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上本册总复习-期末综合检测(A)_第1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本册总复习-期末综合检测(A)_第2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本册总复习-期末综合检测(A)_第3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本册总复习-期末综合检测(A)_第4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本册总复习-期末综合检测(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期末综合检测(A)第一至七学习主题(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50分)1.《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2023·岱岳质检)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辨能力。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导致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沦丧;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更多的主权和领土沦丧。依此判断,本题选D。3.(2023·娄底质检)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A.戚继光抗击倭寇B.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C.林则徐虎门销烟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的炮声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依此推算出“37年”前是1894年,从而知道“黄海海面炮声”指的是黄海海战。故选D。4.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允许包括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的不平等条约()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是一次性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可知该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可判断体现“制器为先”的为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和上海轮船招商局均为民用工业。6.右图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①提倡办实业②开办新式学堂③广开言路④训练新式军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④ D.①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再认能力。由“戊戌六君子”可判定该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在此基础上,依据戊戌变法的内容便可知道A是正确的。7.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失败论”,一种是“成功论”。持“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④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辛亥革命“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是辛亥革命取得的历史成绩,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且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注意辨析推翻的是帝制,不是封建制度。8.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D.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所以A正确。9.(2023·巴中中考)北京(北平)是中国的首都,在近代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①五四运动的爆发②“一二·九”运动的发生③《双十协定》的签订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③是重庆谈判的结果,故本题选B。10.右图是一幅反映中国革命影片的宣传海报,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爱国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辨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A、B、D分别讲的是北伐的目的、对象和失败原因,符合史实;C表述错误,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12.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李军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如果需要你再补充一些相关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A.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B.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C.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从题目中“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可知是南昌起义,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选A。13.烟标,俗称烟盒皮,其图文精美,种类繁多,蕴藏着历史变迁的丰富信息。它与邮票、火花并称为“世界三大平面收藏”。某次烟标展览会上展出了如下精品,你认为其主题是()A.锦绣山河 B.长征精神C.抗日烽火 D.迎接黎明【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烟标中“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岷山”,都是长征途中经过的地方,故B符合题意。14.(2023·屏南质检)“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歌颂郑成功的诗。在张学良的生平中,如同郑成功“确保台湾入版图”的爱国义举是()A.发动“双十二事变”B.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战C.英勇反击向卢沟桥进攻的日军D.在台儿庄战役中歼敌一万多人【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张学良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即“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15.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文字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30万亡灵的冤魂”“苦难民族的伤痛”,结合选项可知,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故选B。16.(2023·东营模拟)据香港《星岛日报》2023年1月24日报道,中国将举办大规模的阅兵仪式,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请回答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和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C.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D.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抗日战争的国内意义,B和C是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而D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抗日战争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解放人民。17.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中,说明此行真正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中国共产党想假和谈,真内战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C.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图片反映的事件是1945年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8.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归纳概括能力。第一幅图片是“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第二、三幅图反映的分别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故题中三幅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19.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解析】选B。本题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辨析创设的情境与时间是否矛盾。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与1910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说法矛盾,故选B。20.《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著了《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观点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实业救国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科学【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严复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张謇提出“实业救国”;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提出民主、科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4分,共50分)21.识读下列图片:浮雕是历史的画卷,碑文是历史的陈诉。下列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体现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请回答:(1)浮雕1反映了虎门销烟的历史场景,请问是谁领导了这一事件?(1分)(2)浮雕2展现了1919年爆发的一场爱国主义运动的情景,其名称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3分)(3)写出浮雕3反映的“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历史事件。(2分)(4)浮雕4反映的是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2分)(5)浮雕5反映了解放军挥师南下,一举攻克南京的情景,请问这是什么战役?这次战役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第(1)题,由“虎门销烟”可知是林则徐。第(2)题,由“1919年”“爱国主义运动”可知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其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回答即可。第(3)题,为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第(4)题,为粉碎日军的围攻,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发起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即百团大战。第(5)题,渡江战役,其影响为“攻克南京”,使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答案:(1)林则徐。(2)名称: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3)南昌起义。(4)百团大战。(5)战役:渡江战役。影响: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四位人物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上述图片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依次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写出其中的三件大事。(3分)(2)①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后人还是给予极高的评价。请用一句话说明理由。(3分)(3)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呈现出怎样的趋势。(4分)【解析】本题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切入口,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内容的掌握。第(1)题图片反映的四件大事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其中,洋务运动为经济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政治制度层面,新文化运动为思想文化层面。第(2)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作用的理解,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场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并且以失败告终,但在客观上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3)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先学技术,再学政治制度,再从思想层面上进行探索。以此回答第(3)题。答案:(1)依次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理由: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趋势: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逐渐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转变。23.借助历史时间轴,归纳史实,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结合下列两幅历史时间轴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时间轴一:时间轴二:(1)请根据以上示意图中的时间信息,分别给两幅历史时间轴命名。(2分)(2)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曾三次攻占当时中国首都,请在时间轴上找出其中两次攻占当时首都的时间,并指出相关的侵华军队。(2分)(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在时间轴上找出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和“回归”的时间,(2分)并指出“分离”和“回归”的原因。(2分)(4)“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近代国共关系的真实写照。请在时间轴上找出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时期,(1分)并说明两次合作的重要历史意义。(4分)(5)以史为鉴,振兴中华。以上史实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1分)【解析】本题以时间轴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第(1)题,时间轴一主要是四个条约,这四个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间轴二是从1919年到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这两个方面来入手回答。第(2)题,近代史上列强侵华战争中占领当时首都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186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1900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1937年,根据题目要求解答即可。第(3)题,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分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在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第(4)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二次是在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意义即可。第(5)题,从两个时间轴的主题来回答即可。答案:(1)时间轴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间轴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意思相近即可)(2)1860年,英法联军;1937年,侵华日军。(3)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4)国民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经过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5)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落后必遭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争取民族独立,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4.某校八年级(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屈辱与探索】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是什么?(2分)(2)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3分)【抉择与奋斗】材料二(3)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1分)材料三1927年,经过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以城市为革命中心的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4)结合材料三和图二,“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