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考点突破: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考点突破: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考点突破: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3页
中考语文一轮考点突破: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4页
中考语文一轮考点突破: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1.阅读诗歌,完成题目。【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①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②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③。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注释】①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刘禹锡在同宋同辈兄弟之间排行为第二十八,所以称他为刘二十八。②国手:指国内最优秀的人才。③蹉跎:受控折,这里指失意贬官。【甲】诗“沉舟倒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乙】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抒怀方式有何不同?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甲】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在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划线内容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忆弟二首①(其二)【唐】杜甫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注释】①该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本诗颈联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蒹葭》,完成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的每章开头都写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晚次乐乡县①[唐]陈子昂故乡者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②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③夜猿鸣。【注释】①乐乡县:地名。本诗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③噭(jiào)啦:猿猴啼叫声。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中画线句子。7.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南征[唐]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①,适远②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释】①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②适远:到远方去。杜甫常常以和谐融洽的景象反衬深沉积郁的哀愁,写乐景抒哀情。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以花的灿烂表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乐写哀,景象越优美,越增添伤痛。诗人移情于物,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极度苦恨。请结合诗句,说说《南征》是如何以乐景写哀情的?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本诗的颈联描绘景物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一)晓行望云山【宋】杨万里霁天欲晓未明问,满目奇峰总可观①。却有一峰忽然去,方知不动是真山!(二)披仙阁上观荼蘼②二首(其一)【宋】杨万里仰架③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④佳。荼蘼蝴蝶浑无辩,飞去方知不是花。(选自《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注】①可观:壮观。②荼蘼(túmí):花名。③仰架:仰望花架。④脱然:舒畅喜悦的样子。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10.古诗阅读。书事黄宗羲初晴泥路觉蹒跚,听彻松涛骨亦寒。莫恨西风多凛冽,黄花偏耐苦中看。【注】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亡后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不仕。本诗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11.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绝句幽谷①那堪更北枝②,年年自分③著花④迟。高标逸韵⑤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注释】①幽谷:深幽的山谷。②北枝:北向不朝阳的树枝。③自分(fèn):自己料定。④著花:开花。⑤高标逸韵:高尚的品格,俊逸的风韵。陆游的这两首诗词,对梅花的描写都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请各举一例,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12.古诗赏析栾家濑①[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②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注释】①濑;沙石上流过的水。②浅浅:同“溅溅”。全诗在描写静物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请描述诗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中的“妻子”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①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①辛夷:木兰树的花。本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词(其一)刘禹锡①自古逢秋悲寂寥②,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③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释)①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屡遭贬谪。②寂寥:冷清萧条。③排:推开。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16.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全诗一句一个场景,各自独立,组合在一起又构思完整、意境连绵,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17.阅读李煜的两阕《相见欢》,完成后面题目。(一)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注)这两阕词均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宋朝都成汴京时所作。试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1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诗的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乙)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乙)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两首诗的颈联各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两处并分别分析其作用。2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宿府①杜甫(唐)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诗中画线句生动描绘了诗人独宿幕府的情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赏析。2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是如何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构筑宏大气象的?2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青溪(唐)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注:①诗人王维(王右丞)仕途不顺,归隐后写此山水诗。②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这首诗艺术表现高妙自然,请任选一个角度(构思、写法、语言等)进行赏析。24.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本句。25.古诗阅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南征[唐]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①,适远②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释】①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②适远:到远方去。杜甫常常以和谐融洽的景象反衬深沉积郁的哀愁,写乐景抒哀情。请结合诗句,说说这两首诗是如何以乐景写哀情的。参考答案:1.【甲】诗:借景抒情。抒发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襟怀,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乙】诗:直抒胸臆。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详解】本题考查抒情方式和思想感情理解。【甲】诗“沉舟倒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表面写的是舟和树,实则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因此属于借景抒情,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抒发了乐观的情绪;【乙】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这两句直接写出了现实的情况,称刘禹锡“长寂寞”“独蹉跎”,属于直抒胸臆;这二句含着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2.表现手法:都用典。情感:【甲】诗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乙】词用了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感慨。【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作者情感。甲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这里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乙诗“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本句运用典故。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自己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之情。3.都采用移情于物,融情于景的手法。家乡的花顾自己绽放,春天的鸟按时飞回,可你的消息为何迟迟不到?作者感时伤世,将情绪融于花鸟,寄托了对兄弟的无尽愁思,对持久战乱的深深无奈。【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与赏析写作手法。“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意思是故乡的花自顾自地开放,春天来了南下过冬的鸟也飞回来了,可是弟弟你的消息怎么还没到呢?作者看到故园花开,春日鸟归,移情于物,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希望弟弟能早日归家,也表达了对旷日持久的战乱的深深无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据此可知,这两联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都采用了景物描写,移情于物,融情于景的写法。4.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详解】本题考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理解诗句思想感情的能力。作答时要先分析尾联内容,结合内容分析表现手法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藏”的意思是: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在尾联中,诗人化用了伯夷、叔齐在商朝亡国后,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野菜充饥,最终饿死在山上的故事,借此点明其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表达其誓死效忠大宋王朝的决心。由此可知,在尾联中,诗人使用了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据此分析,进行作答即可。5.萧瑟、冷清的晚秋画面。作用:①起兴句,引起下文;②表明时间的推移,表达主人公的真挚感情;③营造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主人公的凄婉惆怅之情。【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景物的内容和作用的分析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客观环境,渲染、烘托气氛,抒发或寄托作者和人物的感情等角度理解。这首诗三章开头的景物“兼葭”“白露”“霜”,构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每一节以景物开头,目的是用这些景物起兴,引出追求“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情感;“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了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蒹葭”“白露”“霜”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萧瑟冷漠气氛,衬托对“伊人”求而不得的焦急和惆怅之情。6.运用以动衬静(反衬)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夜晚中猿猴不停地鸣叫着,衬托出夜晚的宁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单寂寞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详解】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诗句的赏析。解答时,全面把握诗文内容,结合句子大意,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噭噭夜猿鸣”意思是:只听见猿猴在夜色里的鸣叫。联系“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可知,此时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作者采用反衬的手法,以入暮后的静景衬托深山清亮而凄婉的猿鸣声,表达出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使诗意更为深长悠远,抒发了无尽的乡思之愁。7.《南征》中,“春岸桃花水”写春水方生、桃花夹岸的初春景象,而诗人饱尝离乱漂泊之苦,面对美景,怆然泣涕。乐景写哀情,含蓄深刻,意蕴丰富。【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的运用。常用的写作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等。《南征》中,“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一句,是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春天,春水奔流,桃花夹岸,极目远眺,风帆如方阵一般,而枫树也已成林。诗人在首联描绘了一幅美妙迷人的春江图景,渲染出生意盎然、欢乐明快的氛围。“偷生长避地,适达更沾襟”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为了苟全性命,诗人常常是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在那里,四处逃难,而今又要远去衡湘,使诗人泪满衣襟。“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年老且病,前途渺茫;虽仍忠心一片,希冀报效朝廷,而一生苦吟,未见知音,壮志终成空悲切。诗以明媚的自然春景开头,正是以乐景抒哀情,反衬悲凉凄楚而难以遣怀的心境,令人怆然泣涕。据此概括作答即可。8.对偶、拟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工整,隐含哲理。它的意思是: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9.《晓行望云山》写诗人拂晓赶路远望云山,以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发现有一座“山峰”凌空飞去才知道那不动的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荼蘼》写诗人在观荼蘼时,花蝶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两首诗都通过动静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事实。两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难以言传,一经诗人妙笔写出,顿觉幽默风趣。【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晓行望云山》第二、三句把彩云误当山峰,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峰是静的,云是动的,而作者却善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把晓行所见静与动的景致写得变幻神奇。《披仙阁上观荼蘼》写作者在披仙阁上看到花和蝴蝶分辨不清,花蝶动静相生,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我们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以明辨真伪。10.本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菊花表明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志向。或本诗采用了反衬(衬托)的手法,用寒风刺骨的艰苦环境反衬菊花不怕晴雨寒风,不畏艰苦环境,迎风怒放,散发着幽香的形象。【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能力。托物言志(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古诗《书事》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句“莫恨西风多凛冽,黄花偏耐苦中看”借菊花在寒风刺骨的艰苦环境中迎风怒放,来表达自己不屈服逆境、不向困难低头的坚定信念。本题也可以从衬托的角度来分析。11.《卜算子·咏梅》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衬托梅。开放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寂寥荒寒、倍受冷落;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词人以艰难、恶劣的处境衬托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梅花绝句》“幽谷”“北枝”“层冰”“积雪”等词语一再描写环境之艰苦,生长条件之恶劣,以此来衬托梅花“高标逸韵”的品格和风韵。(意近即可)【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卜算子·咏梅》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意思是: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驿站”是偏僻、人烟稀少之地;“断桥”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破桥;“黄昏”时的“风雨”更是对花的一种摧残;所以这些表示环境的词语营造了落寞凄清的意境,衬托了梅的形象。在这种环境之下梅花独自开放,不与群花争艳,更好地体现了梅花的高洁傲岸的品质。《梅花绝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一句对梅的身世的描述中,“幽谷”“北枝”意思是:生长在背阴的山谷,加上枝条伸向北方。“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是它的开花时间。“层冰积雪”,当它吐苞,正是那冰雪覆盖、最为酷烈的严冬时节。“幽谷”“北枝”“层冰”“积雪”,用环境描写表现了在严酷的环境中含苞待放表现出梅花的顽强,坚韧、高洁,烘托出一种梅花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和风格。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衬托的手法即可。12.以动衬静(以动写静)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与热爱,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诗在描写静物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以动写静:其画面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以动托静,利用动态来传达一种静态美,如“秋雨”是静的,用“飒飒”状其动态;此诗前三句,事实上全是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飞起——“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静谧中有惊扰,惊扰衬静谧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的虚惊这一“动”来反衬栾家濑的幽静和安宁,使意境显得愈发幽致,从而表达了对象“栾家濑”这样静谧的自然风景的喜爱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13.诗中的妻子与儿女“寄身于草野”,他们衣不蔽体、蓬头垢脸、与世隔绝,过着像野人一样粗俗艰苦的生活。反映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这首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其中“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的意思是: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运用类比的手法,说“妻子”她们像禽兽一样,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要靠险阻的坳壑以藏躲,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敢出林莽,刻画了他们过着衣不蔽体、蓬头垢面、与世隔绝的艰苦生活,通过对“妻子”的形象的刻画,寄寓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14.将黄鸟稀少、春花落尽来与幽竹之“不改清阴”作对比,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对比表现手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诗歌大意: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如幽竹待我归,“待”是等待的意思,有了人的情感,使竹的形象更加饱满。以黄鸟春花之“改”对比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15.用对比手法,作者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表现了诗人的自信。【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写法的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意和作者的情感分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是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诗人将文人墨客眼中寂寥的秋天和生机勃勃的春天对比,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诗人眼中秋天胜过春天,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16.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场景,各自独立,变换不定。与诗题中“梦中作”吻合,组合一起的四个场景暗示了作者曲折人生和复杂的情感。【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的理解。“夜凉吹笛千山月”意思是: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描写的是秋夜听笛声的场面;“路暗迷人百种花”意思是:路旁长着浓密的百花,色彩鲜艳迷人;描写的是春宵赏花的场面;“棋罢不知人换世”意思是: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描写的是下完棋的场面;“酒阑无奈客思家”意思是: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描写的是饮酒消愁的场面;四个场景各自独立,画面转换,照应“梦中作”的文题,暗示作者人生曲折,充满忧愁,暗寓诗人既想超凡出世又十分留恋人间的思想矛盾。17.都用了比喻来表现。第一段中用“剪不断,理还乱”的丝麻写出了愁绪的纷乱与繁多;第二段中用往东长流的江水比喻“人生长恨”,写出了亡国之痛的汹涌连绵。【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无形的离愁比作有形的丝线,描绘出了词人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意思是,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好端端的一个“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之匆匆衰败,顷刻灭亡。在词人看来,他的“人生长恨”绵绵无期,犹如那滔滔滚滚东流的江水,无穷无尽、无止无休。因此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了词人亡国之深痛。18.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情感的分析。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前一句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综上分析可得:手法为“用典”,作用:突出对亲朋旧友的怀念,对匆匆流淌的岁月和物是人非变化的感慨。19.【甲】诗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千里孤雁吊影分飞,辞根散作九秋蓬”比喻兄妹失散、天各一方的零落之苦;【乙】诗领联运用反衬手法,以动衬静,渲染出幽静凄清的氛围,烘托诗人被贬偏远之地的孤寂愁苦心情。【详解】甲诗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运用比喻,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乙诗颈联“石泉远逾响”,石泉虽远,泉声仍响,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鸟鸣更显山静,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20.百姓的辛苦和炭的重与使者的骄横和交换物的少且不实用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作用的能力。要读懂全诗,了解内容,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卖炭翁的窘迫现实和他的希望作对比,突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牛困人饥”“翩翩两骑”写出卖炭翁的辛苦不易与使者的骄横跋扈,两者形成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写出炭的重与交换物的少,两者形成对比,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21.示例一:此句采用视听结合(以动衬静),通过描写彻夜回荡的号角声和天空中的月色,突出了四周环境的清冷寂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悲凉。示例二:此句采用拟人,赋予号角以人的情感,通过描写角声在悲切地自言自语来反衬四周环境的清冷寂静,从而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悲凉。【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写诗人“独宿”的所闻所见: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这是以动衬静。“悲自语”赋予号角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悲伤和愤怒的思想情感。22.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这种宏观的景色,使人的眼界为之开阔,胸怀激荡。【详解】本题考查意象。根据题干“宏大气象”,可知要关注诗歌中具有“宏大”特点的意象。根据“以观沧海”,可见意象是浩瀚无边的“沧海”;根据“洪波涌起”,可见意象是波涛汹涌的“洪波”;根据“日月之行”,可知意象是“日月”;根据“星汉灿烂”,可知意象是广阔无边的“星汉”。作者在诗歌中集合了如此多宏达壮丽的意象,使诗文意境更加开阔,也更加凸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23.示例一:诗人借景抒情,借青溪的自然、清淡、素雅来表达自己归隐后安闲淡然的心境。示例二:动静结合手法,“声喧乱石”中“喧”字写出了溪水流经山间乱石中时水流湍急的状态,“色静深松里”中的“静”字写出了松林的茂密、静谧,一动一静对比映衬,表现了青溪环境的清幽宁静。示例三:构思方面,此诗前六句描写了青溪的幽丽景色,末四句写出诗人心境的闲淡,整首诗,把自然的风物情韵和自己的精神感情融为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