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配餐与营养餐制作课件_第1页
婴幼儿营养配餐与营养餐制作课件_第2页
婴幼儿营养配餐与营养餐制作课件_第3页
婴幼儿营养配餐与营养餐制作课件_第4页
婴幼儿营养配餐与营养餐制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

营养餐制作助教:陈诚天津青年职业学院《营养餐制作》一、婴儿时期的营养餐制作二、幼儿时期的营养餐制作三、儿童期的营养餐制作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营养餐制作一、婴儿时期的营养餐制作(一)婴儿期生理特点(二)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三)婴儿饮食注意事项(四)婴儿营养配餐要点(2)身长

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在1岁时增长约50%,达75CM。(3)头围和胸围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它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出生时头围平均约34CM(男略大于女),比胸围略大1~2CM。(二)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发充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吸吮功能强,6个月内对淀粉消化率低(唾液分泌少)。

1、胃及其酶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为25~50ML,出生后第10天时可增加到约100ML,6个月时约为200ML,1岁时达300~500ML。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H。(2)肠及其酶新生儿的小肠约为自身长度的6~8倍,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肠黏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黏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与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的活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胰淀粉酶要到出生后第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因此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较差。(三)婴儿饮食注意事项1.除非有特殊的困难,婴儿一般应喂养人奶。人奶的营养素比牛奶或婴儿各种配方的乳品能更好地为婴儿所吸收,并可将母亲对某些疾病的免疫物质传递给婴儿。(四)婴儿营养配餐要点1、4-6月最好以喂养母乳为主;2、6个月后可以逐步喂养固体食物。比如:藕粉粥、蔬菜粥、水果汁、肉末粥等半流质食物菜肴。3、食物的口味宜清淡为主,不宜加糖,防止引起蛀牙或挑食。4、考虑到婴儿的肠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饮食适宜少食多餐。5、食物的供给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糜状的肉类、鱼类及液态的奶类、豆浆等。)6、适当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将蔬菜水果加工成颗粒状或液态食用。)二、幼儿时期的营养餐制作(一)幼儿期(二)幼儿期的生理特点(三)幼儿期的营养餐制作要点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糼儿期。表2—41~3岁女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WHO)年龄体重/KG身高/CM心智发育12个月8.5~10.671.5~77.1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物体15个月9.1~11.374.8~80.7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的短句,模仿做家务,能叠两块积木,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18个月9.7~12.077.9~84.0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自己能吃饭,能认识一种颜色21个月10.2~12.680.6~87.0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会用语言表示大小便2岁10.6~13.283.3~89.8能两脚并跳,穿不系带的鞋,区别大小,能认识两种颜色,能认识简单形状2.5岁11.7~14.787.9~94.7能独脚站立,说出姓名,洗手会擦干,能叠八块积木,常提出“为什么”,试与同伴交谈,相互模仿言行3岁12.6~16.190.2~98.1能从高处往下跳,能双脚交替上楼,会扣纽扣,会折纸,会涂糨糊粘贴,懂饥、累、冷,会用筷子,能一页页翻书2.身长糼儿期身长增长的速度减慢,1岁全年增加约10CM,2~3岁平均每年增加约5CM。一般3岁时身长约为100CM,为出生时身长的2倍。3.头围、胸围、上臂围

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胸围可以反映出胸廊和胸背肌肉的发育;上臂围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和营养状况,以早期发现营养不良。4.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儿脑的神经细胞分裂增殖至140亿个,脑组织的重量也增至成人的2/3以上。1岁时儿童的头围增至46CM,而第二年头围只增长2CM,第三年与第四年共增加1.5CM,5岁时达50CM。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1岁时与头围基本相等,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上臂围在出生后第1年内由11CM增至16CM,随后维持到5岁左右。5.消化系统发育1岁时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5岁时出尖牙,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2岁时共出18~20颗牙,全部20颗乳牙出齐应不迟于2.5岁。到2岁半时乳牙仍未出齐属于异常。糼儿的牙齿还处于生长期,咀嚼功能还不完善,这个时期的糼儿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及某些营养缺乏病。2岁内乳牙数的计算:

乳牙数=月龄—6如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患儿出牙较晚。儿童的咀嚼效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6岁时达到成人的40%,10岁时达到75%。18月龄胃蛋白酶的分泌已达到成人水平;1岁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和脂酶的活性接近成人水平。(三)幼儿期的营养餐制作要点1、要少量多餐,据不同年龄段供给定量。2、选择营养丰富时令蔬菜、水果。3、注意粗细搭配,多样化。4、少吃油炸多油食品。(防止脂肪的堆积形成肥胖)5、注意蛋白质的供给尤其是优质蛋白质。6、限制糖类的摄入量。(预防蛀牙及挑食)7、幼儿口味宜清淡,应限制盐的摄入量(6克)。幼儿胃容量小、消化功能还不够完善;建议:一日4至6餐,每次100至150克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微生物A及多种矿物质可以保证幼儿热量、B族微生物和矿物质的供给豆制品(豆腐、豆浆)、奶类及制品(酸奶、鲜奶)、鱼类(淡水鱼、海产鱼类)、瘦肉类普通啤酒瓶盖子去掉内垫慢慢一平盖正好6克例如:水果沙拉例如:八宝粥、五米粥例如:银耳羹例如:杂粮(玉米)(二)儿童期的生理特点1、体格发育特点:

4-6周岁儿童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增长,其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使头颅(占全身的1/8)、躯干(占全身的4/8)和下肢(占全身的3/8)形成较为匀称的比例。

7-12周岁儿童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有先有后,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皮下脂肪年糼较发达,肌肉组织到学龄期才发育加速;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此期体重增长约5.5KG(年增长约2KG),身高增长约21CM(年增长约5CM)。体重、身高增长的粗略估计公式为,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体重每年可以增加2~2.5KG,身高每年可以增加4~7.5CM。2.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儿童3岁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4~6岁时,脑组织进一下发育,达成人脑重的86%~90%。3.消化功能发育特点

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6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也仍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应。4.心理发育特征5~6岁儿童具有短暂地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15MIN。3~6岁小儿模仿能力极强,所以家庭成员应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小儿树立榜样。2、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高质量的蛋白质不但易于消化,而且只需少量即可。牛奶、鸡蛋等食物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最好每天都吃,同时还可再吃些鱼、肉、豆类等。

4-6周岁每日每千克体重需25克,并且应注意质量。10岁为每日60克,10~12岁为每日70克,应保证获得优质蛋白质,其供热量应占总热量的11%~14%。3、脂肪幼儿期是髓鞘形成期,因此特别需要脂肪酸。幼儿不仅要吃动物油,还要多吃植物油,也可用花生酱、芝麻酱等加入幼儿的饮食中,以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脂肪吃得太少,导致热能不足,就只能依靠糖类来补充。这样则会因吃甜食过多而引起偏食、虫牙等不良后果。5、矿物质

由于骨骼生长迅速,对矿物质尤其是钙的需要量很大,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及各种维生素也必须充分供给。缺钙易引起佝偻病,容易发生骨折。儿童缺锌会影响骨骼生长,而且会造成皮肤粗糙、色素沉着,并出现贫血等现象。长大后还会出现性功能低下、第二性征发育不全等症状。因此,儿童应常吃肝、鱼、瘦肉及牡蛎和贝类等含锌高且易吸收的动物性食物,来保证锌的供给。缺乏症:缺铁性贫血。食物来源:动物肝脏、血液、菠菜、红苋菜等。缺乏症:缺铜性贫血(四)儿童期的饮食禁忌1、爆米花2、肥肉3、罐头食品

含铅量高,容易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抗病能力下降。造成肥胖,而且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体内钙的缺乏。含有色素、香精、甜味剂、防腐剂等添加剂,而儿童发育尚未成熟,肝脏解毒功能还不完善,所以添加剂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4、可乐饮料5、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