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课堂教学2022年10月_第1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课堂教学2022年10月_第2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课堂教学2022年10月_第3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课堂教学2022年10月_第4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课堂教学2022年10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课堂教学以核心素养为纲的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这种要求和挑战不是零星的、局部的、简单的、表层的改变与调整,而是要在整个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和创新。总的说来,以核心素养为纲的新课标呼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前

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要点、重点、着力点: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二、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三、在学习方式和路径上,从凸现“坐而论道”到强调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的育人方式;四、在知识内容上,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从以上四个层面致力于推进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构建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学!这四点体现了课程方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各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都结合学科自身特点,以不同方式反映或强调这四点的内容和精神。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目的、纲领、统帅。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并据此实施教学活动是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变迁:从知识到核心素养在教学目标上,我国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双基”本位到“三维目标”本位再到“核心素养”本位三个阶段。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双基”本位的教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当成教学目标(狭义的、封闭的知识观);“三维目标”本位的教学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落实、经历、体验当成教学目标;(广义的、开放的知识观,知识=结论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把核心素养的培育当成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关于学科(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培根有过精辟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各门课程所要培育的的核心素养其内核就是该课程的育人价值。2.素养与知识的关系核心素养基于知识、高于知识,是从知识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和“营养”(“食物”和“营养素”)。核心素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每门学科的知识当中都以各种形式蕴含着“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这就是学科的育人价值所在(潜在、隐形)。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各门课程所要着力培育的核心素养)。这是其一。其二,知识的指向和归宿是核心素养,必须根据核心素养的需要选择知识和组织知识。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3.基于核心素养确立和编写教学目标(要求)以核心素养的形成、表现、发展为教学目标和要求(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评一致性);避免以单纯识记和掌握知识点作为教学目标,要揭示具体知识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84页学科案例: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二)实施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实施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就是要确立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地位,使教学的一切要素、资源、环节、流程、活动都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展开,并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1.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的首要问题是为什么而教的问题。为知识而教与为素养而教是新旧教育教学的根本分水岭。【回归教育教学的初心:核心素养】2.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的落脚点核心素养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教学的成果最终要落在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是“双基”或“三维目标”(三维知识)的掌握上。【检验是否好课的标准:核心素养】3.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的着力点既然核心素养是教学的目标,那教学就必须得在核心素养的形成上发力,要把教学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投放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评判教学是否得法的依据(应教尽教):核心素养】二、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教学包括教与学,教与学的关系是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一对主要关系,由这对关系构成的问题是教学论和教学改革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上的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教与学的关系展开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同样必须从教与学的关系变革入手!新型教学内在地包括新型教学关系,或者说新型教学呼唤新型教学关系。(一)从教走向学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型教学的必然要求国际方面,从教走向学是当前世界教学改革的共同走向。国内方面,强调从教走向学、倡导学习方式变革一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和进步是显著的。但是,就整体而言,“教”的本位意识和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说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二)学习中心课堂建设是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必然要求学习中心课堂的内涵:学习中心=学的力量(质)+学的活动(量)学生有学习的潜力、能力、实力;课堂以学习为主活动、主形式、主线路。学的力量和学的活动是决定知识能否转化为素养(核心素养是否落地课堂教学)的根本。1.学习课堂中心的要旨把课堂教学建立在相信、依靠、利用、发挥学生的学习力量(学习潜力、能力和实力)之上。其一:学生的学习力量是“星星之火”,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其“可以燎原”。教学水平和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学生学习力量发挥的程度,课堂出彩一定是学生出彩;(能力用则进不用则退,培养能力最好的路径就是使用能力!)其二: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两个发展区(现有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良性循环发展。(现行教学方式和育人模式整体上落后于学生学习力量特别是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其三,第一教要建立在不教的基础上,这里的不教指的是不需要教,学生可以独立学会的,所谓“几不教、几要教”;第二教为了不教,教学教学即教学生学(自己学),教学过程是教不断转化为学(力量)的过程,最终实现教为了不教。(教不是简单的传递、讲授、灌输,更不是去支配、控制、压制、取代学,教的使命是示范、引领、指导、支持、强化、激励学)。2.学习中心课堂的表现: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活动、主形式、主线路。其一,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独立自主的个体学习、相互合作的小组学习以及分享互动的全班学习)要占据课堂的主要时空,成为课堂的主形态;其二,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路,依据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和学习的内在路径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实、深刻、完整地发生!三、在学习方式和路径上,从凸现“坐而论道”到强调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的育人方式【学习中心激活学生的学习,学科实践激活学科的知识。】在知识本位的观念里,教学过程的本质被定位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突出表现有二,一是学习内容的“间接性”,即以学习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表征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二是学习活动的“直接性”,即知识以定性和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直接告知。从而形成了以“听讲、理解、记忆、背诵、作业、复习、刷题、考试”为主要活动的教学形态(“坐而论道”、去实践化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之中,哪怕学生再有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也会被束缚在听课和做题上,收获的也仅仅是所谓“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它从根本上背离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必须把育人方式从传统的学科认识转向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1.学科实践的内涵与外延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的活动。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是学科实践的外在特征;体验和感悟是学科实践的内在属性;经验、感受力、领悟力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一)学科实践的意义学科实践是学科探究、学科实验、学科活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总称,任何基于实践、通过实践的学科学习,都是学科实践的表现。如各学科的新课标倡导的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活动。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整体上确立学科实践在学科学习中的核心地位,让学科实践成为学科教学的新常态。2.学科实践与核心素养的形成“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与通过“坐而论道”获得的知识,其性质和作用是大不相同的,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学科实践:“真知”,活性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知识变为素养;坐而论道:“假知”,惰性的知识,只会死记硬背,知识只是符号。学科实践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这里涉及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在传统认识论的框架里,学科知识往往是以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阶梯式”的呈现和推进。(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科实践的育人模式中,学科知识往往是以情境、问题、任务、项目的方式进行“登山式”的呈现和推进,这样就倒逼着学生必须去经历、去参与、去探究、去完成、去创作,而不是简单的听、记、背、练。(知识间接呈现)

(二)学科实践的落地1.学科实践的抓手:情境、问题、任务、项目

2.彰显学科实践的育人性和学科性学科实践是学科的一种育人活动(学习方式),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是学科实践的方向和归宿。学科实践不是为了改造或改变学科世界(对外),而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内)。学科实践是一种基于学科、通过学科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科实践强调的是“学科性”,它要求用学科独特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学科,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用数学的方式学习数学,用科学的方式学习科学,用体育的方式学习体育,这个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味”。设想一下,语文课没有阅读鉴赏、数学课没有逻辑思维、科学课没有实验探究、体育课没有运动出汗,这种丧失学科特质的学习最终丧失的必然是学科的育人价值。尊重并彰显学科的独特性、体现学科的精气神,是学科实践的核心要义。四、在知识内容上,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知识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是知识能否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学遵循“从单个知识点的识记到理解到应用(解题)的认知路径”。(一)知识统整的方法——以大概念为支点(支架)在课程知识统整的诸多路径和方法中,我们认为以“大概念”为支点的课程知识统整是最重要的路径和方法。这也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亮点所在。从学科知识论角度讲,大概念是处在学科金字塔的顶端的上位知识,其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高,解释力强。大概念与其它知识构成上下位关系,了解了大概念,其它知识的学习就相对容易!从学科认识论角度讲,大概念是一种学科观念、学科思维、学科思想,是一种认识武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眼光”“视角”“尺度”“方式”。从学生学习角度讲,大概念是一个“纲”,纲举目张;是一个“组织者”,整合所学的知识;是一根红线,把知识串起来。从教学内容角度讲,大概念“可以把现行的极其丰富的学科内容精简为一组简单的命题,成为更经济、更富活力的东西。”通过大概念构建简洁、简约、精简的课程知识内容框架,实现“少而精”的目标。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36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57页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二)课程知识统整的表现——大单元大主题教学法顾名思义,单元或主题教学就是以单元或主题为教学的对象,以大概念为教学的主线,在结构中、在联系中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并不排斥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究,而是要防止将知识点割裂成为碎片化的形态进行孤立的训练和记忆,强调在大概念和整体的视野和背景下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