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与健康课件_第1页
社会因素与健康课件_第2页
社会因素与健康课件_第3页
社会因素与健康课件_第4页
社会因素与健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社会因素与健康学习目标掌握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发展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诸多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熟悉社会经济水平、社会营养、社会关系、医疗保障与文化教育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社会因素的内涵、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特点及机制。【章前案例】

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过去称为“性病”,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性传播性疾病在我国的“死灰复燃”

建国前,我国STD流行猖獗,根据史料记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查,梅毒患病率在一些民族地区曾一度达到21.00%~48.00%,一些大城市为4.50%~10.00%,农村为0.85%~3.80%。北京和上海两地妓女的梅毒患病率分别高达84.90%和58.10%,淋病患病率分别达到53.80%和78.00%;武汉市妓女的性病患病率则达92.28%。1949年估计全国约有1000万左右的性病病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性病展开综合防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964年正式宣布基本消灭了性病。然而70年代末、80年代初,性病在我国死灰复燃,且疫情快速上升。自1977年报告首例至1988年全国30个省(市、区)均出现病例报告,期间发病年平均增长达124.31%,1989~1995年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年均增长16.64%。全国报道性病病例数1995年和1996年分别为36.27万(30.73/10万)和39.09万(33.94/10万)。

1999~

2000年间,发病年均增长19.30%,在许多地区的发病率已跃居传染病的第二、三位。我国STD病例的地区分布,是以东南沿海开放地区人口流动较大的大中城市为主,但发病已由东南沿海、大中城市,逐渐向内地、农村扩展蔓延。

近几年STD的增长势头似有减缓,2010年在全国105个监测点中发现病例数较2009年仅上升0.27%,增幅较小,但据官方统计2005年我国STD感染人数已达70万,由于很多STD无症状或症状缺乏特异性、社会对STD患者的严重歧视致其不规范就医或根本不就医,再加上性病的监测和报告不全面以致漏报等原因,STD报告人数可能远低于实际感染人数。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目前STD发病一直延续着上升的势头。讨论

请你根据本案例提供的素材,谈谈为什么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强有力的抗菌手段和药物能使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迅速降低,疾病谱发生了根本转变,而唯有STD却有增无减?从我国STD的消长起伏中你看到了哪些决定因素?第一节概述社会因素概念和内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一、概念社会因素(socialfactor)

是指社会环境的各项构成要素,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一系列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人口文明环境社会因素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自然社会免疫遗传阶层家庭生育交际生产水平国民收入国民营养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物形态物理化学地理气候公共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1.非特异性

疾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B1B2B3A3A2A1B2.交互作用

一种社会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人群健康,也可以作为其他社会因素的中介,或以其他社会因素为中介作用于健康。健康经济教育社会阶层家庭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示意图

3.广泛性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所处环境社会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4.持久性和累积性

社会因素作为一种慢性应激源对健康产生缓慢持久、不见形迹的作用。同时,社会因素是以一定的时间顺序作用于人体的,可形成反应的累加、功能损害的累加和健康效应的累加作用。三、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作为一种外界刺激因素,通过引起心理情绪反应这个中心环节发生作用的。社会因素可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影响健康直接作用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间接作用主要通过心理感受来起作用CNS期末考试纳入感知觉系统心理反应调节整合消除紧张持续紧张神经内分泌积极消极免疫间接作用:主要通过心理感受这个中心环节来发生作用作用门户作用中介作用调制器第二节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经济发展与健康社会阶层与健康社会营养与健康一、

经济发展与健康

(一)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经济发展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人均GNP、人均卫生费用等。居民健康状况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等。其中,期望寿命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高综合指标。(二)经济发展对健康改善的促进作用国家类别期望寿命(岁)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5岁~60岁成人死亡率(‰)19902009199020091990200919902009低收入国家5257473610875355321中低收入国家636836266442220176中高收入国家687121114019198184高收入国家76806410612088全球6468332462422071761990年和2009年不同国民收入水平国家的居民健康水平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可促进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是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营养、环境改善)的前提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卫生投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济发展通过对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人群健康Why?(三)经济发展对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社会负性事件的增多现代社会病的产生人口流动的增加现代社会病的产生

指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由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疾病和社会现象,包括现代富裕病、现代文明病、现代生活方式病。现代“大卫”(四)健康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投资健康是经济增长的跳板,投资回报率高达6倍.——安南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的途径?1.保护劳动力和促进劳动力水平的提高2.为提高人群智力和科技知识水平3.减少资源消耗

经济发展与健康水平提高是双向的关系,即经济发展促进健康水平提高,而健康水平提高又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健康水平提高之间的关系(一)社会阶层(socialclass)

也称为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status,SES)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相对于他人的位置,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尽管收入是应用最广的测量社会阶层的指标,但后者是教育、收入、职业、价值观念、生活条件、拥有财富和居住地区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教育、收入和职业的不平等是主要决定因素。二、社会阶层与健康(二)不同国家的社会阶层的划分社会阶层职业Ⅰ重要职业和企业人员:如律师、医生Ⅱ较低职业和企业人员:如销售经理、教师ⅢN技术型非体力劳动者:如职员、店员ⅢM技术型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矿工Ⅳ半技术工人:如公共汽车售票员、邮递员Ⅴ非技术工人:如搬运工、清洁工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社会阶层划分(三)社会阶层与健康的关系英格兰和威尔士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指标(‰)指

标ⅠⅡⅢNⅢMⅣⅤ出生体重≤2500g(1980年)53535866381围生期死亡率(1978—1979年)11.212.013.314.716.919.41~14岁死亡率(1970—1972年)

女747995981116289849393120156孕产妇标准化死亡率(1970—1972年)79638699147144全死因标准化死亡率

男(15~64岁,1970—1972年)已婚妇女

单身妇女7781991061141378287921151191351107992108114138冠心病标准化死亡率(1970—1972年)8891114107108111呼吸系统疾病(男性,65~74岁)607482105108123(四)研究社会阶层与健康关系的意义

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健康差异,旨在以社会阶层作为一项综合指标,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而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与措施,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三、社会营养与健康(一)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人们摄入的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适合比例。(二)营养状况与健康

食物摄入量及食物结构与健康关系极大,WHO研究表明,居民食物摄入量与平均期望寿命呈正相关。(三)营养干预政策与措施营养改善支持政策膳食营养推荐标准

膳食宝塔指南食品消费观念引导

依靠广泛的健康教育和社会参与,普及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营养知识,帮助人们树立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观念第三节社会发展因素与健康

在现代社会,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等社会发展因素无一不对人类健康产生着深刻影响,尤其是被看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的重要构成要素。一、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1.社会和人口统计指标体系(SSDS)

其指标顺序为:①人口;②学习和教育服务;③有益的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④收入、分配、消费和积累;⑤健康保健服务;⑥住房及其环境;⑦家庭形成、家庭和住户;⑧时间利用、闲暇和文化;⑨社会保险和福利服务;⑩社会流动、社会阶层以及公共秩序和安全。

2.生活质量指数(PQLI)该指标突出强调了卫生与教育的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弥补了仅用GDP指标的不足,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国家人口的福利状况。3.美国社会卫生协会(ASHA)指标

ASHA是由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提出的指标,是衡量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二、社会制度与健康(一)社会制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性(二)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主要途径普遍性和稳定性变迁性强制性社会分配制度社会卫生政策社会行为规范三、社会关系与健康(一)社会支持与健康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需要。1.人际关系指在人际交往基础上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2.社会网络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群人或者指将界定的一些人连接起来的特定的关系。3.社会凝聚力指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在观念、行动方面显示出来的一致性和协同性。(二)家庭状况与健康1.家庭结构与健康

家庭是指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传统家庭包括单身家庭、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现代社会还出现了诸如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同居或丁克家庭、独居家庭等多种家庭形式。扩大家庭核心家庭单身家庭其他家庭2.家庭功能与健康家庭功能健全对健康有着广泛的益处。家庭功能失调通过破坏提供物质及文化生活的微环境对人们健康产生不良影响。3.家庭关系与健康家庭关系良好是保障人们身心健康的强大动力。家庭关系的失调阻碍身心健康。(三)职业状态与健康1.职业倦怠(burnout)

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失业

失业(或下岗)可以作为反映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指标。3.退休四、社会人口与健康(一)人口规模与健康

“人口过剩”对人群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生活质量、人口质量和环境质量方面。(二)人口结构与健康

人口结构主要是指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等特征分布,其中与健康较为密切的是年龄和性别结构。(三)人口素质与健康

人口素质主要是指全体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四)人口流动与健康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社会阶层上的变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五、

社会保障与健康

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有时也称社会安全网(socialsafetynet),泛指由政府主导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旨在保护贫困人口、妇女、儿童、失业人口、残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一)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1.社会保险核心内容2.社会福利3.社会救济4.社会优抚和安置

(二)医疗保障制度与健康

医疗保障制度(healthcaresystem)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解决居民的防病、治病问题,筹集、分配和支付医疗卫生费用以及提供卫生服务的综合性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2.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六、科技进步与健康(一)科技进步影响健康的途径(二)科技进步与医学发展

1.提高临床诊疗水平2提高医学技术整体水平3发展医疗卫生信息高速公路(三)技术滥用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是人们认识自然的结果,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它可造福人类,也可贻害人类。七、城市化与健康城市化(urbanization)亦称城镇化、都市化,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逐步演变成城市,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健康的影响体现在环境污染加重精神障碍增多现代病的出现第四节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文化的内涵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一、文化的内涵(一)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文化,是指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各种制度等。(二)文化的组成①文化的认知成分,包括知识和信仰。②文化的规范成分,包括价值观和社会规范。③文化的符号成分。(三)文化的类型智能文化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经验总结,如生产知识规范文化人类明文规定的系列行为准则,如风俗习惯思想文化人类思维活动对客观存在反映的精神产品,如宗教信仰

(四)文化的特征历史继承性规范性渗透性趋同性多元性二、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性稳定性民族性(一)教育对健康的影响1.教育与人的社会化社会化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能够适应一定环境,参与一定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进程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手段三、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2.教育影响健康的途径教育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教育影响人们对疾病的感知,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和对健康的投资教育影响人们养育子代的方式,良好的教育有助人们优生优育教育可以通过其他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二)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风俗也称为习俗,它是逐渐形成的社会习惯。从对健康影响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有益于健康的风俗习惯和不利于健康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均存在着各自的风俗与习惯。民族习俗与健康

不同民族人群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习俗和身体素质,而民族生活习惯对健康产生更大的影响。2.地区习俗与健康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本身固有的习惯,从而形成了人群特有的健康特征。(三)宗教信仰对健康的影响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