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湘文化讲义
曾永胜147481601@湖湘文化讲义曾永胜147481601@湖湘文化·地域文化
有史书记载,古代湖湘是蛮荒之地,古代贬官之所。有人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其可以强天下而保中国者,莫湘人若也”。有人说,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湖湘近现代出人才。有人说,近代湖湘很保守,是铁壁之城。
湖湘文化·地域文化有史书记载,古代湖湘是蛮荒之湖湘文化·地域文化
湖南的魅力和影响力为何如此之大?为何又会有这些截然不同的评价?湖南人为何有“可侠可仁”的性格?让我们一同学习这门课程,领悟湖湘大地的神韵风情和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湖湘文化·地域文化湖南的魅力和影响力为何如此之湖湘文化人物论本讲主要讲授以下内容:1,湖湘人才概况2,古代贬谪文人群体与湖湘文化3,特色鲜明的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本讲主要涉及教材第五章)湖湘文化人物论本讲主要讲授以下内容:
湖湘人物论
漫漫的几千年中,湖南人似乎一直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但斗转星移到十九世纪中叶,这片土地却一反故常、风云际会。正当太平军所向披靡、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关键时刻,多少人慨叹途穷日暮,是湖南的一群书生率领其子弟乡人屡败屡战,终至挽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硬生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自兹以降,平定西陲、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乃至共和国的创建,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历史风浪,都有湖南人在中流击水。湖湘人士呐喊而出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这种豪迈的表白,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自信。
湖湘人物论漫漫的几千年中,湖南人似乎一直碌碌湖湘人才概况
如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湖湘杰出人物的涌现与湖湘本土的文化发展史密切相关的。
唐代以前,湖湘文化史上的人物以外来人物居多,唐宋时期,本土文人以群体的面目崭露头角。总体上,古代人才稀少,近代人才兴盛,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达到鼎盛时期。
湖湘人才概况如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湖湘杰出人湖湘人才概况
南京大学《中国历代名人字典》,共收鸦片战争以前名人3332人,湖南仅22人,占全国0.66%。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收名人714人,其中湖南籍名人51人,占7.28%,名列各省区的第四位。而51人中,嘉庆以前仅3人;道光及道光以后48人,占94.1%,形成了近代人才群体。
湖湘人才概况南京大学《中国历代名人字典》,共收鸦片战争7湖湘人才概况西汉出的书共有282种,只有一种是湖南人所著;《汉书》列传中载入的士人510名,没有一人出于湖南。《三国志》中列传士人625名,湖南占有9人;唐代前期湖南的文化依然故我,但中叶以后逐渐变得有些两样。大中年间(847-859)湖南刘蜕成进士,时人称这为“破天荒”。之所以称为“天荒”,是因为此前荆州每年解送举人多不能及第,既经打破,标示着湖南文化的重新启动。湖湘人才概况西汉出的书共有282种,只有一种是湖南人所著;《湖湘人才概况湖南在唐代的进士现在能知道只有十余人,全部出在后期。新、旧两部《唐书》中的列传人物湖南在前期只有2人,其余则有6人。从此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湖南的文化不断看涨,总体上再也没有明显的退步。湖湘人才概况湖南在唐代的进士现在能知道只有十余人,全部出在后湖湘人才概况道光年间,湖南人才激增,在数量上形成了群体,据二十四史及各种人物辞典统计,道光年间(1820-1850)湖南人才在全国人才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由古代的不到1%上升到8—9%,人才数量在全国的排名,跃居第四位。
湖湘人才概况道光年间,湖南人才激增,在数量上形成了群体,据二湖湘人才概况道光年间,湖南形成了影响全国的人才群体。首先,道光年间的湘系经世派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其主体和核心。史学家孟森认为:“嘉道以还,留心时事之士大夫,以湖南为最盛,政治学说亦倡导于湖南。所谓首倡《经世文编》之贺长龄亦善化人,而陶澍以学问为实行,尤为当时湖南政治家之巨擘。”贺长龄、魏源主持的《皇朝经世文编》,标志着道光年间经世思潮的形成。湖湘人才概况道光年间,湖南形成了影响全国的人才群体。首先,道湖湘人才概况其次,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如票盐、海运等,都是由湖南人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主持完成的。再次,道光时期湖南人才已经走出湖南省门,走向全国,加强了同全国人才的交流、联系。又次,湖南人才在政治上掌握了更多的权力,在政治上有了更多的参与和发言权。以清代为例,道光以前五朝,湖南人担任总督、巡抚大员的仅4人。道光三十年中,湖南人任总督、巡抚的多达8人。
湖湘人才概况其次,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如古代贬谪文人群体官员贬谪情况举例先秦:屈原汉代:贾谊唐代:柳宗元(永州)、刘禹锡(朗州)、褚遂良(潭州)、张说、赵冬曦(岳州)、令狐楚(衡州)、元结、吕温(道州)、戎昱(辰州)、王昌龄(龙标)、李白(夜郎)。古代贬谪文人群体官员贬谪情况举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贬谪文人形成的贬谪文化1,贬谪文人上承屈原贾谊,继之以柳宗元、刘禹锡,确立一个以屈原为话语中心的贬谪文化传统。这种贬谪文化的传统的核心问题是对于君臣矛盾、忠奸矛盾的痛苦思考。这一传统强化了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贬谪文人形成的贬谪文化古代贬谪文人群体2,贬谪文人的创作形成了特有的文学传统(1)发愤著书;(2)政治反思与寄情山水;(3)孤愤与悲壮,坚韧与豁达;古代贬谪文人群体2,贬谪文人的创作形成了特有的文学传统古代贬谪文人群体3,贬谪文人成为地区文学创作的引导者官员被贬往地方,因其个人的诗才、个性魅力和曾有的声望,形成区域文学创作的中心。如柳宗元之于永州、张说之于岳州、刘禹锡之于朗州。刘禹锡在朗州写下了一百六十三篇诗文,不少是与当地文人的唱和。古代贬谪文人群体3,贬谪文人成为地区文学创作的引导者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旧唐书·刘禹锡传》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韩愈“楚、越间声音特异,舌噪,今听之怡然不怪,已与为类矣”
-----柳宗元
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口讲古代贬谪文人群体1,作为贬谪流放之地的湖湘,地理位置偏僻,但却为文人提供了自由思考、接触民间的机会。2,湖湘本土文化中兼有道家与儒家思想,为文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与契机屈原楚辞与沅湘巫歌贾谊辞赋与湖湘道家思想柳宗元散文与永州山水、民俗刘禹锡竹枝词与朗州民俗古代贬谪文人群体1,作为贬谪流放之地的湖湘,地理位置偏僻,但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周敦颐与湖湘文化:
周敦颐是湖湘本土第一位大思想家,也是中国传统儒学由政治儒学演变为心性儒学的关键人物。他以儒学为基,融合儒道,创建了一个沟通天、人、自然的宇宙论体系,为儒学心性之说提供了本体论依据,对湖澜学派以致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宋明理学的鼻祖。作为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太极图说》和《通书》中。这两部哲学著作以《易传》和《中庸》为核心,又汲取道教和佛教心性之说而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太极图说》主要谈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演化以及人性善恶等问题,而《通书》主要谈人的修养,以“主静”而达至诚,从而契合天理。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周敦颐与湖湘文化: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
作为思想家,周敦颐的学说影响了此后湖湘学术的价值取向,其穷究天人为学宗旨、原道的学术精神成为湖湘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作为入仕的文人,他清廉自守、经世致用的作风得到了湖湘后人的景仰,强化了湖湘文化尊德重道的传统。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作为思想家,周敦颐的学说影响了此后湖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王夫之与湖湘文化:
明清交替之际出现的伟大思想家。在抗清失败后,王夫之隐居深山,以著述为业,凭着“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精神,以一己之力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古代哲学、史学、经学、文学等领域里成绩卓然,“他上承南宋湖湘学派所开创的学术传统,建立了一个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下启近代湖湘文化,对近代湖南的各个人才群众、思想家、学者、政治家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王夫之与湖湘文化:
王夫之哲学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四点:(一)气一元论与“实有”的唯物观(二)“天下惟器”的道器观(三)“变化日新”的发展观(四)“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观王夫之政治思想的基本观点有以下三点。(一)“天下之公”的君权论(二)华夷之辨的民族意识(三)“理势统一”的历史观王夫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的学术思想对湖湘支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近代湖湘的政治运动都与船山学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夫之哲学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四点:魏源与湖湘文化在鸦片战争前,魏源以经学人政治,将传统学术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的思想开始转变,关注的角度、内容都超出了传统经世学的界限。其经世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以及他的实践上。
魏源的学说对此后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起到了启蒙和号召作用。魏源与湖湘文化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陈宝箴与湖南新政江西省义宁(今修水)县人。1895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打破了湖南自洋务运动时期以来被守旧势力控制的沉闷局面,开创了湖南近代工矿业的先河,对当时湖南特别是长沙的社会经济起了开风气的作用。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陈宝箴与湖南新政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陈宝箴把教育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存乎学校”。在他的亲自倡导和支持下,湖南在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首创了新报《湘学报》,设立了时务学堂,陈宝箴不仅每年拨官银给时务学堂作经费,还把梁启超请来担任总教。陈宝箴的教育改革不仅局限于对学子,还在局内开办了推广工艺的学堂、设置了给全省官吏授课的课吏馆,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变士习、开民智的目的。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陈宝箴把教育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国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梁启超与实务学堂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0月在湖南长沙开办。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和李维格分别任中、西文总教习。教学内容分两种,一为普通学,一为专门学。前者包括经学、诸子学、公理学、中外史志及粗浅的格算;后者包括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梁启超与实务学堂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当时湖南的抚台是陈右铭先生(即陈宝箴),他是曾文正(曾国藩)的门生,当代的大理学家,专讲宋学的古文,气象庄严而不顽固,对于时局,很热心图谋,造成一个新局面,我们,以一群青年在他的旗帜下大活动,是很高兴做事的,故朝气很大。他有一位公子陈伯严(陈三立)先生也很喜欢赞助我们,而学台系江建霞(江标)、徐仁铸,臬台系黄公度(黄遵宪),都是开明的,地方官如此,地方绅士则有熊秉三(凤凰人熊希龄)、谭复生(浏阳人谭嗣同)、皮鹿门(善化人皮锡瑞)、欧阳瓣姜诸先生。熊、谭皆系青年,而有猛进精神,皮和欧阳都是老先生。------梁启超《湖南教育界之回顾与前瞻》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当时湖南的抚台是陈右铭先生(即陈宝箴),他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当时时务学堂学生四十人中,最大的是戴修礼,最少的是蔡艮寅(即松坡,就是今天葬于岳麓山之蔡锷)……十余同学,回汉帮助,竟不幸死难者八人,余三人,一人后来病死,一人是蔡艮寅,一即范静生,吾党元气,在这一次损伤甚大,至今思之犹觉恸心。------梁启超《湖南教育界之回顾与前瞻》
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当时时务学堂学生四十人中,最大的是戴修礼,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3,“晚清第一人才”陶澍与湖南人才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陶澍不仅是清朝后期中国经世学派在政治领域的杰出代表,而且是经世派转变为洋务派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与政治实践开了中国近代洋务派经济改革的先河,并为洋务运动作了人才准备。陶澍还是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崛起的先导者。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3,“晚清第一人才”陶澍与湖南人才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陶澍对湖南人才群体的成长所起的巨大的先导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受陶澍影响或培养的贺长龄、左宗棠、胡林翼、李星沅等,后来都官至巡抚、总督,成为政绩显赫的名臣。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陶澍对湖南人才群体的成长所起的巨大的先导作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陶澍与左宗棠的交往,是古今政坛的佳话。左宗棠屡试未中应聘主讲醴陵渌江书院。道光十六年秋天九月,陶澍到江西检阅营伍后回乡。经过醴陵,在馆舍看到左宗棠写的对联,特地托知县邀请左宗棠相见。他见左宗棠谈吐不凡,目为奇才,纵谈到深夜,两人结为布衣与卿相的忘年之交。左宗棠十分感动,在家书中说:“督部勋望,近日疆臣第一,虚心下士如此,尤有古大臣之风度”(《丙申与周夫人书》)。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陶澍与左宗棠的交往,是古今政坛的佳话。左宗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道光十八年,左宗棠会试落第,至南京见陶澍,陶待若上宾,并扶左坐于公案说:“他日君当坐此,名位尚在吾右。”(康有为《敬题陶文毅公遗像并跋》)又结为儿女亲家,托左宗棠抚孤。十九年陶澍病逝。二十年,左宗棠进入安化小淹,为陶管家教子,以长女适陶桄。胡林翼是陶澍朋友胡达源之子,七岁时,陶澍见到他,就“目为伟器,以贺夫人所生女琇姿字之”(严树森《胡林翼年谱》)。后来又教育胡林翼折节读书,专门聘请蔡用锡教育胡,使胡终成伟器。故《清史稿•陶澍传》说:“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道光十八年,左宗棠会试落第,至南京见陶澍,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二、受陶澍影响或培养的魏源、邓显鹤等,则在思想、学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魏源自1814年入京,就深受陶澍赏识,1827年正式进入陶澍幕府。陶澍开创海运、兴办水利、整顿吏治、改革盐务,都倚重魏源,同时又给魏源充裕的时间,让他研究学问、著书交友,使魏源声名鹊起,为魏源成长为著名思想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故魏源特别感激陶澍的知遇之恩,在陶澍病逝后,为他料理后事,整理奏疏与诗文集,撰写行状、墓志铭、神道碑。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二、受陶澍影响或培养的魏源、邓显鹤等,则在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邓显鹤是一位特别勤奋的学者,他编辑整理了《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船山遗书》等,对光大湖南地方文化有突出贡献。他的工作得到了陶澍的大力支持。道光十九年,陶澍已经重病开缺,卧床不起,见到《资江耆旧集》后却抱病校订,撰写序言,并捐资刻印。
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邓显鹤是一位特别勤奋的学者,他编辑整理了《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这些人才在陶澍的培养或提拔中走向全国舞台,而他们又各自培养出一大批走向全国的湖南人才。萧一山先生说:“不有陶澍之提倡,则湖南人才不能蔚起。”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这些人才在陶澍的培养或提拔中走向全国舞台,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4,曾国藩、左宗棠与湘军湖南人才崛起始于湘军,几乎是学术界的普遍认识。因为湘军发扬湖南人的尚武精神,“扎硬寨、打死战”(陈独秀语),在战争环境中培养了一批人才,因军功保举的武职官员竟达6319人,其中保举提督478人,保举总兵1077人;战争胜利后官至巡抚、总督的有26人。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4,曾国藩、左宗棠与湘军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
曾国藩是争议极大的历史人物。“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章太炎《检论》)。褒扬他的人视之为国之柱石,如梁启超认为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国历史上“不一二睹之大人物”(《饮冰室文集》);青年毛泽东在1917年的读书笔记中坦承:“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批判曾国藩的也大有人在,孙中山说:“中国之见灭于满清,二百六十余年,而莫能恢复者,初非满人能灭之,能有之也,因有汉奸为作虎伥,残同胞而媚异种,始有吴三桂、洪承畴以作俑.继有曾因藩、左宗棠以为厉。”曾国藩是争议极大的历史人物。“曾国藩者,誉之则为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吾辈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人才靠奖励而出,即便中等人才,若奖励得法,亦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则往往停滞于庸碌不能自拔也。”□“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适用也。”□“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吾辈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人才靠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县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县人,号湘上农人,叶德辉,字奂彬,号直山,别号郋园,清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与张元济、李希圣为同年,三人均分部主事,叶德辉到吏部不久便辞官归湘里居,并以提倡经学自任。袁世凯称帝时,他在湖南组织筹安会,并自任会长。1927年因破坏北伐和工农运动,被农民所杀。农运方兴,稻粱菽麦黍稷,一班杂种;会场广大,马牛羊鸡犬豕,六畜成群。横批:斌尖卡傀。叶德辉,字奂彬,号直山,别号郋园,清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杨度,湖南人,字皙子,1874年生,年轻时曾中举人,进京考科举期间,参加过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后自费留学日本,与黄兴同学。光绪二十九年,参加新设的经济科科举考试,中榜眼,但由于有倾向立宪派的言论,被除名。清廷立宪后,被聘为给皇族讲授立宪课讲习,成为名噪一时的“立宪专家”。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杨度,湖南人,字皙子,1874年生,年轻时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杨度的身份:1,“帝制祸首”,2,北洋军阀政府的高级谋士;3,青帮幕僚;4,共产党员;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杨度的身份: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茶铛药臼伴孤身,世变苍茫白发新。
市井有谁知国士,江湖容汝作诗人。
胸中兵甲连宵斗,眼底干戈接塞尘。
尚拟一挥筹运笔,书生襟抱本无垠。
--------杨度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茶铛药臼伴孤身,世变苍茫白发湖湘文化讲义课件湖湘文化讲义
曾永胜147481601@湖湘文化讲义曾永胜147481601@湖湘文化·地域文化
有史书记载,古代湖湘是蛮荒之地,古代贬官之所。有人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其可以强天下而保中国者,莫湘人若也”。有人说,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湖湘近现代出人才。有人说,近代湖湘很保守,是铁壁之城。
湖湘文化·地域文化有史书记载,古代湖湘是蛮荒之湖湘文化·地域文化
湖南的魅力和影响力为何如此之大?为何又会有这些截然不同的评价?湖南人为何有“可侠可仁”的性格?让我们一同学习这门课程,领悟湖湘大地的神韵风情和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湖湘文化·地域文化湖南的魅力和影响力为何如此之湖湘文化人物论本讲主要讲授以下内容:1,湖湘人才概况2,古代贬谪文人群体与湖湘文化3,特色鲜明的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本讲主要涉及教材第五章)湖湘文化人物论本讲主要讲授以下内容:
湖湘人物论
漫漫的几千年中,湖南人似乎一直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但斗转星移到十九世纪中叶,这片土地却一反故常、风云际会。正当太平军所向披靡、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关键时刻,多少人慨叹途穷日暮,是湖南的一群书生率领其子弟乡人屡败屡战,终至挽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硬生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自兹以降,平定西陲、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乃至共和国的创建,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历史风浪,都有湖南人在中流击水。湖湘人士呐喊而出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这种豪迈的表白,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自信。
湖湘人物论漫漫的几千年中,湖南人似乎一直碌碌湖湘人才概况
如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湖湘杰出人物的涌现与湖湘本土的文化发展史密切相关的。
唐代以前,湖湘文化史上的人物以外来人物居多,唐宋时期,本土文人以群体的面目崭露头角。总体上,古代人才稀少,近代人才兴盛,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达到鼎盛时期。
湖湘人才概况如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湖湘杰出人湖湘人才概况
南京大学《中国历代名人字典》,共收鸦片战争以前名人3332人,湖南仅22人,占全国0.66%。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收名人714人,其中湖南籍名人51人,占7.28%,名列各省区的第四位。而51人中,嘉庆以前仅3人;道光及道光以后48人,占94.1%,形成了近代人才群体。
湖湘人才概况南京大学《中国历代名人字典》,共收鸦片战争54湖湘人才概况西汉出的书共有282种,只有一种是湖南人所著;《汉书》列传中载入的士人510名,没有一人出于湖南。《三国志》中列传士人625名,湖南占有9人;唐代前期湖南的文化依然故我,但中叶以后逐渐变得有些两样。大中年间(847-859)湖南刘蜕成进士,时人称这为“破天荒”。之所以称为“天荒”,是因为此前荆州每年解送举人多不能及第,既经打破,标示着湖南文化的重新启动。湖湘人才概况西汉出的书共有282种,只有一种是湖南人所著;《湖湘人才概况湖南在唐代的进士现在能知道只有十余人,全部出在后期。新、旧两部《唐书》中的列传人物湖南在前期只有2人,其余则有6人。从此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湖南的文化不断看涨,总体上再也没有明显的退步。湖湘人才概况湖南在唐代的进士现在能知道只有十余人,全部出在后湖湘人才概况道光年间,湖南人才激增,在数量上形成了群体,据二十四史及各种人物辞典统计,道光年间(1820-1850)湖南人才在全国人才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由古代的不到1%上升到8—9%,人才数量在全国的排名,跃居第四位。
湖湘人才概况道光年间,湖南人才激增,在数量上形成了群体,据二湖湘人才概况道光年间,湖南形成了影响全国的人才群体。首先,道光年间的湘系经世派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其主体和核心。史学家孟森认为:“嘉道以还,留心时事之士大夫,以湖南为最盛,政治学说亦倡导于湖南。所谓首倡《经世文编》之贺长龄亦善化人,而陶澍以学问为实行,尤为当时湖南政治家之巨擘。”贺长龄、魏源主持的《皇朝经世文编》,标志着道光年间经世思潮的形成。湖湘人才概况道光年间,湖南形成了影响全国的人才群体。首先,道湖湘人才概况其次,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如票盐、海运等,都是由湖南人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主持完成的。再次,道光时期湖南人才已经走出湖南省门,走向全国,加强了同全国人才的交流、联系。又次,湖南人才在政治上掌握了更多的权力,在政治上有了更多的参与和发言权。以清代为例,道光以前五朝,湖南人担任总督、巡抚大员的仅4人。道光三十年中,湖南人任总督、巡抚的多达8人。
湖湘人才概况其次,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如古代贬谪文人群体官员贬谪情况举例先秦:屈原汉代:贾谊唐代:柳宗元(永州)、刘禹锡(朗州)、褚遂良(潭州)、张说、赵冬曦(岳州)、令狐楚(衡州)、元结、吕温(道州)、戎昱(辰州)、王昌龄(龙标)、李白(夜郎)。古代贬谪文人群体官员贬谪情况举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贬谪文人形成的贬谪文化1,贬谪文人上承屈原贾谊,继之以柳宗元、刘禹锡,确立一个以屈原为话语中心的贬谪文化传统。这种贬谪文化的传统的核心问题是对于君臣矛盾、忠奸矛盾的痛苦思考。这一传统强化了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贬谪文人形成的贬谪文化古代贬谪文人群体2,贬谪文人的创作形成了特有的文学传统(1)发愤著书;(2)政治反思与寄情山水;(3)孤愤与悲壮,坚韧与豁达;古代贬谪文人群体2,贬谪文人的创作形成了特有的文学传统古代贬谪文人群体3,贬谪文人成为地区文学创作的引导者官员被贬往地方,因其个人的诗才、个性魅力和曾有的声望,形成区域文学创作的中心。如柳宗元之于永州、张说之于岳州、刘禹锡之于朗州。刘禹锡在朗州写下了一百六十三篇诗文,不少是与当地文人的唱和。古代贬谪文人群体3,贬谪文人成为地区文学创作的引导者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旧唐书·刘禹锡传》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韩愈“楚、越间声音特异,舌噪,今听之怡然不怪,已与为类矣”
-----柳宗元
古代贬谪文人群体“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口讲古代贬谪文人群体1,作为贬谪流放之地的湖湘,地理位置偏僻,但却为文人提供了自由思考、接触民间的机会。2,湖湘本土文化中兼有道家与儒家思想,为文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与契机屈原楚辞与沅湘巫歌贾谊辞赋与湖湘道家思想柳宗元散文与永州山水、民俗刘禹锡竹枝词与朗州民俗古代贬谪文人群体1,作为贬谪流放之地的湖湘,地理位置偏僻,但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周敦颐与湖湘文化:
周敦颐是湖湘本土第一位大思想家,也是中国传统儒学由政治儒学演变为心性儒学的关键人物。他以儒学为基,融合儒道,创建了一个沟通天、人、自然的宇宙论体系,为儒学心性之说提供了本体论依据,对湖澜学派以致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宋明理学的鼻祖。作为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太极图说》和《通书》中。这两部哲学著作以《易传》和《中庸》为核心,又汲取道教和佛教心性之说而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太极图说》主要谈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演化以及人性善恶等问题,而《通书》主要谈人的修养,以“主静”而达至诚,从而契合天理。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周敦颐与湖湘文化: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
作为思想家,周敦颐的学说影响了此后湖湘学术的价值取向,其穷究天人为学宗旨、原道的学术精神成为湖湘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作为入仕的文人,他清廉自守、经世致用的作风得到了湖湘后人的景仰,强化了湖湘文化尊德重道的传统。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作为思想家,周敦颐的学说影响了此后湖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王夫之与湖湘文化:
明清交替之际出现的伟大思想家。在抗清失败后,王夫之隐居深山,以著述为业,凭着“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精神,以一己之力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古代哲学、史学、经学、文学等领域里成绩卓然,“他上承南宋湖湘学派所开创的学术传统,建立了一个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下启近代湖湘文化,对近代湖南的各个人才群众、思想家、学者、政治家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王夫之与湖湘文化:
王夫之哲学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四点:(一)气一元论与“实有”的唯物观(二)“天下惟器”的道器观(三)“变化日新”的发展观(四)“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观王夫之政治思想的基本观点有以下三点。(一)“天下之公”的君权论(二)华夷之辨的民族意识(三)“理势统一”的历史观王夫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的学术思想对湖湘支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近代湖湘的政治运动都与船山学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夫之哲学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四点:魏源与湖湘文化在鸦片战争前,魏源以经学人政治,将传统学术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的思想开始转变,关注的角度、内容都超出了传统经世学的界限。其经世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以及他的实践上。
魏源的学说对此后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起到了启蒙和号召作用。魏源与湖湘文化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陈宝箴与湖南新政江西省义宁(今修水)县人。1895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打破了湖南自洋务运动时期以来被守旧势力控制的沉闷局面,开创了湖南近代工矿业的先河,对当时湖南特别是长沙的社会经济起了开风气的作用。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陈宝箴与湖南新政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陈宝箴把教育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存乎学校”。在他的亲自倡导和支持下,湖南在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首创了新报《湘学报》,设立了时务学堂,陈宝箴不仅每年拨官银给时务学堂作经费,还把梁启超请来担任总教。陈宝箴的教育改革不仅局限于对学子,还在局内开办了推广工艺的学堂、设置了给全省官吏授课的课吏馆,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变士习、开民智的目的。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陈宝箴把教育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国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梁启超与实务学堂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0月在湖南长沙开办。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和李维格分别任中、西文总教习。教学内容分两种,一为普通学,一为专门学。前者包括经学、诸子学、公理学、中外史志及粗浅的格算;后者包括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梁启超与实务学堂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当时湖南的抚台是陈右铭先生(即陈宝箴),他是曾文正(曾国藩)的门生,当代的大理学家,专讲宋学的古文,气象庄严而不顽固,对于时局,很热心图谋,造成一个新局面,我们,以一群青年在他的旗帜下大活动,是很高兴做事的,故朝气很大。他有一位公子陈伯严(陈三立)先生也很喜欢赞助我们,而学台系江建霞(江标)、徐仁铸,臬台系黄公度(黄遵宪),都是开明的,地方官如此,地方绅士则有熊秉三(凤凰人熊希龄)、谭复生(浏阳人谭嗣同)、皮鹿门(善化人皮锡瑞)、欧阳瓣姜诸先生。熊、谭皆系青年,而有猛进精神,皮和欧阳都是老先生。------梁启超《湖南教育界之回顾与前瞻》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当时湖南的抚台是陈右铭先生(即陈宝箴),他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当时时务学堂学生四十人中,最大的是戴修礼,最少的是蔡艮寅(即松坡,就是今天葬于岳麓山之蔡锷)……十余同学,回汉帮助,竟不幸死难者八人,余三人,一人后来病死,一人是蔡艮寅,一即范静生,吾党元气,在这一次损伤甚大,至今思之犹觉恸心。------梁启超《湖南教育界之回顾与前瞻》
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当时时务学堂学生四十人中,最大的是戴修礼,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3,“晚清第一人才”陶澍与湖南人才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陶澍不仅是清朝后期中国经世学派在政治领域的杰出代表,而且是经世派转变为洋务派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与政治实践开了中国近代洋务派经济改革的先河,并为洋务运动作了人才准备。陶澍还是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崛起的先导者。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3,“晚清第一人才”陶澍与湖南人才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陶澍对湖南人才群体的成长所起的巨大的先导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受陶澍影响或培养的贺长龄、左宗棠、胡林翼、李星沅等,后来都官至巡抚、总督,成为政绩显赫的名臣。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陶澍对湖南人才群体的成长所起的巨大的先导作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陶澍与左宗棠的交往,是古今政坛的佳话。左宗棠屡试未中应聘主讲醴陵渌江书院。道光十六年秋天九月,陶澍到江西检阅营伍后回乡。经过醴陵,在馆舍看到左宗棠写的对联,特地托知县邀请左宗棠相见。他见左宗棠谈吐不凡,目为奇才,纵谈到深夜,两人结为布衣与卿相的忘年之交。左宗棠十分感动,在家书中说:“督部勋望,近日疆臣第一,虚心下士如此,尤有古大臣之风度”(《丙申与周夫人书》)。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陶澍与左宗棠的交往,是古今政坛的佳话。左宗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道光十八年,左宗棠会试落第,至南京见陶澍,陶待若上宾,并扶左坐于公案说:“他日君当坐此,名位尚在吾右。”(康有为《敬题陶文毅公遗像并跋》)又结为儿女亲家,托左宗棠抚孤。十九年陶澍病逝。二十年,左宗棠进入安化小淹,为陶管家教子,以长女适陶桄。胡林翼是陶澍朋友胡达源之子,七岁时,陶澍见到他,就“目为伟器,以贺夫人所生女琇姿字之”(严树森《胡林翼年谱》)。后来又教育胡林翼折节读书,专门聘请蔡用锡教育胡,使胡终成伟器。故《清史稿•陶澍传》说:“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道光十八年,左宗棠会试落第,至南京见陶澍,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二、受陶澍影响或培养的魏源、邓显鹤等,则在思想、学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魏源自1814年入京,就深受陶澍赏识,1827年正式进入陶澍幕府。陶澍开创海运、兴办水利、整顿吏治、改革盐务,都倚重魏源,同时又给魏源充裕的时间,让他研究学问、著书交友,使魏源声名鹊起,为魏源成长为著名思想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故魏源特别感激陶澍的知遇之恩,在陶澍病逝后,为他料理后事,整理奏疏与诗文集,撰写行状、墓志铭、神道碑。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二、受陶澍影响或培养的魏源、邓显鹤等,则在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邓显鹤是一位特别勤奋的学者,他编辑整理了《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船山遗书》等,对光大湖南地方文化有突出贡献。他的工作得到了陶澍的大力支持。道光十九年,陶澍已经重病开缺,卧床不起,见到《资江耆旧集》后却抱病校订,撰写序言,并捐资刻印。
湖湘人物与湖湘文化邓显鹤是一位特别勤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宅用地购置策划合同
- 2025年医学实验室检测试剂购买合同
- 2025年化工厂仓储物流合同样本
- 2025年单位与个人之间车辆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制造厂建筑合同
- 2025年交易证券委托合同参考
- 2025年公司与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公务员录用培训合同范本
- 2025年合作服务伙伴协议合同
- 2025年建筑用石料供应合同
- 泌尿外科膀胱癌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汇报课件
- 手术讲解模板:分段诊刮术课件
- 卷烟制造工艺学课件-第八章-制丝工艺
-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口算题汇总(共300题)
- WTE朗文英语 1B 单词卡片
- 2018年版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网咖成本预算明细表
-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全)
- 译林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
- 化工制图CAD教程-工艺流程图课件
- 计算机软件保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