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1课件_第1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1课件_第2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1课件_第3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1课件_第4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一、关于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一、关于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来历

东坡,原指湖北黄州郡中旧营地之东的数十亩荒地,后成为诗人躬耕与栖身之所。“东坡”来历东坡,原指湖北黄州郡中旧营地之东的数

1057年21岁高中进士。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任凤翔府判官

1064年任职史馆

1069年返京;任职史官

1071年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任密州太守

1076年任徐州太守

1079年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往常州

1085年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108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1101年,北返;往常州;逝世,享年66岁1057年21岁高中进士。

苏轼在政治上,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湖北广东海南苏轼在政治上,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

政治上的失意和命运的磨难却成就了他的书法、文学业绩,使他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巨匠。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政治上的失意和命运的磨难却成就了他的书

二、《江城子》背景介绍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返回二、《江城子》背景介绍返回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思考下面的问题1.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2.

“不思量,自难忘”

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思考下面的问题1.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不能,是一个情感铺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在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凄清之感。“两茫茫”说的是不只是词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词句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在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词句赏析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词句赏析不思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可以想见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也可说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词句赏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这里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词句赏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里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诵读下阕思考问题1、“相顾无言”好不好?为什么?2、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1、明确: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和爱。2、明确:“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诵读下阕思考问题1、“相顾无言”好不好?为什么?“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词句赏析夜来幽梦忽还乡“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词句赏析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写出了一对年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词句赏析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肠断处”是指亡妻的孤坟,“断肠人”则是概指生者与死者。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诗浑然融为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词句赏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

梦中

梦前

梦后十年生死相顾无言月圆人亡以虚映实,虚中有实梦中梦前梦后十年生死相顾无言月圆人亡以虚映开篇抒情,十年永决欲诉境况,千里阻隔纵使相逢,亦应不识时

间空

间容颜梦中所见,轩窗梳妆因梦所感,年年断肠难忘凄凉憔悴上片下片迷离恍惚情真意切抒发哀悼失意之情铺垫返回开篇抒情,十年永决欲诉境况,千里阻隔纵使相逢,亦应不识时全词感情的发展十年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更苦梦醒而只剩冷月松冈,则更苦感情随着入梦和梦醒,一步步深化。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谓一字一泪!全词感情的发展十年死别,相思苦感情随着入梦和梦醒,一步步深化思考与练习1.苏轼的《江城子》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什么意义?2.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亡妻怎样的感情?3.用“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来写梦中相见,其妙处何在?思考与练习1.苏轼的《江城子》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什么意义?拓展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拓展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背诵这首词课后作业背诵这首词课后作业本课结束,谢谢!本课结束,谢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身体健康,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一、关于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一、关于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来历

东坡,原指湖北黄州郡中旧营地之东的数十亩荒地,后成为诗人躬耕与栖身之所。“东坡”来历东坡,原指湖北黄州郡中旧营地之东的数

1057年21岁高中进士。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任凤翔府判官

1064年任职史馆

1069年返京;任职史官

1071年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任密州太守

1076年任徐州太守

1079年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往常州

1085年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108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1101年,北返;往常州;逝世,享年66岁1057年21岁高中进士。

苏轼在政治上,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湖北广东海南苏轼在政治上,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

政治上的失意和命运的磨难却成就了他的书法、文学业绩,使他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巨匠。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政治上的失意和命运的磨难却成就了他的书

二、《江城子》背景介绍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返回二、《江城子》背景介绍返回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思考下面的问题1.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2.

“不思量,自难忘”

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思考下面的问题1.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不能,是一个情感铺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在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凄清之感。“两茫茫”说的是不只是词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词句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在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词句赏析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词句赏析不思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可以想见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也可说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词句赏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这里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词句赏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里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诵读下阕思考问题1、“相顾无言”好不好?为什么?2、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1、明确: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和爱。2、明确:“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诵读下阕思考问题1、“相顾无言”好不好?为什么?“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词句赏析夜来幽梦忽还乡“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词句赏析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写出了一对年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词句赏析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肠断处”是指亡妻的孤坟,“断肠人”则是概指生者与死者。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诗浑然融为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词句赏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

梦中

梦前

梦后十年生死相顾无言月圆人亡以虚映实,虚中有实梦中梦前梦后十年生死相顾无言月圆人亡以虚映开篇抒情,十年永决欲诉境况,千里阻隔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