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进行模块教学
对地理1三个不同版本的比较朱中建2012.5.6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现代公布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需要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1.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2.内容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共同必修课程由“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重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与时代性。现就“地理1”中的三个版本(重庆目前使用的三个版本:人教社、湘教版和中图版)进行比较,看看他们各自是怎样对地理1的内容进行呈现的,我们该怎样去把握,又怎样对地理课标教材进行命题和分析。高中地理的总体目标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内容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课标的表述)三个版本对这个题目表述各不相同。湘教版与中图版的表述与课标一致,而人教社则是“行星地球”。人教社对地球的定位要小一些,把地球直接放进了行星的行列中,从侧面告诉学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我们看一下这章课标是怎样要求的?
第一,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第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分析地球运动个地理意义。第四,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个圈层的主要特点。
活动建议:第一节人教社:宇宙中的地球湘教版: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图版:地球在宇宙中它们都是从宇宙中的地球→太阳系中的地球→地球本身→(怎样描述既普通又特殊)三个版本从不同侧面呈现了(1)天体,天体系统(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位置,大小及特征)。人教社在这里提出了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而湘教版和中图版在这里没有说,而是放在下一个问题中,(3)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特殊性。这一节在各种考试中是怎样出现的?1.要求学生判断各种天体,区分和填出天体的结构层次。(在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都会出现)。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出现的频率最高。3.目前的试题中出现描述和简答地球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的次之。(一般出现在客观试题中)。试题举例1.我们在晴朗的夜空中看到的绝大多数星星是A.行星B.恒星C.流星D.星云2.地球是太阳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与其他行星不同B.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C.体积与其他行星不同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读太阳系模式图(图7),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A
,B
,C
,D
。
(2)图中所示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该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3)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星轨道和
星轨道之间。教学要求
对于课标教材,要求教师讲清楚本节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学生能够辨析八大行星之间的位置和一系列关系,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就差不多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个版本介绍内容大致相同,都从太阳辐射入手,将太阳辐射能从不同角度分解进地球的地理事物之中。以太阳活动中的黑子、耀斑及太阳风去影响地球。(从气候,地磁场,激光现象,无线电短波等方面呈现对地球的影响)。这里有不同的是对太阳辐射范围人教社没有提及,其他两个版本均有涉及。(2000年以前的教材,人教社教材中均有详细介绍)。三个版本呈现的方式有以活动,有以案例或探索方式呈现。考试中试题呈现方式主要以客观试题呈现1.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B.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能量 C.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反应D.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2.在太阳大气中,由外到里依次是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3.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爆发 C.极光现象 D.磁暴教学要求
讲清楚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能量,太阳活动及其主要标志,对地球有哪些影响。第三节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既是本章重点内容,又是教学的难点,三个版本大同小异,人教社与中图社的呈现方式差不多,均将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融入在一起做比较讲解,在公转中均单独介绍近、远日点。而湘教版则是将自转和公转单独讲。其他知识的呈现方式都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昼夜交替的问题,很多地方都认为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没有去考虑公转,其实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要注意区别。课标的活动建议中有这样一句话: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各种试题呈现方式
这一节知识点多,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都会在考试试题中出现(如: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定义、速度、轨迹等),地理原理地理计算(如地理意义,时区的换算等)。1.在地球自转中,如果一日的时间长度用24小时来表示,则称为
A.恒星日B.恒星年C.太阳日D.太阳年
2.某游客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阳光明媚,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把大地染上了一片金黄,平静如镜的稻田里秧苗露出了点点新芽……”。据此判断,这一天应该在
A.春分日前后B.夏至日前后
C.秋分日前后D.冬至日前后
3.下列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4.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A.23°B.20°C.23°26ˊD.22°26ˊ
5.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
A.右偏转B.左偏转C.南偏转D.北偏转教学要求及建议
本节内容按照课标要求讲清楚就行,切记将地理计算讲得太深,太阳高度角也只是定性的描述和简单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计算。但对自转和公转过程中的地理原理和产生的地理现象原因的解释要给学生讲清楚。第四节地球的地球的圈层结构
这部分知识很早以前人教社教材讲过(2000年以前),后来删去了,现在三个版本都出现,主要是课标有这一条的要求,看似新知识,但对老教师来说也是旧知识。知识内容不多,且简单。考试也只是涉及圈层(内部和外部)界面以及地震波的研究。不同的是中图版教材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放到这里讲述。这部分知识在试题中可以联系地质灾害、地震,水循环等知识命制试题,有一定的跨度。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C.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2.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目前为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主要靠的是()A.深层钻孔B.地震波C.岩浆喷发D.卫星定位3.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图中字母A、B分别是
界面、
界面。横波在通过A界面时,波速
,通过B界面时,波速
;说明B界以下的D层物质可能为
态。(2)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C是
;D是
。①十②十③是
,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①、②、③、④)层。(3)A界面以上的圈层厚度不均,其表现为
部分较厚,
部分较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这一章的内容三个版本在教材编排上差异较大,但知识内容都差不多,只是呈现方式不一样。按照课程标准呈现的顺序编排教材的主要是湘教版: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中图社在这一章对教材的编排是:以课题“模拟大气温室效应”入手,首先讲述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二节水的运动(水循环和洋流)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人教社:第二章~第四章。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大气运动,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水循环;海水运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地理1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也就是地球的外部圈层的大部分内容)。
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本书结构基本上是以地球的圈层构造来安排的,这在人教社教材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地球内部圈层主要是在第一章,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是第二至四章,它们以岩石圈为纽带把两个圈层联系起来。而最后部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对全书的总结,而外部圈层生物圈主要体现在这部分(自然带)所以以生物为纽带将前面内容联系起来。
这部分知识涉及内容广,知识点多,联系广泛是地理1命制试题的主要阵地,主要体现在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气压状况和气流运动,气旋反气旋,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水循环,洋流,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标形态,内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板块运动等内容。试题举例1.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B.广西桂林七星岩溶洞C.华山西峰
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2.下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回答3~4题。3.该版面景观表示的是()A.桂林山水B.长江三峡C.杭州西湖D.九寨沟风光4.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读图2,回答1~2题。
1.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A.aB.bC.cD.d2.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A.山岭B.褶皱C.断层D.隆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地的气流运动形式称为
,乙地的气压为
。它们是影响
的重要天气系统。(2)CD表示
线,EF表示
线。(3)甲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是
,乙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是
,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是在类似
(甲或乙)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
。(2)人类可以通过
、
等工程措施对E环节施加影响。(3)图中a处地质构造为
,b处地质构造为
。a、b两处中有利于地下水储存的是
。(4)b处形成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海陆间水循环(1分)(2)修建水库(1分)跨流域调水(1分)(3)向斜(1分)背斜(1分)a(1分)(4)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层疏松,容易遭受外力侵蚀而形成谷地(1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互相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部分内容三个版本呈现的方式都差不多。人教社这部分知识讲的很简单: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湘教版:分三节讲述:第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与环境变迁第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图版: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举例
1.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2.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读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回答1~2题。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2.我国西北地区A.光照弱B.冰川、冻土广C.风力大D.河流多,流量丰富
1.我国南方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以粮为纲,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状况,根本原因是
A.土壤贫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表格式教案
- 酶解法制备高效环保洗涤剂配方
- 森林经营实施方案
-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章末质量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2
- 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中语文精读课文一第2课2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学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58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5高考数学考二轮题型专项练3客观题8+3+3标准练(C)-专项训练【含答案】
- 农村开荒土地承包权转让协议书
- 牙科门诊病历
- 2023年小学科学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5篇)
- 三年级上册递等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政治画像品德操守自我评价3篇
- 奶茶督导述职报告
- 山东莱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白熊效应(修订版)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
- 立项报告盖章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