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苏教版(202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_第1页
初中语文苏教版(202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_第2页
初中语文苏教版(202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_第3页
初中语文苏教版(202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_第4页
初中语文苏教版(202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复习方案【复习目的要求】(1)了解每课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识。(2)识记并理解每课的生字、生词。(3)积累每课介绍人与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4)学习说明文的常识和写法。(5)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6)体会各篇课文所流露的对花鸟树木的真情,学习在记叙和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7)了解标点符号误用的常见错误,能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8)开展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提高视听效果。【复习内容】《苏州园林》一、复习重点: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1989),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主要作品有《隔膜》《稻草人》《四三集》《脚步集》《小记十篇》《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2.《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原题为《拙政诸国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其实它是一篇序言,但却有题目,从“深眷”二字可见他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3.词语提示音: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胸中有丘壑(hè)重峦叠嶂(zhàng)嶙峋(línxǘn)镂(lòu)空琢(zhuó)磨斟酌(zhēnzhuó)义:映衬—映照,衬托。雷同—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依傍—依靠。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其余词语解释见书下注释)4.题目解说《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语言十分优美的说明文。文章抓住特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以生动的语言,介绍说明苏州园林的迷人景色。5.主题全解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从而显示了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6.全文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9),第三部分(10)。二、复习难点1.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逻辑分明。(2)语言准确,耐人寻味。①动词的运用。②副词的运用。③描写性词语的准确运用。2.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是说明文也是本文的难点,方法如下:(1)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2)用比较的方式突出事物的特征。(3)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都市精灵》一、复习重点:1.作者简介舒乙,老舍之子,当代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2.背景资料本文选自《随笔》1996年第4期,有改动。3.词语提示音:硕(shuò)大啄(zhuó)老鸹(guā)肆无忌惮(dàn)围剿(jiǎo)鹈鹕(tíhǘ)荒诞(dàn)呱(gū)呱坠地呱(guā)呱叫拉呱(guǎ)义:光顾—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幸事—值得庆幸的事。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地位。驻足—停止脚步。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其余词语解释见书下注释)4.题目解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当前人们愈来愈重视的一个问题。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之与人类友好相处。本文题为“都市精灵”,传达的正是这样一个意思。5.中心意思本文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鱼、鸟、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6.全文结构文章共12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第二部分(第6—12段)。二、复习难点1.本文语言具有诸多特色。(1)注重选用最富于表现力的词语表现动物的状态。(2)创造新词和借用旧词相结合。(3)语句富于韵律,节奏感、音乐性强。2.写作特点(1)联想丰富,知识性、趣味性强。(2)着重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幽径悲剧》一、复习重点1.作者简介: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学者。2.季羡林在1946年5月踏上阔别10年的故土。回来了,他的梵文研究也停止了,偌大的中国找不到梵文的资料。他只好致力于印度史和中印文化关系的研究。他翻译出了《罗摩衍那》。这是汉语的首译本,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倡议组织全国研究东方文化的力量,撰写《东方文化集成》,并亲任主编。计划用10年的时间,撰写出版500种书,涵盖东方各国文化。3.词语提示音:蜿蜒(wānyán)抖擞(dǒusǒu)潋滟(liànyàn)猬(wèi)集惆怅(chóuchàng)摇曳(yè)绽(zhàn)万斛(hú)毛骨悚(sǒng)然愚氓(méng)义:漠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加重视。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就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大抵—大概;大都。攀附—(1)附着东西往上爬。(2)比喻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高升。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市”和“朝”本指市场、朝廷,这里指争名逐利的地方。(其余词语解释见书下注释)4.题目解说本文写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5.主题全解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6.全文结构全文共l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写幽径美景。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1—2段),第二层(第3—6段)。第二部分(第7—10段),写幽静藤萝之美。第三部分(第11—17段),写藤萝悲剧。二、复习难点1.语言特点:本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从用词来说,在大量的现代语汇之中,兼用一点文言语汇,也使用了不少成语及一般的四字短语。从句式来说,多用对偶或一般整句,即使是一般散句,于变化的句式中,也显出一种严谨。作者是一位作家、学者,有着极高的语言素养和丰厚的中外文化底蕴,这才写出这样语言的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文章。有些句子全是口语,你也会感到一份纯粹和优美,如文章开头所写:“出家门,向后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显得十分简洁、亲切,并有一种情味在其中。2.中心理解:理解本文的中心意思,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藤萝很美,但又不仅是美,而是兼具真、善、美。如果一定要用一个“美”字来概括藤萝的话,这个“美”则是广义的“美”。二是文章矛头所指,既是“十年浩劫”,又不仅是“十年浩劫”,这就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3.写作特点(1)浓墨重彩的描绘与酣畅淋漓的抒发相结合。(2)强烈的悲剧效果。《明天不封阳台》一、复习重点1.作者简介杜卫东(略)。2.背景资料本文选自1995年1月12日的《光明日报》。3.词语提示音:倏(shū)然蜷(quán)缩孵(fū)育喧器(xiāo)悖论(bèi)蚂蚱(màzha)咆哮(páoxiào)恬(tián)淡温馨(xīn)龟(jūn)裂开辟(pì)复辟(bì)义: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使人无法捉摸。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蜷缩—蜷曲而收缩。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恬淡—(1)不追求名利;淡泊。(2)恬情;安适。4.题目解说居住于高楼大厦的某一单元,封闭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也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到底要不要封闭阳台呢?本文作者叙说了自己的一段心灵的历程。5.主题全解本文叙说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6.全文结构全文共13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写“”。第二部分(第3—10段),写“明天还封阳台吗”?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3—7段),写因见到鸽子而提出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第二层(8—10段),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第三部分(第11—13段),写“明天先不封阳台吗”。二、复习难点1.本文用语形象,无论记叙、描写或议论,都显得具体、生动、形象,具有画面美。2.写法全解(1)夹叙夹议,不断推进,线索清晰。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串全文,无论写“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都有叙有议。综观全文,叙说在不断往前推进,议论也在不断往纵深开掘,叙议并进,虚实交融。(2)抓住特征描写,虽简洁而传神。文章在记叙甚至在议论之中.兼有描写之笔,如对鸽子的描写、对内蒙古草原风光的描写,都充分抓住对象特征,用笔虽不很多,却显得生动传神。《治水必躬亲》一、复习重点1.作者简介钱泳(1759-1844),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辑有《艺能考》。本文选自《履园丛话》。2.背景资料海瑞(1514—1587),明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字汝贤,自号刚峰。回族。嘉靖举人。由南平教谕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均摇。嘉靖四十五年(1566)任户部主事时,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被逮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进一条鞭法,曾令徐阶等退田。后因被张居正、高拱排挤,革职闲居十六年。万历十三年(1585)再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污,病逝于任上。溢忠介。作有《海瑞集》。3.词语提示音:潴(zhū)相度(xiàngduó)咨询(zīxún)胼胝(piánzhī)义:盖—发语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就因为”必如是—必须像这样。如,像。是,这样。举—办事成功。计利—考虑私利。计,盘算,考虑。4.题目解说本文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能治好水。5.主题全解本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6.全文结构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二、学习难点1.治水与清廉有什么关系?如果一个治水官吏不清廉,那么他治水时,就会贪图安逸,就会计较个人利益,忘记公益,事情就作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2.写作特点(1)正反对比论证。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2)举例论证,以海瑞治水为例,论证治水必躬亲的道理。作文训练: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1.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各占什么地位?记叙是主要方式,抒情和议论是辅助方式,也是不可分的。2.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哪两种方式?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在记叙中少不了抒情和议论。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而真切的感情,以此来打动读者;另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激情涌动,抑制不住,直接将感情倾泻出来。3.记叙文中的议论是指什么?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对所记叙的人物、事情等加以评述:或作评价,或议得失,或论影响,或表态度,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4.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有什么要求和作用?记叙中的抒情与记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记叙中的议论往往是要言不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会在记叙中作必要的抒情和议论,对于提高写作记叙文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诵读欣赏诵读鉴赏课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属随笔、随感之类,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课文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