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系统疾病
DiseasesofDigestivesystem1消化系统疾病DiseasesofDigestive第一节
慢性胃炎
病因不是很明确,有关因素:
(1)急性胃炎的继续
(2)十二指肠液-胆汁的反流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损伤)
(4)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 2第一节慢性胃炎
病因不是很明确,有关因素: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根据形态学的病变程度可分为:
1.慢性浅表性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炎
3.慢性肥厚性胃炎
(少见)3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31.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粘膜充血水肿,深红色,有时伴点状出血或糜烂。光镜下:(1)炎症病变仅限于粘膜浅层,固有腺体保持完整;(2)粘膜浅层水肿、点状出血和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41.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粘膜充血水肿,深红色,有时伴点状出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和消失,表面呈细颗粒状,灰白/黄色。光镜下:(1)胃固有腺体萎缩(体积变小、数目减少或消失);(2)出现肠上皮化生(胃粘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取代);(3)粘膜全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5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和消失,表面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溃疡病
[概述]
溃疡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均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故称消化性溃疡。溃疡病常发生于20~50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30岁左右,胃溃疡多见于40~50岁。在溃疡病中,十二指肠溃疡约占75%左右,胃溃疡约占20%左右,二者同时发生即复合性溃疡约占5%左右。6第二节消化性溃疡/溃疡病6[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防御屏障破坏及胃液的自我消化有关1.幽门螺杆菌(HP)感染2.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3.胃酸分泌增加(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吸烟;高钙等)4.应激和心理因素7[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防御屏障破坏7[病理变化]*:
1.好发部位*:请记住哦!(1)胃溃疡多发生于胃窦小弯处,以邻近幽门管多见(胃小弯幽门部)。(2)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
8[病理变化]*:82.肉眼观:溃疡常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面平坦,深浅不一,(早期表浅,仅达粘膜下层,深者可达肌层,直至浆膜。)周围粘膜皱襞变粗,呈星芒状。胃溃疡的直径多<2.5cm;十二指肠溃疡小而浅,多<1cm。92.肉眼观:93.镜下: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大致可分为四层*:(1)渗出层:位于溃疡表面,为一层炎性渗出物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构成。(2)坏死层:由无结构的坏死组织构成。(3)肉芽组织层: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4)瘢痕层:主要由大量胶原纤维和少数纤维细胞构成。103.镜下:1111
此外,瘢痕组织层内的小动脉因炎症刺激常发生增生性小动脉内膜炎,使内膜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局部血供不足→可能是造成溃疡长期不易愈合的因素之一。溃疡底部神经丛内的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和断裂,神经纤维的断端呈球状增生,这可能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12此外,瘢痕组织层内的小动脉因炎症刺激常发生增[临床病理联系]:
1.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饭后0.5~2小时(餐后痛),持续1~2小时;多为胀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约手掌大小,进食更痛,服用抗酸药物无效,疼痛无季节性------由于进食后食物的刺激,使胃泌素分泌亢进,胃酸分泌增多,刺激溃疡面和局部神经末梢以及引起胃壁平滑肌收缩或痉挛所致。13[临床病理联系]:13
十二指肠溃疡病疼痛多出现于餐后3~4h(午夜或饥饿时),持续至下次进餐前,(夜间痛、空腹痛或饥饿痛);多为烧灼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正中线稍偏右,进食或服用抗酸药物后可很快减轻或完全缓解,有季节性发作特点(秋季~早春好发)-----由于午夜或饥饿时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酸分泌过多刺激病灶的结果,进食后胃酸被中和或稀释,疼痛减轻或缓解。14十二指肠溃疡病疼痛多出现于餐后3~4h(午夜2.反酸或呕吐:由于胃酸刺激引起胃幽门括约肌痉挛和胃逆蠕动,使酸性内容物向上返流至食道和口腔或呕吐。3.嗳气和上腹部饱胀感:由于胃幽门括约肌痉挛,胃蠕动减弱,胃内容物排空延迟,滞留于胃内引起发酵、产气及消化不良所致。4.X线钡餐摄片:溃疡处可见“龛影”。152.反酸或呕吐:由于胃酸刺激引起胃幽门括约肌痉挛和胃逆蠕动,[结局及并发症]
愈合: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愈合。溃疡底部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由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修复而愈合。
并发症:要记住哦!16[结局及并发症]161.幽门梗阻:占5~10%,多见于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原因:(1)溃疡反复发作→纤维增生→疤痕收缩-----器质性梗阻。(2)溃疡周围炎性水肿,或受炎症刺激幽门括约肌痉挛-----功能性梗阻。表现:大量胃潴留显著腹胀、反复呕吐大量酸性胃液丢失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71.幽门梗阻:占5~10%,多见于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出血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约
10~35%的患者发生大出血。
10%的患者在先前无任何症状,可突然发生大量出血或黑便,患者可出现柏油样大便及呕血,甚至出血性休克。有时出血量很少,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182.出血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约183.穿孔:这是消化性溃疡最危险的合并症,发生率5%左右,但占本病死亡病例的65%。穿孔是溃疡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的结果。慢性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或周围脓肿。急性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表现: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4.癌变:很少见,其发生率约1%,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长期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癌变则罕见。193.穿孔:这是消化性溃疡最危险的合并4.癌变本节完谢谢观看20本节完谢谢观看20[病因和发病机理]: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1:胃液的消化作用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酸性胃液分泌过多。胃粘膜屏障破坏-----抗消化机能下降酸性胃液不多也可引起本病(如:HP感染;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等)21[病因和发病机理]:1:胃液的消化作用21
2:神经内分泌机能紊乱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有迷走神经机能亢进直接刺激腺体大量分泌胃溃疡患者迷走神经机能低下胃蠕动减弱胃内排空延迟内容物对胃窦部G细胞的刺激时间延长胃泌素分泌↑胃腺体持续分泌增多222:神经内分泌机能紊乱223:其他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A”、“O”型血易患本病溃疡病素质(多愁善感者)233:其他因素:2324242525262627272828
消化系统疾病
DiseasesofDigestivesystem29消化系统疾病DiseasesofDigestive第一节
慢性胃炎
病因不是很明确,有关因素:
(1)急性胃炎的继续
(2)十二指肠液-胆汁的反流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损伤)
(4)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 30第一节慢性胃炎
病因不是很明确,有关因素: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根据形态学的病变程度可分为:
1.慢性浅表性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炎
3.慢性肥厚性胃炎
(少见)31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31.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粘膜充血水肿,深红色,有时伴点状出血或糜烂。光镜下:(1)炎症病变仅限于粘膜浅层,固有腺体保持完整;(2)粘膜浅层水肿、点状出血和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321.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粘膜充血水肿,深红色,有时伴点状出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和消失,表面呈细颗粒状,灰白/黄色。光镜下:(1)胃固有腺体萎缩(体积变小、数目减少或消失);(2)出现肠上皮化生(胃粘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取代);(3)粘膜全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33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和消失,表面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溃疡病
[概述]
溃疡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均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故称消化性溃疡。溃疡病常发生于20~50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30岁左右,胃溃疡多见于40~50岁。在溃疡病中,十二指肠溃疡约占75%左右,胃溃疡约占20%左右,二者同时发生即复合性溃疡约占5%左右。34第二节消化性溃疡/溃疡病6[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防御屏障破坏及胃液的自我消化有关1.幽门螺杆菌(HP)感染2.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3.胃酸分泌增加(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吸烟;高钙等)4.应激和心理因素35[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防御屏障破坏7[病理变化]*:
1.好发部位*:请记住哦!(1)胃溃疡多发生于胃窦小弯处,以邻近幽门管多见(胃小弯幽门部)。(2)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
36[病理变化]*:82.肉眼观:溃疡常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面平坦,深浅不一,(早期表浅,仅达粘膜下层,深者可达肌层,直至浆膜。)周围粘膜皱襞变粗,呈星芒状。胃溃疡的直径多<2.5cm;十二指肠溃疡小而浅,多<1cm。372.肉眼观:93.镜下: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大致可分为四层*:(1)渗出层:位于溃疡表面,为一层炎性渗出物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构成。(2)坏死层:由无结构的坏死组织构成。(3)肉芽组织层: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4)瘢痕层:主要由大量胶原纤维和少数纤维细胞构成。383.镜下:3911
此外,瘢痕组织层内的小动脉因炎症刺激常发生增生性小动脉内膜炎,使内膜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局部血供不足→可能是造成溃疡长期不易愈合的因素之一。溃疡底部神经丛内的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和断裂,神经纤维的断端呈球状增生,这可能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40此外,瘢痕组织层内的小动脉因炎症刺激常发生增[临床病理联系]:
1.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饭后0.5~2小时(餐后痛),持续1~2小时;多为胀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约手掌大小,进食更痛,服用抗酸药物无效,疼痛无季节性------由于进食后食物的刺激,使胃泌素分泌亢进,胃酸分泌增多,刺激溃疡面和局部神经末梢以及引起胃壁平滑肌收缩或痉挛所致。41[临床病理联系]:13
十二指肠溃疡病疼痛多出现于餐后3~4h(午夜或饥饿时),持续至下次进餐前,(夜间痛、空腹痛或饥饿痛);多为烧灼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正中线稍偏右,进食或服用抗酸药物后可很快减轻或完全缓解,有季节性发作特点(秋季~早春好发)-----由于午夜或饥饿时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酸分泌过多刺激病灶的结果,进食后胃酸被中和或稀释,疼痛减轻或缓解。42十二指肠溃疡病疼痛多出现于餐后3~4h(午夜2.反酸或呕吐:由于胃酸刺激引起胃幽门括约肌痉挛和胃逆蠕动,使酸性内容物向上返流至食道和口腔或呕吐。3.嗳气和上腹部饱胀感:由于胃幽门括约肌痉挛,胃蠕动减弱,胃内容物排空延迟,滞留于胃内引起发酵、产气及消化不良所致。4.X线钡餐摄片:溃疡处可见“龛影”。432.反酸或呕吐:由于胃酸刺激引起胃幽门括约肌痉挛和胃逆蠕动,[结局及并发症]
愈合: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愈合。溃疡底部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由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修复而愈合。
并发症:要记住哦!44[结局及并发症]161.幽门梗阻:占5~10%,多见于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原因:(1)溃疡反复发作→纤维增生→疤痕收缩-----器质性梗阻。(2)溃疡周围炎性水肿,或受炎症刺激幽门括约肌痉挛-----功能性梗阻。表现:大量胃潴留显著腹胀、反复呕吐大量酸性胃液丢失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451.幽门梗阻:占5~10%,多见于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出血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约
10~35%的患者发生大出血。
10%的患者在先前无任何症状,可突然发生大量出血或黑便,患者可出现柏油样大便及呕血,甚至出血性休克。有时出血量很少,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462.出血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语阅读教程》课件-2教学课件:汉语阅读教程L2
- 2025年委托物业管理合同示范文本格式样本协议
- 2025网签租赁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护理
- 动脉瘤的临床护理
- 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护理
- 2025股权转让合同补充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公路工程实务题库与答案
- 解析表达特点洞悉观察秘妙-《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护理
- 医院食堂运营食堂餐饮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船舶岸基应急预案
- 招标代理机构入围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 GB/T 19632-2023殡葬服务、设施、设备、用品分类与代码
- 宠物疾病与公共卫生 人畜共患病
- 杀虫剂对生物的影响(课件)三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 年产吲哚美辛的生产设计设计说明书
-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
- 车位租赁合同证明书
- GB/T 3091-201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