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时练习卷-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时练习卷-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时练习卷-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时练习卷-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时练习卷-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1961年3月,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安徽省实行“责任田”的情况,并在会上介绍“包产到户”的做法。毛泽东表示可以试验。据估计,到1962年上半年,全国20%的农村地区,安徽80%的农村,贵州4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反映了()A.农村中“左”倾思想得到纠正 B.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D.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2.下图为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B.工农经济实现均衡发展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D.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3.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一修正案()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B.调整了农业的生产关系C.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4.“文化大革命”表现出那些貌似革命的红色油彩,折射出的恰好是周秦至明清的封建灵光:个人崇拜、造神礼仪、党同伐异、血统论、抄家术、关牛棚、语录歌、忠字舞……光怪陆离,种种滑稽,并非资本主义的复辟,却是地地道道的封建演化物。这说明了当时()A.对人权法治的尊重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封建余毒依然存在 D.资本主义复辟已被阻止5.1964—1978年,国家投资2053亿元、调动数百万人开展“大三线建设”,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起“小而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和科技研发体系。据此可知“大三线建设”()A.优化了我国的经济布局 B.改变了中西部落后面貌C.打破了中苏的外交僵局 D.调整了我国的工业结构6.1971年,毛泽东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层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表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是()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C.第三世界的崛起 D.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7.周恩来曾指出说:“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这一公报的发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8.196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44个,到1972年底达到88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B.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法律制度走向健全;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制度得以重建和完善。这一历程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A.推动了经济发展 B.优于西方国家C.遭到了严重破坏 D.在曲折中得到发展10.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工作第一线,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雷锋 B.焦裕禄C.王进喜 D.邓稼先11.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为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Chineseare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面对美国的举动,日本政府()A.结束了日美同盟关系 B.正式与中国政府建交C.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二、非选择题13.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明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摘编自李潜虞《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1)根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百姓俗语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某历史时期的宣传口号材料三命题的维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历史的维度: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本质的维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践的维度: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和遵循“三个必须”世界的维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曲青山《从五个维度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哪些人的梦想?与这一梦想相对应的是什么经济形态?(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时期中国人的什么梦想?这一梦想的问题在哪里?(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梦的内涵。不同时期不同的中国梦说明了什么?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1961年3月,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安徽省实行“责任田”的情况,并在会上介绍“包产到户”的做法。毛泽东表示可以试验。据估计,到1962年上半年,全国20%的农村地区,安徽80%的农村,贵州4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反映了()A.农村中“左”倾思想得到纠正 B.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D.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20世纪6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实行的,反映了在严峻经济形势下对政策进行的局部调整,故B项符合题意;这一试验短暂实施,效果有限,不能说明农村的“左”倾思想已得到纠正,排除A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排除C项;这一措施短暂实施,效果有限,农民并没有真正获得生产自主权,排除D项。2.下图为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B.工农经济实现均衡发展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D.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答案】C【解析】“1965年”对应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故C项符合题意;“双百”方针在1956年正式提出,排除A项;1965年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所带来的问题进行调整,并不意味着工农经济实现均衡发展,事实上,重工业依然是工业发展的重点,排除B项;经济领域冒进思想到20世纪60年代调整后有所改正,排除D项。3.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一修正案()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B.调整了农业的生产关系C.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B【解析】“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农村分配制度的调整,实质是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故B项正确;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C项“结束了”表述错误,排除;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排除D项。4.“文化大革命”表现出那些貌似革命的红色油彩,折射出的恰好是周秦至明清的封建灵光:个人崇拜、造神礼仪、党同伐异、血统论、抄家术、关牛棚、语录歌、忠字舞……光怪陆离,种种滑稽,并非资本主义的复辟,却是地地道道的封建演化物。这说明了当时()A.对人权法治的尊重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封建余毒依然存在 D.资本主义复辟已被阻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折射出的恰好是周秦至明清的封建灵光”“却是地地道道的封建演化物”可知,这说明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封建余毒依然存在,故C项正确。5.1964—1978年,国家投资2053亿元、调动数百万人开展“大三线建设”,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起“小而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和科技研发体系。据此可知“大三线建设”()A.优化了我国的经济布局 B.改变了中西部落后面貌C.打破了中苏的外交僵局 D.调整了我国的工业结构【答案】A【解析】1964—1978年在西南地区的工业化建设推动了该地区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的经济布局,A项正确;B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1964—1978年中苏关系处于恶化阶段,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经济区域布局而非工业结构,排除D项。6.1971年,毛泽东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层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表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是()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C.第三世界的崛起 D.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答案】C【解析】中美关系缓和始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A项错误;材料“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强调第三世界的作用,而不是自身实力增强,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7.周恩来曾指出说:“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这一公报的发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答案】D【解析】材料中周恩来以及“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说明是1972年中美签署的《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A项是日内瓦会议的影响,B项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C项是1979年1月1日,均排除。8.196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44个,到1972年底达到88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B.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72年底达到88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调整了对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故A项符合题意;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排除B项;1972年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排除C项;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D项。9.“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法律制度走向健全;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制度得以重建和完善。这一历程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A.推动了经济发展 B.优于西方国家C.遭到了严重破坏 D.在曲折中得到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得以重建和完善”可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曲折中得到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由材料内容看不出民主政治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优于西方国家,故排除A、B两项;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只是材料内容的一方面,不能完整体现题意,故排除C项。10.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工作第一线,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雷锋 B.焦裕禄C.王进喜 D.邓稼先【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故B项正确。11.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为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Chineseare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答案】B【解析】根据“1971年11月8日”并联系题干“TheChineseareComing”,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故B项符合题意;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排除A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排除C项;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是在1971年4月,排除D项。1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面对美国的举动,日本政府()A.结束了日美同盟关系 B.正式与中国政府建交C.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建交,B项正确;日本并没有结束日美同盟关系,A项错误;日本和中国建交并没有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C项错误;材料说明日本与中国建交,并不是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明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摘编自李潜虞《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1)根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答案】(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的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2)影响: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百姓俗语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你是英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