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新《课程标准》优化物理教学
湖南安仁县教研室何志广安仁县新《课程标准》培训讲座/2012.8学习新《课程标准》湖南安仁县教研室
一、新《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解决了哪些教学实践问题?一、新《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解决了哪些(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规划纲要》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规划纲要》指出:●1.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以减少课程内容。删去条目“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修订后的《标准》对此不再单独列入,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将在其它条目中予以重视1.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以减少课●“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的不同现象”,修订时删去了“颜料混合”的内容;2.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统和完整,这些内容也都可以删去。●“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的不同现象”,修订时删去了“颜料混合●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3.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3.小学科学●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原来是“理解”,修订后下调为“知道”;4.知识内容尽管不做调整,但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关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修订后只要求“列举”,不再强调“说出特点”。
原有“内容标准
”
68条,修订后有“内容要求
”63
条。●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原来是“理解”,修订后下调为“知道(二)、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1.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大致了解”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二)、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1.认知领域中只设立2.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2.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通过实验,理解压强。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会测量温度。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原(实验)稿现(修订)稿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原(实验)稿现(修订)稿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通过实验3.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知识要求。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4.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3.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知识要求。原(实验)稿现(修订)稿●《标准》对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有31条,哪些应该作为学生实验,过去不明确。●本次修改明确提出了20个实验项目作为学生实验。
(1)基本操作类:7项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标准》对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有31条,哪些应该作为学生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测定性实验:4项●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2)测定性实验:4项●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探究性实验:9项●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探究性实验:9项5.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说明问题:为什么不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
说明:(1)从实验能力看,“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结构、仪器操作、所测数据都和“20.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相同;(2)从知识内容看,“伏安法测电阻”和“1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相同,都是欧姆定律;为避免重复,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项目,但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把它作为学生实验来实施。5.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说明问题:为什么不把“伏安法测(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增加了“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磁场”、“热机工作原理”等知识点,这些都是学生能接受的内容,补充后,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标准》进一步强调科学探究,强化物理实验,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条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2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标准》进一步强化了物理知识了跟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应用。增加了以下内容●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说明:问题1:《课程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和“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条目,为什么?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
(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2.4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2.2.5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4、几个问题的解释说明:问题1:《课程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
说明:
问题2:《课程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和“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条目,为什么?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
(6)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8)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2.7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2.8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说明:问题2:《课程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
说明:
问题3:《课程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和“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条目,为什么?
删去这两条文字,是为了使行文的含义准确,避免重复陈述,并没有删去这两方面的内容要求。说明:问题3:《课程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
说明:
不能这样认为。理解和了解,是解决问题时的心智技能水平;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形式。这两者之间没有刻板的必然联系。理解的内容,当然要求会计算;了解的,也可以计算。
问题4: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内容在修订时,删去了“能进行简单计算”这句话,是否不要求计算?机械效率的要求下调为了解层次,是否不要求计算?
理解和了解的区别在于:理解需达到转化的水平;而了解只要通过回忆就能解决问题,其情景是常见的、书上的。说明:不能这样认为。问题4: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在目的上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科学探究把提高能力作为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探究的结果。《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正认识确科学探究的目的(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2.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解决办法:侧重部分环节属于本课题侧重的能力目标,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属于本课题侧重的的过程,教师可以大胆指导。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所侧重强化的要素上。一个课题究竟需要强化哪一个要素,应该根据探究课题的特征进行合理和全面规划。看起来一节课似乎只突出了某一两个要素,而实际上不同的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所得到的是深入和全面的发展。2.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课内的探究课外的探究能力目标●在课内完成,各要素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侧重部分要素。●在课外完成,时间机动而且充裕,可以经历完整探究过程。课题内容●按教材的进度,探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学内容项目。●不受《标准》和教材约束。其内容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课题提出●由教材的内容和进度决定。●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探究能力的形成●通过不同课题侧重不同要素,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深入和全面的发展。●整个初中物理课只完成几个大的课外探究项目,通过完整探究过程,发展全面的探究能力。3.体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不同特点课内的探究课外的探究能力目标●在课内完成,各要素不能面4.《标准》用实例消除教师困惑《标准》原有科学探究实例两个,在当时情况下,实例的的编写目的,是增强对科学探究要素的认识。修订时,只保留了其中一个作为课外探究的实例;重新撰写了两个,作为课堂内的实例,引导教师认识:课内的探究和课外的探究有什么区别?案例是怎样处理上面所说两对矛盾的?4.《标准》用实例消除教师困惑《标准》原有科学探究实例两个,5.对科学探究项目能力要求进行规划发现问题: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猜想、设计实验: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分析与论证: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对科学探究项目能力要求进行规划发现问题:猜想、设计实验:(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1.我国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评价的发展历程(略)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学生评价的修订
(略)(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1.我国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二、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二、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物理教学的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2.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
如果使用电子天平,原来机械天平的操作技能训练便失去了意义。(一)、知识与技能当今已不是目标的唯一要素电子天平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2.技能的具5.“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6.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时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适当减少了内容要求的条目,但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加强。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从“过程”、“情感”目标来思考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4.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5.“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二)、从“过程”和“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怎样形成并增强实践意识●怎样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态度●怎样提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知识的缺漏随时可以补足;但兴趣的缺乏、意识的淡薄,能力的缺失、态度和习惯的错误,不是短时间能改善的,它很可能影响整个高中阶段,甚至于一辈子。初中物理课应在学习兴趣、思维习惯、实践意识、科学态度和基本能力等方面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从“过程”和“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激发和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1)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有趣(出乎意料)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增添联系自然、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的研究情境和学习氛围●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
例: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1)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激发学例一、设计有趣的研究问题人类通向深海的道路十分崎岖和艰难,其原因之一,是深海的海水压力大得令人难以置信,人要潜入深海,是一个高科技难题。201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了5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深海5km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设想你在5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力相当于1000个人叠起来踩在你的脚上!海水压力果真有这么大吗?例一、设计有趣的研究问题人类通向深海的道路十分崎岖和艰难,其学习新《课程标准》优化物理教学课件例二:创设活泼的研究情境,增强学生的研究乐趣例二:创设活泼的研究情境,增强学生的研究乐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例三:增添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图9.1-2骆驼有宽大的脚掌,不会深陷沙中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例四: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四: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控制教学要求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2.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对于新情境的问题的解决,是抽象套用理论还是进行具体分析,这是一个重要的解题习惯。它是影响学生学习“后劲”的重大因素。●把物理问题分成一些类型,让学生感悟和概括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控制教学要求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但是,把方法当成知识来灌输,让学生死记一些解题套路来套出问题的答案,这并不是好的教学过程。甚至于,把各种具体题目的解答也命名为“××法”,让学生记住解答的最后公式在考试中套用。它不仅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更严重的是对学生正确思维的形成有很大摧残作用。●
初中物理“方法”教学的一个调查记录的启示但是,把方法当成知识来灌输,让学生死记一些解题套路来套出问题例:某老师让学生记住测量电阻的各种“方法”。方法1:伏安法AVR1R2方法2:双伏法V1R1R2V2方法3:双安法之一R2R1A1A2方法4:双安法之二R2R1A1A例:某老师让学生记住测量电阻的各种“方法”。方法1:伏安法A方法5:单伏法之一V1R1R2方法6:单伏法之二VR1R0方法7:单安法之一R2R1
A方法8:单安法之二R2R1
A方法5:单伏法之一V1R1R2方法6:单伏法之二VR1R0方方法9:单安法之三R1R2
A方法10:等效法R1R2
A这种要学生死记题目类型答案的教学方式,它不仅盲目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让学生产生对物理课“呆板、乏味”的误解,丧失对物理学的兴趣,致使学生发出“我讨厌欧姆!”的呼声;更严重的是这样下去,学生难以养成具体分析的习惯,将贻误学生的一辈子。方法9:单安法之三R1R2A方法10:等效法R1R2A这3.教学联系生活、社会,增强学生实践意识(1)实践意识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也是教学现实中提高纸笔测验成绩所必须的。例:3.教学联系生活、社会,增强学生实践意识(1)实践意识不仅是最佳题之一: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第24题
为提高电网对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重点科技减灾防灾项目——直流熔冰装置研制成功。该装置需要1至2万千瓦的功率,最大融冰电流可达6000安,最长融冰距离可达200公里,从而避免因线路结冰而倒杆断线。如图13为位于某电网线路上相距几十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输电线路和处于乙地的熔冰装置示意图,熔冰装置上的“+”、“-”是两个接线端子。(进行熔冰时交流电已切断)(1)……(2)若要对甲、乙两地之间的“2”和“3”两根输电线同时熔冰,请你在图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切实可行的连接,实现熔冰。甲
乙123直流融冰装置+-具有实践意识的学生,能在考场中“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会很自然地想像出甲地离直流融冰装置的距离有几十公里远,而不会犯“纸上谈兵”的错误,糊涂地把输电线的甲端跟直流融冰装置连接起来。最佳题之一: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第24题为提高(2)选择联系生活、社会的教学内容来增强实践意识①选择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②选择物理知识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内容③选择联系社会热点的问题④选择有趣的、能激发学习热情的事例⑤用生活中的器具做物理实验⑥估计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量大小(2)选择联系生活、社会的教学内容来增强实践意识①选择跟教科书正文图9.1-5多轴平板货车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不得超过10t,这是通过限定每一车轴对地面的压力来控制对路面压强的大小的。
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
请你分析地漏存水杯的作用。新增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压强)教科书正文图9.1-5多轴平板货车排①教师列举实例进行讲解②让学生列举实例③展示联系生活、社会的图片⑦学术性游戏④演播联系生活、社会的视频⑤展示实物并进行演示⑧经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⑥学生操作体验优化(3)在联系实际中采用优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实践意识①教师列举实例进行讲解②让学生列举实例③展示联系生活4.利用物理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物理实验●严谨的科学态度——物理实验、物理作图●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探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科学探究●实践是检验结论的标准——科学探究粗心常常来自于仓促和浮躁。布置过多的习题给学生做,实际上是在浮躁的社会现象中雪上加霜,是在训练学生“粗心”。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略)4.利用物理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
三、新《课程标准》中,三类“行为动词”的说明。三、新《课程标准》中,三类“行为动词”的
为了明确科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标准》通过行为动词来描述各科学内容所要求的类别和层次。附录2把《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分为三大类: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和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为了明确科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标准》通过行为动词(一)、第一类: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课标》把内容要求中的认知性目标,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水平。属于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有了解、知道、描述、列举、说出、举例说明、说明等,这些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复述,即把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回忆,按问题的要求陈述出来。对于认识水平的学习要求,不仅需要通过回忆提取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还要对所学这些知识有所领悟,能在具体问题中辨认和识别它们。(一)、第一类: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课标》属于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等。理解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转化,即能够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的本质特征。
(二)、第二类: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
技能性目标是《课标》对课程内容在操作技能方面的要求。《课标》对技能性目标的要求水平,是对所提出的项目能独立地进行操作,即要“会”,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主要有会测量、会估测、会使用、会选用、会连接等。属于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等。理《课标》内容要求中的体验性目标有“经历”“认同”“内化”三个水平。属于“经历”水平的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主要有经历、探究、尝试、观察等,其共同特点是学习者确实发生了所要求的体验性学习行为。(三)、第三类: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
“认同”是指学习者的行为表明,他对相关结论持认可和赞同的态度。属于认同的行为动词主要有关注、有……意识等。《课标》内容要求中的体验性目标有“经历”“内化”是指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习得使某种态度或行为成为其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属于内化的行为动词主要有养成。如《课标》(新)第7页。“内化”是指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四、新《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实例分析。四、新《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实例分析。(一)、实验稿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
课堂上教师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如果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或者改变电磁铁的匝数,它的磁性强弱会变吗?
●假设与猜想
学生相互议论:假设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由1A增加到2A,电磁铁的磁性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线中的2A电流是两股1A电流汇合而成的,每股电流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一)、实验稿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如果电磁铁的电流不变,线圈由100匝增加到200匝,它的磁性又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200匝线圈是由两组100匝线圈组合而成的,每组线圈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通过以上推测可以想到: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将越强。如果电磁铁的电流不变,线圈由100匝增加●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怎样的实验来检验以上猜想呢?这个实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同学们讨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法:(1)怎样测量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学生A:看它能吸起多少根大头针或小铁钉。学生B:看它能吸起多少铁屑(用天平称)。学生C:看它对某一铁块的吸引力(用弹簧测力计把被电磁铁吸住的铁块拉开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多大。●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2)怎样改变和测量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学生D: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学生E:用增减电池来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用串联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流的大小。(3)怎样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学生F:使用中间有抽头、能改变线圈匝数的现成电磁铁产品。学生G:临时制作电磁铁线圈,边实验、边绕制。教师建议:用学生C,D,F提出的方法来组成探究实验的方案。(2)怎样改变和测量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学生D:用滑动变阻●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教师的建议,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把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磁铁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当滑动变阻器取不同值时测量电流和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把测量数据填入下表(表1)。
电流/A
电磁铁对铁块的引力/N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电改变线圈匝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保持不变,测量不同匝数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表2)。匝数
电磁铁对铁块的引力/N
●分析与论证改变线圈匝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保
各个小组从本组实验的表1数据看到,当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电流逐渐增大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是同步增大的;从表2数据看到,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增加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是同步增大的。由此可以证实: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电磁铁线圈的匝数、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有关,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评估各个小组从本组实验的表1数回顾以上操作,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当改变线圈匝数的时候,是否确实做到了线圈中电流和线圈的形状都不变?当测量电磁铁的吸引力时,是否用的是同一个铁块?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如果这些因素在实验中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可靠的。●交流与合作各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分别在班上报告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回顾以上操作,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当(二)、修订稿科学探究实例下面呈现了三个科学探究实例,其中例1、例2侧重于课内探究活动,涉及了部分探究要素;例3侧重于课外探究活动,反映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例1: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课堂上教师提出:“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说明电可以生磁,这就自然会想到,磁是否可以生电?放在磁场中的线圈是否有电流产生?”为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做演示实验,要学生认真观察。(二)、修订稿科学探究实例例1: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教师把一根导线悬吊在蹄形磁体的两磁极中间,导线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然后,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同学们发现指针没有偏转。
学生通过讨论对上述现象做出解释:观察不到指针示数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没有电流,也可能是因为电流太微弱。为了检验是否是电流太小的原因,教师换用了一个能检测微小电流的灵敏电流表,但是即便用这样的灵敏电流表学生仍未看见电表指针示数的变化。教师把一根导线悬吊在
学生议论:也许还是因为电流不够大,再换个强磁体试试。教师按照学生的建议,把两个蹄形磁体并在一起,取代了原来的磁体。
在更换磁体时,几个细心的学生叫道“指针动了”,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再仔细观察时指针却停留在零位置不动了。此时,学生中产生了争论:有的说,我分明看到指针动了,有的说,指针不是仍停在零位置上么?学生议论:也许还是因为电流不够大,再换个
教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在更换磁体时,有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动了,这是真的吗?”学生要求再重复一次更换磁体的操作,看指针是否会动。老师请一名学生试验,经反复操作,发现磁体运动时,电流表指针确实动了,而且,磁体不动、导线运动时,也会产生相似情况。这说明:在一定情况下磁场中的导线可以产生电流。教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在更换磁体时究竟在什么具体情况下磁场中的导线才能产生电流?学生开始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他们用矩形线圈中的一边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做各种运动,看怎样才能产生电流。评析:
本例没有对各个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是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方面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之所以选择了上述目标,是由于电磁感应实验的特点,它能为学生的观察和发现提供有利的情景。另外,通过师生交流,学生明确了两点:究竟在什么具体情况下磁场中的导线才能产生
1.可以用电流表跟线圈连接来检测线圈中是否有电流;2.只有线圈相对磁体运动时才能产生电流。这就为学生接下去的自主探究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能把探究目的集中到“怎样运动才能产生电流”这一主题上,从而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从容地完成科学探究任务。本例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严谨的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1.可以用电流表跟线圈连接来检测线圈中例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堂上,全班学生分成了12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配一套实验器材,其中有:凸透镜、光屏、发光体各1个(都有支架),刻度尺(长1m)1把。各小组凸透镜的焦距都是15cm,发光体由几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是一个箭头,高度3cm。
教师让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从6cm开始,每增加3cm取一组实验数据,直到39cm,共12组不同物距的数据(表略)。例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堂上,教师规定每个小组只测两组数据,不同小组测量不同的物距,使得每组物距的数据都有两个小组测量。教师告知学生,如果反复观测不到发光体的像,便填写“不能成像”,出现无法测到的数据,可以暂时空着,看看能否从已测到的数据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除了物距为15cm、18cm等个别小组的测量遇到一些困难外,其它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工作。表格中所有数据对各小组来说都是共享的,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重点。教师规定每个小组只测两组数据,不同小组要发现实验规律,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教师提示学生观察表格中像的虚实、正倒、长度、像距四列数据,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1.对比实像和虚像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5cm时成的像都是虚像;物距大于15cm时则成实像。可以推想,物距等于15cm时将不能成像,这就是物距15cm的测量小组无法获得测量结果的原因。要发现实验规律,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2.对比像的正立和倒立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5cm时成的像都是正立的;物距大于15cm时像是倒立的。即,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3.比较像的长度数据发现:成虚像时,感到像都被放大了;成实像时,测出的像有时被放大了,有时被缩小了。
进一步对比数据还发现,当物距是30cm时,实像的长度恰好为3cm,跟发光体的长度相同;当物距大于30cm时,实像长度小于3cm,是缩小的;当物距在15cm到30cm之间时,实像长度大于3cm,是放大的。2.对比像的正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仁爱版初中英语单词表
-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学案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蚜第4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硫及其化合物规范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四世界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第12讲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重在运用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3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学案新人教版
- 小学2024-2025年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 钢结构厂房施工准备
- 中小学生志愿服务记录表、评定表
-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 常用法语财务词汇
- (整理版高中英语)杭高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卷
- 学校食堂生鲜肉(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肉)配送服务方案
- SMT工资方案(原创)
- 关于矿棉装饰吸声板检验报告加图标版
- 大红色节word感谢信信纸背景模板
- 安全检查汇报材料
- 2005年海南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 机房巡检记录表.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