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素材稻之密-课程化学习_第1页
名师素材稻之密-课程化学习_第2页
名师素材稻之密-课程化学习_第3页
名师素材稻之密-课程化学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稻”之密》——项目化课程学习活动背景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他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活”,那就是让幼儿回归自然。幼儿亲自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嘴尝一尝,用脑想一想,这样求来的知识才是知识,这样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秋天丰富而多彩,它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的季节。在这秀丽的季节里,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广阔的教室,赋予孩子们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需要让孩子回归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让孩子在大自然这个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成长。在这个充满着收获与喜悦的季节里,“走进社会大课堂,走进田野”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去看稻谷、挖番薯、拔甘蔗、摘瓯柑;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带着孩子们走进田野,探索秋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换。在轻松新奇、直观可感的第二课堂感受大自然独特的魅力。学习目标1.通过看看、摸摸、操作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甘蔗的稻谷,生长过程以及用途。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感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3.亲近大自然,体验利用稻谷进行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环境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带来的乐趣。4.让幼儿体会农民伯伯种稻谷的辛苦,从而知道节约粮食。项目准备1.幼儿对稻谷有基本的了解。2.提前对幼儿说要去参观乾头村,带好出游的工具。3.磨石、磨具、各类米制品。活动任务1.了解稻谷的成长过程,懂得简单的稻谷知识,知道米饭是从哪里来的。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感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活动实施1.米饭哪里来?米饭是孩子们每天都需要摄取的粮食,但是对于它怎么得来的,他们并不是很清楚。教师需要创设条件,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并了解到米饭得知不易,从而产生爱惜粮食的情感。计划表《米饭哪里来》,让孩子们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调查,大米可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米制品,但是米饭是从哪里来的?2.稻田游记“与金色稻田合影”的照片,与孩子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稻田之旅。孩子们聊天的场景浩洋:“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稻田玩,水稻金黄金黄的,可美啦!”贝贝:“让我看看你的照片。”看完照片后,“我也想去看看。”梦琪:“这么美的水稻田在哪儿?“雨涵:“我家后面就是农田,离学校很近很近。”馨悦:“要不,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一旁其他的孩子们都纷纷表示赞成。于是,一场说走就走的稻田之旅开始啦!教师思考:一张照片激发了孩子们想去参观稻田,欣赏美景的欲望。而正是这一幕闲聊的场景引发了教师的思考。结合幼儿园的地域资源优势,我们大胆地畅想:如果给孩子们一片稻田,他们会生发出怎样精彩的故事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通过孩子们的调查与讨论后,决定将我们原先审议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田野”立即进行,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探求稻谷的新知识,利用舥艚周边的社区资源成为幼儿学习自然科学的殿堂,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与教育的最大受益者。3.留住稻田美景孩子们回到教师,纷纷拿出画本,将在稻田间的美景给刻画了下来,真的是惟妙惟肖!重体验、表达是激发幼儿主动建构相关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幼儿走进自然,释放、表达真实感受。4.认识稻谷在水稻田中行走后,孩子们有了一些发现。教师通过与幼儿共同分享发现的方式,将其归纳为两大块,分别是水稻的生长环境和

水稻的形态。教师通过集体课《认识稻谷》更加加深孩子们对稻谷的认识。5.我眼中的收割机孩子们对收割稻谷的工具收割极其感兴趣,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经验,创作出形态各异的收割机。6.美味的米制品回到教室后,刚好是午饭时间,孩子们开始自主盛饭。子晴说到:“我们吃的米饭就是水稻的稻谷变来的。”旁边的小艾听到后接了一句:“怎么变啊?”胡夏:“我们的农家小院里不是有工具吗?我们等下来试一试”!餐后,孩子们来到班级的农家小院,尝试着用磨石把米磨出来,结果发现磨了之后不仅米碎了,外面的稻谷了也碎了!混在了一起。米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呢?难道要一颗一颗的剥?那也太累了,后来孩子们回家寻找后发现,原来是有碾米机可以把稻壳和米分开。孩子们的对话引起了教师的思考:米饭是孩子们每天都需要摄取的粮食,但是对于它怎么得来的,他们并不是很清楚。教师需要创设条件,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并了解到米饭得知不易,从而产生爱惜粮食的情感。实施建议在实施“稻”之密这个活动中,我们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应该与他们共同逐一讨论、分析、甄别,从而锁定有价值可操作性的内容。由于不同的孩子所关注的点不同,教师站在尊重幼儿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建议孩子们分组开展采访探究活动。活动成果“生活即教育,处处皆课程”,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看到生活中到处都蕴含着教育契机。“稻之密”这一班本课程看似始于偶然,而这种偶然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点,而根据这一兴趣点和利用周边资源,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在探索中观察、在交流中感知稻谷的特征,这种体验对于孩子来说,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做的就是观察,判断课程的价值,从而生成新的课程。活动评价此次活动实施,教师要熟练掌握活动内容,为使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要准备好环节间的过渡性语言,使各环节转换不露痕迹,活动具有整体感。教师还要了解所教内容的相关知识,以避免被幼儿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问倒,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