发生。所以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病因,才能达到化痰消肿、软坚散结的目的。2021/2/4121(五)袪痰法袪痰法是运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临床运用1.疏风化痰适用于风热挟痰之病症。如颈痈肿块结痛、咽喉肿痛,伴有恶风、发热等证。常用方剂如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常用药物如牛蒡子、薄荷、菊花、蝉衣、夏枯草、陈皮、杏仁、茯苓、半夏等。2021/2/4122临床运用1.疏风化痰2021/2/4372.解郁化痰适用于气郁挟痰的病证,如瘰疬、乳癖、肉瘿等,结块坚实,色白不痛或微痛,伴有胸闷气塞,性情急躁等。常用方剂如逍遥散合二陈汤,常用药物如柴胡、川楝子、郁金、香附、海藻、昆布、贝母、蛤壳、白芥子等。2021/2/41232.解郁化痰2021/2/4383.养营化痰适用于体虚挟痰之症,如瘰疬、乳岩,结块坚硬,经久不消,伴形容消瘦,神疲肢软者。常用药物如香贝养营汤,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丹参、熟地、首乌、川芎、贝母、陈皮、茯苓、桔梗、瓜蒌等。2021/2/41243.养营化痰2021/2/439注意事项1.因痰而致的外科疾病。多与气滞、火热相结合,故一般很少应用温化之品,以免助火生热之弊。2.根据病变部位经络脏腑所属,而随经用药,如病在颈项腮颐加疏肝清火之品,又如病在乳房加清泄胃热之品。2021/2/4125注意事项1.因痰而致的外科疾病。多与气滞、火热相结合,故一般(六)理湿法理湿法是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理湿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湿是重浊粘腻的邪气,其中人缓,其入人深,能阻塞气机,能潴留成水,病难速愈。况湿又分外湿和内湿。所以理湿之剂,当分清内外之湿而分别治之。湿邪致病常和其他邪气结合为患,最多为挟热,其次为挟风,最次为挟寒,理湿之法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结合清热,袪风等法,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2021/2/4126(六)理湿法理湿法是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临床运用1.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交并证,如湿疹、漆疮、臁疮,症见肌肤焮红作痒,滋水淋漓。常用方剂如二妙丸、萆薢渗湿汤。常用药物如黄柏、苍术、萆薢、苡米、泽泻等。如患部灼热肿胀疼痛为主则系热重于湿,如委中痈,附骨疽等,则可选用五神汤,如病变部位在肝经部位,因湿热引起的乳发、脐痈、囊痈、蛇窜疮等疾病,则宜清泻肝胆经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2021/2/4127临床运用1.清热利湿2021/2/4422.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袭于肌表之症,如白癜风等,常用方剂有豨莶丸,常用药物有豨莶草、羌活、防风、威灵仙等。3.健脾理湿适用于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外泛肌肤,如脾虚型的湿疹、脂溢性皮炎、天疱疮及下肢慢性溃疡,症见皮肤糜烂、渗液、皮肤肥厚、病势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印,脉濡缓或弦滑。常用方剂有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常用药物有白术、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扁豆、苡米等。2021/2/41282.祛风除湿2021/2/443注意事项:1.湿邪常与热、风、寒、暑等邪相结合发病,故治疗时应结合清热、祛风、散寒、清暑等方法。2.根据湿邪致病的部位特点,一般来说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3.理湿之药,妄用每能伤阴,故阴虚、津液亏损者,宜慎用或一般不用。2021/2/4129注意事项:1.湿邪常与热、风、寒、暑等邪相结合发病,故治疗时(七)行气法行气法是应用行气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条达、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消痞散坚、止痛的目的的治疗方法。行气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气血瘀滞是外科疾病的病理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可见气滞是血瘀的前提。又肝有疏泄条达气机的功能,所以气机郁滞,亦可通过疏肝来调达,使之通畅。2021/2/4130(七)行气法行气法是应用行气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条达、气血调和临床运用因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所以行气药与活血药联合使用。1.行气活血适用于疮疡初起,酸痛板滞或结块肿痛,红热不甚者;或痈疽后期,寒热已除,毒热已退,肿硬不散者。常用方剂如木香流气饮,常用药物如木香、槟榔、川芎、当归、陈皮等。2021/2/4131临床运用因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所以行气药与活血药联合使用。202.疏肝行气适用于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所致的外科疾病,如气瘿、乳廦等。常用方剂如逍遥散,常用药物如柴胡、青皮、枳壳、川楝子、延胡索等。2021/2/41322.疏肝行气2021/2/447注意事项1.行气法在外科应用非常广泛,但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常与祛痰、和营、清热解毒等法配合使用。2.行气药物多有香燥辛温特性,容易耗气伤阴,若气阴亏虚者或火毒炽盛者,须要慎用或禁用。2021/2/4133注意事项1.行气法在外科应用非常广泛,但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常(八)和营法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活血散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流畅,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2021/2/4134(八)和营法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活血散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和营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外科疾病的形成,虽然有各种致病因素,但总的来说,是由于“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成。应用调和营血,活血散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营卫气血畅行,而逆转病的的发展,达到治疗外科疾病的作用。2021/2/4135和营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外科疾病的形成,虽然有各种致病因素,临床运用1.活血化瘀适用于经络阻隔,气血瘀滞引起的外科疾病。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不红或青紫者,皆可应用。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活血散瘀汤,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等。2021/2/4136临床运用1.活血化瘀2021/2/4512.破血逐瘀适用于瘀血凝聚,闭阻经络所引起的外科疾病,如结节性红斑、瘢痕疙瘩、脱疽等。常用方剂如大黄庶虫丸等,常用药物如庶虫、水蛭、蛴螬、赤芍、虻虫、大黄、三棱、莪术等。2021/2/41372.破血逐瘀2021/2/452注意事项1.本法须与其他治法相结合,如有寒邪,宜与祛寒药同用,共奏和营散寒通经之功;如有湿邪,则与祛湿药同用,共奏和营化湿之功。2.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和营法又应和行气法配合使用。3.和营祛瘀药一般多性温,所以火毒炽盛,不应使用,以防助火;对气血亏损者,破血药也不宜过用,以免伤血。2021/2/4138注意事项1.本法须与其他治法相结合,如有寒邪,宜与祛寒药同用二、托法外科疮疡发展到中期即成脓期,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一时疮口不能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均会导致脓毒滞留,或在局部散漫走窜,或扩入营血、内陷脏腑,形成严重的证候,因此,应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方法,称之为托法。2021/2/4139二、托法外科疮疡发展到中期即成脓期,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一时适应证:常用于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出,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如果毒气虽盛,正气未衰,一时疮口不破者,可以用透脓法,促使其早日毒随脓泄,以免脓毒旁窜深溃。2021/2/4140适应证:常用于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出,疮形平塌,根现在临床使用托法,是在疮疡疾病的脓肿形成期,应用托法的目的是促其早腐早溃,从而脓出毒解。根据病情虚实情况,又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类。2021/2/4141现在临床使用托法,是在疮疡疾病的脓肿形成期,应用托法的目的是(1)补托用益气补血、养阴、温阳之药,使正虚之体不致毒邪内陷,并尽早脓毒外泄,从而毒随脓解,以达到治疗外科疾病的目的。2021/2/4142(1)补托用益气补血、养阴、温阳之药,使正虚之体不致毒邪内陷(一)补托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疮疡疾病发展到酿脓之时,脓毒蕴滞。并在邪正斗争的过程中,机体正气已受到损伤。或素体正气亏虚者,皆正气不足以抗邪,无力托毒透脓外出。则不易破溃出脓,更容易扩散旁窜。甚则扩入营血,内陷入里。应用补托法,补其不足,助其正气,促进腐脓及溃破。并托毒外出,使毒邪随脓出而解。2021/2/4143(一)补托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疮疡疾病发展到酿脓之时,脓毒蕴(二)临床运用根据机体阴阳气血虚实状况,结合邪正斗争情况,临床运用分益气托毒、养阴托毒、温阳托毒及清热托毒四类。2021/2/4144(二)临床运用根据机体阴阳气血虚实状况,结合邪正斗争情况,临1.益气托毒适用于肿疡毒势亢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清稀,坚肿不消,并出现身热、精神不振、脉数无力等病证。常用方剂有托里消毒散,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芪、白芷、皂刺等。2021/2/41451.益气托毒适用于肿疡毒势亢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2.养阴托毒适用于体虚阴亏,毒邪不得外泄,疮形平塌、根盘散漫、疮色紫滞、腐脓难成或溃出脓水稀少、或带血水,伴壮热口渴、唇燥、大便秘、小便赤,脉细数,舌质红苔黄等证。常用方剂有竹叶黄芪汤加味,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麦冬、生地、皂刺、桔梗等。2021/2/41462.养阴托毒适用于体虚阴亏,毒邪不得外泄,疮形平塌、根盘散漫3.清热托毒适用于疮疡肿痛,毒热壅滞,难于破溃,或溃破坚硬,脓水清稀等证。常用方剂如四妙汤,常用药物如金银花、甘草、黄芪等。2021/2/41473.清热托毒适用于疮疡肿痛,毒热壅滞,难于破溃,或溃破坚硬,4.温阳托毒适用阳气虚弱的疮疡患者,疮形漫肿无头,疮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或局部肿势已退,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不知疼痛;伴自汗肢冷,腹痛便泄,精神萎糜,脉沉细,舌质淡等证。常用方剂如神功内托散,常用药物如附子、干姜、党参、黄芪、山甲等。2021/2/41484.温阳托毒适用阳气虚弱的疮疡患者,疮形漫肿无头,疮色灰暗不(2)透托用透脓的药物使已酿脓的疮疡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2021/2/4149(2)透托用透脓的药物使已酿脓的疮疡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透托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疮疡疾病的酿脓之时,邪毒结聚,形症已成,虽然正气不虚,但毒邪深沉散漫,不能高突成脓外溃。透托剂具有促进酿脓和加速溃破能力,其中皂刺、山甲之类具有攻坚穿透之功,故能使毒邪移深居浅,使疮疡早脓早溃。2021/2/4150透托法治疗外科疾病的机理疮疡疾病的酿脓之时,邪毒结聚,形症已临床运用用于疮疡疾病的酿脓之时,虽然正气不虚,但毒邪深沉散漫,高突但不能成脓外溃之症。常用方剂如透脓散,常用药物如山甲、皂刺等。2021/2/4151临床运用用于疮疡疾病的酿脓之时,虽然正气不虚,但毒邪深沉散漫(三)注意事项1.透脓法不能用的过早,否则易使毒邪扩散走窜变生他证。2.体虚者不能纯用透托法,以免透托助毒邪走散,反而内陷入里。2021/2/4152(三)注意事项1.透脓法不能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