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新课标理念的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_第1页
体现新课标理念的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_第2页
体现新课标理念的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现新课标理念的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李铜玉(广州市天河中学,广东广州510620)

[关键词]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课程改革,历史课程标准,理念[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6-0049-04

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坚持问题立意、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使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更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一、基础性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性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获得相关的历史能力。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首先,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但相当灵活,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那些死记硬背的考生和呆板、机械式的学习方法无疑是当头棒喝。试题通过巧妙包装或提供新情境,激活知识点,就避免了“繁、难、偏、旧”的倾向,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如选择题第9、14题,沿袭使用了双语出题的形式,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应用,符合课改理念。尽管分值尚少,但起到了预示作用。其次,注重多种能力的考查。如第29题表格题,考查的就是学生阅读、分析表格数据,从而寻找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第32题使用了四幅图片,配合阿诺德·汤因比的一段话,组成了一道材料简释题,考查学生观察和阅读材料,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分析事物本质特征等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3题,旨在考查学生将事物放到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能力。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试题再新颖,能力要求再高,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二、历史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历史课程)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高考命题对现实的关注无疑是对这一改革理念的呼应。“历史性”就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是上海卷的一贯特色。从内容来看,涉及考古新发现、端午节、民本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宋美龄女士、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经济的宏观调控(罗斯福新政)、经济全球化等富有时代感的热门话题;从思想教育来看,含有祖国统一问题、孔子的儒家思想等等。体现了一种理念:“学史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通过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现实作为历史探索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体现时代特色。如第30题的情境材料是“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答记者问”,总理所引用的诗句表达的是“台湾问题”,是热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是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的史实。该题最后一问什么是“春愁”,好像开考文学常识,跟历史无关,其实不然。既然关心祖国民族前途命运,不会不懂诗人心绪。此题耐人寻味。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学习突出的是以史为鉴,资政教化,学以致用。就第34题来说,古代历史最能反映出民心向背这个规律,统治者如何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执政如何为民?这些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社会仍然有作用。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这说明:任何时代的统治者都应根据所处时代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政策,才能促成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否则就会像秦、隋一样。其实这正包含了“与时俱进”的道理。第35题从经济全球化背景出发,列举了西方两位学者的不同观点,考察了学生看待世界文明历史的观念和理解深度,有一定难度。可见,命题专家加大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这预示着今后的历史高考命题趋势,轻记忆重史识、轻细微知识点掌握重研究,必将迫使中学历史教学发生不可逆转的大转变,传统教学势必淘汰。第36题的小论文也涉及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也是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共存的背景下,怎样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了解全球化的过程,让学生正确认识本国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的应对全球化,确立国家意识、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形成一种全球视野或开放观念。做一个关心祖国民族命运的青年人,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是历史课改的基本理念。“历史性”还体现在对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课程改革提出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把“过程和方法”作为历史学习的三大目标之一。2004年的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选用了肖像、文献、纸币、地图、漫画、统计表、新闻照片等等,最大限度地创设材料性情景,用意非常明显,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从文字和图片史料中准确获取历史信息。历史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善于从生活中提取信息。以第31题是“徐家汇掠影”图片为例,这道题是对上海乡土历史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能否从所给材料中捕捉和发现有效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题干提供了“上海徐家汇今昔建筑风貌的两组图片,A图可以看出大片的农田、平房,还有西式的建筑等;B图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显然是徐家汇夜景,旁边有小图是天主教堂。这些是从图片中直观显示出来的信息,在捕捉这些信息之后,通过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得到图片的深层次信息,即该图片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说明了什么。显然,这不仅是对历史方法的考查,也在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历史学习习惯。可以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历史学习能力、学习过程的考查也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体现。三、人文性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但长期以来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得不到张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上海卷中使用的语言比较亲切、自然,贴近现实、不避热点,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人文性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也是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课程目标。虽说在以纸笔为主要形式的高考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难以考查,但却可以通过考试进行引导。实际上,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一直试图体现这种引导。如2001年的“公开信”题(第39题)、2002年的“上海巨变”题(第37题)、2003年的“中国近代化”题(第36题)。2004年的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第28题赠送礼物,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第30题以《春愁》诗为材料,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和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行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第31题以徐家汇今昔的建筑风貌的变化为材料来出题,实际上是借此反映家乡上海的变化与发展,此情此景,难道不会使学生油然而生自豪感,同时还被一种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而激励吗?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是十分自然而妥帖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是历史教育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是历史教育的责任,作为有导向性的高考命题,理所当然要树好榜样。四、研究性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视“多元角度、创新意识、逻辑整合、情感体验、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的诸多特点和“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这个原则在2001年的试卷中已初见端倪,2002年、2003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2004年则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在体现“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面,更富有鲜明特色。整份试题都以材料作为题眼,其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运用的图片、文献、诗词、对联、漫画、地图、表格等材料都是原始的,并注明材料的出处,显示了材料的历史性、真实性、可靠性。尤其是选择题几乎全部使用了原始的材料,使用图片材料的就有11题,使用文字材料的有20题,其中有历史文献(如第3、4、5、7、11题)、研究著作(如第15题)、双语材料(如第9、14题)、数据资料(如第6、25题)等等,其中还有不少题目是多种形式兼而有之。这样高密度、多形式的运用材料,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不曾出现过。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论证题更是如此。如第28题通过孔子折射出儒家思想对中国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31题是对上海乡土历史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能否从所给材料中捕捉和发现有效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看似与历史知识联系比较远,但却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在历史中的运用,有利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否能有效启动知识积累的能力素质;第36题更是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全面考查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情况。这些题都拓展了历史的时间、空间,而且角度是多方位的,内容是多样化的,表述是个性化的,答案是开放性(没有固定正确答案)的,从而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创造性、多元性等特征。这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发挥余地,有利于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由于材料所包含的直接与间接的信息十分广泛和丰富,更能有效的测量学生阅读、观察、汲取、理解、分析信息及迁移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认识,有助于他们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强化,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体现了史学的博大精深,也使得试卷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亲和力,有利于学生深刻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原则在实际中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推出的,并在中学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实施的,是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根本改变,这将对高中学科教学带来新的生气,同时也必将对高考命题产生深远的影响。五、开放性试题的情境营造了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氛围,体现了命题对“从生活走向历史,从历史走向社会”理念的探索。开放性表现在更加贴近社会和关注实际,努力做到材料和信息的开放。开放不仅在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如第28题提供了新的情境,并据此提出了问题,考查学生全面而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这个情境就是2004年4月15日,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出题没有围绕演讲的内容,却是由一件礼物而引出的。复旦大学校方赠送的礼物究竟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从材料得知是孔子的画像以及有关的议论。这些议论分别涉及: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古代人权思想。我们要根据甲、乙、丙三种议论的角度,各有侧重点的对三种说法作出概要的解释。第31题选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来出题,将历史知识与乡土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贴近现实生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设问是要求学生寻找可汲取到的信息,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答案不惟一,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均给分,这就为学生提供充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从某种角度看,历史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它会体现出多样化,对它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多元理解可以改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判取非此即彼的单一模式。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被概括成十六字:“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就决定了教学的开放性。历史由证据而来,证据既可以是文献资料,也可以是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遗址);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音像、图片资料。由于技术(尤其是印刷技术的进步使试卷中出现清晰的图片成为可能)和观念的进步(强调图片的史料价值、新的研究方法如统计方法引入历史学等),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非文字信息源比重越来越大,其中图表又最为突出。至于根据史实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则只要“论从史出”就行。开放性的教学呼唤开放性评价,开放性评价要求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教学是方法的教学,即学会得出结论的方法而不是得到现成的结论;开放性教学也是淡化知识识记的教学,因为许多具体的材料都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需要学生去识记;开放性教学也是降低教师权威的教学,因为教师的职能不是教学生知道,而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发现;开放性教学也是鼓励创新的教学,开放性评价可以在以上方面创造出全新的局面。在研究性学习等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后,如何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问题。上海高考历史试题1995年曾出现过“美国只有青壮年,没有童年”试题,答案呈开放式,2002年第37题完全是一个开放式试题,其答案要点表述为:按“选题”、“变化”、“背景”、“启示”和“创意”等五个方面酌情给分。2003年第36题进一步开放为: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2004年第36题设置了小论文形式,将“一组图片材料‘换成了’一副对联”。由于技术的成熟,上海对本题采取专家团体网上评卷的方式,解决了开放性试题评价困难的问题。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这种评价方式很快就可以在全国推广。六、个性化材料分析论证题(小论文题)出题的目的是要了解考生高级思维能力个性倾向。以往中学历史教学对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不够重视,高考也回避了这一考查目标。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相对应的最佳测量方式是个别化测量。在高考这样大规模的考试中,测量考生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确实是个新课题,最大的难点是类似于语文学科作文的阅卷评分问题。即使同一个史实,同一组史料,因为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无论立论、推理,还是选择用什么材料中的什么信息都可千差万别,比作文有更大的自由度,会使阅卷评分产生更多的误差。2002年第37题就设计了一道准小论文式的大型试题,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2003年第36题将历史材料作文题引入历史高考试卷中,其能力考查的作用已被初步验证。2004年将“一组图片材料”换成了“一副对联”,上句“文明新旧能相益”是从人类历史的纵向角度点出历史的传承,下句“心理东西本自同”是指历史发展的横向角度点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小论文作为一种大型试题,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学习、研究和表达能力的强弱,在此题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挥,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一则需要有相应的中国与世界史知识的储备,这种储备并不在于简单的人和事的具体记忆,而在于对中国与世界史及其相互联系影响的宏观把握与理解;二则需要有较高的“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逻辑思维能力——史论之间的演绎、归纳、类推、假设和架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文字表达能力。从内容上看,本题立意很深,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学生对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认识。联系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国的民族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理解和掌握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和交融,正确认识古今文明、中外文明的关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从而科学应对文明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的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