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史料阅读和说课设计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为何新——课标理念新、教材内容新如何新——大概念教学、主题化教学、有结构、有情境、有目标新何用——实现素养落地、强化情怀培育、彰显国家意志现实的矛盾——高一课时少,纲要内容容量大,如何在“统摄”和“分解”的教材内容整合中如何促新?可操作的层面——以精选主题材料来构建史学情境,以问题链条设置来操作探究活动,以师生互动解答来实践素养能力。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第()单元第()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旧的说课模式?新的说课模式是否不同?一、析课标,说教材:

析在提炼主题,形成概念;

说在简化内容,构建逻辑。二、抓重点,破难点:

抓在营造情境,设置问题;

破在引发探讨,解决矛盾。三、明学情,定教法:

明在了解生源,适度分层;

定在精准备课,因材施教。六维度的教学预设共同指向学生的发展。新的说课模式?形式可新,旨归同道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1.戊戌维新运动(①公车上书与维新思想的传播:《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梁联合进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史称“公车上书”;上书并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康有为完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以“托古改制”方式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在当时思想界掀起轩然大波“思想界大飓风”;维新派还通过办报纸、开社团、译西著等途径传播维新思想;其中严复先生翻译的《天演论》,宣传西方进化论“适者生存”的理论,影响深远。②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拉开维新大幕;103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遭到清政府中守旧势力的阻挠,9月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皇帝,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等六人被斩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除了京师大学堂,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均被废止。③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评价: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但是由于守旧势力仍旧很强大,而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2.义和团运动(①反洋教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由于西方势力尤其传教深入中国城市、乡村,激起了广大人民与西方传教士以及教民的矛盾,当地官府包庇传教士以及教民,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德国借口两教士被杀而强占胶州湾,最终激起了山东的义和团反洋教运动,迅速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斗争口号,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②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1900年5月28,英、美、法、德等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义和团运动最终在中外势力的镇压下,遭到失败。③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明显的强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运动中展现的中国人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子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3.八国联军侵华(①八国联军进占北京和慈禧西逃:八国联军进攻京津,攻陷大沽炮台,慈禧太后在1900年6月21日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京津陷落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到西安。大清帝国的首都在40年中两度被耻辱地外敌占领。②列强罪行和东南互保:八国联军在北京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南方各省李鸿章等督抚与英、美等国协商“东南互保”协议,保全了西方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4.民族危机的加深(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深远影响:清政府被迫与西方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内容包括惩办“首恶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至山海关通往北京要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禁止华北地区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中国的主权完整;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完全受制于洋人,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史料研读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值各省举人云集北京应试的时候。康有为倡议举人们聚议,共同上书。聚议的结果,推康有为起草,有举人1200多人连署。书中慷慨陈词,要求拒和变法。这次上书,由于都察院拒绝代递,并没有送达光绪皇帝。但这1200多名举人连署的“公车上书”,在有清两百多年的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书稿很快被坊间翻刻流传。各省举人返回各地,更使这个事件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公车上书”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经过。)情境1:戊戌维新运动(1)公车上书与维新思想的传播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公车上书”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经过。知道维新派为宣传维新思想所做的努力。材料二

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摘自《康南海自编年谱》

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关注点:(依据材料,围绕“公车上书”的史实真相,当事人康有为、梁启超和现代学者的研究各述一词。查收相关资料,谈谈你对这一争议的看法。)材料三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留在北京,联络社会各方,特别注重开展文化宣传你活动。他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并推动开设强学会于北京、上海等地。随着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纷纷在华攫取势力范围,情况越来越危急。1897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成立保国会。在这前后,各地学会、报馆等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以往清朝律例一向禁止私人结社,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比;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途径。指出维新派办报纸的宗旨,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维新派办报纸的历史影响。)材料四

康有为说:“变者天道也,天不能有昼而无夜,有寒而无暑,天以善变而能久。……“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上清帝第六书》

梁启超说:“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已,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

严复在翻译的《天演论》中说道:“一变一言,决非天运。而悠久成物之理,转在变动之居之中。……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康有为撰作的《孔子改制考》。它第一次把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借用今文学家乐谈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义,别开生面地说明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这里说的是孔子托古改制,但康有为在孔子身上寄托的却是议院、选举、民权、平等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外来的进化论使传统的儒术有了全新的意义,而传统的儒术又使外来的进化论取得了中国的形式。这种从未有过的变的观念,呼唤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社会制度。——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旨在提倡西学的独特的文化观念形态。它以“体用”“本末”的关系,努力论证着中西文化可以相容、可以互补,努力论证着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因此可以说,“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起的是标新领异的积极作用。不过,随着国际危机的日益加深,随着人们对于中国贫弱症结所在认识的加深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富强成因认识的加深,“中体西用”这种论式的局限性便日益显露出来。而创造一种既符合时代进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文化观的时代使命,已经提上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日程。——摘编自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关注点:(依据材料、历史纵横和问题探究,概括维新派变法思想的主要内涵。对比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指出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主张的局限性和维新派思想主张的进步性。)(2)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概括百日维新举措的主要内容,分析举措的主要特点。知道戊戌政变的主要史实,探究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材料一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0天时间里,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幕后策划者办法了40多道改制诏令,几乎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如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以及与总督同城的巡抚、不治河的河督、不运粮的粮道、不管盐的盐道。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好像我们现在的经济部,想要推行经济建设。——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百日维新举措的主要内容,分析举措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康有为既然抓住皇帝来行新政,反对新政的人就包围西太后,求“太后保全,收回成命”。这是光绪虽做皇帝,实权仍在西太后手里,他们两人之间久不和睦。西太后此时想索性废光绪皇帝,新派的人于是求在天津练兵的袁世凯给他们武力的援助。袁世凯嫌他们孟浪,不肯合作,而且泄露他们的机密。西太后先发制人,把光绪囚禁起来,说皇帝有病,不能理事,复由太后临朝训政。康有为逃了,别人也有逃的,也有被西太后处死的,他们的新政完全打消了。——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政变后第五天,慈禧下诏恢复詹事府等衙门,停止“不应奏事人员”上书言事,取消《时务报》,不久又下令恢复考试八股。但对向来实行的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第举行。”她并没有全部取消光绪皇帝所举办的“新政”,只是压制了他想当真皇帝的愿望,扑灭了维新派。(随后不久的清末新政措施中有沿袭维新政策并更深入展开)——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知道戊戌政变的主要史实,探究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探究慈禧太后不完全取消新政措施的原因。)(3)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评价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评析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影响。材料一

和议传来,群情激愤,皆言变革(教育科举官制等)。……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材料

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裁撤不必要的机构和三个巡抚的职位与创设十二个新局的建议,在所有现职官员中引发了解职的恐慌;要求任用有实际知识的人而不是按资历擢升现职者,在官场中引起不安全感;军事改革危及满族八旗和汉族绿营的特权,而反腐败的指责终止了太监总管李莲英最热衷的敲诈行为;变寺庙为学校的命令激怒了僧侣。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所有这些人——儒生、官僚、军官、太监、僧侣和全体满族人——都要取消变法。

康把孔子说成是改革家,怀疑古文献的真实性,在这些儒家道德的捍卫者眼里不啻是亵渎和异端。叶德辉斥责康利用圣人谋私利,讥笑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朱一新、洪良品、翁同龢、孙家鼐、张之洞、陈宝箴、王先谦、叶德辉甚至张荫桓、郑孝胥、陈庆年、章太炎都对康有为的学说不以为然,“两考”也先后被朝廷以上谕的形式诏令毁版。——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从社会基础方面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只有40岁,而他的主要支持者梁启超才25岁,两人以前都没有在政府供职的经验。变革前,也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之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张之洞讥讽他们没有真正领会西方的文化和制度,这并不令人惊讶。——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绪帝这位爱国青年,实在是我国历史上极少有的“尧舜之君”。但是光绪帝毕竟是长于深宫之中,受制于无知而狠毒的母后的一个儿皇帝。经验不足,徒善亦不足以自行。他应首先慢慢地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像蒋经国那样——然后才能试行变法。纵使时机发展至法有可变之时,也应分为轻重缓急次第施行。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无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言念及此,我们不能不说康有为实在只是一个狗头军师。他不能担当推行政治现代化的天降大任,而开了倒车。——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从变法组织方面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存在的局限性。)材料三

康有为所说的国会虽然只是一个民选的咨询机构,谈不到为资产阶级争取立法权力,可是,在百日维新的上谕中没有只字的反映。康想使制度局成为一个具有立法职能的新政领导机构。这个建议被总理衙门和军事大臣们否决了。对于康有为的重要奏议,光绪皇帝经常“发交大臣们议复”。议来议去,或则不了了之,或则议出“变通办法”,弄得面目全非,成了废话。在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是设通商局和废除厘金制度。皇帝的有关上谕是商务局必须在地方长官督率下,由员绅试办而不让普通商人参加,这纯粹都是洋务派的政策。关于废除厘金的建议,也遭到光绪皇帝的拒绝。至于科举八股,光绪皇帝于五月初五下令废除八股。但是,所采取的办法却是废形式而不废内容。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所发上谕虽然有一百多条,但其重点和脉络很清楚,反复强调的主要是练兵和筹饷。这条重点同维新派所提出的变法大本,在“变官制”,效法西方国体的主张是有原则区别的。

光绪皇帝当然不可能区别维新派和洋务派,他把维新派当作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来使用的。维新派在强学会和保国会中的互动,使他看到这批人有动员社会力量的本领,他企图通过维新派利用这种社会力量,同慈禧太后对抗。——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思之窗,深度剖析戊戌维新运动存在的局限性。)材料四

尽管如此,决不能因而抹杀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别是思想启蒙方面起过的巨大进步作用。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得很对:“戊戌变法运动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知识分子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中国的封建制度相沿几千年,流毒无限……知识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全封建思想来,应该说,前进了一步。”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索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戊戌维新运动的积极影响。)

材料五

1898年维新失败所造成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首先,它证明从上而下的进步改革是不可能的。(后来新政实践上也最后失败告终)。其次,在皇太后和重返政坛的顽固保守派的控制下,宫廷根本不具备领导能力,它怂恿排外主义和鼓励义和团事件,导致了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它遵循反汉的政策来迫害改革者,因而扩大了满汉之间的分裂。反动的军机大臣刚毅说:“改革者汉人之利也,而满人之害也。设吾有为,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第三,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这样的事业无法通过和平的变革来实现,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孙中山带头推进了这一事业。——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参照徐中约先生论述的视角,思考戊戌维新失败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情境2:义和团运动(1)反洋教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通过反洋教运动等史实,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进口商品的涌入,对民族经济产生了一种阻抑的效果,而固定不变的5%的从价关税摧毁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外国棉布售价仅为中国土布的三分之一,这导致国内的纺织者和纺织品制造者破产,家庭手工业在外国竞争面前每况愈下,很多的工人失业。而且,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业失业。经济凋敝之外,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进一步加重了生活的艰难。问题是如何能驱逐拥有船坚炮利的外国人?中国是一个贫穷、衰弱的国家,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来赶走他们;但一些人天真地相信,中国可以利用超自然的力量来使枪炮不起作用。——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从经济、社会层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材料二

乡绅把基督教当成是社会上一个分裂的、虚妄的和异端的教派。皈依者不向圣象磕头、不崇敬孔子和祖先,不参加本地祭祀鬼神的节日活动,这大大地激怒了乡绅。作为自我目标的儒家礼仪的卫道者,他们憎恨任何外来宗教和思想的明目张胆的侵犯,他们往往是宗教事件的秘密煽动者。作为在中国的一种“异端”信仰,基督教成为排他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因和焦点。——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义和团运动风暴的中心,是华北山东、直属(今河北)一带。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比较起来,华北原来要相对封闭,外国政治和经济势力的渗入要晚一些。19世纪最后几年,这种渗入的步伐大大加快。社会秩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急遽变化,自然容易引起格外强烈的反弹。19世纪后期,特别是70年代起,海运渐开,南北之间货物流通大多数改由海运载运,运河逐渐淤塞,两岸城镇衰落,运河上的船工和纤夫大批失业,造成大量游民,社会生活动荡。第三,这些年后,灾荒不断。黄河下游连年水灾,上百万人受灾,流民遍地。在山东正是农业产量最低、灾情最为严重、社会流动性最大、民心最为不安的地区。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是以两个德国教士在山东钜野被杀为借口的。这以后,各级地方官员更加不敢得罪外国教会。山东教民在1870年时为2万人,1896年已达到43736人(转引自【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一部分“在教”的不良教民,倚仗教会的势力,享有特权,欺压良民,强行霸道,甚至殴人致死,善良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山东、直隶这一带,民间历来就有公开聚众练拳习武的传统。这种练拳,最初主要是为了健身和自卫,没有多少政治目标,也没有严密的组织。原来尽受教会欺压的老百姓,聚在一起练拳,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就起来反抗教会,逐步表现为武装斗争。——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习聚焦,分析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华北、山东地区兴起的原因。)材料三

斗争的规模越来越大。1899年10月,在平神拳重要首领主红灯在平原县、恩县间的森罗殿,集合附近拳民一千多人,打着“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旗帜,同省城派来袭击的官兵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这个事件影响很大,义和团的名声迅速传遍各地。不少小地主、无业游民、白莲教徒也参加进来。拳民所以改称“团”,大概是为了把自己说成民团,以争取合法。这里值得注意一点,不能简单地把义和团运动说成由原来的秘密宗教结社在斗争中转为公开;它的特点正在于它原是民间公开练拳习武的活动,能够团聚远比那些秘密宗教结社更广泛的民众,有着很大的群众性。这是它所以能显示出如此巨大威力的原因。——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维新失败后,主动权转移到一个具有传统形式之神秘社团领导下的群众运动之中。这个组织的名字西方人粗略地译为“义和拳”或只是简单地译成“拳民”,表明这个组织在“义”与“和”的名义下,还操练着一种中国的“拳术”。这种拳术通过一系列的姿势、练习来协调头脑、肌肉以便参加战斗。这是一种魔幻般的修炼方法,通过法术和一种规定的仪式,拳民三颂咒语,紧咬牙关大口呼吸,然后就神灵附体而刀枪不入,甚至不惧外国人的枪弹。拳民在半真半幻的戏剧人物中寻找自己的英雄,如《水浒》和古代群众暴动中的人物。——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义和团运动的特点。)(2)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和拓展材料,了解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的历程,思考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局限性。材料

清朝官府最初对义和团采取镇压的态度。山东的义和团运动逐渐走向低潮。风暴的中心却向清朝的统治中心——直隶转移。……义和团宣传能请神,能靠神附体,能刀枪不入,可以用来对付洋人,对付那些洋枪洋炮。直隶总督裕禄同样采取严厉镇压的态度。结果,反而激怒义和团众,进而拆毁铁路,焚烧车站,砍断电杆,并直接同清军作战。处在这种状况下,清朝高层内部出现分化。由于外国势力的不断入侵,同清朝统治者的利益也有不少冲突,一些人产生利用团众排斥外人的思想。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后原想废除光绪帝,没有得到外国的支持,也心怀不满。但更重要的是,清政府对局势实际上已失去控制,手头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镇压义和团,剿抚两难。

慈禧开始利用义和团。义和团进入京津地区,遍布神坛,张贴揭帖,焚烧教堂。……八国决定武装干涉,慈禧和光绪皇帝西逃后,下诏剿灭义和团运动。——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以及笔者整理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中世纪。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表现了旧式小生产者在民族自强和近代变革的重合交织面前所产生的迷惘。这种迷惘决定了他们会同地主阶级中的最顽固者发生感应。(被地主阶级顽固派利用,体现了扶清和灭洋的结合。顽固派利用迷信思想对抗外来资本主义,这种非理性化,既反映了传统社会在民族矛盾面前的倔强和不屈,又反映了传统社会无可救治的没落。)——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以及笔者整理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清政府对义和团“剿抚”政策的转变,了解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的历程。思考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局限性。)(3)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评价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归纳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农民不但是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强大力量。……竟迫使清朝朝廷做出它本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对外宣战。义和团运动使它们恐怖地看到中国社会的底层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反抗力量。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当时起了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瓜分中国的作用,它又成为在此以后中国人民的一浪高过一浪,直到完全胜利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斗争的先驱。——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许多人曾经大谈特谈,大写特写,把瓜分当作是最得策的解决办法,……因为中国人被认为是很容易统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不论中国的哪一部分领土被割去,都必须用武力来统治。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就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由此早晚会在各地发生突然的叛乱,表现出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这样划得来吗?——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无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兹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义和团运动的积极影响。)材料二

多重的历史内容,决定了义和团运动的民族正义性,又决定了这种起义斗争的历史局限性。瞿秋白曾指出:构成义和团主要成分的“游民阶级,失业的劳动阶级,因为自己经济地位及生活条件的缘故,不能有明确的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意识,所以,传统观念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意识。西方的大炮运来了西方的商品和机器。在商品和机器的背后,则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们楔入中国社会,使自然经济被撕裂,又以外来资本主义催发了民族资本主义。近代经济改组的过程,表现为来自西方的机制品夺走了小生产者的饭碗。成批成批的小生产者在这个过程里破产失业,他们不认识帝国主义,却认识洋人洋物,于是排外反帝,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话、洋服。这种斗争方式,既表现了那个时代多数人的民族感情,又寄托了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的本来愿望。——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义和拳讲烧香叩头、念咒吞符、降神附体,所请之神大多是戏曲中人物。龙顾山人的《庚子诗鉴》记“习拳者持咒面东南方,三诵而三揖,即昏绝于地。顷之手足伸屈,口作长歔,一跃而兴,舞蹈不已。问其名,则关平、武松、孙悟空、黄天霸之类,皆戏剧中习见者”。男练义和拳,请神多为戏中男性英雄;女练红灯照,附体之神则多为女角“一身红装,扇扇子,扇碗,就升了天,凌空驾云,遂成了神仙”,或“手里提着小红灯笼,胳膊上挎着毛篮子。枪子一来,用扇子一扇,枪子就掉在毛篮里,打不着她”。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一书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结合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斗争中的悲壮事迹,分析这些局限性背后的经济和社会根源。)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程以及犯下的战争罪行。结合拓展材料,理解“东南互保”事件对晚清政府政治格局的重要影响。情境3:八国联军侵华材料一

在戊戌年的变法运动之中,外国颇偏袒光绪帝及维新派,反对西太后及顽固党。因此一个内政的问题就发生国际关系。后康有为、梁启超逃难海外,又得着外国人的保护。他们在逃难之中发起保皇会,鼓动外国人和华侨拥护光绪。这样,西太后和顽固党就恨起洋人来了。西太后要废光绪,立端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做皇帝。刚毅、崇绮、徐桐、启秀诸顽固分子想在新王之下操权,于是怂恿废立。但各国驻京公使表示不满意,他们的仇外的心理更进了一层。西太后及想实行废立的亲贵、顽固的士大夫及顽固爱国志士,都与义和团打成一片,精诚团结去灭洋,以为灭了洋人他们各派的公私目的都能达到。庚子年拳匪之乱是我国顽固势力的总动员。——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应该怎么办?直隶总督裕禄在奏折中说:“现在中国兵力、饷力,即一国尚不可与敌,况且中国而敌八国之兵,其势万难与争衡,断无失和之理。”这个主张,同清政府历来的基本态度是一致的。16日起,慈禧太后连续四天举行御前会议。这次会议,出乎人们意料地决定对列强宣战。各国不支持废除光绪皇帝引起她的很大不满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传闻各国照会要求慈禧将政权交还给光绪,这在她看来可是生死攸关的问题,触到了慈禧的最痛处,造成她匆匆忙忙地宣布对外开战。慈禧太后在事后对其亲信吴永说得很明白:“依我想起来,还算是有注意的,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但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有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火气一过,我也就回转头来,处处都留着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打不下来的道理。”——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慈禧太后向西方列强宣战的直接因素。探究慈禧太后一方面“灭洋”,一方面又“处处留余地”的原因。材料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事实上,他们不只是抢劫,而且到处屠杀、焚烧、强奸妇女和破坏。一位俄国随军记者在战地日记中描述当时北京的悲惨情景:“帝王的伟大京都一半已被破坏和焚烧,已被蹂躏糟蹋得不像样子了,简直像一切都死绝了一样。使馆街两旁残存着一垛垛废墟,一堆堆石头,灰烬、垃圾和赃物遍地皆是。中国人的尸体,一个挨一个地杂陈在马路上。到处乱丢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他们占领中国的首都整整一年之久,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划为四段:北边归日本人管辖,西边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写道:“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这是多么大的耻辱,不能不深深刺痛中国人的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战争罪行。感悟近代国耻,弘扬家国情怀。)

材料三

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一开始就坚决主张剿灭义和团。他们对于朝廷听从守旧派官僚的主义,以“抚”字诀对待义和团是一贯反对的。他们以为这样做,只会得罪外国帝国主义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把长江流域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的英国直接同刘坤一、张之洞联系,要求共同维护长江中下游各省的秩序,以免危害各国首先是英国的利益。

五月二十五题朝廷的宣战诏书下来以后,两广总督李鸿章把它看成是个伪诏,决定不照办。任铁路督办的买办盛宣怀,这时成了串连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共同实行所谓“东南互保”的中心人物。在他策划下,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加上张之洞、刘坤一委派的官员(盛宣怀本人也列席),组成代表团在上海同以美国中领事古纳为首的各国领事进行会商。双方在五月三十日签订了所谓《东南保护条款》九条,其中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允认切实保护”(两江总督刘坤一又有南洋大臣的职街)。对于刘坤一、张之洞和外国人订立的这个章程,李鸿章当然完全赞成。——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习拓展,理解“东南互保”事件对晚清政府政治格局的重要影响。)材料四

1900年6月,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等和各参战国达成《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称“东南互保”。该事件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

“东南互保”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这一历史事件,可谓众说纷纭。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较多地认为它是“一幕丑剧”,是“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的“卖国罪证”;80年代以后,世人对其积极性和合理性才有了初步认识,也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如“东南互保”是“张之洞等地方大吏对西太后及其顽固派盲目排外政策的抵制”,“是以保全清室统治而又不得罪帝国主义为前提的”,“是一种妥协苟安的曲线自救之策,是一种均势思想指导下的以夷制夷政策。”它“具有维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东南互保”是在长江流域面临列强侵略之际,为“保守疆土”所做的一种努力,并通过条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等等。——摘编自李鹏军:《东南互保新探》思考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南互保”的认识,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情境4:民族危机的加深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概括《辛丑条约》丧权辱国条款的主要内容。通过拓展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