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保节能深度研究报告合集_第1页
2022年环保节能深度研究报告合集_第2页
2022年环保节能深度研究报告合集_第3页
2022年环保节能深度研究报告合集_第4页
2022年环保节能深度研究报告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环保节能深度研究报告合集资料汇编

目录1、中国天楹研究报告:重力储能补位双碳_环保主业延伸助攻2、福鞍股份研究报告:环保工程优势巩固_开辟锂电负极新成长级3、《202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4、2022年中国智慧环保布局案例政策支持助推行业发展【组图】5、中国甲酸价格回升_环保高压催生皮革纺织领域新需求[图]

中国天楹研究报告:重力储能补位双碳_环保主业延伸助攻1.环保主业稳定,轻资产化迈入新能源1.1城环全产业链服务商,先发入局重力储能并购+技术买断拓展业务,打造城市环境全产业链服务商。2006年公司成立,主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及环保设备生产制造。2014年,公司借壳中科建上市,更名为“中国天楹”,致力成为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全产业链服务商。2015年至2021年,公司依托并购、技术买断等方式扩宽业务规模,布局海外市场,公司以垃圾焚烧发电、城市环境服务、环保装备制造为压舱石,打通了从前端清扫、中转分选、末端处置的城市环境服务全产业链。2022年,公司通过获得EnergyVault独家技术授权,签订重力储能项目切入新能源领域,公司将凭借“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持续发展。重力储能业务落地,入局新能源领域构建双轮驱动。2021年成立子公司江苏能楹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焦新能源业务。2022年1月,公司控股子公司Altas与重力储能技术开发商签署《技术许可使用协议》,获得中国区独家使用许可技术建造和运营重力储能项目(GESS),切入新能源领域。公司与如东县政府签署了《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建立100MWh重力储能项目。2022年4月-5月,公司先后携手三峡、中建、国网等能源及建设领域的大型国企,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加速重力储能项目落地,公司“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蓝图初显。1.2连续回购股份,股权激励彰显公司信心实控人为严圣军夫妇,合计持股22.91%。截止2021年底,公司实控人为严圣军、茅洪菊夫妇,实控人通过持有南通乾创、南通坤德持有中国天楹19.19%的股份,严圣军个人直接持有中国天楹3.72%的股份,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直接或间接合计持有22.91%股份。回购大额股份用于员工激励,绑定核心利益彰显公司信心。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本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12,750,413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4.47%,购买最高成交价为6.09元/股,购买最低成交价为5.37元/股,成交总金额为656,203,946.10元(不含交易费用),彰显公司对自身发展的信心。1.3主业稳定发展,剥离海外业务资本结构优化公司营收小幅波动,剥离Urbaser盈利水平有望提高。2019年公司收购Urbaser全部股权后,基于Urbaser大体量,当年公司营收显著提升,2019年实现营收185.9亿元,同比增长906.3%,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229.3%。受到海外疫情及国际金融政策影响,2021年公司营收205.93亿元,同比下降5.8%,归母净利润为7.29亿元,同比增长11.5%。2021年,公司出售Urbaser全部股权,Urbaser业务出表,剥离Urbaser业务后,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环保业务提供稳定支撑。分业务来看,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城市环境服务、垃圾处理服务、环保设备及其他、工业废弃物处理、水处理业务,2021年营收占比分别为44.11%、27.75%、20.47%、6.01%、1.65%。Urbaser在城市环境管理服务营收及占比较高,剥离Urbaser业务后,公司营收回归到城市环境服务、垃圾焚烧、环保设备、工业废弃物利用业务上来。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底,垃圾焚烧项目在运规模为1.15万吨,在建及筹建的项目日处理规模合计约2万吨,海安、南通、保定等工业废弃物项目试运营结束将正式运营,随着未来项目陆续投产,公司未来产能将持续释放。毛利率及净利率变动较为稳定。公司2019-2021年的毛利率、净利率较为稳定,公司海外资产毛利率较低,收购Urbaser后公司毛利率由2018年的36.38%降低至2019年的15.24%,净利率由2018年的12.04%降低至2019年的4.14%,海外较低毛利率项目剥离后,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望回升。各项费用率逐年降低。公司各项费用率逐年降低,管控良好,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6%、6.27%、0.27%、3.02%,2021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升高1.86pct,主要系出售Urbaser一次性支出管理费用2.63亿元所致,公司整体费用管控良好。海外业务剥离,资本结构显著优化,现金流投入储能业务。2019年公司收购Urbaser,商誉金额大,资产负债率由2018年62.6%提升至2019年75.25%,压缩了公司融资空间。2021年公司出售Urbaser100%股权,对手方以现金支付14.7亿欧元,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20年75.2%降低至2021年54.5%,商誉由56亿元下降至0.66亿元,资本结构明显改善,提高了公司抗风险能力和偿债能力。本次交易获得14.7亿欧元现金流入,在偿还银行贷款后投入到拟建/在建项目中,主要用于发展新能源板块。2.固体重力储能具备低成本快装机技术特征“双碳”目标下,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但新能源出力具有间接性、波动性、随机性的特点,消纳较为困难,储能系统可与风电场、光伏电站、电网、负荷形成混合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将建立动态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当前各地政府已经要求配储比例,储能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EV重力储能技术融合多学科领域,迭代后技术已获得多项认证。EnergyVault公司基于抽水蓄能(PHS)原理通过专有设计、先进算法技术融入材料科学、结构设计知识成功搭建了独特的固体重力储能解决方案(GES)。EV公司主要产品为基础多臂起重机储能产品EV1、模块化重力储能组件EVx、高度可拓展化的大规模储能装置EVRC,高度适配电网充放电需求。2020年,EV1CUD项目通过美国三大公用事业首次技术验证,EV1CUD连接瑞士国家电网,实现商用。2021年,EVx产品通过最大WWIPP进行的第二次技术验证。首个规模100MWh可扩展EVx项目落户如东经济开发区。2021年11月,中国天楹与如东县政府签订《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中国天楹重力储能及成套设备制造项目落户沿海经济开发区,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00MWh,功率为25MW,根据EV官网显示,重力块在建筑内根据轨道进行势能-动能转化,采用模块化设计,单个建筑物为单个模块,通过扩展模块数量进行存储容量扩容,该项目具有技术寿命长、转化效率高、存储介质零退化、无化学火灾风险等优点。2.1简单的实现原理,极高的技术壁垒抽水蓄能是最早被开发利用的“重力储能技术”,但存在水头损失,能量利用效率仅为70%~85%。抽水蓄能电站分为上、下两个水库,其工作原理为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将水抽至上水库,电能转化为势能,电力负荷高峰期时再放水至下水库的水电站,势能转变为电能。放水过程水仅受重力作用水流在出水口形成湍流,短时间内阻力增大,流速自动降低,所以抽水蓄能不需要调节水速;同时摩擦损耗、湍流、黏性阻力等造成的水头损失使抽水蓄能转化效率为70%~85%。固体重力储能原理与抽水蓄能完全相同,仅介质不同。不同于抽蓄使用液体作为介质,固体重力储能(以下简称重力储能)顾名思义是使用固体(重力块)作为介质。它主要借助山体、地下竖井、人工构筑物等结构,通过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固体的势能,把重力块提至相应的高度摆正,电力系统需要电能时放下重力块,带动轴承系统将势能转化为转子动能,再通过转子切割磁力线发出电能。重物一般需要密度较高,确保构筑物体积适中。拥有与抽水蓄能同样简单的原理,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导致这项技术的研发晚于抽水蓄能十几年。我们认为其难点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即:1)如何升降单个重力块充放电;2)如何升降数千个重力块充放电。技术难点1:如何升降单个重力块充放电抽水蓄能利用水推动水轮机,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水轮机的动能,并且水的剩余动能通过自然湍流耗散为热能,整个过程无需控制水的流速,仅控制水的流量。重力储能无法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转化能量,而是在升降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重力储能必须能够控制自己的速度,并且为了最大化能量转化效率,还不能通过刹车等动作浪费为热能,必须通过电动力与重力对抗,从而转化为电能。因此,整个重力储能的能量转化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充电状态运动过程: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三个阶段,电能转化为势能。1)加速上升阶段:电动机工作,牵引力拉动重力块体加速运动,速度由0上升至恒定,这部分消耗电能为E1,重力块积累的势能为MgH1,积累的动能为E1-MgH1;2)匀速上升阶段:速度恒定,消耗电能E2克服重力做工,由于重力块速度不变,因此电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块势能MgH2,即E2=MgH2;3)减速上升阶段:渐弱电动力,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力块速度由恒定降低为0,进入顶部平台横移放置,消耗电能为E3,重力块积累的势能为MgH3,减少的动能为MgH3-E3=E1-MgH1。综上,如果暂时忽略其他损耗,储存的能量为Mg(H1+H2+H3)=E1+E2+E3,即重力势能全部由电能转化而来,且转化效率为100%。本质上是由于全部通过电动力对抗重力来控制重力块的速度,因此电能全部进入势能得到存储。放电状态运动过程: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三个阶段,电能转化为势能。1)加速下降阶段:发电机工作,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力克服发电机阻力使重力块加速运动,速度由0上升至恒定,这部分发出的电能为E1,重力块减少的势能为MgH1,重力块动能=MgH1-E1;2)匀速下降阶段:速度恒定,重力克服发电机阻力做工,发出电能E2,由于重力块速度不变,因此重力块势能MgH2全部转化为电能,即E2=MgH2;3)减速下降阶段:加强发电机阻力,使其大于重力并控制重力块速度由恒定降低为0,进入底部平台横移放置,发出电能为E3,重力块减少的势能为MgH3,减少的动能为E3-MgH3=MgH1-E1同样的,如果暂时忽略其他损耗,发出的电能为E1+E2+E3=Mg(H1+H2+H3),即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电能,且转化效率为100%。本质上是由于全部通过重力对抗发电机阻力来控制重力块的速度,因此势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发出。下降过程中,如果没有通过电动力与重力对抗,而是采用刹车机制,则在不同的运动参数下,其能量转化效率存在上限。在起落速度2m/s情况下,转化效率上限在75%-96.7%之间,为保证转化效率在90%以上,最低高度差为120m条件下,重力块加速度需0.4m/s,最低高差为80m及以上时,重力块加速度需达到0.6m/s。1m/s情境下,转化效率上限在85%~99%之间,为保证转化效率在90%以上,重力块相对高差80m及以上时,加速度最少为0.2m/s。因此,通过发电机阻力完整回收能量为电能是该套系统的核心。理论上,该系统能量转化效率较高。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考虑系统固有损耗的情况下,实际转化效率是100%,但毕竟也存在一些摩擦损耗、发电机损耗、变流器损耗等,综合转化效率可达85%-90%。技术难点2:如何升降数千个重力块充放电升降单个重力块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接下来,面临的是个更难的问题,即如何协调控制数千个重力块升降。不同于抽水蓄能开闸即可放水,重力储能需要针对每个重力块给出明确的指令,才会开始正确的运动。因此,重力块运动控制算法至关重要。类似于电化学系统的EMS能量管理系统,重力储能也需要即时调整自己的出力来响应电力系统的需求,因此同时升降的数量、速度每个时刻都不一样,只有均匀出力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有规则的上升下降。那么在响应系统需求时,调用哪个重力块,或者对哪些正在运动的重力块的运动状态进行调整,都需要运动控制算法的配合。2.2重储技术百花齐放,EVx先声夺人风电光伏装机高增情境下,储能成为必要条件。发电侧,风光出力具有波动性、不稳定性需要储能进行负荷调节。电网侧,煤电机组自我调节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风光新增并网需求,需要更加迅速的储能参与调峰和调频。用户侧,电力供需长期存在错配问题,需要储能系统平滑用户需求。我们对不同场景储能装机需求进行量化测算,发电侧在政策推动下,将成为驱动储能规模扩大的最快增长极。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发电侧储能装机分为可达4/6.9/10.9GW,储能总需求规模分为别6.38/10.02/14.88GW,对应2021-2025年CAGR为50.12%,储能提升为独立主体后有望进一步提振发电侧分光配储、用户侧分布式光伏配储、负荷终端配储等需求。储能需求催生重力储能发展,当前重力储能可分为构想阶段、商用阶段。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提升,为了解决新能源间歇性和消纳的问题催生储能行业迅速发展,但抽水蓄能需要落差较大的地形和充沛的水资源,电化学储能上游材料逐年走高,当前资源不能满足需求情况下,海内外根据抽水蓄能的原理,开始设计建造许多新型重力储能系统。构想阶段(2014-2020):国内外各设计院和公司均对新型重力储能提出构建和设想,主要分为四类产品:新型抽水蓄能。主要分为海下储能和活塞水泵,水介质型重力储能相对抽水蓄能相应时间更短、选址更灵活,海下储能系统可以合理利用海洋空间,活塞水泵系统可以为城市提供储能服务,储能成本和效率与抽水蓄能相当,但系统建设在海底或水低,海缆和管道铺设较为困难。山体落差系统。利用山体落差和固体重物的提升来进行重力储能,相比人工构筑物结构更加稳定,承重能力更强。目前的研究主要有ARES轨道机车结构、MGES缆车结构、绞盘机结构、直线电机结构和传送链结构等,但存在土建成本较高及室外环境对缆车、机车运行影响情况较大等特点。地下竖井系统。葛洲坝中储能技术公司均提出利用废弃矿井和缆绳提升重物方案,解决了废弃矿井长时间不使用的风险和浪费问题,也降低了重力储能系统的建设成本,但存在矿井资源有限,深井吊车能力有限等问题。构筑物系统。通过制作构筑物高度差来进行储能,目前研究主要有支撑架、承重墙等结构,利用构筑物高度差储能,选址灵活,易于集成化和规模化,但存在室外环境精细化控制等问题。商用阶段(2020至今):当前重力储能项目只有EnergyVault公司、Gravitricity公司产品投入商用。Gravitricity公司。试点:Gravitricity提出悬挂式重力势能技术,并于2021年在爱丁堡利斯港使用15米高的钻机成功建造、调试并运营了一个250kW的重力势能并网示范项目。商用:2022年,Gravitricity开发第一个商用项目,目前预选地区为欧洲捷克Sta矿区,该项目拟定4-8MW单重EnergyValut公司。2017-2018年基于抽水蓄能原理EV公司搭建构想模型,并且成功设计出精准的算法用于控制重力块轨迹和充放电节奏。第一代产品为起重机式EV1,第二代为单模块可拓展的EVx。经过技术迭代后,2020年7月,应用EV1技术的瑞士的5MW商业示范单元(CDU)完工并网,成功实现商业规模部署。2021年11月,EnergyVault授权中国天楹,在江苏如东启动100MWh重力示范项目。EV与DGFuels在路易斯安那州的500MWh合作项目预计也于2022年年中开始建设。EV公司技术相对其他技术路线具有多方面优势的。重力储能方案结构众多,各有优劣。EV公司产品经过多年研究验证,产品经过2次迭代,当前产品EVx相对于其他重力储能产品具有易于选址、转化效率高、功率和储能容量可高度扩展、介质不易损耗、成本相对较低、响应时间迅速等特点,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兼顾。2.3低成本快装机适应双碳需求目前主流的储能技术主要为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成本低、但是装机速度很慢,无法追赶风光装机节奏;电化学储能装机速度与风光匹配,但是成本较高,商业模式不甚清晰。目前,我们实际上缺乏一个既可以追赶风光装机节奏,又具备较低成本可以盈利的储能技术,这已成为制约双碳进程的关键因素。重力储能LCOE相对更低,成本管控路径可行性高,深度切合可持续战略。重力储能使用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LCOE)量化储能技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单位放电电量的成本,所计算的成本包括初次投资成本、维护成本、替换成本、充电成本、以及后续回收成本。重力储能VS电化学储能上游材料价格承压电池成本较高,电化学储能质量良莠不齐。以10MW/10MWh规模的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电站计算,LCOE为1.148元/kWh。电池储能的初始投资成本+替换成本占比占投资成本56%以上,其中投资成本电池支出为76%,维护成本主要为电池更换成本,当前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居高,电化学储能成本降低有限,同时电化学储能质量良莠不齐,使用低廉价值锂电材料的充放电效率低,同时磷酸锂铁临界温度为800摄氏度,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发生安全事故。重力储能能量不随时间衰减,材料来源广泛。相对于电化学储能,重力储能介质主要为重力块,重力块介质将电能存储为势能,不会随着时间衰退,重力块材料来源广泛,主要来自粉煤灰、风电废弃叶片、生活垃圾、固废等,兼顾经济性同时更具有环境效益,重力储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安全性高。重力VS抽水蓄能:抽水蓄能存在水头损失,选址困难,建造周期长。根据文山电力《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我们可以计算出2021年,南网双调在运的5座抽水蓄能电站度电成本最高为0.259元/kWh。降低初始投资成本、提高年循环次数是降低抽水蓄能度电成本的有效办法,随着抽水蓄能的选址需要兼顾水资源和环境问题,选址难度逐年提升,未来初始投资成本降低的可能性有限。重力储能转化效率理论接近100%,选址容易,建设周期约1年以内。重力储能选址容易,一般选取空旷地带均可建设。构筑物式的重力储能主要建设内容为建筑,在我国有极为成熟的产业链、广泛的材料来源和熟练的人力资源。重力储能度电成本约为0.5-0.8元/kWh:以EV公司产品10MW/40MWh(4HourSystem)规模的重力储能电站计算,我们依据BloombergNEF数据来看,EV公司重力储能LCOE约为锂电池61%,即0.74元/kWh,2025年可能相对锂电池LCOE为51%,约0.54元/kWh。我们认为,随着规模化提升,发电系统设备、机械运动设备成本均会有所降低,重力块可采用生活垃圾、煤灰废料等进一步降低成本,选取有利的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均可进一步降低建筑成本,因此,重力储能的初始投资仍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当前电化学成本偏高、抽蓄建设缓慢的情况下,重力储能形成技术补位的功能。重力储能成本介于电化学与抽水蓄能之间,部分省份补偿标准可能已经使其具备商业价值。重力储能建设主要为构筑物,进度在1年以内,国内建筑业有极为成熟的产业链,容易迅速扩大建设规模,从而追赶风光建设速度。我们认为,重力储能技术在抽蓄与电化学之间的空白地带将具备实用价值。同时,重力储能选址方便,充放电时长可任意设计,规模随时可拓展,以势能储存可做长时储能,并且储存介质可用废弃材料作为原材,极具环保价值,未来发展空间广阔。3.抢占先机,环保+央企+政府多重助力重储绽放3.1公司获全球重储龙头独家技术授权控股公司获得EV公司独家技术授权,许可期最长为15年。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1月,公司与EV公司签订《技术许可使用协议》,2022年向EV公司支付5000万美元的许可费,获得授权在中国独家使用许可技术建造和运营重力储能系统(“GESS”)设施。同时EV将垫付2500万美金在江苏如东建设一个100MWh的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并于2022年内完成并投入商业运营,合作方式主要为:技术授权:EV公司授权中国天楹在中国区(含香港、澳门)独家使用许可技术站早和运营重力储能设施。许可期限:许可期为2022年1月-2029年8月,满足条件后许可期可延长到2037年。股份持有:中国天楹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持有EV公司500万股股份。合作项目:EV将垫付2500万美金用于在江苏如东建设一个100MWh的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并于2022年完成,投入商业运营。3.2如东政府助推项目,携手央企资源互补深度合作如东政府,建立区域能源中心。2021年11月,中国天楹与如东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从滩涂光伏发电、县域环卫、重力储能、氢能、零碳能源互联网中心和智能网联中心几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政府招引为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携手国网、三峡等央企,优势互补助力重力储能高增。2022年4月-6月公司陆续与能投委、三峡建工、新能公司、国网、中电等优质国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优势互补,央企提供工程建筑、材料、装备、电网调控、并网准入等方面的保障,助力公司抢占市场先机,获取能源业务开发权,推动公司新能源产业生态发展。3.3环保主业为重力储能保驾护航环保主业项目储备丰富,各类型业务协同发展。截至2021年底,公司运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达12个(含试运行),处理规模达11550吨/天,全年合计实现生活垃圾入库量409万吨,实现上网电量10.7亿度。在建及筹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规模约2万吨,未来将释放产能弹性173%(拟建产能/运营产能)。城环服务业务已为境内18个省市自治区35个城市提供了专业环境服务,21年中标乌海市、张北县、任丘市等综合城环服务。危废处理业务已拥有7个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和3个飞灰处置项目。资源分选业务落地再生利用中心6个,合计设计规模为310吨/天。公司各类环保细分领域业务协同发展,处置规模显著提升,在手订单充沛支撑公司未来业绩。重力块材料来源可深度拓宽,与公司垃圾焚烧、固废资源化业务完美契合。我国在固废资源化再生利用领域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项目经验,包括再生建筑材料、再生环保材料、再生路基等应用,我们认为材料来源可深度拓宽,既带来经济效益又带来环境效益:粉煤灰:由燃料(主要是煤)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随着电力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我国当前排放量较大工业废渣之一,既造成大气污染,也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损害,之前处理以制作混凝土、水泥、建材砖制品等为主,经过压缩后可作为复合材料制作重力块。建筑垃圾(砖石、水泥、混凝土):砖石、水泥、混凝土能够经过专业破碎制砂设备破碎成骨料,去除杂质后得到相对合格粒度的原料可以再生成重力块。复合纤维材料(风电叶片):风电叶片和机舱罩所用复合材料(UP树脂、环氧树脂),制作过程中报废边角废料约5%。根据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数据到2025年,随风机叶片退役,预计将有19984吨复合材料固体废物产生,之前处理方式以焚烧、填埋为主,既浪费资源又有环境隐患,未来将材料分解后可制成重力块。农林固废(秸秆等):秸秆现有的各种资源化方案附加值低、利用率低、规模小、严重依赖政府补助,秸秆本身复合各种纤维,可以作为重力块原材料之一,就地取材,便于运输,减轻了农户处理秸秆难度,实现秸秆禁烧,综合利用。中国天楹具有强大上游垃圾焚烧及固废处理能力,项目回收的垃圾、固废可用于制作重力储能重力块,高效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降低营运成本。环境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协同效应明显。公司以垃圾焚烧发电、城市环境服务、环保装备制造为压舱石,打通了从前端清扫、中转分选、末端处置的城市环境服务全产业链,公司培育多年等离子体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拓展到垃圾焚烧飞灰、医疗废弃物、核废料等危废处置业务,资源再分选业务快速落地投运,全国布点。公司深耕环保领域多年,积累的项目经验和技术优势促进公司业务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公司“全场景、全品类、全智能、全处置”的业务布局有望帮助公司构筑高壁垒,成为高价值的环境服务专家。研究院助力技术转化,提升产业科技属性。公司设立有中国天楹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废弃物焚烧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五个省级研发平台和七个专业实验室。公司依托强大研发能力,设计出等离子技术、自动分选系统。研究团队依托计算机、物联网技术成功搭建智慧环境服务综合云平台、零碳能源互联网中心和智能网联中心,对城市固废产业链的全过程、全对象实施管控。世界顶级装备制造能力。产品覆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综合处置、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危废处理、垃圾分类、转运系统、车辆设备等领域。2021年,公司生产制造品类涵盖末端处置、分类分选、等离子体等近3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以国际EPC为战略导向带动装备制造的产能输出,与马尔代夫AlkeInsaat、法国Valo'MarneSAS均签订了垃圾焚烧发电厂设备承包合同。环保全产业链技术均可为新能源业务保驾护航。我们认为公司原有垃圾焚烧项目能够提供丰富的BOT、BOO、PPP项目模式经验,固废及资源化业务会为重力储能项目提供低碳、可循环的材料来源,公司研究院体系能够快速吸收EV公司技术特点并且在此之上根据国内情况进行适配和优化,公司环保设备制造能力能够提供设备保障,我们认为公司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储能市场中抢占先机,推动公司“环保+新能源”双引擎驱动战略。4.盈利预测盈利预测关键假设1)垃圾焚烧发电,剥离URbaser后,22-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72%、25%、10%,毛利率参考收购前及行业水平分别为40%、38%、35%。2)城市环境服务,剥离URbaser后,22-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90%、10%、5%,毛利率参考行业水平分别为20%、20%、20%。3)环保设备,剥离URbaser后,22-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8%、15%、5%,毛利率参考收购前及行业水平分别为33%、31%、29%。4)重力储能,我们假设22年-24年重力储能项目收入为EPC收入,并投产1/10/30个,除第一个项目营收3亿元,其余项目营收为2.5亿元,则22-24年重力储能项目营收分别为3/25/75亿元,毛利率类比其他EPC项目维持20%。

福鞍股份研究报告:环保工程优势巩固_开辟锂电负极新成长级一、投资聚焦1)切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拟与贝特瑞合作成立锂电负极材料子公司,拟投建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驱动动力电池和负极材料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和贝特瑞合资负极材料项目约定石墨化产能由集团子公司天全福鞍提供。负极材料业务核心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石墨化技术实力较强,管理层产业经验丰富,二是成本优势明显,协同天全福鞍具备石墨一体化生产优势,同时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产能均分布在能源成本较低区域,设备工艺领先,生产效率、设备投入和能耗方面进一步夯实成本优势。2)燃气轮机业务积极拓展,成长空间较为广阔。2017年投资设立燃气轮机公司,切入燃机领域。公司引进俄罗斯工业燃气轮机先进制造技术与专家团队,独辟蹊径在国内自主研发生产应用于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工业燃气轮机,能够为分布式能源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核心动力设备和能源站解决方案。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适应热负荷变化等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强。燃机子公司股东均有较深厚的技术背景。我们认为,双碳背景下,分布式能源是轻型燃气轮机的重要应用方向,将是轻型燃气轮机需求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公司通过引入海外研发团队,实施股权绑定,不断强化产品竞争力,同时受益铸造业务协同,成本优势进一步增强,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公司燃气轮机业务有望实现较快增长。3)环保工程业务巩固优势,受益工业减排持续推进。2019年收购设计院,切入环保工程领域。公司环保工程业务是为工业领域提供节能减排解决方案,展望“十四五”,工业节能减排仍将有序推进,超低排放要求带动置换投资,此外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提升也有望打造新增长点。在国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减排、节能行业对电力、冶金、石化等基础型行业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行业受国家环保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支持与鼓励。2015年以来,我国推行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行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2019年,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提振未来五年钢铁产能改造需求,同时企业盈利改善利于落实产能改造投资。公司环保工程业务在技术、项目经验、管理经验、成本和经营资质方面均有较大优势,有望充分受益双碳趋势。二、固本拓源,延展产业链激发成长活力公司现阶段大型铸钢件和环保工程双主业经营福鞍股份成立于2004年,传统主业是大型铸钢件,2019年收购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切入环保工程领域,现阶段公司铸造业务和环保工程双主业模式。公司不断拓展延伸新领域,2017年成立辽宁福鞍燃气轮机有限公司,主营燃气轮机销售,2021年12月发布公告拟参与投资设立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参股49%,切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外延拓展激发成长活力。公司是福鞍控股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集团持续拓展产业布局,公司有望发挥重要作用。2004年公司前身福鞍铸业集团成立,2006年成立集团公司,2010年收购鞍钢附企设计研究院,2011年福鞍铸业集团更名为福安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同年鞍钢附企设计研究院更名为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2019年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并入公司。福鞍控股目前已完成布局装备制造、能源环保服务和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板块。公司有望充分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持续夯实竞争力,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公司现阶段是铸造业务和环保工程双主业模式,铸造和环保工程业务营收占绝大比重,天然气业务占比较小,燃气轮机业务目前基本尚未创收,锂电负极材料业务尚未投产。1)铸造业务:公司铸造业务主要是重大技术装备配套大型铸钢件,用途可以分为火电设备铸件、水电设备铸件以及其他铸件,主要火电产品有:高/中压内、外汽缸;阀体/缸体;超超临界主汽调节阀;燃机排气缸、燃机透平缸等;水电产品:上冠、下环、转轮体、推力头、叶片、增能器、导叶等;轨道交通产品:内燃机转向架、矿用卡车轮毂、架体等。2)环保业务:公司环保业务的经营主体是子公司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主要业务为烟气治理工程服务和能源管理工程服务。烟气治理方面,设计研究院主要面向钢铁行业冶金系统球团、烧结、市政供暖公司燃煤锅炉、垃圾焚烧炉、燃煤火力发电厂等提供配套的烟气治理工程设计服务、工程总承包服务、运营服务,主要涉及脱硫、脱硝、除尘等领域。能源管理方面,设计研究院主要面向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提供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及环保方面的工程设计服务、工程总承包服务。同时,设计研究院面向钢铁、市政、化工、电力等行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2020年公司实现总营收8.86亿元,同增6.06%,其中铸造业务营收3.24亿元,占总营收的37%,环保业务营收5.28亿元,营收占比60%,天然气业务收入0.29亿元,占比3%,铸造和环保业务合计占比为97%。切入环保工程领域后业绩迈上新台阶公司近些年主营业务业绩有一定波动,2012年后铸造业务进入平稳期,2016年后甚至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传统能源面临一定压力。公司2019年切入环保工程领域,业绩明显增厚。2020年公司总营收8.82亿元,同增7.23%,其中铸造业务3.24亿元,环保业务营收5.28亿元。公司净利润变化与营收基本吻合,2019年公司切入环保工程领域后,业绩迈上新台阶,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降12.82%,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业务结构的变化所致。盈利能力相对稳定,现金流情况好转2011-2013年公司以铸造业务为主,毛利率稳中有升,行业景气度较高,2013-2017年行业需求增长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持续下降。2018-2019年公司毛利率有所回升,2019年至今毛利率稳中有降,主要是由于2019年公司环保工程业务占比提升,带动综合毛利率回升,但分业务板块来看,铸造业务毛利率尚没有改善的迹象,环保工程和其他业务基本维持稳定。公司费用管控能力增强,费用率有所下降。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率0.6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且自2016年以来销售费用率保持下降趋势;2020年管理费用率3.53%,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自2018年后公司管理费用率有明显的下降;2020年公司财务费用率2.34%,较上年有所提升,但多年以来公司加强融资管理,财务费用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公司研发投入保持增长,2020年研发费用率2.45%,较上年下降1.05个百分点,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3.31%,有所回升,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公司现金流情况有所好转。2013-2018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下滑,一方面是由于经营情况转恶,另一方面在收现比保持稳中有降的情况下上游货款周期延长导致现金流情况表现比业绩变化更差。2011-2015年,在行业上行期公司收现比接近100%,且保持稳步提升,2016年后竞争加剧导致下游账期拉长,收现比转头向下,但仍保持相对较高水平,2020年公司收现比77.23%,较上年进一步下降,2021年前三季度收现比103.14%,呈现明显好转迹象,结合2018-2019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明显提升,表明公司现金流整体情况已有所改善。三、切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打开成长空间携手贝特瑞切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2021年9月,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福鞍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项目合作协议》并合资成立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合资公司为主体投资生产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项目,福鞍控股拟将其持有的合资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公司,由于福鞍控股尚未对合资公司出资,公司将承接福鞍控股的出资义务,公司与福鞍控股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为1元。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项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公司认缴出资1.47亿元,占合资公司总股本的49%。合作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计划总投资额9亿元;二期项目规划新增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具体进度视一期投产后市场情况再定。人造石墨是动力电池负极主流材料,石墨化成本占比较高负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约10%。锂离子电池是指以嵌锂化合物为正负极材料的二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极间往返脱嵌和嵌入。相对于传统铅酸电池和镍铬电池等,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性能好、使用电压高、无记忆效应、污染较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同时相对于各类燃料电池、空气电池及超级电容电池,锂离子电池技术明显成熟。近年来随着工艺的成熟,价格逐渐下降,性价比优势突出。凭借优异的电池性能、环保优势及价格优势,锂离子电池在电池行业所占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池中广泛应用,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流路线。锂离子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40%以上,是最大的成本构成。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为电芯,电芯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关键材料组成。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其他分别占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的比例约为30%、25%、17%、10%和18%。锂电负极材料目前主流是石墨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储存锂的主体,使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嵌入与脱出。石墨材料由于具备电子电导率高、锂离子扩散系数大、嵌锂容量高和嵌锂电位低等优点,且石墨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成为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材料分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复合石墨等。从我国负极材料消费结构来看,人造石墨消费比重最大,我国人造石墨出货量达79%。负极材料一般分为碳系负极和非碳系负极,其中碳系负极可分为石墨、硬炭、软炭负极等,石墨又可分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炭微球;非碳系负极包括钛酸锂、锡类合金负极、硅类合金负极等。负极材料产业链: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材料根据产品种类不同而不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为天然石墨矿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是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焦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设备主要包括流化床、回转炉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中游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加工商,生产含不同种类的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下游为锂电池行业,下游行业的产品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及工业储能电池三大领域。下游行业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到负极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目前,天然石墨是锂电池负极主要的原材料,主要的生产企业包括中国宝安、方大碳素等,上游生产设备涉及多种设备的供应厂商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普遍都较小,很少有上市企业;在中游,贝特瑞、杉杉股份和璞泰来是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下游锂电池行业的企业中,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均有布局,市场份额较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是采用天然鳞片晶质石墨,经过粉碎、球化、分级、纯化、表面等工序处理制成,其高结晶度是天然形成的。由于天然鳞片晶质石墨表面活性点较高,不能直接作为负极材料使用,需要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是将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等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再经粉碎、分级、高温石墨化制成,其高结晶度是通过高温石墨化形成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占比30%,加工费占比最高,达到64%,加工费中石墨化占比最高,达到66%,其次是粉碎加工占比21%,造粒占比9%。目前主流负极产品有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两大类,人造石墨主要用于大容量的车用动力电池和倍率电池以及中高端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天然石墨主要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和一般用途的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未来几年仍将是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主流原材料。石墨类材料未来几年内仍具备技术、价格和成熟配套优势。石墨作为负极材料未来几年内仍将是主流,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是高容量、高倍率、高安全,实现高容量高倍率的主要途径是开发以人造石墨为主要原材料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驱动负极材料需求长期保持高增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驱动动力电池和负极材料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从我国近几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来看,2016-2020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负极材料出货36.5万吨,同比增长37.74%。其中,2020年我国人造石墨出货量为30.7万吨,同比增长47.6%。由于石墨具备电子电导率高、高比容量、结构稳定、成本低等优势,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负极材料,其中人造石墨占比持续提升,未来几年仍将是负极材料主流路线。截至2020年人造石墨出货量占比负极材料出货量比重为84%,同比2019年提升5个百分点。负极材料技术壁垒较高,行业较为集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虽然生产负极材料的基本化学原理已经确定,但各大锂电池厂商往往与合作的负极厂家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路线,从原材料的选择、各类材料的比例、辅助材料的应用以及生产工艺的设置均需要行业内多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过程控制严格,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随着终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下游锂离子电池厂商对负极材料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一致性等要求更高,对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负极材料将会朝着高比容量、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和较低的成本方向发展,这就需要负极材料供应商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创新,不断开发高性能的产品,技术门槛将持续提升。从技术角度来看,未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已经从单一的人造石墨发展到了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人造石墨为主,软碳/硬碳、无定形碳、钛酸锂、硅碳合金等多种负极材料共存的局面。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其可逆容量已达360mAh/g以上,并在消费型锂离子电池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未来的小型电池中,高容量电池仍有望以天然石墨为主。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当前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优点是长寿命,较低的极片反弹,而缺点是容量相对较低。目前在人造石墨方面的技术改进使得人造石墨也可以发挥350mAh/g的可逆容量。将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复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已较为广泛。软/硬碳、无定形碳、钛酸锂、金属合金、硅碳合金等新型负极材料目前已经处于试用阶段,可能在未来几年里会逐步产业化。负极材料集中度较高,目前负极材料已形成四大三小格局,贝特瑞、杉杉、璞泰来(紫宸)、凯金能源为头部一线企业,贝特瑞为天然石墨绝对龙头,人造石墨份额稳步提升。2020年国内负极材料CR5占比78%,其中贝特瑞占比22%,江西紫宸占比18%,杉杉股份占比17%,东莞凯金占比14%,中科星城占比7%。贝特瑞、杉杉、江西紫宸为中国传统负极三强,也是全球负极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东莞凯金近年来出货量快速提升,主要受益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增长,已开始跻身一线负极厂商的行列。中科星城、翔丰华、江西正拓等企业处于二线梯队,近年来也开始逐步向全球一线电池厂供货。日本三菱化学等国际厂商也在国内设厂,其余多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企业。2020年贝特瑞、江西紫宸、杉杉、中科星城与翔丰华的负极材料销量分别达7.5、6.3、5.9、2.4与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38%、24%、35%与-11%,呈现出强者恒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局面。在全球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细分产品结构中,天然石墨仍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天然石墨需求占比达到了47.8%,人造石墨为44.8%;然而,早在2016年,中国的人造石墨就开始被大规模应用,市场占比超过了天然石墨,2020年人造石墨占比达到了77.7%。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2019-2020年,在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TOP9企业中,中国占据了7席,其余两席分别是韩国的浦项化学和日本的日立化成,此外,头部的企业均是中国企业。2020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璞泰来、贝特瑞和杉杉股份。负极材料分类别来看,石墨材料领域主要供应企业有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江西正拓等企业,硅碳领域主要包括贝特瑞、杉杉、璞泰来等,钛酸锂领域贝特瑞和深圳斯诺有布局,中间相碳微球领域杉杉股份和创亚动力有布局。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市场集中度均较高,天然石墨CR5约为84%,人造石墨CR5约为80%。我国负极材料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东北三大区域,其中珠三角区域(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作为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基地,3C消费品行业发展带动下,形成了锂离子电池的完备制造体系。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动力电池市场的主要生产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亦分布在华南、华东地区。东北地区负极材料产量仅次于华东和华南,主要由于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为天然石墨的生产带来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截止2020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产能为12万吨,贝特瑞负极材料产能为10.4万吨,璞泰来负极材料产能为7万吨,中科电气产能4.2万吨,翔丰华产能2.5万吨。近年来,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清晰,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高速发展,国内中高端负极材料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中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为满足下游中高端动力锂电的市场需求,跟上下游头部动力锂电厂商的产能扩张步伐,主流负极材料厂商纷纷扩建产能。主要负极材料企业现有产能约46万吨,拟扩建产能45万吨,预计到2023年主要负极材料企业负极总产能将达到90.5万吨,年复合增速达到40%。石墨化工序竞争力较强,有望发挥协同优势公司和贝特瑞合资负极材料项目约定石墨化产能由集团子公司天全福鞍提供。合资协议显示,一期项目不建设石墨化工序,合资公司所需配套的5万吨/年石墨化产能全部由乙方负责,由乙方的控股子公司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并达到合资公司石墨化产品验收标准。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投产石墨化产能为2万吨/年,其余3万吨/年石墨化产线预计2022年3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规划新增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涵盖粉碎、造粒、包覆等负极材料前端工艺、以及碳化、筛分、除磁、包装等负极材料成品工序),具体进度视一期投产后市场情况再定。二期项目不建设石墨化工序,所需配套的5万吨/年石墨化产能全部由乙方负责,并达到合资公司石墨化产品验收标准,具体建设及投产时间视一期投产后市场情况再定。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05月29日成立,是福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天全福鞍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经济开发区,以生产锂电池的石墨负极材料为核心业务,拥有国内最大的石墨化加工炉,依托高温提纯、石墨化等技术形成锂电池负极材料制造的主要的关键一环,其技术标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锂离子储能电池制造。2020年4月27日,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的2条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全面达产,实现年产值约4亿元。2021年,福鞍集团继续投资4亿元,建设二期4条1万吨锂离子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高温提纯生产线及配套附属设施,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将实现6万吨。三期,再建设年产6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三期全部建成后,年产达12万吨。负极工艺的核心环节在于造粒和石墨化,同时也是产品的主要壁垒。各家制备工艺有所差异,不同工艺需要在负极的倍率性能、循环寿命、首次效率与压实密度等维度权衡取舍。如在造粒环节,颗粒越小,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越好,但首次效率和压实密度(影响体积能量密度和比容量)越差,反之亦然,而合理的粒度分布(将大颗粒和小颗粒混合,后段工序)可以提高负极的比容量;颗粒的形貌对倍率、低温性能等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各家不同工艺上的选择存在差异,既区分出中高端产品的差别,也满足下游厂商应用在不同场景电池的要求,同时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大,也使得下游客户的验证周期较长。石墨化的壁垒在于石墨化加工中无固定升温方式,需要根据原材料产地、特性决定加工曲线送电图,对产品良率与成本控制有较大影响;工艺差距核心关键有原材料挥发酚与温度,最终影响电池容量与产品质量。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石墨化技术实力较强,管理层产业经验丰富,二是成本优势明显,协同天全福鞍具备石墨一体化生产优势,同时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产能均分布在能源成本较低区域,设备工艺领先,生产效率、设备投入和能耗方面进一步夯实成本优势。1)石墨化技术实力较强:天全福鞍拥有国内最大的石墨化加工炉,依托高温提纯、石墨化等技术形成锂电池负极材料制造的主要的关键一环,其技术标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全福鞍管理层经验丰富,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天全福鞍管理层基本均有持股,董事李士俊除持股20%天全福鞍外,持股福鞍股份3.48%。天全福鞍的管理层里福鞍控股派驻张铁妍任董事长,李健任董事,其他均来自福鞍外部,天全福鞍董事兼总经理魏福俊持股20%,同时持股通辽市大维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股份,李晓飞持股70%,李士俊同时也控股福鞍外部公司营口市福鞍炭素有限公司52%股权。天全福鞍的大股东和管理层均来自负极材料和石墨化领域,专业经验和技术底蕴深厚。2)成本优势:公司负极材料业务除具备石墨化一体化优势外,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产能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强化成本端竞争力。天全福鞍的石墨化产能和合资公司产能分别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和芦山县,上下游距离近,供应链效率高。此外,雅安市区位交通和基础资源优势明显。石墨化工艺耗电量较大,四川电价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雅安市经济开发区为例,雅安经开区距市区约5公里,境内有规划的川藏铁路名山站,离规划中的雅安火车站10公里,经开区内的成雅、绵广高速互通相融。距离中西部最大的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90公里,仅一小时车程,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上百条国内国际航线。交通便利,供应链容易打通。雅安经开区生产要素富集,基础设施完善。雅安市经开区按照雅安市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框架已逐渐形成。园区企业项目用水由名山区民源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和园区净水厂供给,并能保证每日5.5万吨用水量及不间断供水要求。水压不低于0.4Mpa,生活用水价格1.10元/m3,工业用水1.5元/m3(不含0.3元/m3污水处理费)。园区实现地方电网联网运行,南北各有一个220千伏大电网接口,园区现有3座110KVA变电站已经投入运行,拟建110KVA变电站1座。园区执行电价:0.4572元/度。电价受国家政策性调整而调整,调整幅度不高于国家调整幅度。园区企业用气由名山天然气公司供给,公司供气主管通至企业用地红线,日供气量可达20万立方米,气压0.4-0.8Mpa。园区非居民用气现执行气价为3.12元/m3。石墨化成本构成中设备折旧和能源费用占比较大。以中科电气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4.5万吨石墨化加工建设项目为例,项目直接材料占比45%,直接燃料及动力费占比28%,直接工资及福利费占比8%,制造费用占比19%,由此可见,能源费用和设备厂房折旧合计占比达47%,且这是在考虑负极材料成品原料成本情况下,如果仅考虑石墨化工序来料加工,直接材料成本占比下降,能源费用将是最大的成本项,能源费用和设备折旧合计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设备折旧占成本的比重较大,石墨化设备对成本也有较大影响。以中科电气4.5万吨石墨化加工建设项目为例,项目设备总采购额为3.81亿元,厂房投入0.95亿元。一般行业内负极材料石墨化企业均自主研发设计石墨化炉,相较于传统石墨化加工产线在电耗、炉芯耗材、自动化程度方面均有差异,从而对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在设备研发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天全福鞍拥有国内最大的石墨化加工炉,设备精良,成本优势得以夯实。四、燃气轮机业务积极拓展,成长空间较为广阔2017年投资设立燃气轮机公司,切入燃机领域2017年6月2日,公司审议通过《关于拟设立辽宁福鞍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暂定名)的议案》,拟与徐福根、鄂静峰、孙春明、ANUROVIURII、YARMAKNIKOLAI共同设立辽宁福鞍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新设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公司以货币出资人民币7900万元,持股比例为79%。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相关规定,境内自然人不得直接参与设立中外合资公司,故上述境内自然人出资人徐福根、鄂静峰、孙春明成立鞍山胜天燃机有限公司,以该公司出资参与设立辽宁福鞍燃气轮机有限公司。鞍山胜天燃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人民币,徐福根、鄂静峰、孙春明分别出资500万元人民币。燃机业务引进俄罗斯专家团队,技术实力强辽宁福鞍燃气轮机有限公司主营燃气轮机制造、加工业务,主要从事50MW以下中小型燃气轮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分布式能源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核心动力设备和能源站解决方案。燃气轮机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涉及国家能源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最高端产品,代表了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技术水平,被誉为动力机械装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西方国家在燃气轮机技术方面对我国进行严格控制,其核心设计技术、热端部件制造与维修技术等禁止对我国转让。目前我国民用燃气轮机产品虽然可从国外购买,但其维修和保障完全受制于人,可持续发展更不可能。公司系统引进俄罗斯工业燃气轮机先进制造技术与专家团队,独辟蹊径在国内自主研发生产应用于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工业燃气轮机,能够为分布式能源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核心动力设备和能源站解决方案。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适应热负荷变化等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强。燃机子公司股东均有较深厚的技术背景。福鞍燃机目前尚未实现收入,在积极开拓市场,围绕燃气轮机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工艺技术的创新与改进等方面开展工作,为燃机产品进入市场进行应用做好各项准备。包括模拟编制现场项目作业计划、作业指导和检验确认文件,组织现场作业团队,保障燃机产品投入使用后的各项运维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我们认为,双碳背景下,分布式能源是轻型燃气轮机的重要应用方向,将是轻型燃气轮机需求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公司通过引入海外研发团队,实施股权绑定,不断强化产品竞争力,同时受益铸造业务协同,成本优势进一步增强,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公司燃气轮机业务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分布式能源是轻型燃气轮机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相对传统的集中式供能的能源系统而言的,传统的集中式供能系统采用大容量设备、集中生产,然后通过专门的输送设施(大电网、大热网等)将各种能量输送给较大范围内的众多用户;而分布式能源系统则是直接面向用户,按用户的需求就地生产并供应能量,具有多种功能,可满足多重目标的中、小型能量转换利用系统。根据分布式能源种类可将分布式能源划分为1)分布式光伏;2)分布式天然气;3)分布式地热,地热发电是高温地热利用最重要的方式。根据地热流体的热量参数和性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发电形式,包括蒸汽型地热发电站和热水型地热发电;4)分布式生物质能: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而存储于生物质中;5)分布式风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首先利用天然气燃烧做功产生高品位电能,再将发电设备排放的低品位热能充分用于供热和制冷,从而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城市能源利用系统,为城市中公共建筑冷热电的供应提供新途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应用场景包括1)规划或新建工业园区类客户。2)用能集中且多样化的城市建筑,如酒店、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医院、高铁站、机场等。3)高耗能工业企业,如化工、食品加工、造纸、制药、纺织等企业。4)用能安全要求高、节能潜力大的服务设施,如数据中心、通讯基站、UPS电源等。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优势包括1)高效节能:能源综合利用率高,高位能发电,次位能制冷、采暖,实现了能量的综合梯级利用。2)经济环保:降低电、热、冷能量输送损失和相应的输配电投资,回报期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燃煤电厂的42%,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到20%,灰、渣排放为零。3)削峰填谷:缓解电力及天然气等能源季节性紧张,可实现能源消耗的季节平衡。4)灵活方便:适合多种热(冷)电比的变化,系统可根据热(冷)或电的需求进行调节。5)能源安全:可以不依赖外界电力系统,独立供能、适用于电网末端和不宜集中供电的地区,系统稳定,可靠,启动时间快。双碳背景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有望加快,原因有二,一是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碳排放显著低于标煤,同时可以实现梯级利用,达到能源效率最大化,二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形成,电网消纳压力显著提升,源网荷储协同调整的必要性大幅增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通过就地消纳,平抑负荷侧波动,缓解电网消纳压力。国内政策持续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未来分布式能源整体规模提升有望加快,同时多能互补,以光伏和天然气为代表的优势分布式能源将有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分布式能源已经覆盖了光伏、天然气、风能、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但发展前景较好的主要是分布式光伏、天然气分布式利用以及生物质分布式、分布式地热能等。从2020年底开始我国多次在国际上公布气候相关的发展目标来看,2021年起我国支持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政策正在不断增加,发展分布式能源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已经基本确定。2021年4月22日发布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2021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并要求推动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等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园区协同发展。2021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中央网信办、工信部联合印发《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21〕807号),通知要求依托5G网络实现电、气、冷、热多种能源灵活接入,全面整合能源控制参量、能源运行、能源使用等数据,实现智能量测、需求响应、传输网络以及服务平台管理,构建“源—网—荷—储”互动调控体系,重点开展生产控制、分布式能源管理、虚拟电厂、智能巡检与运维等典型业务场景5G深度应用,支撑构建灵活互动、开放共享的综合能源创新服务体系。2021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要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市场开拓,拟在全国组织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其中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同时,本次试点方案提出“宜建尽建”、“应接尽接”的要求。2021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中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园区循环化发展工程,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推动能源梯级利用。我国微型燃气轮机发展速度较快,双碳背景下市场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我国微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为3.96亿元,同增49.4%,2011-2017年我国微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由0.41亿元快速提升至3.96亿元,CAGR高达45.71%。2020年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投资规模达到935亿元,同增6.86%。2011-2017年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投资规模由146亿元快速提升至2017年的936亿元,CAGR达36.3%。我们认为,双碳背景下,分布式能源投资有望加快,轻型或微型燃气轮机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轻型燃气轮机进口依赖度高,空间较大燃气轮机是一种以空气为介质,内部连续回转燃烧、依靠高温燃气推动涡轮机械连续做功的大功率、高性能热机。燃气轮机由三大部件: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组成。燃气轮机根据输出功率不同,可以分为轻型和重型燃气轮机两大类。其中,轻型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在50MW以内,主要应用于分布式能源、工业发电、船舶动力以及管道增压等领域,重型燃气轮机主要用于热电联产,进行集中式供电和供热。全球燃气轮机行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燃气轮机初步问世;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重型、大型燃气轮机的技术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21世纪以来,重型燃气轮机制造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高度垄断的局面,轻型、微型燃气轮机也取得快速发展。根据ReleaseWire数据,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中1-40兆瓦级燃气轮机和120兆瓦以上重型燃气轮机的市场占比最大,几乎均各占39%。40-120兆瓦的燃气轮机的市场份额占比最小,占22%。全球燃气轮机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根据Statista统计数据,2015-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为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燃气轮机被发明以来,在能源利用和能量转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发电、供热、能源勘采,直到海、陆、空运载工具的推进领域,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根据MaximizeMarketResearch统计,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中,有约32%的燃气轮机应用于发电行业,约29%的燃气轮机应用于油气行业,其余39%的燃气轮机则应用于载具等其他工业领域。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被发达国家垄断,国内企业技术不断突破。当前国际燃气轮机市场基本被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重工等公司占据,三家共占有国际市场份额约88%,其中通用电气全球市场占有率约53%,西门子市占率约27%,三菱市占率约8%。燃气轮机技术壁垒较高,我国燃气轮机进口依赖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近些年我国燃气轮机呈现明显的波动,2020年国内燃气轮机产量为3459MW,同比下降17.5%。从进口额和出口额相对变化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燃气轮机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2020年燃气轮机进口金额达到60.9亿美元,出口额26.6亿美元,不足进口额的一半。随着国内燃气轮机企业技术不断进步,将有较大的空间。五、环保工程业务巩固优势,受益工业减排持续推进2019年收购设计院,切入环保工程领域2019年公司收购中科环境持有的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100%股权,切入环保工程领域。辽宁冶金设计研究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烟气治理工程服务和能源管理工程服务,主要业务涵盖烟气治理和能源管理两大领域。烟气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