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结构施工方案_第1页
基坑结构施工方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挖盾构始发井、轨排井结构施工方案1【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地铁里程:YCK10+007.390~YCKZCK10+007.390~ZCK施工单位: 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盾构1标段【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工程经理部编制单位: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市轨道1江南盾构区间工程经理部部 门: 施工技术部— 编制依据

单位技术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时间: 2005年10月29日审批时间: 年 月 日1~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相关设计资料、合同文件、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本标段工程地质勘测资料、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公司在深基坑施工方面的丰富阅历;、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标准、规那么、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广州地区在平安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二工程概况工程概述其里程位置为YCK12+369.954~YCK12+468.854,长,包括围护结构其外包1。图1 盾构始发井〔兼做轨排井〕及明洞平面位置示意图800mm1500mm20.4321.943结构采纳大跨度马蹄形断面。主要工程数量2:表2 主要工程数量序号序号工程工程单位主要工程量1233456789三 施工进度安排四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我部成立以孙平利为工程经理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进行现场组织管理,并统一管理和实施该土建工程的施工。钢混模机防地机运综测监试开筋凝型械水层修输合量测验挖班加工土班班运转班加固班班班组组组班班班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盾构1标【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项目经理:孙平利张新义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盾构1标【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项目经理:孙平利张新义项目副经理曾刚施工技术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质量安全部综合办公室施工管理管理措施10095%以上。2.2施工过程职责与组织部门岗位责任制的根底上实行行政领导和主要管理人员工地值班制度和工序技术负责制度。具体安排如下:施工总负责:孙平利 曾刚 技术总负责:卓普周 施工现场管理及工序组织协调: 施工负责:曾 刚 技术负责:党西锋 姚天全施工监测与工序报验: 技术负责:徐东升施工负责:程向阳试验检测: 技术负责:张朝鲜施工负责:徐东升施工过程中,各工序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工序的技术指导、技术监督,并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应信息。质量监察工程师依据质量总目标,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使工程能按合同、设计、标准的要求施工;进行隐环境保护等工作。物资设备部门负责人依据工程进度情况,合理组织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负责各种原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调配,对工程所用的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责。五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施工预备〔1批后实施。方案中包括设备、机具、劳动力组织、砼供给方式、现场质量检查方法、砼浇注流程、路线、工艺、砼的养护及防止砼开裂等的各项措施;〔2〕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认真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3〕结构施工前,对围护结构外表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4〕在每一结构段施工前先施工垫层;5报审批准后,依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6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垫层施工〔1井管的保护;〔2〕明挖至基底设计高程以上20~30cm时首先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防止扰动原状土。施工段两侧设截水沟和集水坑,防止基底浸泡变软;注;〔4层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难度。220mm40mm〔51行。序号检查频率项目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频率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厚度+30 -202高程+5 -10每施工段10m≥4≥4尺量水准仪量底板〔包括底梁〕施工〔1〕底板〔底梁〕紧随垫层、底板防水层之后施工;〔2〕结构底板〔底梁〕钢筋及砼施工;钢筋在地面加工制作好后,吊入基坑内绑扎,焊接质量和搭接长度满足标准及设计要求;制作安装好的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安装各种预埋件、预留孔,并经检查、核对无误后浇注底板砼。采纳商品砼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层、分段对称连续浇注。模板及预埋件、预留孔安装误差按表2执行,钢筋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允许偏差按表3、表42、3、4也适用于侧墙,中隔墙,中板、顶板等施工。序号检查频率项目序号检查频率项目允许偏差〔mm〕范围点数检验方法用尺量用2m直尺检验用尺量1相邻两板外表上下差刨光模板不刨光模板23每42外表平整度刨光模板3个构4不刨光模板5件3模宽柱、桩±51数梁、桁架板0、-100、-10高柱、桩梁、桁架0、-50、-101用尺量板柱、桩0、-100、-5长梁、桁架0、-51用尺量板0、-54侧向弯曲柱、桩梁、桁架板L/1500H/1000L/2000,且≯10每个构件1沿构件全长拉线量取最大矢高5预留孔洞位置预应力钢筋孔道其他(梁端)310每个孔洞1用尺量钢板联结板位置31用尺量6预埋件等螺栓锚筋等平面高度位置外露长度210±10每个预埋件111用水准仪量测用尺量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范围点检验方法内尺寸表3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序序号检验频率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冷拉率不大于设计规定受力钢筋成型长度弯起点位置3弯起钢筋弯起高度+5、-10±200、-10范围每根(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根)点数121121用尺量4箍筋尺寸0、52序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序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号号〔mm〕范围点数1顺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受力筋的排距梁、柱受力钢板、墙筋间距±52用尺量±10每个构件或构22±102基础±204在任意一个断面量取每根钢筋间距最1点3箍筋间距±205用尺量梁、柱±54保护层厚度板、墙±3基础5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头截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25%每个构件或构5用尺量±10点数计算截面面积30d500mm,d为一根受拉筋的直径。侧墙及中隔墙施工〔1〕砂浆找平层施工层。〔2〕侧墙及中隔墙施工要求后按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2;钢模板立楞25钢模板立楞25100X100方木地斜撑25b下连斜撑25b20槽钢续100X100方木水泥砂浆找平墙φ22预埋钢筋止水条φ48预埋钢筋混凝土底板立楞

钢模板预埋钢筋 斜撑立面图 平面图2侧模支撑示意图6注提供非常理想的结合面。收口网设立要牢固,防止因超重物挤压损坏;7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保证侧墙砼振捣密实;8〕中隔墙施工用模板与侧墙相同,其具体施工可相互参照进行。顶板〔中板〕施工的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支撑。立杆顶端加可调定托,以便调整模板高程。立杆×0~强度及变形满足施工要求。质方木,并将方木间距加密等。〔2行检查,有质量隐患的及时修补或淘汰;〕采纳泵送商品砼,分层分段对称浇注,顶板砼终凝之前做好压实、提浆、抹面工作,并按要求作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较大,在楼板到达设计强度、撤除钢支撑之前,实行在中空部位增设临时钢管支撑〔间距由计算确定〕的方法来保证楼板不被损坏。〔5〕结构各接头处设置沉降缝,防止由于不均匀沉降影响使用功能。轨排井及明洞段大跨度马蹄形断面主体结构施工m0mC201000mm3。3大跨度马蹄形断面结构示意图I20750mm30159m1、型钢拱架设计9-36I207间用螺栓连接,采纳[20槽钢及φ42钢管组成支撑体系。拱架纵向依据间距750mmφ252000mm5型钢拱架及支撑示意图2、混凝土浇注拱架立好后,按9m一段浇注二衬结构混凝土,堵头模板采纳木模,浇注混凝土时,从两边对称向中间进行,浇注到达设计厚度后,人工摸平顶面。浇注完成后养护等强,模板及拱架等二衬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后撤除。基坑回填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师验收后分段分层回填。具体施工方法和程序如下:〔1〕回填前将基坑内积水、杂物清理洁净;〕结构两侧、顶板以上采纳粘土回填,厚度不少于,其它部位依据价格和土源,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3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密度等参数;50cm50cm碾压,碾压时薄填、慢行、先轻后重、反复碾压,按机械性能控制行驶速度,压碾时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人工夯填时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1m,高度不大于;〔5坑长50m〔且不大于1000m2〕取一组,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25m〔且不大于500m2〕取一组,取样点不少于6个,在中部和两边各取两点,遇有填料类别和特征明显变化或压实质量可疑处适当增加点位,对粘土采纳环刀法检测,对砂性土采纳灌砂法检测,到达密实度后进行上层回填;〔66;顶板以下标高(cm)最低压实度(%)顶板以下标高(cm)最低压实度(%)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