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十八篇_第1页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十八篇_第2页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十八篇_第3页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十八篇_第4页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十八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十八篇篇1: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三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4-8题。教学目标: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部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与有关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学重、难点:认识分析法思路的特点,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食堂原有350千克大米,第一天吃了100千克,第二天吃了13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2.1)学生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2)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3)订正时,学生讨论: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变式练习1.第97页第4题1)学生齐读2)学生列式解答3)思考:第2)小题中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同样多是什么意思?4)集体订正时,同桌互相交流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这3道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1)同学们要栽54棵树、已经栽了37棵,还剩多少棵没栽?2)同学们要栽54棵树,第一天栽了18棵,第二天栽19棵,还剩多少棵?3)同学们要栽54棵树,已经栽了2天,每天栽18棵,还剩多少棵?⒈学生独立读题,并列式解答⒉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⒊比较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3.第97页第5题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讨论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第98页第6题1)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学生列式解答3)分别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计算时有什么区别?三.作业:第98页7)、8)。篇2: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数学教案教学内容:第94页练习二十第12-14题。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刚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过程和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解答。教学重、难点:能用综合思路对两步计算应用题进行分析、推理。提升思维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练习思路1.出示1)学校买排球12个,足球13个,买的篮球比排球和足球的'总数多4个,买的篮球多少个?2)学校买排球12个,买的篮球的个数比排球的2倍多4个,买的篮球多少个?学生列式解答,并分别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对比练习1.练习二十第12题1)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练习二十第13题1)学生读题。2)思考:这两题哪里相同?它们的第3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在哪里?3)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4)这两题第一步都是求的什么?3.练习二十第14题1)出示表格一班二班三班25棵31棵28棵⑴从这张表格里,你知道了些什么?⑵讨论:假如要求六年级植树的棵数,请你补充一个条件,要求六年级植树的棵数,可以补充哪些条件?⑶学生根据根据条件,一一列式解答。三.作业:练习二十第12.13.14题。篇3: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案教学内容:第84.85页练习十八第11-1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综合法思路,学会正确分析和解答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提升学生分析、推理、比较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用综合法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揭示课题2.出示:停车场原来有15辆大客车,12辆小客车,开走9辆,还有多少辆?①让学生列式解答②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有几个条件和什么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变式练习1.第84页第11题①学生读题②同桌互说怎样解答?③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还有不同的解法吗?为什么可以用连加?2.讨论练习十八第12题①读题②这道题有哪几个条件?求什么?③要求两天共织布多少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④这道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完成练习十八第13题①学生读题②思考: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条件?三年级去的人数与一年级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③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完成练习十八第14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讨论: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5.讨论连续两问应用题练习1)讨论练习十八第16题①读题②讨论: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用芸芸有邮票的张数做条件求第二个问题?三.开放题出示练习十八第17题:1)有165人2)30个座位的面包车3)45个座位的中巴车①学生说出图意②讨论:各种车各用几辆比较合适?你能说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八第12.15题。篇4:两步计算应用题两步计算应用题《两步计算应用题》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0页例1。教材分析本应用题是学生过去学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即由原来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引申到求比两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教材主要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比较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该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学生分析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对于自身了解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纯粹的应用题教学有些反感,不太乐意为了解题而解题,喜欢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因此将应用题与别的活动课程进行整合,联系生活显得很有必要。设计理念1.联系现实,创设情境,重视融合《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身的生活中能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素材应尽量来源于生活,在其中又应当有一定的数学价值。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例如“今天我当家”这个情境就取材于学生了解的班队活动。其中,四个计划的设计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难怪课后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这节课有点像数学课,又有点像班队课,还有点像思品课。”2.在开放中合作,在交流中收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3.重组整合例题,对教材“二度开发”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它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鼓励教师尽情释放智慧的源泉,在教材与标准之间驰骋创造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根据教学的需要,重组、整合了例题,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由于例1的内容较为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大胆地处理教材、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数学的“大课堂”,把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和“小红”一起“邀请朋友”、“上街买菜”、“社区服务”、“购物”,在完成计划中自然无痕地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几倍)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用综合法思路分析推理的过程,提升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就在身边。3.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小红也想参加,她想利用双休日当一回小主人。她把想法和爸爸说了,爸爸说:“好啊!不过那要看看你有没有当小主人的能力?”于是他就考考小红了。出示:买青菜用了2元钱,买白菜用了多少钱?师:你们能解答吗?为什么?是呀!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买白菜的.钱和买青菜的钱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爸爸会怎么说呢?生自由发表意见。(买白菜比青菜多用3元钱;买白菜比青菜少用1元钱;买白菜的钱是青菜的2倍)[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精心设计,巧妙借助“今天我当家”的场景,对生活要素进行提炼,创设了不错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从细微之处看生活”,在生活氛围中自觉调动原有认知储备,全身心地为小红想计策、出创意。]二.提供材料,研讨新课师:小红也全部答对了,爸爸高兴地说:“那就让你来当家吧!”于是小红就制订了当家的一些计划,她的第一个计划是什么呢?1.出示:计划一:邀请朋友请3个同班好朋友,2个兴趣班好朋友,请小邻居的人数比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少1个,请了()小邻居。师:你们会算吗?说说看,为什么要先求3+2=5(人)?是啊,跟小邻居的人数有直接关系的是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出示线段图,图略)师:在图上哪一段表示同班好朋友的人数?哪一段表示兴趣班好朋友的人数?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呢?所求的问题在哪儿?第二段怎会比第一段短一些呢?接下来怎么办?(生答师板书)师:小红请好了小伙伴准备去买菜,妈妈和奶奶听说小红想当家,非常支持。练一练:奶奶给了10元钱,妈妈给了20元钱,爸爸给的钱比妈妈和奶奶给的总数少2元,爸爸给了()元钱。同桌交流后回答。2.出示:计划二:上街买菜买青菜用了2元钱,买萝卜用了3元钱,买肉用的钱比买青菜和萝卜的总数多8元,买肉用了()元钱。师:谁愿意说说?(生答师板书)小红也很快地算出来了,这时旁边一位正在买菜的老爷爷看见了,也想请她们帮帮忙。练一练:买茄子用了4元钱,买冬瓜用了2元钱,买鱼的钱比买前两样的总数多4元,买鱼用了多少钱?师:你们愿意帮忙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本环节步步深入,分别设计了“邀请朋友”、“上街买菜”等生活实例,激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诱发出“我就是小红”的意识。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蕴涵了尊重个体思维的原则,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书本上知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把知识的学习不留痕迹地融入对生活的学习中,融入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3.师:吃完午饭,小红决定去完成第三个计划,去小区刘奶奶家打扫卫生。小红多会安排呀!出示:计划三:社区服务2个同学洗衣服,1个同学扫地,擦窗的人数是洗衣服和扫地的总数的2倍,擦窗的有()人。生答师板书。师:小红和小伙伴们把刘奶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地往家走,正好遇上小区管理员张叔叔,原来啊,他正在发搞好家庭卫生的倡议书呢!练一练:第一次发了22份倡议书,第二次发了38份倡议书,第三次发的是前两次总数的3倍,第三次发了多少份倡议书?[在数学课中创设情境,并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四个计划这一主线中还必须注意数学知识间的衔接与穿插,“上街买菜算算钱”,“小区发了多少份倡议书”,这些都能在现实中找到蓝本,学生身临现实情境,与其说是在解答题目,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不但实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而且还注意了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4.揭示课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5.比较三组算式师:你有什么发现?(相同点:都是先求总数,因为要求的问题都与总数有直接关系;不同点:因为所求的问题和总数的关系不同,因此计算方法也就不同。)6.看书质疑(生完成例1)三.开放练习,拓展提升1.妈妈买了8个苹果,6个梨,9个香蕉,买的桔子比苹果和香蕉的总数多7个,买了多少桔子?(生自练,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的不同列式)师:谁愿意来说说?逐题出示:①8+6=14(个)②8+6+9=23(个)14+7=21(个)23+7=30(个)师: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如果算式是对的,那如何改题目呢?[这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让学生在想中练,错中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选择信息的主体,变以往学生坐着等信息为主动获取有用的信息。]2.师:小红当了一天的小主人,有没有把所有的钱都用掉?她一共有多少元钱?用掉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些钱可以用来干什么?生自由发表看法。师:小红想把奶奶给的10元钱还掉,然后再捐给班级里的一名贫困学生10元,现在她还剩多少钱了?最后她还有一个计划3.出示:计划四:购物(图片)钢笔饮料铅笔小画册薯片牙膏6元/支3元/瓶1元/支4元/本3元/袋5元/支师:小红会买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帮小红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学生设计)师:如果要把所有的物品都买下,需要多少钱?钱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会想出什么方法呢?(渗透打折、还价等思想)[在课尾设计“计划四:购物”,这一环节呈现给学生的信息是用20元钱去买提供的商品。看似简单的一道题,由于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群体合作中收集、整理信息,不但设计了10多种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而且还延伸出:如果买东西后钱多了可用来捐款、还给父母、存起来等多种办法,适时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当有同学提到要把所有的商品全买下而钱又不够怎么办时,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纷呈,如讨价还价、打折优惠、先欠再还、买一送一,有些购物策略甚至连老师也始料不及。开放的活动开发了学生丰富鲜活的认知潜能,在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中,不但增进了利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而且还意识到了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四.课堂总结师:这一天小红过得非常有意义,不但出色地完成了她制定的四个计划,解决了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中,她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而且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同学们,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多观察,勤动脑,相信任何难题我们都不怕![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于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数学最终是为了用数学。]篇5:两步计算应用题1.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如果买的羽毛球再添4个就与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和同样多。买羽毛球多少个?2.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买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与足球个数差的3倍。买羽毛球多少个?3.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剩下的要在8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4.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看了的比没看的少几页?5.小力今年10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4倍。3年后,爸爸多少岁?6.小刚举哑铃,第一次举了38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举了15下,第三次举的是第二次的2倍。小刚第三次举了多少下?篇6: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下面想以人教版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为例,谈谈自身做法和体会。课堂教学片断描述片段一:游戏激趣1.游戏:猜铅笔支数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猜谜游戏好不好?生:好!(教师出示一只装有铅笔的袋,从中拿出6支红铅笔)师:你能猜到袋中原来有多少支铅笔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现在袋中有几支笔还没告诉我们,因此不能知道袋中原来有多少支铅笔。师:假如我告诉你,袋中现在有4支铅笔,那你知道了吗?生:知道,原来有10支铅笔。师:现在我把5支铅笔送给灾区小朋友,还剩多少支铅笔?生:还剩5支铅笔。师:同学们真聪明!2.游戏练习:拼一拼,算一算师:同学们今天都学得很认真!我们再玩个游戏好吗?生:好!师:游戏名字叫做“拼一拼,算一算”。每四人小组都有一份资料,里面有多个条件和问题,看谁能拼出多道应用题,而且拼得又对又快。生1:学校里有40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生2:学校里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生3:学校里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师:同学们真是越学越聪明了![说明:将学生了解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不但学得愉快,还使数学学得更容易些。]片段二:生活情景数学化1.看图编应用题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商店里购物好不好?生:好!(兴致卓跃)(电脑显示情景)师: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这是什么?生:皮球。师:我们一起看电脑的演示,看看你会不会根据图的意思编成一道应用题题吗?谁来编一编?(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生: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2.看图编题: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编题高手,现在老师来变魔术,把一部分的红色皮球变成了花皮球。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另外一道应用题吗?(电脑显示情景,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生:商店里有6个红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师:同学们越编越精彩。3.对应练习:师:商店里除了皮球外还有很多文具供大家购买,看看我们还可以买些什么。(电脑显示题目)生:我们还可以卖书包。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说明:教学时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片段三:数学问题生活化乘车问题:师:今天我们买了很多东西,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生:好!(电脑显示坐车、上车、下车的情景)师:车上原有多少人?到站后多少人下车?又上来了多少人?生:车上原有36人,到站后下去8人,又上来12人。师:那,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们会算这道题吗?生1:会。36-8=28(人)28+12=40(人)答:这时车上有40人。师:36-8=28(人)表示什么意思?生1:36-8=28(人)表示下车后还剩多少人。28+12=40(人)表示剩下的和到站又上来的加在一起就是这时车上的人数。师: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生2:有,36+12=48(人)48-8=40(人)生3:还有,12-8=4(人)36+4=40(人)师:说得真精彩![说明: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应更多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篇7: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分步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3.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4.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用不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教学难点利用已有条件找准题目中的中间问题。教学关键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篇头动画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看动画片吗?2.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画片。想看吗?会唱的一起唱。(引言:播放主题歌)3.刚才我们看的是什么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4.今天蓝猫也来到了我们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请看屏幕:(播放专卖店录像)(二)书包信息5.师:从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6.生:黄书包有6个、蓝书包有6个、红书包有6个、7.师:除了颜色,还有什么不同?仔细数一数,大书包有几个?小书包呢?8.生:大书包8个、小书包10个。9.师:大家了解的信息真多,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明确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提问)10.小朋友们真聪明,明确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书包?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计算?8+10=18(个)、6+6+6=18(个)、63=18(个)11.问63的'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抽象出3种颜色的书包,每种有6个)12.小朋友,想象一下,一周以后这里的书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卖出了一些书包)13.师:正如小朋友想象的那样,一周后,专卖店卖出了15个书包师:现在又可以明确提出什么新的数学问题了?(还剩多少个书包?)(非常好)二.讲授新课,主动探究(一)研究例题1.师: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自身试着列出算式做一做,做完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哪个小朋友先来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2.生1)6╳3=18(个)18-15=3(个)师根据回答板书。3.师:还有其他方法吗?4.生2)8+10=18(个)18-15=3(个)师根据回答板书。5.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如果有,作出肯定:你能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真棒!)6.师:用第一种方法的小朋友举手,第二种呢?有没有想出两种方法的?7.问第一种:你们是选择了哪些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用到的信息和解决的问题组合起来,就是一道应用题。谁来完整的叙述一下?8.生1)蓝猫专卖店进了3种颜色的书包,每种有6个,卖出了15个,还剩多少个书包?(如果出现两问的编题,师作出肯定:很好,还可以怎么说?)9.师:请刚才那位小朋友说一说:你在解决还剩多少个书包?这个问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是分几步来解决的?10.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先求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再求还剩多少个书包?11.问第二种:你们又是选择了哪些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来叙述成一道应用题?12.生2)蓝猫专卖店进了8个大书包和10个小书包,卖出了15个,还剩多少个书包?13.选择这些信息解决问题的同学,他们又是分几步来解答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人自身说一说。(谁来交流一下)14.出现全部信息:师:小朋友能合理的选择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真不简单!这两种方法虽然选择的信息不同,但在解决还剩多少个书包?这个问题时也有相同的地方,你们仔细看一下,有什么地方相同呢?15.生答:1)都是先求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再求还剩多少个书包?(说的真好)师:为什么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书包?生: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就能求?quot;还剩多少个书包?16.手指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师:一共有多少个书包?这个问题虽然在题目中没有出现,但它其实就藏在题目的中间。需要我们小朋友自身去发现。17.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要要分几步来解答?(两步)(板书课题)两步计算应用题(二)继续研究师:一周以后,书包专柜上只剩下3个书包了,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家专卖店的经理,你会怎么办?经理和我们小朋友想的一样,又进了两箱书包。1.出现两箱书包,现在一共有多少个书包?谁有本事求出来?2.生:不知道每箱有多少个书包?3.师:那怎样才能知道呢?4.生:打开数一数、查看包装上的数量5.师:真是个好办法,(每箱有30个)。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6.生:302=60(个)60=3=63(个)7.师问:302求的是什么?两箱一共有多少个书包?8.师:为什么要先求出两箱一共有多少个书包?9.生:先求出两箱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就能求出现在一共有多少个书包?。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1.师: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动动小脑筋):想一想:先求出什么?2.师:轻声读一读每道题目,再想一想,解决这些问题要先求什么?篇8: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不错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补充问题,再解答1.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________?90-36=54(个)答:还剩54个。2.还有54个面包,每次能烤9个,________?54÷9=6(次)答:还要烤6次。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生答: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4,你们会解答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4。例4: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1)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先干什么?生答:读懂题意。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2)读懂题意后再干吗?生答:划出已知、求。3)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4)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告诉学生,通常分析数量关系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5)引导学生画线段图。6)分析数量关系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什么?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7)那这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集体讨论,教师板书①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②还要烤几次?54÷9=6(次)8)列综合算式9)检查解答是否正确2.小结: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三.巩固反馈1.教材第54页做一做。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3.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四.总结五.布置作业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4题。篇9: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4-8题。教学目标: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部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与有关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学重、难点:认识分析法思路的特点,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食堂原有350千克大米,第一天吃了100千克,第二天吃了13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2.1)学生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2)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3)订正时,学生讨论: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变式练习1.第97页第4题1)学生齐读2)学生列式解答3)思考:第2)小题中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同样多是什么意思?4)集体订正时,同桌互相交流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这3道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1)同学们要栽54棵树、已经栽了37棵,还剩多少棵没栽?2)同学们要栽54棵树,第一天栽了18棵,第二天栽19棵,还剩多少棵?3)同学们要栽54棵树,已经栽了2天,每天栽18棵,还剩多少棵?⒈学生独立读题,并列式解答⒉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⒊比较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3.第97页第5题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讨论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第98页第6题1)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学生列式解答3)分别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计算时有什么区别?三.作业:第98页7)、8)。篇10: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弄清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理清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隐藏的条件。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呈现材料,明确提出问题:1.出示课件,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看!森林里有一群小兔子,它们也出来找吃的了。出示:白兔5只,黑兔比白兔多5只。2.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汇报)2)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数学信息的?(学生分析黑兔比白兔多5只的含义)3)信息中的数量有直接关系吗?你怎么想的?4)你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说,师用黑板条出示)①有5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5只。黑兔有多少只?②有5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5只。两种兔共有多少只?5)这些问题中,哪个一步能解决?哪个不能一步解决?(生说)3.明确要研究的问题: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师指②二.合作探索,研究问题:1.这道题应该怎样分析呢?在小组内试着分析一下。学生在小组内用不同方法分析(线段图、从条件入手、从问题入手)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汇报分析方法:1)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析这道题的?生:我们组是用画线段图方法来分析的。师:那好,请你到前面边画图边分析,好吗?白兔5只共?只黑兔多5只2)师:他们组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的。其他组的同学又是怎样想的呢?生:我们组是从条件入手分析的。师:你能分析吗?指名分析。师:他是从条件入手分析的,他分析的多完整呀!3)师:还可以怎样分析呢?生:我是从问题入手分析的。指名分析。师:他分析的真准确。谁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再来分析一遍。指名两人分析。3.解决问题:1)能把你们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自身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后进生。2)指名板演:①黑兔有多少只?5+5=10(只)②两种兔共有多少只?10+5=15(只)3)指名讲解,师追问:为什么第一步要先求黑兔的只数?也就是说黑兔的只数是解决两种兔共有多少只的什么?(中间问题)谁再说说解决两种兔共有多少只的中间问题是什么?4.讨论比较:大家观察比较一下第①和②小题,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充分讨论,认识到:这两道题的条件相同,问题不同,因此解答方法不同。第1)题只需一步解答;第2)小题却要分两步计算,问:在解答过程中,哪个条件用了两次?为什么用两次?其中黑兔的只数用了两次,即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板书课题)三.联系实际,巩固提升:1.求异拓展:小兔子们又给我们明确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出示线段图:白兔5只共?只是白兔的2倍黑兔1)你先看图说说图意、指名说。2)你能分析解答这道题吗?自身分析、解答。3)指名分析、解答。师追问:解决共有多少只的中间问题是什么?哪个条件用了两次?为什么用两次?2.开放练习,灵活组合:小兔子们看同学们这么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快看看是什么?出示:①海棠花12盆;②杜鹃花比芦荟多10盆。③茉莉花的盆数是海棠花的3倍;④芦荟8盆;⑤月季花比海棠花少6盆;⑥蝴蝶兰的盆数是芦荟的2倍。师:你知道海棠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多少倍吗?自身分析解答;指名汇报。你能明确提出用两步解答的问题吗?自身提问题、解答。四.总结收获:1.你有什么收获?2.比较归纳,揭示规律。师问:今天学习的应用题从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里给出的已知条件,确定出哪一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先求出中间隐藏的条件,再进行计算。)五.课外实践作业:观察和调查自身身边的一些事物,应用本节学到的本领,编成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六.板书设计:含有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①有5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5只。黑兔有多少只?5+5=10(只)②有5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5只。两种兔共有多少只?白兔①黑兔有多少只?①黑兔有多少只?5只共?只5+5=10(只)52=10(只)黑兔②共有多少只?②共有多少只?多5只10+5=15(只)10+5=15(只)篇11:两步计算应用题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的提升,是学生思维的飞跃。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有两点感受:1)、学生读题的习惯不是很好:不会看图,弄不清题意,对于图文的题目不会综合分析,题目里面隐含的条件较难找出来,因此导致诸多错误。例如:画面上有两个筐,框里放8个西瓜,问题是:6个筐里放多少个西瓜这道题用一步计算的同学真不少,他们看一遍就做,8×6=48,没有看见图中画的是两个筐,你必须想一个筐里放的是4个,才能算6个筐里放多少,应该8÷2=4(个),4×6=24(个)。2)、有的学生只看教师判的对错,自身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例如:整理和复习第三题,让学生看图提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要运24筐水果,一辆三轮车每次能运4筐。可以明确提出“几次可以运完”或“要一次运完,需要几辆三轮车”第一种做法,24÷4=6(次)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第二种做法,24÷4=6(辆)只有一部分的人理解,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的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理解题目的过程。1.充分利用小组开展讨论,整理出图文信息,在教学中多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挖掘题意,做到能完整表述应用题。学生能在讲题的过程中,保留有用信息,通过有条理讲题,理解题意。2.尽量让学生多说,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思,充分理解题意。3.引导学生自身分析各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对中间问题,理清解题思路。4.教师在细致分析每一道题时,要对学生的各种算法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用自身能理解的方法解答,不要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篇12:二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分析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三)培养学生先认真审题,再列式计算的不错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提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可能明确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明确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学生可明确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_______。还剩多少个?2)小明拍球50下,________。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3.做书上的准备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二)学习新课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1.学习例1个?1)读题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2)找已知、求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课本P6图)3)分析数量关系师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一共有多少个和卖了多少个?)哪个已知没给?哪个直接给了?那应该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根据哪两个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同时板书:根据板书,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先算什么?通过充分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请好的同学分析数量关系。(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个和卖出多少个,卖出20个已经知道,因此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个。根据有白皮球6个和18个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同时板书:①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②还剩多少个?6+18=24(个)24-20=4(个)篇13:二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后,可追问:6+18=24(个)求出的是什么?24-20=4(个)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加强解题思路。2.总结学习方法师说:刚才我们一起学会了例1,在学例1时,第一要认真读题,最少读3遍,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求,认真在题上标出。第三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再正确解答。要想正确解答两步应用题,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还离不开认真二字,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看谁做题认真,解答正确。同时板书。1)读题。2)找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同学们做了20个泥人,老师做了8个泥人。送给幼儿园25个。还剩多少个泥人?按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此题。1)默读3遍题。2)在题上标出已知、求,指名说一说。3)互相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独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20+8=28(个)28-25=3(个)答:还剩3个泥人。5)追问:20+8=28(个)求出的是什么?28-25=3(个)求出的又是什么?2.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车站下去8人。又上来12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2)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根据做题情况,进行指导。3.比较练习1)学校里有14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4.总结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出数量关系比较容易分析的。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它们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完全相同,但解题思路相近,就是要求剩下多少或者一共有多少,必须先求出原有的数。两步应用题是由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因此在复习准过程中,安排了补问题、补已知条件和一步应用题,以此巩固一步应用题的结构,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由此引出其中一个已知不直接给出,而换成另外两个条件,就不能用一步解答,引出新课: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学习新课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不错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按照1)认真读题;2)找准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这四步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明确找准中间问题是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关键。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先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按四步完成此题,并通过追问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然后独立完成两题,接着再通过一组应用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篇14:《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的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的教案教学内容:第83.84页练习十八第5-10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理解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初步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从条件想起的分析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训练分析方法1.出示:⑴学校饲养了40只兔子,卖出18只,还剩多少只?⑵学校饲养了25只白兔,15只黑兔,卖出18只,还剩多少只?⑶学校饲养了8只兔子,每笼有5只,卖出18只,还剩多少只?①学生口头列式②比较:⑴第一题为什么用一步计算?第二.三两题为什么都用两步计算?一题与第二.三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二.对比练习:1.第83页第5题①学生读题,学生列式解答,②并说说各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③比较: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第84页第6题①学生默读②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③学生独立解答④同桌互相交流,各是先算什么的?再算什么的?3.第84页第7题①学生读题,列式解答②讨论: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③有没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三.发散训练1.出示第84页第9题:茶杯每只4元,茶壶每个37元,买15只茶杯和1个茶壶要用多少元。2.告诉我们哪些条件?同桌互相交流。3.学生解答。4.讨论:还可提哪些不同的问题?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四.课堂小结今天练习的是什么内容?刚才练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都要怎样想?在做每一步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练习十八第8-10题。篇15: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教学内容: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此类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2.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3.理解连除与连乘应用题的互逆关系。(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升审美意识。二.学法引导1.指导学生观察线段图,感知算理。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试算、讨论、感知计算方法。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步骤。四.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卡片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卡片出示)3×15×20900÷15÷204×5×8160÷8÷52.出示复习题:要求学生: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一种)并用两种方法解答。根据学生画图情况确定两名同学板演。(每人一种解法,画图并列式计算。)(二)、探求新知1.出示例2:2.指名同学读题,对比复习题,组织讨论:例题与复习题相比较,有什么特点?3.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让学生在已画成的两个线段图中标注一下,已知了什么,求什么?通过标注,使学生明白,例题与复习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换了位。并形成线段图并板书:每台8小时织?米5台8小时织布160米,每台8小时织?米(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感知算理。)4.指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讨论:要想求出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我们怎样做?5.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情况,让学生在线段图中标注出先要求的是图中的哪一段,应该怎样求?学生说清解答步骤后,教师板书每一步的小标题。然后再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直接试做,分步解答。同桌间互相讨论订正。6.指名学生口述分步解答过程,教师板书:(1)、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160÷5=32(米)(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32÷8=4(米)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先自身直接列式,再指名在线段图下对应位置板演成板书:160÷5÷8=32÷8=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试算,感知计算方法。)7.改例2线段图的问题和条件成下图,根据这幅图,我们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1)、5台1小时织?米2)、每台每时织?米8.学生讨论确定先求“5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再求“1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书写小标题。然后自身在书上第10页填空,由一名学生板演,形成以下板书:(1)、5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160÷8=20(米)(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20÷5=4(米)列综合算式解答为160÷8÷5=20÷5=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9.集体订正,订正时进一步强调每一步求的是什么?10.讨论:比较一下,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1.反馈练习:第10页“做一做”。读题,思考: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要想求“1只母鸡1个月下多少蛋”这个问题,可以先求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二种算法完全交给学生自身学习,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试算,进一步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三)、巩固发展1.练习三第1.2题。2.对比性练习:练习三第4题。篇16:《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第95.96页例4,“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部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答这类应用题的两种方法,并会解答。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提升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出示:1)一本书140页,看完80页?2)商店运赖100箱苹果,卖掉120箱?3)一段布长15米,还剩多少米?4)商店有80个水瓶,还剩多少个?2.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根据两个条件,可以求一个问题,根据一个问题,可以想到需要什么条件,补上缺少的条件。3.出示商店有48台电冰箱,卖出35台,还剩多少台?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求的?二.教学新课1.导入:老师把第2个条件改为:第一天卖出15台,第二天卖出20台。1)提问:你会计算吗?2)学生读题,并找出条件和问题。3)学生尝试解答。4)反馈时,学生讨论: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5)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7)同桌互相说说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8)比较,思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第一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第二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2.课堂小结:第1种方法是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根据两个条件确定先算什么。第2种方法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的,根据问题找到缺少的条件,确定必须先求什么。以后在解题时,既可以用第一种方法,也可以用第2种方法。三.巩固练习1.第96页练一练1)学生读题2)学生画线段图3)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