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试(十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皖江名校联盟”考试]鸦片战争前后,部分清朝士大夫热衷于研究世界及中国边疆的史地之学,并出现了如下表所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著作。鸦片战争前后介绍西方的主要著作代表人物著作成书时间林则徐《四洲志》等1841年魏源《海国图志》1844年姚莹《康輶纪行》1846年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夏燮《中西纪事》1850年据此可知,当时()A.西方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B.中西思想的深入交汇发展C.西学传播顺应了维新思想D.华夷观念受到了一定冲击2.[2022·东北三省高三联合模拟]研究证实中国的政治学科发端于1899年,发轫之初的中国政治学研究以国家理论、宪法理论和制度理论为核心,人权、自由、民主等内容很少涉及。这反映出近代中国()A.由器物到制度的学习西方之路B.学科设立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C.学科研究与社会现状密切相关D.大学的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完善3.[2022·射洪市高三诊断性考试]伴随着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等一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等词汇成为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A.唯物主义史学家已成史界主角B.马克思主义影响历史教材编纂C.历史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D.古为今用的史学功能充分发挥4.[2022·新余市高三模拟考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王韬游历英法等国后提出“恃商为国本”“商富即国富”的思想。而梁启超在1897年明确提出“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康有为也在1898年主张将“定为工国”作为“国是”。这一变化反映了()A.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B.民族工业已经得到初步发展C.政府经济政策不断调整D.彻底否定“中体西用”思想5.[2022·郑州市高三质量预测]著名学者罗志田认为,中国人都用器物、政制、文化三段论来诠释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以及中国自身的发展,不过却忽略了其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即前两次转变都是对外作战失败之后的“觉悟”,而第三次转变更多是一次自我的“觉醒”。这种转变()A.是西方先进思想传播的必然结果B.是近代西方侵华方式转变的产物C.根植于近代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D.体现国人对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6.[2022·南昌市高三模拟考试]1895年四五月间,《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但尚未批准换约。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1300名上京赶考的举人“公车上书”,要求皇帝下“罪己之诏”“明罚之诏”“求才之诏”,拒和、迁都、变法。这表明,当时()A.变法的社会基础广泛B.革命成为了时代的主流C.救亡图存的呼声高涨D.封建正统思想地位动摇7.[2022·昆明市高三质量检测]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西学无统一称呼,多以“夷学”称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对西方文化比较广泛的称呼是“西学”。庚子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乐于使用“新学”之名。这种变化反映出()A.中西文化融合发展B.传统文化逐渐遭到摒弃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D.社会普遍存在崇洋心理8.[2022·甘肃省诊断考试]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其意在()A.拓展洋务领域B.主张全盘西化C.否定洋务运动D.推翻清朝统治9.[2022·皖江名校联盟考试]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拥有事实的理论一定是能够征服人心的理论……成批……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一中介而最终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中介”是()A.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10.[2022·新余市高三模拟考试]“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毛泽东在这段话中着重强调()A.共产国际的错误路线导致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挫折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C.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始D.中国革命应排除一切外来因素的影响11.[2022·南充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意在强调()A.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C.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性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12.[2022·北京市高三综合测试]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多次说:“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与邓小平以上论述直接相关的是()A.真理标准问题讨论B.开设经济特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肩我国思想解放之任者,实唯康梁。虽其解放之程度不如党人,然革命学说之所以能不旋踵而风靡全国者,实因维新派先解去第一重束缚,故解第二重束缚自易易也。且梁任公自逃亡日本后,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中,掊诋满洲执政者不留丝毫余地。清室之失去国人信用,梁任公之笔墨实与有力焉。清室既失去国人信用,而朝廷上又无改革希望,故革命势力日增也。此又梁任公无意中间接帮助革命之一端也。——张荫麟《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之梁任公先生》材料二此环奇宏肆之理想,当康氏二十七岁之时既已成立于胸中,直至年逾耳顺,其言论亦未尝越出此早年理想之范围。光宣朝士斥康氏为过激,民国时人复鄙之为顽固者,盖由世风丕变,相形之下,康氏政论遂若新旧迥殊……康氏富于自信心而“太有成见”……梁氏则富于感情而“太无成见”……梁氏对于清末民初种种政治问题之主张,确多针砭时弊,有为言之。及时势既异,其主张亦随之而改变……康氏欲以小康义行维新,其反对民族、民权之革命运动实一不可避免之理论结果……梁氏于欧洲之历史政治认识较深,其言论乃渐倾重于民族思想,而终至放弃《公羊》三世。——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先进思想家是如何冲破材料中的“两重束缚”的?(10分)(2)材料二中的“康氏富于自信心而‘太有成见’……梁氏则富于感情而‘太无成见’”的真实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差异形成的原因。(15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40~1900年间,中国对西方冲击的反应,虽不免于杂乱矛盾,却足以反映中国思想界的理性、智力、精神与愿望。1840~1860年开始考究火器机械与轮船,追求外域知识。虽仅表现于个人著述,如魏源的《海国图志》,政府尚未提倡,但少数中国官绅已反省觉悟1860~1880年中国逐渐接近近代西方外交规制和方法,但主要还是传统外交原则的理性运用。如王韬等人主张以孔子“忠信笃敬”作为外交原则;郑观应等人提倡“商战”1880~1895年李鸿章认为主权观念是近代世界外交制度的基础,主张关税自主,废除“治外法权”。有识之士中“变法”“维新”的呼声高涨,大胆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与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策略与实践
- 2025景观设计承包合同书
- 2025合资企业合同模板
- 2025美容院合作伙伴合同范本
- 2025四川省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创造灵感水上乐园课件
- 2025年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物业租赁合同
- 2025年企业收益共享协议类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GB/T 28732-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硫测定方法
- GB/T 17214.1-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
- 猪生殖器官(课堂PPT)
- 2023年广东学位英语试题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
- 《旅行社经营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
- 《最好的未来》合唱曲谱
- GB∕T 36765-2018 汽车空调用1,1,1,2-四氟乙烷(气雾罐型)
- 《觉醒年代》朗诵稿
-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