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桃花源记》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1.积累重要文学常识,巩固重点文言词语,掌握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2.理解文章主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复习目标1.积累重要文学常识,巩固重点文言词语,掌握重点文言文学知识竞答
陶渊明,名
,字
,
(朝代)诗人,世称“
”,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
,被称为“
”。五柳先生田园诗潜元亮东晋靖节先生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文学知识竞答陶渊明,名,字,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字,主要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记”?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字,主基础巩固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将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贯穿起来。基础巩固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以武陵渔2.根据本文的线索,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东晋年间,武陵郡有个渔夫,一次,他出去捕鱼时划着船迷路了,遇见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他走到桃林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山洞,便下船从洞口进去,来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富足欢乐。桃花源的人见到渔夫很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夫向他们详细地述说了自己的见闻,并受到了款待。渔夫在那里逗留了几日便告辞离开了,他在回去时,沿途做了记号。回到城里,他向太守禀报了桃花源的事情,太守便派人随渔夫去寻找,可是却没有找到。2.根据本文的线索,简要复述故事内容。东晋年间,3.根据课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四字短语填空。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
欲穷其林怡然自乐不复得路3.根据课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四字短语填空。欲穷其林怡然自4.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生活图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4.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尽管这种理想世界在当时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反抗。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
6.本文的内容主旨是什么?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6.本文的内容主旨是什么?
本文以武陵渔人7.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7.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陶渊明笔
能力提升(一)1.重点实词
(1)缘溪行()(2)芳草鲜美()(3)落英缤纷()()(4)渔人甚异之()
沿着,顺着新鲜美好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繁多的样子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能力提升(一)1.重点实词
(1)缘溪行((5)欲穷其林()(6)仿佛若有光()(7)才通人()(8)屋舍俨然()(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0)阡陌交通()(11)鸡犬相闻()(12)悉如外人()尽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仅仅、只整齐的样子类田间小路可以互相听到全,都(5)欲穷其林()尽隐隐约约,(13)黄发垂髫()()(14)见渔人,乃大惊()(15)具答之()(16)便要还家()(17)咸来问讯()(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于是,就详细同“邀”,邀请全,都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13)黄发垂髫((19)遂与外人间隔()()(20)乃不知有汉()(21)无论魏晋()(2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3)皆叹惋()(2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5)此中人语云()(26)不足为外人道也()隔绝,不通音讯于是,就竟然,居然不要说,更不必说对,向感叹邀请告诉(渔人)说不值得,不必(19)遂与外人间隔()((27)便扶向路()()(28)处处志之()(29)及郡下()(30)诣太守()(31)欣然规往()(32)未果()(33)寻病终()(34)后遂无问津者()
沿着,顺着先前的做记号到拜访打算,计划没有实现随即,不久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27)便扶向路()()2.通假字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3.一词多义
(1)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2)舍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动词,作为介词,对,向动词,舍掉名词,房屋2.通假字同“邀”,邀请3.一词多义
动词,作为介词,对,向(3)之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具答之()(4)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助词,的代词,指见到的景象代词,指问题动词,做记号名词,标记,记号(3)之(5)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既出,得其船()(6)寻
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代词,这,那代词,这,指桃花源代词,他的动词,寻找副词,随即,不久(5)其4.词类活用
(1)未果,寻病终()(2)复前行()(3)渔人甚异之()名词用作动词,实现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4.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实现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形容词5.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阡陌交通古义:
;今义:运输事业。
新鲜美好交错相通5.古今异义新鲜美好交错相通(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男子的配偶。(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
;今义:不充足。
不要说,更不必说不值得,不必(5)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不值得,不必6.特殊句式
(1)倒装句
问所从来()(2)省略句林尽水源()便舍船,从口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尽”后省略了“于”“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为”后省略了宾语“之”6.特殊句式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尽”后省略7.成语积累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7.成语积累
能力提升(二)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又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能力提升(二)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渔人对此(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沿途)处处做了记号。(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2.理解性默写。(1)《桃花源记》中“
,
”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2)《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3)《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
,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理解性默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
(4)《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5)《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
能力提升(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②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③。(选自《礼记•礼运》)【注释】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或无父母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废疾者,残疾人。③大同:指理想社会。能力提升(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参考译文】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奉养自己亲人,不只抚养自己子女,让老年人能可以有养老送终的处所,青壮年可以有被任用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地方,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捡起来)却一定不是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一定不是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乙】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②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③。(选自《礼记•礼运》)
【注释】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或无父母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废疾者,残疾人。③大同:指理想社会。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参考译文】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3)不独子其子()(4)货恶其弃于地也()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红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鳏、寡、孤、独、废疾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忘路之远近大道之行也整齐的样子
交错相通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憎恶BA.类;通“嘱”,嘱托。B.全,都。C.老而无子的人;只。D.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整齐的样子
交错相通
名词的3.翻译下面的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人们)把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3.翻译下面的句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参考答案:(1)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2)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男有分,女有归”。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拓展延伸
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请简单描述一下,与同学们分享。
没有战争,没有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世界和平,全世界人民都可以随意交往,世界成为真正的“地球村”;人们可以按需就业,按需分配,充分享受工作和生活中的快乐;人类高度文明,没有污染,没有暴力,没有欺诈;自然界十分和谐,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友好相处,人们生活在山清水秀、繁花似锦的环境里……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拓展延伸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请简单描述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课件(共36张PPT)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确定位置(一)》北师大版
- 《百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1套
- 2025年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Unit1 Making friend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全息投影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饲用天然有效成分制剂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
-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 (完整版)小学英语语法大全-附练习题,推荐文档
-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课件
- 非遗申请书范本
- 注塑参数表完整版
- 吊顶工程课件
- 山东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第一单元宽仁厚爱备课教案
- 2023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16492-1996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要求总则、定义、气候带及其参数
- FZ/T 01010-2012涂层织物涂层剥离强力的测定
- 混凝土耐久性课件
- 情报学与情报分析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