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中考冲刺-最新最全2023年全国中考历史冲刺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科技教育与文化_第1页
初中历史中考中考冲刺-最新最全2023年全国中考历史冲刺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科技教育与文化_第2页
初中历史中考中考冲刺-最新最全2023年全国中考历史冲刺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科技教育与文化_第3页
初中历史中考中考冲刺-最新最全2023年全国中考历史冲刺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科技教育与文化_第4页
初中历史中考中考冲刺-最新最全2023年全国中考历史冲刺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科技教育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最全2023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科技、教育与文化【内容标准】(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一、选择题:●(2023·江苏南京)17.2023年,有位中国水稻专家获得“世界粮食奖”,他是A.宋应星 B.詹天佑 C.邓稼先 D.袁隆平●(2023·江苏淮安)20.建国后,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垄断,我国决定A.建立人民空军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研制“两弹一星” D.实施“863计划”●(2023·新疆)6.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CA.导弹B.气象卫星C.人造地球卫星D.实用通信卫星●(2023·广东省)15.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1\*GB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2\*GB3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GB3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4\*GB3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A.=1\*GB3①=2\*GB3②B.=3\*GB3③=4\*GB3④C.=2\*GB3②=3\*GB3③D.=1\*GB3①=4\*GB3④●(2023·湖南怀化)31.从湘西安江农校走出的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23·湖南湘潭)20、据媒体报道:2023年9月,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2号”平均亩产达到926公斤。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A、袁隆平B、刘筠C、陈国达D、黄伯云●(2023·贵州黔东南)年10月,我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2023·贵州贵阳)18.曾经有一位学者高度评价袁隆平:“是他使饥饿的威胁退却,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BA.研制原子弹B.培育杂交水稻C.设计三峡工程D.开发互联网技术●(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11.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A.邓稼先B.王进喜C.袁隆平D.焦裕禄●(2023·湖北武汉)25.科技发展影响世界,科学名人世人永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贡献是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发现电磁感应原理C.研制“两弹一星”●(2023·湖北咸宁)19、1996年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863计划纲要》并作为高技术发展重点的是:A、信息技术B、生物技术C、能源技术D、海洋高技术●(2023·山东滨州)15.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A.袁隆平B.邓稼先C.焦裕禄D.钱学森●(2023·四川自贡)45.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①“两弹”成功研制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③籼型杂交水稻 ④“东方红一号”卫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023·四川内江)(5)他新培育出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已获得1100多公斤的世界最高产量,他是杨利伟。错误:;改正:。(5)错:杨利伟;改正:袁隆平。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D.青藏公路通车●(2023·乌鲁木齐)12.新华社电:2023年6月,中国自己制造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实验。这次科学实验属于“863计划”中高技术领域的A.生物技术B.自动化技术C.海洋高技术D.信息技术●(2023·山东潍坊)14.2023年11月,“神舟八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次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东方红1号卫星射成功●(2023·辽宁抚顺本溪铁岭)5.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长征一号B.东方红一号C.神舟五号D.神舟六号●(2023·辽宁盘锦)18.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邓稼先B.杨振宁C.袁隆平D.钱学森二、非选择题●(2023·江苏盐城)27.今年5月底,第十五届国际科技产业展览会(又称“科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正积极由近代的科技弱国向当代科技创新国家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中国经济网材料二: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卡尔·本茨和他的汽车材料三:……本届科博会有约10家央企亮相,其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又名“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为首次参展。……作为推动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科博会首次组织农业科技展区,突出展示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将集中展示“中国国际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项目。——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勇于创新”,请举两例说明。(3分)(3)“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但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结合材料三所涉及的领域,列举两个抓住“良好机遇”所取得的成果,并请写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高科技发展计划的名称。(3分)27.(1)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使用;(1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1分)(2)第二次科技革命;(1分)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莱特兄弟试制飞机成功等。(答符合题意的其他主要发明同样给分,每例1分,共2分)(3)原子弹(或其他核技术、军事技术成就);(1分)籼型杂交水稻(或其他农业科技重大成果);(1分)863计划。(1分)●(2023·贵州六盘水)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分,仔细观察图片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目的括号内)图一《金刚经》局部图图二《资治通鉴》书影图三詹天佑与袁隆平16.图一是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印刷的作品。(▲)17.图二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名著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8.图三的两位科学家在我国交通运输业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19.上述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国科技和史学的部分成就。(▲)16.×;17.×;18.×;19.√●(2023·贵州六盘水)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材料二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工农业总产值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国防科技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材料三十一届中三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改变农村面貌。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大为提高。(1)依据材料一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出现的两个急躁冒进的失误。(4分)(2)材料二中“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原因是什么?(2分)(3)在1964年,“国防科技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指的是什么?(2分)(4)材料三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成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是谁?(2分)23.(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等为首的各级干部抵制“左”的错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4)邓小平。●(2023·四川宜宾)11.文化昌盛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亦,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雷锋“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悼伏尔泰(1)根据上述言论,请任选其一并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2分)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和独具特色而灿烂的文明景观。(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6分)①在下面中国古代文字演变图示空白处填上对应字体名(2分)②请列举现存代表我国古代建筑成就(两例,2分)③属于“古代中国制造”,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并影响当地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哪些?(各举一例)(2分)材料二“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1919年3月蔡元培致《公言报》函(3)据材料二,说明蔡元培任职期间,北京大学的办学思想是什么?(1分)这个思想与同时期中国的哪些重大事件有密切联系?(2分)材料三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4)坚持“百家争鸣”“三个面向”方针,我国科技领域的成就硕果累累,试举两例说明。(2分)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教育与科技事业之间的关系。(1分)11.(1)要点①准确体现言论、人物及事例的有机联系(1分)②个人认识表达清楚、言之成理(1分)(2)①甲骨上、楷书(各1分,共2分)②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长城、故宫等(任写两例,各1分,共2分)③(社会发展)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日常生活)丝绸、瓷器、茶叶、指南针等(各写1例,各1分,共2分,符合题意即可)(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各1分,共2分)(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等。(任举两例各1分,共2分,符合题意即可);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带动文化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分,意思相同即可)●(2023·青海省)1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其中(1)到(6)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不得分)材料一: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材料二:第一次世界走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材料三:材料四:大约在埃及人创造出象形文字的同时.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材料五:材料六:l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请回答:(1)属于科技方面的是材料______(2)属于战争方面的是材料______(3)属于文化方面的是材料______(4)属于经济方面的是材料______(5)属于外交方面的是材料______(6)属于理论方面的是材料______(7)材料四中提到的两河流域,在这儿曾建立过一个灿烂辉煌的古代国家,该国是?(1分)(8)从材料五的两张图片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对它的发展你有何建议?(2分)12.(1)~(6)题,每题l分(1)五(2)三(3)四(4)二(5)一(6)六(7)古巴比伦王国(1分)(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竞争;加大力度进行科研开发;出台奖励机制。(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023·黑龙江龙东)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牲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材料二: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村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材料三: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材料四: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他”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可以节约大量耕地,用以种植其他有着较大供需缺口的作物。(1)材料一中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时间?运动中颁布了什么法令?(2分)(2)根据材料二,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走上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之路,这一“创新”指的是什么?(1分)(3)材料三是列宁针对俄国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1分)(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被誉为什么?(2分)(1)1950—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2)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3)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4)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分)●(2023·云南省)28.(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上述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2

分)(2)

在这场革命中瓦特改良的机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生产部门,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

分)材料二英国人汤姆开汽车到伦敦邮政大厦,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内容为:亲爱的妈妈,明天我将乘火车上午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回家,与您共度圣诞佳节。(3)请写出材料中涉及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3分)(4)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2分)材料三(5)根据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3分)(6)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28.(1)英国工业革命;(2分)(2)“蒸汽时代”;(2分)(3)汽车、电报、飞机等;(3分)(4)电气时代;(2分)(5)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培育新型杂交水稻。(3分)(6)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3分)【内容标准】(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选择题:●(2023·浙江宁波)14.“公交车几时到,手机一查就知道”。宁波“无线公交”最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科学技术A.新材料技术B.现代制造业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计算机信息技术●(2023·山西省)(3)2012年3月13日,《纽约时报》报道:发行244年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停印。说出印刷版百科全书停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或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1分)二、非选择题●(2023·湖南常德)25.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2分﹚●(2023·贵州贵阳)28.传媒与社会变迁(10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其最终的呈现方式还是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就是人们在外来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鲜事物不断出现。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的过程,而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举例说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出版和教育领域出现了哪些新鲜事物?(4分)(2)你认为当时新闻出版和教育领域的新鲜事物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3)转眼百年过去,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传媒形式日新月异,其中最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什么?在通过这些方式获取信息时,如果发现不良信息,我们该怎么办?(4分)28.(10分)(1)新闻出版(《申报》、商务印刷馆),教育(科举制的废除、新式学堂);(4分)(2)近代传媒出版业利用舆论的力量传播新式思想,唤醒了民众,促进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适应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1分)废科举、设立新式学堂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扩大了视野,改变了观念,适应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1分)(3)互联网,广播,电视,短信等(报刊除外);(2分)对于不良信息及时举报;对于来路不明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言之有理皆可。(2分)【内容标准】(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一、选择题:●(2023·山东莱芜)16.2012年2月14日,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给谢家麟、吴良镛两位院士颁发奖励证书(见右图)。这说明我国()CA.大力实施依法治国B.国有企业改革卓有成效C.大力实旋科教兴国战略D.改革开放成效显著●(2023·黑龙江鸡西)32.九年义务教育是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九年义务教育属于()A.学前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基础教育二、非选择题●(2023·湖南常德)25.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2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4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3分﹚(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5分﹚25.(1)瓦特改进蒸汽机。(2分)(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分)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1分﹚积极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极方面,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危害。(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分﹚认识:符合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有利于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促进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此题为开放试题,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共3分﹚●(2023·安徽省)11.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⑴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______________开办;同年,创办安庆的______________,开创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⑵1986年,_________________的颁布,推动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11、(1)京师大学堂;求是学堂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23·贵州铜仁)26.2023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党的历程刻骨铭心】图1: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图2: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材料二:【党的探索亘古未有】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一一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

:【党的政策温暖我心】(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2023年9月温家宝接受记者专访谈(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4分)(3)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1分)(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26、(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

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分)(2)三大改造;(2分)改革开放。(2分)(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4)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餐等等(言之有理,至少写出两项方可得2分)(2分)●(2023·广东深圳)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材料一图10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图11《南京条约》抄本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次序排列表年年份排名1860年1870年1880年1900年第1位英国英国美国美国第2位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第3位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第4位德国德国法国法国材料三:有人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每十年都有一次大发展,而且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集成电路从无到有仅用了2年,激光器仅用了1年的时间.特别是电子技术问世以后,其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从1973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微处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微处理机已更新了四代。——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图12让我们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发明材料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2023年国际专利申请情况:中兴通讯凭借2826件PCT国际专利,超越日本松下,跃居全球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第一位,华为列第三。在国家排名上美国第一,日本、德国和中国列第二位至第四位。另外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幅高达%。超过日本、加拿大、韩国和美国。------《深圳商报》2012年3月7日问题一:阅读材料一,今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该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当时英国军舰“皋华丽”号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要研究鸦片战争的历史,材料一中的照片(图10)和抄本(图11)属于第几手材料?(4分)问题二:材料二中英法、美德的工业生产排序各有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问题三: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意义?问题四:材料四说明我国实施的什么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你认为深圳市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以推动深圳经济的发展?(2分)28.问题一: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风力或蒸汽动力。第一手资料。4分问题二:英法排位下降,美德排位上升。原因:第二次工业**中,美德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法。4分问题三: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促进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等。3分问题四:科教兴国战略;吸引、培养创新人才,奖励科技发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等,言之有理即可。●(2023·福建南安)26.历史学习包括对图片的解读、史料的分析以及对历史规律的认知。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图片欣赏】图12孔子讲学图(1)根据图12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是什么?(2分)并写出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举出一例即可)。(2分)【史料分析】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并结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2分)【规律揭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从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需求出发,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国策。(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先后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答出一部即可。2分)从中你有什么启示?(2分)26.(1)教育的重大贡献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传播教育,因材施教,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举出一例即可)。温故而知新;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或言必行,行必果;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2)主张: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3)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