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十月202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21十月202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1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原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2005.2.20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原理建设工程项目2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1)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GB/T19000(等同采用ISO9000—2000)(2)质量控制作业技术管理活动是直接产生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条件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通过2005.2.20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2)质量控制作业技术管理活3(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管理(按照GB/T19000定义)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区别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2005.2.20(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4(4)什么是质量
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之总和。质量内涵明确的需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等所规定的要求隐含的需要:法律法规或技术标准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客观上巳存在的某些需求;特性指标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2005.2.20(4)什么是质量质量内涵明确的需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5(5)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提出的。均应围绕着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明确各阶段内容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内容干扰:决策阶段2005.2.20(5)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6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人的因素决策因素勘察因素设计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项目质量影响七大因素2005.2.20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人的因素项目质量影响七大因7(1)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人是泛指与工程有关的单位、组织及个人包括:
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及咨询服务单位、政府主管及工程质量监督、监测单位、策划者、设计者、作业者、管理者等等。——建筑业实行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市场准人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以及质量责任制度等,规定按资质等级承包工程任务,不得越级,不得挂靠,不得转包;严禁无证设计、无证施工。2005.2.20(1)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2005.2.208(2)建设项目的决策因素——应进行资源论证、市场需求预测,考虑经济性没有经过资源论证、市场需求预测,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建成后不能投入生产或使用,所形成的合格而无用途的建筑产品,从根本上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具备质量的适用性特征。同样盲目追求高标准,缺乏质量经济性考虑的决策,也将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2005.2.20(2)建设项目的决策因素2005.2.209(3)建设工程项目勘察因素技术经济条件勘察工程岩土地质条件勘察直接影响项目决策直接关系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资料2005.2.20(3)建设工程项目勘察因素技术经济条件勘察工程岩土地质条件勘10
(4)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总体规划关系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功能组织和平面布局,竖向设计,总体运输及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工程设计具体确定建筑产品或工程目的物的质量目标值,直接将建设意图变成工程蓝图,将适用、经济、美观融为一体,为建设施工提供质量标准和依据。
2005.2.20(4)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2005.2.211
(5)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用品的质量因素
正确合理选择材料
控制材料、构配件及工程的质量规格、性能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标准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程序、工艺顺序、施工流向劳动组织(6)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工艺、方法、手段2005.2.20(5)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用品的质量因素施工组织12(7)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
自然环境:地质、水文、气候
劳动作业环境: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
管理环境:多单位、多专业施工管理关系、组织协调方式、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系统2005.2.20(7)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2005.2.2013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原理三阶段控制原理三全控制原理2005.2.20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PDCA循环原理2014计划P(Plan)——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实施D(Do)——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动。
计划交底目的: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标准,从而规范行为,全面的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步调一致的去努力实现预期目标。实施阶段的工作(1)PDCA循环原理2005.2.20计划P(Plan)——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计划交15
检查C(Check)——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
检查的内容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的原因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及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处置A(Action)——处理分纠偏和预防两个步骤纠偏: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质量问题预防:信息反馈,反思问题症结,为今后类似问题的
质量预防提供借鉴2005.2.20检查的内容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16A处置P计划C检查D实施
A处置P计划C检查D实施
A处置P计划C检查D实施
改进改进循环循环循环质量在计划控制下上升图1Z204013PDCA循环示意图2005.2.20改进改进循环循环循环质量在计划控制下上升图1Z20401317
事前控制
——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其内涵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控。这里包括来自企业内部管理者的检查检验(自控)和来自企业外部的工程监理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的控制(监控)。事中控制的关键还是发挥操作者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构成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2)三阶段控制原理2005.2.20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关键还是发挥操作者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18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偶然因素正常波动系统因素异常波动所有参与主体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业主、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总包、分包材料供应商(3)三全控制管理2005.2.20事后控制全面质量控制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偶然因素19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过程方法”管理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勘察设计过程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验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施工生产的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过程工程回访维修服务过程2005.2.20全过程质量控制“过程方法”管理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2005.220全员参与控制——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看,无论组织内部的管理者还是作业者,每个岗位都承担着相应的质量职能,一旦确定了质量方针目标,就应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实施质量方针的系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作为全面质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就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每一个岗位和部门工作目标质量目标2005.2.20全员参与控制目标管理每一个岗位和部门工作目标质量目标200521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2005.2.20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建设工程项22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面向工程项目而建立的质量控制系统,它不同于企业按照GB/T1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不同点主要在于:
目的不同范围不同目标不同时效不同评价方式不同
2005.2.20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2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适用的范围建立的目的控制的目标作用的时效评价的方式一个企业第三方企业质量目标永久性企业需要项目所有质量责任主体项目需要项目质量标准一次性自评价2005.2.20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24(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有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子系统2005.2.20(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有2005.225(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分包商)工程监理企业子系统子系统子系统2005.2.20(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建设单位工程26(4)按控制原理分有:
质量控制计划系统——确定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质量方针、总目标及其分解。质量控制网络系统——明确工程项目质量责任主体构成、合同关系和管理关系,控制的层次和界面。
质量控制措施系统——描述主要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安排。
质量控制信息系统——进行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文档资料的管理。2005.2.20(4)按控制原理分有:2005.2.2027
(5)不同的工程质量控制系统之间是交互作用的,而且和工程项目外部的行业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按控制原理分网络系统计划系统信息系统措施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按控制内容分材料设备勘察设计竣工验收施工安装按控制主体分总承包企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交互作用2005.2.20(5)不同的工程质量控制系统之间是交互作用的,而且和工程项28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原则
分层次规划原则:二个层次总目标分解原则: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层层分解
质量责任制原则:谁实施谁负责系统有效性原则:整体系统与局部系统协调2005.2.20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29(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程序
设计控制系统网络架构确定单位、部门、人员、职责确定控制关系领导关系、报告审批及信息流转程序制定控制工作制度例会、协调、验收、责任制编制全面质量计划各相关主体质量职能交叉衔接确定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2005.2.20(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程序设计控制系统网络架30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1)控制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活力在于它的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来源于利益机制。(2)控制系统运行的约束机制——没有约束机制的控制系统是无法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的,约束机制取决于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价值增值链2005.2.20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1)控制系统运行的动力31(3)控制系统运行的反馈机制——运行的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进行系统控制能力评价,并为及时做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4)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改进机制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方式展开控制,同时必须注重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
2005.2.20(3)控制系统运行的反馈机制(4)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32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2005.2.20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方法施工质331、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
(1)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工程参与各方共同的责任2005.2.201、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1)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工程参34(2)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
(3)设计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质量标准通过对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变更设计的合理化建议等,保证竣工项目的各项施工结果与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标准相一致2005.2.20(2)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35(4)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5)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现场旁站检查、平行检测、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的应用,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工程质量的监督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质量标准2005.2.20(4)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36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材料采购施工生产
试验与检验工程功能检测竣工验收质量回访及保修工程调研和项目承接
施工准备三个阶段(P65)八个环节(P66)(1)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2005.2.20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37施工准备质量控制内容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的施工准备季节性的特殊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作业技术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过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过程内涵2005.2.20施工准备质量控制内容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38施工验收质量控制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2005.2.20施工验收质量控制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39业主监理政府监督部门设计单位两个角色自控主体监控主体施工承包方供应方监督(2)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两个角色自控主体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控责任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2005.2.20业主监理政府监督部门设计单位两个角色自控主体监控主体施工承包403、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1)为什么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按照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内容。在合同环境下质量计划是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的具体步骤。(2)谁来编制施工质量计划
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是施工承包企业。在总承包的情况下,分包企业的施工质量计划是总包施工质量计划的组成部分。总包有责任对分包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进行指导和审核,并承担施工质量的连带责任2005.2.203、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1)为什么编制施工质量计划(241(3)施工质量计划的形式常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文件形式进行编制。(4)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质量计划的内容必须全面体现和落实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质量计划中编写专项管理要求。
2005.2.20(3)施工质量计划的形式(4)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2042●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工程检测项目计划及方法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为确保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
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分析(合同条件、法规条件和现场条件);●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所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目标;2005.2.20●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质量管理组43(5)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可列为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应该是动态的。
2005.2.20(5)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2005.2.2044ABC三级质量控制点的编制1、质量控制点的含义指对工程的性能、安全、寿命、可靠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部位或对下道工序有严重影响的关键工序2、质量控制点确定的依据*现行国家或行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验评标准中规定应检查的项目*引进工程或国外工程参照国家规定结合特殊要求与用户协商确定2005.2.20ABC三级质量控制点的编制1、质量控制点的含义2、质量控制点453、质量控制点确定的一般原则*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隐蔽工程*施工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后续工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2005.2.203、质量控制点确定的一般原则2005.2.20464、ABC控制点的划分A级控制点:影响装置(产品)安全运行、使用功能和开车后出现质量问题有待于停车才可处理或合同协议有特殊要求的质量控制点,必须由施工承包方(分包方)、监理方和业主三方质检人员共同检查确认并签证。B级控制点: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质量控制点,由施工承包方、监理方质检人员双方共同检查确认并签证。C级控制点: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小或开车后出现问题可随时处理的次要质量控制点,由施工承包方(分包方)质检人员自行检查确认。注:各级质量控制点中有检查记录要求的应加R2005.2.204、ABC控制点的划分A级控制点:影响装置(产品)安全运行、475、ABC质量控制点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1)施工质量控制点明细应报业主确认后方可执行2)施工质量控制点表中的质量控制点可根据业主的需要进行适当增减。3)施工质量控制表中的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等级可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作适当的调整4)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应包括施工编码、工序编码、控制编码、质量控制点名称、控制点级别、记录表编号
2005.2.205、ABC质量控制点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2005.2.2048(6)施工质量计划的执行施工质量计划编制完毕,应经企业技术领导审核
批准,并按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交工程监理或建
设单位批准确认后执行2005.2.20(6)施工质量计划的执行2005.2.20494、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1)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施工环境施工质量影响五大因素2005.2.204、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1)影响施工质量50(2)劳动主体的控制(3)劳动对象的控制
(4)施工工艺的控制
(5)施工设备的控制
(6)施工环境的控制:地质水文、气象、环境因素控制
劳动主体:包括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个体素质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劳动对象的控制是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前提制定和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2005.2.20(2)劳动主体的控制劳动主体:包括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514、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1)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工序)所构成,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即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即: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2005.2.204、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1)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52(2)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作业技术交底
检查施工工序、程序的合理性、科学性检查工序施工条件检查人员操作程序、操作质量检查工序施工中间产品的质量工序验收或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否下道工序Y不得进入下道工序N施工总流程和具体施工作业的先后顺序作业技术要领、质量标准、施工依据、与前后工序的关系2005.2.20(2)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作业技检查施53(3)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落实各种检查方法。
●做好工序产品、分项工程的检查。●及时验收。●完善各项记录、资料。工序操作质量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跟踪检查施工质量的基础及施工是否顺利的关键是工序质量2005.2.20(3)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工序操作质量巡545、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是对已完工的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及内在质量按规定程序的检查(2)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1)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应在施工单位自行验收合格后,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验收,重要的分部分项应请设计单位参加验收;●按国家现行管理制度,房屋建筑工程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验收合格后,尚需在规定时间内,将验收文件报政府管理部门备案。
2005.2.205、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是对已完工的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及内在质55(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及施工内容,应有按照规定对材料及施工内容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分工程,专业工程应进行功能性抽样检测2005.2.20(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56(4)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定验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抽样检查●施工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工程外观质量的检查2005.2.20(4)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定验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57
(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经返工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应予以验收;●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工程,虽局部尺寸等不符合设计要求,但仍然能满足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经返修和加固后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2005.2.20(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258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实施2005.2.20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59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1)监督的目的——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程的使用安全及环境质量
《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2)监督的依据国家、地方和各专业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各类规范和强制性标准2005.2.20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1)监督的目的《建筑60(3)监督的内容
●一是监督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设计勘察单位、监理单位●二是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要求2005.2.20(3)监督的内容涉及结构安全2005.2.2061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实施(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报(2)开工前的质量监督
第一次监督检查开工前
参与方的质保体系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及审批手续各方人员的资质证书检查的结果记录保存检查内容2005.2.20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实施(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62(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对工程主要部位的验收证明在验收后三天内报监督机构备案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查处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局部暂停施工指令单临时收缴资质证书通知单问题严重时监督检查内容:工程参与方的质量行为质量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工程实体和质保资料2005.2.20(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对工程主要部位的验收证明在验收63整改情况复查参与竣工验收会议编制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竣工验收日起五日内备案)(4)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5)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按单位工程建立2005.2.20整改情况复查(4)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5)建立建设工程质64五:常见的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分层法因果分析图法排列图法直方图2005.2.20五:常见的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分层法200651、分层法分层法的基本思想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找出问题2005.2.201、分层法分层法的基本思想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对工程质662、因果分析图法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基本原理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的处置和管理找出最主要问题2005.2.202、因果分析图法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基本原理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67料机人环境方法基础知识差新工人未培训施工未交底混凝土强度不足分工不明确责任心差搅拌机失修振捣器常坏砂石含泥量大水泥重量不足水泥过期养护差配合比不当水灰比不准振捣太差场地太乱气温太低注意事项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采用QC小组活动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2005.2.20料机人环境方法基础知识差新工人未培训施工未交底混分工不明确责683、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寻找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找出主次问题2005.2.203、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寻找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它具有直观、主次69序号检查项目不合格点数序号检查项目不合格点数1轴线位置15平面水平度152垂直度86表面平整度753标高47预埋设施中心位置14截面尺寸458预留孔洞中心位置1构件尺寸抽样检查统计表2005.2.20序号检查项目不合格点数序号检查项目不合格点数1轴线位置15平70质量不合格点数(频数)由大到小排顺序横座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由大到小从左至右排列,左侧纵坐标表示频数,右侧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累计频率0%---80%:A类问题--主要问题累计频率80%--90%:B类问题--次要问题累计频率90%--100%C类问题--一般问题排列图的组成:2005.2.20质量不合格点数(频数)由大到小排顺序横座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71构件尺寸不合格点顺序排列表100150合计100.02.03其他698.02.74标高595.35.38垂直度490.010.015平面水平度380.030.045截面尺寸250.050.075表面平整度1累计频率(%)频率(%)频数项目序号2005.2.20构件尺寸不合格点顺序排列表100150合计107213501530456075901051201500102030405060708010090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垂直度标高其他频数累计频率(%)2005.2.20135015304560759010512015001020734、直方图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直方图的主要用途看形状是否相似平均值看分布区间的宽窄标准偏差2005.2.204、直方图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74标准偏差拐点2005.2.20标准偏差拐点2005.2.207501357911131530.532.534.536.538.540.542.544.546.5(2)直方图法的应用
2005.2.2001357911131530.532.534.536.53876(3)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一——形状观察分析
(a)正常型(b)折齿型(c)陡坡型(d)孤岛型(e)双峰型(f)峭壁型分组或组距不当对上限控制太严原材料发生变化或临时顶班两组数据混在一起人为因素去掉下限2005.2.20(3)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一——形状观察分析(a)正常型(b77(4)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二——位置观察分析
BT(M)BT(M)BT(M)BT(M)BT(M)BT(M)正常稳定状态质量下限可能会出现不合格产品质量能力处临界状态没有余地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超出标准下限已出现不合格超出标准上下限产生废品过程能力不足T:质量标准要求界限B: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2005.2.20(4)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二——位置观察分析BT(M)BT(7827十月202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21十月202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79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原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2005.2.20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原理建设工程项目80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1)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GB/T19000(等同采用ISO9000—2000)(2)质量控制作业技术管理活动是直接产生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条件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通过2005.2.20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2)质量控制作业技术管理活81(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管理(按照GB/T19000定义)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区别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2005.2.20(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82(4)什么是质量
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之总和。质量内涵明确的需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等所规定的要求隐含的需要:法律法规或技术标准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客观上巳存在的某些需求;特性指标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2005.2.20(4)什么是质量质量内涵明确的需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83(5)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提出的。均应围绕着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明确各阶段内容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内容干扰:决策阶段2005.2.20(5)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84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人的因素决策因素勘察因素设计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项目质量影响七大因素2005.2.20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人的因素项目质量影响七大因85(1)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人是泛指与工程有关的单位、组织及个人包括:
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及咨询服务单位、政府主管及工程质量监督、监测单位、策划者、设计者、作业者、管理者等等。——建筑业实行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市场准人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以及质量责任制度等,规定按资质等级承包工程任务,不得越级,不得挂靠,不得转包;严禁无证设计、无证施工。2005.2.20(1)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2005.2.2086(2)建设项目的决策因素——应进行资源论证、市场需求预测,考虑经济性没有经过资源论证、市场需求预测,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建成后不能投入生产或使用,所形成的合格而无用途的建筑产品,从根本上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具备质量的适用性特征。同样盲目追求高标准,缺乏质量经济性考虑的决策,也将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2005.2.20(2)建设项目的决策因素2005.2.2087(3)建设工程项目勘察因素技术经济条件勘察工程岩土地质条件勘察直接影响项目决策直接关系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资料2005.2.20(3)建设工程项目勘察因素技术经济条件勘察工程岩土地质条件勘88
(4)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总体规划关系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功能组织和平面布局,竖向设计,总体运输及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工程设计具体确定建筑产品或工程目的物的质量目标值,直接将建设意图变成工程蓝图,将适用、经济、美观融为一体,为建设施工提供质量标准和依据。
2005.2.20(4)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2005.2.289
(5)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用品的质量因素
正确合理选择材料
控制材料、构配件及工程的质量规格、性能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标准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程序、工艺顺序、施工流向劳动组织(6)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工艺、方法、手段2005.2.20(5)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用品的质量因素施工组织90(7)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
自然环境:地质、水文、气候
劳动作业环境: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
管理环境:多单位、多专业施工管理关系、组织协调方式、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系统2005.2.20(7)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2005.2.2091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原理三阶段控制原理三全控制原理2005.2.20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PDCA循环原理2092计划P(Plan)——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实施D(Do)——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动。
计划交底目的: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标准,从而规范行为,全面的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步调一致的去努力实现预期目标。实施阶段的工作(1)PDCA循环原理2005.2.20计划P(Plan)——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计划交93
检查C(Check)——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
检查的内容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的原因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及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处置A(Action)——处理分纠偏和预防两个步骤纠偏: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质量问题预防:信息反馈,反思问题症结,为今后类似问题的
质量预防提供借鉴2005.2.20检查的内容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94A处置P计划C检查D实施
A处置P计划C检查D实施
A处置P计划C检查D实施
改进改进循环循环循环质量在计划控制下上升图1Z204013PDCA循环示意图2005.2.20改进改进循环循环循环质量在计划控制下上升图1Z20401395
事前控制
——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其内涵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控。这里包括来自企业内部管理者的检查检验(自控)和来自企业外部的工程监理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的控制(监控)。事中控制的关键还是发挥操作者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构成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2)三阶段控制原理2005.2.20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关键还是发挥操作者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96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偶然因素正常波动系统因素异常波动所有参与主体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业主、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总包、分包材料供应商(3)三全控制管理2005.2.20事后控制全面质量控制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偶然因素97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过程方法”管理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勘察设计过程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验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施工生产的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过程工程回访维修服务过程2005.2.20全过程质量控制“过程方法”管理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2005.298全员参与控制——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看,无论组织内部的管理者还是作业者,每个岗位都承担着相应的质量职能,一旦确定了质量方针目标,就应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实施质量方针的系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作为全面质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就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每一个岗位和部门工作目标质量目标2005.2.20全员参与控制目标管理每一个岗位和部门工作目标质量目标200599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2005.2.20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建设工程项100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面向工程项目而建立的质量控制系统,它不同于企业按照GB/T1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不同点主要在于:
目的不同范围不同目标不同时效不同评价方式不同
2005.2.20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10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适用的范围建立的目的控制的目标作用的时效评价的方式一个企业第三方企业质量目标永久性企业需要项目所有质量责任主体项目需要项目质量标准一次性自评价2005.2.20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102(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有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子系统2005.2.20(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有2005.2103(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分包商)工程监理企业子系统子系统子系统2005.2.20(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建设单位工程104(4)按控制原理分有:
质量控制计划系统——确定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质量方针、总目标及其分解。质量控制网络系统——明确工程项目质量责任主体构成、合同关系和管理关系,控制的层次和界面。
质量控制措施系统——描述主要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安排。
质量控制信息系统——进行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文档资料的管理。2005.2.20(4)按控制原理分有:2005.2.20105
(5)不同的工程质量控制系统之间是交互作用的,而且和工程项目外部的行业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按控制原理分网络系统计划系统信息系统措施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按控制内容分材料设备勘察设计竣工验收施工安装按控制主体分总承包企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交互作用2005.2.20(5)不同的工程质量控制系统之间是交互作用的,而且和工程项106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原则
分层次规划原则:二个层次总目标分解原则: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层层分解
质量责任制原则:谁实施谁负责系统有效性原则:整体系统与局部系统协调2005.2.20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107(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程序
设计控制系统网络架构确定单位、部门、人员、职责确定控制关系领导关系、报告审批及信息流转程序制定控制工作制度例会、协调、验收、责任制编制全面质量计划各相关主体质量职能交叉衔接确定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2005.2.20(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程序设计控制系统网络架108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1)控制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活力在于它的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来源于利益机制。(2)控制系统运行的约束机制——没有约束机制的控制系统是无法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的,约束机制取决于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价值增值链2005.2.20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1)控制系统运行的动力109(3)控制系统运行的反馈机制——运行的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进行系统控制能力评价,并为及时做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4)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改进机制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方式展开控制,同时必须注重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
2005.2.20(3)控制系统运行的反馈机制(4)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110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2005.2.20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方法施工质1111、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
(1)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工程参与各方共同的责任2005.2.201、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1)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工程参112(2)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
(3)设计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质量标准通过对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变更设计的合理化建议等,保证竣工项目的各项施工结果与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标准相一致2005.2.20(2)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113(4)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5)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现场旁站检查、平行检测、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的应用,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工程质量的监督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质量标准2005.2.20(4)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114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材料采购施工生产
试验与检验工程功能检测竣工验收质量回访及保修工程调研和项目承接
施工准备三个阶段(P65)八个环节(P66)(1)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2005.2.20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115施工准备质量控制内容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的施工准备季节性的特殊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作业技术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过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过程内涵2005.2.20施工准备质量控制内容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116施工验收质量控制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2005.2.20施工验收质量控制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117业主监理政府监督部门设计单位两个角色自控主体监控主体施工承包方供应方监督(2)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两个角色自控主体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控责任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2005.2.20业主监理政府监督部门设计单位两个角色自控主体监控主体施工承包1183、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1)为什么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按照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内容。在合同环境下质量计划是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的具体步骤。(2)谁来编制施工质量计划
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是施工承包企业。在总承包的情况下,分包企业的施工质量计划是总包施工质量计划的组成部分。总包有责任对分包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进行指导和审核,并承担施工质量的连带责任2005.2.203、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1)为什么编制施工质量计划(2119(3)施工质量计划的形式常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文件形式进行编制。(4)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质量计划的内容必须全面体现和落实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质量计划中编写专项管理要求。
2005.2.20(3)施工质量计划的形式(4)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20120●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工程检测项目计划及方法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为确保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
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分析(合同条件、法规条件和现场条件);●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所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目标;2005.2.20●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质量管理组121(5)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可列为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应该是动态的。
2005.2.20(5)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2005.2.20122ABC三级质量控制点的编制1、质量控制点的含义指对工程的性能、安全、寿命、可靠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部位或对下道工序有严重影响的关键工序2、质量控制点确定的依据*现行国家或行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验评标准中规定应检查的项目*引进工程或国外工程参照国家规定结合特殊要求与用户协商确定2005.2.20ABC三级质量控制点的编制1、质量控制点的含义2、质量控制点1233、质量控制点确定的一般原则*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隐蔽工程*施工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后续工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2005.2.203、质量控制点确定的一般原则2005.2.201244、ABC控制点的划分A级控制点:影响装置(产品)安全运行、使用功能和开车后出现质量问题有待于停车才可处理或合同协议有特殊要求的质量控制点,必须由施工承包方(分包方)、监理方和业主三方质检人员共同检查确认并签证。B级控制点: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质量控制点,由施工承包方、监理方质检人员双方共同检查确认并签证。C级控制点: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小或开车后出现问题可随时处理的次要质量控制点,由施工承包方(分包方)质检人员自行检查确认。注:各级质量控制点中有检查记录要求的应加R2005.2.204、ABC控制点的划分A级控制点:影响装置(产品)安全运行、1255、ABC质量控制点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1)施工质量控制点明细应报业主确认后方可执行2)施工质量控制点表中的质量控制点可根据业主的需要进行适当增减。3)施工质量控制表中的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等级可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作适当的调整4)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应包括施工编码、工序编码、控制编码、质量控制点名称、控制点级别、记录表编号
2005.2.205、ABC质量控制点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2005.2.20126(6)施工质量计划的执行施工质量计划编制完毕,应经企业技术领导审核
批准,并按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交工程监理或建
设单位批准确认后执行2005.2.20(6)施工质量计划的执行2005.2.201274、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1)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施工环境施工质量影响五大因素2005.2.204、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1)影响施工质量128(2)劳动主体的控制(3)劳动对象的控制
(4)施工工艺的控制
(5)施工设备的控制
(6)施工环境的控制:地质水文、气象、环境因素控制
劳动主体:包括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个体素质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劳动对象的控制是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前提制定和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2005.2.20(2)劳动主体的控制劳动主体:包括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1294、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1)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工序)所构成,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即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即: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2005.2.204、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1)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130(2)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作业技术交底
检查施工工序、程序的合理性、科学性检查工序施工条件检查人员操作程序、操作质量检查工序施工中间产品的质量工序验收或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否下道工序Y不得进入下道工序N施工总流程和具体施工作业的先后顺序作业技术要领、质量标准、施工依据、与前后工序的关系2005.2.20(2)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作业技检查施131(3)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落实各种检查方法。
●做好工序产品、分项工程的检查。●及时验收。●完善各项记录、资料。工序操作质量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跟踪检查施工质量的基础及施工是否顺利的关键是工序质量2005.2.20(3)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工序操作质量巡1325、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是对已完工的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及内在质量按规定程序的检查(2)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1)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应在施工单位自行验收合格后,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验收,重要的分部分项应请设计单位参加验收;●按国家现行管理制度,房屋建筑工程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验收合格后,尚需在规定时间内,将验收文件报政府管理部门备案。
2005.2.205、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是对已完工的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及内在质133(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及施工内容,应有按照规定对材料及施工内容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分工程,专业工程应进行功能性抽样检测2005.2.20(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34(4)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定验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抽样检查●施工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工程外观质量的检查2005.2.20(4)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定验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135
(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经返工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应予以验收;●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工程,虽局部尺寸等不符合设计要求,但仍然能满足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经返修和加固后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2005.2.20(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2136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实施2005.2.20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137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1)监督的目的——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程的使用安全及环境质量
《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2)监督的依据国家、地方和各专业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各类规范和强制性标准2005.2.20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1)监督的目的《建筑138(3)监督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书:协同提质背景下县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与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 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2024年药剂类考试的信心提升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准备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育婴师科研思维试题及答案
- 二级计算机考试各类题型的剖析与高效备考的总结试题及答案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技术技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税务师考试难题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策略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心理咨询师制定个案咨询目标的策略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低利率时代家庭财富管理课件
- 北京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拖欠房租起诉书【5篇】
- 工序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表
- 护理人员仪容仪表及行为规范
- 汽车品牌马自达课件
- 第六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
- 仪器设备自校规程
- 钢结构安装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表(共14页)
- 苏教版五下数学小数报全套高清晰含答案
- 家庭《弟子规》力行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