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时政教育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例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时政教育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例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时政教育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例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时政教育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时政教育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时政教育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分析时政事件达到学习思想政治的目的,本文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入时政教育的方法,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

思想政治课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树立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一门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入时政教育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分析时政事件达到学习思想政治的目的。但部分高中教师却发现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政事件时,他们根本不能针对现有的时政事件条理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不能分析时政事件,教师就不能通过时政教育使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这门课。因此,教师要使用有效的措施适时有效地开展时政教育。

一、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时政事件

许多学生对时政教育的看法存在误区,有些学生认为所谓的时政教育就是教师提出几个时政事件,让学生说出一些政治课本中的道理,所以学生只要背会政治课本中的理论就行,不必关注时政事件,也不必去伤脑筋地分析时政事件。因此,学生根本不关心时政事件,更不会自主地去分析时政事件。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从学生的实践生活入手,让学生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北京雾霾事件”,当学生发现雾霾事件正是环境污染的一种表现时,他们就会愿意去关注这个事件,并主动分析这个时政事件。此时,学生开始了解到北京出现的雾霾还引发了人们的抱怨和恐慌,很多人抱怨北京的雾霾现象太严重,已经不适合人居住,那么北京是否还适合做我们中国的首都?学生因为真正关注这个事件,所以他们积极着手对这个事件进行分析:

事件的起因——北京的雾霾现象越来越重。

事件的经过——雾霾是否会继续加重?市民是否会更加恐慌?社会秩序是否会紊乱?

事件的现状——目前国家正在采取什么对策?这些对策是否有成效?

事件的趋势——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该事件?目前是否有人提出方案?

学生通过科学的分析会发现虽然北京的雾霾现象很严重,北京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受到影响,但是目前北京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国家正在采取减少机动车的数量、减少有污染企业的数量、限制炼钢企业的数量等一系列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能够了解到虽然北京雾霾现象很严重,但是事情并没有严重到人人自危的程度,我们的政府正在着手解决这个事件。学生只需继续关注这个事件的发展,就能知道这个时政事件最终的结果。

二、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时政事件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时,有时会发现学生对时政事件的评论既偏激、又主观,他们往往只能从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却不能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这样学生在接受时政教育时很难真正地使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也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让学生全面地理解时政事件背后的真相。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反腐败就是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政治见解。有些学生很主观地认为贪官是抓不完的,即使抓了、判刑了,再来当官的也还会是贪官。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评论一个政治事件时,应给出分析的依据。例如,学生的统计样本有多少?其中有多少实例说明反腐没有成果?在新上任的官员中哪些官员再次贪污了?新官员立刻贪污的比例有多少?教师要让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求实的思维方法。如果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真相,那么他们得出的结论很可能非常偏颇。如果他们不确定自己说的事情是否是真相,就要用求实的态度去探索真相。横向地看待政治事件,是指学生除了要了解眼前的政治事件,还要了解其他相关的政治事件;纵向地看待政治事件,是指学生不能静止地看待一个政治事件,还要分析这个政治事件变化的趋势。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思维方法,当学生能学会科学地分析事件之后,他们就会逐渐改变主观臆断的分析方法。

三、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时政事件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时,学生有时会发现自己和别人持不同的政治观点,这时学生会认为这其中必有正确的观点或必有错误的观点,导致学生在分析和学习时会陷入政治观点的争执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时政事件只是一件事情,对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不一定全是正确的,也不一定全是错误的,重要的是学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见解、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了解到目前香港出现一股“赤潮”,部分香港人在街头游行,他们认为内地人进入香港给香港带来了不好的政治影响、商业影响,所以要求香港限制内地进入香港的人数。关于该事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生认为该事件意味着香港人不愿意与内地人共处,因此,政府不必再扶持香港的经济,转而应当把经济开发的重点转到福建、珠海等地区的沿海城市,开辟全新的港口;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部分香港人正常的诉求,因为他们的地域面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都难以承受大量内地人的进入,因此,内地人没有必要因此与香港人产生对立的情绪。教师可以从学生对该事件的分歧中,让学生理解到时事政治绝不是只有一种分析的方法,个人的思考以及视野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时要多聆听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打开自己的思维限制,拓宽自己的视野,在不同的观点中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只有这样学生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