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2学时)_第1页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2学时)_第2页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2学时)_第3页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2学时)_第4页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2学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教研室

第三章血液(Blood)体液:

男60%

女55%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内环境)组织液4/5血浆1/5(最活跃)血液:心血管系统,流体组织。运输功能。

(验血)一、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血细胞水:91%-92%溶质:血浆蛋白、低分子物质等红细胞白细胞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特性血小板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意义:

可反映全血中血细胞数量的相对值。血浆蛋白功能:胶渗压、运激素和低分子物质、凝血抗凝纤溶、抗病原微生物、营养功能。血清: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与血浆区别:少了:纤维蛋白原;

多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和激活的凝血因子。二、血量:全身血液的总量。循环血量:在心血管系统快速循环流动的血量(多)储存血量:肝肺、腹腔和皮下静脉丛流动很慢的血量。正常值:成人相当于体重的7%~8%。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颜色:主要取决于RBC中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动脉血:鲜红(含HbO2多)

静脉血:暗红(含还原Hb多)

血浆:淡黄(清澈透明。含脂类多时混浊)(二)密度(比重):g/cm3

全血:1.050-1.060(取决于RBC的数量)

血浆:1.025-1.030(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RBC:1.090(取决于RBC中Hb的含量)(三)粘滞性:

血液流动时,内部分子之间、颗粒之间摩擦产生的阻滞特性。血液:4~5(取决于RBC数量及其在血浆中的分布)

血浆:1.6~2.4(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四)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呈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2、组成与正常值:300mOsm/L,其中:

晶渗压(晶体物质形成):298.5mOsm/L

胶渗压(血浆蛋白形成):1.5mOsm/L3、作用:晶渗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渗压: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五)血浆的pH值:

1、pH值:7.35~7.45

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pH6.9或7.8,将危及生命。

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主:NaHCO3/H2CO3(比值为20∶1)

次:Na2HPO4/NaH2PO4和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

最终:通过肺和肾的调节(使血液缓冲系统中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第二节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过程组织胚胎学已讲过)(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过程组织胚胎学已讲过)一、红细胞(一)数量和功能

1、数量:

男性:4.0~5.5×1012/L;Hb:120~160g/L

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

新生儿:6.0×1012/L;Hb:5天内达200g/L

(6月龄降至最低,1岁又渐高,青春期=成人)

2、功能:主要由HB来完成。

运输气体:O2、CO2

缓冲作用:(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1、可塑变形性:RBC在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即:经过口径小于其直径的小血管时,可卷曲变形,之后再恢复正常形态)。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

①与表面积/体积呈正相关;②与RBC内容物的粘度呈负相关;③与RBC膜的流动性呈正相关。2、悬浮稳定性:是指RBC能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表面积/体积大、带负电荷)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沉:RBC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1h末)内的沉降速率。正常值:男0~15mm,女0~20mm。特征: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

影响因素:

白蛋白

ESR

球蛋白、纤维蛋白ESR

3、渗透脆性:

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反变关系)

渗透脆性:常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测定。

0.9%>0.9%以上0.8-0.6%0.46-0.42%0.34-0.32%(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

生成部位: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出生后主要在骨髓(红骨髓)。

生成原料:蛋白质(Hb)和铁是基本原料。①铁:Hb合成必须原料,成人每天需20~30mg。

其来源有二内源性铁:

RBC破坏-Hb释放铁(铁的再利用:占95%)外源性铁:食物补充(Fe3+转化而来:5%)

临床: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或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肠腔②蛋白质:来自食物(肝、肾、瘦肉)外源性铁的吸收过程③叶酸和VitB12:是合成DNA必须的辅酶(对于细胞分裂和Hb合成至关重要)。叶酸:蝶酰单谷氨酸→入血→HF4→多谷氨酸盐→参入DNA合成。(叶酸的转化需要VitB12参与)临床:叶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在2~7个月内导致贫血)VitB12: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B12=复合物(防止B12被水解;促进吸收入血)→参入DNA合成。

临床:缺乏内因子或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时→B12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12吸收障碍后常在3~4年才引起贫血)2、RBC生成调节

干细胞↓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

爆式促进因子→↓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网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骨髓●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雄激素、T3、生长素缺氧、RBC↓或Hb↓↓肾(主)肝、巨噬细胞(次)↓PO2↓RBC↓Hb↓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主)肝细胞(次)雄激素

T3生长素RBC生成RBC寿命120dRBC破坏(四)RBC的破坏90%10%血管内机械破坏二、白细胞(一)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总数:4.0~10.0×109/L(4000~10000/mm3)

分类: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1~7%嗜酸性粒细胞占1~4%嗜碱性粒细胞占0~1%变异: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如:

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新生儿最高,出生后3天~3月10×109/L;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娠、分娩WBC数↑。(二)白细胞的特性与功能:

主要是防卫:

非特异性免疫:靠吞噬活动完成(中粒和单核)特异性免疫:靠直接杀伤、细胞因子、抗体完成(淋巴C)1、吞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N+M):

(1)中性粒细胞(N):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N增多。N始终处在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N一去不还乡:N出血管(白细胞渗出),趋化游走(趋化性),战斗、脓细胞(死亡)、脓液]。(2)单核细胞(M):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2、淋巴细胞(L)的特异性免疫:

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对“异己”构型物,特别是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

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破坏肿瘤和移植的异体细胞等);

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抗原刺激成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作用)。3、嗜碱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1)嗜碱性粒细胞(B):胞内颗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平滑肌收缩、渗出,引起哮喘、荨麻疹等症状)。●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2)嗜酸性粒细胞(E):有吞噬作用但不能杀菌。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三)白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生于骨髓。机制复杂,了解不多(四)白细胞破坏:WBC寿命难判断。N:血液停留8h入组织,4-5天衰老M:血液停留2-3天入组织,巨噬细胞3月左右衰老。三、血小板(一)数量:是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形成的有代谢能力的细胞(无核)。正常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变异:可有6%~10%的变化:妊娠、进食、运动及缺氧↑。

PL过多——易形成血栓。

PL过少——易产生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二)生理特性:1、粘附: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这是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开始)

2、释放:释放颗粒中的ADP、5-HT、儿茶酚胺等。分别引起血小板聚集、收缩小血管,利于止血。

3、聚集: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聚集分两个时相:第一时相(可逆聚集):组织ADP引起;第二时相(不可逆聚集):血小板ADP引起。

4、收缩: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5、吸附:吸附凝血因子(集中),加速凝血过程。(三)生成与调节:

受肝脏生成的血小板生成素(TPO)的调节(四)血小板破坏:1、寿命:7-14天

2、破坏方式:脾肝肺被吞噬;发挥生理作用时被消耗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损伤,血液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终止的现象(是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出血时间: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出血持续的时间。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主要包括三个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一)血管收缩:受损血管局部及附件的小血管收缩。原因有三:损伤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血管壁损伤引起血管平滑肌肌源性收缩粘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引起(5-HT,TXA2等)。(二)血小板血栓形成:损伤: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

粘附: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发挥功能的第一步)

释放:释放ADP。↓

聚集: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血小板血栓)“初步止血”。(三)血液凝固:血管受损,启动凝血系统,形成血凝块,成为“二期止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凝血):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循序激活发生的酶促反应(只要始动因子被激活,凝血便依次发生,最终形成血凝块——瀑布学说)。(一)凝血因子

1、概念:血液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有12个(国际命名),另外还有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和血小板磷脂(PF3)等。2、凝血因子特点:性质:除Ⅳ(Ca2+)和磷脂外,其余都是蛋白质。活性:除Ⅶ外,其余蛋白质凝血因子都是蛋白酶原(无活性),需激活(如Ⅱa)。部位:除因子Ⅲ外,都是血浆成分(血管内)。合成:Ⅱ、Ⅶ、Ⅸ、Ⅹ由肝脏合成,需要VitK参与(叫VitK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二)凝血过程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Ⅹa

内源性凝血:始动因子Ⅻ凝血因子均在血液中)

。外源性凝血:始动因子Ⅲ(需要血管外因子Ⅲ参与)

。2、凝血酶的形成:

Ⅱa

3、纤维蛋白的形成:Ⅰ

Ⅰa

分类

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凝血过程凝血因子分布全在血中

组织和血中参与酶数量多

少凝血时间慢、约数分钟

快、约十几秒钟凝血小结(形成凝血块)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激活因子Ⅺ→↓因子X↓激活因子Ⅻ结合因子Ⅶ

(三)血液凝固的调控: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原因在于:1、抗凝系统:(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和肝素)

(1)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脂蛋白。

作用: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Ⅶ、Ⅸa、Ⅹa失活;(2)肝素: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粘多糖。

作用: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后,增强其抗凝活性(100倍);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3)生理性抗凝物质:①丝氨酸蛋白抑制物:抑制激活的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它们包括抗凝血酶、肝素辅助因子Ⅱ、C1抑制物等)②蛋白质C系统:抑制激活的辅助凝血因子(Ⅴ、Ⅷ)。③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抑制Ⅲ。

2、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1)加速凝血●加钙:Ca2+参与形成催化激活凝血的复合物。●增加粗糙表面:激活因子Ⅻ和促进血小板解体。●应用促凝剂:维生素K、止血芳酸等。●局部加温:加速凝血酶促反应,加速凝血。(2)延缓凝血

●除钙剂:柠檬酸钠、草酸铵或草酸钾→血Ca2+↓。●降低血液温度:酶活性降低。●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二、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概念: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液化的过程。

意义: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

纤溶系统:四种成分

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

纤溶过程:两个基本阶段纤溶酶原激活、纤维蛋白降解(一)纤溶酶原的激活:纤溶酶原无活性,需要某些物质激活,这些物质统称为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按来源不同,可分三类:

1、血管激活物:由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负责血管内纤溶。

2、组织激活物:组织损伤时,由组织细胞释放(子宫、前列腺、肺、甲状腺等处较多),负责血管外组织纤溶。如尿激酶。

3、依赖Ⅻ的激活物:前激肽释放酶。可是凝血与纤溶协调配合,保持血液的流动状态。

纤溶酶原激活物按分子结构不同,分两类:组织型激活物(tPA):由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尿激酶型激活物(uPA):主要由肾合成。(二)纤维蛋白降解:纤维蛋白(原)被纤溶酶水解成可溶性小分子多肽(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特点:生成的FDP不再凝固,部分还有抗凝作用。(三)纤溶抑制物及其作用:

分两类:

1、抗纤溶酶:-球蛋白(结合纤溶酶,使失活)

2、激活物的抑制物:2-巨球蛋白(与尿激酶竞争抑制纤溶酶);PAI-1(抑制tPA和uPA)。第四节血型与输血一、血量(一)血量:是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

1、正常值:正常成人:占体重7-8%70-80ml/kg体重

2、分布:

循环血量:大部分在心血管流动的血量。

贮存血量:在肝、脾、肺、静脉等贮血库。(二)失血:失血可导致血量不足,出现血压下降、血流减慢,最终导致组织器官代谢障碍。失血量不同,临床表现不一样:

1、少量(一次失血500ml以下,<总血量的10%):可代偿,临床不出现明显症状(心加强,血管收缩,贮血库释放血液)。

2、中量(一次失血1000ml,达总血量的20%):失代偿,临床出现明显症状(BP↓、HR↑、眩晕、恶心、乏力,甚至晕倒)。

3、大量(失血达总血量的30%):出现休克现象,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二、血型

血型:是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这种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即抗原的特异性,是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我或异己的标志。

血型的分类:1901年Landsteiner发现了第一个RBC的ABO血型系统。目前,已知人RBC除ABO血型外,还有Rh、Kell、MNSS、P等15个血型系统。另外,还发现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LA),与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有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一)分型原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

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一、ABO血型系统(二)发生与分布

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性基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

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子女的血型。但只能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

基因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