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1.gif)
![《美丽的小兴安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2.gif)
![《美丽的小兴安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3.gif)
![《美丽的小兴安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4.gif)
![《美丽的小兴安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97b34122bc52ef894d5bcdda38f2f0d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的小兴安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主题而编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一课围绕着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依据学段目标,我为第一课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的方法。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难点是体会用词的准确。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四、设计理念《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巧设问题,抓住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小兴安岭的美丽;感情诵读,在师、生、本互动中迸发情感。五、教学流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就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多元对话中,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能力。本节课我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开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在这里,我联系学生旧有知识导入,从以前学到的景物描写的诗到课文的回顾,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整体感知,抓住中心。因为在授课之前,我已经安排了预习,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让学生整体读文,而是安排了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了解了学生认字的情况和概括全文的能力。找出了文章的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展开教学。(三)引导比较,感悟“美丽”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结合本篇课文,关键是把握段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语言情境,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时抓住文中用词准确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春、夏、秋、冬的小兴安岭景色各异,根据课文特点,我按“先扶后放”的线索安排各段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带领学生学完春天一段后,我让他们自己回忆学习过程,归纳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形成阅读能力。为了逐步积累形成能力,学习夏、秋、冬一段时则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老师给出了“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的学习提示,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仅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更使他们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四)课堂延伸,拓展“美丽”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课的结尾我设计让学生发挥想象,用学到的方法描绘一下作者没有写出的景物,既加深了对小兴安岭美景的理解,又迁移了学法,可谓一举两得。《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进行说课。一、说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单元主题“”的主要体现文章,在本单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用优美的词句为我们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定为这几点(课件):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我以个性化阅读为指导,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创情朗读”的自主探究方法进行教学,以学定教,重在含义深刻的句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炼关键词句,突破重难点。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小组合作通过“读-划-议-读”来品味词句,反复朗读,达到熟能成诵,积累并学习运用语言。三、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初感“美丽”首先我让学生复习上节课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季节?温故而知新,开课我就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去探求新知识。(二)细品课文,感受“美丽”课文是怎样描述这样的美景的呢?学习时通过各种读,让孩子们在自己个性化的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的优美,琢磨词语的精妙,从而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比如对“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枝叶”一句中的“抽1出”一词,同学们通过换词法,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形象,更准确。在品读中,还可以模仿可爱的小动物的动作,姿势,如,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水中倒影的小鹿,用舌头舔自己脚掌的黑熊,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学完这块内容后,我让他们回忆、归纳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形成阅读能力。在夏天一段时则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老师给出了“读--划一议一写”的学习提示,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看法,倾听意见,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三)朗读背诵,感悟“美丽”孩子们,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试着背一背,学习说一说?学习后进行优美句子的背诵积累,并进行仿说仿写,为单元习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学以致用。(四)课外练笔,拓展“美丽”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课的结尾,老师让他们也写一写自己的家乡(片段),让孩子们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而激发孩子们也来热爱自己的家乡。本课我的板书直观明了,重点突出,一会模拟上课中会给大家展示。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
第二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23《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美丽的小兴安岭》。本次说课将包括说教学设计思路、说教学设计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及手段、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一、教学设计思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独立是、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以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读使对话过程得以升华,让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另外,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因此,在课堂上我构建了“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教学模式。二、教学设计内容:(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而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二)、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2、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四、教学重、难点: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使文章层次清晰,内容清楚丰富,因此我设计的重、难点分别是:重点: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语概括段落大意。五、教学方法及手段:(一)说说教法: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本课中,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另外,我还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在教学中,把读书放在首位,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二)说说学法: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渗透"读""思""议""勾"等学法.(三)说说教学手段: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自制课件,来提高教学效果。课开始,出示中国地形图(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位置,形象直观。还有重要的句子也通过课件体现出来。在介绍夏天部分时,播放关于野花的图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最后我设计的是播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出示课件),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陶醉其中,更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六、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我这样创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让学生们说说都去过哪里?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沉浸在去过的美景中,然后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此时出示中国地形图(课件),激起学生兴趣。通过介绍小兴安岭的资料,学生更是迫不急待的要去欣赏一下了。引入让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读过课文后,说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让学生们美美的读读喜欢的季节。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课文第3——7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教师扶学“春天美”。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2、合作探究“夏天美”“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以下表格:季节描写的景物优美的句子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树木、晨雾、阳光、野花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秋天冬天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步,发展创造,赞赏美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歌唱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图样板书,不但重点突出,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春生机勃勃美丽的小兴安岭夏花木繁茂宝库秋果实累累花园冬雪花纷飞
第三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制作的课件内容是《美丽的小兴安岭》。1,说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课文。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本文以“树木”为主线,记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以及丰富的物产,赞美了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我采用以下方法来呈现本课教学。(1)、小兴安岭在哪里?中原的孩子根本没去过,因此出示地图,让孩子了解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2)、课本当中是怎样总的介绍小兴安岭的特点?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3)、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我准备了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设置超链接,学生汇报哪个季节就学习哪个季节。在“夏、秋、冬”教学中我用配有相关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悟;直接展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这部分的设计很灵活,如果学生谈到“春天”,教师因势利导,就来和学生们一起品读描写春天这部分。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紧接着,完整出示这一部分,让学生整体美读感悟“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学生在品读时,通过换词训练,让学生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特别是关于“雾”的一句,通过播放雾的画面,让学生谈自己在雾中的感觉,来让学生体会置身其中的美妙与神奇。还有夏天“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如大花坛似的草地”所描绘的种种景象。“秋天”体会森林的五彩斑斓,丰富的物产。“冬天”遍地雪花,银装素裹,松鼠、紫貂、黑熊的有趣生活。(4)、总结升华,憧憬美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以问题总结课文1、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2、为什么在写四季景色时都要写到“树木”?3、用书上的一句话对小兴安岭进行概括。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5)作业超市1、“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2、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第四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一、说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重点句子的思想体会,掌握景物的特点。三、说教法: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运用合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四、说学法: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渗透"读""思""议""勾"等学法.五、说教学程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我这样创设: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游览过北京的古老时尚,曾赞叹过黄山的奇石,曾感受过天都峰的险峻与秀美。今天,我们再一起到一个河流交错、山峦起伏的地方去观赏一下吧!板书课题,14.美丽的小兴安.这段话,老师充满激情的娓娓导入,学生回忆了旧知,激发了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出示课件,让学生边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听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此时,图、文、声的结合,使学生沉浸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中)听完之后,孩子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在通过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伺机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课文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学生说出了最后一句。教师再沿着这条中心线索理清课文内容顺序就很容易了。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学生读课文第2——5自然段知道了课文是按春、夏、秋、冬(板书)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教师扶学“春天美”。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板书新枝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2、合作探究“夏天美”“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浅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抓住了枝叶密,野花开的特点写出了夏天美。(板书叶密花开)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以下表格:季节描写的景物优美的句子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树木、晨雾、阳光、野花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秋天冬天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了秋天树叶飞舞,果实成熟的喜悦心情。(板书叶落果熟)以及冬天的积雪和动物的有趣,(板书积雪动物)再引导学生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步,发展创造,赞赏美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歌唱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板书花园宝库)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第六,说媒体辅助。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录音朗读、自制课件、插图)等帮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六、说板书设计: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板书,既精练又直观,板书如下:14美丽的小兴安岭春新枝水涨夏叶密花开花园秋叶落果熟宝库冬积雪动物整个教学中,我始终以“发展与创新”为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依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我的设计、教学,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第五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南师乡板西小学李丽一、说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重视朗读,初步感受语文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本课设计中我重点体现以下几点。二、说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十二主题单元走进森林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课文先从整体上介绍了小兴安岭是几百里连成一片的绿色海洋,然后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性地告诉人们:小兴安岭既是一座景色诱人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文章用优美的词句为我们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三、说教学目标的设计。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1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大好河山的感情,并产生共建美好家园的观念。四、说教学方法。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五、说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发现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先让学生回想上节课欣赏的美丽图片,引出小兴安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迫切地想跟随作者去游览小兴安岭。(二)品读词句,讨论美。接下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我再及时设疑:读了课文,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小兴安岭留给你的总印象?学生说出了最后一段。思考:哪个词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景色诱人”。然后出示最后一个段落,老师读学生接后面的句子。从课题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小兴安岭的美丽,我将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中的“美丽”,找出主要段落,提问: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课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2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喜欢哪段就放手去学然后师生一起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比如学生喜欢春天。1、教师扶学“春天美”。学生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喜欢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了背诵更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然后让学生总结学习春天段的步骤(读、划、析、读),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3、学生自学“夏天”“秋天美”“冬天美”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夏天树木的茂盛、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领略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之后,我出示了一组问题: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三)发展创造,赞赏美。在课后作业上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作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3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四)总结升华,憧憬美。本课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我更注意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六、说板书设计: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板书,既精练又直观,板书如下:美丽的小兴安岭春树木发芽春水涨满绿色的海洋夏树木茂密野花盛开美丽的花园秋落叶飞舞野果成熟巨大的宝库冬积雪覆盖野兽进洞《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语文说课稿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热爱大自然,保护生太环境,创建美好家园”这一专题而编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其次,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1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并产生更建美好家园的观念。第三,说说教法学法: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第四,说说教学程序本课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生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习课文第一第六自然段。现在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解决第二、第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流运输项目融资担保合同汇编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融资居间合作协议范本
-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 林业行业会计个人工作计划
- 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计划
- 学习成果与展示活动计划
- 前台工作中的情绪管理技巧计划
- 幼儿思维训练活动的开展计划
- 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图书服务计划
- 2025年立方氮化硼晶体合作协议书
- 成品仓库管理培训手册成品库人员岗位职责与作业指导书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 《自主创新对于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性》2400字
- 食品采购与进货台账
- 2023年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6284-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 GB/T 1094.1-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课件
- 古代历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课件
- 2023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