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1
1.把握散文诗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比较两首诗的异同。2.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本课目标2作者名片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笔名冰心。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和小说散文集《往事》。作者名片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从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起,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不少体裁像《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一类的作品,唯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闻一多称冰心是“中国最善学泰戈尔”的女作家,而冰心自己则说:“我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自己平时写在笔记本上的三言两语——这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字词学习◆生难字匿笑()沐浴()嗅到()梗()祷告()徘徊()菡萏()攲斜()
衍()荫蔽()nìmùxiùɡěnɡdǎopái
huáihàn
dànqīyǎnyīn
bì◆多音字()林荫()荫庇()悄然无声()静悄悄荫悄yīnyìnqiǎoqiāo()乘凉()千乘之国()荷叶()荷枪实弹乘荷chénɡshènɡhéhè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1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内容探究2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3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三次嬉戏: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为了瞒着妈妈。内容探究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内容探究第1次第2次第3次环境红莲心境
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的姿态如何?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烦闷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开满亭亭不适意,徘徊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左右攲斜无依无靠雨肆意地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
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几分钟来自由朗读《荷叶·母亲》,问答问题,试试自己概括《荷叶·母亲》的思想内容。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的句子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内容探究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内容探究请同学们概括《荷叶·母亲》的思想内容。
《荷叶·母亲》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描写了荷叶庇护雨打风摆中荷花的场景,荷花象征“我”,荷叶象征母亲,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恩和赞美之情。内容探究
观看范读视频,思考问题,这两首诗都在描写母爱,感情基调却有异同,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分别是什么?从文章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情感把握情感把握
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分别是什么?从文章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情感把握(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5)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6)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左右攲斜,无依无靠(7)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孩子的调皮、快乐)(母亲的焦急惦念)(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烦闷)(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请同学们阅读两首散文诗,在对比中体会两首诗人物形象的异同。
情感把握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读《金色花》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用“我从《金色花》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用“我从《金色花》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请同学们课下用相同的方法完成对第二首散文诗的人物形象分析用“我从《荷叶·母亲》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女孩,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用“我从《荷叶·母亲》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妈妈,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请同学们在朗读中比较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写作角度、语言风格和诗歌意境的异同。情感把握
比较维度相同点不同点《金色花》《荷叶·母亲》感情基调深沉的爱,赞美活泼、自由、欢快烦闷、不适、安心写作角度孩子对母亲的爱儿童的视角成年人的视角诗歌意境母亲对孩子怜爱虚境,母亲具体鲜活实境,母亲并未出场语言风格清新雅致活泼、口语化典雅、书面化
挑选自己喜欢或者欣赏的段落、语句,标画朗读符号,写出提示语,自主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尽量读出课文的情感和意境,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朗读训练朗读训练常用朗读符号···1.停延:“/”。例如:“东方的天空已经发白了。”如果需要在“天空”后面有所停顿,就可以在其后标上这个记号:“东方的天空/已经发白了。”2.重音:“·”。例如:“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其中的“天”和“太阳”是重音,就可以在这些音节下面标上重音记号:“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3.语调:(1)上扬:“↑”。例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个上扬的句式,可以在上扬开始的音节上标上这个记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朗读训练常用朗读符号(2)下抑:“↓”。例如:“天空像一张绷得紧紧的黑帐篷,有几点雨花飘落着。”这是个下抑的句式,可以在下抑开始的音节上标上这个记号:“天空像一张绷得紧紧的黑帐篷↓,有几点雨花飘落着。”4.语速:(1)拉长:“—”。例如:“你可曾看见过月亮从乌云里露出半个脸儿的情景?”谁看?是“你”。“你”要拉长读,可以在这个音节的下面标上这个记号:“你可曾看见过月亮从乌云里露着半个脸儿的情景?”7散文诗二首
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这位世纪老人就是女作家冰心,她的朋友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确,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为人,还是思想都充满着爱。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两首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看看他们是怎么论释爱、诉说爱的。
金色花
CONTENTS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精读课文05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优美的语言。2.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体验人间至情,学会感恩他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目标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他的诗风格清新,意象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抒情气息浓郁。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走近作者必备知识创作背景必备知识“金色花”,即“黄兰”,印度将其视为圣树。《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在《新月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的游戏,巧妙地展示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把读者带到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歌颂了孩子对母亲、对大自然的爱和天真无邪、善良纯净的心灵。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从内容上看,它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从形式上看,它篇幅短小,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文学常识必备知识笑嘻嘻(
)
匿笑(
)沐浴(
)
林荫(
)
祷告(
)
嗅到(
)
膝上(
)xīdǎonìmùyùxiùyīnxī字音字形必记字词(yīn)林荫(yìn)荫庇(luò
)落叶(lào)落枕(là)丢三落四(luō)大大落落荫落祷踌膝漆嘻嬉(xī)笑嘻嘻(xī
)嬉闹(dǎo)祷告(chóu)踌躇(xī)膝盖(qī)油漆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匿笑:偷偷地笑。匿,隐藏。沐浴:洗澡。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词义理解必记字词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母子之爱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学会欣赏散文诗的美。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文中描写“我”与母亲三次嬉戏的语句。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第二部分(4-7):第三部分(8-9):写“我”变成金色花后,开始和母亲嬉戏。具体描绘三次嬉戏的画面,表达了“我”对母亲的依恋。写“我”恢复原形后的母子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深情。第一部分(1-3):划分层次初读课文1.文中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人物:“我”(一个孩子)和母亲事件: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自主探究初读课文2.这首诗写了那几次嬉戏?第一次嬉戏: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1.在这首散文诗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形象?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分析讨论精读课文(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笑嘻嘻”写孩子的神态,“摇摆”“跳舞”写孩子的动作,这些词语表现了孩子天真、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模仿孩子的口吻和心理,借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刻画了一个调皮、天真、稚气的孩童形象。(3)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第一次嬉戏沐浴在母爱之下的孩子,用散发幽香的方式回报母亲,表现了孩子的天真、调皮。(4)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第二次嬉戏将影子投射到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替母亲遮挡刺眼的阳光,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爱,也暗含了对母亲的依恋。(5)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第三次嬉戏“突然”表明孩子想给母亲带来惊喜;“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以孩子独特的天真、调皮的行为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依恋。(6)“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不告诉母亲自己的行踪这一行为,表现了孩子的调皮、淘气。语言描写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回报母爱,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舒适,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7)孩子变成金色花以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坏孩子”贬词褒用,将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假愠之态展现了出来,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一天没见到孩子,焦急不安之情与时俱增,再次见到孩子,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你这坏孩子”似嗔实爱,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惦念。(8)怎样理解母亲的嗔怪“你这坏孩子”?孩子:天真烂漫、调皮可爱、聪明伶俐、爱妈妈妈妈:温柔沉静、善良、慈爱人物形象总结作者把儿童想象成金色花——美丽圣树上的花,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孩子如此活泼可爱、快乐天真,是因为沐浴在母爱中。文中孩子跟母亲三次嬉戏,体现了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同时,他对母亲的时刻关注,也表现出对母亲的爱和亲昵。
2.如何理解《金色花》中的孩子这一形象?这首散文诗按时间顺序叙写了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也表现了美丽、圣洁的母子之爱。课文主旨课堂小结1.想象奇妙,富有童趣本文以丰富的联想和奇妙的想象,把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赞美了儿童的纯真、可爱。全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来写,不管是孩子的行为还是语言,都充满童真、童趣。写作特色课堂小结2.语言清新,饱含温情本文采用的都是平常之语,却丝毫没有给读者以苍白贫乏之感;相反,平实中显灵气,朴素中蕴文采。就在这清新的文字中,饱含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以及母子之间的浓浓亲情。母子对话:母子情深让母亲嗅到花香投影到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突然在母亲面前现身变成金色花——和母亲捉迷藏三次嬉戏真挚的母爱纯洁的童心金色花板书设计课堂小结7散文诗二首
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
CONTENTS教学目录学情回顾01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积累拓展07课堂小结06精读课文05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认识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和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这节课让我们通过冰心老人的《荷叶·母亲》继续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学情回顾走近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被称为“世纪老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小诗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繁星》《春水》就是其在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都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必备知识本诗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第一册)。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用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准确地概括了《往事(一)》的内容。《往事(一)》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微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创作背景必备知识并蒂(
)
姊妹(
)
梗上(
)
菡萏(
)
荫蔽(
)
攲斜(
)
徘徊(
)
dìzǐgěnghàndànpáihuáiqīyīn字音字形必记字词(hé)荷花(hè)重荷(mèn)烦闷(mēn)闷热荷闷瑞端覆履(ruì)祥瑞(duān)端午(fù)覆盖(lǚ)履行(gěng)花梗(gěng)田埂(gěng)哽咽(dì)并蒂(dì)缔造(dì)真谛蒂缔谛梗埂哽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亭亭:形容高耸。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荫蔽:(枝叶)遮蔽。词义理解必记字词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借物喻人、托荷赞母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学会欣赏散文诗的美。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文中描写红莲的语句。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第二部分(4-7):第三部分(8-9):写得到两缸莲花和由此引起对故乡园院内莲花的回忆。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直接抒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第一部分(1-3):划分层次初读课文1.文中几次写到红莲?当时的环境、红莲的情形、作者的心情各是怎样?自主探究初读课文环境红莲心情一看红莲二看红莲三看红莲繁杂的雨浓阴的天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雨点不住地打着开满、亭亭左右欹斜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烦闷不适意徘徊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作者借荷叶护莲的场景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2.作者借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1.课文重点写莲花,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课文分别描绘了关于红莲的哪三个画面?红莲盛开图荷叶护莲图雨打红莲图3.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红莲盛开图”“雨打红莲图”“荷叶护莲图”三幅画面的吧。(1)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将红莲昨夜的菡萏和今晨的“开满”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亭亭”写出了红莲的娇美与可爱。红莲盛开图(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此处写天气有什么作用?“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了“我”烦闷的心情,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写红莲之美、表现“感动”之情蓄势。(3)第4段描写“红莲盛开图”时,为什么要描写白莲凋谢的景象?突出了红莲的生机与活力。对比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左右攲斜”形象地写出了红莲在雨点的打击下东倒西歪、无处可躲的情态,为后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庇护红莲做铺垫。雨打红莲图(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倾侧”“覆盖”等词写荷叶对红莲的保护。这正如母亲对儿女无私的关爱和无所畏惧的守护。为下文由物及人歌颂母爱做铺垫。荷叶护莲图(2)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因为“我”由此联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这种情绪的变化,是全文的重点,为结尾歌颂母爱蓄足了势。(3)“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这里的“荷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寓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冰淇淋套餐合同范本
- 出售文明公寓合同范本
- 中药加工合同范本
- 公寓阁楼买卖合同范本
- cps推广合同范本
- 农户斗鸡养殖合同范本
- 事业物业合同范本
- 住家阿姨用工合同范本
- 与单位停车合同范例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 辨脏腑兼病证候
- 《酷虫学校 第1 12册 注音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Monkey Fishes The Moon(英语演讲ppt猴子捞月)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 战略管理徐飞版课件
- 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审查与管理
- 农业银行境外汇款申请书样板
- 马工程《刑法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22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GB/T 15886-1995C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