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学》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_第1页
《循环经济学》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_第2页
《循环经济学》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_第3页
《循环经济学》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循环经济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1034017课程名称:循环经济学/RecyclingEconomy学分:2学分学时:32(实验:0上机:0课外实践:0)适用专业: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建议修读学期:第7学期开课单位:冶金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企业管理,再生金属冶金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论文70%,平时成绩30%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1.曲向荣.循环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参考书目】1.周宏春.循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马中主.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内容概述:中文:循环经济学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辅助专业知识。主要介绍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工程思想,并结合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案例进行讲解,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培养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英文:Recyclingeconomyisanewcrossdisciplineformedbytheintegrationofecologyandeconomics,anditisaprofessionalknowledgethatstudentsneedtomasterwhomajorinthescienceandtechnologyofrenewableresources.Theoryofrecyclingeconomyandengineeringthoughtcombinedwithcasesof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resourcesareintroducedtobroadenthestudents'professionalknowledgeandtrainstudentswithextendedabilitytopenetratetotheareaofeconomics。《循环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34017课程名称:循环经济学/RecyclingEconomy学分:2学分学时:32(实验:0上机:0课外实践:0)适用专业: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建议修读学期:第7学期开课单位:冶金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再生金属冶金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循环经济学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是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辅助专业知识。教学任务是介绍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工程思想,并结合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案例进行讲解。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培养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具有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富有整体性、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经济学复合型人才。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实验教学为0学时;课程教学共有6章,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学时安排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备注第一章绪论2循环经济学定义、产生与发展现状B1循环经济发展意义C1第二章循环经济理论基础8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A☆2生态学的理论基础A☆2经济学的理论基础A☆2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B1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B1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基础A☆2第三章循环经济工程思想8资源循环工艺中的黑箱法A☆△2资源循环工艺中的控制论A☆△2资源循环工艺中的一般系统论A☆△2资源循环工艺中环境与系统协同发展A☆2第四章工业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建设案例分析8钢铁工业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建设A2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建设A4其他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建设案例A2第五章固体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案例分析A2第六章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C2(教学基本要求:A-掌握;B-熟悉;C-了解)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无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论文(占70%)与平时成绩(作业、测验、平时出勤率等占30%)。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1.曲向荣.循环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参考书目】1.周宏春.循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马中主.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